水浒传杨雄石秀结义上梁山读后感或者杨雄、石秀的性格特点。

水浒传杨雄石秀结义上梁山读后感或者杨雄、石秀的性格特点。,第1张

杨雄性格特点:好:爱打抱不平,知错能改,武艺高超。不好:鲁莽,意气用事。

石秀:平生执性,路见不平,爱打抱不平,有反抗的精神,有正义感,嫉恶如仇,义无反顾,机警沉着。

我对杨雄的看法:他,生得好表人物,露出蓝靛般一身花绣,两眉入鬓,凤眼 朝天,淡黄面皮,细细有几根髭髯。一身好武艺,面貌微黄,手使大刀酷似关羽的第三个儿子关索,以此人都称他做病关索杨雄。

在历史的舞台中,人们都将他视为一名豪放、义气的绿林英雄。但是,在我的眼中,看似豪放、义气的他,实际上却是一个行事鲁莽、盲目听从的人。

一、从社会背景分析杨雄怒杀潘巧云

当时他们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统治下的宋朝,重男轻女的现象十分严重,至此使得女人的地位十分卑微。而一旦男女之间出现一些问题,男人可以用一纸休书,而女人却无法选择。男人有着三宫四妾,丝毫不顾女人的感受,而相比之下女人有一个情夫便罪可致死。在这件事中,杨雄没有三宫四妾,而潘巧云却有一个情夫。这便是她的错误,可这件事真的至于闹出人命吗?身为两院押狱兼充市曹行刑刽子的他何尝不知杀人偿命这个简单的道理?这便是当时的社会,极其的不公平,另外便是当时的那些所谓的“英雄”好汉遇事便动刀杀人的一番“豪气”。还有便是当时讲究义气为先,由于石秀的一席话:哥哥,这个小贱人留他做甚么!一发斩草除根!使得杨雄十分生气,挥刀将自己的妻子挥作两段,潘巧云命丧黄泉。而杨雄的这一席话:你这贼贱人!我一时误听不明,险些被你瞒过了!一者坏了我‚兄弟情分‛,二乃久后必然被你害了性命!我想你这婆娘,心肝五脏怎

地生着!我且看一看!也表示出杨雄的不顾情份,对自己的妻子也这么心狠手辣。难道之前的句句爱恋之语都散去了,荡然无存了吗?这便是真实的杨雄,一个鲁莽、盲目听从的“豪杰”。

二、从石秀及兄弟情份分析杨雄怒杀潘巧云

在绿林中有这么一句话:“义”字为先。在这场丈夫杀妻子的杀人案中,石秀是当之无愧的从犯。可以设想如果没有石秀这个角色,仿佛这件惨案便不会发生。而石秀的犯罪动机是潘巧云对丈夫杨雄说的一番话:哥哥今日又不来,嫂嫂自睡,也好冷落。’我只不睬他,不是一日了。这个且休说。昨日早晨,我在厨房洗项,这厮从后走出来,看见没人,从背伸只手来摸我胸前,道:‘嫂嫂,你有孕也无?被我打脱了手。本待要声张起来,又怕邻舍得知,笑话装你的幌子;巴得你归来,又滥泥也似醉了,又不敢说,我恨不得了他!你兀自来问石秀兄弟怎的!而主犯杨雄的反应是: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厮倒来我面前,又说海许多事,说得个‘没巴鼻!’眼见得那慌了,便先来说破,使个见识!‛口里恨恨地道:‚他又不是我亲兄弟!赶了出去便罢!‛到天明,下楼来对潘公说道:‚牢了的牲口腌了罢,从今日便休要买卖!‛一霎时,把柜子和肉案都拆了。他的脸也变得太快了吧,瞬间从要来骂潘巧云变成了听信潘巧云的花言巧语,大骂石秀,还将柜子和肉案都拆了。待石秀调查清楚后,便开始计划实施此次杀人案:石秀笑道:“你又来了!你既是公门中勾当的人,如何不知法度?你又不曾拿得他真奸,如何杀得人?倘或是小弟胡说时,不错杀了人?‛杨雄道:‚似此怎生罢休得?‛石秀道:‚哥哥,只依着兄弟的言语,教你做个好男子。‛杨雄道:‚贤弟,你怎地教我做个好男子?‛石秀道:‚此间东门外有一座翠屏山,好生僻静。哥哥到明日,只说道‘我多时不曾烧香,我今来和大嫂同去。’把那妇人赚将出来,就带了迎儿同到山上。小弟先在那里等候着,当头对面,把这是非都对得明白了。哥哥那时写与一纸休书,弃了这妇人,不是上着?这时的石秀的做法只是让杨雄一纸休书,可真正到了翠屏山时,他便换了一副嘴脸:哥哥,这个小贱人留他做甚么!一发斩草除根!。杨雄诚不知自己已成了主犯,动手之余还不忘强调兄弟情份:你这贼贱人!我一时误听不明,险些被你瞒过了!一者坏了我‚兄弟情分‛,二乃久后必然被你害了性命!我想你这婆娘,心肝五脏怎地生着!我且看一看!这类案件在不少的武侠小说中也有雷同,这类兄弟情份着实破坏了原本幸福的生活,原本和谐的社会。

三、从石秀及兄弟情份分析杨雄大闹祝家店

杨雄官居两院押狱兼充市曹行刑刽子,也算身居官场,也对官场秘籍略知一二,其中首要的便是“忍”。在此次纵火杀人案中,杨雄很不幸的再次从一个毫不相干的人化身成了一名从犯。当然本身对忍不太敏感的他再次被石秀撺掇,做出了杀人放火之事。在石秀对店家的呵斥中,兄弟情份再次涌上脑海:好意还你些钱,不赔你怎地我去?在之后的打打杀杀中,杨雄内心中的兽性再次爆发出来:且住!一个来杀一个!两个来杀一双!待天色明朗即走!。可怜的杨雄再次落入虎口,当然也更加坚定了与兄弟石秀一同上梁山的决心。唉,鲁莽、盲目听从的杨雄再次中招了。

将潘巧云与潘金莲相对比,她便显得微不足道了,而相比之下对她的惩罚措施却显得更加严厉了。这便又要提起石秀。杨雄这对作案组合的完美配合。不管是从任何一件事上来看,杨雄都是当之无愧的鲁莽、盲目听从的代表人物。虽然在水浒传中杨雄并不是什么主要人物,但是他向我们展现的却是那个时代绿林人物的真实生活,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背景下的生活以及种种不公的社会现实。

一次偶然的机会石秀结识杨雄,石秀帮了杨雄后,杨雄十分感激,有心结交,杨雄看石秀一表人才,又武艺高强、为人仗义,于是就建议结拜为兄弟。石秀欣然同意,遂与杨雄结为义兄弟。

与杨雄结交后,杨雄的老丈人潘公有家肉铺,而石秀祖上正好是干这一行的,于是潘公就让石秀来当这个肉铺的管事,石秀也就住在了杨雄家。

一次石秀买肉回来,发现肉铺歇业,原来是因为杨雄妻子潘巧云要给前夫做法事。石秀看见潘巧云与和尚裴如海眉来眼去,已经开始怀疑,经过调查,不久石秀就识破了潘、海两人的奸情。石秀将此事就告诉了杨雄,并建议捉奸。

石秀的绰号叫“拼命三郎”。这个绰号的由来,石秀自己是这样诠释的:“平生性直,路见不平,便要舍命相救,以此都呼小弟做拼命三郎。”书中还有首《西江月》词,其中有这么两句,单赞石秀的好处:“身似山中猛虎,性如火上浇油。心雄胆大有机谋,到处逢人搭救。”正因为性急,又喜欢“拼命”,所以《病关索长街遇石秀》中,当他发现杨雄被众人逼得动弹不得时,便上前劝了一句。遭骂后,立即急躁起来,“将张保劈头只一提,一跤攧翻在地。那几个帮闲的见了,却待要来动手,早被那大汉一拳一个,都打的东倒西歪”,由此足见其“狠”。石秀的狠不光表现在对付张保这几个泼皮身上,而且在“杀嫂”这件事上,也处处突出一个“狠”来,而这个“狠”里还带有“毒”。《水浒》里写了两个杀嫂:一个是武松杀嫂,另一个就是石秀杀嫂。武松杀嫂是因为这个嫂子不守妇道,与人通奸,为了与人做长久夫妻,竟然亲手毒死自己的丈夫、武松的亲哥哥。武松在掌握了充分的证据、录下了潘金莲的口供后,依照程序告官,却被官府驳回。出于无奈武松才杀人,这一举一动是为复仇,虽然也狠了一点,但值得谅解。而石秀杀嫂可以说是多管闲事,而且凶残之极,狠毒之极。首先,他与杨雄不是亲兄弟,只是个拜把子兄弟而已;二是潘巧云与人通奸,只是损害了杨雄的名声,并没有危及杨雄的生命;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杀嫂完全是为了洗刷自己。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看《水浒》第四十五、四十六回,回顾一下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也看看这个拼命三郎的“狠”。石秀长街打抱不平,为杨雄解困后,杨雄非常感激,主动提出与石秀结为异姓兄弟。因石秀“自小吃屠家饭”,“省得宰杀牲口”,而杨雄的岳丈潘公正好也是屠夫出身,二人一拍即合,便开了个屠宰作坊,自屠自销。石秀也就住在杨雄家。在请报恩寺僧人做功德的法会上,潘巧云与和尚勾搭成奸,而且来往频繁。石秀发现后,看在眼里,气在心上。出于对杨雄的关心,他向杨雄告发了通奸的情况。不料杨雄酒醉失言,泄露了秘密,倒被潘巧云反咬了一口。潘巧云说石秀调戏她,杨雄一气之下,关了屠宰作坊,拆掉柜台和肉案。石秀是个精细之人,马上察觉到事情的变化,已猜到是“因杨雄醉里出言,走透了消息,倒吃这婆娘使个见识,拟定是反说我无礼他教杨雄叫收了肉店。我若便和他分辩,教杨雄出丑。我且退一步了,自却别作计较”。然后他知趣而退,离开了杨家。的这个猜测,尽管猜对了,但始终是猜的。因为这反咬一口的事情,只有杨雄夫妻知道,根本没有外传。再说他也有猜错的地方,不是潘巧云指使关了屠宰作坊,而是杨雄自己决定关的,这就冤枉了潘巧云。他离开杨家不是避而远之,而是想法洗刷自己。武松也有同样的遭遇,潘金莲调戏他不成,也反咬他一口。武松不是想洗刷自己去杀人,而是搬出哥哥家,并多次当面警告潘金莲。石秀要为自己鸣冤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他可以像武松那样当面警告潘巧云,也可以采取找证据、录口供的手段去完成。再说与潘巧云通奸的裴如海及通风报信的胡头陀,并没有伤及石秀,也没有反咬石秀,何必冒这么大的风险杀掉他们呢!杀人是要偿命的,这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是法定的。石秀为洗刷自己,故意杀人,只能说明他太狠太毒,气量还特小。仅凭猜测就杀人,不免太鲁莽了。

  两臂雕青镌嫩玉,头巾环眼嵌玲珑。   鬓边爱插翠芙蓉,背心书刽字。   衫串染腥红,问事厅前逞手段。   行刑处刀利如风,微黄面色细眉浓。   人称病关索,好汉是杨雄。   这是《水浒传》中关于杨雄的赞诗,末尾一句好汉是杨雄,明晃晃的赞扬。但是说句老实话,杨雄的确有优点,但是却也不是没有缺点。今日我们从多方面来看看,杨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杨雄是一个武艺高强之辈,尽管他能当两院押狱兼充市曹行刑刽子是走了后门,但是如果他自己能力不足的话,也不能服众。只看他的绰号“病关索”,就可以知道一二。关索传说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儿子,武艺高强,杀敌很猛,是一员猛将。还有杨雄能在一百零八个好汉中位于天罡星之列,排名三十二位也不可小觑。   其次杨雄是一个不拘小节,好交朋友,极为热情的一个人。他因为是外乡人,所以受到当地人张保的不服,一次行刑过后,张保带了一批泼皮过来,在杨雄挂红的时候找杨雄的麻烦。杨雄虽然武艺高强,但是被一群泼皮纠缠着,根本就施展不开。当时石秀刚好挑柴路过,见后过来帮杨雄赶走了。事后杨雄见石秀与自己意气相投,不仅与石秀结为异姓兄弟,甚至还邀请石秀到自己家里去住。   第三,杨雄是一个鲁莽的汉子,这一点在处理自己自妻子这件事情上,表现的尤为明显。首先我们来看,石秀撞破了杨雄妻子潘巧云和和尚裴秀玉之间的 ,并将此事告知给了杨雄。杨雄得知此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最后还是石秀劝他,说:“捉贼要赃,捉奸见双,我们要等待时机,让奸夫 原形毕露。”   这个时候杨雄应该默默行动,等候时机,捉奸拿双吧!但是偏偏被请去喝酒了,喝醉酒后,杨雄的嘴就跟没把门一样,什么话都一咕噜说完了。   他说:“你这 ,贼妮子!好歹是我结果了你!然后又骂道:你这 ,腌泼妇!那厮敢大虫口里倒涎。我手里不到得轻轻地放了你!”   杨雄妻子听了这话,当然知道自己与裴秀玉的 被杨雄知道了。就算没有证据,可能也已经怀疑了。所以立马就找了机会,将此事反转,反而诬告石秀调戏他。要不是杨雄把不住关,哪儿还有后面那许多事。   最后杨雄有些偏听偏信,他对石秀的情谊,远没有他想的那么深。不然潘巧云一说,立马就将石秀赶走了。余象斗评:“观潘氏以言搬杨雄,杨雄便以妻之言实,而石秀之情无矣。观杨雄之志不如石秀多矣,可叹石秀,可耻杨雄。”   杨雄于石秀,因为泼皮无奈的一场危难,成为了异姓兄弟。杨雄于石秀的关系,经历了一段波折。   最开始的时候,石秀救了杨雄。通过交谈,杨雄认为两人意气相投,很欣赏石秀,同时也感激他对自己的帮助。所以杨雄先是与石秀结拜为异姓兄弟,后安排石秀住在了自己的家里。   第二阶段,石秀撞破潘巧云与裴秀玉的 ,并将此事告知给了杨雄。杨雄虽然嘴里没说,但是对撞破 的石秀,肯定有了其他的心思……   第三个阶段,潘巧云反诬告石秀调戏他,杨雄信以为真,将石秀赶走。也就是说,这个时候两人的关系破裂。   第三个阶段,杨雄知道石秀说的是真的后,去找石秀道歉,并且两人一起处置了潘巧云,随后两人更是一起上了梁山。这个时候,两人的感情达到了升华,到了一个 阶段。  

阎婆惜本是个青楼歌妓,才艺双绝,尤其写得一手好文章。说起来,阎婆惜是个命苦的女人,父亲去世,无钱安葬,几乎被逼到了生活的绝路上。恰巧她遇到了扶危济困的宋江,蒙宋江接济,过上了安逸舒适的生活,还当上了宋江的小妾,锦衣玉食不在话下。可好景不长,阎婆惜就出轨了,出轨的对象是张文远,而且是阎婆惜主动勾搭张文远。最后,阎婆惜为了能跟张文远长相厮守,竟然暗施诡计,定要把宋江逼上绝路。说阎婆惜忘恩负义、蛇蝎心肠,一点儿也不为过。这样的女人,当真该杀!

然后是潘金莲。要说命苦,潘金莲也是个实实在在的苦命女人,不能选择自己的婚姻,被大户人家嫁给了又矮又丑的武大郎为妻。如果说潘金莲是个长相磕碜的黄脸婆也就算了,跟武大郎正好相配,可潘金莲偏偏长得貌美如花,这不就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吗?当然了,不管怎么说,武大郎对潘金莲还是很不错的,真正做到了现代人说的“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所以说,这女人还真不能闲,一闲就容易出事。

果不其然,潘金莲后来出轨了西门庆,虽然出轨不是她主动为之,但她出轨的事实不容争辩。这还不算什么,更为恶劣的是,潘金莲最后居然用砒霜毒死了亲夫武大郎,如此歹毒行径,简直令人发指,岂能不该杀?

接着是贾氏。贾氏出轨,我认为实在太不像话了!贾氏的夫君是谁,是大名鼎鼎的卢俊义卢员外,武艺、名声、财富,一样不差!这贾氏有这么好的一个夫君,不知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可她偏偏身在福中不知福,与管家李固勾搭成奸。虽说在这场奸情中,贾氏并非主动者,是李固软磨硬泡带动贾氏出轨,但之后贾氏与李固合谋陷害亲夫卢俊义,实在是禽兽行为!贾氏能过上人上人的生活,全是卢俊义给予她的,可她竟要置亲夫于死地,如此狼心狗肺,死不足惜!

最后是潘巧云。我个人觉得,潘巧云是这四个*妇中死得最冤的,虽然她同样出轨,同样败坏道德,但有一点,她跟其他三个女人不同,那就是她从头到尾从未想过要谋害亲夫。出轨当然是为人所不齿的,但较之潘金莲、阎婆惜、贾氏的恶毒,潘巧云似乎又没那么可恶。另外,我们还应该清楚这一点,潘巧云出轨的对象是裴如海,她跟裴如海很早就相识,甚至以前就有过一段懵懂的感情,只不过后来潘巧云嫁给了王押司,他们的感情才走到尽头。也就是说,潘巧云跟裴如海是有感情基础的,如今裴如海出现,对潘巧云又是哀求又是下跪,有多少女人会不心软?潘巧云出轨固然不能原谅,但若不是裴如海勾搭,她真的会出轨吗?

石秀杀死裴如海后,又把潘巧云骗到翠屏山,还拿出裴如海的僧衣,潘巧云见后顿时“飞红了脸,无言可对”,这说明潘巧云对自己的出轨行为感到羞耻,而且诚心悔过,跪下对杨雄说:“我的不是了,饶恕了我这一遍。”再看看潘金莲、阎婆惜、贾氏这三个*妇,不仅不思悔改,反倒是与奸夫合计谋害亲夫,为自己谋出路,这就使得她们的行为发生了本质的改变,而且是无法被宽恕的改变。

翠屏山上,杨雄本不想杀潘巧云,理由很简单,一是他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本就不错,这从杨雄同意潘巧云为亡夫王押司做法事就能看出来;二是潘巧云确有悔过之意,而且跪下苦苦求情,一日夫妻百日恩,杨雄即便不能原谅潘巧云,也断然不会杀死她,至多是休了她,让她离去。而杨雄最后之所以杀死潘巧云,实际上完全是因为石秀的鼓噪,因为起初潘巧云诬陷石秀轻薄她,令石秀怀恨在心。如今逮着机会,石秀怎会轻易放过潘巧云?

潘巧云终归死在了亲夫杨雄手上,她的死挺冤的。我说潘巧云死得冤,当然不是赞同她出轨的行为,出轨是道德问题,理应遭到人们的谴责,但罪不至死。无论哪个时代,都没有一条关于出轨就得判死刑的法律。跟一般的良家女子比较,潘巧云当然是有污点的;但若跟潘金莲、阎婆惜、贾氏相比,潘巧云明显就是小巫见大巫了。总之,潘巧云出轨固然有错,但她的悔过之心确属真诚,杨雄不念夫妻之情,就这样一刀把她杀死,未免也太狠心了。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这是《水浒传》里的主旋律。石秀跟杨雄那是结拜的兄弟,就如亲兄弟一般。即使在今天,弟弟发现嫂子与人勾搭成奸,都不能坐视不理,何况是在兄弟情比天大的水浒世界里。这事一点都不是闲事,而是分内之事。

石秀先前跟着叔父做些牛羊生意,再之前老爹是个屠户,石秀也是打小做买卖的,处处透露着敏感精明,而且石秀有一个好处,就是格外要脸面,不贪人便宜。石秀敏感到什么地步呢,原来石秀跟杨雄结拜以后,恰好杨雄岳父以前也是杀猪的,几人一合计就重新开了个猪肉铺,石秀负责买卖账目,住也住在一处。不得不说,杀猪是个赚钱买卖,只几个月,石秀就换了新衣服,过得不错。

后来有一天石秀去外县卖猪去了三天,回来以后看到猪肉铺关了,东西器具也都收拾了。石秀马上就觉得自己是杨雄家里不想让他呆了,毕竟他跟杨雄是兄弟,跟别人可不是。石秀也是十分光棍,做好账目,就跟杨雄岳父请辞,而且说得十分委婉。杨雄岳父也是精细人,知道此举让石秀误会了,赶紧解释一番,原来是杨雄老婆潘巧云之前还嫁过人,后来那家伙死了,恰好那几日两周年,请了些和尚做法事,家里忙不过来,所以才关停肉铺,石秀这才释然。

看得出来,石秀是一个敏感的有些多疑的人,别人稍有风吹草动,石秀都可以浮想联翩。所以不是石秀专门盯着潘巧云,而是石秀对周围一切事情都留神有加,这是他天生的本能。那和尚裴如海是个出家人,正经出家人见了女眷都应该尽力回避,而他见了潘巧云非但不回避,还贼眉鼠眼打量,潘巧云更是直接迎合,跟那和尚相谈甚欢。石秀联想平日里潘巧云就对自己风言风语,这一切岂不是太明显了嘛。就算是今天,看到自己好哥们好朋友的女人跟其他异性来往过甚,举止亲密,怎么着也会留意吧,这乃人之常情,石秀这么精细敏感的人因此盯住潘巧云那就更合理了,根本不是多管闲事。

石秀看出裴潘两人勾勾搭搭,但还没有坐实好事,他其实已经开始警告阻止了,当潘巧云跟裴如海介绍时,石秀故意说自己专管不平事,是拼命三郎,言语中透露着狠辣警告,吓得那裴如海连忙跟潘巧云商议。潘巧云却觉得他又不是杨雄亲兄弟,管不了这闲事。石秀警告以后看两人仍然不知收敛,知道他们早晚搞出事来,但这时候不能跟杨雄说,无凭无据也没有坐实,得等两人真好了再提。看得出来,石秀这人不仅精细而且十分懂得隐忍,他不出击则已,一旦出手,一击必中。

后来潘巧云裴如海果然勾搭一起,公然在潘家偷情,还专门找个胡道头陀假装打更实则报信,这些蹊跷全被石秀看在眼里。石秀觉得不能再等了,于是把这些告诉了杨雄,还告诉他要沉住气,到时候找准时机抓现行。哪知杨雄这完蛋玩意嘴上答应好好的,却喝醉酒走漏了风声,潘巧云本来就因为自己勾搭石秀不成而心怀怨恨,马上倒打一耙,反而诬陷石秀调戏她。杨雄脑子不转弯当即就信了,勃然大怒,第二天就把肉铺行当都拆了,石秀何等精明,一看就是这个傻哥哥走漏风声怀疑自己,石秀知道现在解释没用,反而白白让杨雄丢脸,于是他故意请辞,与退为进,私底下却还留意潘巧云裴如海行踪。

之前石秀所作所为完全是为兄弟情义,为了杨雄,现在他不仅为了杨雄,也为了洗脱自己嫌疑,还自己一个清白。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就更不是闲事了,因为这牵扯到石秀自己的名声。后来石秀果然找机会杀了裴如海,还带着杨雄一起让潘巧云招供,一切水落石出,既给杨雄报了绿帽之仇,又为自己洗脱罪名,兄弟情义也更深了。

整个过程里,石秀都表现得十分出彩,精明果敢,杀伐果断,有情有义,知进知退,段位比之杨雄高了不知几个档次。石秀名为拼命三郎,实则一点不鲁莽不冲动,是个有勇有谋的真好汉。要说结交兄弟,石秀真是上上之选,不仅重情义而且十分懂得分寸,看他与杨雄结交以后,与杨雄丈人合伙开肉铺,处处表现得十分得体,进退有度,不是说跟杨雄是兄弟就分不清主客,任意妄为,他给杨雄家里赚钱,却丝毫不给人家添麻烦。看到哥哥家里有变就仗义相助,被哥哥冤枉也不吵不闹不弃他而去,而是用行动自证清白,帮杨雄解除危机。像石秀这样的好兄弟,真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啊。

比之石秀,杨雄可以说没什么闪光点,轻信无头脑,对自己媳妇也不上心,他一个月有二十天都在牢里公干,回家之后也不知好好陪媳妇,潘巧云出轨虽然可恶,但杨雄也不是一点责任就没有。如果没有石秀,凭杨雄头脑为人,要么一直戴绿帽要么被潘裴所害,可谓是一个窝囊的好汉。这里要表扬一下电视改编片段,把潘巧云的苦闷说了出来,也道出了夫妻相处之道的隐秘。

杨雄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他和石秀是结拜兄弟,因为杀死和人通奸的妻子,而到梁山落草。征方腊后病死在杭州,追封为忠武郎。

杨雄长的不错,也有个做知府的哥哥,自己也干着油水丰厚的工作,但是他偏偏去娶了寡妇潘巧云。但是按照杨雄的身份,明明他可以找一个大姑娘,为何要找一个嫁过人的女人?还不是看中了潘巧云的家世。潘巧云的父亲以前是屠夫,这虽然不是什么高贵职业,但是不差钱。杨雄看着这个潘巧云长的漂亮,家里又有钱,就把她给娶了过来。

杨雄是个贪财不好色的人,潘巧云却是一个贪名而又风骚的人,因为杨雄满足不了她,所以她在外面找男人。家里有个美娇娘,杨雄却是整天整夜的不回家,怪不得老婆要出轨。后来潘巧云的丑事被石秀发现了,石秀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杨雄,杨雄立马就相信了。之后这对奸夫*妇被这俩结义兄弟给解决了。最后两个人上了梁山。

都说娶老婆要娶贤惠的人,要不是杨雄贪图潘家的钱财,他完全可以找一个温柔贤惠的女人。不过在娶老婆方面不行,在交朋友方面他到还是不错的。可以说他从头到尾都是在接受石秀的帮助,就算他曾经给石秀提供了落脚之地,石秀进了他家也是在为他家赚钱。像杨雄这种人,头脑简单,却一直有石秀这个贵人的帮助,一辈子也是亏不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137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