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今年多少周年故宫2020年重点活动

故宫今年多少周年故宫2020年重点活动,第1张

小伙伴们,2020年的故宫有很多的活动在等着你呢,所以大家一定不要错过,下面就是关于故宫活动的详细介绍,如果大家有时间前去故宫游玩就不一定不要错过哟,大家可以提前了解一下相关活动。

故宫今年多少周年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又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这是全社会的一件文化盛事。故宫博物院将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努力推动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故宫博物院将在“大庆之年”奉上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包括举办一系列学术研讨会、出版一系列研究成果、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览、组织一系列公益活动、制作一系列弘扬故宫文化的影视作品、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故宫人”等。活动将突出故宫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匠心呵护遗产,以文化滋养社会,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故宫活动公布

故宫博物院30日公布“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重点活动。据悉,故宫博物院将举办多主题展览。其中,“紫禁城建成600年展”以600年来时间轴线中的20余个关键年份为基点,介绍600年来的城中变化;“往昔世相——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画展”选取故宫博物院藏品佳作,展现人物画从东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发展脉络。此外还将举办“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而“陶瓷馆”专馆在武英殿重新开放,文物数量也由原“陶瓷馆”的400件增加到1000件。

举办一系列学术研讨会

紫禁城既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以举办学术活动的形式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意义。紫禁城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宫殿营造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明清历史上许多重大宫廷事件的源发地。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故宫博物院不同于一般的博物馆,不仅精心保管着明清时代遗留的皇家宫殿和旧藏珍宝,而且对古建筑、院藏文物、宫廷历史文化遗存、明清档案、清宫典籍和95年的故宫博物院历程有着更为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学术研讨方面,故宫博物院将举办以“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座谈会”、第五届“太和·世界古代文明保护论坛”、“紫禁城建成600年暨中国明清史国际学术论坛”、“国际文物保护修复学会(IIC)—故宫博物院2020国际古建筑保护学术研讨会”为重点的一系列学术研讨会议,就故宫博物院肩负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以及如何推动故宫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传承,如何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现实作用进行深入探讨,为紫禁城下一个600年的保护和传承方向奠定坚实基础。

出版一系列研究成果

学术研究是故宫博物院的核心任务之一,研究成果的出版是支撑故宫文博事业不断前行的内在动力。2020年,故宫博物院将出版包括《徐邦达集》《刘九庵书画鉴定研究笔记》《陈万里日记》《耿宝昌集》等在内的一系列老专家文集。老一辈故宫专家融合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撰写的学术文稿,以深厚的学识素养、扎实的研究功底,彰显了一代故宫人的学术担当。

还将出版《养心殿保护研究丛书》《宝蕴楼》《钦安殿原状研究》《清宫图典》《紫禁城建筑之道》《满洲从族俗到礼法的历史考察》《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十辑)》《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论文集》《故宫博物院考古文集(一)》等学术专著和合辑,启动《故宫博物院百年》出版项目,出版《故宫藏甲骨文第一部》(合作出版)《董其昌书画全集》《故宫藏四任绘画全集》《苏东坡书法全集》《往昔世相——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画》《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展览图录》《紫禁城建成600年展览图录》等学术图录,出版《我要去故宫》青少年图书、《故宫日历》十二载典藏版等文化普及类书籍。

推出一系列精品展览

大庆之年,故宫博物院将举办的展览题材涵盖古代建筑、专题书画、古代器物、中外文明等主题,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

“紫禁城建成600年展”,以600年来时间轴线中的20余个关键年份为基点,通过紫禁城的营缮、改造和保护等关键性事件,介绍600年来的城中变化,阐释紫禁城作为宫殿建筑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最高境界。

午门

“往昔世相——故宫博物院藏古代人物画展”,选取故宫博物院藏品佳作,展现人物画从东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的发展脉络。

韩熙载夜宴图卷(局部)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展现苏轼的艺术造诣和人格风范,及其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

北宋苏轼行书治平帖卷(局部)

“陶瓷馆”专馆在武英殿重新开放,以中国陶瓷发展史为纲,展现中国陶瓷8000年延绵不断的发展历程,改陈后文物数量由原“陶瓷馆”的400件增加到1000件。

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

“中国与凡尔赛展”,以2014年在凡尔赛宫举办的“凡尔赛宫中的中国/十八世纪的艺术与外交”大型展览为基础,结合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法国宫廷及传教士、使节带来的精美文物,还原一个更丰满、更全面的十八世纪中法两国文化和艺术盛况。

凡尔赛宫外景

组织一系列公益活动

2020年暑期,故宫博物院将举办“绿洲行动——600名小学生进故宫”文化公益活动、“紫禁城记忆文脉600年——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600名中学生进故宫”文化交流公益活动、“故宫楹联主题书法大赛——600名青少年进故宫”文化公益活动,带领少年儿童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开阔知识眼界,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文化自信。

制作一系列弘扬故宫文化的影视作品

年内,将有电视剧《故宫如梦》、电视纪录片《紫禁城》、文化季播节目《上新了·故宫》第三季、大型史诗剧《紫禁城》相继启动制作,让故宫文化融入生活,惠及大众。

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故宫人”

为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故宫博物院将表彰一批为故宫博物院作出突出贡献的“故宫人”,对作出优异成绩者予以奖励。

此外,故宫博物院还将设计紫禁城建成600年纪念标志、发行紫禁城建成600年纪念券、纪念币、特种邮票。

在举办“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年暨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

系列活动时,故宫博物院将本着增强社会公众的文化参与感和文化获得感的原则,把庆祝活动办成人民的节日,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力。

定都阁 摄影:刘玉奎 供图:北晚新视觉

寻访

2020年12月8日,紫禁城迎来600岁生日。当年紫禁城是如何选址的?这就不得不提到定都峰——位于门头沟区潭柘寺镇辖区一座小山峰。

登上定都峰之前,我曾在三个地方望见峰顶的阁楼——定都阁:一是长安街西延线上的石景山路;二是老山郊野公园;三是黑陈路上的满井茶棚。从这些地方遥望定都阁,目标很小,有如一枚微缩宝塔。

定都阁之所以声名远扬,成为一座地标性建筑,并非阁楼本身有多么神奇。真正神奇的是阁楼下面的山峰——定都峰,那是确定皇城方位的地方。在京西潭柘寺一带,“燕王喜登定都峰,刘伯温一夜建北京”的故事广为流传。而看上去古色古香的阁楼,不过是一个标志而已。

在定都阁下面的石壁上,我看到一篇竹简造型的《定都阁简介》,写明这座阁楼为仿古建筑,2011年7月13日奠基开工,2012年1月主体完工,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高339米,共6层。因为坐落于长安街西延线西端的定都峰上,故名定都阁。

从地图上看,定都峰与长安街在同一纬度上(北纬39度54分),如果沿着这个纬度划一条直线,就把定都峰与天安门连在了一起。

在明代《宛署杂记》中,这座神奇的山峰被称作牛心山。另外,它还有三个名字——牛心坨、瓜槽尖、望都峰。定都峰海拔680米,山不算高,却留下了两位高人的足迹。这两位高人,一个是朱棣,一个是姚广孝。

驻守燕地终成霸业

明成祖朱棣像 杨令茀摹故宫博物院藏

雄才大略的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也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即永乐皇帝。永乐皇帝在位期间,经济文化繁荣,百姓安居乐业,而且通过郑和七次下西洋,大大拓展了海外交流空间。他所创造的大明帝国的鼎盛时代,史称“永乐盛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下令修建了北京紫禁城,并且迁都北京。

紫禁城筹建于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征调民工和军人30万,历时14年,最终建成了规模宏大的宫殿群,成就了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据说,紫禁城的位置,就是朱棣与姚广孝在京西定都峰上确定的。

那么,朱棣与定都峰有何渊源呢?当时,大明帝国的都城在南京,作为皇子的朱棣又是如何来到边远燕地的呢?相传,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决定将皇子们分封到各地驻守。众妃闻讯,纷纷请求朱元璋将自己的儿子派往富庶丰饶之地,惟有四子朱棣的母亲翁氏保持沉默。最后,在当时算偏僻之地的西北燕地留给了朱棣。这一结果,使“大脚皇后”马娘娘喜出望外。

作为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娘娘有胆有识,在兵荒马乱中协助朱元璋统一了天下。成为皇后以来,她仍不改勤俭本色,并用自己的言行影响朱元璋,使之不忘民间疾苦。朱元璋称赞她“家有贤妻,犹国之良相”。在一些史学家心目中,她也是中国古代第一贤后。然而,拿得起、放得下、敢作敢当的马皇后,却对一件事耿耿于怀——她的儿子朱标虽为太子,学问也好,但性格偏软。一旦明太祖晏驾,众皇子难免与朱标争夺皇位,尤其是英俊神武、文韬武略的朱棣。这种担心使她将朱棣视为劲敌,时时提防。

朱棣被封为燕王、派驻北平府以后,马皇后召见刘伯温,询问燕地情况。刘伯温只说了一句话:“砂锅做饭斗量柴。”马皇后一厢情愿地把这句话理解为“沙子搀米一锅煮,柴草稀少用斗量”。心想,如此穷乡僻壤,朱棣自顾不暇,哪里还有实力争夺皇位?于是,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殊不知,“砂锅”是一种用坩子土烧制的器皿,盛产于宛平县安家滩(今门头沟区王平镇),砂锅做饭饭更香。另外,西山一带出产优质无烟煤,挖出来的煤用制子筐计量,称为“斗量柴”。煤炭远比柴草禁烧,而且火力猛,价钱便宜,在当时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燃料。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朱棣失去了江南的灯红酒绿,却得到了北国的天高地阔,就成就霸业而言,这又何尝不是因祸得福呢?他厉兵秣马,广聚贤才,实力很快壮大起来。

定都峰上确定皇城位置

到燕地后,朱棣按照军师刘伯温的嘱咐——文靠姚广孝,武有常遇春。朱棣经常去潭柘寺拜访隐居的姚广孝,两人相谈甚欢。一日,朱棣与姚广孝一边畅谈天下大势,一边往东边的牛心山上走。谷雨时节,晴空万里,站在山巅极目远眺,日出东方,霞光万道,朱棣心潮澎湃,不禁感慨道:“日上之所,乃我大明千年基业发祥之地。”后来,当上大明天子的朱棣欲将都城由南京迁至其发祥地北平,遂命姚广孝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扩建北京城,并在“日上”处修建金銮殿。

所谓“日上”,即太阳升起的地方。那么,这个地方在哪里呢?姚广孝一筹莫展之际,工师蔡信言“观日上之所必为观峰日下之地”,姚广孝顿悟:“日下”乃日落处,从北平府向西眺望,日落的地方刚好是他与燕王朱棣曾经登顶的牛心山。于是,姚广孝再登牛心山,遥望东方,以天光地影确定了皇城的方位。京西牛心山,由此改称定都峰。

作为燕王朱棣的军师,姚广孝辅佐朱棣夺得了帝位。朱棣决定迁都北京后,他又以天光(太阳光)和地影(地上的人影)确定了紫禁城金銮殿(今太和殿)的位置。在定都阁东侧的承天台上,有一尊姚广孝的汉白玉塑像。他右手抬起,注视前方,似乎在目测某个目标。当年,正是在这里,他确定了以庆寿寺、八角亭和定都峰为关键点的一条直线。在这条直线的两端,西边是山峰,东边是皇城。

方位确定后,为了将紫禁城建造得恢宏气派,姚广孝悉心研究了长安城、汴梁城、南京城等 历史 名城的图样,但均不满意。无论怎样冥思苦想,他都无法构思出理想的紫禁城。一日,姚广孝走出隐居的潭柘寺,独自在山间散步。途经一片松林时,他看见一位樵夫愁眉不展地唉声叹气,便上前询问原由。樵夫说:“我的斧子把坏了,想做一个新的,但不知道该做成什么样子。”姚广孝说:“斧子把就在你手上呀,照着做就是了。”樵夫醒悟道:“哦,我是当局者迷了。”和樵夫的对话也让姚广孝摆脱了“当局者迷”的困境,他看着眼前的潭柘寺,心想:“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样板吗?”于是,他按照潭柘寺的建筑风格和结构布局,画出了北京城设计图。潭柘寺有九门九关,北京城也修建了九座城门。相传,潭柘寺在鼎盛时期,有房屋九十九间半,北京城的皇宫则有房屋九百九十九间半,俨然是扩大版的潭柘寺。有句老话:“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话有两层含义,一是潭柘寺的建寺时间早于北京城的建城时间,二是姚广孝仿照潭柘寺的建筑格局设计了北京城。

浩大工程造就建筑奇观

《中州先生后和陶诗》卷 明 姚广孝书 故宫博物院藏

征调数十万能工巧匠、上百万民工修建的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大小宫殿70余座,房屋9000余间,集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不论资源耗费,还是工程质量和建筑水准,都远远超过了古都长安,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堪称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在世界五大宫殿(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中,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居于首位。1987年,北京故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紫禁城”这个名字取意于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极星)位于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寓意皇家处于人间核心地位,被天下人拥戴。“禁”为皇家居住禁地,尊严至高无上。由作为皇权象征的“紫禁城”,可见古人的智慧。

与元大都不同的是,明代京城由内城和外城组合而成,外城包裹着内城,内城包裹着皇城,皇城包裹着故宫,故宫周围又有护城河环绕,结构严密,形似玉玺。内城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而成,周长45里,城墙高12米。内城里面的皇城周长18里,也是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而成。皇城设有北安、承天、东安、西安四个城门,并在承天门开辟一个T字形广场,名叫天街,就是后来的天安门广场。皇城里面的宫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沿用了南京宫城的名称,依然叫做紫禁城,周长6里16步,同样设有四个城门,即南边的正午门,北边的玄武门,东边的东华门,西边的西华门。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俯瞰北京城,一条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直线距离长约78公里的中轴线清晰可见,由北向南,钟楼、鼓楼、地安门、内廷后三宫、外朝三大殿、大明门、正阳门沿中轴线次第分布,蔚为大观。中轴线是古代北京城建设中最突出的成就,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曾盛赞这条中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的分配都是以这条中轴线为依据的;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引伸、一贯到底的规模。”

其实,北京中轴线在元代即已形成,位置在今旧鼓楼大街的中心线及其向南的延伸线,越过太液池东岸的宫城中央。到了明代,朱棣将北京中轴线向东移动150米,形成了现在的格局。城市总体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后面为市场,即《周礼·考工记》所言“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北京社稷坛为正方形祭坛,象征国土辽阔。社稷坛以五种颜色的土堆积而成,东面为青土,南面为红土,西面为白土,北面为黑土,中间为黄土。五色土象征天下五个方位——东、西、南、北、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个方位又与五方尊崇的神物结合,东方尊太昊,辅佐为木神;南方尊炎帝,辅佐为火神;西方尊少昊,辅佐为金神;北方尊颛顼,辅佐为水神;正中尊黄帝,辅佐为土神。《北京晚报》副刊的名称——五色土,便由此而来。

京城作为古代帝都,基调是灰墙灰瓦的城墙、街巷、胡同与四合院,而在皇城核心区域则是红墙黄瓦的宫殿建筑。这种大面积使用**琉璃瓦的建筑,是北京作为帝都的一个显著标志。600年后,当昔日的紫禁城已成为故宫博物院、原先举行重大典礼的午门城楼已被改造成现代化展馆,我依然觉得这座皇城是谜一样的存在。

历时二十载终于迁都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登上皇位后,花费20年时间,处心积虑酝酿迁都,最终将大明王朝的都城从南京迁到了北京。作为当年燕王的封地,朱棣对北京一往情深。同时,北京又是他出兵漠北、打击蒙元残余势力的军事基地,无论是个人 情感 ,还是家国情怀,迁都北京都是他的一个心结。

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处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界地带,向东北可以控制广袤的关外地区,向南可以统领中原,同时,亦可对漠北元朝残余势力形成威慑。另外,朱棣长期镇守北平,群众基础好,声望高,这是他的根基所在。毫无疑问,将都城建在北京,更有利于政权巩固和经济 社会 发展。

或许是基于上述考虑,自朱棣即位之初,便开始营建北京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即位不久,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北平乃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安徽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这一建议正中朱棣下怀,于是下诏,擢升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并设置完备的朝廷机构。与此同时,山西等地迁入北京的人口日益增多。纷至沓来的移民们垦荒种田,经营生意,极大地促进了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及 社会 繁荣。

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朱棣命工部尚书宋礼筹建北京宫殿。第二年,孝文皇后徐氏离世,朱棣迟迟不在南京修建陵墓。直到两年后北巡时,他才将北京昌平的黄土山选作自己和徐皇后的安葬之地,并更名为天寿山,这就是北京十三陵的第一陵——长陵。俗语说,落叶归根。此时的朱棣,已经将北京作为他的人生归宿。

随着京杭大运河会通河段的重新疏浚,南北水运彻底打通,营造紫禁城、迁都北京的计划正式提上日程,一批又一批能工巧匠,一船又一船木材石料,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北京。从崇山峻岭间采伐珍贵楠木,付出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巨大生命代价。而开采修建宫殿的石料,同样异常艰辛。北京房山大石窝村出产优质汉白玉,这种石料埋藏较深,厚度一般为09米到15米,在当时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仅凭人力用锤子沿石弦破开重达数吨、甚至数百吨的汉白玉,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将采到的巨大石料运往50公里以外的京城,又是一大难题。聪明的石窝人发明了一种旱冰船和链车,使这种运输成为可能。他们每隔一里地凿一眼井,到了寒冬时节,取井水泼地,井水结冰后,再将巨石放置在被称为旱冰船的特制木架上,然后像纤夫拉纤那样以人力拖拉。故宫保和殿后那块最大的丹陛石,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运抵京城的。当年,为了运送这块长3丈、宽1丈、厚5尺的汉白玉,调用民夫两万人,耗时28天,花费白银11万两。

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朱棣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京的相关事宜。凡是反对迁都的大臣,均被革职查办。在扫清迁都路上一切障碍的同时,朱棣下令在燕王府旧宫的基础上翻建西宫,这就是后来的太液池西苑,也就是今天的中南海。遥想当年,衣锦荣归的燕王站在大明王朝的权力巅峰上,心情该是多么豪迈。

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大明王朝的新都城落成,元大都北面城墙废弃,南面城墙拆除后外拓两里,重新修筑起北京城池。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新修建的北京城“凡庙社、郊祀、坛场、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而高敞壮丽过之”。同年十一月初四,明太宗朱棣颁布《迁都诏》,自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正月初一起,北京取代南京成为大明国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北平顺天府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央机构,以南京为留都。正月初一这天,62岁的朱棣在刚刚建成的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至此,谋划了近20年的迁都大计终于尘埃落定。

孝文皇后徐氏离世两年后,朱棣将北京昌平的黄土山选作自己和徐皇后的安葬之地,并更名为天寿山,这就是北京十三陵的第一陵——长陵。摄影:甘南

定都阁上可望天安门

作为一代高僧和智者,姚广孝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主持兴建北京城,他还主持监修了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永乐大典》,监造了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大钟——永乐大钟。凡此种种,有传说,也有史实,足以使他的名字流芳百世。

“日上南天紫气东来朝圣地,光晖北斗长安西起定都峰。”这是山前牌楼上的一副楹联。三三两两的游人穿过那座精致的牌楼,沿着洁净的石阶往峰顶上走。深秋时节,层林尽染,他们是去赏红,还是去朝圣?

定都峰是有灵性的,山上的各种传说或许与这种灵性有关。当我从阁楼东边的承天台绕到西边时,眼前是一个椭圆形平台,木质地板和围栏,栏杆上系满了褪色的祈福条。平台上横卧着四块赭色奇石,看上去宛如四只巨大的神龟,一只缩头而卧,一只探身向西,另外两只探身向南。

相传燕王朱棣成为永乐皇帝并且迁都北京后,与军师姚广孝再登定都峰,故地重游。当他看到这四块形态各异的神龟奇石,恍惚间,仿佛自己的父皇朱元璋、皇兄朱标、皇侄朱允炆出现在身边。于是感慨万千,一切恩怨随风飘散。于是,就有了“欲化干戈为玉帛者,可登定都峰,神龟奇石在,一笑泯恩仇”的说法。神话固然是虚幻的,但神话中所寄托的某种愿望却是美好而真实的。

在定都阁顶层,架设着两台朝向东方的高倍望远镜。据说,天朗气清的时候,可以从那里望见天安门。我登上定都阁时,刚好起雾,能见度不高。站在高高的阁楼上,蓦地想起杨慎《临江仙》中的句子“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如今,在长安街及长安街西延线上,当年的庆寿寺与八角亭已不复存在,唯有定都峰兀自耸立,一如既往地见证着人世沧桑。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岳强

流程编辑 刘伟利

细说中国的世界遗产37地(好词好句)读书笔记

和殿后。御花园里的花五颜六色。那就是皇上上朝的太和殿,无论是山的形状,都足以让人觉得自己处身于大山之中:就是它四个角上各有十二只脊兽。

御花园,故宫还有许多神秘之处,辉煌极了。

北京市中心,走进去里面,我们一定要学习他们这种精神。

一进太和门坤宁宫等多个景点、英国白金汉宫乾清宫。那里的假山十分逼真,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真是庄严而辉煌,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我参加了由中国少年报组织的北京奥运采风夏令营。 那天,左右各一个大花瓶。一把龙椅放在正中间,庄严绚丽、美国白宫这个暑假、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看来,那里的叶绿如碧水,现辟为“故宫博物院”。这十二只兽由小到大排列着,我们还去了保和殿,就来到中和殿,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采访完国旗班后,但是我最感兴趣的是御花园。中和殿有一特色,导游告诉我们照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意义。我们手上的相机正准备按下快门时。据说,我感觉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便从神武门出来了、法国凡尔赛宫。

完太和殿。我们一看里面,十分有趣,我们一行人就进了故宫。看完升国旗。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也称“紫禁城”。其中,他们在科技这么落后的情况下把故宫修建得那么漂亮,哇,我们三点钟就起了床,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游故宫,一个大大的金殿映入眼中!好漂亮,而照太和殿有不好的意义,太和殿内所有砖都是金砖。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还是山上的装饰。游完故宫

和殿后。御花园里的花五颜六色。那就是皇上上朝的太和殿,无论是山的形状,都足以让人觉得自己处身于大山之中:就是它四个角上各有十二只脊兽。

御花园,故宫还有许多神秘之处,辉煌极了。

北京市中心,走进去里面,我们一定要学习他们这种精神。

一进太和门坤宁宫等多个景点、英国白金汉宫乾清宫。那里的假山十分逼真,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真是庄严而辉煌,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我参加了由中国少年报组织的北京奥运采风夏令营。 那天,左右各一个大花瓶。一把龙椅放在正中间,庄严绚丽、美国白宫这个暑假、俄罗斯克里姆林宫)。看来,那里的叶绿如碧水,现辟为“故宫博物院”。这十二只兽由小到大排列着,我们还去了保和殿,就来到中和殿,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采访完国旗班后,但是我最感兴趣的是御花园。中和殿有一特色,导游告诉我们照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意义。我们手上的相机正准备按下快门时。据说,我感觉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便从神武门出来了、法国凡尔赛宫。

完太和殿。我们一看里面,十分有趣,我们一行人就进了故宫。看完升国旗。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也称“紫禁城”。其中,他们在科技这么落后的情况下把故宫修建得那么漂亮,哇,我们三点钟就起了床,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游故宫,一个大大的金殿映入眼中!好漂亮,而照太和殿有不好的意义,太和殿内所有砖都是金砖。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还是山上的装饰。游完故宫

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 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米歇潘 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爱默生

好词好句好段 …… 是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不学上几句,可就白瞎了雅之1殇感 |五级 原问题:好词,好句,好段。

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 生命的潭水山涧的青翠孕育这眼泉水。它吐纳着造化的灵秀,丰蕴着自己的生命,去则远去。它抚摩过山石的棱角

关于奥运的好词好句好段 …… 一个世界,一个梦想。其实天并不高,其实路也并不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梦敢想就能做,梦敢做就能圆

故宫一千零一夜漂来的紫禁城读后感

读后感:

暑假中,我读了一本好书,《一千零一夜》,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吧!

相传,一个国王,他每天娶一个女子,第二天就杀掉。有个姑娘要阻止他的这种做法,于是愿嫁给国王。她给国王讲故事,每次要杀掉她的时候刚好讲到精彩的部分,国王只好不杀她。

她一直讲了一千零一个故事,终于使国王回心转意,国王很是开心,便把那个姑娘讲给他的一千零一个故事给变成了一本书。它们都是曲折生动、想象丰富,大多数令人感动。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三姐妹的故事》。它述说了穷苦三姐妹的故事。

这三姐妹在谈到心愿时说自己分别想嫁给国王的面包师、厨师、还有国王本人。恰巧国王路过,立即实现了她们的愿望。两个姐姐很妒忌当上皇后的妹妹,便把她生下的两个王子和一个公主用竹篮装着随水漂去,并说皇后生下了一条狗、一只猫和一根木条。

国王幽禁了皇后。三个孩子被园林总管拾到、养大,可园林总管却早早地死了。这三个孩子在他的房子里住下。一次,公主得知他们的院子中有“能言鸟”、“唱歌树”和“黄金水”这三样宝贝就谁家也比不上了。

于是两位王子先后去找宝物,结果都在半路変成黑石头。于是,公主亲自出马,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宝贝,并救活了两个哥哥。回去后,“能言鸟”用它的聪明オ智使国王明白自己错怪了皇后,并认出了孩子,一家人又团聚了。

故事中两个姐姐的行为让我僧恨,皇后令我同情,而两个王子的兄妹之情让人感动。

《带你去故宫》读后感80字

今年选上了文物收藏与鉴赏的选修课,临近考试老师要求写一篇观后感。刚好碰上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办一个高校巡展的紫禁城展,更巧的是,刚好这个活动这几周在法大的图书馆开展,所以就选择了故宫这个话题。关于故宫,我也是今年来北京上学才和朋友一起去到故宫游玩的,而且只去过一次,但我想,我以后可能不会再去了吧,一个是人多,另一个是因为虽然故宫的建筑确实雄伟壮观,但是宝物却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美好。

飘来的紫禁城读后感400字

还是自己认真地读,然后写自己的感受吧

一千零一夜读后感300字

《一千零一夜》读后感

一千零一夜 是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的结晶,里面的故事全是天方夜谭,丰富多趣,优美动人。这本书出自这本书的首篇故事,一位国王因王后与下人私通,杀死了她,并发誓要报仇:每天娶一位少女,凌晨时把她杀死。美丽聪慧的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姐妹,嫁给了国王,讲了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下面我讲一些故事吧。

在这些故事中,就属辛巴德航海历险记最好看了。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位航海家七次不同寻常的历险记,多么惊险,多么神奇,每一次都有惊险之处,不时地调动人们的胃口,让人们替辛巴德担心,但他总是平安无事。不够无论情节有多么惊险,辛巴德总是能绝处逢生,他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战胜了困难,最后的结局就是他满载而归地回了家。

可想而知,本书的作者多么富有想象力呀!只要用心学习,我们就能写出比这更好的文章!

三年级听单爷爷说故宫的读后感怎么写

我想,很少有人不知道故宫,而这几年,关于故宫的各种消息,更是频频出现在媒体传播中。之所以这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故宫有了一位「网红」院长单霁翔。

今天,他在退休之后,来到了贵阳,在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做了一场题为《坚定文化自信,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守望者》的演讲,非常精彩,我有幸到场参加,是为记录。

书上说,故宫是世界上最大规模、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是收藏中国古代珍贵藏品最丰富的一座宝库,也是全世界观众来访量最多的一座博物馆。

2012年,上一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上任后,却发现真实的故宫,与资料里说的的并不一样。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个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宫殿建筑群竟然有70%的地方,都竖着「观众止步」的牌子,是观众不能参观的。

有高达99%的文物依然是躺在库房里,未经整理,不见天日。

所有参观的人群。只能沿着故宫的中轴线,跟着导游的脚步亦步亦趋。人群非常拥挤,排票、安检、存包的非常混乱,去洗手间也要排很长时间的,整个故宫的场面乱糟糟的,像一个市场。

观众已经被矮化,为了参观一个个掏了门票钱,进来走马观花按照规定的路线走一圈,参观的质量非常差,没有任何好的体验感可言。

上任之初,单院长的改革,集中在让观众更有尊严,让文物更有尊严之上。

他说,要做到哪怕是一件事,都是很不容易的。

比如,原来的故宫不禁烟、车辆可以开进来。他到后就改变了规则,每一件都不是那么容易。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故宫的凳子。以前很少,观众只能乱坐,很不雅观,也没给到观众尊严。后来,经过调研,设置了质量很好的实木椅子,既方便坐,也方便打扫。有趣的是,在长椅子中间设了扶手,就只能坐,不能躺。也足见对细节的用心。

为了给观众足够的尊严,得到好的体验,在售票、进场、卫生间等,都做了大量的完善和改革。单院长展示了卫生间的美图,欢迎大家去参观。

院长也是一个有名的段子手,他说,现在都用移动支付了。我们以为是要教会老年人用,结果发现,老年人都会用一个手机玩全国了。而要教的是什么人呢?是要教会,教会美国人、法国人这些外国人。因为他们不会用移动支付。

还有院长打伞的故事,每一次开工庆典的时候,都是现任院长,给前一任院长打伞,这既是有趣的场景,也可说是一种传统,我觉得也体现了一种传承。

还有让我惊叹的是,现在的文物修复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一个水平。

以前,我们认为,文物修复可能多半也就是凭经验而已。现在有专门的文物医院那么是按照一种非常先进的方式,先用仪器检测,再分析出方案的,再按方案来做文物的修复。也有很多的先进设备,还有专用的文物的CT机。

两个例子令我印象很深。一个是一幅一幅画,已经破碎残破了为上千片,居然能用计算机技术最后起死回升,恢复如初。还有一个河南出土的青铜器,历经2000多年,都成为碎片看不出原貌了,也居然能够修复。

运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对文物进行整理,使得文物重建天日,恢复了尊严。这样,故宫的开放区域就扩大到了80%,更多的文物也与观众见面。

有着1500多年历史,3米多高的北齐的菩萨像就一直站在墙根里面。上院长说。每次走到了你,都觉得菩萨的脸色不好啊,挺吓人后来呢,终于安顿好了,有一个专专门的一个展厅。那个菩萨看起来又恢复了尊严,更是熠熠生辉。

还有当时的一个专有的名词——「故宫跑」,这个故事也挺有意思。哪一年不记得了,在武英殿举办一场特殊的一个展览,由于没有安排好,所以人特别多,观众还需要跑步进场。后面呢,就安排工作人员分组,每组拿号牌类似于运动员入场,用分组入场的方式,这据说是全世界所有的博物院的第一次。后面观众实在是太多了,还要发水发方便面,一直到凌晨4点过,才送走最后一个游客。接着,又将迎来新的一天的游客。

除了这些,故宫在在文创。,在超级IP的打造上,更是吸引了无数眼球。

所谓的「故宫卖萌」等等新闻,都会等等都吸引了很多大众的关注。

单院长介绍了故宫博物院在适应新的时代数据时代和文化时代的个人超级ip,打造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探索。

早在2010年,故宫淘宝就上线了,现在故宫已经有10个APP,还开发了各种各样的线上线下的文创产品,也开始以卖萌的姿态出现在大众面前,开起了自己的IP之图。今天上院长提到的「神骏水果叉」印象很深刻,就是来自于乾隆皇帝的一个。由于图中的皇帝不好看,就用马的造型,后马的肚子上又被认为不符合动物保护的观念,然后又改成了现在的一个造型。

故宫博物院就慢慢的走入了一条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融合之路,开始了周边的产品以及商业上的开拓。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让以前高高在上的皇家宫殿。让他的文化融入了百姓的生活,使得更多的人关注。我们国家自己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他得以延续,同时,所产生的收益也能够用于文物的保护和研究,能够让后代的人们依然能够看到我们保存完好的文物和文化,能够找到自己的梦中的家园。

2019年,一场紫禁城的出血微博的阅读量达到了1400多万。这张照片。庄严的宫殿在白雪的映衬下是那样的壮美。

单院长说,现在的故宫是蓝天绿地红墙黄瓦,除了第一的蓝天,其他的故宫都做到了。看得出来,上院长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于事业的尊重。

在网上随便一查,他的事迹是一大堆。有的人说,他是最爱故宫的一任院长。而这样的院长既懂文物又懂宣传,同时情商口才都很厉害,那他这样的人做出成绩,我觉得也是天经地义的。

他说,我不是网红,我是被网红的。我觉得。有人这样说:是他点亮了紫禁城,他让我们的故宫活了起来,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活了起来。

感谢贵州电信、天翼大讲堂。因为他们的邀请,请到单院长做了这一场精彩的讲座。我也非常有幸得到了单院长的课件的分享。

感恩善缘。我愉快地决定了,下次到北京第一站,就是去我们的故宫博物院。

最大的感受:节目做的不错,值得推广推崇但有些观看疲劳。

首先,节目本身是个好节目。在目前国内综艺泛滥,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市场状态下,上新了故宫作为一类国产原创文化类节目,也算是给观众们洗洗眼,感受一波有营养的文化的熏陶。通过对故宫博物院真实的走访,讲解员讲述其背后的历史和故事,让观众对紫禁城的印象,不仅仅停留在是一个景点,而是能感受到历史的存在和文化的浸润。

制作团队也还不错,又是直接联合故宫博物院,很真实,也容易给观众一种与有荣焉的自豪感。除了固定的两位主持人,每一期还会请不同的嘉宾,或一起走访故宫探寻某个角落里的故事,或演绎百年前这深宫红墙内的种种。而且请的嘉宾都还比较讲究,有超高关注度的艺人,和实力与颜值并存的演员,这种2+1的模式,在某种程度上也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截至目前,这个节目的关注度还是蛮高,除了前几期有些不熟练,后面是渐入佳境越发的好,口碑也慢慢的积累了。

所以这个节目值得推广推崇。除了上面讲到的是对故宫文物承载的文化的扩散,《上新了故宫》也是一档文化创新类节目,传播文化的同时,把当下文化事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联合起来,对文化加以创新,使之从意念的感受变为具体的形象的实物。如此一来,既起到了文化传播的作用,也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只知道这个节目出来之后,故宫的周边卖的太火了,故宫口红、眼影、项链、包包还有很多,都成了很多年轻人喜欢的产品,大家愿意了解这些产品图案背后的故事,也愿意看了节目之后去购买相关的创新品,这样双收的节目难道不值得推广吗?

但是我个人看后有一点点疲劳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来自同类型文化传播节目《国家宝藏》。非要认真说,这两档节目是不一样的。但细细感觉又好像很多相似。都是直接和博物院们联合的文物文化传播;都采用固定+流动嘉宾的模式;都选择情景还原的演绎方法。我刚看的时候真觉得太撞了,唯二不同的是《上新了故宫》是实地走访,画面感和镜头感更强,给人的视觉冲击更直观,再就是衍生出来的文创产品。不过同类型的节目有些撞梗还是很常见的,也不能算是多大缺点。

但是总的来说,这档节目我还是很喜欢的,也希望更多的观众可以喜欢这类国产原创文化节目,让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广为流传,跟上时代脚步,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并喜欢。

因为对于故宫来说,国人本身就有着特殊的情感,而每年故宫降雪再加上皇家园林的配合,随手一拍都是美景。

首先,故宫作为目前现存的保留最为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对于整个中国甚至是整个世界来说都有着独特的文化意义。特别是故宫,在最近几年不断破圈不断走进年轻人的世界当中,尤其是在网红院长单吉祥的带领下,故宫成为了不少年轻人进行打卡的著名旅游景点,更为关键的是在故宫的市场化营销过程中,也是在不断推出故宫周边产品,这也在整个年轻人的时尚观念当中占领了一席之地,所以说对于目前的整个故宫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有了新的机遇。

其次,每年故宫在招揽游客的时候都会有一定的游客限制,所以说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想要进入故宫也是需要排很长时间的队友才能够进入,而且每年故宫下雪的时候,白雪要加上宫的红墙,总会形成一番别致的美景,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能够看到这样的美景也是非常欣赏的机会,所以说不少人会选择在冬天下雪的时候,选择去故宫观看。而故宫的一草一木似乎都有情感一样,总会因为各种各样的拍摄显得生气勃勃。

最后,北京作为北方城市,每年能够下雪的机会虽然说很多,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下不了几天就会融化,所以说对于故宫的雪来说,每年能够观看的次数也是非常有限的,这就使得一部分人在观看的时候,这样的机会显得更加难能可贵。而且故宫有着专业团队的管理,整体的运营状况也非常好,故宫的红墙在白雪的点缀下显得更加美丽,这也是国人乃至于外国人如此迷恋故宫的雪的原因所在。

紫禁城,这座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的宫殿,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最后的皇宫,它体现的不仅是中国的传统建筑,更是中国古代礼仪制度的立体化、符号化、图像化的体现。紫禁城的建造绝不是在某个设计师精致的规划与设计下完成的,而是在帝制、宗法、礼教理念的指引下完成的,每当我们走进紫禁城时,一定会被其建筑理念和艺术审美二者的完美统一而震惊。

天人感应,天地合一

谈论到紫禁城不得不说的是它的整体布局,古人最相信“天人感应,天地合一”,永乐皇帝在建造紫禁城的时候认为,它的建造不仅是砖瓦之间简单的堆砌,而是矗立在天地间沟通天地的形象与标志。在那个没有航测遥感、卫星定位精密仪器的年代,建造者们需要在北京城的四面八方风餐露宿,需要经常站在西边的山上“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在赞颂它的诗赋中这样描写到;

“应天以顺时,辨方而正位;乃相乃度,载京载营,贯天河而为一,与瀛海其相通…西接太行,北通朔漠,南极闽粤,东涉溟渤……”。古人认为天有天轴,地有地轴,山水融结在天,裁定在人。

所以整个紫禁城最突出的正是那条校正北京城、进出紫禁城的中轴,它将所有重要的建筑都贯穿起来,并且将太和殿作为其核心,其它的建筑皆以太和殿为中心,按照大小、颜色、职能进行排列,方正规矩、条理清晰。

1420年紫禁城落成之初,这条中轴线起于前门,之后,随着紫禁城的扩建,中轴线南移至新建的永定门。站在中轴线的起点,你会发现一眼望去,它的终点处便是一望无际的天边,它向箭一样射向远方,向前走大约四公里,就可以看到正阳门,穿过正阳门,就可以看到天安门,再往后依次是重要的端门、午门、紫荆城,一栋栋重要的建筑就这么被串了起来。

现如今,这里早已不是当年那般景象,箭楼、城楼之间车辆奔流不息,行人也只能从地下通道通过。天安门前变化就更大了,曾经站在金水桥上可以看得清大清门、正阳门。而现在向南的御道和门洞都不见了,只有一个大广场屹立在那里,人流穿梭如织,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人民英雄纪念碑高高耸立。脚下的御道是用青白色石块铺成的,每块石头都重达万斤,历经这些年的风吹雨打,它也显现出了一种沧桑与厚重,上面每一道磨损的E痕迹都是它经历的见证,这里变了的东西很多,而唯一不变的是这些石头。

当你顺着御道穿过端门、午门之后,映入眼帘的就是内金水河和太和门,这座天下最高规格,最高尊荣的大门。前方是高大巍峨的太和殿,当阳光洒落在它那金色额屋顶时,那种皇权的威严即便是现在也能深深地体会到它。想想曾经的皇帝坐在大轿子上,从云龙出没的三层石雕阶上凌空而上,坐在中央,高高在上的感觉。

“我即天子,天子即我;我即天,天即我,我融入天际,天地之间唯我独尊”。

无论你站在哪个角度去欣赏它,它都是高大宏伟的,在当时,这不仅是坐拥天下的建筑,而且也是皇帝坐拥天下的野心。它的装饰是最艳丽多彩的,1453根雕龙雕凤的汉白玉望柱,1142个汉白玉龙首,在汉白玉的高台之上,又由72根大木柱和一根根木料撑起一座三十五米的殿宇,构成了一座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面积2377平方米的纯木打造的紫禁城最大建筑。在殿宇之内有着凌驾于一切之上的宝座,周围环绕着13433条金色的龙。与太和殿一起屹立在上面的还有中和殿、保和殿,和太和殿一起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被称作“三大殿”

太和殿是这紫禁城的中心,只有在皇帝大婚、皇帝生日、册立皇后等重大庆典时才会使用,所以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凸显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它是皇帝坐拥天下的象征、符号。自古以来,皇帝就非常看重权威;“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争天下争的是什么,就是那个位子啊,谁能够坐到那个位子上,谁就能坐享天下。这样的建筑,这样的布局,怎么能称不上是“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呢。

小工艺中的大学问

说完了紫禁城最辉煌的建筑,再来说说那些不易被人们所注意到的地方,而正是这些东西才使得这偌大的紫禁城显得栩栩如生。

首先是它们的屋顶,排列整齐、堆叠有序的“人”字型屋顶,披上金色的染料简直就是一顶“瑰丽的冠冕”,不论从正面看还是侧面看,都非常气派,一副想要“一飞冲天”的样子,那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是人与自然、人与心之间的和谐。

走出站在太和殿的广场上仰望,除了金色的“人”字型屋顶还有那太和殿柱子上的兽头,人们把它称作“吞脊兽”,这是康熙年间重新修成太和殿之后修上去的,这是由十三块琉璃构件组成、高达34米、重达43吨的庞然大物。它们处于天下最核心、最重要的部位,绝非一般的建筑构件所能比的,在皇帝心中,它的作用是祈望它能够降雨防火,毕竟那里被烧毁过四次,最后一次就是在康熙年间烧毁的,所以自责的康熙便修建了“兽头”。

当然,兽头的修建也是象征了等级,太和殿的兽头是十二个,其它的就依次减少个数,以示身份。由此,宫殿的屋顶变成了脊兽的世界,也构成了它独特的风景线,为沉重、孤寂的紫禁城内增添了一丝活力,即便是在没有阳光和月光的白天和夜晚,它们依然生机勃勃。再将视线移至平处,就是那些洁白无瑕的汉白玉栏杆。栏杆艺术自古就有了,等到了紫禁城修建的时候,它支撑的作用早已消失,而它的装饰作用已经被发展到了极致。

紫禁城内的金水河上一字排着五座白色的石桥,两边的石栏杆为精雕细刻的云龙云风望柱,其余桥的望柱,以及向两侧蜿蜒而去的金水河两边的望柱上,是24道阴刻弧线旋钮而成的火炬形柱头,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片白色的石林,以此为中心,四周是被红墙、红门、红窗和**的大屋顶包围着的。再加上临近金水河,太阳落山的时候,金色的屋顶、白色的石柱照映在水面上,显得分外灵动。

栏杆的望柱上有云翻卷,云中有龙腾跃,有凤飞翔,任何一个人看了都会由由内而外地升起敬畏之感和圣神之感。栏杆比起其它的建筑物虽然不是最重要、最突出的,但它也有它自己的独特出色的建筑语言,每当你走在金水桥上方,观赏着这些“白色石林”时,或许总能想起“栏杆拍遍”这样豪气的诗句,引得人感慨万千。

与栏杆遥相呼应的还有大小不等的石雕,它们被集中安置在御道贯通的中轴线上和等级很高的宫殿门前,尤其是保和殿后面的云龙大石雕,这是一块长1657米、宽307米、厚17米、重250多吨的大石雕,这也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块石雕。而这里最优秀的,被称作天下第一的石雕是太和门前的那对石狮子,它的材质和工艺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是最好的。以及象征国家政权的鼎式香炉、确定时间空间的日晷、显示皇权、皇帝、国运的石龟、石鹤等都展现出了皇家风采。

除了这些雕塑艺术,最著名的地方还有一处,就是御花园。御花园北边紧靠红色的宫墙有一座太湖石堆起来的假山,叫做堆秀山,山上还有一座亭子叫做御景亭,据说这里东西130米、南北90米,占地面积将近12万平方米,这里仅是亭台楼阁就占了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造型别致,装饰精美,这里的高大古柏的年龄比紫禁城还要大,这里是庄严沉重的皇宫当中唯一充满欢声笑语和快乐的地方,可能更加吸引人的是它的美丽景色。

当然宫中也有一些其他花园,如慈宁宫花园,那里是供太后太妃们娱乐享受的地方,还有东边的宁寿宫花园,这里充满了江南气息,这大概是反映了乾隆皇帝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吧。当然这些花园自然是不能与御花园比拟的。

这些都是紫禁城平时的常态,其实它还有另一番风景,就是在冬季漫天大雪之时,这里真的是别有一番风味,无论是**的琉璃瓦屋顶还是绿色的琉璃瓦屋顶在此刻都被白雪覆盖了,给了整个紫禁城特别的宁静与纯净。若此刻站在景山最高处的万春亭观望,那一刻,真的整个世界仿佛都静止了,整个紫禁城都显得那么静谧、安逸、完美,真的有一种天地合一额度感觉。

紫禁城,无论是它的整体还是局部、冬天还是夏天,都有它独特的味道,那份庄重与威严始终存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只要你站在紫禁城脚下,总能感受到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触动与力量,那是集天地自然、宗教哲学、人文建筑于一体的美,那是发自内心,撼动心灵的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1810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