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非我所著,来自早些年一个扣扣好友的日志,也非他著,他加了这样的附注:摘自《美学》笔记——第五章 艺术论,作者不详。
好的诗歌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是借助于观察、联想和想象形成表象、意象,进而把意象组成意境,创造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的过程。其中观察、联想和想象属于思维过程,表象、意象、意境则是思维的对象和产物。写出的诗又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句子、篇章。所以必须先交代一下表象、意象、语言和意境的关系。
关于表象、意象、意境的区别和联系,可以通过郑板桥的一段话来加以粗略的说明。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忽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这是对绘画过程的概括,也可以说是对形象思维过程的概括。这里的“眼中之竹”就是“表象”,“胸中之竹”就是“意象”,“手中之竹”则是组织意象、形成“意境”构成作品的过程。
“表象”是指感知过的事物留在头脑中的形象,是人们通过感知活动获得的关于事物的表面形象(包括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声音、气味、味道、软硬等特征,也就是我国古人称之为“象”的东西),它形成于感觉知觉过程中,保存在大脑里。表象虽然也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但基本上还是对客观事物外在形象的摹写,可以说是事物的客观形象。
“意象”是指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形象(或说是指经作者运思而成寓意深刻的形象)。它已不单是事物的客观形象,而是蕴含着主体思想情感的形象。
譬如,郑板桥胸中之竹,已不是一般竹子的形象,而是一种坚强挺拔、不畏风雨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形象。当竹子的形象被赋予这样品格的时候,它已变成了一种意象。类似的,老虎的形象,成为力量、勇猛的象征,松树的形象,代表着长寿或坚强,鸟的形象代表吉祥、忠贞、爱情,如此等等。
简言之,意象是“意”和“象”的融合。
“意”是作为主体的人所体验的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包括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情感体验、思想颖悟以及审美感受,简单地说就是作者以及读者的“情”、“理”、“美”。“象”是作品描述的物或事,准确地说是事物的形象。是寄予着、表达了作者的“情”、“理”、“美”又能引发读者“情”、“理”、“美”的形象。“意”是主体,“象”是载体。
美为什么也是意象的重要内涵呢?意象中之所以有美,一方面是因为美感也是一种主观情感,另一方面还因为意象属于艺术所特有的范畴。艺术作品总要通过意象来体现作者的主观世界的,而艺术是绝对离不开美的。不美的作品不能称之为艺术品。哪怕是揭露丑恶的作品,其表现形式也应是美的,也能使人获得美的感受。诗歌是一种艺术,诗歌也体现着美,体现着人的美感。诗歌的美,既体现在它的形式上、节奏上,更体现在它的意象和意境中。
意象可分为自然意象和社会意象。自然意象以自然景物为象,包括日月山川、花草树木、鸟兽鱼虫、风雨阴晴等等。社会意象以社会现象为象,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人物和人类生活景象,以及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曲折反映的神仙鬼怪的景象等。
诗歌中意象是使用语言来表现的。这种语言不同于一般性的语言,可称之为意象性的语言。意象性语言是一种具有形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象征拟喻性的语言。诗歌中,许多词汇如:明月、江水、青松、翠竹、晚照、晴空、来鸿、去雁,宿鸟、鸣虫、三尺剑、六钧弓、清暑殿、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等等,都是意象性的语言,也可说是意象。在这里,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意象是语言的内涵。
诗人写诗,常运用意象性的语言,构建某种意境,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其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凫雁满回塘”等都是意象,尤其是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把六种形象性的词语:鸡声、茅店、月、板桥、霜和霜上的人迹并列在一起,这些词语描述的形象,已不再只是事物的客观物象,而是融入了作者凄凉悲怆体验的意象了。诗人正是利用这些意象的组合,构成一种“道路辛苦、羁旅愁思”的意境。
意境是什么?意象和意境的关系如何呢?说法不一。有的把它和意象混为一谈,有的又把它说得太玄。
从字面分析,这里的“意”指的还是主观的思想情感,是一首诗蕴含的思想情感的总和。这种总和,不只是诗中各个意象所含之意的相加的总和,而是由这些意象的结合而产生的意的升华。它既在象内,也在象外。它不只是包括作者的思想情感,也应该包括由作品引起的读者的思想情感。如果一篇作品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便不能说是构成什么了意境,如果一篇作品不能引起读者的遐想,也算不了有什么深刻的意境。
这里的“境”,指的是境界、或者说是氛围。因此是否可以说,诗歌的意境是由意象组成的全篇作品所构成的体现了作者情思、并留下想象空间、能触发读者某种情思的艺术境界(或氛围)。
当然说它是艺术境界、艺术氛围,仍然是模糊的、笼统的,可似乎也只能这么笼统地说。我们平常讲的某首诗很有“意味”、很有“韵味”或者说“蕴味很深”,这里的 “意味”、“韵味”和“蕴味”其实指的就是意境。用一个“味”字来概括,说明它属于一种体验。体验这种东西往往是无法具体说清的,只能使用境界、氛围这样的词。氛围又是什么,是气氛,是情调。我们说某某诗雄浑壮阔,激人奋进,某某诗情调暗淡渺茫,使人若有所失,这说得就是意境。再具体恐怕就不容易了。所以有人说,诗歌的意境是悟性的东西,也只有靠悟性才能把握。
有的诗的意境可以只由一个意象构成,
如:于谦的《咏石灰》: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只有石灰这么一个中心意象。
有的诗的意境可能由多个意象构成。
如: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中则有月、乌、霜、天、江枫、渔火、姑苏城、寒山寺、钟声、客船等多个意象,由多个意象组成的意象群来承载诗的情思。
如果稍微深入一点的话,则以下的说法,可供参考:“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发出来的艺术氛围。”“意象与意境可以说是分别属于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意象诉诸人的视听等感官,意境则直接诉诸人的心灵,是人的五官无法感知,也是科学仪器无法检测到的。”
“有形的意象生发出无形的意境,无形的意境是依赖有形的意象而存在的。"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天的意境应该是包括了落叶的意象及其四周弥漫的秋意的"实与虚的统一,显与隐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从意象的立场看,意境是附属于意象的,只是由意象衍生出来的一种艺术氛围,只是意象的一种属性。在诗的意、象、言三要素中,意境并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但是,如果以意境作为诗的艺术创造的终极目标,意象则只是营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而已。”
“意象走向意境,是从有限走向无限,从形而下的外观走向形而上的感悟;意境不能离开意象而独立存在。”
“意象与意境比较,相同点是两者都是主观的情、意与客观的景、象的结合。不同的是,意境的范围比较大,它是主观情意与外在物象的整体性的融合,是一个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种虚实相生的结构。不少意境由若干个“空间”构成,如宗白华所说:“艺术意境不是单层的平面的自然的再现,而是一个境界层深的创构。”(《中国艺术意境之再生》)而意象不过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它可以是单个的、平面的。” (这两段摘自张亚新的《古诗词的解读、鉴赏与教学讲授提纲》)
“意境与意象是相通的,意境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二者均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都要求主客、物我、情景之间的谐调、浑契。这是意象与意境的一致性。
然而二者毕竟不属同一层次的概念,其主要区别在于:
首先,二者所达到的层次、深度不同。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广阔。
其次,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从,但又必须超越意象方能达到;意象以个别、特殊为特征形态,意境则通向一般,有普遍性。
本文重点在谈诗歌中的意象,对意象与意境的关系,不拟深入论述。
一、辨析诗词意象。
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重要的是要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1、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诗歌中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了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因而,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形象的理解2、分析意象的个性色彩。一个出色的诗人,往往有自己特有的意象群。如屈原常用美人、香草、凤凰等,李白的诗中多黄河、大鹏、明月、剑侠等意象。这和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有关,也和诗人的风格有关。同一个意象,不同的诗人也会寄寓不同的情感,具有不同的含义,要注意结合诗句辨析。
二、把握诗词意境。
诗歌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一种情景交融而又虚实相生的艺术形象,是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想象共同创造的结果。诗人常通过一系列相关意象的组合,构成具有特定意义的意境。鉴赏意境就要从作者所描绘的风物、景象入手,把握作者贯穿其中的思想感情。在一些写景抒情诗中,意象是一个个物象,而意境则是这些物象综合起来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意象是构成诗歌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而意境的范围比较大,通常指整首诗所构成的境界,具有整合性,意境是诗歌艺术成就的重要显现。
马致远的《秋思》中那些冷落衰败的意象,构成了萧索悲凉的深秋的意境。
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表现出宁静幽深的意境。等等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月亮是古人经常使用的例子。
1、思念之月
①思乡之月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圆常常与人团圆相对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静夜思》)
②思恋之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③思友之月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
2、边塞之月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3、亡国之月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
4、怀古之月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5、送别之月
“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周邦彦《风流子》)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并准确概括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意向特征与表达诗人情感态度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是(表达人的情绪感受和内心情感的,是人的内在心灵的象征。)
诗词离不开“意象”,诗词要借助意象组合来抒写人的性情,衍生诗美效果。
“意”借“象“出,“象“中含“意”,意象才能成为浑然的一体。诗词的意象,是作者“神与物游"的结果,一方面受“物色“感召,摹写自然之象;一方面运主体之思,在创造的意象中渗透心境。意象是构成诗歌的最小形象单位,它是经过作者情感、想象、思想、美学、趣味等重新处理过的感觉。意象化合了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外部世界是建构意象的客观基础,强烈、真挚、深刻、独特的感情是诗人鼓起想象的翅翼,创造意象的动力。
南北朝时期,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神思》中有“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即诗人以审美意象构筑其艺术世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它是在情感的驱动下产生与变化的,也就是托意于象,以象言意。明何景明在《与李空同论诗书》中也论及了意象问题:“夫意象应曰合,意象乖曰离”,指出“意之象”就是诗人之意所赖以寄托的物象,以及意与象的契合与否的艺术效果。阮葵生《茶余客话》:“作者当时之意象,与千古读者之精神交相融合”,指构思中出现在意识中的被感觉陶铸整构的物象。可见,我国诗人和学者们很早就开始重视意象的作用。
古典诗词意象的审美意蕴“象意互生”一一意象的审美触发意象是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创作过程中相互撞击、相互融合的结晶,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诗人以"月、“人"、“江”为中心意象来呈现情感,每一个意象都是诗人心理和情感的符号。春、江、花、月、夜五种意象,由于它们特有的审美意蕴,其中每两者之间的互动都会形成多样的审美意境,意象互动所形成的审美效应是多层次的、变幻无定的。诗人将这些亦虚、亦实、忽此、忽彼、跳动、断续的意象用情绪的线索和心理空间贯串安置,使诗人心中不可捉摸的情感空间逐层弥漫开来,使意象更贴近人的心灵本质……供参考。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两个重要概念,但对于它们的含义,许多人却往往混为一谈。《现代汉语词典》上也未对此加以区分,对“意象”就简单释为“意境”。正确界定其含义及关系,对于诗歌阅读和写作都有积极意义。
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对二者作了如下界定: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象是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以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即为艺术典型。根据这个界定,我们可得出以下几点:首先,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其次,意象或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径。正确的把握二者都需要想象。
意象构成意境主要有两种情况:
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
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从上述两例我们可以发现,意象离不开意境,“梅”离开全诗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诗中的独特涵义,“孤帆”脱离原诗意境,也与眷眷离情无关。
当然并非所有的意象组合都能构成意境。如白朴的《秋思》:“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鸥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绿叶黄花。”共并列了十二个意象,虽也鲜明生动地呈现出绚丽的秋色图,但并无饱满深挚的情感,缺乏“情与景”“情与理趣”的自然融合,就无法构成“诱发”人想象的“审美空间”,缺乏意境,当然就难以感人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