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的特点是什么?

山歌的特点是什么?,第1张

[编辑本段]艺术风格  土家族音乐艺术从各个乐种的音乐旋律、节奏、演唱、表演中所体现的粗犷豪放、雄伟壮丽、肃穆凝重、慷慨悲歌、古朴严谨、欢快跳跃、风趣诙谐、抒情优美等的音乐个性,在内容与形式上的高度统一中所表现出的具有共同性的、相对稳定性的艺术特色。它是土家族风土人情、礼仪习俗、民风、民族风格的展现,是土家族音乐艺术之生命。风格作为土家族音乐艺术中所体现的审美范畴,是从音乐艺术整体上所呈现出具有代表性的特点而被人们感知的,是土家人民在歌唱其民歌的主观心态特征和表现其音乐内容与形式的物质外壳的特征相统一而形成的难以说明却又能感受的艺术特质。作为一个民族的音乐艺术,其特质是在历史的发展中,在土家族群居的社会群体中逐渐形成的。

  在土家族山歌中,一定特点的音调的成音与该地的语音音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要真正体现审美意义上音乐风格的能力却是语言所不能及的。如土家族地区湘、鄂之比,鄂西利川的口音与四川相近,但和湘西的口音比较却有很大的区别,而在音乐上也有近似与差别之处,其共性是都采用五声性音阶,而不同点则是旋律进行中音程上的区别。 [编辑本段]歌词形式  土家族歌词多采用七字句,如:“晚风轻轻摇树梢,月亮静静上楼角,么妹轻轻往外走,金竹林里会阿哥。”五句子歌也是土家族一种独具特色的山歌,如:“男在高上打一望,妹在河里洗衣裳,男向妹子把手招,妹在河里抬头看,棒槌捶在石头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决定了土家族山歌的多样性。多样化的题材不仅本身成为风格的一个特点,而且必然会反映在作为音乐形态主体的曲调之中,从而对土家族音乐艺术风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衬词在土家族山歌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衬词运用较为广泛并具有独到之处,如“哎呀佐”、“嗬也嗬”、“哎哟也”、“喂衣哟”、“罗”、“哪”、“嘛”、“哦”、“啊”、“哇”、“唉”、“罗姐儿”、“里兰当”等等,这些衬词作为语言成份的表义是有限的,但与曲调结合后确有很强的表情作用,它也是土家族山歌歌词中能影响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编辑本段]演唱特点  在土家族聚居的这一群体中,其山歌的歌唱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它以音高、音色、力度和时值上的细微变化,歌唱中以“滑”、“倚”、“颤”、“假声”等手法的不同运用,体现出土家族山歌歌唱中特殊的内涵,它是歌唱中具有风格标志的艺术手段;同时,土家族山歌歌唱中也注重使用悠长的气息演唱音域宽广与跳度较大而波浪起伏的旋律。这些特殊的歌唱方法却因不影响信息的交流而更多的受着传统心态的控制,故更长期的保持了原有的状态。土家族山歌在原生的状态传承中,不仅是歌词传承,而且独特的唱法也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得到较忠实的传承。由此,通过山歌唱法而更加显示出土家族音乐艺术独有的风格。 [1] [编辑本段]曲调特点  土家族传统山歌的曲调,可以配唱多种唱词,可以为多位不同特点的歌手演唱,也可以在不同地区,不同场合中流传。我国戏曲、曲艺音乐的程式性在山歌中同样体现出来了。土家族山歌多是五字句、七字句,后才有散句,每类歌都有固定的曲调。另外,与专业音乐创作不同,它的一度创作(编曲)和二度创作(演唱),是共同进行的,是歌手与欣赏者综合创造的结果。人们在生活过程中进行审美活动,审美过程又积极参与,使这一民间文艺样式影响着生产劳动、民俗活动和日常生活。歌师傅大多不识字、不识谱,没有系统的音律理论,却能产生五声、七声和各种特殊音阶、调式;没有系统的曲式结构理论,却能编出各种逻辑严密、结构严整的曲式来,这不能不令人惊叹他们的音乐才能。 [编辑本段]传承方式  土家族的山歌不像作曲家的歌曲一旦完成即便定型,它是口头传承的民间艺术,是在不断的口耳相传中衍化与完善的,它的艺术风格也是在这种传承过程中得以形成的。土家人民既是创作者、歌唱者、演奏者、表演者又是欣赏者,同时也是批评者。这种六位一体的土家族音乐艺术风格得以形成的传承过程,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生活、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等自然与文化背景中完成的。而其中对土家族音乐艺术影响最为明显的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条件—— 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与民风民俗。操作方式是一代代口传心授,一辈辈衍展传递,并由口头语与符号的操作方式而传承。音乐语言的口头传承主要是师傅所授,习学者从其音响去感悟,体验音乐语言中的美及音高的准确;从气口、气息、语气、句法去获取柔中有刚、刚中有柔的强弱关系,把握音响变量;从方言音色、发声方法上操作,掌握土家族音乐特点。他们与听众直接从声音交感,而听众也具有一种开放性的态度,他们不以某种固定性或封闭性的情绪期待、创作与欣赏行为方式约定,而使一切都是合理的。

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 高亢 、节奏自由 。

山歌,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泛指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娱自乐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近些年有音乐家和学者认为,草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

  《新化文史》第三卷《新化山歌考》中记载,新化山歌从“秦始皇兴起到如今”,据专家考证,新化山歌起源于秦代以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新化人民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男女之间表达爱情、敬神驱鬼消邪去灾乃至彼此传递信息和号令的主要手段就是山歌,代代相传,不断演变和发展,又因其所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以及独特的新化方言,逐渐形成自己鲜明的色彩和浓郁的本土地域风格特色。

一、 新化山歌的概况

新化县属梅山文化核心地区之一,新化山歌的形成,是苗瑶族社会经济在上层建筑领域的集中表现,新化山歌从形式到内容,无不反映出瑶民的社会经济状况。新化县位于湖南省中部,南面以丘陵为主,西北面高山绵亘,沟壑纵横,地势险要,对外交通极为不便。《宋史-梅山峒蛮传》称梅山地区,“旧不与中国通”,宋称“梅山蛮”,民族成分即今瑶、苗、侗、土家诸族。宋代开梅山后,特别是明、清在“庐陵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两次民族大迁徙中,汉族又陆续迁入此地,梅山原居少数民族也改变其属性,成为汉族。由于多民族多元文化在这一较封闭地区长期传承、复合、融合、创新、积淀,形成了在中国民俗文化中独放异彩的地域文化。

新化山歌是梅山文化体系中的一个支流。梅山文化以远古渔猎文化为基石,在古老巫术外衣的包裹下,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间文化与民俗特色,逢年过节或喜庆丰收,全峒男女一起吹吹打打载歌载舞,一连数天。梅山习俗千奇百怪,五彩缤纷,是其他区域所不曾有的,尤其是黄河流域不曾有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苗瑶族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是新化山歌的物质构成基础。瑶民们长期生活、生产于深山野林中,吃不饱,穿不暖,被剥削了受教育的权力,几乎没有精神生活。瑶族先民们在当时的条件下,唯一的精神依靠只能是唱山歌,“歌本三千有七万,歌有八万七千零”全面地反映了这一民族地区的民俗生活和文化传播,新化山歌是研究湖湘文化和梅山文化的“活化石”,是民间音乐的瑰宝。

古新化人不分男女老少皆能出口成歌,他们不仅在各种节庆日或各种喜庆场合喜唱山歌,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在山间地里劳动时,也都乐于以歌抒怀、以歌代言。比如出嫁时的《辞娘曲》、插秧时的《姑娘插秧》、革命歌谣《红军从琅璜进来了》等。新化山歌按内容可分为时政歌、历史传说歌、仪式歌、情歌、劳动歌、生活歌等。时政歌、历史传说歌等多为长联歌,编创者大多是有点文化的歌手,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如一首痛骂歹毒的封建统治者的《恶人自有恶人收》:“你是水蛇顺水游,我是蛇鹰鼓眼瞅,你有毒牙排毒水,我有解毒一肚油,恶人自有恶人收”。仪式歌为婚嫁、丧事等风俗歌,如《闹洞房》、《闹四门》;求神问卜等祭神歌、师公歌、决术歌,如《赞冥京》等;情歌专为谈情说爱之需要,新化山歌中的情歌可以说是珍品中的极品,“哪支山歌不搭姐,哪支山歌不陶情”,如《海棠花》等;劳动歌和生活歌是介绍生产知识、劳动过程、及生活方面等内容的歌,如《搬运号子》、《十月怀胎》等。

二、 新化山歌的特点

歌谣从来都是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是一个民族的口头历史,以及时代生活和风土人情的直接折射。新化山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衣食住行、祭祀婚丧、生产劳动、男欢女爱乃至嬉戏逗闹,无一不在歌声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新化山歌是苗瑶人民生活的一种真实存在。

1、 新化山歌的歌词特点

据有关史料记载,新化从春秋战国时代一直到宋朝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新归王化建县,从来没有对山歌进行过研究,县志和府志也没有记载。因而,只能从老百姓自己唱的山歌里对它来进行研究。

第一、新化山歌的歌词讲究押韵,音节匀称、句式整齐。歌词以七言多句体(即四句、五句、六句)为典型格式,押韵方式一般是一、二、四句必押平脚韵者为多,用新化话来说,不同韵就“不平”,“不平”就无法唱。如《筛子关门眼睛多》:太阳落山又落坡,筲箕淘米用手搓。心想留郎吃晚饭,筛子关门眼睛多。

第二、新化山歌的歌词语言通俗凝练,具有即兴创作的意味。山歌一般是口头创作,通俗、口语化是基本的创作特征,它直白朴素而不尚含蓄。新化山歌是瑶、苗汉等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它不受时间、空间、场地的限制,不受文化程度、年龄、性别的约束,是一种老少皆宜、睹物作歌、有感而发的即兴创作,并且歌词通俗易懂、形象生动。通俗是群众文化的典型表现,既凝练概括又体现着集体的智慧,新化山歌是梅山民俗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原生态色彩,特色鲜明,蕴藏量异常丰富,有一首歌是这样来形容的:要我唱歌就唱歌,要我驾船就下河。鸭子生毛鸡生蛋,桩桩件件都有歌,唱得日头永不落。这首歌说的是鸭子生毛鸡生蛋,这样的小事都有歌,说明歌的内容无所不包。

2、新化山歌的演唱特点

新化山歌从腔调上可分为平腔、花腔、弹腔、高腔、波罗、滚板和锣鼓山歌七种,不管是哪种山歌,起音都比较高,并且跳跃性强,往往是一人起头众人和,用雄壮的啊呵声结尾,气势澎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山歌在演唱上并无统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在唱法上有盘歌、骂歌、坐歌、坛歌、行歌等,因而在演唱的发音、吐字和行腔等方面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从新化山歌的演唱特点和歌词表现特点来看,新化山歌多为真声演唱,同时也伴有假声的结合。在演唱中,他们为了感情的抒发,有时一口气唱几十个字,如珠落玉盘,加上新化地区的方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土、野、逗、俏”的地域语言风格。他们连唱带数,口语化强,因而更能体现其生活化、世俗化的特点。

3、新化山歌的曲式特点

新化山歌的曲式结构纷繁复杂,多种多样。它既有简单的一部曲式、二部曲式、简单三部曲式,还有复二部曲式,回旋曲式和多段变唱(奏)曲式等等。由一个上下句组成,或由三、四个乐曲组成一部曲式(一段体)是我国各地民歌结构的主要形式,也是新化山歌的重要结构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在节奏比较规整的小调、地花鼓、灯调中占很大的比重,就是在节奏比较自由,即兴性很强的山歌、劳动号子等歌曲中也是基本的结构形式。由三声、四声音阶调式慢慢发展成五声、六声甚至七声音阶调式,是一个历史进程。如《十绣》是一首四声徵调式的原始山歌;《双探妹》是一首比较工整的五声宫调式。从句式结构上,新化山歌有四句头、五句头、七句头、多句头、多段式五种,每一句有五字、七字、十字长短不等,既有规律又自由放纵,还添加俚俗的语气衬词。

4、新化山歌的情感特点

新化山歌千百年来源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是劳动人民在日常劳作和生活中,籍着情感,从心灵里流淌出来的真挚心声,它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悲苦喜乐和希冀,在历朝历代都寄寓了人们深沉的思想感情。

第一、充满了浓郁的山林风味。新化人居住在山区,他们的生活都与山林树木、花草鸟虫、家禽野兽、日月星辰、风云雨雪,溪流坑鱼相关联,山歌在此背景中创作出来,男女常用花草作比兴,具有苗瑶独特的山林风味,从歌名就可见一斑,如《海棠花》、《十二月望郎》等。

第二、表现了强烈的爱憎感情。比如“人来了,马来了,红军从琅塘进来了”就是用来传播革命火种、歌颂红军的歌;“路边(溜溜)草开黄(溜溜)花,姣莲(溜溜)爱我我爱(溜溜)她”阐发了青年追求男欢女爱、追求自己的幸福。

第三、体现了各阶层的人性本真。比如男人女人、年老年少、已婚未婚等不同对象,唱的内容都要有所区别,不能超越了身份辈分界限。如《日头出来晒白岩》中,妹唱“妹唱日出晒白岩,情节出来晒花鞋……把花鞋捡到石板上,我妹一许你花花肚兜,二许你的鞋。”哥唱“十七、十八好妹妹,花鞋帮你捡到石板上。我一来不要你的花花肚兜,二来不要你的鞋,只要到你妹的绣花房内,眉毛相撞肚相挨”。少女们既大胆泼辣有委婉风趣,而小伙子们更是全无顾忌、英武蛮横。

新化山歌是特定社会时空劳动和生活的折射,是一幅幅美丽的民间风俗画。与中国第一部民歌集《诗经》相比,新化山歌更贴近生活的原始,更吻合民间的审美情趣,自然而然代代相传,吟唱不朽。

三、 新化山歌的发展

新化是传统的山歌之乡,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新化山歌已发展到繁盛阶段。1957年著名山歌手伍喜珍进京参加全国民间艺术汇演,她演唱的新化山歌《神仙下凡实难猜》,荣获一等奖。她把新化山歌唱进了中南海怀仁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贺龙等中央领导多次聆听她演唱山歌。2005年,在武汉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中,新化县选送的《梅山山歌联唱》荣获银奖。2006年,在中国第四届梅山文化研讨会期间,县剧团编导的山歌剧《寻宝》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同年,新化山歌被列入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名录。2007年,新化山歌又在积极申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新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成立了“新化县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县委宣传部和县文化局组建了“民间音乐与民间文学采编小组”, 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保护实施方案:一是加大整理出版物工作力度,出版了新化情歌、新化维山山歌、梅山山歌等4套有关新化(梅山)山歌的书籍;二是举办培训教育,开办面向乡镇文化站站长和导游的新化山歌培训班;三是开展“四进”活动,新化山歌进校园、社区、公园、旅游景点。我们要做好新化山歌的抢救保护工作,将新化山歌打造成湖湘音乐文化的一大品牌,让新化山歌为铸就和谐乐章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总之,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史创造与积淀了丰厚的民歌艺术,新化山歌内容丰富,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是当代音乐艺术发展的源泉和沃土。新化山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它无论从表演的内容,还是从演唱的技巧方面,都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和人民的审美趣味,对民族的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以及民间音乐等学科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怡灿 瑰丽多彩的上梅山民间音乐[ j ] 整理本

2 见《新化县志》,湖南出版社1996904

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A]马恩选集(第二卷)[C]人民出版社,197282

4 马克思。摩尔根《古代社会》[M]人民出版社,1965235

曾晓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

责任编辑:唐宏峰

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主要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及少数民族地区,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山歌的特点是节拍、节奏较自由,旋律进行起伏较大,上下句结构的较多,歌词往往只有一两段,并多用对偶句子。

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类:

一般山歌在中国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安徽的“赶慢牛”等。

田秧山歌主要在插秧、除草、车水等劳动中传唱,是为了鼓舞劳动者的情绪,提高效率,由专门的“秧歌帮子”在田间地头演唱的一种山歌。

放牧山歌是放牧者在田野劳动时为吆喝牲畜或相互间问答逗趣所唱,歌曲中常带有吆喝性的衬词,多为少年儿童所唱,曲调活泼,唱词生动,富有情趣。

山歌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它的内容广泛,结构短小,曲调爽朗、情感质朴、 高亢 、节奏自由 。

山歌,主要集中分布在高原、内地、山乡、渔村及少数民族地区。流传极广,蕴藏极丰富。山歌是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泛指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娱自乐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近些年有音乐家和学者认为,草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

    集居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域的壮族,主要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的文山州以及广东的连山,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有独特的文化,从古百越族群及西瓯、骆越部族开始,就产生了歌圩的风俗,壮语称之为“歌埠”、“隆垌”,俗称之为“歌圩”。“歌圩”在每年农历三月三举行,值时成千上万的青年男女聚集于山坡上或田垌里,对唱山歌,以山歌寻求配偶,或以山歌交朋结友,传达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情感;以歌圩文化构筑成为一种歌化与诗化的特殊文化形态。

  对于山歌文化的起源,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学者们一致认为,壮族山歌文化是在壮民族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民族传统。关于壮族山歌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对偶婚说。对偶婚说认为,壮族山歌文化起源于远古的族外择偶(对偶婚制)活动。持这种观点的论者,主要依据的是相关古籍和民族或地方志中的有关记载和民间传说。二是娱神说。娱神说观点存在争议。坚持该观点的论者认为,壮族山歌文化源于古代的民间宗教信仰,古人为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通常祈求神灵保佑,便以歌赞神和乐神。山歌文化便源于此。质疑该观点的论者认为以情歌为主体内容的山歌文化不可能在严肃的娱神过程中产生,并认为用宗教解释山歌文化的产生缺乏科学性。以上是目前学术界对于山歌起源的两种不同看法,虽说起源还没有弄清楚,但学术的讨论,确实可以指给我们不同的研究方向,促使我们更好地前进。

歌唱文化的风俗,代代传承,成为壮族一种特色文化,其典型就是以歌仙刘三姐为代表,她是歌圩的“儿女”,是壮族山歌文化的符号、形象代表;以当代观点来说,她亦是一种品牌。20 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府将壮族歌圩定为“三月三歌节”。每年的歌节活动,由政府主持,从农村转向都市举行,将之与改革开放的经贸活动结合起来,即以山歌搭台,由经贸唱戏。后来再发展变成了影响广泛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将壮族的山歌(歌节)文化推向世界。

   山歌文化在整个广西地区分布广泛,其中以百色地区较为聚集,山歌的表现形式类型多样,下面以百色市田阳县的山歌文化作为一个代表,以小见大,粗略地阐述一下山歌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是壮族歌咏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歌咏文化底蕴深厚,有壮、汉、瑶三个民族的各具特色的山歌,以壮族山歌为主体。田阳的壮族山歌有三个歌种:田州山歌、古美山歌、德保山歌。三个民族的山歌都反映出各自民族的文化特色。山歌作为壮族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际手段是各种歌俗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歌师、歌手们的学歌、教歌经历透示出“熏陶+口传+歌书+磨练”传统的山歌传承模式。传统社会山歌的传承动力反映了社会的“奖惩”理论:对文化规范的遵守是通过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积极的奖励和消极的惩罚来实现的,从而形成“文化迫力”,而也正是社会、时代的变化导致“文化迫力”的改变,是使山歌传承陷入困境的重要因素。

 田阳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地处右江中游,总面积 239382 平方公里,辖 15 个乡镇,152 个行政村,总人口 33 万,境内居住壮、汉、瑶等民族,其中壮族占约 90%。境内有平原台地、丘陵、山地三种地形,中间低、南北高、东西狭、南北宽,素有“两山一谷”之称。南部石山区为喀斯特溶岩地貌,北部土山地区为砂页岩地貌。全县有大小河流 12 条,以右江为主干河,自西向东流经6 个乡镇。田阳县地处低维度,靠近北回归线,属南亚亚热带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平均气温 18-22℃,年无霜期多达 307-352 天,能够满足一年三熟需要。如此自然条件之下,田阳农业发达,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西南蔬菜基地,盛产芒果,为全国最大的芒果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芒果之乡”。农业的发达使田阳成为百色革命老区率先脱贫县之一。

  在唐代以前,壮族地区尤其是桂西一代,仍处于原始氏族部落制末期的社会状态。壮族先民为农耕部落,散居在崇山峻岭和丘陵地带之中,封闭的自然经济和天然的交通险阻,不仅对外交往缺乏,各个部落之间各自为政,也没有密切的联系,“往往推出一长者为王,也不能远相统摄”。这样长期稳定的社会形态使壮族原始社会的解体十分缓慢。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桂林、南海、象郡,田阳属秦属象郡。汉武帝平定南越王赵佗,在岭南建立在较为严密的郡县制度,田阳属增食县。这期间虽然中央政权加强了对壮族地区的统治,但仍未达到直接统治的程度,只能仍然“以其故治”的治理措施(《资治通鉴》卷21);到东汉中央对岭南少数民族地区“羁縻而绥抚之”,为羁縻制度的开端。唐代以前,田州居民被称为“獠民”和“猎民”,宋代称为“西源蛮”和“广源蛮”,又称“土人”。宋时,朝廷认为田州土人“风俗荒怪”、“婚姻野合”、“杀人祭鬼”,或“掘人坟墓,藏其骸骨”等等,难以控制,于是设置羁縻田州,实行土官制,采取“以土人治土人”的办法治理。宋崇宁年间(1102-1106 年),岑翔率兵平定右江一带诸峒(其组织形式类似部落),并定居田州,田州土司制度从此形成,岑翔为田州岑氏土官始祖。自此至清光绪元年(1875 年)改土归流。这种“树其首长,使其绥抚”的以夷治夷的统治政策,使田阳壮族地区氏族部落的社会结构及其生活方式的解体十分缓慢。社会进程的缓慢影响到文化的发展,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田阳壮族的传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原始古朴色彩。这些在图腾崇拜、宗教信仰、文学艺术、风俗习惯上都有反映。封闭的地理环境和缓慢的社会进程使田阳壮族文化的发展如一条缓缓的稳定流淌的河流,是田阳壮族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重要因素。

  田阳县是百色地区建置最早的县,壮族文化资源灿烂丰富,民族风情浓郁。2002年布洛陀文化遗址在田阳县的敢壮山发现,敢壮山被认为是壮族文化的发祥地。田阳县内保存有许多古老的、原生态的壮族文化,如歌咏文化、布洛陀文化。田阳壮族民间普遍喜爱对唱山歌,歌咏文化发达。李调元《粤东笔记》:“东西粤皆尚歌,而西粤土司中尤盛。”壮族人们的生活意愿、理想追求、情感交流、生产知识、历史故事、道德规范、天文地理、物候气象等,都以歌的形式来表达和传播,以歌代言,无处不唱,无事不歌。民间崇拜鬼神,信仰布洛陀,布洛陀神话、传说、古歌、《布洛陀经诗》在民间普遍流传,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九开始到三月初九,在敢壮山上举行大规模的祭拜布洛陀活动,并形成敢壮山歌圩。

 在田阳,田州山歌最丰富,流行的区域最广泛。田州山歌主要流行在田州镇、百育、头塘、玉凤、坤平、那满、那坡等乡镇,范围为右江河谷及田阳北部土山地区;田州山歌有欢歌、赞歌、孝义歌、目莲土经歌、结义歌、情歌等四十多种;曲调为微调式,一调多用,问字要音,句式结构及押韵均较自由,多以五言为一句,长短句为补,内容多少不论,最短四句,最长可达数十至百行,以抒情见长。如《启歌》:想乐出家门,想欢上山岭;乐就乐正月,欢就欢早春。三月雨淋地,四月把田耙;夫妻忙做活,送饭到田埂。另一首《问巾歌》:男:今日阳光热似火,出汗没有巾来抹,用手抹太辣,妹送巾给哥。妹:哥问妹要巾,妹妹对哥说,巾挂在星上,巾挂太阳角,哥要就判断,别要石头来打落。

 有些歌俗是单纯因唱山歌而成俗的,如一些歌圩、歌会,而很多歌俗是伴随其他的民俗事像出现,或是因为其他民俗事像的出现而出现。通观壮族人们唱山歌的时间、场合,往往是重要的或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场合,如出生、满月、祝寿、婚典、丧礼等人生礼仪,或者是某个纪念性节日,破土动工、上梁、如火等等,在这些时间、场合中,人们聚集在一起。人多而有交流,山歌作为最能够表情达意的言语方式而成为人们的首选。在壮族民间普遍的以歌代言,已经证明了山歌比言说更能表达出人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母娘岩与敢壮山歌圩》的民间传说中就已经表明山歌比言说更佳的表达功能:祖公布洛陀接受了子孙们的祝寿,为表达自己高兴之极的心情而唱起山歌,子孙们在这样重大的场合也是用山歌与各方远道而来的亲人们倾诉思念之情,相互交流。要言之,山歌的能够充分表情达意的特长使它成为一些重要社交场合的首选交流手段。如在人生礼仪的几个阶段所唱的特定的歌,都是为了交流,表达言说无法表达的意思。可以说,在壮族人们的心目中,山歌是一种比言说更高级的表达手段和工具。人们在唱山歌、对歌的时候,享受的是思想交流的快乐和将自己的思想情感酣畅淋漓的表达出来后所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2004 年的春节举行的山歌比赛,玉凤一位 28 岁的女歌手获得冠军,上台领了奖她用山歌向评委们致谢,表达自己获奖是得到了评委们的支持,时任评委的黄达佳马上用山歌回应说,阿妹唱得好,是自己有水平,与评委们无关。这样一推一脱,两人竟仅仅因为相互赞扬、相互谦虚而在台上就唱了 40 分钟,最后因时间关系才依依不舍的结束。歌咏文化是生命体验的文化。不进入那个生命体验阶段,就不能进入那个文化状态。文化不只是学到的,还是体验的结果。到歌场中体验,在对歌中体验,体验越多,理解越多,爱之愈深。2004年敢壮山歌圩上一位田东来的老歌手形象的道出为什么对歌的人能够如痴如醉,胶着在一起,越唱越有精神:“像牛打架,不觉得累。”这完全是壮族人本性的自然、本真的流露,生命的激情燃烧。在这种燃烧中体验快乐。唱歌已经成为生命的一种需求。壮族人们在不断的寻找体验的机会,在生活中本性的不断流露,生命激情的不断燃烧,于是在壮族人们对生活中才会出现如此多的歌俗。

 综上对田阳山歌为代表的壮族山歌的分析,壮族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有力地加强了壮民族的民族情感的延续,为壮民族文明的传承﹑为区域壮民族文化的重构﹑为先进文化的建设以及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等都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虽然没看过 但是可以给点个人看法 首先从这个作者的背景入手 他的个人经历 他所在领域 他作品是谈什么的 以往和现在的变化 从表达形式上考虑 他为什么选择山歌 而不是诗词 这跟重要 提炼其核心思想 他所站的角度 通过对其以往的作品可以推测其要歌颂什么 批评什么 什么样的矛盾导致怎么样的表达 最好对比同领域的其他人 能更好的把问题说明白

赞美歌曲最新山歌的含义是指人们在田野劳动或抒发情感时即兴演唱的歌曲。根据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山歌的寓意是方便人们在山里对话,也有情歌的寓意。唱山歌流传于高原、山区、丘陵地区,人们在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娱自乐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278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