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试验的深入与完善,有些轻度智力障碍的儿童随同正常儿童进入普通班就读,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
所谓的智障儿童是指那些思想表现和学习表现都处于后进状态,甚至有智力障碍的儿童。智障儿童在园人数虽少,但如何进行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难题。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
一、发挥“亲和”的魅力,做有亲和力的老师
亲和力是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亲和力最早是属于化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是特指一种原子与另外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特性,但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人际关系领域,某人对另外一人具有的友好表示,通常就形容这个人具有亲和力。 有句话叫:力在则聚,力去则散!有亲和力的双方就是有共同力量表示的双方,这种友好表示,使得双方合作在一起,有一种合作的意识和趋向意识,和共同作用的力量。有亲和力是促成合作的起因,只有具有了合作意想,才会使双方结合在一起共同合作。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四句话:“嘴里没有否定,眼里没有蔑视,肢体没有威胁,表情没有冷漠。”(最简单有效的人际沟通要诀)
首先,这四句话,只是技巧而已,我们要看到技巧背后需要我们真正做到的管理素养和修养。即:
1、发现对方优点,肯定对方
2、真正平等待人,尊重对方
3、消除对方紧张感,放松对方
4、热情的相待,温暖对方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是那么玄妙,你永远不要期望一个你蔑视的人会反过来尊重你,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心理平衡。师生关系何尝不是这样,你对学生的肯定、热情、尊重必将换来对方的尊重与爱戴!所以不要轻易给学生贴上“差生”这个沉重的标签,你的草率可能给日后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灾难。
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是这样提高亲和力:
1、合体的装束,使他们更容易接纳。
2、保持礼貌亲切的语言,让他们和我沟通更融洽。
3、性格优雅温和,易于他们主动接近。
4、多为他们着想,处理问题得体,自然而然形成亲和力。
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我所任教的儿童都喜欢上我的课,每当我走进教室,总能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言谈举止也流露出犹如见到家人的亲昵,有的孩子竟口误叫我妈妈。许多孩子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向我诉说如:他们穿上新衣服欣喜,他们过生日时快乐的感受,与小朋友之间的愉快经历等等。为我今后对他们开展教育教学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用爱的行为实现对智障儿童的养成教育
所谓养成教育,具体地说,就是指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渠道,全方位地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为把他们培养成既善于合作,又善于竞争,即能追随时代,又能适应社会的现代人而打好基础,这是形成儿童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儿童成人、成材的前提。特别是刚入园的智障儿童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与训练,他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是行为问题最多的时期。如: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不文明的脏话可以毫不顾忌地说,不文明的行为也因为年幼无知而轻易地被大人原谅,有的孩子待人长幼不分。很多儿童在家长的溺爱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都是家长代劳了,自理能力极差。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怎样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不仅要长期坚持所定的规则,还要经常表扬、提醒、鼓励,使他们持之以恒坚持好的行为规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另外优美的环境,整洁的校园,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心境,能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有的幼儿园的活动场所窄小,绿化场地更小,要给他们开辟,他们就像一只只出笼的小鸟,欢蹦乱跳,有些孩子见到花儿就随手摘,还任意践踏草地,乱扔果皮、纸屑……于是,我在“认识我们的幼儿园”中,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来让幼儿认识幼儿园的,先带领幼儿参观、感知,然后让他们发挥想象力画出眼中的幼儿园,最后,孩子们一致认为幼儿园就像一个大花园——有五颜六色的花、宽敞明亮的教、卧室、平坦的操场、有许多新朋友、老师、还可以学知识……
随机我对孩子们进行了教育:每一种植物都有生命的,如果你们任意地采摘、践踏,它们就会受伤,受伤后的花就不漂亮了,所以你们要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护它们,也不能乱扔垃圾,垃圾多了,排出的废气太多的话就会影响植物的生命了。我们不仅要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路旁、公园里的花草树木也不能破坏。只有这样我们的幼儿园才会四季飘香,再说,谁保护了环境,谁就是护花使者,他就会长得跟花儿一样美。“你们想和花儿媲美吗?”“想,我想和花儿一样美。”“老师,我也想……”听着一声声稚嫩的话语,我的心里明亮了许多。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关注那些特殊的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有了起色——用爱的行动去感化他们,这样就能激发孩子们的爱美情趣。
三、对症下药,不能“一刀切”
1、要相信智障儿童是可以转化的
智障儿童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智力型的,即弱智;另一种是非智力型,智力正常但自身不爱学习,厌恶学习,或受家庭影响等而导致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对待这些学生,作为教师要有信心,必须要摸准脉搏,对症下药,不能“一刀切”,如,弱智型可加强课外辅导,让优秀学生帮助他;厌恶学习型的,我发掘其长处,利用“迁移”的心理达到目的;受家庭影响的,应与其家长联系,取得家长支持,平时多给温暖和爱心,亲情、家庭教育的缺失,教师的忽略和嫌弃,热闹的集体活动中形单影只的孤独曾是他们的生活状态。而“碍事碍眼”的他们在不经意的时刻也会闪耀出善良,面对他们我们不要漠然、反感甚至放弃,我们要去寻找深层原因,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吧,把更多的微笑送给他们,总之对于形形色色的智障生,只要“晓之以理”然后“动之以情”就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要持之以恒
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幼儿,如果想在短时间内改变他,那是不可能的事,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恒心,做好长期对智障儿童的转化工作。
3、要以诚相待
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是一项艰苦费时、费心、周期性长的工作,为此要时时处处给予他们关心、帮助、指导,智障儿童在老师坦诚、真挚、真心实意中得到温暖,缩短与其它儿童、老师之间的感情距离,儿童才会被感动,从而愿意接近老师、愿意接受教育。这也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具体体现。
4、对智障儿童的辅导要有耐心
智障儿童基础差,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也差。教师不要开口训斥,闭口责备,甚至动手打学生,尤其是智障儿童出现反复时必须耐心说服教育。切忌伤害其自尊心,要通过耐心诱导,给他一个思考和再认识的机会,急于求成则适得其反。
5、用爱的肢体语言浇灌自信之苗:
智障儿童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有其显著的特点,绝大多数的智障儿童有经常情绪反常、情感脆弱的现象。本学期,新生中有一个男孩常常自闭自己,孤僻,遇人就躲,根本不敢与人说话,更谈不上自信,经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为了有效地矫治他这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我给予他更多的爱和关注。课堂上,我让他尽可能坐到前排,经常用肢体语言与他交流。如他听不懂想哭时,我马上用手轻轻抚摸他的头,摆摆手,示意他安静下来。如果他表现得好,我会轻拍他的脸或肩膀,竖起大拇指表扬他。渐渐地,摸摸脑袋(亲近、责怪)、竖起大拇指(赞赏)、紧握拳(激励)等肢体语言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让小朋友们主动和他一起玩耍,节假日让他的亲朋们多带他到公共场所游览观光。目前,他脸上有了笑容、开始与伙伴们交流玩耍。
总之,信心+恒心是关键,真心+爱心+耐心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这是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是一个艰辛、漫长、复杂的过程。“捧着一颗心来”,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时刻激励着我。也许弱智生不能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但他们依然是家长的希望。在他们面前,我们不仅要做严师,更要做慈母,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千万不要忽视他们,要相信他们,真心实意地爱他们,绝不能有“放弃”的思想,只有真心对待他们,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达到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心里话,老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纲要》中要求幼儿园必须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审视我们的工作,似乎把幼儿安全、智力发展、身体发育摆在更重要的位置,“心理健康”象是一道远处的风景,看着它,想着它,却很少有人真正走近它。身处幼儿园,有心者不难发现,幼儿园除了许多聪明漂亮、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外,也存在着少部分的弱势群体,他们性格孤僻、不合群。这是什么原因导致呢?身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又该如何去帮助呢?在长期的幼教工作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走近孤僻幼儿
在幼儿园里,几乎每个班都有一至两个甚至更多这样的孩子:整天低着头,不爱说话,不爱活动,大多时间喜欢一个人独坐,不愿意和别人交往,对教师和同伴有一种本能的抵触情绪,看起来令人心痛又着急。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来自于家庭:
其一,家庭气氛不和谐。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然而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意识到这一点,父母认为,只要给孩子吃好穿好,满足其物质需要,就“对得起孩子了”,他们并不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有的家庭夫妻双方性格不和,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争强斗胜,苦了孩子。硝烟过去接着冷战,不回家,不做饭,谁还顾忌孩子。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精神紧张,惶恐不安,久而久之变得沉默寡言,难以合众。
其二,教育方式不得当。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情更加迫切。有的家长恨不能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说话,一上幼儿园就会写字,完全不考虑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少数人稍不满意就向孩子施暴,孩子情绪总在烦恼中,情感受到压抑。胆小的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在同伴和教师面前不敢说话,与他认为能干的孩子产生对立情绪,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心。
其三,家庭结构的变化。当前家庭结构由多子女变成独生子女,城镇居民又大多深居高楼,互相来往较少。部分家长没有注意到这点,懒于带孩子出门走动,孩子与他们交往机会少,缺少小伙伴,常年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中,也会逐渐养成孤僻的性格。
二、探究帮助措施
性格的不健全,必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当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时,都寄予了莫大的希望,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促进每个孩子健康发展,应当一视同仁对待每个孩子,关心爱护他们,特别是这些缺少朋友,性格孤僻的孩子,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走出心理困扰,回复活泼烂漫的天性。
1、营造轻松的环境。鉴于孤僻幼儿的心理特征,当孩子从自己的小家走入幼儿园这个大集体时,应当考虑让他尽快适应群体生活。首先是教师的态度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严师说”已不再适用。调查显示,几乎每个一个幼儿都喜欢亲切、和谒、爱笑的教师,象妈妈的教师给孩子安全感、信赖感。其次是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一个发号施令、布置任务者,应“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和孩子同唱同跳,无拘无束地对话,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可以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有心的教师,往往善于营造气氛,让每一个孩子如至家中,感觉轻松、自由。良好的环境使孩子向往、喜爱幼儿园生活,能够产生积极的心理因素,可以帮助孤僻幼儿走出第一步。
2、提供表现的机会。在听教师上课时,经常可见这样的现象:活跃孩子倍受关注,表演、游戏、提问轮到一次又一次,而孤僻的孩子无人问津,但越是这样就越是导致孤僻幼儿更加胆小孤僻,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关注特殊儿童的发展,把机会更多地留给他们。可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诱导孩子,鼓励他们大胆表现,并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如引导他们在活动区内进行活动,多请他们扮演角色、回答问题、充当教师的助手等。不要忽视孩子的点滴进步,适时地在众人面前予以表扬,孩子在自信心一点点找回时,就会变得开朗、大方,渴望交往。
3、以爱心感化幼儿。幼苗需要爱心浇灌,孤僻的孩子更需要爱的滋润。老师们都认为:孤僻幼儿恰恰又十分固执,不会轻易顺从,不太容易改变。我们必须摸清他们的脾气、喜好,首先得投其所好,再慢慢地加以引导,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以慈母般的爱去感化他们。我曾带过一个孤僻的女孩,开始来时整天抿着嘴、低着头,谁都不理,教师与之对话总是听不见回音,早来晚回,一副“独行侠”的模样。我们几个教师一商量,干脆少说话,多行动:头发乱了给她梳,出汗了帮她擦,给她剪指甲、系鞋带,经常伴以爱抚的动作,摸摸头,拉拉手,甚至常从家里给她带小食品、小玩具,总之给了她比常人更多的关爱。当她第一次主动地大声叫“老师”时,我们都激动地流下眼泪。是啊,老师的爱有着无坚不摧的力量,我们应当用爱心去感化孤僻的孩子,换回他们纯真的笑容。
4、与家长携手共育。幼儿园的任何教育都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协作。幼儿孤僻早期自家中形成,帮助孩子走出“自我”,我们应当与家长达成共识。一是让家长认识到孤僻、不乐群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必须引起家长重视;二是与家长共探育儿经,改变不科学的育儿方式,给孩子一个和睦、民主的家庭。三是家长不要过分宠爱孩子,要多带孩子走出家门,支持他们与人交往,有利于激发孩子的进取精神,让孩子形成“合群”的心理。
总之,教师与家长需共同努力,关心帮助孤僻幼儿,引导他们心理健康发展,竭力培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一代新人。
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1、认知发展滞后
智障儿童的智力水平呈明显偏低,面对新事物的学习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他们对新信息的处理速度、记忆能力、注意力和理解能力都比其他正常儿童明显低下,也因此经常需要别人的指导和帮助,缺乏自我独立能力。
2、情绪行为不稳定
智障儿童的情绪比正常儿童更容易波动,表现在乐观情绪和悲观情绪的交替出现、嗓音高、情感表现强烈等。同时,智障儿童的行为表现也会受情绪影响而波动,例如注意力不集中、渴望关注、情绪激动等。
3、认知操作能力弱
智障儿童对于个体认知操作难以熟练掌握,例如细微的品质差异、时间变化和数量判断等,这使得他们在解决生活、学习以及社交困难时感到身心上的挣扎和焦虑。
4、交往技能差
智障儿童的交往技能较差,面对不同年龄段和各种性格特点的人群,他们缺乏适应和应对的能力,容易主观判断性状或性格,产生恐惧感或不信任感。
教育干预:
1、通过互动游戏激发智障儿童的兴趣
在智障儿童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安排一些互动游戏的活动,这样不但可以让孩子们放松心情,而且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情感抗压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此外,教育者还可以通过科普、绘本等形式引导孩子们慢慢认识世界,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其语言能力和综合智力水平。
2、适度激发竞争意识
通过适度激发竞争意识,教育者可以促进智障儿童的学习动力,这样他们会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积极主动地寻找自己的优势,并会不断给予自己心理激励以突破自我。对于具备强烈竞争意识的儿童,合理提供针对性的奖励制度,鼓励他们面对困难而不屈不挠,这也能够为智障儿童的挑战感和成就感提供保障。
3、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教育者需要从情感层面对待智障儿童,积极引导他们展现出正常儿童的情感表达能力,包括指导他们自我认识、情感沟通等方面的工作,这能够促进孩子们自我成长,更好的适应各种生活阶段的挑战。
4、优化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特殊儿童发展的重要环节,特殊清洁区、书法、绘画、音乐等为主导的教学环境可帮助学生专注、放松,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外部世界,并积极参与其中。
总之,由于智障儿童在不同智力上的差异,教育方案必须根据孩子们的能力水平来进行调整。在孩子们的心理方面,教育者必须与家长和专家密切合作,制定针对孩子们的发展需求的教育方案。此外,也需要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不断吸取新的知识、获取新的技能,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盲童是视力残疾最为严重者,即指优眼矫正视力小于0.05或者视野半径小于10°,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陆18.1万0-14岁的视力残疾儿童中有49.2%为盲童,6-14岁学龄阶段的盲童有7.81万人。因此研究这类儿童的人格特点及其教育对策不容忽略。
一、盲童的人格特点
对盲童的人格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不算太多,我国的教科书在涉及这一问题时大多数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如台湾省的某教科书概括为:6-10岁的男盲童缺少安全感、缺乏自信心、自我意识强、无归属感、心思不专一;女盲童消沉、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强、无归属感、心思不专一。11-15岁的男盲童猜忌心强、成就感偏低、缺乏自信及归属感、对爱的需求强烈;女盲童消沉、成就动机低落、缺乏自信及归属感、有的心思不专。大陆某权威专著概括为:盲童性格内向、不易与别人融洽相处、容易有自卑心理、对生活态度消极、对自己的缺陷很敏感等。结合过去我国研究的成果和本人近年来在北京盲校的观察与研究,盲童的人格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气质方面
根据大量观察,发现盲童的气质倾向以粘液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局多,而多血质和胆汁质类型的人数较少。某盲校通过对观察食堂开饭晚了之后学校盲生的气质表现,统计出胆汁质类型的占11%、多血质类型的占13%、粘液质类型的48%、抑郁质类型的占28%。
2.能力方面
盲童的能力发展从质的角度来看,与普通儿童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听觉分辨能力、触觉能方比普通儿童高些,但他们普遍存在着应变能力尤其是应变新环境的能力差、定向行走能力差、操作能力差等现象;其能力发展从量的角度来看,国内外均有智商测查结果表明:盲童与普通儿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皮亚杰发展阶段论角度来看盲童每个阶段的发展要比普通儿童缓1一2年左右,其生活、劳动、运动等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比普通儿童晚而且慢,生活适应能力较差;其能力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多数盲童的发展在16岁前后都存在着一个“快速赶上”期,使其与普通儿童之间的差距迅速缩小。
3.兴趣方面
盲童的兴趣发展受个体心理过程的影响很大,常年以耳代目和以手代目.使得他们对听觉信息和触觉信息更感兴趣;就兴趣品质而言,盲童与普通儿童相比在兴趣的广度方面尤其在视觉刺激信息方面显得不够广阔。但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则比普通儿童稍强。
4.性格方面
与普通儿童相比大多数盲童在性格方面也颇具特点:他们中多数在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上,表现出自私、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冷酷无情、孤僻、不善于与人相处的性格倾向;大多数盲生对待学习表现得非常认真、踏实,而对待体力劳动则表现得懒惰;在对自己的态度方面通常表现为异常的自尊、自负或自卑、缺乏自信心。盲童在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主要表现为依赖性、不果断性和坚韧;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主要表现为情绪困扰、情绪不稳定(占41%)、更为敏感(占47%)、消沉、抑郁、焦虑者占多数,爱钻中角尖。
二、影响因素的探索
人格并非是与生俱来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每个盲童一出生时就注定了其人格都和上述描述完全相同,现实生活中盲童的人格并非千人一面,这是因为人格的构建受各种先天和后天因素综合影响。
1.目盲导致的认知局限性的影响
盲童在认知方面其认知途径发生了变化.原本应由视觉来感知的外部信息只好转道通过其他感觉来感知了,听觉和触觉成为他们感知信息的主要途径;个体认知的广度受到限制,因为视力残疾影响了个体活动与感知的范围,而且有许多外界信息是无法通过其他感觉来代偿感知的:如颜色、亮度、二维体、光学艺术、气状物体、太小的物体、太大的物体、太遥远的物体、太娇嫩的物体等;心理学研究认为目盲会影响个体认知的深度、速度等。
盲童的心理发展过程在遵循普通儿童心理发展基今规律的同时又具有一些特殊性:盲童在刺激“需要”产生的动力方面,因外界施加者的降低要求和个体自身未能接受外界刺激或信息接受不清晰或接受不完全而“打了折扣”;在“需要”产生的途径方面,因代偿感知觉无法代偿感知一些非由视觉途径感知不可的外界信息而受到影响;在“需要‘,产生的量方面,因认知广度、速度、深度的局限而明显不及普通儿童:在“需要”的水平方面,因起点低而影响向纵深方向发展;在新旧“需要”更替的速率方面因认知发展速度和“积极活动”水平低落而比普通儿童低;在“需要”的表现形式上其动机、目的、兴趣、理想等方面都因视力残疾而受到影响。
没有心理过程就根本谈不上个性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认知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个性心理特性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又反过来影响着心理过程的形成;同样个体的个性倾向性制约着人的所有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制约着心理过程。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说明个性倾向性、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性、心理状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任何某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着其它因素的发展,因此目盲带给个体的不仅仅是认知发展的影响,同时目盲还直接或不直接地影响了个体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2.早期生活环境的影响
盲童早期的生活环境对其人格的构建影响十分重大,绝大多数盲童入学前都是在家庭里成长的,因此父母和家庭成员对盲童的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盲童因失去占个体感知信息量80%的视觉感知优势而显得外界刺激匿乏,由于宣传和社会教育不够.许多父母此时还不知道应该及时采取措施或对采取什么措施仍束手无策,在听觉还没有完全赋予意义时,个体发展的需要从外界因素来说并未得到充分的满足,盲童在外界刺激得不到满足时极有可能在自己身体上寻求刺激,从而许多盲童慢慢地形成了自我刺激性行为(self-stimularion behavior),这种行为一旦成为习惯性癖性行为,将影响个体积极探索外界环境、害怕并拒绝接受新事物,影响个体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个体对社会、对集体S寸他人正确态度的形成。
幼年的视力残疾儿童常因看不到父母的微笑而不能回报以微笑,父母常因此而失望,致使孩子缺乏儿童发展所必须的抱、亲、宠、逗等情感刺激,孩子寡欢、抑郁、消沉、焦虑,父母更为失望,如此恶性循环由不良的亲子关系造就盲童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许多负面特征;或者有的父母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因为孩子的目盲而过分溺爱,造就了有的盲童依赖、自卑、焦虑、自私等不良人格;再加上一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经受若干次挫折之后,有的视力残疾儿童经受不了打击,不能正确处理好有关事情,于是在情绪情感发展方面通常出现异常。
有的盲童如果早期教育不力,常常因活动范围有限、活动欠量或家庭环境过于保护等因素,特别是一些家长害怕自己有残疾的孩子被别人欺负,限制盲童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有的盲童在对外交往、接触同伴、接触社会等方面产生障碍。
3.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由于社会人群的绝大多数都是明眼人,社会的许多环境都是按照视觉的标准而构建的,盲童以无视觉的孱弱之躯来适应视觉社会必然会踌躇得不知所措、失却安全感等,在许多情况下会感到无能为力而常常焦虑。自卑、缺乏自信及归属感。
盲童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也会影响盲童人格的构建:传统社会对目盲的迷信解释上对盲人的种种偏见、无知者对盲人不公或不善甚至于歧视的态度,以及社会坏境中各种并未考虑到盲人需要的房屋建筑、公共设施、交通道路等,这些都会影响盲童人格的正常发展:缺乏自信心、自卑、缺乏伙伴作用而失去交往机会、参加社会活动不便,很难就业、连累家人……
4.盲童自身对目盲接纳情况的影响
盲童自身对目盲的接纳情况是盲童人格构建的情况的内部影响因素,所谓对目盲的接纳就是儿童建立对目盲的客观正确的认识,意识到自己与普通人的不同、目盲时自己各方面的限制和影响、能做什么以及不能做什么、目盲的补偿。目盲的康复、建立恰当的自我概念等等。其中以盲童对目盲接纳的程度和对目直接纳时间的早晚影响。
三、教育对策
教育的功能与目的除了促进个体全面发展以外.还包括促进个体个性的发展的建构个体健康的人格,面对盲童因种种因素而导致的一些人格问题,盲教工作者并非束手无策。
1.加强早期干预与指导
既然盲童早期生活环境对盲童人格的影响很大,因而等到盲童入学以后才开始建构与矫正明显已为时太晚了。作为盲童教育工作者应设法从改进盲童早期生活环境入手,指导盲童教给家长对盲童应持的正确态度、应使用的正确的抚养方式、如何适时适量地提供各种适当的刺激、如何帮助盲童及早地学会控制身体和走路、如何训练盲童有效地利用其他感官、如何安排并鼓励盲童积极正确地与小朋友交往、如何帮助盲童接触了解社会……国外的无数实践经验证明,对盲童早期干预越早、越得力,其身体发展、智力发展、人格发展就越接近于普通同龄儿童。
2.引导盲童正确认识目盲
目前我国试行的《全日制盲校课程计划》比较注重对盲童进行认识身身残疾的教育,在某些学科要求中作了明确的说明,要求学生能正确对待视力残疾的影响(初中生物),具有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科学态度(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开朗、不怕困难、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小学思想品德);培养学主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战胜伤残、立志成材的精神(初中思想政治);结合残疾人的先进事迹进行思想教育以增强学生的集体现念、组织观念和主人翁责任感,增强与伤残做斗争的信心和勇气〔班团队活动人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社会的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交往能力(社会实践活动)。这说明我们在盲童人格建构方面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在具体学科的教学中如何具体操作等细节方面尚有待纵深发展;上述内容固然重要,但使学生了解目盲的原因、目前视力的状况、预后、如何克眼目盲的不良影响、目前自己的优势、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目盲了我还可能做什么等内容对构建盲童的人格也非常重要。
3.指目盲童学会与社会环境互动
盲童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应该包括一方面盲童通过学习,使自己不断地适应自己周围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盲童可以通过各种社会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服务、与普通学校联谊等接触和了解社会,扩大与健全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亲身感受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社会的感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交往能力,这实质上也是让社会了解盲童、了解盲人的过程。盲童不断参与社会生活使社会意识到了盲童(人)的存在,不断地了解了他们的需要,进而理解这一群体、关心这一群体、帮助这一群体,从而使“盲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得到”了改进,有利于构建盲童健康的人格。
4.加强盲校心理卫生个别辅导
盲校学生个体间差异很大,盲童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有的家庭注意到了早期干预、有的什么也没做;有的先天失明、有的中途失明;有的尚有光感、有的眼前一片漆黑;有的入学时八九岁甚至更大、有的还不到七岁;有的非常聪明、有的有明显的智力问题;有的就是单纯的视力残疾、有的兼有其他的残疾甚至好几种;有的人格方面问题大多、有的则几乎近于正常;有的人格在这方面有问题、有的则在那方面有问题……这些林林种种的差异告诉人们,目前我国所推行的班级集体授课制是无法满足全体学生人格发展需要的,它要求盲校在集体教学之外必须有针对各个视力残疾儿童的特殊需要而适当地补充个别教学或小组教学。盲校可以在《个别矫正》活动课程中安排心理卫生个别辅导。针对不同盲生的不同人格问题作针对性的心理咨询、辅导与治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