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情绪表达来传递自己的情绪体验,然而,情绪表达很容易受主观意志控制,人们的情绪表达与人们的真实体验往往是不一致的。在情绪表现规则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幼儿很小的时候就能够使用表现规则,知道面部表情和内心状态可以不一致,一些幼儿知道表达消极情绪会带来消极的后果,并且认识到不同的人际背景会有不同的后果。一些研究发现,在情绪表现规则知识的掌握和使用上存在着性别差异,女孩比男孩更早地掌握和使用情绪表现规则,并且在情绪表达的方式上也存在着性别差异,女孩更多地使用面部表情,而男孩则用行为来表达。但此时幼儿对情绪表现规则的使用不是有意的、有策略的。幼儿最初出现的掩饰情绪的行为是模仿或父母教导的结果。
入园不久的小班幼儿,他们常因种种原因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类型的情绪,由情绪支配着一切活动,小朋友只有在良好情绪下的活动才是最有效的活动,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由于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处的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同,他们的情绪时好、时坏、时惊、时喜、时优、时悲。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一分析,稳定孩子的情绪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基础,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需要。新《刚要》告诉我们,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我们要以孩子发展为本、从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满足孩子的各种需要,使孩子各方面的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但在探索和实践中往往不如人意,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是千差万别的,时常因为情绪不好而不愿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我们必须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育和顺利的开展活动,帮助孩子从情绪的困扰中解脱出来,变外因转为内在的动力,给孩子们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真正呈现孩子的主体地位,从而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我们时常细心观察、耐心教育,确保幼儿每天保持愉快的情绪。针对孩子的复杂情绪,我们进行了总结归类,并运用了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幼儿的情绪表现
1、积极而愉快
每天早上幼儿来园时总有大部分的孩子面带微笑,有礼貌的和老师与同伴打招呼,如有的还会把开心的事说给别人听,积极的参与游戏活动,在伙伴面前大胆表现自己。
2、恐惧和担忧
一些交往能力差的幼儿,在和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建立友好关系,特别是面对有攻击性行为或不良习惯的幼儿,他们往往胆小怕事,表现出一种恐惧、担忧的情绪,在活动中不是很积极,给人以退让的感觉。
3、依赖和害怕
由于孩子缺乏自我服务能力和独立意识,入园后觉得失去了依靠,没有了安全感,面对在园的一日活动要求无动于衷。因此在家长离园时表现出一种舍不得的依赖感,每天早上和家长告别时都要说同一句话“你早点来接我”。
4、易生气
孩子在不称心不如意的情况下所表现出的不满情绪,他们常常因为不满而不愿理睬别人,不参加各种活动,对你瞪眼或掘着小嘴巴等,不良的情绪时间相对较长,不易感化。
二、相应的教育方法
1、鼓励型
情绪积极的幼儿以鼓励为主,不断肯定他们的礼貌行为、积极主动的参与活动、乐意与同伴交往等各种表现,在看到他们进步的同时帮助幼儿树立信心,从幼儿的兴趣、需要、能力出发,激发幼儿的学习愿望,培养他们的良好习惯,提高各方面的技能等,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2、爱护型
这种方法是针对怕受欺负的幼儿制定的,我们为孩子创设了有安全感的环境,如把有攻击性行为和自控能力较差的幼儿安排在离自己最近的地方,对这些影响别人情绪的孩子进行耐心教育,及时阻止,并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有目的的创设游戏情景,为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逐步培养孩子勇敢的良好品质,从而改变和消除孩子的恐惧和担忧。
3、指导型
对于一些在家依赖惯了的幼儿,生怕自己不会做或得不到帮助,所以每天早上来园时都舍不得离开家长,有的还要哭鼻子,有的因大小便在身上而影响了情绪。针对这些幼儿我们不但给予适当的帮助,同时鼓励和指导孩子学做力所能及的事,大胆的解放孩子的小手,在锻炼中获得知识和经验,保持良好的情绪。
4、尊重型
这种方法适合于易生气和发脾气的幼儿,我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生气的原因,尊重孩子,然后以换位的方式为孩子着想,尽可能的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转变孩子的情绪,和他们建立平等友好关系。
在家庭中,父母对幼儿的情绪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和指导,是通过大量的日常生活的情感对话进行的。在这种每天都进行的情感对话中,父母教给幼儿如何处理日常情绪事件,告诉幼儿他们对日常情绪事件的评价,帮助幼儿针对情绪体验使用情绪标签,并学习使用情绪表达的文化及社会规则。比如,男孩子不能轻易掉眼泪,收到不喜欢的礼物也要表现出高兴并表示感谢,等等。
另一方面,父母在家庭中各种情绪的积极表露和消极表露,又在无形中影响着幼儿的情绪发展。具有丰富情绪表露的家庭可能促进幼儿的情绪认知。父母善于情绪表露,幼儿也就有更多的机会了解自己的行为如何引发别人的情绪反应。幼儿善于观察和模仿,家庭情绪气氛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的渗透教育论文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热点,而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层面。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并科学地引导学生的情感,将有利于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在此,笔者将从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等方面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情感态度 积极的情感态度 平等民主 兴趣 赏识教育 自信
一、引言
正如布卢姆所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情感、乐趣和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得更轻松,更迅速。如果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单纯地为教而教,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情感态度与语言学习的关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人的一种态度;情感态度包括积极情感态度和消极情感态度。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态度,能有效地促进人的智力升华,使学生精力充沛,思维灵活且敏捷,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最大化的调动,有利于学生语言潜能的发挥。相反,消极的情感态度(缺乏学习动机、精力不集中等)则影响学生学习潜能的正常发挥,从而降低了语言学习效果,并且对学生今后的语言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态度
1.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交往与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实质。建立在平等民主基础上的新型师生关系,是教育生活中最日常、最具体的表现。平等意味着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处于平等的地位,学生要尊师,但教师更应该或者说首先要爱生。而民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在此氛围中鼓励和提倡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从中可以看出,这种合作和交往是双向互动且互惠互利,它充分体现了人性、人情和魅力。在新学期开始上课的几天里,笔者都会走到学生中去,具体地了解学生对于英语课型的设计,课堂节奏的快与慢,上课语言的组织,习题的讲解等方面的评价。从与学生交谈的过程中,找到一条既能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教学方法。总之,建立在平等、民主基础上的'交流与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特别是真挚温馨的师生情感联系,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其意义非常重大。因此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教育教学的生产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2.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知事物和从事活动的一时倾向,表现为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映。而针对于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其普遍功能就在于它能使学生以满腔的热情去从事各种学习实践活动,优化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效率。如果学生对学习英语感兴趣就会表现为上课注意力集中,课堂上踊跃回答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课后和老师进一步探讨上课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并有开拓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兴趣的培养一方面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具体表现为:备课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并设法易化难点;当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时,及时、耐心并热心地帮学生解决(可以采取交谈或辅导的方式),不讽刺挖苦学生;当学生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时,要给于积极引导和鼓励,不打消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最后给予学生具有建设性的评价;课后可以通过创设英语角(English Corner),举行英语口语比赛(Spoken English Contest)或演讲比赛(Speech Contest)和英语聚会(English party)等形式,提高学生对学好英语有用性的认识,产生动力并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及时消除学生考试的焦虑和畏惧(建议采取调整呼吸法,自我暗示法,想象法,松弛法等),以免考试焦虑给学生平时学习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自卑,恐惧等),这样,学生才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轻松的状态投入到平常语言学习中来。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上课时仪态大方,精神状态饱满,针对学生的学情,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并且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倡导赏识教育,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成功教育的关键就是要让学生充满信心地走向成功,而赏识教育正是一条能增强学生自信的有效途径。有些教师认为赏识教育只适合于小学生和初中生,而不适合于高中生,而有些调查研究表明,它也同样适合于高中生,因为教育中的夸奖是对学生良好行为的一种肯定,通过老师的表扬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且让优点和长处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扬,让学生具有成功感和成就感。同时,教师还应该把握夸奖的程度,夸奖要恰如其分,既不要夸大,也不要缩小,让学生树立“今后我会做得更好的信心”。例如,笔者在让学生完成牛津英语模块五(unit2 project --writing a report),学生按照要求所写的Report 的内容非常丰富,因此选了几篇构思比较紧凑,语言叙述比较到位的Report 供其它的学生欣 赏,并且在Report的旁边具体地阐明其优点所在。这样不仅让这几个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而且也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从而在学生中产生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五.小结
因此,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而且是师生的情感交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情感融入到教育教学中,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有确立情感教学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做到智力与情感的同步发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资料
韩永昌 符丕盛《心理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杨九俊 吴永军《建设新课程:从理解到行动 学习方式的变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侯丽萍“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促进学生英语学习”《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3月
;大家知道,歌唱教学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培养的主阵地之一,情感是歌曲的灵魂。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学是表现情感的教学。只有把握好情感,演唱者才能唱出感人肺腑的歌声来。那么歌唱的根本就是人的情感体现,其最终目的就是用歌声去表达思想感情和作品的内容。那么,在我们音乐课堂中,学生们如何有效运用和把握好歌曲情感,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的情感是人们思想和品德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开拓各种事业的强大动力,所以应对幼儿从小进行爱的情感教育,这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其中爱家乡教育就是爱的情感的具体化,幼儿只有从爱自己所贴近的家乡做起,才能进一步升华出爱祖国的情感。所以在进行这方面教育时应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让幼儿多一些形象性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激发起幼儿爱的情感。在当今,幼儿园如何利用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形式多样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是幼儿园课程开发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们身边适合于以开展爱家乡教育的资源非常丰富。大体可以分为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综合利用这些资源对幼儿进行爱家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让幼儿感受与体验家乡的美
1 直接感知家乡的环境、文化、艺术的美。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因此,充分挖掘本土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带领幼儿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是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带领幼儿参观福州的各个公园、福州有代表性的建筑等,让幼儿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边玩边感受家乡环境的美。请家长展示一些福建的文化,让家长表演节目,使幼儿感受福建文化的美。
2 间接感知家乡的美。我们发动各行业、各领域的家长收集了许多无法直接感知的物品。如在旅游局工作的家长带来了福建旅游风光贴在了活动室周围,走过活动室长廊仿佛是在福建风光游,幼儿体验到福建风光和文化艺术的美,可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在双休日、寒暑假带幼儿参观福建的风景区,收集他们所拍摄的照片张贴于认知区中,在区域活动中互相交流,让幼儿在自由、放松、兴奋的情绪状态下发现和感受家乡环境之大、之美。
二、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让幼儿感受与体验家乡艺术和文化
1 让幼儿欣赏家乡的民间艺术,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我们的家乡福建,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民间艺术包罗万象,有高甲戏、提线木偶、民间舞蹈等等,但是,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新一代的幼儿对家乡的本土民间艺术日渐疏远。所以,让民间艺术走进幼儿园,走进我们的课堂,让幼儿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通过挖掘、筛选整理优秀、健康的艺术作品,开展各种活动,我们利用家长资源,邀请了在木偶剧团工作的家长,到班上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提线木偶活动,在欣赏提线木偶的表演过程中,孩子们提出了许多他们想知而又不懂酌种种问题,当木偶在家长手中出现的时候,孩子们忍不住热烈鼓掌,他们不断地询问家长他是木头做的怎么还会动等等,那些线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孩子们表现出对民间艺术文化的高度兴趣,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有助于幼儿全脑功能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发展,而且能够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 让幼儿品尝家乡的传统小吃,体验家乡的饮食文化。作为古城的福州,传统历史的沉淀到现代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许多香味可口、独具特色的风味美食,如鱼丸、嫩饼、蚵仔煎、肉棕、面线糊、拌面、扁食等。我们把这些传统美食介绍给幼儿,让他们在看看吃吃做做玩玩中,不断感受家乡的民俗风情,吸取家乡饮食文化,进而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在主题活动《福建小吃》中,幼儿运用多种方法、途径,寻找、收集有关福建饮食文化历史的信息,加深对家乡饮食的了解和喜爱。同时我们结合福建传统节日,利用本土营造的氛围,从幼儿的天性——喜好“吃”入手,通过观赏、品尝福建各种小吃小点。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感知福建各个地方美食的色香味,让幼儿了解福建美食的意义、激发幼儿对传统小吃的兴趣。通过亲子活动——制作“嫩饼”等操作活动,让幼儿与爸爸妈妈一同制作传统美食,发展其动手制作的能力,幼儿在了解——品尝——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家乡的饮食文化,使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三、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历史和现在,感受家乡的变化,体验家乡劳动者的劳动之美
1 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幼儿感受家乡的历史,体验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和电视台的家长联系,借出介绍福建的历史的记录片,让幼儿了解福建解放前后的变化,当幼儿看到了原来的破破烂烂的棚户区,变成了一座座造型美观、绿化优美的新村时,再加上解说员那激昂的声音感染,幼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体验家乡劳动者的劳动之美,不由自主地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浅析师幼间的情感交流的论文
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幼互动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幼儿而言,由于其行为的自制力和有意性较差,受情绪情感影响更明显,在师幼互动中强调情感支持和交流的作用尤为重要。《纲要》中明确指出“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所以在一日活动中,教师应注重与幼儿的情感交流,让幼儿感受到被爱,被关注,从而产生信赖感、安全感,提高师幼互动的效果。那么,教师在与幼儿情感交流中应注意什么呢?
一、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注意自身言行对幼儿的影响一般而言,幼儿喜欢和善、耐心、公平、对幼儿有兴趣的教师,不喜欢严厉、批评、责骂、惩罚儿童、脾气坏的教师。所以,教师应加强自身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以积极的情绪、健康的人格影响幼儿。令人失望的是,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严重,心理压力,心态失衡,造成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表现出对幼儿不尊重、不耐烦,有的甚至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陈老师性格喜怒无常,情绪不稳,接待孩子时总是板着一副面孔,对孩子不理不睬,幼儿偶有坐不好或私下讲话就发怒地将钱鼓往孩子桌上“砰砰”地敲击并破口大骂,孩子受到这样地惊吓,一看见她就像见了老虎,一到她当班时怎么也不肯去班上上课。幼儿对老师对待他们的态度是十分敏感的,遭斥责、惩罚、讥讽的经历对他们的心理体验的影响是消极而有害。幼儿由于遭到老师的训斥、惩罚而不愿意上幼儿园,孩子都不爱上幼儿园了,师幼之间怎么互动得起来呢?教师与谁去互动呢?所以幼儿教师要不断改善自己得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极力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到幼儿园来。
二、教师要做到无条件地关爱孩子,努力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雨惠三周岁,是小三班刚入园的孩子,第一天,小朋友手拉手跟随李老师到操场上玩。突然,在她面前的兆东叫起来:“真脏,我不要和你拉手。”原来,雨惠两岁时被妈妈不小心烫了左手,左手上留下长约两寸的红红的凹凸不平的肉疙瘩,加上雨惠第一天来园,情绪不安定,脸上还哭丧着,更显得难看。被兆东这么一叫,雨惠更伤心了,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地哭叫:“妈妈、妈妈”。李老师赶紧走过去,轻轻拉起雨惠的手,招呼大家坐在草皮上,告诉孩子们,雨惠的手时因为不小心烫伤才变成这样的。
老师问:“小朋友平时受伤时痛不痛啊?”“痛”“对,雨惠受伤时更痛,后来去医院包扎、消毒、打针、吃药、过了很久才好的,其实,雨惠又干净又听话,李老师多爱她呀”。打那以后,小朋友再也不嫌弃雨惠了,雨惠也慢慢地融入集体生活中,并且越来越喜欢与老师、小朋友交流。幼儿无论美与丑,无论聪明或愚钝,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与关注。其实爱孩子的表现有多种,如:每天早上热情地接待孩子,微笑地回答每个孩子地提问,同时还亲热地摸摸孩子的头或者拍拍孩子的肩,日常生活中,记得家长喂药的委托并及时给孩子喂药,多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发现孩子生病及时与家长联系并处理,在活动中及时帮助幼儿添减衣服,为幼儿擦汗、帮助幼儿喝水、甚至不厌其烦帮助幼儿上厕、擦大便。教师只有爱孩子,才能在与孩子的交往中保持温暖、亲切、关爱的态度,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亲近感,这种安全感和亲近感使得孩子能积极主动地与教师互动,从而提高互动的效果。
三、教师要充分接纳和尊重幼儿今天是幼儿入园的第一天。午睡时,晓棋怎么也不肯脱鞋上床。他用小手按着鞋,大声哭叫着:“别拿我的鞋!别拿我的鞋!”王老师哄劝了一会儿,也无济于事。王老师不再要求他脱鞋,而是蹲下来,抱起他走向小床。“晓棋,你看,你的小鞋都累了,它想躺在床上睡觉。你跟小鞋一起睡,好吗?”王老师一边说一边帮它脱掉小鞋,并用口袋把小鞋包好,放在他的枕头旁边。晓棋这次没反抗,用手紧紧抱着小鞋躺下了。幼儿不仅是一个生命个体,更是一个积极的精神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每个孩子又都又自尊心,自尊心的'维护最重要的是受尊重、受重视。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应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宽容的态度,充分理解幼儿真心地爱他,耐心地期待他。积极地引导他,假以时日,他一定会健康地成长。四、教师要积极鼓励和帮助幼儿鼓励基于对幼儿的尊重和接纳,幼儿在教师的鼓励中逐渐树立自我意识,培育自主精神,增强自信心,从而积极有效地与教师交流而产生互动。鼓励的内容极为广泛,对幼儿优点的及时发现和赞赏是鼓励,对幼儿在活动中遇到的挫折或造成的过失表示理解、支持和帮助也是鼓励。
而日常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注视、微笑、点头、肯定性手势以及身体接触(抚摸、拥抱、拍头等)都是必要的鼓励。它使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感,沐浴在温馨和谐的气氛里。早晨八点小三班吴老师站在班级门口接待孩子,开朗的依朵来了,一进门就大声说:“老师早上好!”“朵朵真乖”吴老师亲切地搂着依朵,简单地和他聊几句在家的情况,就让她进来了。伊静妈妈抱着她来到班上。伊静撅着嘴,不声不响。这孩子只要你一夸她,就特别愿意在人前表现自己。李老师说:“伊静,你看朵朵自己到班上放书包了,你也会,是不是?妈妈看看,伊静可能干呢!”伊静麻利地滑下来,抱着书包进去了。心瑶哼哼叽叽,一步三扭地拉着妈妈走来了。她是个腼碘的小女生,李老师迎上去说:“心瑶的手绢真好看,谁给的呀?快让老师看看。”李老师蹲下身,真诚地欣赏着:“呀!真漂亮,这是小猴吧?”“不对,是小熊。”“噢,进去让小朋友也看看吧,大家肯定特喜欢。”“行”心瑶举着手绢进去了……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我懂得,师幼互动不仅仅是一次次熟练教法的展示,或者是一次次花样繁多的教具的展示,师幼互动是快乐的、放松的、自由的,是教育者在教育行为上给予儿童的点点滴滴的爱以及由此而发生的积极的情感交流,“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孩子才能积极、主动、有效地与教师互动,我们的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