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夕阳的古诗句及爱情感情

关于夕阳的古诗句及爱情感情,第1张

1 关于夕阳的古诗句

关于夕阳的古诗句 1 关于夕阳的诗句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一半秋山带夕阳”。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4老 年

天将暮,

凭栏望断天涯路。

天涯路:

日薄西山,

大江东去。

动如流水静如玉,

天公劝我天边住。

天边住:

瑶台一梦,

大彻大悟。

2 描写夕阳的诗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5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6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唐李商隐《乐原游》7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朱自清)8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9日落西山头,人约黄昏后1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11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唐杜甫《羌村三首》12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唐杜牧《题扬州禅智寺》13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等等我刚在微信上面的服务号一号查询,帮你找到的,你可以在去看看。

3 描写夕阳的诗句有哪些

1)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

——储嗣宗《南陂远望》 2) 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来鹄《惜花》 3) 摘桑春陌上,踏草夕阳间。

——李端《春游乐》 4) 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岑参《还东山洛上作》 5) 南忆新安郡,千山带夕阳。

——皇甫曾《寄刘员外长卿》 6)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杜甫《晚晴》 7)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

——杜牧《秋霁寄远》 8) 客寻朝磬至,僧背夕阳归。——崔峒《登蒋山开善寺》 9) 耿湋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

——《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 10) 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 11) 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陆龟蒙《京口》 12) 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岑参《晚发五渡》 13) 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

——高适《陪窦侍御泛灵云池》 14) 知音不到吟还懒,锁印开帘又夕阳。——李中《吉水县酬夏侯秀才见寄》 15) 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白居易《登阊门闲望》 16)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李白《代寄情楚词体》 17) 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

——李商隐《白云夫旧居》 18) 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刘禹锡《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 19) 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杜牧《西江怀古》 20) 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韦庄《忆昔》 21) 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

——皎然《山雪》 22) 长汀细草愁春浪,古渡寒花倚夕阳。——李咸用《湘浦有怀》 23) 岸明残雪在,潮满夕阳多。

——刘长卿《送韩司直》 24) 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岑参《暮秋山行》 25) 空林网夕阳,寒鸟赴荒园。

——王昌龄《灞上闲居》 26) 霁色陡添千尺翠,夕阳闲放一堆愁。——李山甫《南山》 27) 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

——齐己《塘上闲作》 28) 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贾岛《送人适越》 29) 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卢照邻《七夕泛舟二首》 30)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登乐游原》 31) 马致远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2) 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

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西墙。——韩偓《夕阳》 33) 瀑布杉松常带雨,夕阳苍翠忽成岚。

——王维《送方尊师归嵩山》 34)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3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36)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

——郑谷《夕阳》 展开。

4 关于夕阳的古诗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临江仙》 年代:明 作者: 杨慎

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道吾山》 年代:清 作者: 谭嗣同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春浪棹声急,夕阳帆影残。——《渡淮》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夕阳依岸尽,清磬隔潮闻。——《送僧归金山寺》 年代:唐 作者: 马戴

竹间残照入,池上夕阳浮。——《同独孤使君东斋作》 年代:唐 作者: 孟浩然

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西江晚泊》 年代:唐 作者: 赵嘏

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代寄情楚词体》 年代:唐 作者: 李

山密夕阳多,人稀芳草远。——《长安送友人游湖南》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横烟秋水上,疏雨夕阳中。——《秋霁寄远》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5 有关夕阳的诗句有多少首

这个很多吧~

《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夕阳

唐代,郑谷

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

僧窗留半榻,渔舸透疏篷。莫恨清光尽,寒蟾即照空。

见南山夕阳召监师不至

夕阳黯晴碧,山翠互明灭。此中意无限,要与开士说。

徒郁仲举思,讵回道林辙。孤兴欲待谁,待此湖上月。

6 关于夕阳的诗句有哪些

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

——高适《陪窦侍御泛灵云池》知音不到吟还懒,锁印开帘又夕阳。——李中《吉水县酬夏侯秀才见寄》阊闾城碧铺秋知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道白居易《登阊门闲望》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李白《代寄情楚词体》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

——储嗣宗《南陂远望》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岑参《晚发五渡》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

——李商隐《白云夫旧居》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刘禹锡《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专沙鸥弄夕阳。

——杜牧《西江怀古》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韦庄《忆昔》11耿湋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

——《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12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元稹《送卢戡》13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陆龟蒙《京口》14马致远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15花前洒泪临寒食,醉里回头问夕阳。

不管相思人老尽,朝朝容易下属西墙。——韩偓《夕阳》。

7 描写日落的古诗句有哪些

夕阳无限好,已是近黄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滕王阁序》王勃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登乐游原》李商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登鹳雀楼》王之涣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 《望江南》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 天连秋水碧,霞借夕阳红。赵 翼《太湖暮归》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白居易《暮江吟》 天长落日远,水净寒波流 。李白 《登新平楼》 莫道碧桃花独艳,淀山湖外夕阳红。

苏曼殊《吴门》 两订辅斥恍俪喝筹桶船垃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 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 。

《杂曲歌辞·水调歌第一》 落日在帘钩,溪边春事幽。杜甫 《落日》。

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译文: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中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3、默读《示儿》,想想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l 画句子。( 表达诗人情感的诗句 )

l 体会情感: 《示儿》表达了诗人恢复中原、统一国家至死不变的爱国愿望。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历代文人,凡是读过《示儿》诗的无不为之感动。早在南宋当时,刘克庄就有一首绝句说:

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

这是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灭亡之后,南宋政府从淮西调兵进驻开封城内,并从开封分兵收复了洛阳之后,刘氏在兴奋之际,想到陆游的子孙一定会遵从他的遗嘱,把这个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长,那个歌舞湖山、奸臣当道的南宋小朝廷连暮气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况这“方张之寇”的蒙古大军呢?多亏广大爱国军民奋起阻击,才使得这个风雨飘摇的政权又延续了四十多年。这时南宋遗民林景熙写了一首《读陆放翁诗卷后》,词意极为沉痛,其末四句云: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这是说,陆游临终时以不见“九州同”为憾事,现在他的孙子们却看到了种这局面,但是统一中国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兴的元帝国,这样的消息在家祭时怎样告诉他老人家呢?以上所举两首诗,前一首洋溢着“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激情,后一首抒发了“亡国之音哀以思”的悲痛,一喜一悲,都是由《示儿》诗引发的。他们的爱国热情与陆游息息相通。

其他评述陆诗而特别提到《示儿》这首的,就我所见,不下三十余家(请参看我与孔繁礼同志同纂的《陆游研究资料汇编》),或者说它有宗译“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说它与杜甫“一饭不忘”的忠君爱国相同,也有读后叹息泣下的,也有作诗同情寄慨的。足见这首诗情真语挚,感人之深!

但是以上诸人,大都是受了此诗的感染而引起共鸣,却未暇对它的内容作细致的分析。值得参考和向读者推荐的,要数当代朱自清先生的《爱国诗》一文。在这篇文章里,他把我国古典诗歌中的爱国诗分为三个项目:一是忠于一朝,也就是忠于一姓;其次是歌咏那勇敢杀敌的将士;再其次是对异族的同仇。并指出第三项以民族为立场,范围更为广大。他认为陆游“虽做过官,他的爱国热诚却不仅为了赵家一姓。他曾在西北从军,加强了他的敌忾。为了民族,为了社稷,他永怀着恢复中原的壮志。”因此在历代爱国诗中,他特别推崇这首《示儿》诗,并对它做了具体的分析:

《示儿》诗是临终之作,不说到别的,只说“北定中原”,正是他的专一处。这种诗只是对儿子说话,不是什么遗疏遗表的,用不着装腔作势,他尽可以说些别的体己的话;可是他只说这个,他正以为这是最体己的话。诗里说“元知万事空”,万事都搁得下;“但悲不见九州同”,只这一件搁不下。他虽说“死去”,虽然“不见九州同”,可是相信“王师”终有“北定中原日”,所以叮嘱他儿子“家祭无忘告乃翁”!教儿子“无忘”,正见自已的念念不“忘”。这是他的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见《朱自清选集》,1952年开明书店版)

朱自清本人也是一个深情的爱国者,新、旧诗都作得很好,所以他对陆游其人其诗的分析是深具慧心的。他从《示儿》诗中看到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换言之,也就是陆游爱国思想的进步性和它所达到的高度。关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略加说明和补充:第一,陆游热爱祖国是和他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紧密结合的,既包括对“忍死望恢复”的中原“遗民”的深切怀念,也包括对“岁辇金币输胡羌”的南宋老百姓的同情与哀悯。其次是他对祖国不可分割的北方大好河山的系念,如“三万里之黄河”和“五千仞之太华”,以及“两京宫阙”等等。再则是他对民族语言和整个民族文化的爱护,惟恐在异族的长期统治下遭到破坏与同化,以致“东都儿童作胡语”,甚至整个第二代都“羊裘左其衽”,改变了汉族的生活习惯,忘记了自己祖先的传统(有关例证,详见拙著《陆游传论》下编第四章)。这些才是他“但悲不见九州同”和热盼“北定中原日”的主要原因,也是他爱国思想的根本内容。列宁说:“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其中包括对家乡、对祖国和对自己的人民、对优秀传统的爱。陆游诗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正是这些。因此朱文声称:“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他才配称为爱国诗人”,这个评价虽显得过于强调,有抹杀他人之嫌,但为了指出特色,我们应该承认这是十分中肯而且公允的。

《示儿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今,距陆游写出他的《示儿诗》虽已过去七、八百年,但诗中所表现的爱国热诚,仍然催人泪下,发人深省。“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首诗里“但悲不见九州同”的哀音,对祖国统一,认同回归,仍然是一个有力的呼唤!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原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今译

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

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

回头看妻儿的愁容不知去了何方,

胡乱收拾着诗书不由得欣喜若狂。

白日里引吭高歌呵且须纵情饮酒,

春光正好伴我返回那久别的故乡。

立即动身穿过了巴峡再穿过巫峡,

然后经过襄阳再转向那旧都洛阳。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河南府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杜甫生逢开元盛世及安史之乱,一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他的诗广泛地记载了这一时期的现实生活,被人称为“诗史”。杜甫擅长各种诗体,诗风沉郁顿挫,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注释

官军:唐王朝军队。

收:收复。

河南河北:泛指黄河以南以北地区,相当于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

剑外:剑门关之外,即今四川剑南一带。

蓟北:今河北省北部。当时为安、史叛军根据地。

初闻:乍听到。

涕泪:眼泪。

却看;回头看。

漫卷:胡乱地卷起。

纵酒:纵情饮酒。

青春:春天。

巴峡:在今重庆市东的嘉陵江上。

巫峡:在今四川省巫山县东。

襄阳:在今湖北省襄樊市。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绍兴十二年(1142年)和议告成,赵构竞无耻到向金国皇帝自称臣子,并答应每年献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跟金人划淮水为界。从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沦为金人的领土,北方的广大人民横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一隅,在敌人的威胁压榨下苟延岁月。后来宋孝宗赵眘与金签订的“隆兴和议”及宁宗赵扩与金签订的“开禧和议”,照旧屈辱求和。这种局面,当然是一向反对民族压迫的广大汉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这一历史时代,不知有多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身而出,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而陆游则是他们在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

陆游一生经历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于幼年在敌人入侵下仓皇逃难,以及家庭和亲友的爱国言论的启发教育,陆游对当时的严重民族灾难有着极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在心灵深处埋下了爱国复仇的种子。此后无论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陕前线从军,直至晚年在绍兴老家闲居,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挺干、开花,虽然不断遭到风雨的摧残,却也不断地成长壮大,并且终于结满丰硕的果实。清朝诗人赵翼的《瓯北诗话》中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概括,他说:

放翁十余岁时,早已习闻先正之绪言,遂如冰寒火热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义而论,亦莫有过于是者,故终身守之不变。入蜀后在宣抚使王炎幕下,经临南郑,瞻望鄠、杜,志盛气锐,真有唾手燕、云之意,其诗之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后,犹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后,……是固无复有功名之志矣,然其《感中原旧事》云:“乞倾东海洗胡沙”,《老马行》云:“中原旱蝗胡运衰,王师北伐方传诏,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则此心犹耿耿不忘也。临殁犹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之句,则放翁之素志可见矣。

当然,这里所谓“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统计,而且只是从数量上、表面上来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见陆游的“素志”是一贯的,是自少至老历久不渝的。尤其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一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公元689--740年),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是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杰出代表,和王维齐名。孟浩然一生的生活经历比较简单,40岁以前,基本上是隐居于汉江西岸的岘山南园的家中,又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的鹿门山辟一住处,有时也去住。平淡、质朴的乡村田园生活,养成了他一种恬淡超然的人生态度。孟浩然生当盛唐,那是一个充满着昂扬、积极、乐观、进取精神的时代,早年他也有用世之志,在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使他对政治不抱希望,后漫游吴越,又回到襄阳,过着隐居的生活,虽然,也有短暂的仕宦经历,张九龄为荆州长史时,曾召至幕府,但不久仍返故居。可以说,孟浩然的一生,基本上算是布衣诗人,隐居田园。

  

二夜归鹿门歌讲析: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通篇用赋的表现手法,写了归隐鹿门的过程及其心情。语调流畅,语言质朴 。

  

  山寺钟鸣昼已昏,鱼梁渡头争渡喧。

  开篇两句写诗人乘舟之行时所见到的景象。薄暮时分,山寺的悠远的钟声和鱼梁渡口人们忙着归家的喧闹,形成鲜明的对照,其实,这也是两种人生的对照。超然幽静的山寺的僻静和人世的忙碌奔波,从此中亦可见诗人在行舟之中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脱的人生情怀。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这两句是叙述那些渡口的人们忙着归家,而我则乘着暮色归隐鹿门,这也是两种人生志向的对照。人各有志,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诗人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

  鹿门照月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这两句描绘了鹿门清幽迷朦的美丽夜色,月光映照,古树生烟,清朗疏淡,令人流连,不知不觉就到了庞公栖隐之处。

  庞公,即庞德公,襄阳人,东汉隐士,荆州刺史刘表请他为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采药,一去不回。诗人在此用典,不仅点明其到之处,更是以此自况,表明他是躬践庞德公的隐逸之志。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这两句交代鹿门松柏相伴,路径漫长,环境幽静寂寞,只有诗人独居于此,与尘世隔绝,惟有明月青松相随,隐隐流露出脱尽尘世喧闹的隐逸幽静,淡然超脱,但也难免孤独寂寞。

  

  整首诗,质朴自然,非常生活化,平淡无奇。但是,诗人所写,都是经过精心提炼的,并非顺其自然的随意而为。同时,在这质朴、平淡、自然的描绘之中,意韵悠远,隽永绵长,耐人寻味。

清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日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唐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唐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江南清明

唐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奠清明节(组诗)

(一)

是偶然还是必然

是无意还是巧合

天空——你的脸

为何总到这个时节

便开始阴沉哭泣

大地——你的心

为何莫名开始颤抖

仿佛要将整片大地颠覆

(二)

风萧萧

雨绵绵

人终惶惶而又凄凄

我默默站在

堆堆乱岗坟前

凭吊每颗游荡的孤魂

我听到了

你们在鬼嚎 你们在狂笑

所有声音 和着风声,呜咽

(三)

不知是堆堆黄土

还是坟头孤伶摇摆的狗尾巴草

还有被风雪涤涤后的斑驳碑文字迹

像把把锋励的剑

刺向我的眼睛

剖开我的泪腺

于是

毫无意义的泪滴

润湿了我的唇齿——苦涩

(四)

他们都跪拜在那里

尽管路是泥泞

崭新的裤子上满是黄泥

他们依然如雕像般 久久不愿离去

香烛袅袅

鞭炮轰鸣

是为那些亡死的灵魂追悼魂灵吗?

我不想

我只想用我的双指

挖开每一座坟墓

让那些魂灵能透一透气

有关清明节的诗歌: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

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

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

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长安清明

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日

唐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唐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

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

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唐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江南清明

唐郑准

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清明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 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 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孟浩然

林卧愁春尽,开轩览物华。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丹灶初开火,仙桃正发花。

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清明日送韦侍御贬虔州 白居易

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

留饧和冷粥,出火煮新茶。

欲别能无酒,相留亦有花。

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

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 白居易

看舞颜如玉,听诗韵似金。

绮罗从许笑,弦管不妨吟。

可惜春风老,无嫌酒盏深。

辞花送寒食,并在此时心。

清明夜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 白居易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清明即事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清明日龙门游泛 李峤

晴晓国门通,都门蔼将发。纷纷洛阳道,南望伊川阙。

衍漾乘和风,清明送芬月。林窥二山动,水见千龛越。

罗袂罥杨丝,香桡犯苔发。群心行乐未,唯恐流芳歇。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 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 张说

今日清明宴,佳境惜芳菲。摇扬花杂下,娇啭莺乱飞。

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和风偏应律,细雨不沾衣。

承恩如改火,春去春来归。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祖咏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

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

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清明后登城眺望 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忆诸弟 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清明 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清明 杜甫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

争道朱蹄骄啮膝。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金镫下山红粉晚,

牙樯捩柁青楼远。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逢迎少壮非吾道,

况乃今朝更祓除。

清明二首 杜甫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绣羽衔花他自得,

红颜骑竹我无缘。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虚沾焦举为寒食,

实藉严君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

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

汉主山河锦绣中。风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清明日青龙寺上方赋得多字 皇甫冉

上方偏可适,季月况堪过。远近水声至,东西山色多。

夕阳留径草,新叶变庭柯。已度清明节,春秋如客何。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一作方干诗) 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史延

上苑连侯第,清明及暮春>盘斐醺幕穑�蚓�袅汲健br>颁赐恩逾洽,承时庆自均。翠烟和柳嫩,红焰出花新。

宠命尊三老,祥光烛万人。太平当此日,空复荷陶甄。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韩浚

朱骑传红烛,天厨赐近臣。火随黄道见,烟绕白榆新。

荣耀分他日,恩光共此辰。更调金鼎膳,还暖玉堂人。

灼灼千门晓,辉辉万井春。应怜萤聚夜,瞻望及东邻。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郑辕

改火清明后,优恩赐近臣。漏残丹禁晚,燧发白榆新。

瑞彩来双阙,神光焕四邻。气回侯第暖,烟散帝城春。

利用调羹鼎,馀辉烛缙绅。皇明如照隐,愿及聚萤人。

清明日赐百僚新火 王濯

御火传香殿,华光及侍臣。星流中使马,烛耀九衢人。

转影连金屋,分辉丽锦茵。焰迎红蕊发,烟染绿条春。

助律和风早,添炉暖气新。谁怜一寒士,犹望照东邻。

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 王表

春城闲望爱晴天,何处风光不眼前。寒食花开千树雪,

清明日出万家烟。兴来促席唯同舍,醉后狂歌尽少年。

闻说莺啼却惆怅,诗成不见谢临川。

上巳接清明游宴 独孤良弼

上巳欢初罢,清明赏又追。闰年侵旧历,令节并芳时。

细雨莺飞重,春风酒酝迟。寻花迷白雪,看柳拆青丝。

淑气如相待,天和意为谁。吁嗟名未立,空咏宴游诗。

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游 崔元翰

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

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溜。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

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

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清明日次弋阳 权德舆

自叹清明在远乡,桐花覆水葛溪长。

家人定是持新火,点作孤灯照洞房。

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 杨巨源

清明千万家,处处是年华。榆柳芳辰火,梧桐今日花。

祭祠结云绮,游陌拥香车。惆怅田郎去,原回烟树斜。

洛阳清明日雨霁 李正封

晓日清明天,夜来嵩少雨。千门尚烟火,九陌无尘土。

酒绿河桥春,漏闲宫殿午。游人恋芳草,半犯严城鼓。

同锦州胡郎中清明日对雨西亭宴 张籍

郡内开新火,高斋雨气清。惜花邀客赏,劝酒促歌声。

共醉移芳席,留欢闭暮城。政闲方宴语,琴筑任遥情。

使东川·清明日 元稹

常年寒食好风轻,触处相随取次行。

今日清明汉江上,一身骑马县官迎。

思山居一十首·清明后忆山中 李德裕

遥思寒食后,野老林下醉。月照一山明,风吹百花气。

飞泉与万籁,仿佛疑箫吹。不待曙华分,已应喧鸟至。

长安清明言怀 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

万家车马雨初晴。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湖寺清明夜遣怀 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野云将雨渡微月,

沙鸟带声飞远天。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清明日 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清明日题一公禅室 李郢

山头兰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烟火新。

此日何穷礼禅客,归心谁是恋禅人。

清 明(散文)

夏天

此时,我的奶奶一定站在山顶的凉亭上向家里张望。

我奶奶一边和她的老姐妹们磕唠,眼睛却不时地朝山脚下的那条水泥路上睃巡。

白色的水泥路在绿野间蜿蜒,甲壳虫似的车,蚂蚁似的人,奶奶的眼睛在他们的身上一一地停留,她知道,春风一吹,她的儿孙们就要上山来看望她了。

“清明正是三月春,桃红柳绿百草青,秋千荡起笑声落,黄花青果争上坟。”我的母亲早已从镇上买来了花花绿绿的纸,用刀把纸铰成一串串像铜钱状的飘钱,然后再用锡纸折成一个个亮闪闪的大元宝,准备上坟时孝敬给故去的长辈。在这上面,母亲做的很大方,给故人的钱总是备的足足的。父亲呢 ?则把他平时舍不得吃的好烟好酒拿出来,准备上坟分给他的亲人们尝尝。

我们这些小孩也掰着手指在盼着清明到来,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在我们的期盼中一天天走近。

阳光已有些暖了,风却还有些凉,油菜花鲜艳而明亮,在山顶凉亭上张望着的奶奶,突然撩起衣袖擦了擦她的眼,再撩起衣袖擦了擦她的眼,终于看清,明媚的春光里,儿孙们真的来看望她了。

奶奶住的地方叫蒋山,蒋山不高,却清幽灵秀,奶奶在世的时候就相中这块风水宝地,常瘪着嘴说,“有福之人山上搁,我老了,你们就把我送到这山上去”。

老了的奶奶是被唢呐吹吹打打送上了山。坐在小盒子里的奶奶喜滋滋地想,又做了回新娘子呢。她的许多老姐妹们——瘪嘴老太林生娘,卖鸡蛋的老虎婆、会做裁缝的小姨娘等等,也都早已过来了,她们的陵墓亲热地挤挨在一起,奶奶不寂寞。

现在,住到了山上的奶奶就在这明媚的春光里看着她的儿孙们一步步走上山来。

走在扫墓队伍前面的自然是我们这些小孩了。孩子们是骑着竹马来的,手里拿着杨柳枝做的马鞭,嘴里还得儿得儿地学着马叫,心儿早已飞上了山。山上有杜鹃花,还有画眉鸟,最主要的,父亲的挑担里那些好吃的在勾我们的心。

清明节前,母亲总会去阡陌上割一种棉茧头的草,这草用石灰和热水炝过洗净后,再和着糯米粉揉成团,包上馅,便做成了江南清明的时鲜——棉茧头团子。棉茧头团子绿莹莹,甜糯糯,闻一下,香;尝一口,鲜。这吃了打巴掌也不肯放的棉茧头团子得让先人们尝过后才能归我们。

先人到底吃不吃这棉茧头团子,我们不知道,就像不知母亲折的大元宝在那边能不能真当钱用?但我爹娘却相信祖宗神灵会感知他们这份虔诚的。

“娘,清明了,我们来看你老了。”爹站在奶奶坟前说。

奶奶坟头的青草哗哗地响,奶奶说,“孩儿们啊,我也想你们啊。”

爹抖了抖手里拿着的鼓鼓囊囊的纸钱,底气十足地大声说,娘,我来给你老送钱用了。

“呵呵,有钱喉咙都大了啊。” 奶奶笑着责怪道:“要这些烂纸有啥用?你就不能实在些!”

爹的脸一红,娘忙把挑担里的供食摆放出来,青团、水果、小菜、甜酒放了一祭台。

娘,我包了几个青团,你来尝尝鲜吧。

一阵微风吹过,奶奶从树梢上飘然而下,似乎又闻到了田野的花草气息,稻米的清新气息,尘俗里的甜美气息,她不禁醉了。

奶奶说,“还是媳妇贴我的心。”

醉了的何止是奶奶呢?春风轻柔,太阳温暖,坟前的树枝摇曳,它们也都被这清明的浓浓的亲情陶醉了吧?

花花绿绿的飘钱挂在坟头,纸灰如白蝶在风中翩飞,坟头上的杂草已被清理,奶奶端坐在袅袅的青烟中看着我们微笑。爹说,大家再给老祖宗磕个头。

奶奶,明年清明再来看你。青团的清香在嘴里弥漫,清明就如满野的青草一样在我们心头生长。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夏意》是宋诗中的名篇之一。诗中虽写炎热盛夏,却句句显清凉静谧、清幽朦胧的气氛,表现了诗人悠闲旷达的心境。 作者:苏舜钦

  苏舜钦[2] 苏舜钦(1008—1048)北宋诗人,字子美,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人,迁居开封(今属河南)。曾任县令、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因支持范仲淹的庆历革新,为守旧派所恨,御史中丞王拱辰让其属官劾奏苏舜钦,劾其在进奏院祭神时,用卖废纸之钱宴请宾客。罢职闲居苏州。后来复起为湖州长史,但不久就病故了。他与梅尧臣齐名,人称“梅苏”。有《苏学士文集》。 在对诗歌的政治作用的认识上,苏舜钦与梅尧臣是一致的。他在《石曼卿诗集序》中说:“诗之于时,盖亦大物。”所谓“大物”,即是指诗可以反映“风教之感,气俗之变”,若统治者有“采诗”制度,就可以据以“弛张其务”,达到“长治久安”。因此,他批评“以藻丽为胜”的文学风气,而大力赞扬穆修等人“任以古道”,石曼卿的诗能“警时鼓众”。而且如前所言,他还提出过“文之生也害道德”的颇为极端的意见。其实苏氏为人性格偏于豪放开张,并无道学家的气息,他的这些主张与他在仕途上积极进取的欲望有重要的关系。 作为一个关切时政、渴望有所作为的诗人,苏舜钦的诗常常触及一些严峻的现实问题。他的《庆州败》记叙了宋王朝与西夏战争的失败,痛心疾首地批评了朝廷在边防措施上的松懈和将领的无能;《吴越大旱》写到一方面饥荒病疠使“死者道路积”,另一方面官府为了应付与西夏的战争,仍无情搜括粮食,驱使丁壮劳力上战场,致使“三丁二丁死,存者亦乏食”,最后并以“胡为泥滓中,视此久戚戚。长风卷云阴,倚柂泪横臆”之句,表述了自己内心的痛苦;《城南感怀呈永叔》同样写出民间由于饥荒而出现的惨状:“十有七八死,当路横其尸。犬彘咋其骨,乌鸢啄其皮。”并以“高位厌粱肉,坐论搀云霓”与之相对照,直斥权势者的无能与无耻。

  编辑本段启示

  在反映时弊、揭露社会矛盾方面,苏舜钦往往比梅尧臣来得尖锐直截。这一方面是由于个性的关系,另一方面也同苏舜钦郁郁不得志的遭遇有关。他本是自视很高的人,却总是受排挤乃至遭诬陷,所以既感到自己无法为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又感到个人失意的苦闷。这两种情绪纠合在一起,使彼此都强化了。《城南感怀呈永叔》的末一节说:“我今饥伶俜,悯此复自思:自济既不暇,将复奈尔为?愁愤徒满胸,嵘峵不能齐。”言外之意是:倘若自己能掌握权位,便能够拯救百姓;无奈自顾不暇,所以格外愤懑。而在有些诗中,他更把个人的不满直接宣泄出来,如《对酒》: 丈夫少也不富贵,胡颜奔走乎尘世!予年已壮志未行,案上敦敦考文字。有时愁思不可掇,峥嵘腹中失和气。侍官得来太行颠,太行美酒清如天,长歌忽发泪迸落,一饮一斗心浩然。嗟乎吾道不如酒,平褫哀乐如摧朽。读书百车人不知,地下刘伶吾与归! 这种诗情绪坦露激昂,略近于李白的风格,虽然毕竟还不如李白的意气高扬,不可一世。《宋史》本传说苏舜钦“时发愤懑于歌诗,其体豪放,往往惊人”。在北宋诗人中,他确是有些唐人的气味。所以他的理论表述虽然迂腐,诗歌却因情感袒露而显得颇有生气,不是一副道学面孔。 在诗歌的语言艺术方面,苏舜钦也同梅尧臣一样,力图用新意象、新句法来打破圆熟陈旧的诗歌格局。他的诗中常可以看到散文化的句子,生僻艰涩的语汇,怪异奇丽的意象。 不过,由于两人的所长不同,诗风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这正如欧阳修《六一诗话》所评:“圣俞、子美齐名于一时,而二家诗体特异。子美力豪隽,以超迈横绝为奇;圣俞思精微,以深远闲淡为意。各极其长,虽善论者不能优劣也。”前面的《对酒》就是一个例子,下面再以《松江长桥未明观渔》为例: 曙光东向欲胧明,渔艇纵横映远汀。涛面白烟昏落月,岭头残烧混疏星。鸣根莫触蛟龙睡,举网时闻鱼鳖腥。我实宦游无况者,拟来随尔带笭箵。 这诗中某些特异的语汇、意象,在梅尧臣诗中也可找到类似的用法,全篇的奔放豪健,气象开阔,则是梅诗中难以找见的;反过来说,梅尧臣诗的精微、深沉、含蓄、细腻等特点,苏舜钦也比较缺乏。他的诗最明显的弱点,就在于有时只顾感情的宣泄,而忽略了感情表达方式与语言内在张力的推敲,以致显得粗糙乃至气格不完。 但也有些小诗,苏舜钦写得相当精致,如《淮中晚泊犊头》: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第二句有些散文化,但用了一个“时”字,使视境动了起来,仿佛花树在一片青青草地中不时跳入眼帘。“幽”和“明”都是形容花,一重心理感受,一重视觉,配合得很别致。全诗的情韵近于唐诗,但更显得清幽细巧些,意脉也较为流动曲折。又如《夏意》: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荫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也写得小巧别致,情趣盎然。它也不是以平行的意象呈现的,诗中的视线是在不断的流动转换中:先是幽深的小院,然后透过竹帘望见一树明艳的石榴,再是日在中天、树荫垂地的一片夏日景色,最后以一声流莺惊破主人的梦和午睡时的静寂。通过诗人内在体验的流程来构成诗的节奏,脉络肌理十分细密,这正是宋诗的一种特色。

  编辑本段背景

  此诗作于庆历四年或之后。诗人被革职削籍为民后,于苏州修建沧浪亭,隐居不仕。《夏意》作于苏州隐居之时。

  编辑本段赏析

  别院:正院旁侧的小院 簟:竹席 觉:睡醒 苏舜钦这首《夏意》诗,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席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类。 此诗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颸拂面之感。 诗的表现手法尚有三点可注意: 笔致轻巧空灵: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编辑本段特点

  结构自然工巧:诗写昼寝,前三句实际上是入睡前的情景,但直至末句才以“梦觉”字挑明,并续写觉后之情景。看似不续,其实前三句清幽朦胧的气氛句句都是铺垫,而“日当午”一语更先埋下昼寝的伏线,待末句挑明,便觉悄然入梦,骤然而醒,风调活泼可喜,避免了质直之病。 风格清而不弱:唐代常建的《题破山寺后院》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形象与此诗一二句相似,但常诗写出世之想,寂灭之感,而此诗给人的印象是洒脱不羁。欧阳修称舜钦“雄豪放肆”(《祭苏子美文》),故虽同写清景,却能寓流丽俊爽于清邃幽远之中,清而不弱,逸气流转,于王、孟家数外别树一格。[3] 这首诗主要用了反衬的手法,创造了优美的意境。

夏意

朝代:宋代

作者:苏舜钦

原文: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夏席清 一作:夏簟清)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译文

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人欹卧于其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待到醒来时,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

此无一句不切夏景,又句句透散着清爽之意,读之似有微风拂面之感。

  诗的表现手法尚有三点可注意:

  笔致轻巧空灵:写庭院,落墨在深深别院;写榴花,则施以帷帘;写绿树,从清阴看出;写黄莺,从啼声听得,句句从空际着笔,遂构成与昼寝相应的明丽而缥缈的意境。

  结构自然工巧:诗写昼寝,前三句实际上是入睡前的情景,但直至末句才以“梦觉”字挑明,并续写觉后之情景。看似不续,其实前三句清幽朦胧的气氛句句都是铺垫,而“日当午”一语更先埋下昼寝的伏线,待末句挑明,便觉悄然入梦,骤然而醒,风调活泼可喜,避免了质直之病。

  风格清而不弱。唐代常建的《破山寺后院》云:“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形象与此诗一二句相似,但常诗写出世之想,寂灭之感,而此诗给人的印象是洒脱不羁。欧阳修称舜钦“雄豪放肆”(《祭苏子美文》),故虽同写清景,却能寓流丽俊爽于清邃幽远之中,清而不弱,逸气流转,于王、孟家数外别树一格。

 苏舜钦这首《夏意》,能于盛夏炎热之时写出一种清幽之境,悠旷之情。

  “别院深深夏席清”:“夏”字点明节令,而“别院”、“深深”、“清”三词却层层深入,一开始即构成清幽的气氛。别院即正院旁侧的小院。深深,言此小院在宅庭幽深处,小院深深,曲径通幽,在这极清极静的环境中有小轩一座,竹席一领。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夏席清”,正同此意,谓虽当盛夏,而小院深处,竹席清凉。深深是叠词,深深与清,韵母又相近,音质均清亮平远。这样不仅从文字形象上,更从音乐形象上给人以凉爽幽深之感。

  “石榴开遍透帘明”:“帘”字点明夏席铺展在轩屋之中。诗人欹卧于席上,闲望户外,只见榴花盛开,透过帘栊,展现着明艳的风姿。韩愈曾有句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榴花》),第二句化用其意,却又加上了一重帷帘。隔帘而望榴花,虽花红如火,却无刺目之感。

  陶渊明有句云:“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簿》)。此诗第三句正由陶诗化出,谓虽当中夏亭午,而小院中仍清阴遍地,一片凉意。此句与上句设色相映,从“树阴满地”可想见绿树成林,不写树,而写阴,更显得小院之清凉宁谧。

  在这清幽的环境中诗人又在干什么呢“梦觉流莺时一声”,原来他已为小院清景所抚慰,虽然烈日当午,却已酣然入睡,待到“梦觉”,只听得园林深处不时传来一两声流莺鸣啼的清韵。写莺声而不写黄莺本身,既见得树荫之茂密深邃,又以阒静之中时歇时现的呖呖之声,反衬出这小院的幽深宁谧。南朝王籍诗云:“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王维《辛夷坞》:“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末句意境正与二诗相类。

《夜归鹿门山歌》一首写景抒怀诗。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整首诗按照时空顺序,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先动后静,以动衬静,写出鹿门清幽的景色,表现诗人恬静的心境,同时在清闲脱俗的隐逸情趣中也隐寓着孤寂无奈的情绪。

《绝句》一首咏物诗,在春色秀丽的美景上涂了一层羁旅异乡的愁思和伤感,春色和乡思交相辉映,增添了诗的韵味。

扩展资料:

《夜归鹿门山歌》写作背景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据《襄阳记》载:“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庙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后以庙名为山名,并为地名也。”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此诗当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故题为“夜归鹿门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364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