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诗经》中《静女》与《氓》: 爱恋与痴恋

【诗评】《诗经》中《静女》与《氓》: 爱恋与痴恋,第1张

                            

       赵子媚高一八班34号

  学习了《诗经》两首,对于《静女》和《氓》里面的男女主人公不同的感情经历感到好奇,因此我做了以下的联想。

静女:文雅的姑娘。可是她真的是文雅的吗?我认为不是的,她会是一个活泼又机灵的姑娘。且暂时以男孩女孩为称。男孩与女孩相互爱恋着,但女孩害怕男孩并不是对他真心实意的,所以主动地约下见面的地点,想试探男孩的真心。于是测试第一招:暗中观察。女孩早早地到达了城隅,等到约定的时间,躲起来看看男孩的反应。我想如果男孩表现出的是不耐烦而不是抓耳挠腮的慌乱,女孩对他的印象一定会大大减分。测试第二招:赠送情物。女孩对男孩的表现颇为满意,自然也止不住自己快溢出心里的爱意。于是,她再一次的主动赠送男孩定情信物“彤管”,希望让男孩也看清楚自己对他的心意。而男孩“爱屋及乌”的表现,想必又再一次触动了女孩。可以说,男孩的行为举止是完美地通过了女孩的测试。根据以上分析,可看出女孩是一位很具有主动意识的人,并且她在爱情面前也不会失了理智,懂得通过一些小测试去揣摩人心,体现了她机灵的特点。而我想她之所以会文文静静地与男孩相处,主要是希望自己可以给男孩留下号印象。

相比于《静女》美好的爱情生活,《氓》的情感生活则显得极为悲剧。据文章所述,男主人公是以为以卖布为生的商人,商者,奸也。他会是一个心眼多、手段多的男性。且称男主人公为小商,女主为小痴。文章之初,小痴对于小商的情感确实很深,但是从“将子无怒”的句子中,可以感受到小商心中隐含的不耐烦。此外,从“子无良媒”的句子可以看出,小商对小痴与他的婚姻并不是很重视。而后文的“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也可以看出当时小商留给兄弟的印象不好,应该他们也对小痴的决定做出反对。但小痴毕竟是个痴情的人,小商的手段高超,自己又深陷于爱情的沼泽,自然无法辨识出小商对自己的心意,于是盲目地就将自己嫁了出去。而后来,这感情并不深的婚姻注定是失败的,身为女性的小痴在面对“夙兴夜寐”“至于暴矣”,只是“躬自悼矣”。从诗中看出,小商定是一个典型的“戏精”,他通过自己成功的演戏,将小痴“骗”到了家中,但他为什么要娶一个自己并不很喜欢的女孩呢?有人分析是因为小商本就是一个贪图美色之人,而恰巧年轻时的小痴便长得如花似玉。再看小痴,则是一个“缺心眼”的姑娘,单纯而又痴情。她不懂得判断别人对自己的心意,也不会像“静女”去测试别人。盲目相信爱情的小痴,走向了黑暗的婚姻生活。

爱恋与痴恋,是男女感情的两种境界。我们要学习“静女”的爱恋,学会面对感情时,要理智、正确看待,不要因一时的迷恋而耽误了自己的一生。

“古之写相思,未有过之《蒹葭》者。”

相思之所谓者,望之而不可即,见之而不可求;虽辛劳而求之,终不可得也。于是幽幽情思,漾漾于文字之间。吾尝闻弦歌,弦止而余音在耳;今读《蒹葭》,文止而余情不散。

蒹葭者,芦苇也,飘零之物,随风而荡,却止于其根,若飘若止,若有若无。思绪无限,恍惚飘摇,而牵挂于根。根者,情也。相思莫不如是。露之为物,瞬息消亡。佛法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情之为物,虚幻而未形。庄子曰:乐出虚,蒸成菌。一理也。霜者,露所凝也。土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于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坚。故曰“未晞”,“未已”。虽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终受其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系着,所谓伊人。然在水一方,终不知其所在。贾长江有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夫悦之必求之,故虽不知其所踪,亦涉水而从之。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且道路险阻弯曲,言求索之艰辛,真可谓“上穷碧落下黄泉”。然终于“两处茫茫皆不见”,所追逐者,不过幻影云雾,水月镜花,终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触之,却遥不可及。“宛在水中央”一句,竟如断弦之音,铿锵而悠长。痴人耶?梦境耶?每读到此,不由喜之,叹之,怨之,哭之!通俗的说,《静女》的主人公是两情相悦,而《蒹葭》是暗恋、单恋,可望而未必得。

《静女》写青年男女的幽会,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全诗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

《蒹葭》表面上看来这是表现男女爱情的诗,情景交融、触情见景既明写了主人公此时所见的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他此时的心情和感受,与诗人困于愁思苦想之中的凄惋心境是相一致的。

以上仅个人理解。不过可以对比一下这两段的翻译,《静女》中前几句都在描述主人公和心上人或多或少的情感互动。而《蒹葭》全文都是描述主人公心上人绝世而独立,可望不可即。自己理解一下,就可以了

《静女》描述了一个等待幽会的女孩,焦急的样子,以此引出下面表达情感。

这首诗歌应该是先秦民歌,在下层人们中流传,因此并不被后来的读书人所认同,但是,却能让我们稍稍了解当时民间的普通生活。

从整首诗歌来讲,前面两句更像是精华,对人活灵活现地描写,动作、神态都如人亲眼所见,完美体现了哪怕娴静的女孩,也期待爱情到来。

带来争议最大的,可能也是这开头两句,也许不太符合文人墨客心目中应有形象。

这诗以男子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大意是:那位性情和容貌都可爱的姑娘应约在城楼等他。也许为了逗着玩,她把自己隐藏起来。他来时不曾立刻发现她,急得“搔首踟蹰”。等到他发觉那姑娘不但依约来到,而且还情意深长地带给他两件礼物时,便大喜过望。那礼物不过是一支涂红的管和几根茅草,但在他看来却是出奇的美丽。他自己也知道,正因为送礼的人是可爱的,这些东西才这么令人喜爱

1 静女写成作文形式的文章,急

一首打油诗 城中静女我青睐,温柔贤淑又可爱相约城中角楼台,忙忙我赶来,你却藏起急我坏让我搔首又挠腮忽然一阵清香来,我就知道你还在彤管红红心依赖,白苇韧韧我心在你不可爱谁可爱,幸福时刻不我待 我出生在一个叫邶的国家。

这里曾经是一个美好的地方。连绵的青山,秀美的树林,奔流的小溪,还有勤劳而质朴的人们。

可是现在,在敌人的侵略之下,这个美好的国家已经支离破碎了。山脉已不再温暖,它承受不了尸体的重担;溪流已不再欢快,它负载不了鲜血的沉重。

看着邶的人们一批批倒下,我感到心痛和愤怒。 我是邶军的首领,我带领着士兵们抗击敌人,保卫邶国。

可是,每天仍有那么多无辜的人死在敌人的刀刃之下……我,我该怎么办? 今晚又是雨夜。雨夜总会勾起埋藏地最深的回忆。

“那是初夏的一天,我骑着我最心爱的白马来到溪边。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与清澈的溪水相映成趣。

花都开了,草都绿了。花的香味伴着青草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初夏的风是温暖的,亲切的,抚摸着天地间万物,也抚摸着我的脸颊。正当我陶醉在这一片闲适中时,耳边传来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我回头,霎时惊呆了。一个美丽的女子,一袭素白的长裙,宛若天仙。

她微笑着看我,我的目光再也离不开她,连那一班美景也抛到脑后。我们对望着。

这是我们的初识,从此,我的生命里多了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 回忆总是让人感慨。

拿出她送我的萧管,本想吹一首快乐的曲子,可是一到嘴边,流淌出的却是离别的哀伤曲调。 “邶的美好被打破了。

作为邶军的首领,我必须战斗去了。她约我在城之角楼见面。

我去了,却迟迟不见她那姣好的身影。我焦急地徘徊着。

终于,她从一段倒塌了的城墙后面走了出来,脸上带着泪痕。我知道,她舍不得我。

她递给我一支萧管和一只竹管,竹管里有一株茅草芽。她说她也有一株,作为信物,她还说她会一直等,直到我回来。

我答应会保护邶,保护她,然后,转身离开。我不敢回头看她,我知道她一定在流泪。

我怕看见她的泪水,我也怕她看见我的泪水。” 回忆至此,我哽咽了,曲子也戛然而止。

我不知道那会是我们的永别,否则,我一定会多看她一会儿,不,是陪在她身边。 “三个月后,邶的许多村镇都被攻破了。

我们随着敌人的踪迹回到了我生长的地方,也是我和她认识的地方。然而,这还是我们的故乡吗?房屋倒塌了,还有烧焦的痕迹;地上都是尸体和鲜血,村里已经没有一个活人了。

她呢?我发疯似的在村里寻找。我多么希望找不到她,起码说明她还活着。

可是…… 她还是穿着那一袭白衣,静静地躺在一片废墟之中,好像只是睡着了一般。只是,她嘴边那抹淡淡的血痕告诉我,她的确死了。

她手里还握着那株茅草芽。我很想哭,可是却没有眼泪,只有椎心的痛。

我把她安葬了,和我的茅草芽一起,而把她的茅草芽留在了身边。“ 现在又是三个月过去了,可是邶的状况越来越差。

我们都没有失去斗志,我们都执著地要为所爱的人报仇。只是,我们应该怎么战斗? 外面响起了战鼓声,敌人的夜袭吗?我拿上兵器,跃上白马,带着我的士兵,向敌人冲去。

为了保护,为了报仇,这是最后一搏! [评析] 《诗经》里这一篇仅用短短几句对话,便把情人相戏的情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除了以女性口吻来写的以外,以男性口吻来写的诗也很能体现女性在恋爱中开爱的情趣。

如《邶风·静女》这首诗便以男子的口吻写幽期密约的乐趣。 我们今天该如何阅读和欣赏这篇作品呢?关于《诗经》该如何读,闻一多曾经提出两个原则:一是带读者走进《诗经》时代,二是把《诗经》带到读者的时代。

前一个原则是提醒大家注意《诗经》作品的民俗文化背景;后一个原则是要求大家介入作品,把《诗经》作品当成是自己参与或者目睹的事件。或许有些读者认为《诗经》离我们的时代过于久远,理解起来太难。

其实不然。我们觉得《诗经》难,往往是因为存在文字上的障碍。

但只要突破这一障碍,理解《诗经》便不难了。非但不难,反而要比唐宋的文人诗歌还要好懂。

因为《诗经》作品更接近于生活的原生态,读懂之后,我们往往要惊讶于《诗经》作品何以如此接近我们自己的生活。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的是介入作品。

实际上,《邶风·静女》是顶好介入的一篇作品,它的故事再简单不过,我们很可以把它当作“郭靖黄蓉初相识”的一幕场景。郭靖、黄蓉是大家顶熟悉的人物,郭靖憨厚实诚,黄蓉机灵刁钻,本篇的男女主人公恰是这样的性格。

所以,大家很可以把作品的主人公置换成郭靖和黄蓉。这样来理解,会容易和有趣许多。

这篇无非是写“郭靖”(我)和“黄蓉”(“静女”)相约在城墙根儿见面以及见面的情形。叙述是从“郭靖”的角度。

他们应该是第一次约会。约会之前,他们曾经邂逅,彼此有美好的印象。

想那黄蓉是何等聪明之人,自然对人生有个很好的判断,郭靖那样憨厚老实,将来断不会欺负、背叛自己,而郭靖的笨拙也未尝不在某一方面激起黄蓉内心潜藏的母爱关怀。这两个人真可以说是天作之合。

黄蓉是心知肚明,早已做好终生相托的打算,郭靖未必有这样的智商,可是爱美之心人。

2 静女改写现代文300

男子和一个腼腆文静的漂亮女子幽会,问她幽会的地点在哪?女子笑而不答。后来女子悄悄打发一个小丫鬟或她的弟弟妹妹告诉男子:在城角儿。因为那里人少又僻静。听到这个消息,男子兴奋地饭也吃不下了。好不容易挨到日暮,便飞一般地奔到城南的角楼。“怎么没有她的身影,难道失约了不成?”再细一看,大喜过望,

她来了,瞧!那角楼边儿不是放着她送我的箫笛吗?她一定是藏在哪里让我着急。男子找遍了角落就是没有找到,急得在角楼四周走来走去,抓耳挠腮。

找哇找,男子又急又气得蹲在了墙角一言不发。拿起了彤管吹起了那首曾经让她心动的乐曲。果然,她不知什么时候,女子悄悄地走到他的身边,静静地站在那儿入神地听着。一曲完了,两人见面,分外高兴。女子说:“真好听。”男子说:“那是因为你送得彤管好看。”

转眼春天来了。大地吐绿,碧草萋萋。一对男女的爱情也在滋润成长。她们打算订立婚约了。又是一个春风和煦的傍晚,依然在初次见面的城楼边。姑娘已消去了初恋时的腼腆。手持一束洁白的茅草芽和几支野花儿,婷婷玉立地等在那里。这洁白的茅草是爱情的定情物,她在姑娘的手中是那样的洁白美丽,如天边的白云。在小伙子眼中,茅草芽儿已经和美丽的姑娘融为了一体,他接过了茅草芽,也就接过了姑娘的心。

3 以《静女》写篇小故事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年,那一个叫邶的小国。

初夏的风总是那么令人留恋,就像他与她的邂逅。 他们在一次踏青中相识。

当时他骑在马上,正打算充分享受这山谷中的宁静时,游离的眼神被一个白色的身影锁住了。那便是她—— 她正看着断垣上的蓟草出神,绝尘的脸上泛起微微的笑意,银铃般的笑声幽幽传入他的耳中,整个山谷仿佛也因她而生动起来。

她多美啊!看她的衣着虽不是出身王宫贵族,朴素的打扮却依然遮不住她脱俗的气质。 她其实也在看他。

因为她感觉他决不像其他的纨绔弟子——就算他出身豪门。 今天他来到城楼上,是向她道别的。

边城又起烽火,战事吃紧,为了保护国土和心爱的她,他必须离开。虽然他曾让她担心过好几回,但这次不同,这或许是永别了。

他知道这城楼上久等的不光是他,还有一个人,就是她。她就藏在墙角那儿。

她早来了,她已经知道这次约会的意义。她不知流了多少泪水。

她终于出来了,依旧美丽善良,娴静温婉,知只是笑容不再,人也憔悴许多。 两人静默许久,彼此心里都很清楚,只是都不愿意说破。

他走时只带了两样东西——一只她送的箫笛,一支竹筒,那里装这她送的白茅。 弱小的邶国是最终没能逃过一劫城破了,江山在敌人的铁蹄之下支离破碎。

他在城外找到了身为统帅的他的遗体,她没有再哭。因为泪水早已经流干。

清晨,敌军的一个士兵发现了他,急忙去报告了首领,首领很惊讶,一个弱女子,她想干什么?当首领带着军队到来时,所有人都被她的美貌惊呆了。 她看上去十分苍白,在众人的包围中,她又看到了嫩绿欲滴的蓟草,他回忆起与他的美好时光,竟渐渐笑起来,笑得很释怀,是一种轻松与解脱的笑容。

突然,笑声停住了,敌人正纳闷时,一道暗红的液体正从她嘴角流出来。她手撰着的那把匕首,是他为她打造的,没想到竟用在她自己的身上。

她美丽的眼合上了,为他,也为祖国。 但从那以后,总有人说,听到隐隐约约的箫声从城外传来。

4 关于邶风静女的作文

双双飞---据《邶风静女》改写 春送胭脂花色弄,朵朵摇曳在风中。

静女姝媛何相似?浅笑影随皎月容。 鸳鸯相嬉涟漪拥,一刻似与三秋同。

来回踱步恼时滞,登高翘望远朦胧。 忽闻身后窃笑起,方识早待城域中。

姗姗碎步锁玲珑,款宽银声甚琴音。芊芊玉手替筒管,垂首掩面情意重。

娇花依附筒管生,几朵浅淡几朵深。一奏蜂碟舞纷纷,再奏百鸟齐放声。

试拂难舍喜融融,疑是仙女下凡尘。 野外田园生机盛,青草农物绿芽嫩。

青青荑草不输颜,敢与鲜花比娇怜。 静女径自采荑草,颊飞红云喜想送。

鹊鸟展翅双双飞,声声啼鸣报喜讯。 筒管荑草天下同,静女相送添华浓! 本文地址: /cgi-bin/bbs/show/contentclub=3&groupid=111:10723&messageid=13875 一首纯美动人的恋歌 ——《邶风静女》赏析 爱情是人类永远的话题,爱情之诗历来颇多:有“执手相看泪眼”那般缠绵悱恻,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那般刻骨铭心,或直抒胸臆,或融情于景,各具特色。

但如果让我们在古典文学的长河中找一首最纯最美的恋歌,我们要首推《邶风静女》。 《邶风静女》一诗,向来为选家所注目。

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也就是说,它是一首爱情诗,是一首大胆直白的情歌,是一首纯美动人的恋歌,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具体的说,《邶风静女》的美表现在故事美、图画美、情感美。

先说《邶风静女》的故事美。《邶风静女》给我们叙述了一个很浪漫的爱情故事,一对青年男女相爱、约会、赠送情物。

第一节首句“静女其姝”,初看不过是写一个少女的美丽,然而细细想来,“静”和“姝”两个字富有暗示性,它告诉我们:美丽的少女在这个美丽的季节一定会有美丽的故事。第一章用赋的手法,写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

一对年轻的恋人,相约于城角。姑娘先到,故意躲藏起来捉弄他。

小伙子因为迟到已经心急如焚,明明看到姑娘的身影在城头一晃,转眼之间竟然不见,不禁坐立不安,抓耳挠腮。这一段情节写得精彩极了,整个场面没有安排一点声音,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让人隐隐地听到两颗炽热的心在狂跳,火热的爱情在燃烧,真是无声胜有声。

第二章写男青年在等待中想起姑娘那么漂亮,送给自己的“彤管”那么好看,令自己陶醉。第三章写男青年又想起姑娘送给他的“荑”,既好看又奇异,自己特别喜爱,因为其中蕴含姑娘相赠的情意。

这荑草是美丽的她跋涉远处郊野亲手采来的,物微而意深,一如后世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之“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重的是情感的寄托、表达。作者没有明写小伙子对姑娘的热恋,却通过对礼物的喜爱间接的表达了小伙子的感情。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对礼物的喜欢是因为它是恋人赠与,拿到礼物就大喜过望,对人的爱慕就不言自明了。 这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有的只是那种纯而又纯的两情相约,没有一点私欲,和现代人赠送爱人黄金首饰等相比,他们的爱情故事里的“荑”那么美,似乎闪耀着七彩的光芒。

可以说,《邶风静女》正是以它没有曲折而又感人的故事,塑造了那个热烈而淳朴的男青年形象,也向我们展示出了那个美丽纯洁的静女形象。 再说图画美。

《邶风静女》创设了三幅美丽的图画,一幅城角相会图,一幅欣赏彤管图,一幅爱物及乌重归荑图。三幅图画,两个背景。

我们都知道,一个女子,当生命之花盛开时,,即使没有任何背景的陪衬,她已经很美丽了,而静女的背后有这么美的背景的陪衬。在第一幅画中,她背后的背景是一段古老的城墙,厚重的城墙在一个天真可爱的女孩子身后延伸,整幅画的光线似乎明亮了,线条似乎变的柔和了。

“爱而不见”,静女像是和他开玩笑,又像是故意引诱他。我们读到这几句时,好像能看到静女顽皮而动人的笑容。

在第二三幅画中,她背后的背景是郊外的田野,田野一望无际,无边无垠,碧绿的荑草在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摆,诗中有画,画中有人,有活动的人。茅盾先生说:“人依然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再者,如果不是内生活极充满的人作为这里的主宰,那又有什么值得怀念?”那我要说,如果这幅画中没有对生活对未来对爱情充满向往的静女和男子的活动,这幅画也就失去了它的光彩。

当然,构成《邶风静女》的美最主要的还是那种打动人心的爱情。大概这是我们迄今为止读到的最纯真的情歌之一。

少男少女相的幽会,开个天真无邪的玩笑,献上一束真情的野花,把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天真烂漫勾画得栩栩如生。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男女之间那种纯而又纯的爱情最能打动人。

谁都有年轻的时候,当鲜花盛开,当爱情不期而至,我们也曾有过这样的期待和激动。所以,爱情无价,青春同样无价,青春年少时的纯情不仅无价,也是唯一和永恒的。

生命,因爱情而美丽。即使一个平凡的女人,也会因爱情的滋润而美丽,何况静女本来就很美丽,你看作者用“姝”和“娈”表现她的美好,我们想象一下,这个沉于爱情的少女的感情是那么纯洁、那么美好,需要一个人一生去呵护。

一切都可以改变,青山会变老,大海会枯干,沧海变桑田,只有这初恋的情怀不会改。

5 模仿《静女》写一篇爱情作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若兰独自站在角楼的一边,眺望着角楼外边苍茫的远。风儿刁蛮地卷起尘土,扰乱了原本属于大地的宁静。温柔恬静的脸上始终掩盖不了内心急切的盼望。久久地等待换来的却是迟迟的不出现。风掠起了她耳边垂落的的乌丝。她有些怅然了,心里嘀咕着……

远处,在她眺望的远处,阳翌急匆匆地一路小跑过来。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脚步一个也不停歇,焦急的心情可不亚于在角楼上等待的伊人。可待他赶到那个这几天在他脑海闪过千百遍的地方时,发现已经是“人去楼空”了,苦苦寻觅也未见他盼着的心上人。自得自个儿在那里抓头搔耳,自个儿在那里悔恨了。某一刻抬眸才发现了角楼那边灿若桃花的笑容。

“你若再不来,我便要走了”若兰口是心非地轻声抱怨道。

其实,她压根就没有回去的念头。当她失望地迈出第一步后,即可又缩了回来,心里打着什么主意……

“这算我的不对了。可你偷偷藏起来又怎么解释丫?”阳翌盯着若兰不满地说。

若兰撇撇嘴,白了他一眼,转过身去,漫不经心地小声窃笑---想到阳翌刚才着急的样子,她就忍不住笑起来。

“咱们讲和吧!一笔勾销了,我既然已经来了,你便不可再生气了。”阳翌无奈地说道。

若兰掏出悄悄藏了良久的东西,递给了阳翌,“我知道你喜欢萧,这是父亲出外经商给我带回来的,吹吹看吧。”阳翌接过管萧,爱不释手地赏个不停。毫无瑕疵的红色点缀着精致的金色花纹。那尾端追着的长絮显然是后来接上的。不仅没有图添杂乱,而且增添了吹奏时飘逸的柔美。他心里正暗暗被若兰的细心感动着。

阳翌习惯地吹奏了起来,柔畅悠扬的箫声如风过竹林般倾泻而下,渲染着浪漫的氛围。

“管萧精致红艳,伊人美丽可人”阳翌淡淡说道。

那是初春,若兰和阳翌漫步在放牧的野外,沐浴在阳光延伸到远处的大片景色尽收眼底。走累了,他们便席地而坐,身边是一片新生的荑草。若兰随手摘下一根荑草,看着阳翌说:“你知道隐藏在荑草的密语吗?”阳翌平时哪会注意这些玩意儿,摇摇头表示。若兰微笑着往下说:“是民间美好爱情的象征。”阳翌笑了,他握着若兰手中的荑草说:“如果这荑草是绿叶,你便是我那娇艳的红花。”。若兰依然带着灿若桃花的笑容,留下羞红的侧脸。

起风了,那一片绿随着微风荡漾着,似天然铺就的舒适的毛毯。他们俩干脆躺下,让这“毛毯”柔软地贴在脸上,嗅着好闻的泥土夹杂小草的香气,望着那水洗过的蓝天,谈生活,谈未来,谈那些幸福的事……

6 模仿《静女》写一篇爱情作文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若兰独自站在角楼的一边,眺望着角楼外边苍茫的远。风儿刁蛮地卷起尘土,扰乱了原本属于大地的宁静。温柔恬静的脸上始终掩盖不了内心急切的盼望。久久地等待换来的却是迟迟的不出现。风掠起了她耳边垂落的的乌丝。她有些怅然了,心里嘀咕着……

远处,在她眺望的远处,阳翌急匆匆地一路小跑过来。他大口大口地喘着气,脚步一个也不停歇,焦急的心情可不亚于在角楼上等待的伊人。可待他赶到那个这几天在他脑海闪过千百遍的地方时,发现已经是“人去楼空”了,苦苦寻觅也未见他盼着的心上人。自得自个儿在那里抓头搔耳,自个儿在那里悔恨了。某一刻抬眸才发现了角楼那边灿若桃花的笑容。

“你若再不来,我便要走了”若兰口是心非地轻声抱怨道。

其实,她压根就没有回去的念头。当她失望地迈出第一步后,即可又缩了回来,心里打着什么主意……

“这算我的不对了。可你偷偷藏起来又怎么解释丫?”阳翌盯着若兰不满地说。

若兰撇撇嘴,白了他一眼,转过身去,漫不经心地小声窃笑---想到阳翌刚才着急的样子,她就忍不住笑起来。

“咱们讲和吧!一笔勾销了,我既然已经来了,你便不可再生气了。”阳翌无奈地说道。

若兰掏出悄悄藏了良久的东西,递给了阳翌,“我知道你喜欢萧,这是父亲出外经商给我带回来的,吹吹看吧。”阳翌接过管萧,爱不释手地赏个不停。毫无瑕疵的红色点缀着精致的金色花纹。那尾端追着的长絮显然是后来接上的。不仅没有图添杂乱,而且增添了吹奏时飘逸的柔美。他心里正暗暗被若兰的细心感动着。

阳翌习惯地吹奏了起来,柔畅悠扬的箫声如风过竹林般倾泻而下,渲染着浪漫的氛围。

“管萧精致红艳,伊人美丽可人”阳翌淡淡说道。

那是初春,若兰和阳翌漫步在放牧的野外,沐浴在阳光延伸到远处的大片景色尽收眼底。走累了,他们便席地而坐,身边是一片新生的荑草。若兰随手摘下一根荑草,看着阳翌说:“你知道隐藏在荑草的密语吗?”阳翌平时哪会注意这些玩意儿,摇摇头表示。若兰微笑着往下说:“是民间美好爱情的象征。”阳翌笑了,他握着若兰手中的荑草说:“如果这荑草是绿叶,你便是我那娇艳的红花。”。若兰依然带着灿若桃花的笑容,留下羞红的侧脸。

起风了,那一片绿随着微风荡漾着,似天然铺就的舒适的毛毯。他们俩干脆躺下,让这“毛毯”柔软地贴在脸上,嗅着好闻的泥土夹杂小草的香气,望着那水洗过的蓝天,谈生活,谈未来,谈那些幸福的事……

7 诗经静女怎么写,求静女改写600字作文

你是那么美丽娴静,竟会对我一见倾心,这就像上天对我的恩赐。

你约我在城楼角相见,我兴奋得彻夜未眠。时间像生了锈般过了一夜,我如约而至,却看不到那美丽温柔的你。

你在哪?你不会爽约的,对吧?你不是拿我这傻小子穷开心的,对吧?问号充斥在我混乱的脑中。我有些心灰了,自己是什么人?你又是什么人?我怎可能配得上高贵的你。

我走来走去犹豫徘徊,心中七上八下全为你。我仿佛听到心中一个声音在叫,你会来的,你一定会来的。

我无奈焦急地等着,希望你已经来了,只不过是那羞涩的少女之心使你不愿出来。唉,最苦思人愁,伤心古城楼。

悲欢迸胸口,心中思忧忧。 我正欲转身离去,你却像仙女一般出现在我面前,你果真到这么早!这是多么令人兴奋!你是那么浪漫,让生命充满惊奇。

我诉说着对你的爱慕,你,是我生命中的唯一;你,是我生命中永恒的话题;你,是天地万物的源泉;你,是天地万物的动力;你,仿佛就是整个世界。你温柔的望着我,面颊上飞上两朵红霞。

你抽出一把火红的笛子送我,来见证我们爱情的坚贞不渝。那笛子闪着火一般的光,任何宝物在它面前都黯然失色。

我的心跟这红光沸腾燃烧。我要保护陪同你这天使一生一世。

你又把从野外采来的茅草送我,这令我心如波涛,心似狂潮,因为这就是你我天长地久的约定。那草朴实却美丽异常,任何奇花异草在它面前好似粪土,因为那是你送的。

这是你给我的幸福,我永远无法将它从心中抹去。

1诗经关于爱情诗句

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周南·关雎•先秦

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zāi)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诗经·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 ·王风 ·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yì),不知其期,曷(hé)至哉?

鸡栖于埘(shí),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⑥!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huó)?

鸡栖于桀(jié),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诗经 · 郑风 ·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 · 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qí),衣锦褧(jiong炯)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ti),如凝脂,领如蝤蛴(qiúqí),齿如瓠(hù)犀。螓(qín)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yue)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fén)镳镳(biāo),翟(dí)茀(fu)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gu)濊濊(huo),鱣(zhan)鲔(wěi)发发,葭(jiā)菼(tan)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qie)。

采薇

小雅·鹿鸣之什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mǐ)家靡室,玁(xiǎn)狁(yǔn)之故。不遑(huáng)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gǔ),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kuí)。君子所依,小人所腓(féi)。

四牡翼翼,象弭(mǐ)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

报之以琼玖。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2诗经里描写爱情的诗句

遥想2500年前的爱情 文/路生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宝贵遗产,它收集了距近2500年前500年间的305篇诗歌作品,其中,有大量的是描写恋爱与婚姻生活的,如今读来感慨良多。

(一)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劳动是美丽的,劳动的女性惹人爱慕。《诗经》的首篇《关睢》就是描写劳动的女性获得男性爱慕的作品。

劳动给予了女性窈窕的身姿。劳动的女性不用减肥。

劳动的女性的窈窕的身姿,深深吸引了爱慕她的男性。男性为她展转反侧,夜不能眠,她因此获得了爱情。

劳动的女性观之若画,其韵深遂;劳动的女性品之若茶,其香清心;劳动的女性咏之如歌,其声远矣!2500年前的劳动的女性不知今天的“傍大款”为何,劳动让她美丽无比,招人爱慕的同时,自食其力。 (二) 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有梅,顷筐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这位女子仿佛不大会“推销”自己,到了婚嫁的年龄还嫁不出去,只能在心里一个劲儿地着急。开始时,她还想出嫁时选择一个好日子,但很快,她便有些等不住了,也管不了什么吉日不吉日的了。

她似乎还想在向自己求婚的男人前面撒撒娇,但易逝的青春如同成熟的梅子纷纷落地,越来越稀少,她很快便没有那个兴趣了,巴不得人家开口呢!这个女子若为足不出足的那类,她将自己这份真实的情感写下来,等待有人前来求婚,而当那一天真正到来,她也许会被羞得满面徘红——这是多么的可爱!而她若为敢于在山间向众多的男子唱此类情歌的那类,这将是何等地大胆与直白!我没有理由怀疑她的相貌,因为,诗或曰歌已使她非常之美了。美丽的诗歌要比美丽的征婚广告强千万倍。

(三) 女曰:“鸡鸣。”士曰:“未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妻子说:鸡叫了。 丈夫说:天还未亮。

妻子说:你起来看看吧,启明星那么亮。 丈夫说:那我要去射凫雁了。

妻子说:我用射得的凫雁为你制肴下酒,愿我们和乐偕老。 丈夫说:我知道你与我同心,衷心爱我,我把杂佩送给你,表示我的报答。

奔走于都市,我似乎从未想到去一片原始古老的地方狩猪。霓红灯下的女人成群结队,但与她们结婚,我肯定得学会做饭。

她们已不愿为别人做出牺牲了,甚至拒绝生孩子。那古老的土地上的茅草屋令我向往,是它和那个乖巧的女人让我重心找到了爱情的感觉,但我并非原始蒙昧主义者。

(四)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漂亮的女孩似乎很顽皮,她将诗作者约到了城楼,自己却藏了起来,在暗中望着诗作者“搔首踟蹰”。

她送给诗作者一支“彤管”(红色的笔管)和几根茅草,在诗作者的眼里不但彤管很美丽,而且她更美丽了。 简单的礼物却能加深爱慕的情意。

送礼物的人也许有很大的随意性,但这却被精心准备的更会人喜欢。若是茅草变做鲜花,彤管变做更加值钱的东西,也未必能使对方更加地真诚与痴情。

爱,最为重要的是情。情人眼中出西施,说不定那人送礼物给诗作者的女子很丑! (五)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这是《诗经卫风》中一首题为《氓》诗中的几句,是一位弃妇所写。

作者通过劝说斑鸠不要馋嘴去吃桑葚,告诫姑娘别轻易爱上男人。她说,男人们寻欢作乐,把女人说甩就甩了,而女人一旦投入进去便会不能自拔的。

女人为爱而生,女人甚至可以为爱而死,被弃的女人叫人同情。女人最善良,善良的女人最易动情,这也便注定了她们最易受伤。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祝愿美好的爱情地久天长! (作者注:“有梅”一首出自《诗经召南》;“女曰:‘鸡鸣’。”

一首出自《诗经郑风》;“静女其姝一首出自《诗经郑风》。《氓》出自《诗经卫风》。)

祝您好运。

3诗经中有关爱情的诗句有哪些

关雎

[格式:诗经]

[作者: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注释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

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逑:(雔)之借字,(雔),双鸟之意。

荇菜:水草名。

寤:睡醒,寐:睡眠。

芼:音帽,有选择之意君子偕老

[格式:诗经]

[作者:诗经]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瑳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注释

出自诗经·国风·鄘风。

子衿

[格式:诗经]

[作者:诗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出自诗经·国风·郑风。

4诗经里表达爱情的诗句有哪些

1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经·国风·秦风·蒹葭》译:初生芦苇青又青,白色露水凝结为霜。所恋的那个心上人,在水的另一边。沿着弯曲的河边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道路上障碍多,很难走。顺流而下寻找她。仿佛在河的中间。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纷纷飘落。

4乐只君子,万寿无疆。《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5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6绿兮衣兮,绿衣黄裹。绿兮衣兮,绿衣黄裳。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7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诗经召南江有汜》

8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9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10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译:生生死死离离合合,我曾经对你说过,我愿意握着你的手,伴着你一起垂垂老去。

1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诗经中的爱情的诗句_诗经爱情的句子_诗经描写爱情的诗词诗经中的爱情的诗句_诗经爱情的句子_诗经描写爱情的诗词。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12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诗经·国风·召南·采苹》译:哪儿可以去采苹?就在南面涧水滨。哪儿可以去采藻?就在积水那浅沼。

1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14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秦风·蒹葭》

15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邶风·柏舟》

16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

17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郑风·风雨》

18人之多言,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19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5《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句有哪些

《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句有很多,我最喜欢其中的两句,第一句是“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第二句是“绸缪束薪(楚),三星在天(户),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粲者),子兮子兮,见此良人(粲者)何!”。

第一句出自《诗经邶(bèi)风击鼓》,原文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电视剧中把“说”通假为“悦”,显然是错误。在网上查找了一下张氏原著,也同电视剧一样,不知是张氏之误,还是盗版之错。是不是张氏根据剧情有意更改?我想不会,正因为“说”可以通假“悦”,所以在这儿没有人会冒着被人误解的风险这样改。这一句中,“契阔”是离合的意思,“说”在这里的意思是誓约、誓言。全句的翻译应为:人生难免生死离合,我与你共同盟誓: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白头到老!

第二段出自《诗经唐风绸缪》,共三层,剧中引用的是第一层和第三层,意思大致相同,这儿只谈第一层。绸缪是缠绕、捆绑的意思,三星指天上的星星,具体哪三星说法不一。剧中对该诗的翻译很到位,应是:把柴禾捆得再紧一些,看那星星高高挂在天上。今天是什么日子呀,让我见到可心的人儿。可心的人呀可心的人,见到可心的人儿我该怎么办!

6诗经里有哪些描写爱情的诗句

1、“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2、“绸缪束薪(楚),三星在天(户),今夕何夕,见此良人(粲者),子兮子兮,见此良人(粲者)何!”

3、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4、诗经·周南·关雎·先秦

关关雎(jū)鸠(jiū),在河之洲。

窈(yǎo)窕(tiǎo)淑女,君子好(hǎo)逑。

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wù)寐(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zāi)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

5、诗经·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以为美,美人之贻。

7求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词

诗经·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诗经卫风木瓜》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东门之池》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月出》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8诗经中关于爱情的诗句

《诗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诗经·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经·国风·邶风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我愿与君相知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朋友们大家好!我用了很长的时间,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和心血去解读幽婉深挚、千古深情的李商隐。这个过程既让人感觉非常陶醉,当然说实话,也让我感觉非常疲惫,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终于解读完李商隐之后,我们就来一首轻松的情诗吧,来聊一聊诗经里的那首千古名作——《邶风》中的《静女》,诗云: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提到这首《静女》,我总是想起网上聊天的段子,当我说“别理我,我想静静”的时候,对方总是无厘头地问“静静是谁?”那时候我就想回复,就是“静女其姝,静女其娈”的静静啊。从这个很冷的段子大概也可以看出,大概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静静,都有一个静女。那么两千多年前的那个静静、那个静女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这首诗用了三章复沓章法,表现了那个美丽的静女,也表现了那一对恋爱中的男女,他们美丽生动的形象。只不过《静女》的复沓章法和《诗经》中常用的复沓章法还不太一样,和《关雎》、《蒹葭》都有明显的区别。像“蒹葭苍苍”、“蒹葭萋萋”、“蒹葭采采”,这是标准的,三章完全一样的复沓章法。而《静女》这首诗中它的复沓就很有意思:第一章“静女其姝”和“静女其娈”,这明显可以看出复沓来,但第三章的“自牧归荑,洵美且异”,明显则和前两章的“静女其姝”、 “静女其娈”不太一样。可是,虽然语言上有所不同,但第三章的“自牧归荑”又和第二章的“贻我彤管”,形成一个“复沓式”的递进关系,所以二、三章之间又有隐约的复沓关系,这就使得《静女》这首诗显得非常独特。其实这三章分别讲了三个场景,而至于这三个场景之间的关系,因为这种比较独特的复沓关系,也就导致了后世对这首诗三章之间的逻辑关系,也就是三个场景发生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了众说纷纭的意见和观点。

        那我们就先来分别看看这三个场景。第一章最清晰,“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从训诂的角度看,“静女”的“静”字其实非常有讲究。“静”字最早见于金文,许慎《说文解字》说:“静者,审也,从青争声”。也就是说,静的本意是自我内心的审视,它这个字根,“青色”的“青”其实原意是“清水”的“清”,而“争”字作为音符,其实也有意符的作用,有一种“努力”、“全力以赴”的意思,所以“静”字的本意就是,内在全力以赴达到纯净如清水一般的心境。所以你看图书馆里经常会写一个大大的“静”字,不只是让你安静,其寓意还是让你经过学习、努力,达到心灵世界的宁静、纯净。所以之所以说“静女”,应该是力图表现其纯洁、纯粹,而这种纯洁与纯粹,我个人理解其实和后面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尤其在二、三章中,甚至可以解答一些千古疑问。

          “静女其姝”的“姝”字,《说文》说:“姝者,好也”。就是指女子,由内而外的美丽的样子,所以“朱”既是音符也有红颜之意,所谓面色红润有光泽,那就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美丽。这样纯洁而美丽的女子,她“俟我于城隅”,也就是她和一个小伙子双双陷入了爱河,然后他们约会在城角一隅。当然“城隅”我们可以说是城角一隅,所谓“一隅之见”、“日出东南隅”,“隅”本来就是角落的意思。当然最初在金文的“隅”,它特指是城墙、城郭的那个角落,而且从字型构造的角度上来看,它应该特指的是城角的遮挡物,或者是凸出物,那么就应该是城角的角楼。所以“俟我于城隅”,“俟”就是等,约会了在这个地方等,等待的地点就应该是城上的角楼。我们在前面的解读中说过,传统中华文化中,非常喜欢登高望远。所以亭台楼阁,包括城市与都城,其实都蕴含着高大、唯美的一种特别。所以“都城”的“都”,其实原来就是国都的,它的城墙上最高的高楼,最后指代整个国都,所以“都”本来就是高大俊美的样子。两个相爱的人在城上的角楼约会,这又不由得让我想起,《大话西游》的紫霞仙子和那个夕阳武士来。说实话,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之所以那么经典,就像我们在《子矜》里分析的那样,我总觉得它的情感总是遥遥地指向中国爱情文学的源头《诗经》,那样纯粹,又那样伤感,所以恒为经典。不过《静女》这首诗里头只有浪漫,并没有伤感,哪怕那个男孩子的惆怅,其实也是欢快的惆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是说到了约会的时间,那个美丽的女孩子还没出现,这就让那个小伙子有些着急了。当然没有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个纯洁的女孩子,她还有几分古灵精怪、几分调皮,因为“爱而不见”的这个“爱”字,它其实是个通假字,通草字头加一个爱情的爱,它原意是隐蔽、遮蔽的意思,躲藏起来的意思。看来是这个姑娘在逗小伙玩,在跟他玩捉迷藏,所以这也可以反证我们在《蒹葭》里的说到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虽然“溯洄从之,道阻且长”,但“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时而若隐若现,若即若离,这不就是恋情中的男女,他们最可爱也是最正常的一种姿态和心态吗?所以《蒹葭》写的并不是失恋的伤感,也不过是爱而不见,所以那个小伙子着急、惆怅,恐怕也难免会像《静女》里的这个小伙子一样“搔首踟蹰”吧?“搔首”很形象,就是挠头啊,就是迷惑,就是猜想那美丽的姑娘她到底在哪儿呢?“踟蹰”就是徘徊不定。这个词我们到现在现代诗里还经常用,当然还有一个“彳亍”跟这个 “踟蹰”很容易混淆。戴望舒的《雨巷》说,那个“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那个“彳亍”两个字,是把“行走”的那个“行”字就分开,分别就是两个字。 “彳亍”是小步慢走的意思,而“踟蹰”呢则是来回踱步、徘徊的样子。所以李贽曾有诗说“踟蹰横渡口,彳亍上滩舟”,这一联诗——两句诗就很形象地把“踟蹰”和“彳亍”这两个非常相近的词,给区分开来了。那么“搔首踟蹰”,就可以看出那个恋爱中小伙子他非常着急,如此的生动形象。这既反证了他对那个姑娘的爱,也可以从中看出那个美丽的纯洁的姑娘在他心中的地位。

        接下来的第二章,姑娘终于出现了。“静女其娈”,“娈”是面目细致,五官细致、精致而美好的样子。“静女其姝”的“姝”是气色非常美好,而“娈”则是指的长相,尤其是指面部的五官的细致与精致。从“静女其姝”到“静女其娈”,我们就可以想见这个女孩子她那种由内而外的美丽,不论是她的气质、精神,不论是她的皮肤、五官,也就是不论是性格还是长相,她在那个小伙子的眼中都是极其圣洁而完美的。所以连她拿来的东西,送给小伙子的礼物也都是那样的唯美、那样的完美。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这是第二个场景。赠送的一样东西,是姑娘送给小伙子的一样东西,这个东西牵扯重大,也是后世有关这首诗众说纷纭的一个关键的节点所在。“贻我彤管”,“贻”就是赠送,送给我彤管,这个“彤管”到底是什么?“彤”毫无疑问就是红色的,“管”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这个“管”字很容易让人想到一个成语“双管齐下”。这个成语来自于宋代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记载了唐代的画家张璪,说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这是说,张璪有一个绝技,可以同时握两只毛笔画松树,而且一为枯笔,一为浓墨,这样可以同时画出来枯干和生枝,而且两种意境,“势凌风雨”或“气傲烟霞”。这简直就是郭靖的左右互搏之术,“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而且比那个难度要高多了。这里的“双管齐下”的“管”毫无疑问就是毛笔,所以“彤管”的“管”,很多人认为就应该是指的是毛笔。

        那为什么是“彤管”呢?在古代女史用的毛笔会漆成朱色,那么就是彤管,红色的毛笔。因为女史就是古代的女知识分子了,很受人尊重,所以后代旌表、颂扬女子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彤管扬芬”、“彤管扬辉”。如果我们在一些老宅子里看到这样的匾额,就知道它其实是颂扬其中的某位女眷的。因为有女史彤管之说,而女史又是最早用笔,来记载宫廷生活的女知识分子,所以经学派的知识分子,牢牢地抓住“彤管”这个词,认定《静女》这首诗应该是一首政治讽喻诗。所以《毛诗序》就说:“《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玄的《笺注》也解释说:“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这都是说这个《静女》,其实就像女史那样,用她的彤管讽刺“卫君无道,夫人无德。”这个说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成为《静女》这首诗解读的主流。

          后来,一直到欧阳修,包括朱熹才认为这就是一首彻头彻尾的爱情诗。当然,现在人很多人会对这个说法提出异议。有人说,毛笔不是到蒙恬才有的吗?所以那个时候的彤管,不可能是指毛笔。这一点倒必须要说明,毛笔其实从考古的发现来看,一则湖南长沙的左家公山,还有河南信阳的长台关,两个战国楚墓里都发现过毛笔的实物;二则我们在殷墟的甲骨这个残片上,也发现了留有朱字或墨字的这个书写痕迹,学者推论就应该是毛笔的书写痕迹。而蒙恬的贡献呢,其实是发明了用那个石灰水去浸润那个毛,从而去除毛上头斥水物质的那种技术,所以蒙恬其实是改进了毛笔的制作技术,从而使得这种制作技术最终定型下来。所以倒也不能说这个“彤管”就一定就不是毛笔。

        但是“彤管有炜”,“炜”就是亮泽鲜艳的样子。“说怿女美”,“女”就是指的彤管,是指这样亮泽鲜艳的彤管,它真的好美好美啊!当然爱恋中的人爱屋及乌,因为爱这个美丽的静女,所以她送给小伙子的任何一样东西,小伙子都珍爱无比。但是为什么要特别突出彤管的这个“有炜”?“炜”也就是它的鲜艳的颜色呢?所以另一种观点说,这个彤管并不是笔管,并不是毛笔,而是一种野草,是草管,这种野草呢,有人认为是“双同管子”。它一开始长得很嫩,但也可以长得很长,尤其它中间是空心的,甚至在它成熟变硬之后,还有可能把它做成一种简单的乐器来吹奏,所以你看至今乐器的这个分类,还分管乐器和弦乐器。而事实上我们讲过“和合文化”的那个“和”字,它甲骨文的原意,就是很多和管排列,每个和管都能吹出自己的声音,然后很多和管排在一起又能发出共鸣来,这就是音乐上的和声。这样一来,关于彤管的解释就有三种说法,一则是指毛笔,毛笔的笔管;二是指野草;三则是指的乐管,就和音乐有关。而关于彤管的训诂与争议,就变成了这首诗,到底是政治讽喻诗还是爱情诗的泾渭分明的区别所在。

          我们还是先放下彤管的争议,来看一下第三段,第三个场景。我个人认为第三个场景是解答第二个场景,它是彤管之谜的关键所在。第三个场景是“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为什么说它和第二章又形成复沓章法?因为它还是姑娘送给我的东西,姑娘“自牧归”,姑娘也就是这个静女。“自牧归荑”,“牧”也就是从野外,野外采摘归来送给我。这个“归”,通为“馈赠”的“馈”,还是赠送的意思。赠送的什么呢?这个“荑”就很有意思了。“荑”,我们讲过“庄姜”之美,说她“手如柔荑”,“荑”是什么呢?“荑”是那个初生的白茅草的草叶尖,所以“手如柔荑”是形容她的白与嫩。正是这种又白又嫩的“柔荑”,所以诗人才说它“洵美且异”,就是确实美得非常的特别——特殊的美。

        那么这个特殊到底是什么?或者说,它到底特殊在哪呢?事实上,这种白茅草还确实非常之特殊,说一个著名故事我们就知道了。齐桓公伐楚,其中还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叫“风马牛不相及”。齐桓公九合诸侯,是“春秋五霸”之首。鲁僖公四年,齐桓公率领诸侯联军攻打楚国,楚成王的使节对齐桓公说:“您住在北方,我们住在南方,双方相距那么遥远,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是说即使马与牛牝牡相诱,也不能相及,你闲着没事跑我们这来干啥呢?这时管仲代齐桓公回答,所谓“出师有名”,管仲最重要的一个理由就是说:“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就是说,为什么打你们呢?因为你们不守规矩,你们不献贡品,导致周天子的祭祀无法完成。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还排在最前面,你们不按时进贡贡品,导致祭祀不能完成,这罪责可大了去了。

        那么这个楚国要进贡的贡品是什么呢?叫“包茅”,“包”当然就是裹束起来的,这个“茅”就是金茅草,郑国产的是白茅草,而楚国这个地方产的是“金茅草”。而这个“自牧归”这个“自牧归荑”的“荑”,正是白茅草的草叶尖。为什么白茅、金茅对祭祀那么重要呢呢?是因为白茅、金茅细嫩柔美。古人祭祀过程中,要把酒洒在这个白茅草或者金茅草上,然后看着酒一层层地过滤下去,古人认为这就像神在饮酒一样。所以因为牵扯到了祭祀,牵扯到了神性,所以那个“手如柔荑”的“荑”就不只是外在形象之美,甚至还带有一种内在的精神和信仰之美,所以“自牧归荑”这个“荑”才“洵美且异”,也就是具有一种极其特别的美。而且“自牧归荑”也揭示了一个重大信息,也就是:我们知道在早期人类生活中,尤其进入男权社会之后,在男耕女织的耕作文明产生之前,是典型的狩猎文明与采摘文明。那么在这一段时期,男子他主要的功能就是狩猎,而女子她主要的功能就是采摘,对于那些祭祀中要用到的神性物质,比如说白茅草、金茅草,其实都是由部落中最美丽的那些年青的女子们,由她们去完成采摘和收集的任务。所以这个“柔荑女”从野外采摘回来的白茅草,送给她心爱的小伙子,当然在小伙子的眼中就变得“洵美且异”。

          而且爱情的力量还不止于此,小伙子说:“非汝之为美,美人之贻”。说不是那个白茅草本身,就美到那个地步,是因为那美丽的静女将其采摘来送给我,在我眼中你才美到这样无以复加的地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典型、最标准的借物言情的手法。虽然因为爱那个姑娘,所以有关她的一草一木,都应该变得那么美,但是如果那个姑娘不一般呢?所以她手中的一草一木也会同样的是不一般的。既然这个“自牧归荑”的“荑”——这个白茅草是这样的不一般,不仅美,而且具有神性的美。

          那么那个彤管,回头来看,我个人觉得既然二三章之间有一种复沓的联系,它也就应该同样既来自生活的采摘,又同时具有神性的美,怎么说呢?就是说,首先这个彤管其实也应该是这个静女采摘之物,其次这个采摘之物虽然是自然的,甚至也有可能用于祭祀。我们知道在远古祭祀中,所谓音乐的起源,舞蹈的起源,其实都来自于祭祀。既然这个彤管长成之后可以成为一种吹奏乐器,那么它也就应该可以用于民间的祭祀。这样一来,这个彤管——第二章的彤管就和第三章的白茅草完全匹配,完全一致。如果把它解释为毛笔笔管的话则和“自牧归荑”的“荑”,也就是和白茅草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如此一来从彤管、从白茅草——从女孩子赠送给男孩子的这两样东西,回头再去看“静女”的“静”字,就别有意韵了。

        我们从字源的角度分析过“静”字。其实代表着纯净、纯粹,用它来形容一个女子不仅有纯洁之意,甚至有圣洁之意。那么这个美丽圣洁的纯洁而圣洁的女子,她的任务是什么?她的任务是去野外采摘,采摘和祭祀有关的彤管、白茅草,而她把这些圣洁美丽的自然之物赠送给她心爱的爱人,那么这就在她心爱的爱人心中引发了巨大的感情波澜。甚至爱情与信仰叠加,以至于爱情成为最后的信仰,所以他才会说“彤管有炜,说怿女美”,才会说“匪汝之为美,美人之贻”。这样一来,从开始的“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到最后因为爱人的出现、爱人的赠送,内心获得巨大的满足与陶醉,这样三个场景才完美地匹配在一起。

        当然也有人认为,是他在等待这个静女的过程中,想起过去两个场景,这个静女赠送给他两样的东西,一个彤管,一个白茅草,这让他在“搔首踟蹰”的等待过程中产生巨大的陶醉与美感,这当然也能说得通。其实我个人认为,这三个场景先后关系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爱情本身,是那个女孩子为什么叫做“静女”?而她在那个小伙子心中的形象是何等的纯粹、纯洁、圣洁而完美。好吧,说了那么多,我也想静静,你可能会问,静静是谁?我会笑着告诉你,“静女其姝,静女其娈。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谁的心中没有这样一个纯洁而圣洁的静女呢?

 

一对青年恋人约期幽会的生动场面。第一章写小伙子赴约等待对方时的急切心情。第二章写情人相见后馈赠信物,以加深感情。第三写静女赠送茅草和男青年内心的喜悦。《静女》诗虽短小,格调明朗欢快,静女的顽皮、活泼,男青年的忠厚淳朴,以及男青年对静女的炽热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诗歌用“直陈其事”即“赋”的手法和细节来描写展现男子约会时的心理变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39375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