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圆子在我们这边的方言叫做鱼耙,我们记忆里太熟悉不过的一道菜了,在我们当地的酒席婚宴,当然还有年饭上是必备的一道菜,而且吃年饭上这道鱼圆子时候还要放鞭炮,可见这道菜在我们这边受重视的程度,当然现在的美食横行,也有很多人不喜欢吃,但是不管怎样,每家年菜都会准备的,而且大部分是在家里做的。
手工鱼丸的做法
步骤step
1
鱼处理干净后,沿着鱼骨剖下鱼块
步骤step
2
剖下的鱼肉块去掉鱼皮
步骤step
3
然后将鱼肉块放到水里浸泡,漂去血水,冲洗2次
步骤step
4
洗净的鱼块沥干水分
步骤step
5
将鱼肉放进料理机里面打成蓉,当然有时间慢慢剁更好
步骤step
6
加入葱姜末里面顺一个方向搅匀
步骤step
7
加入淀粉里面再次搅匀
步骤step
8
加入水里面,开始用手使劲的顺一个方向不断地搅拌,再加入盐里面搅拌
步骤step
9
最后加点味精和一个蛋清里面继续搅动
步骤step
10
觉得搅好后,挤一个放冷水里试下,如果浮起来就好了,反之继续搅吧
步骤step
11
搅好的鱼蓉用手挤出丸子
步骤step
12
一大锅的冷水,把丸子都下进去
步骤step
13
开中火煮开,煮熟就可以吃了!
手工鱼丸的成品图
手工鱼丸的烹饪技巧
技巧tips
1制作鱼蓉前,鱼肉要放入清水中浸漂半小时,其间换水2-3次,以除去鱼肉中的血污,这样做出来鱼圆子才白;
2鱼肉与淀粉按照重量是4:1比例加入;
3搅动鱼蓉的时候要沿着同一方向搅动;
4盐和水的量也不是完全固定的,所以做好的鱼蓉先试水,在个干净碗里放冷水,挤一个丸子进去试下,若是能悬浮或者浮在水上,说明成功了,如果沉入水底,说明盐多了或者水少了或者没搅好,继续搅拌。
鱼丸寓意“团圆”,也因此成为了老百姓餐桌上春节必不可少的食物。鱼丸是每年过年必需准备的美食,一般在重要的宴席中也是少不了这道菜,湖北作为鱼米之乡,水资源丰富,淡水鱼种类多,因此会把鱼做成鱼糕、鱼面、鱼丸等各种美食,而鱼丸是流传最为广泛的。
做好的鱼丸口感Q弹、肉质细腻、鲜香味美,传统做法是先把鱼肉从鱼皮上刮下来,再挑出鱼肉中的鱼刺,剁成鱼茸,然后向鱼茸中加盐、葱姜水、打发的蛋清,搅拌上劲,最后给一些小葱葱白合均匀就可以了,温水下锅,小火慢慢烧开煮熟。
做出来的鱼丸洁白如雪,过年吃鱼丸有吉祥如意、团团圆圆的寓意,因此每年过年吃年夜饭,这道菜是不能少的。
速冻鱼丸要煮多久
你们知不知道速冻鱼丸要煮多久呢?速冻鱼丸是通过急速低温加工出来的食品,在这种情况下,微生物基本上是不会繁殖,那么速冻鱼丸要煮多久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速冻鱼丸要煮多久吧。
速冻鱼丸要煮多久1速冻鱼丸煮多久能熟速冻鱼丸一般需要煮15分钟左右,先等锅中的水烧开再下锅,鱼丸下锅后是下沉水底的,一般煮十几分钟之后就会上浮起来,然后再加入一点凉水,继续煮至鱼丸上浮水面就可以了,鱼丸比肉丸要更容易熟一些。自己做好鱼丸后,还有很多没吃完就放冰箱冷藏了,这种情况鱼丸大概要煮15分钟,也预留得给它解冻的时间。如果是刚做好的鱼丸大概煮6-7分钟就可以了。鱼丸飘在上面即可,如果不确定的话,可以先尝一个试试。吃速冻鱼丸有害吗虽然现在速冻食品越来越多,它们保存时间长,营养又不低,因此销量也是不错的。但也不是所有的速冻食品都有营养,比如速冻鱼丸,虽然它并没有多大害处,但也不适合经常吃。速冻鱼丸的第一个缺点就是脂肪含量过高。研究表明,其实不仅仅是因为速冻保留住了鱼丸的味道,还因为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不少味精和高鲜调味料。要维持肉制品最起码的适口性,其脂肪含量不能低于20%,而速冻鱼丸的鲜嫩度、多汁性和香味都是用高脂肪换来的。速冻鱼丸的第二个缺点是盐分含量高。数据显示,速冻鱼丸所含的盐分是新鲜五花肉的4-5倍,钠含量很高,对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患者的危害不言而喻。所以,如果有条件,最好是买手工鱼丸,或者自己在家里做,尽量少吃速冻产品。
速冻鱼丸要煮多久2一、速冻鱼丸怎么煮
1、对于速冻鱼丸,网友们纷纷表示煮法也不用太复杂,就是在汤中加入葱、盐,再放点白醋煮熟即可,不要放过多其它的材料,这样反而会乱了口感。做出美味的鱼丸,但是鱼丸煮熟了有弹性意思不够,还得看汤好不好喝,鱼丸好吃,鱼丸汤好喝,这碗鱼丸算是大功告成了。
2、煮出美味的鱼丸,首先得看鱼丸的是用什么鱼做出来的,做出来是否有弹性,这样子煮开之后,才能吃到好吃的鱼丸。鱼丸汤怎么做好吃也看各人口味,有些喜欢加入做成酸辣味的,里边还放点海鲜,食材可丰富了,整锅鱼丸煮更有口感,吃起来更有层次。不过口味这东西,也是主观的,咋做咋好吃,全凭各人口味。
3、鱼丸煮得不要太熟了,太软了口感会没那么好,这是要注意的。当鱼丸胀起来,浮在水面之后就可以食用了。清水煮出来的鱼丸,虽然也可以,但是买个浓汤宝做汤底煮熟来的鱼丸更美味一些。
1、冷水下锅。
2、在水中点入少许盐。
3、水沸腾后加盖一分钟,敞开盖子继续煮2分钟至鱼丸到非常膨胀的状态后熄火加盖30秒即可。
二、速冻鱼丸煮多久
1、对于第一次煮鱼丸的人来说,对鱼丸煮到什么程度算是煮熟了不太清楚,鱼丸煮熟后和饺子煮熟后表现一样。有啥表现嘛,就是会浮在汤表面,而煮得过久鱼丸就会又沉在汤下面。
2、自己做好鱼丸后,还有很多没吃完就放冰箱冷藏了,这种情况鱼丸大概要煮15分钟,也预留得给它解冻的时间。如果是刚做好的鱼丸大概煮6-7分钟就可以了。鱼丸飘在上面即可,如果不确定的话,可以先尝一个试试。
爱祖国、爱家乡、爱集体的情感是人们思想和品德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开拓各种事业的强大动力,所以应对幼儿从小进行爱的情感教育,这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其中爱家乡教育就是爱的情感的具体化,幼儿只有从爱自己所贴近的家乡做起,才能进一步升华出爱祖国的情感。所以在进行这方面教育时应尽可能地利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让幼儿多一些形象性的感受和体验,从而激发起幼儿爱的情感。在当今,幼儿园如何利用各种自然和社会资源对幼儿进行形式多样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是幼儿园课程开发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我们身边适合于以开展爱家乡教育的资源非常丰富。大体可以分为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综合利用这些资源对幼儿进行爱家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一、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让幼儿感受与体验家乡的美
1 直接感知家乡的环境、文化、艺术的美。教育家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因此,充分挖掘本土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带领幼儿感受家乡的历史文化,是培养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带领幼儿参观福州的各个公园、福州有代表性的建筑等,让幼儿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边玩边感受家乡环境的美。请家长展示一些福建的文化,让家长表演节目,使幼儿感受福建文化的美。
2 间接感知家乡的美。我们发动各行业、各领域的家长收集了许多无法直接感知的物品。如在旅游局工作的家长带来了福建旅游风光贴在了活动室周围,走过活动室长廊仿佛是在福建风光游,幼儿体验到福建风光和文化艺术的美,可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让家长在双休日、寒暑假带幼儿参观福建的风景区,收集他们所拍摄的照片张贴于认知区中,在区域活动中互相交流,让幼儿在自由、放松、兴奋的情绪状态下发现和感受家乡环境之大、之美。
二、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让幼儿感受与体验家乡艺术和文化
1 让幼儿欣赏家乡的民间艺术,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我们的家乡福建,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民间艺术包罗万象,有高甲戏、提线木偶、民间舞蹈等等,但是,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新一代的幼儿对家乡的本土民间艺术日渐疏远。所以,让民间艺术走进幼儿园,走进我们的课堂,让幼儿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成为了我们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通过挖掘、筛选整理优秀、健康的艺术作品,开展各种活动,我们利用家长资源,邀请了在木偶剧团工作的家长,到班上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提线木偶活动,在欣赏提线木偶的表演过程中,孩子们提出了许多他们想知而又不懂酌种种问题,当木偶在家长手中出现的时候,孩子们忍不住热烈鼓掌,他们不断地询问家长他是木头做的怎么还会动等等,那些线是用来做什么用的。孩子们表现出对民间艺术文化的高度兴趣,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有助于幼儿全脑功能的开发和创造力的发展,而且能够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 让幼儿品尝家乡的传统小吃,体验家乡的饮食文化。作为古城的福州,传统历史的沉淀到现代经济的发展形成了许多香味可口、独具特色的风味美食,如鱼丸、嫩饼、蚵仔煎、肉棕、面线糊、拌面、扁食等。我们把这些传统美食介绍给幼儿,让他们在看看吃吃做做玩玩中,不断感受家乡的民俗风情,吸取家乡饮食文化,进而激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在主题活动《福建小吃》中,幼儿运用多种方法、途径,寻找、收集有关福建饮食文化历史的信息,加深对家乡饮食的了解和喜爱。同时我们结合福建传统节日,利用本土营造的氛围,从幼儿的天性——喜好“吃”入手,通过观赏、品尝福建各种小吃小点。在活动中让幼儿充分感知福建各个地方美食的色香味,让幼儿了解福建美食的意义、激发幼儿对传统小吃的兴趣。通过亲子活动——制作“嫩饼”等操作活动,让幼儿与爸爸妈妈一同制作传统美食,发展其动手制作的能力,幼儿在了解——品尝——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家乡的饮食文化,使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三、利用多种教育资源,让幼儿了解家乡的历史和现在,感受家乡的变化,体验家乡劳动者的劳动之美
1 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幼儿感受家乡的历史,体验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和电视台的家长联系,借出介绍福建的历史的记录片,让幼儿了解福建解放前后的变化,当幼儿看到了原来的破破烂烂的棚户区,变成了一座座造型美观、绿化优美的新村时,再加上解说员那激昂的声音感染,幼儿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体验家乡劳动者的劳动之美,不由自主地爆发出一阵阵欢呼声。
2 利用福建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为幼儿提供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榜样。当幼儿知道了家乡近代出现的许多有成就的人,如文学家冰心奶奶、数学家陈景润的故事后,激发了他们长大为家乡建设的雄心壮志,纷纷抒发自己的理想。有的幼儿说长大要当花园设计师,成为家乡劳动者,为福州建造很多空中花园,让福州夏天变得凉快等等。
四、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为幼儿提供表达爱家乡情感的机会
1 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用喜欢的方法表达自己爱家乡的情感。如在绘画活动中以《我爱家乡,未来的家乡》为主题,让幼儿大胆尝试运用水粉颜料,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事物画下来。教师在参观活动后提供纸、笔、鹅卵石放在区域中,引导幼儿开始绘画。有的画白塔、乌塔,有的画大榕树,有的装饰小纸伞,这一张张布局简单、稚气可爱的画面都倾注着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2 利用社区资源和社会活动资源,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社区的感情。我们让社区的幼儿知道自己是社区的一分子,应为社区尽自己的一份力。如在“九九重阳节”这天和社区的老人活动中心的老人联欢,向社区的老人献上自己的节目和小礼物,献上幼儿的一片爱心;利用散步时间为社区小公园的草地捡捡小石头,让社区的草地更绿。教师通过培养幼儿对社区内的人的感情,再延伸到爱整个社区,再扩大到爱自己的家乡。
幼儿从感受和体验家乡美以及民间艺术和饮食文化——体验家乡美的来之不易——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的过程,是我们教师综合利用多种资源让幼儿自己体验的过程。在教育越来越强调多元与整合的今天,幼儿园、家庭、社会都要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资源。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不断地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增强各种资源的整合意识,做到多形式、综合地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更好地开展爱家乡教育,让幼儿从小热爱家乡,长大建设家乡。
萧红的主要散文作品及发表时间如下:
1933年4月18日 《弃儿》
1936年8月9日 《孤独的生活》
1936年9月18日首刊 《长白山的血迹》
1936年10月29日首刊 《女子装饰的心理》
1933年10月29日首刊 《中秋节》
1934年6月14日首刊 《镀金的学说》
1936年11月29日首刊 《感情的碎片》
1936年12月12日 《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1937年8月14日 《天空的点缀》
1937年8月22日 《失眠之夜》
1937年8月17日 《窗边》
1937年10月17日 《逝者已矣!》
1937年10月22日 《小生命和战士》
1937年10月22日 《火线外(二章)》
1937年12月13日 《一九二九年底愚昧》
1938年2月20日 《记鹿地夫妇》
1938年5月15日 《无题》
1938年9月18日首刊 《寄东北流亡者》
1938年12月29日首刊 《我之读世界语》
1939年8月28日 《茶食店》
1939年9月22日 《鲁迅先生生活散记——为鲁迅先生三周年祭而作》
1939年10月18日首刊 《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1939年10月20日首刊 《记我们的导师——鲁迅先生生活的片段》
1940年6月28日 《〈大地的女儿〉——史沫特烈作》
1940年7月 《回忆鲁迅先生》
1941年5月5日首刊 《骨架与灵魂》
1941年9月20日首刊 《“九一八”致弟弟书》
1941年9月1日首刊 《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
萧红的散文集与发表时间如下:
1933年10月 《跋涉》
1935年3月至5月间 《商市街》
1936年 《桥》
1940年6月初版 《萧红散文》
萧红的散文中,有许多是具有自叙传性质的。《商市街》取材于她与萧 军在哈尔滨共同度过的一段极其艰辛困苦的生活。这本集子中的一些散文在 陆续发表时就反响热烈,后经鲁迅推荐,收进了巴金主编的《文学丛书》中。
《商市街》使萧红得以跻身于散文家的行列。自叙传性质并不妨碍《商市街》 同时具有社会风情画的特点。大都会里的贫富悬殊与对立,民众誓死不当亡国奴的强烈呼声和对日伪的刻骨仇恨,下层百姓境遇的悲惨,知识分子求职的艰难与谋生的不易,热血青年的忧伤、欢笑和对人生道路的探寻与抉择。
凡此种种,在作品中都表现得生动而真实。以题材而论,《商市街》抒写的 是个人的悲欢,难能可贵的是它能从个人的小悲欢中把大时代的面影了了分 明地映照出来。《商市街》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它将一对青年在艰难困苦中 不屈不挠、奋发拼搏的精神作了感人的抒写。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见《南腔北调集》)中说,散文小品除了给人以审美愉悦之外,还应当是“劳 作和战斗之前的准备”。我们从这部自叙传性质的作品中不仅结识、了解了 萧红和她的伴侣,增进了对日伪时期的东北社会的认识,从中还汲取到了不 屈服于困境奋发抗争的精神力量。
萧红具有自叙传性质的散文自然不止于《商市街》,她的所有散文小品 几乎都取材于亲身经历,只是有的以写自己为主,有的以描述同自己有交往 的人物为主,但即使在以他人为主人公的篇章里,她也总能留下自我的形象。
《孤独的生活》可说是萧红旅居日本东京期间的生活实录,在文中她 所倾吐的主要是身在异邦的苦恼和寂寞对自己的折磨。《失眠之夜》作于1937 年 8 月,其时正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初,思乡的心绪和对光复失地 的殷盼是流贯于这篇作品中的主要情感。
《小黑狗》的描写对象好像是狗,其实也是作者自我生活的一种写照, 我们从中可以感触到这位女作家感情细流的纹路,母性的亲情、善良的同情、幽幽的感伤情调,都在文中留下了明晰的迹痕。
在萧红的散文中,以写他人为主的作品也不少,这些人,多数是她非常熟悉的,也有的仅略有交往却印象深刻。《蹲在洋车上》是她童年生活的 回忆,她以儿童的视角,在似不经意的笔墨中,描写了一个人力车夫怎样把 迷路的“我”送回家中,这里她所着意开掘的是人力车夫的美好情操。“我” 万没想到的是,祖父没有感谢车夫,以为她受了欺侮,竟向车夫动了手,“我”不禁愤愤然了,尽管祖父是最亲近的人(萧红的父亲和继母待萧红都不好), 此后“无论祖父对我怎样疼爱,心里总是生着隔膜。”《家族以外的人》也通 过儿童的观察来反映生活,情真意切地描述了有二伯晚年的不幸遭遇。
善良的有二伯是萧红的堂伯父,因为贫困与无能,处境甚至不如外姓 长工,作品相当深刻地揭示了封建家族制度的虚伪性和残酷性。萧红在表现 贫苦的劳动人民的不幸遭遇时,总是格外动情,这大约跟她自身孤苦的身世 有密切的关系。她不是以怜悯的态度去描写他们的,而是以“同是天涯沦落 人”的身分去体察、感受,流淌在作品中的不仅有深切同情的暖流,而且有 真诚的感情之泉。
在萧红的人物散记中,《回忆鲁迅先生》一文尤其值得称道。这主要并 非因为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史料,而是由于她用女作家特有的明 丽、细腻而亲切的笔调,塑造出了一个真实的、充满人情味的、活生生的鲁 迅形象。这篇长达两万多字的散文名篇,是用许多生活片断连缀起来的,内 容看似寻常,有些片断甚至琐屑,但它确实是包孕着相当丰富的感情容量和 社会内涵的。鲁迅同“走过二万五千里回来”的***人之间的亲密友情, 对青年作家的爱护,工作的勤恳、为人的实在、生活的简朴和学识的渊博等 等,在作品中都有生动感人的描绘。萧红非常善于捕捉生活镜头。通过记述 看苏联**记录片时鲁迅与周围的人的交谈,写出了他对社会主义的由衷向 往;在关于一盘鱼丸的故事的讲述中,他的慈父心肠和对孩子的尊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中还用有些诙谐的笔调叙说了鲁迅得知自己的手稿 被小铺用来包油条后的反应,同许广平的很不高兴相反,他是全然无所谓, 原来,尽管鲁迅当时已是文坛泰斗,而他本人却是根本不自视有什么特殊 的出现在萧红散文里的鲁迅,既具思想家的特质和文学家的风采,又是 一个对青年爱护备至的师长和诤友,一个对妻子一往情深的好丈夫,一个懂 得儿童心理、处处体察孩子的好爸爸。《回忆鲁迅先生》主要写这位伟人的 日常生活,并从中展示他的为人和人格。读萧红的这篇怀人至文,人们有一 种亲切感,因为她不是用仰视的角度来再现鲁迅形象的,她只是如话家常一 般向人们讲述着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和他的风范这篇长文写于 1939 年
10 月,距鲁迅逝世已经 3 年了,作者的心境已经平静下来,但她对鲁迅的 景仰、敬爱之情仍缓缓地流淌在娓娓动听的倾诉与叙述之中。
萧红跋涉在文学之路上的那 9 年,正逢民族危机深重的历史时期。炽 热的反帝爱国情绪和强烈的民族意识在她的散文中十分突出。《春意挂上树梢》对日伪统治下疮痍满目的哈尔滨的病态作了痛心的揭露,外国绅士太太 在舞场的作乐嬉笑和中国烂脚乞丐在街边的呜咽哀号构成了极不协调的交响 曲。《滑竿》里的轿夫辛劳饥馑、忍辱负重地度日,他们胸腔中的那颗爱国 心却是火烫的,他们切盼团结抗日,期待着胜利的到来,作品中不仅流露着
萧红对他们身世的深切同情,还蕴含着她发自肺腑的敬意。《放火者》燃烧着抗议日本侵略者暴行的仇恨怒火。作品以实录的笔墨,记叙了日军飞机在 重庆人口稠密地区狂轰滥炸造成数万无辜百姓惨死的法西斯罪行。愤怒的激 情流贯于字里行间。
《长安寺》描写重庆歌乐山上一座庙宇在战时的一派清幽景象,但心 系国事的萧红即使在那样的地方,心情也无法宁静下来,因为日军飞机随时都可能将炸弹扔到这里来的,生发开去的思绪使这篇散文的题旨得到了升 华。萧红对破坏和平、涂炭生灵的侵略者的满腔仇恨,即使在这类记游题材 的小品中也是表现得十分突出的。写于“九·一八”事变 10 周年之际的《致 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是直抒胸臆的佳构。当时萧红已经重病卧床,但她
对故乡的思恋、对胜利的憧憬,仍无时不萦绕在心头。这篇书信体散文由于充满了民族自信心,焕发着激越人心的光彩。 岁月的流逝,并不能冲淡人们对萧红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的怀念;而她那些个性独具的作品,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征服力。真正的艺术
作品,其魅力是永不衰减的。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