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伟大的文学作品。
生命的情感体验往往是一种感动,是一种面临孤独感和崇高感中相互交织的生命力量。当我们阅读一段文字时,我们是用心灵去感受的。这个“心”,不是理智,亦不是“心脏”。是的,人所真正复杂之处恰在此间。
我们可以自如地运用思维去逻辑解构某种理论,分析符号、数学题等等,但是人的世间,现实的此在,在大多时候是人们的情感互动。举个例子,当父母为你精心准备接风餐时,辛辛苦苦,即使饭做得没有那么好吃,你会说很难吃吗?也许一部分人是不会的。
理智可能会告诉你:“没放盐,没放酱油…不好吃”。但是你内心或许总有一个先在的声音回荡在你的心灵当中——当你看到他们苍白的双鬓,热情的呼唤,也许你可能已经忍不住热泪盈眶了。这时候,理性“自行隐蔽”,生命情感向你揭示“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
这种情感体验无处不在,有时候是“美感”:崇高感与优美感的交织生成。在以前的文章中,我简要地描述了自己的审美观,包括由感人的**情节、战争、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等崇高感,也包括由对音乐、画作、摄影艺术…和心爱的人躺在树荫底下…微风拂面等优美感。
洛丽塔情结:
罗莉/萝莉/罗利/LOLI形容年纪很小,但是外表非常可爱的小女生。每个人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一般认为是实际年龄或外表在15岁以内(约为初中以下),生理尚未发育或刚开始、且为可爱型的女生。带有喜爱罗莉倾向者称为罗莉控,多数为男性。
词源:“罗莉”(Loli)一词,源自俄国文学家Vladimir Nabokov(1955)的畅销小说“Lolita”,内容描述一位大学教授爱上一个12岁小女孩的故事;曾改编同名**《洛丽塔Lolita》(一树梨花压海棠),剧中女孩设定为15岁。此后,凡是带有剧中女主角特质者,就被称为“Loli-ta”或“Loli”,也就是“罗莉”。
从精神层面上来说,是由于对朝气蓬勃的生命的饱含向往的爱怜所引发的某种强烈占有欲达到人格扭曲的程度。老男人为了挽回自身逝去的青春,一种惧怕死亡和衰老的特征。洛丽塔原先的“名声”并不好,亨伯特这个男人由于幼年的心理创伤,在中年时被强烈的情结所支配,难以自拔地爱上了少女洛丽塔。
在今天,“洛丽塔造型”也已成为女人们追逐个性化的生活,体验多种角色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男人需要在情感中超越年龄对自己的束缚,体验着长辈、哥哥和情人相互混杂的角色。女人通过与比自己年长许多的男性交往,享受着一种永远的依靠与信赖。具有洛丽塔情结的女人乐意“以小博大”,用一种天真,幼稚包裹下的成熟扮演着被支配的主角,从而获得依赖和安全感。
“我的欲念之火,我的生命之光……”这是《洛丽塔》开头的一句著名独白。一个小说中的人物竟然也能够步步生莲地走下书本、走下银幕,与我们浑然一体,悄悄走进我们的生活以及我们尚未了解的内心世界。
纳博科夫小说中的洛丽塔是一个漂亮兼具成熟魅力的性感少女,而如今“洛丽塔”这一形象被赋予全新意义后席卷了整个时尚界。前不久,在广州举行的华南地区春季动漫嘉年华活动上,许多美少女争相上台演绎“洛丽塔公主”,展示自己青春无敌的魅力。众多少女用蕾丝、皱纱做成的服饰,将自己装扮成童话里公主的形象。在繁华商业区,经常见到三五成群、打扮恍如欧洲宫廷公主的女生。她们身上繁多复杂的蕾丝、重重叠叠的荷叶边、华丽的泡泡纱长裙,带有浓厚的古典气息,仿佛是从动漫世界里走出来的人物,在街上引发的“回头率”特别高。
西方的“洛丽塔”女孩是那些穿着超短裙,化着成熟妆容但又留着少女刘海的女生,简单来说就是“少女强穿女郎装”。但是到了东方则变成了成熟女人对青涩女孩的向往,时光在她们身上仿佛就此停滞倒退,她们渴望永远地被定格在“那一段”美好的年龄。
也就是说,早年的洛丽塔已经被时尚的东方女性们重新解构组合成了另一种从未有过的新形象,直到成为一种“洛丽塔心态”,那就是:对自我的追求和对青春的无限向往……
一句话概说
什么是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对此德里达会挑剔说“什么是……?”这种句法本身就有毛病,它暗示世上存有某种事物,而这事物不但能被人理解,还能被贴上不同的名称或标签。解构主义拒绝这种僵硬的定义,它称自己是一种针对形而上学的批判、一套消解语言及其意义确定性的策略。这些批判理论与策略包括:反逻各斯中心主义(anti-logocentrism)、延异(différance)、替补(supplementarity)、互文性(intertextuality)。
大背景解说
19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并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他的叛逆思想从此对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尼采哲学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另外两股启迪和滋养了解构主义的重要思想运动,分别是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以及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1968年,一场激进学生运动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在法国,抗议运动被称作“五月风暴”。可悲的是,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昙花一现,转眼即逝。在随之而来的郁闷年代里,激进学者难以压抑的革命激情被迫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不妨说,他们明知资本主义根深蒂固、难以摇撼,却偏要去破坏瓦解它所依赖的强大发达的各种基础,从它的语言、信仰、机构、制度,直到学术规范与权力网络。
解构主义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为了反对形而上学、逻各斯中心,乃至一切封闭僵硬的体系,解构运动大力宣扬主体消散、意义延异、能指自由。换言之,它强调语言和思想的自由嬉戏,哪怕这种自由仅仅是一曲“带着镣铐的舞蹈”。除了它天生的叛逆品格,解构主义又是一种自相矛盾的理论。用德里达的话说,解构主义并非一种在场,而是一种迹踪。它难以限定,无形无踪,却又无时无处不在。换言之,解构主义一旦被定义,或被确定为是什么,它本身随之就会被解构掉。解构的两大基本特征分别是开放性和无终止性。解构一句话、一个命题、或一种传统信念,就是通过对其中修辞方法的分析,来破坏它所声称的哲学基础和它所依赖的等级对立。
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解构主义所运用的逻辑、方法与理论,大多是从形而上学传统中借用的。如此看来,解构主义不过是一种典型的权宜之计,或是一种以己之矛攻己之盾的对抗策略。
海德格尔探查逻各斯
德里达的解构思想起先是受到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启发。作为现象学运动的领袖之一,海德格尔率先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探查西方哲学史上的存在问题与逻各斯问题。在海德格尔看来,逻各斯问题十分要紧,它不仅涉及西方思想和语言的起源,还从根本上影响着现代西方人与当下存在的关系。海德格尔就此发出一个著名诘问:古代的逻各斯是怎样变成了近代的逻辑,进而与存在相分离?它又如何以理性的名义,达到一种西方思想上的统治地位?
通过分析古希腊哲人巴门尼德的残篇,海德格尔声称他发现了“逻各斯与存在”的原始意义相通。在古人遗稿里,Logos并不代表逻辑(Logic)或理念(Idee),它原表示一种连续运作中的聚集状态。有趣的是,这种发生过程中的聚集,恰好印合古希腊人有关存在(Physis)的古朴看法。在他们心目中,存在本是一种不断涌现、聚合与消散的活动。也可以说,它意味着存在者的持续到场与离去。海德格尔据此认定,Physis与Logos的原始意义同一,但它们的血肉联系却在柏拉图那里发生了重大分离。
自从柏拉图创立形而上学,Logos便被西方人强行解释成一种“逻辑陈述”。对此,海德格尔尖锐地批评说,这一历史性的曲解不仅造成存在与思想的离异,而且导致西方思想中绵延千年的主客体对立。有一个具体例子关系到巴门尼德名言“存在与思想同一”的翻译:句中“思想”一词原先写作Noein,现代西方人将其理解为主体思想,这无疑严重偏离了巴门尼德的本意。海德格尔说Noein是觉悟,或是一种不断察觉、醒悟、并依据外界变化而调整自身的认识过程。巴门尼德所谓“存在与觉悟同一”,意思就是说“觉悟属于存在”。在古希腊人那里,觉悟并不是一种自觉能力,它仍处于主客不分的混沌境地。海德格尔表示,正因为古希腊人受到存在的统摄,他们才能不断有所觉悟,并且真正成其为人。
提醒大家,在探讨人与存在的关系时,海德格尔显然和巴门尼德一样,拒绝将人置于思想的首位。他摒弃主体,反对逻辑,质疑主客体对立的思想方式。与此同时,他又反复强调人的思想必须与存在保持和谐,而不是分离冲突。海德格尔坚信,希腊人的存在意味着接受逻各斯,即聚集过程中自然生成的觉悟。换句话说,大凡存在发生处,自然就伴有觉悟发生,而人的思想从一开始就只能依赖存在而在,顺应存在之变而变。
然而,这一美好开端未能一直延续下去。柏拉图之后,西方人开始与存在发生对峙。他们越来越自信自己拥有支配存在的主体性与知识能力,这与当初质朴天然的古希腊思想大相径庭。海德格尔尝试用两个公式来表示这种首尾迥异的变化:在开端处,存在之聚集过程建立了人的存在;在终结处,人已成为一种理性动物。关键的转折在于,柏拉图亲手把Physis译作了理念(Idee),这就一举抛弃了它原先的“涌现发生”之意。就此海德格尔叹道:“真理成为正确性,Logos成为陈述,成为真理或正确性的所在,理念和范畴从此统辖了西方思想和行为。”
德里达的解构策略
身为海德格尔在法国的思想传人,德里达一方面深受海德格尔反形而上学、反逻各斯主义的理论影响,另一方面,他又广纳新学,另辟蹊径,大胆从语言学、符号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针对逻各斯中心论的一整套消蚀瓦解的策略。这就有了他20世纪60年代中期名扬天下的解构主义。德里达的解构理论内容冗杂,前后矛盾,至今难行明确公认的统一解释。然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些概念与方法,诸如反逻各斯中心论、延异、替补等,需要一一细加说明。
批判逻各斯中心 根据上述海德格尔的逻各斯批判,我们已经大概了解,西方形而上学思想传统发端于柏拉图对于古希腊逻各斯问题的强行曲解。在柏拉图及其弟子看来,真理源于逻各斯(Logos),即真理的声音,或上帝之言。这种逻各斯主义认为,世上万物的存在都与它的在场紧密相联。为此,最理想的方式应当是直接思考“思想”,而尽量避免语言的媒介。但这偏偏又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要求语言应该尽量透明,以便人类能够通过自身的言语(speech),自然而然地成为真理的代言人。换言之,逻各斯主义认为,言语与意义(即真理,上帝的话)之间有一种自然、内在的直接关系。言语是讲话人思想“自然的流露”,是其“此刻所思”的透明符号。据此,逻各斯主义也被后人称为“语音中心论”(phonocentrism)。与此同时,书面文字(writing)则传统地被认为是第二位的,是一种对于声音的代替,是媒介的媒介。即便是索绪尔(Saussure)的能指,也首先是一种“声音的意像”。书面文字作为能指,则是由声音转化而来的。
言语优于文字的另一体现,是讲话人的“在场”。讲话人在现场,可以准确地解释其“意图”,避免歧义。与之相对,文字只是一系列的符号,由于讲话人的不在场,它们很容易引起误解。
德里达的重要性,就在于他在海德格尔批判基础上,针对上述逻各斯中心论的种种戒律提出了积极有效的颠覆解构方法。他声称书写文字并不见得天生就低劣于语言发音,为了打破传统的“语音中心”偏见,他力图建立一种”文字学”,以便突出并确认书写文字的优越性。这种文字优越性,首先表现在它在符号学意义上的“可重复性”(iterability)。
德里达认为,可重复性乃是符号存在的前提条件。只有当一个符号能够在不同情况下都被认作为“相同”时,符号才能够成其为符号。符号的另一必备条件是:当听话人对最初讲话人的意图一无所获时,同样也能借助于符号系统了解其意图。换言之,符号应该在不考虑讲话人的意图的情况下,依然能被人们正常地加以理解和接受。
符号上述的两个必备特征,即“可重复性”和“不考虑讲话人之意图性”,验证了德里达所说的文字优越。在更大的范围说,总体文字包括了整个语言学的符号系统,因而它也是狭义上的言语和文字赖以存在的基本条件。这便是德里达所谓的“元书写”(arch-writing)。元书写概念一经确立,必然打破逻各斯主义的语音中心说。
瓦解两项对立 我们知道,整个西方的形而上学思想传统,从柏拉图的理念,到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再到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无一不是以西方人的理性与自我意识为基准、为中心。在现代西方人看来,他们的主体意识随着西方文明的发达强盛,更被赋予至高无上的崇高地位和领导作用。德里达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向这一强大思想传统的根基发起顽强不懈的攻击,此举无疑具有一种积极批判意义。
众所周知,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集中体现于等级森严的二元对立中。对此,德里达在《立场》中严厉谴责说:“在传统二元对立中,两个对立项并非和平共处,而是处于一个鲜明的等级秩序中。其中一项在逻辑、价值方面占据了强制性位置,它统治着另一项。”
请看下面这些人人熟悉的两项对立:言语/文字,自然/文化,男人/女人,灵魂/肉体,意识/无意识,理性/疯狂,真理/谬误,先进/落后,开明/蒙昧,西方/东方,主体/他者,主人/奴隶,等等。在每一对立项中,前者往往优越于后者,是更高层次上的存在。就是说,它们代表或属于逻各斯,因而也是确立两者关系的中心、基准,或所谓的“第一原则”。而后者则以前者为依据,它们显然是一些从属的、负面的、消极的、第二位的东西。
瞄准二元对立及其等级制,德里达发出了瓦解动员令:“要解构二元对立,在特定的时刻,首先就是要颠倒这种等级秩序。”他不仅言语激烈,而且身体力行,带头发起多项解构努力。其中最成功的语言学解构范例就是针对“言语/文字”对立项的无情破坏。一如德里达所言,文字不仅不劣于言语,作为“元书写”的文字,反过来还宽宏大量地包括了言语。
应当说明,德里达德解构努力并非开天辟地头一回。早在他之前,我们已经看到弗洛伊德在心理学领域的类似贡献。德里达解构的目标是“言语/文字”,而弗洛伊德瓦解的是“意识/无意识”。与德里达的努力近似,弗氏心理学业已证明,无意识才是更加广阔的思维领域,它包括意识在内,而意识仅仅是无意识的一部分。或者说,无意识才是我们真正的心理现实。这其中的显著差别是,弗洛伊德颠倒对立二元的做法并非德里达严格意义上的解构主义,因它“既没有中立、也没有改革传统的旧秩序”。
在德里达看来,解构并非只是简单颠倒二者原有的对立位置。根本的问题在于:解构主义认定,对立两项之间仅有一些差异,而无孰优孰劣的等级秩序。不仅如此,对立两项之间,还存在着大量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的关系。在解构主义者眼中,任何意识到的东西都已经过最初无意识的阶段,无意识则是一种压抑或延缓的意识。意识与无意识彼此渗透,它们之间没有截然可分的明确界限。甚至可以说,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个前意识模糊地段。
发明“延异”概念 索绪尔语言学认为,符号是由概念和声音两部分构成的。现实中的具体事物(referent)在人的头脑中得到反映和体现(concept/signified),然后由具体的语言符号(signifier,即能指)加以表现。这就产生了结构语言学的一个重要两项对立:能指/所指。不难看出,在这个两项对立中,能指起的是主动与支配作用。
传统语言学电认为,所指(signified)与现实中的客观事物(referent)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它们在语言中的表达则是言语(speech)。能指不仅包括言语,还包括文字。但是,文字作为能指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为了表达言语。这体现了传统哲学重言语、轻文字的观念。对此,美国批评家里奇(Leitch)在《解构主义批评》中做出准确解释:
符号的能指对应指向概念的所指。也就是说,声音代表着一个完整概念。它们都被人们所意识。举例来说, 这个发音所指的就是“椅子”这个反映人们头脑中的概念。而现实中的椅子实物,并没有在场。
所以说,符号代表了一种缺席的在场(an absent presence)。我们无需呈现椅子实物,只需使用声音或chair文字即可,这样就推迟或延后了实物的在场。“当我们使用符号时,实物和所指的在场仅仅是一种假象、错觉,真正在场的只是代替它们的语言符号。”这种通过一系列符号链条,来推迟延缓意义或实物在场的现象,就是德里达所说的“延迟”(to defer)。对此,德里达解释说:
符号作为实物的替代,具有从属性和临时性。从属性是因为符号从原始的在场派生而来,并且作为一种不在场的替补而存在。在指向最终的、缺少在场的运动过程中,符号仅仅是一个中途调解驿站。
由此推演下去,德里达得出一个著名结论:语言符号无非是一系列不断推延的差异游戏。
除了延迟,延异的另一重要含义是差异(to differ)。索绪尔认为,所指和所指间的关系没有任何理据,纯属任意。不仅如此,无论能指还是所指,都是“一系列由声音差异和概念差异构成的语言符号系统”。关于这一问题,英国批评家伊格尔顿在《文学理论介绍》中解释说,“语言中的意义仅仅是一种差异。例如cat是cat,因为它由不同于cap和bat的差异而构成的。语言中的所指和能指并没有内在的一一对立关系。”
不仅如此,在能指和所指之间电没有固定的明显区别。如果我们想知道一个词的意义,“字典会告诉我们更多的词语来解释它,而这更多的词语的意义又使我们继续不断地查阅下去。所以意义实际是一系列无终止的象征符号的差异”。换一种方式来表达,
意义并不存在于某一个符号之内,它零星散布于一系列的无终止符号链条内,不会轻易被捕捉、定位于某一个具体符号上。意义总是被暂缓地、不断被延迟下去:一个符号指向另一个符号,另一个符号又指向其他符号,层出不穷,无终无止。
索绪尔提出的符号的任意性观念,有力地支持了德里达的论点。符号的任意性打破了语言符号是外在“真理”体现的神话。换句话说,真理的起源不过是一系列语言符号的象征游戏。所以德里达在《文字学》中得出结论说:任意性让我们有足够理由去排除象征符号间的等级秩序和天然隶属关系,“随着符号的出现,我们再也没有机会遇上纯粹的现实了”。
德里达说,延异既非一个概念,亦非一个单词,它本身就是一个杜撰之词。在法语中,difference和différance两者的发音相同。若要区分它们,我们必得借助文字拼写上的差异,这本身就是对言语优于文字逻各斯主义论点的一个极好讽刺。关于延异,德里达有一个生动比喻,说它就像一把扎束的花(sheaf),其中有着“复杂的组织结构,不同的花枝和不同的词意,各自朝不同的方向散漫开去。与此同时,每一枝花又与其它的花枝或意义紧密联系,形成一种交错结构”。需要说明,作为延异特征之一的散漫,除了时间上的延迟、空间上的差异这两层含义之外,还含有一种“播撒”(拉丁文differe)之意。也就是说,没有人能够完全控制流动的象征符号游戏,没有人能够约束文字的差异区别。在德里达这里,语言被看成延迟与差异永无止境的游戏,而意义也只能从无数可供选择的意义差异中产生。
由于作为意义归宿的“在场”已经不复存在,符号的确定意义被层层地延异下来,又向四面八方指涉开去,犹如种子一样到处播撒,因而它根本没有中心可言。德里达认为,播撒是一切文字固有的能力,它永远无休止地瓦解文本,揭露文本的零乱与重复。
关于“替补” 德里达一旦完成他对于传统二元对立的解构之后,自然而然就走上一条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替补”之路。他所谓的“替补”,主要来源于卢梭有关“补充”的说法。在这方面,卢梭在其《忏悔录》里曾有过一系列著名论述。譬如他说过:“语言是讲述的,文字仅是言语的补充。”他又说,教育是对自然的补充,手*则是对正常性行为的补充。如果说,手*能替代正常性活动,这两者肯定在本质上有着某些相通之处。就是说,手*的本质,是将欲望集中于一个自己不能占有的想象物之上,进行自娱。反过来看,正常的性活动也可被视为一种手*。
在《文字学》中,德里达援引卢梭有关“补充”的说法,对它实施深入的批判改造,这便有了他自己的替补说。他提出,言语需要文字的补充,这说明言语的本身并不完整。而他所说的替补,实质上就是一连串无休止的语言代替。在他看来,卢梭的“补充”除了说明文字是言语的补充,也证实言语本身也是一种替代,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很快学会了‘使用言语’来替补他们的不足……因为他们很快意识到通过使用语言就可以使别人为己做事,无需自己动手……”
德里达进一步剖析卢梭《忏悔录》中的替补现象:卢梭求助于吻床、吻窗帘、吻家具这些补充行为,来替补华伦夫人的在场。即便华伦夫人在场,面对面地坐在他面前,他仍感不足,要求补充。“有一天吃饭时,她刚把一块肉送进嘴里,我大喊一声说上面有头发,地把肉吐到了盘子里,我热切地抓住它,一口吞了下去。”德里达就此发表高见说,实际上华伦夫人本身也是一种替补,她是卢梭潜意识中母亲的形象的替代。一句话,替补实际是一种漫无际涯的延伸系列,它使在场持续不断地被延异。
关于互文性 解构主义认为,文字不是外在实物的反映,而是一系列符号的推迟和差异的永无止境的游戏。文本也不再是外在世界的再现,与之相反,在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中,客观世界也被文本化了。或者说,整个世界都被归纳为一个文本。德里达还认为,阅读与写作无孔不入地渗入我们的知识和经验世界,而我们的世界除了解释,别无他者。阐释者无法超越解释,因为他被囚禁于语言牢笼之中,必须面对修辞和差异构成的无休止的符号游戏,所以他的解释也是永无止境的。
在此前提下,德里达提出了他的互文性观念:一篇作品既不属于某一个作家,也不属于某个时代,它的文本贯穿了各个时代,带有不同作家的文本痕迹。所以,针对一个文本的解释和阅读也只能是开放型的,而且千差万别。任何一个新文本,都与以前的文本、语言、代码互为文本,而过去文本的痕迹,则通过作者的扬弃而渗入他的作品。不仅如此,西方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更是无声地潜伏于语言体系中。互文性,不仅是语言互文,它更是一种文化思想的互文。
关于互文性,美国批评家里奇发挥说,文本并非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它与其他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文本和语言、语法、词汇与历史的零星碎片相互交融,而历史就像一个聚集数不清的形形色色、互不兼容、难以调和的思想信仰的大杂烩,而文本则是这个‘文化拯救军’的出口……”显而易见,传统实为一团无头绪的麻线,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互文。另一位美国学者鲍威(Paul Bové)认为,文学作品本身也是一种解释,而所谓文学史,就是一系列文本破坏性地解构另一些文本。文学史中的诗歌,实际是对另一些诗歌的解释。这种互文性发生于文学史编纂之前。换言之,原先的历史文本变成了后来文学批评的对象,所以文学评论史应该致力于这种不断积累的互文性,以其开放性来洞察诗歌传统的价值。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文本就能作为解释的话语,呈现于话语解释的系统中。
拉康的解构主义观:无意识与语言
在讨论德里达解构主义时,有必要简单提及与他同时代的法国心理学家稚克•拉康(Jacques Lacan)。德里达在语言学上的解构努力直接呼应了拉康的心理/主体解构理论,可以说,他俩是一对绝妙的互文关系,或互为解释的例证。拉康的解构观主要体现在他对于语言与心理学关系的经典分析,其中关键处在于,拉康认为无意识就是整个语言的结构,他因此修正了索绪尔的公式:
附图
在拉康看来,整个语言文化系统早在我们出生之前即已存在,当我们学习语言时,这个潜在的语言文化系统逐渐将其整个结构与秩序强加给我们。或者说,我们无意识中进入一套事先存在的复杂网络之中。是这个网络教会我们说话,思考,行动,并相应每个人的社会地位与职守,形成所谓的自我意识。何谓自我和主体?在拉康那里,这变成了一种被动、互动的过程。
传统西方语言学声称,能指与所指之间一直存在着天然的、一一对应的关系。经过拉康的解构,我们发现这种对应关系早已不复存在。在原先的能指与所指之间,横跨着一个高踞于我们之上的庞大复杂的文化语言体系。它无情地取消了对应,代之以无法消除的隔阂,能指在其中变成了不断滑动的符号。不仅如此,拉康还进一步阐发了弗洛伊德的释梦理论。在他那里,心理扭曲变成了滑动的能指,而弗洛伊德梦的形成,变成了拉康的语言修辞格,无意识则变成了潜在的文字系统。
耶鲁解构学派
如果说法国解构主义理论高深玄奥,那么,美国的解构主义则更加注重它在实际文本中的操作运用。自6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美国耶鲁大学形成了一个著名的“耶鲁学派”。它通常是指热衷于解构批评的4位教授,他们分别是德曼(Paul de Man)、米勒(JHillis Miller)、布鲁姆(Harold Bloom)和哈特曼(Geoffrey Hartman)。
德曼最富创造性的见解,是他继承并发扬了尼采的修辞理论,使之成为重要的解构策略。德曼在《阅读的寓言》中指出,修辞并不是雄辩和劝说的点缀,它也不是文本中可有可无的成分。实际上,修辞是语言本身特有的、必不可少的本质。它的特性,就在于怀疑、拒绝并否认外在真理的存在。所以说,文学批评家的任务不是寻找明白确定的意义,他将永远面对无中心、无定义的文本,而修辞反复在其中造成“多重模糊不确定意义的交汇”。
米勒的解构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具体小说的阅读分析中。他认为“所有的语词都是隐语。它们不断延迟、差异并区别于其它词语。每一个词语都指向相互替换的词语链条中另一个词语,无源无根”。而词语的修辞本质又使得词语多意多变,当其中一个意义被选中时,其它的潜在意义也同时闪烁其间,致使选定意义不能稳定,总是滑向其它意义。而我们对于文本的阅读,就是要追根溯源,找到词源,观察其迷宫般的语意分歧和置换。在米勒看来,这种语义扩散的结果揭示了文本层出不穷的解释可能。米勒的解构主义策略,就是仔细挑选某些重复出现的关键修辞、概念或文章主旨,分析它们在不同情况下重复时所释放出来的破坏性力量,从而瓦解文本所依赖的等级秩序与权威经典,暴露它对边缘思想和“非法”传统的压抑。他在《作为寄生的批评家》中揭示:每一部作品都寄生在前人作品之上,它既是对以前作品的引用、模仿、吸收与借鉴,同时也让前人作品寄生于新作品之中。以前的文本既是新文本的基础,又被不断地改编,以适应新文本的精神。而新作品的语境,又使前人作品获得了新的阐释。
布鲁姆从俄狄浦斯情结的角度大胆提出对前人作品的“误读”概念。面对前人的历史文本,当代作家只有通过误读才能产生对历史的叛逆和超越,树立起自己“强者”的诗人形象。
哈特曼的独到之处,在于他继德里达之后,彻底消除了文学与哲学的界限,进而把文学批评与文学文本同样看待。在他看来,文学批评并不是一种被动工作,它与文学创作一样,具有鲜明的思考性和创造性。正是这种创造性,使得文学与批评相互沟通,融为一体。文学批评同样也具有打动人类情感的性质与功能。作为两者和谐融合的典型代表就是随笔,随笔既是一种文学评论,又是一种文学作品。
结语
20世纪西方批评史上,解构主义理论有着它独特的贡献。其一,它消除了长期占据人们思想头脑的逻各斯中心论,打破了等级森严的二元对立,并提出概念之间“并无等级和中心,仅有差异”的观点,其二,它发现了能指之间的互指、多义和无限延异的关系,充分认识到文本的开放性和互文性,为此它也强调了读者和批评家的重要作用。
解构主义自是一种漏洞百出、强词夺理的理论。它以无中心论反对中心论,这就好比要锯断与自己一脉相连的历史主干。形而上学的悖反逻辑并未导致解构思想的成功,反而使它陷入另一种历史困境,这便是真理虚妄、意义不定以及漫无边际的任意解释。永远处于删除号威胁之下的语言文字到底还有多少原意可供读者思考?这连解构主义者自己都很难说清楚。过分强调语言游戏,无限夸大修辞和隐喻的作用,置客观事实而不顾,这些都是解构主义多受指责的原因。所以,对待解构主义,我们理应取一种独立的批判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文字的情感与气息
作者 刘海勋
文字有情感和气息。凡好文、工文者,从阅读课文、背诵名篇、赏析佳作开始,到自己动手去写作,可能或多或少都有此体会。实际上,始自"殷墟",我国晚商时期的甲骨文已具备汉字"六书"的基本结构法则,有较规范的书写体例,因此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字历经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反复解读,这些专家学者们解读它的目的之一,就是找寻古文字身上那种远古的气息,继而推测这些简单的文字所表述的感情。时值今日,文字最大众化的表现方式集中在人们的相互交流和作文中。去除语言的沟通外,把一个个文字组合起来就是成文成书了。而一篇优秀的文章最需要体悟和感知的,是字里行间所饱含的情感,包括作者的呼吸、心灵的温度、深沉的意志。作者灌注于文字中的情感,贯穿于其中的气息是一篇优秀的文章最为重要的东西,而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表现手法则是附在文章表面的东西,容易被解构和量化。
文字的情感源自作者的真情实感。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一串串小小文字的可爱之处,就在于它敞亮地记述了纯洁的感情。我甚至敢肯定,迄今为止,文学的纯洁属于干净的脱俗、美的深沉的那一类,它的纯洁无以替代。在文字里,也只有在文字里,你可以随心所欲的倾诉心声、放纵感情;化身成他人别物及其自然的一切,或寓情于风花雪月、或寄思于事理景致、或托志于风情万物。事实也是如此:文字只有灌注了真情实感,才能更准确而生动地表达一种思想和意志。也就是说,缺失真情实感的文章本身就是生硬廉价的文字,更确切地说,它根本传递不出文字的情感和气息。不少的长篇短章甚至是文字的堆砌,绝然是不会让读者产生共鸣的,这就如同人们把一块一块砖头垒成了墙却不去浇筑水泥一样,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倒塌,这种把文字砖头简单地垒起来的"墙",经不起时间风雨。
可能有人会说:"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我一大半不赞同这个说法。倘若一个信手拿起文章就能嗅到文字气息的人,抄袭者即使把字句拿捏得再怎么完美,用的词语再怎么流畅自然,也掩饰不住抄袭的劣迹、痕迹,更掩饰不了胡乱拉扯拼凑在一起的粗制味和造作感。近日我读刘亮程的第一部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刹那间就被其“心灵的温度”和大彻大悟的智慧融化了。那个“村庄”的气息拿起书就能让人从一堆梭梭的》柴禾》中嗅出味来,那些文字一打眼就能让人从一种类似于聊天式的表述中,想象出一个村庄的风貌和景观,“看”到作者沉思的姿态和深沉的思想、意志。这样的文章不是谁都能抄袭出来的。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说,引用别人的语句不是不可以,效仿优秀作品的作文方式和方法似乎也是必经的过程。但是,抄袭断然是不可取的,一个人也不可能抄出优秀的作品乃至不朽的作品。因为文字的情感和气息是抄不来的。这也是我对天下文章一大抄“一大半不赞同”的原由之所在。
感知文字的情感和气息,需要一个过程。文字基础和作文技巧是不可缺少的。没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往往阅读完一段文字没有任何感觉,也体会不到蕴含其中的那种深沉的思想感情和灵动的气息。大凡能品出一点味道的,有可能已具备了相应的能力只是在阅读时还不够用心或者是感悟能力和基础素养仍需学习修炼。然而,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常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令人不安也不解。一些作品乍看之下确是一篇“文章”,也写出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思,然细读却又味同嚼蜡,既觅不到文字的情感,更闻不到丝毫的文字气息。有的作品甚至是生生将文字用阿拉伯数字串在一起记的流水账,有的则是将文字硬拉扯在一起而构成的段落和语句,阅之如食鸡肋。对此,我固执地认为,倘若习作者还不具备写作、创作的能力,最好先不要急于动笔,还是应先从大量的阅读中去培养触摸文字的兴趣为好,继而再逐渐积累和提升感知文字的能力,这才是最为重要的。如果一味去追求自己的文章能见诸媒体或是单纯为了发表而发表,并不利于提高文字的驾驭水平和感知能力,反而会将原本已领悟到的东西荒废掉,甚至因此被“铅字的梦想”引向歧途。因为,优秀的文章是活着的绝唱。一个真正热爱文字的人,永远不会固步自封,满足于写了那么一点点东西便自以为是,并由此不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挺进。所以,要想写出活着的文字,不仅要广泛积累,广闻博识,而且要用心灵去感受,用情感去浇灌,用气息去贯穿,用智慧去构思,最后才是用技巧去完善。这一切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也不是采撷拾贝摘摘抄抄堆积而成的,再不然突有些灵感就能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过程,一个长时间的积淀过程。倘若有一天,当你的文字充盈了炽热的感情,弥散着经久的气息,吟诵起来能够鼓胀血脉、感动自己,这时候它才是活的。
1、首先要明确朦胧诗和新生代的创作背景和特征的差异。
它是产生于反对wen
ge
诗坛上“假、大、空”的标语口号式韵文,提出的是与蒙昧主义相对抗的人的觉醒的命题。而新生代产生之时没有反对旧有诗坛假大空口号噬诗歌的背景,它是在朦胧诗产生到一定阶段,自身发展受到制约因而寻求突破创新时产生的。他们一方面接受了朦胧诗的启蒙和滋养,可以说源于朦胧诗不是以反对的姿态产生的。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对朦胧诗的不足进行了摒弃和批判,他们继承了朦胧诗人“因不满于单调划一的诗歌现状而要求艺术变革”的创作态度,他们企图超越“北岛们”的强大影响而形成的“阴影”,出于新文学的惯例,他们不满足现状,要求从新诗潮内部进行一场“哗变”,由于他们表现的形式是反叛“朦胧诗”,但不能简单看作他们是“朦胧诗”的反对者,而应该说是突破者。
朦胧诗有自己的新的美学原则:
一,不屑于作时代精神的号筒,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而是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
二,强调自我表现;
三,对于传统艺术习惯的背离
而新生代诗人的创作以“解构”为核心,消解理想,诉求心灵自由,因为时代个人社会等等因素,他们呈现出与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人不同的创作风格和精神面貌。“新生代诗人”是从重新诘问和确认“诗是什么”的基本问题开始探索和实验的。他们提倡“回到本身”,回到生命或事物本身,这是朦胧诗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深入。所以产生了与朦胧诗“表现自我”观有显著不同的创作理念,他们更强调生命的体验性、感觉性。
2、具体到时代等内外因素对创作个体的价值取向和创作理念的影响
80年代中期集群式崛起的“新生代”诗歌,有着比“朦胧诗”丰富得多的精神资源。70年代末开始的对西方文学、哲学与文化思想及成果的全面译介,以及在“发现”西方以后对东方文化的反观式发现,使“新生代”诗人一开始就置于一个多元文化景观和有多种选择性的文学环境之中。诗人所接受的文学和文化的影响,比“朦胧诗人”的远为复杂;在为确立自我而借诗歌来表达上,他们也自由的多。可以说这些影响下,诗人们有着和朦胧诗人不同价值取向和诗歌观念。
3、文学发展的惯例--不断突破超越新生代诗试图超越朦胧诗,一个重要理由是这些在新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的更年轻了一代的诗人,感到朦胧诗的诗学里有较多的社会学因素,而他们自己所要追求的是穷索诗歌这种语言形式与人类生存或自我生命的本质关系。在寻找诗歌本体的过程中,新生代诗歌群体凭借自身文化构成上的优势,并利用了开放时代提供的机遇,对新诗建构生命形式的可能性进行了全面的尝试。可以说他们是文学发展历程上对朦胧诗的接续或激活,正是一种立足自身,并经由自身而发现、反抗、超越、重建传统。
我想大概就是以上三点主要原因吧,他们之间是一种继承与改进的关系,不算对立关系,要记住这点。
处女座的人看来大多温文尔雅,且有洁癖(可能表现在精神方面)。处女座的爱情藏在内心深处,一旦你通过考验,他决定付出时,压抑的情感都将爆发出来;他会忽然变得积极大胆,那时只有应不应该,而不会考虑委不委屈,也没有任何条件。所以,能被处女座选中的人是很幸福的,只要你是真的诚实、知性、负责;那么即使处女座的要求很高,那也都是正面的提醒。要知道处女座的人宁愿牺牲自己,也不会去勉强所爱的人!
处女座 --喜欢罗漫蒂克的气氛
情人的秘密心情:
完美主义的处女座情人,重视精神生活,对感情则倾向於柏拉图式的恋情,对自己喜欢的人充满着慈爱、包容和专情,不会对物质生活有超出能力的向往,期待一个能与自己心灵沟通和活泼可爱的情人交往,对圣诞礼物则喜欢一张罗漫蒂克又用心用情的卡片和一束花朵,一些精神上的满足,最重要。
送他的礼物:
一张粉粉柔柔的圣诞卡片,上面写满了你对他的思念和爱恋;一束亲手做的缎带花,或自己做的小玩偶,贴心又温柔;一双温暖的手套,暖烘烘的传达你的爱意
处女座 --无法忍受没大脑的女人
他的心倾向於柏拉图式的恋爱方式,喜欢细水长流的培养感情,期望对方的灵魂能和自己沟通,喜欢享受两个人交心的相处,无法忍受那种肤浅没大脑的女人,要求对方一定要有智慧、果断力强、潇洒的个性,因为他没有耐心去倾听一大堆的罗唆和无病呻吟,不过,处女座的情人,个性较保守谨慎,很少会结交两个女朋友,一旦喜欢对方,会用一辈子的深情无悔的爱她。
偷心绝招:
忠诚,用心,用忠诚来对待那挑剔的处女座情人,用这股『忠』来软化他像有洁癖般的爱情要求,他较有可能被你感动。
默默付出 温和、持续、不求回报的爱,一点一滴的用在生活上、工作上,让他体会出你的爱意,先以精神上的交往来掳获他的心,别急着想马上进一步的交往,慢慢来,以缓慢的脚步,他会不自觉的跟着你。
活泼进取 保守拘谨的处女座情人,很容易被活泼、又富进取的异性所吸引,所以,在他的面前别自怨自艾,才不会吓跑他,要用你的快乐、愉悦的心来感染他那含蓄谨慎的情人心。
处女老公━用批评表示关心
嫁个处女座老公,身边的亲朋好友,都忍不住替捏你把冷汗:「这麽难缠的人,你怎麽受得了呢?」处女座真有那麽可怕吗?其实也不尽然.
诊断:
处女座老公凡事精益求精,很多人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开始.面对处女老公琐碎的抱怨,更是心浮气躁.处女座要求完美,但并不是每件事都如此.很多处女老公邋遢得惊人,可是对厕所的气味和妻子的手艺却非常敏锐.处女座常常把眼光放在很细微的事物上,用批评来表示他们的关心.
治疗:
面对处女老公不必害怕,把握住对症下药的原则就没错.对他在意的事情多努力,譬如他在厕所的清洁,那麽你在这个地方多花点工夫,其他地方假装视而不见吧!
叮咛:
双鱼、巨蟹、天蝎老婆:
处女老公心中有爱意,囗中没有甜言蜜语,他们是用批评表示他们的关心.记得这一点,就不会被气死了.
金牛、处女、魔羯老婆:
处女老公唠叨的表象之下,藏着细致的爱情,你不妨主动热情一点!
牡羊、狮子、射手老婆:
虽然处女老公常会为你的粗心大意生气,他还是爱你的.
双子、天秤、水瓶老婆:
处女老公细致的心,需要你的灵犀一点通,别老是少根筋,对着朋友放电,早点回家吧!
不要相信处女座男性的风平浪静
1最先批评的那个人
他不见得是取早发言,但百分之七十他会是第一个说『真的吗?我倒不以为然�6�1�6�1�6�1』的那个人。处女座男性以正义使者自居,最瞧不起名不符实之事,最看不惯没三两三却上梁山的家伙。以及自以为是上帝的发言者。
2对敌如敌,待友如友
『好东西要和好朋友分享』,对处女座男性来说真是最贴切的标签。(反之亦然)喜欢正大光明的过招是其本色。但绝不会像火象星座那般大剌剌,对他们而言,『台面上的较劲』是一种气质,而非气概。
3因为善变所以易被误解
就像昙花开在六月的子夜,再怎麽美也是晚上的事,处女座男性再怎麽大而化之,内心深处总有一股孤芳自赏的气味慢慢流泻 ……这正足以说明他们为何具有爆发力却无持续力。为何晚上白天判若二人。以为何有时心思复杂得令人讨厌。以及若即若离得令爱他的女人心碎。有正义感的他们未必有安全感。4善用冷嘲热讽来说文解字
内心深处常有怀疑、空虚感的处女座男性知道阳光升起时就该去赚钱(因为实际)。因此,当他们转动钥匙,发动引擎时,会试着和快乐打交道--用一种冷嘲热讽的方式。比如:你对他说「我对你真失望!」「有失望才有希望!」他无所谓的笑一笑。如果你欣赏他你会觉得他大智若愚,当然,如果反对,只会觉得真是大愚若智!
5工作狂
由於处女座的守护星是敏感且具直觉力的水星麦丘里,因此对分析推理之事乐此不疲,再加上守护神乃正义女神戴美蒂,对於『要怎麽收获就怎麽栽』这句话更奉为圭臬。若是你以为工作的重要性胜於一切而与之大吵大闹,可就大错特错了!三百六十天的工作是为了五天的地中海假期,这你就应明白了吧!
6严厉的拿把尺衡量天地万物
如果处女座男性可以在年终尾牙表演吞火,那麽,肯定的是对於不能或学不会的人十分瞧不起。他不会盲目的要求别人一定要做到,他会先以身作则。不成熟的人和处女座在一起先感受到的是压力,成熟的人则是公平。不服气的人则是觉得他真是爱出风头,服气的人则惺惺相惜。
7公主王子不一定要白头偕老才幸福
对季节的感受有时比对人还来得强烈的处女座男性,永远记得『那天的雨好大�6�1�6�1�6�1』而不是很清楚分手那天你哭了没有。姑且说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吧!每次谈起恋爱,心中就设定好分手的状况,明明是在等待一个热烈的拥抱,却在咖啡冷掉的同时说出:「一切到此为止吧!」
月亮在处女座的情人火冒三丈时怎麽浇熄?
拿着玫瑰花数着爱我?不爱我?大多属这种人,一朵玫瑰花的花瓣被摘秃了,又拿着另一朵玫瑰花数一遍,也是此人常玩的游戏。分析爱情、解构爱情是此人酷爱做的事,爱情永远没有传说,爱情只有当下,当下不美,昨天美?明天美?对不起,他没兴趣追究,一个不美的现在,足以摧毁多年恋情。别说他不懂爱,是你不懂他的心。
送她的礼物:
一张精致的圣诞卡片,上面有着你对她的无限思念加一顶温暖的毛线帽;一个精巧别致的音乐手饰珠宝盒,那音乐响起时,她就会特别思念你。一束郁金香或紫色的玫瑰花,表达交心的爱意加一串金质的项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