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社会观察学习有五种示范:
1、行为示范;
按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在个体的行为表现基础上,经由奖励或惩罚等外在控制而产生的,即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而获得的。班杜拉(A.Bandura)则认为,这种观点对动物学习来说也许成立,但对人类学习而言则未必成立。
2、言语示范
因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
3、象征示范(通过图像媒体来进行示范)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表征,并可以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班杜拉认为,这一过程受到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
4、抽象示范(通过给出的原理,公式,原则等来进行示范)
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示范活动的内部表征;
5、参照示范(一遍示范一边做附加动作,比如说onthedesk,同时用手指向桌子)
注意过程调节着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和知觉;动作再现过程以内部表征为指导,把原有的行为成分组合成信念的反应模式;动机过程则决定哪种经由观察习得的行为得以表现。
班杜拉社会观察学习的五种效应与四种模仿:
五种效应:
抑制与去抑制(学生本人比较顽皮,通过教育变得不顽皮了就是抑制,但当看见周围人比较顽皮时,他又变得顽皮起来,这就是去抑制)
反应促进(自身行为受到周围人表扬,于是行为频率增加)
刺激指向(朝向特定的刺激)
情绪唤醒(可以产生和榜样相似的情感)
习得效应(学习好的行为)
四种模仿:
1、直接模仿(模仿直接行为)
2、综合模仿(模仿多个榜样行为的综合)
3、象征模仿(模仿榜样的性格态度)
4、抽象模仿(模仿榜样行为的原理或内在原因)
心理学:简谈人际交往的
振宇心理方法,打造品质人生。跟随我,创造属于你的高品质人生。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基本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Alfred Schutz,1899-1959),提出的人际需要三维理论分为两个方面:
一、他提出了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二、他根据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以及个体在表现这三种基本人际需要时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将人的社会行为划分为六种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舒茨认为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是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包容需要指个体想要与人接触、交往、隶属于某个群体(团体),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的需要。
支配需要指个体控制别人或被别人控制的需要,是个体在权力关系上与他人建立或维持满意人际关系的需要。
情感需要指个体爱别人或被别人爱的需要,是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建立并维持与他人亲密的情感联系的需要。
六种基本的人际行为倾向包括:
主动与他人交往
期待与他人交往
支配他人
期待他人支配
主动表示友好
期待他人情感表达
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学家霍曼斯(George Casper Homans 1910~ 1989),采用经济学概念来解释人的社会行为,提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和动物都有寻求奖赏、快乐并尽少付出代价的倾向,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人的社会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商品交换。
人们所付出的行为是为了获得某种收获,或者逃避某种惩罚,希望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最大的收益。人的行为服从社会交换规律,如果某一特定行为获得的奖赏越多的话,他就越会表现这种行为,而某行为付出的代价很大,且获得的收益又不大的话,个体就不会继续从事这种行为,这就是社会交换。
社会交换不仅是物质的交换,而且还包括了赞许、荣誉、地位、声望等非物质的交换和心理财富的交换。个体在进行社会交换时,付出的是代价,得到的是报偿,利润就是报偿与代价的差值。
社会交换过程中,包含了深层的心理估价的问题。个体在进行社会交往时,他们对报偿和代价的认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也不一定是根据物质的绝对价值来估计的,这是一个与心理效价有关的问题,所以,当个体对自己的报偿与代价之比的认识大于他人的报偿与代价之比时,也许会被别人所不理解或不认可。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人们的社会交往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在有些人看来根本不值得做的事情,却被当事人做的很有趣,而有些时候在别人看来是值得做的事情,却被另一些人所不齿。
人群关系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梅奥(1880-1949),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5年的实验研究,1933年发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提出人际关系学说,认为影响生产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物理和生理因素,而是社会和心理因素,特别是生产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因此,主张从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职工士气着手,即要注意倾听和沟通职工意见、掌握进行咨询、激励、引导和信息交流等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技能,来提高生产率。
戏剧交往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1922—1982),1959年出版《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愿意与他人交往时,就会有意无意地运用某些技巧整饰自己,以便给对方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由于他把人们的交际行为化做戏剧表演艺术,并且借用艺术的范畴和术语来解释人际互动和印象整饰,故称为戏剧交往理论,有时又称为印象整饰理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