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之许渊冲观后感5篇
大型文化类节目《朗读者》的出现,正是在喧闹娱乐中的一股清流,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对于满眼的娱乐与喧嚣,《朗读者》节目就像慢慢地翻开一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画面,更无跌宕起伏的情节,随着董卿那亲切温和的语速,观众情不自禁地投入、并静静欣赏着倾听着。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朗读者许渊冲观后感”,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朗读者许渊冲观后感1
周六晚八点,我准时打开电视,观看《朗读者》。
这是第一期,也是我和《朗读者》的第一次“遇见”。就像董卿阿姨在节目开始的时候说的那样,有时候,就算遇见也没有什么印象,有的“遇见”却会从此改变我们的生命。这改变生命的“遇见”,濮存昕就经历过。他小时候是一个残疾孩子,被同学们嫌弃,体育课上跑步的时候,也没人愿意和他一组。同学们甚至还给他起了个绰号——“濮瘸子”。我想,那时候的他心中肯定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幸运的是,他遇见了荣国威荣大夫,荣大夫为他做了整形手术,那是他生命中的转折点,他从此可以和正常的孩子一样了!可以跑、可以跳了!这对荣大夫来说,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手术,是他做的许许多多手术中的一个,也许他对此毫无印象。但对濮存昕来说,这是他生活中最美的“遇见”。他朗诵了老舍散文《宗月大师》节选,内容讲的是老舍对曾经将自己领进学堂的刘大叔的感恩之情。我想:我也会对帮助过我的人心存感激。
还有蒋励,他和他的三个同事都曾担任过“无国界医生”,在战乱和灾难中救死扶伤,平均每天接受四十个新生婴儿,在工作中,他们随时“遇见”生死。《答案在风中飘扬》让我们明白平静的生活多么值得珍惜。柳传志”遇见”失败,许渊冲“遇见”古今中外文化的碰撞……
遇见,是多么美好,愿我们一生中,都拥有无数次美好的“遇见”。
朗读者许渊冲观后感2
今天我们全班同学和班主任在教室里观看了由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而且还是第一期呢!它的主题是,遇见。
董卿亲自去了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等等等等。终于寻找到了无数才华横溢的优秀人才。其中第一期就出现了七位嘉宾。他们分别是知恩图报的濮存昕,乐于助人的无国界妇产科医生蒋励,才华横溢的商业大鳄柳传志,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还要数乐于助人的无国界妇产科医生蒋励,她和她的团队在阿富汗每天最多接生四十多名新生婴儿,并且无一伤亡,有的人会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只要技术高超就行了。可是当时的'阿富汗是一个充满硝烟的战场,随时随地都会有生命危险。并且你根本就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从天而降的炮火“临幸”,或是在睡觉时被孕妇的呻吟声惊醒。而她和她的团队们却在那里坚持了数十曰,他们真的太伟大了!
生命不会因沉默而沉沦,却会因阅读而闪亮。静下心来聆听心海的涛声,不必在乎咬音嚼字,不必在乎抑扬顿挫,只要随心而读。我想这应该就是朗读者的含义吧!
相亲相爱的周小林,殷洁夫妇,世界**张梓琳和中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
朗读者许渊冲观后感3
今日我们全班同学和班主任在教室里观看了由董卿主持的朗读者,并且还是第一期呢!它的主题是,遇见。
董卿亲自去了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国家图书馆等等等等。最终寻找到了无数才华横溢的优秀人才。其中第一期就出现了七位嘉宾。他们分别是知恩图报的濮存昕,乐于助人的无国界妇产科医生蒋励,才华横溢的商业大鳄柳传志,相亲相爱的周小林,殷洁夫妇,世界**张梓琳和中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还要数乐于助人的无国界妇产科医生蒋励,她和她的团队在阿富汗每一天最多接生四十多名新生婴儿,并且无一伤亡,有的人会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只要技术高超就行了。可是当时的阿富汗是一个充满硝烟的战场,随时随地都会有生命危险。并且你根本就不会明白什么时候会被从天而降的炮火“临幸”,或是在睡觉时被孕妇的呻吟声惊醒。而她和她的团队们却在那里坚持了数十曰,他们真的太伟大了!
生命不会因沉默而沉沦,却会因阅读而闪亮。静下心来聆听心海的涛声,不必在乎咬音嚼字,不必在乎抑扬顿挫,只要随心而读。我想这应当就是朗读者的含义吧!
朗读者许渊冲观后感4
我的印象中,电视黄金档不是播放电视连续剧,就是播放综艺文艺节目,《朗读者》是一台文化情感类节目,怎么会在央视一台黄金档时间播出我带着这个疑惑,怀着好奇心,观看了已经播出的《朗读者》1-3期,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满足地看完了,也明白了为什么。也明白了为什么它还被微信的各个公众号大肆宣传!
这档节目每一期都有一个主题词:“遇见”、“陪伴”、“选择”。第一期的“遇见”,既是一个好的开端,也让我们遇见了《朗读者》这档节目;而第二期的“陪伴”让人感到了各种温暖;第三期的“选择”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是由各种选择组成的。你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人生轨迹就会把你带向光明的未来。
来参加节目的人形形色色,有跨国际医生蒋励,她遇见了埃博拉病毒,以及那些患病的人们;童话大王郑渊洁,因为他的父母改变了一生……
愿更多的人看到这档节目,知道更多的感人故事,了解更多的好书!
2月18日,《朗读者》开播,董卿自己任制作人、导演和主持人。它是一档由董卿主持的大型朗读类真人秀节目。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节目旨在实现文化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的传导作用。
《朗读者》中的“朗读”二字重文字,“者”字重人。最感动人的是那些朗读者背后的真实情感故事,并感动于他们让观众遇见了大千世界。
朗读者许渊冲观后感5
《朗读者》中的眼泪不少,但细细想来,这些眼泪,与文章本身,有多大关系呢
濮存昕和医生的故事感人,却多多少少和老舍与宗月大师的故事隔着层皮;姚晨作为一个妈妈感激月嫂,和鲁迅感激自己的保姆阿长又存在着些许出入。人设和情感与文章最恰切的一段,恰恰不是来自本土,而是我早先并不看好、香港的罗家英、汪明荃夫妇。他们的幽默、淡然、豁达、开朗,才正应了冯骥才的《老夫老妻》,既没有抢戏,又很合适。
当我看到罗家英和汪明荃拌嘴,突然感到比眼泪更加深刻的力量,那是两个经历了几十年风雨的人,看透世事的平静。
虽然他们的故事是喜剧收场,但相信许多的悲情故事,也能被演绎得哀而不伤。因为,我们要向孩子传达的是,比感动更远的领悟,是即使面对苦难,也能平静处之,淡然微笑的风度。
学会节制,比只会哭泣更重要。 学会内心深藏悲愁却不显露,而不是滔滔不绝去诉苦抱怨。
《朗读者》好,但它更像艺术人生,讲的是嘉宾的故事;但如果它更专注文章,学会控制情绪,我会给更多掌声。 有人会说,读书的境界本来就分为两层,一是我注六经,二是六经注我,也就是说一种是用自己的话解释好文章,一种是用文章的观点来说自己的故事,《朗读者》显然属于后一种,它的境界更高呀! 这种观点似乎也说得通,但对于孩子,连第一种我注六经都还没有亲自体会,直接给第二种不应该是过度拔高吗 所以,如果要给孩子看《朗读者》,还是先让他读文章,看书,让他理解原文的内涵,再看节目更好。
反观也还算热的《见字如面》,请两位教授来解读文章,就来务实得多。但无奈,比起一本正经地讨论文本,还是煽情火得快! 在朗读面前,每一个读者都是平等的,他无关乎名望、地位、金钱、曲折的经历,你可以饱经沧桑,也可以不谙世事,阅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套用简爱那句话,我们的灵魂穿过书本,站在作家面前,我们是平等的。 唯有热爱书本身,才会给孩子终身阅读的习惯,并赋予他们丰富的精神、情感世界。
一边是西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边是东方的《牡丹亭》,我想这是一种文化的遇见吧,大家伙现在看到大屏幕上的。
源自《牡丹亭》当中的一句唱词: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Love once begun will nerver end
生者可以死。
The lovers may die for love
死可以生。
In China the dead in love may servive
那么是谁把《牡丹亭》翻译成了英文呢?是一位老人。他不仅翻译了《牡丹亭》,她把中国的《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西厢记》、《牡丹亭》都翻成了英语和法语,同时他又把《追忆似水年华》、《红与黑》、《莎士比亚》等等翻成了中文,可以说因为他,我们遇见了包法利夫人,我们遇见了于连,我们遇见了李尔王,也因为他,西方世界遇见了李白、杜甫,遇见了崔莺莺、杜丽娘,他,就是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
2014年,许先生获得了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北极光文学翻译奖,这也是迄今为止,亚洲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翻译家,让我们掌声欢迎,今年已经九十六岁的许渊冲先生。
名片内容:北京大学 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许渊冲。
董卿:您是见了谁都递一张这个名片吗?
许渊冲:我的名字已经比名片还响一点,名片不送人家也知道。
董卿:您这名片上:书销中外百余本,这个是完全实事求是,后面您还加了一句:诗译英法唯一人,您不怕这名片递出去了,别人觉得许老先生怎么这么说呀?
许渊冲:我实事求是,不是的,书销中外百余本,大家不知道看了没有,反正是书在那嘛?诗译英法唯一人。这是事实,这是六十年前的事,六十年前,就是1958年,我已经出版了一本中译英,一本中译法,一本英译中,一本英译法,就是六十年前,我已经一样出一本,那个时候,全世界没有第二个人。
1942年翻译第一本书,这是第一本书,翻诗是1939年,1939年对我而言是个奇遇的一年,老师碰到钱钟书,男同学碰到杨振宁,女同学碰到了个叫周颜玉。1939年翻第一首诗,就是那个《别丢掉》,就是那个林徽因的那首诗,这是翻的第一首诗,1939年有好玩的,其实这首诗呢,是喜欢一个女同学。
董卿:为什么喜欢一个女同学要去翻这首诗呢?
许渊冲:《别丢掉》是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林徽因热爱徐志摩,但是呢,她实际上是嫁了梁思成,结果徐志摩撞飞机,飞机撞山死了,林徽因走过徐志摩的故乡,见景生情,一样是明月,一样是满(隔)山灯火,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所以见景生情,她情感很那个,我呢,我是感觉林徽因这个情感,很真,很美,所以就把这个诗翻成英文了。
我就把这首诗翻了,写给她,当时我写信给她,不知道她已经有人了。我寄给她了,五十年后她给我回信了,五十年后我得了大奖,报上登了,她在台湾了已经,她在台湾看到这个消息,就回了我在五十年钱写给她的这封信,在那时候我也结了婚,她也结了婚,但是回忆往事,现在,有时候生活的每一天都能欣赏,有时候失败也有失败的美,你像这个事情我并没有成功,但是我回想当年还是很美的,而我认为这人生最大乐趣,是创造美、发现美,所以我为什么说要翻译这个呢,我翻的同样一句话,我翻的比人家好,或是翻的比自己更好,我就是乐趣,但是这个乐趣很大,这个乐趣别人夺不走的。
董卿:其实老爷子现在每天还要工作到凌晨三四点钟,一般的年轻人都做不到。
许渊冲:但是我夜里做事,这也不是我的,我偷来的。偷英国一个诗人(托马斯·摩尔),
The best of all ways ,to lengthen our days,to steal some hours from the night。
一切办法中最好的办法,延长我们的白天,从夜晚偷几点钟。
我现在每天从夜里偷几点钟,来弥补我白天的损失。
别人对许渊冲的评价:
许老在处理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方面,还是存在着瑕疵。比如文中“江山如画”一句的处理。但是这应该是汉语为母语的译者天生存在的短板,我们都习以为常的东西,翻译的时候难以捕捉,或者我认为这与其说是一种瑕疵,不如说是一种遗憾。
不过汉语为母语的译者也有着天生的优势,那就是在汉语文本解读上深度是母语为英语的译者赶不上的。外国译者,如也翻译过《赤壁怀古》的王红公(Kenneth Rexroth),其译本中对于周瑜,小乔,诸葛亮的描写有着明显的错误,因为他对文化背景了解不足。但是杨戴夫妇和许老对文本的解读十分细腻,基本还原了原文的意义。
最后,我认为既然古诗英译,其作用更多的是给不懂汉语的人看,而并不是在中国的翻译圈子里自我高潮,像现在这样关于许老,杨戴夫妇的中文论文满天飞,本科硕士毕业论文扎堆讨论,这里好那里好,但是真正的目的读者,英语为母语的外国人却对这些人鲜有研究。
古诗翻译的质量好不好,更多的是应该将其作为一个独立文本来判断,欣赏独立文本的艺术价值,而非单纯醉心于所谓的翻译手法,翻译处理方法都是为了独立文本最后的价值而存在的,为了炫技,比如为了押韵而随意增删文本内容,实属本末倒置。美国翻译学家艾略特温伯格也指出,他认为不成功的翻译,就是译者以己意增益原文。而且,若是读者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译者身上,那么可以认为这位译者显形度非常高,在翻译中不是好现象。
最后,我认为诗歌翻译有四重境界。
第一重,看到不知道怎么翻,无从下手。
第二重,能翻,作为信息传达告诉别人这首诗是在说什么,但是翻译过程基本是诗歌-白话文解释-英文。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停留在这一层。
第三重,能翻,信息传达+艺术处理。这就成家了。
第四重,完美的翻译。
我觉得许老是徘徊在三重到四重之间的人,因为许老有一些作品的处理在我看来虽然不是不可替代,但是已经是完美。不过由于两门语言在音韵和文化背景上巨大的差异,不可能做到每一首诗都完美翻译。
我也不太相信有人能够每一首诗都完美地翻译出来,估计永远不会有。
许渊冲三美论是指他翻译的句子要音美、形美、意美。
许渊冲对美的偏爱应是他“三美理论”的发端。在他家书桌的正上方,悬挂着一幅老友写给他的字,“译古今诗词,翻世界名著,创三美理论,饮彤霞晓露。”
对音美、形美、意美的追求,许渊冲从未游移过。许渊冲说,“钱先生在《林纾的翻译》里面谈过,读林纾的译本,觉得有吸引力,甚至好过其他一些比较‘忠实’的译本。这说明钱先生理智上求‘真’、情感上爱‘美’,这就是他的矛盾,但我不矛盾。”钱钟书感叹“美丽的妻子不忠实,忠实的妻子不美丽”,将许渊冲的译文称作“不忠实的美人”。
“不忠实”的原因,是许渊冲很强调翻译的“再创”。例如《诗经·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许渊冲看到前人将“依依”译成“softly sway(微微摇摆)”,把“霏霏”译成“fly(飞扬)”,总觉得“在辞藻意境上同散文没有区别”。自己动手的时候,他把“依依”理解为依依不舍留下眼泪,而恰巧“垂柳”的英文是“weeping willow”,法文是“saulepleureur”,都有流泪的意思;他又把“霏霏”译作“大雪压弯树枝”,使读者能看到士兵战后回家的形象。
许渊冲的再创翻译有人叫绝,有人责难。许渊冲的解释说:“西方的翻译讲究对等,一个字对一个字,它们主要文字的词汇有90%是对等的。中文与其他文字不同,只有一半对等。对等虽然不违背客观规律,却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不歪曲作者意思的情况下,翻译一定要把一个民族文化的味道、精髓、灵魂体现出来。”许渊冲难得谦虚地表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三美理论’是个理想状态,我愿意朝着它努力。”
许渊冲把对翻译从“知之”、“好之”上升到了“乐之”的境界,他陆续把《诗经》、《楚辞》、唐诗宋词、《西厢记》和《牡丹亭》等译成英文或法文,既追求工整押韵,又追求境界全出,把中国创造的美,转化为全世界的美。叔本华说过:“最高级的善就是美,最高级的乐趣就是美的创造。”许渊冲每天享有的,不正是最高级的乐趣么?
1、继承传统、突出当代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更应以积极的姿态、开放的胸怀大力推动当代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思想、文化的交流交锋交融中告诉世界中国人民的所思所想、不懈追求和未来。 [详细]
2、中国文化、世界表达
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开拓对外宣传的新思路新举措,要借鉴其他国家经验,积极探索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专业化、市场化道路,要借助手机、网络电视、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高新技术和新媒体。要重视人与人的交流,加大情感和思想沟通。 [详细]
3、尊重规律、科学发展
官民并举,推动政府对外文化交流同时加强民间文化交流;兼容并蓄,“走出去”同时积极吸收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双轮驱动,加强公益性文化同时发展商业性文化贸易;注重长效,充分发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活动常态、作用长效特点;凝心聚力,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形成对外文化工作合力。
许渊冲先生是中国翻译界的大师,成就卓越,著作等身,致力于翻译中国古典 文化 著作。接下来,我给大家准备了许渊冲“三美”论赏析《春晓》,欢迎大家参考与借鉴。
许渊冲“三美”论赏析《春晓》
一、“三美论”简述
许渊冲先生是中国翻译界的大师,成就卓越,著作等身,致力于翻译中国古典文化著作。更可贵的是,许先生在翻译理论上也颇有建树。根据自己多年的翻译 经验 ,许老建立了一整套中英互译的理论体系,如“美化之势”、“再创论”等。
“三美论”是许渊冲先生基于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所说的“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而提出来的。其中“意美”是指译文要再现原文的意境美,比如象征义、双关义、深层义、言外义等。“音美”主要指平仄、节奏、双声、叠韵、押韵等。许先生在处理音韵上认为英文没有平仄,可译成轻重音的交替;双声韵是中英文中均有的,可用同样形式互译;而叠音则可以灵活翻译,但要尽可能再现原诗的音美。“形美”包括语言简练整齐、 句子 对仗工整等。
二、译文比较和分析
原诗: 春 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许渊冲译文: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a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After on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s,
How many are the fallen flowers!
约翰·特纳译文:
How suddenly the morning comes in Spring!
On every side you can hear the sweet birds sing
Last night amidst the storm — Ah, who can tell,
With wind and rain, how many blossoms fell
翁显良译文:
Late! This morning as I awake I know
All around me the birds are crying, crying
The storm last night, I sensed its fury
How many, I wonder, are fallen, poor dear flowers
赏析:
1、 意美
《春晓》这首小诗,整首诗行云流水,平易自然,却又悠远深厚。然而对于这首诗的理解,却存在异议。有人认为《春晓》是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怜惜之情。有人却结合孟浩然的身世,认为这是一首春恨诗,诗人感叹岁月蹉跎,功名未立。
对诗的情感意向理解不同,则翻译所倾向的情感也会有所不同。三中译文表达叹息之情最强烈的是翁译。翁译开头首先用“Late!”一词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三位译者对颔联中的“啼”的处理也有所不同。“啼”本义为“叫”,古诗词中有表示本义,也有表示“哀啼”,增添了一抹悲凉,比如“月落乌啼霜满天”、“杨花落尽子规啼”,所以这里翁译和许译都选用“crying”,而特纳则选择“sing”,
2、 音美
唐诗非常讲究声韵与格律,因而读起来朗朗上口。三位译者都注重押韵,其中许译和特纳的译文都采用aabb韵。许译的“lying”对“crying”和“showers”对“flowers” 均为重音在前的双音节词;特纳的“spring”对”sing”, “tell”对“fell”。
我们再来看下这首诗的节奏: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本诗的节奏为二一二,抑扬顿挫,富有音乐美。英文的节奏感一般是通过轻重读音体现的。三个译文中,许译最为注重节奏,以第一句为例“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译文基本为“抑扬,抑扬,抑扬,抑扬“的模式,轻重读音交错,给人以抑扬顿挫之感。
3、 形美
中国古诗词讲究对仗工整,存在各种格律。且汉字方块字的特点,让汉字宽度一致,看上去也更为整齐。但 英语单词 则不同,每个英语单词长短不一,即使采用相同的单词数,也很难达到长度一致。许渊冲先生在翻译唐诗宋词时,一般将七言诗译成每行十二个音节的亚历山大体,五言诗译为每行八个或十个音节。
对比三个译文不难发现,三位译者中,许译最为讲求形美,每行八个音节,整齐有致。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不同版本的《许渊冲唐诗三百首》可能页数不同,因此需要确定使用的是哪一版本。在此假定使用的是2007年的版本。
根据查找到的资料,2007年版的《许渊冲唐诗三百首》共有399页,因此需要逐页查找。为了减少查找次数,可以先确定作者姓名的首字母所在的页数范围。在本书中,作者姓名的首字母范围是在第2页至第6页之间。
接下来,需要确定《静夜思》的诗句所属的页数范围。根据该诗的首句“床前明月光”,可以在索引中找到该诗所属的页码范围为第50页至第51页。
综上所述,2007年版的《许渊冲唐诗三百首》中,《静夜思》的诗句所在的页数应该是在第50页至第51页之间。
元杂剧的语言艺术可分为本色派和文采派。前者语言朴素无华,生动形象,以关汉卿为代表;而后
者,辞藻华美,富有诗意,典型作品为王实甫的《西厢记》。《西厢记》可谓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
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中国古诗词戏曲
文化内涵丰富,寥寥数字便是文,想要翻译这种高度凝练传神的语言艺术,绝非易事,而许渊冲老者深 厚的语言功底和高超的翻译技巧为我们树立了模范。
例1、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译文有了云,天空变得灰暗,
**铺满鲜花。
西方的布里泽刮得多苦啊!
野鸡从北向南飞。
为什么像酒一样通红的脸是结霜的森林?
这是离别的恋人用眼泪染出来的。
解析:
1)“碧云天、黄花地”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一俯视一仰,雄浑苍茫,渲
染孤寂悲凉的氛围。“碧云天”中的“碧”不是传统上的青绿色,根据全曲的意境,实则应该为灰色,
许译此处处理为“gray”,更符合原文意境。
2)中国古诗词讲求押韵,翻译古典文集,能够较大还原原作风貌已属不易,做到声韵和谐更是不 易,所以有些译者会选择采用自由体翻译。许先生提出“三美论”: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 感目。在强调意思的同时,也讲求韵律和形式。译文后四句,两两对仗。例句中标出的词尾,双双押 韵。
3)“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历来被人称道,特别是“染”和“醉”。许老将“醉”翻为 "wine-flushed face",十分巧妙。"It's dyed in tears the parting lovers sh ed"中的"dye"将 “染”这一动词诠释得十分到位,霜林不是经霜而红,而是被离人的眼泪所感染。
例2、你值一分,他值百十分,萤火焉能比月轮?高低远近都休论,我拆白道字辨个清浑。君瑞是 “肖”字这壁着个“立人”,你是个“木寸”“马户”“尸巾”。
译文他对你来说是百分之一。
萤火虫怎能与月亮或太阳相比?
我不会谈论什么是低和高或远和近。
我会把他比作一匹骏马
还有你这个速度白痴。
解析:汉字博大精深,文人时长采用“拆字”的方式,表达深意,温婉含蓄亦或如例文来个俏皮
话。如《红楼梦》中的金陵判词便有很多巧用“拆字”,将人物的名字和命运巧妙化在文字中。例文是 红娘在第五本第三折“争艳”中的一段唱词,通过拆字赞美张生,奚落郑恒。“肖”字着个“立人”是 个“俏”字,“木寸”合为“村”,“马户”并成“驴”“尸巾”合为“屌”。语言简短直白,俗而不 鄙,甚至让人读起来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但拆字是根据汉字特点衍生而来的文字游戏,若是生译, 不免让人摸不着头脑,且看许老如何处理。许译用词非常简单,十分口语。“俏”译为“steed”,意 思为骏马,与后面的”驴“形成对比,且与下文的“speed”押韵。“steed”和“ass”,“骏马” 和“蠢驴”都是以动物喻人。虽不能完整译出汉语“拆字格”的有趣俏皮,但许老将其化为英语的文 字游戏,独具匠心。
例3、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
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
其声高,似风清月朗河唳空;
其声低,似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译文:压力似乎很大
就像骑兵的马刀忽长忽短的冲突;
看起来很柔软
像花落入平稳流动的溪流。
压力很大
像仙鹤在月光下微风轻拂的天空中的叫声;
那么它是低的
就像恋人对我们不知道的事情的低语。
解析:1)汉语中有不少拟声词,比如例问中的“铁骑冗冗”,“流水溶溶”,“女语喁喁”形象地 体现了三者不同的'声音形态。许译完美诠释了许老的“三美论”。在正确传达原文意思的同时,讲求 音美和形美。声音高昂激荡的“铁骑冗冗”,“唳空”,许译选用开口度大的//(strong,long) 和/a/(high,sky);对于声音低沉婉转的,则选用开口度较小的/i:/(streams)和//(low、know)。
2)"铁骑刀枪”许译稍作解释,"clash"一词体现骑兵的冲锋陷阵。第二句展现声音幽幽,许译选 用"soft"不仅体现声音的轻柔,也与落花流水的整体柔美意境吻合。“风清月朗”许译凝缩为“breezy moon-lit sky”,“breezey”多数人较为熟悉,而“moon-lit”意思为“皓月当空”,这一词值得借 鉴。原文中的”儿女”并不是通常子女的意思,更偏向于“儿女情长”即“爱人、恋人”的意思,许译没 有直译而是传达出原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