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第1张

1、要核实信息来源。在看到某篇特别耸人听闻的信息时,不要着急相信,先注意一下消息来源是否权威可靠,发消息人能否为所发的消息负责,如果来源仅仅是来自个人的博文或QQ群里的传播,而非主流媒体,其作为谣言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2、要多做冷静分析。针对一个事件仔细推敲其的可行性和可信度,用理智去看待问题。 3、要增强责任感。网络谣言固然可怕,但每一名网民都是网络构成的主体,都应该有责任意识。为自己在网上所说的每一句话,传播的每一条消息负责,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关系到整个互联网大环境的纯净,网络谣言也会随之减少。 4、要有一定的科学、法律、社会常识,提高“免疫力”。比如,传言说吃“转基因”食物会被“转基因”。运用高中生物学知识可知,我们食入的食物,最终被消化为氨基酸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之后在体内重组成构成人体的肌肉等物质,所以不能吸收“转基因”。 5、对网上疯狂煽情、口水四溅,感叹号密集的,有“是某当事人就顶”之类话的,要十分警惕其真实性,因为真相的力量足够强大,不需要煽情。

近年来我国频繁出现的网络谣言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政治谣言。主要涉及国内外政府的政策动向、政府行为等,这些谣言多因媒体记者或公众对政府行动的动机和取向的无端猜测而引发,谣言针对的对象直接指向政府。比如石家庄抵押大楼为三鹿筹款事件、河南内乡300官员被抓的谣言等等。政治谣言不仅直接影响我国政府在国内外的威信和百姓对政府的信任,还会间接影响我国的外交策略和经济政策。第二,商业谣言。主要包括食品安全问题的谣言、有关企业发展决策取向的谣言以及股市谣言等。随着问题食品的增多和民众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与食品有关的谣言也日渐趋多,而由于股市监管力度的不足,股市谣言也一直横行网络。比如四川蛆橘谣言事件、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事件等。此类谣言一方面造成民众社会安全感的流失,另一方面会对企业和生产商未来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第三,与灾难有关的谣言。这一类型的谣言多是在某一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发生之后,由此引发的有关其他相关灾难及应对偏方的谣言,它们极具杀伤力,甚至会直接造成社会大范围的恐慌,进一步引发对某种特殊商品的抢购,造成物资浪费。比如汶川大地震之后的各种地震谣言、非典卷土重来的谣言以及影响期较长的有关2012世界末日的谣言等。第四,与社会伤害有关的谣言。在社会矛盾或问题增多的背景下,各种非正常死亡、恶势力团伙犯罪事件不断增多,由此引发的谣言也增多。比如新疆针刺谣言、天门挖肾谣言等,这些都直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社会恐慌。第五,有关公众人物的谣言。此类谣言,主要是伤害了被针对的公众人物的名誉,影响范围相对较小。

网络谣言往往有这些规律:

一是有意编造,别有用心。造谣者罔顾事实,凭空捏造所谓真相,甚至自导自演,炮制视频等“证据”,以谋取不正当利益。

二是偷换概念,混淆视听。造谣者利用夸张、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实本原和全貌,频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愚弄公众认知。

三是旧闻翻炒,刻意抹黑。造谣者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为背景,将过去发生的事情掐头掐尾改头换面;改变日期新瓶装旧酒;将日期模糊或者删除乔装改扮,误导百姓。

四是戏虐嘲讽,负面传播。造谣者对影视片段进行配音配文,利用互联网以年轻群体为主、低龄受众猎奇心理重的特点,形成裂变式传播。

特别是食品安全领域已成为网络谣言的重灾区,有数据显示,网络谣言中食品安全信息占45%。

一些谣言还会假借“国外研究”之口造谣,断章取义、内容仅部分属实,整体结论与原研究背道而驰,牛奶和维生素A纷纷“躺枪”。混淆行业专有名词、误导农兽药残留话题,也都是造谣者的常见手段。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应急处主任科员赵华军表示,“比如说天热了西瓜马上要上市了,大家能想到的西瓜的谣言就有……西瓜大了说是膨大剂,西瓜水多了说是注水,西瓜没籽了说是避孕药……改头换面,年年炒。就一个西瓜我们拨拉拨拉就有四五个谣言。”

还有一种最简单、科学信息含量最低的谣言,就是利用“食物有害”、“食物相克”等说法造谣。这类谣言利用民众恐惧诉求和道德绑架,常常加上“紧急”、“震惊”等字样。苏婧介绍,“这个在现在微信传播里面特别典型,疫苗也有过这样的(情况),比如你关心你的孩子你就得转、你是中国人你就得转、你关心爸妈你就得管……比如传播也是一种美德、也能救人一命,这种道德绑架煽动性比较强,也会迅速营造恐惧心理并且迅速传播。”

谣言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谣言具有似真性。我们说谣言是不准确的消息,但如果它们是完全虚假的或被过于歪曲的信息,就难以流传开来。第二,谣言的产生与社会的某种临界状态或某些敏感事情有紧密的关联。在平常时期,在日常事务中少有谣言。第三,谣言与信息的透明度有直接的关联。凡是信息公开程度很低、新闻媒体受到严格控制的社会,都是谣言的多发这地。第四,谣言开始容易停止。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尽管谣言并不一定都是坏消息,但它们的确多负面消息相关。第五,谣言在传播中会被不断加工。也就是说,谣言既是某些缺乏根据的信息的传播过程,同时又是这一过程的产物。

网络舆情的特点:

直接性

通过BBS、新闻点评和博客网站,网民可以立即发表意见,下情直接上达,民意表达更加畅通;网络舆情还具有无限次即时快速传播的可能性。在网络上,只要复制粘贴,信息就得到重新传播。相比较传统媒体的若干次传播的有限性,网络舆情具有无限次传播的潜能。网络的这种特性使它可以轻易穿越封锁,令监管部门束手无策。

随意性和多元化

网民可以随意发表言论,不受任何约束。网络舆情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另一特点是缺乏媒体“审核人”的角色。在网络上,任何一个人都能不经过审核直接发布信息。网民在网上或隐匿身份、或现身说法,纵谈国事,嘻怒笑骂,交流思想,关注民生,多元化的交流为民众提供了宣泄的空间,也为搜集真实舆情提供了素材。

突发性

网络舆论的形成往往非常迅速,一个热点事件的存在加上一种情绪化的意见,就可以成为点燃一片舆论的导火索。

隐蔽性

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

偏差性

互联网舆情是社情民意中最活跃、最尖锐的一部分,但网络舆情还不能等同于全民立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新闻跟帖、论坛、博客的出现,中国网民们有了空前的话语权,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但由于网络空间中法律道德的约束较弱,如果网民缺乏自律,就会导致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比如热衷于揭人隐私、谣言惑众,反社会倾向,偏激和非理性,群体盲从与冲动等等。

由于发言者身份隐蔽,并且缺少规则限制和有效监督,网络自然成为一些网民发泄情绪的空间。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对社会问题片面认识等等,都会利用网络得以宣泄。因此在网络上更容易出现庸俗、灰色的言论。

知云网是北京软云神州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一个互联网感知云平台产品,能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大数据分析和互联网感知产品及服务。

知云舆情监测分析云平台,是一套基于互联网定向采集、元搜索、流量镜像分流、内网数据采集、微博数据接入、虚拟人口库、协议分析、正负面分析、情感分析、语义分析、行业分析、信息阻断、信息处理、信息推送能力的云平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055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