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1934年-2006年12月20日),原名马树槐,出生于天津市宝坻区黄庄村,中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1956年,被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工作,并拜侯宝林为师学习相声;同年,加入中国***。
1983年,担任首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策划和主持人。
1984年,创作相声《宇宙牌香烟》并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表演。
198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刘伟、冯巩等合作表演群口相声《五官争功》。
1989年,获得首届中国金唱片奖。
2006年9月,获颁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11月,出演个人首部电视剧《旗袍》,在剧中饰演汤老板;12月20日,马季在家中因心脏病复发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2岁;同年,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马季“人民曲艺家”称号。
扩展资料:
1934年,马季生于一个家境普通的商人之家。还在上小学的时候,马季就靠卖冰核贴补家用。因为和常连安的亲戚是同学,年幼的马季每每胳膊底下夹着冰核篮子,到常家开的启明茶社蹭免费的相声听。到13岁时,学业终于无法维继,马季被送到上海宏德织造厂当学徒。每天早早起来倒马桶、伺候师傅,做最低贱的活儿,这样干了三年。
解放后,织造厂散伙,马季回到了北京。1953年,马季考上新华书店华北发行所。
1955年,马季参加了刘宝瑞、郭全宝亲自授课的工人业余艺术团。1956年初,参加北京市举行的工人业余曲艺观摩会演,由其表演的相声《找对象》获得一等奖;同年,被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工作,并拜侯宝林为师学习相声。
1957年,马季到外地巡回演出。归来后,中国广播说唱团分为两个演出队,其中一支由马季领导。1961年,曲艺界挖掘传统遗产活动在全国范围展开,马季又一次系统地学习了传统相声。
20世纪60年代初,马季随中央农村文化工作队去山东文登一带搞农村调查,半年多的时间共演出了104场。
1976年,马季去大庆演出,路过北大荒时发现了姜昆并收其为徒,在那段时间创作了《白骨精现形记》、《舞台风雷》等相声,还写了讽刺相声《多层饭店》、《北京之最》等,其中《北京之最》因讥谤过于尖锐而被禁播。
1982年,电视的快速普及让马季开始思索相声由听觉艺术到视觉艺术的改造问题。马季组织了个队伍,与赵炎、幺树森一起,试做了13个小品,蜡刻成册,结集成中国最早的小品本子,起名叫《笑的窗口》。
1983年,担任首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策划和主持人。1984年,创作相声《宇宙牌香烟》并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舞台上表演;同年,创作了《百吹图》。1987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刘伟、冯巩、赵炎等合作表演群口相声《五官争功。1989年2月5日,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相声《送别》;10月12日,出席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并获奖。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在相声创作中收敛了对时弊的关注,而将目光投向人性的角度,写了《红眼病》等揭示人性阴暗面的作品。
1991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马季表演相声《训徒》。1994年4月1日,《长江日报》发表“京城人物速写之三”,专门介绍了马季及其弟子,标题:《笑坛马家军》。199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马季表演相声《老少乐》。
2006年8月10日,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奖结果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马季获得终身成就奖。2007年5月,出演的民国情感剧《旗袍》播出,马季在剧中中饰演古道心肠的汤老板。
-马季
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人们在茶余饭后都喜欢听一段相声来放松自己,对于单口相声表演来说,马季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的,而且马季是中国相声新生代的代表人物,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由此可以看出他本人的业务水平还是非常的在线的,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去看他的表演,同时对于他的单口相声来说,大部分都是表演反映现实生活中的新相声作品,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非常的容易接纳的。
1、马季到底是做什么的?
马季原名马树槐,是中国的相声演员同时也是中国相声第七代传人,他本人的相声风格非常的幽默,而且贴近生活,让每个人都感觉到非常的喜欢,不过遗憾的是在2006年,12月20日上午10:25,马季因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实施,享年72岁也是让每个人感觉到非常的遗憾的,不过在马季之后又出现了一个郭德纲,也是扛起了相声行业的大旗,对于我国的传统艺术来说也有着非常好的传承作用。
2、马季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马季其实是相声行业里程碑式的人物,在舞台上也有着自己的风格,从来不丑化自己有一定的时代精神,同时对于相声也有着自己的理解,给我们每一名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相声。值得一提的是,马季对广东粤语相声的发展做出过许多的贡献,在读屏中他的包袱非常的贴近生活,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特别的好笑。
3、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一个相声演员?
我们都知道,在相声语言文学中,马季是一直走在前列的,对于相声演员的了解也是得益于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滋润,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这些休闲的手段,马季深厚的语言功底也为我们提供出了不一样的表演风格。
1、马季(1934年8月2日—2006年12月20日),男,汉族,原名马树槐,中国相声演员,中国相声第七代传人。
2、1956年,参加了全国职工业余曲艺观摩演出会,凭借相声《都不怨我》获得了全国冠军,由此被调入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成为专业相声演员并推出了正式的相声处女作《打篮球》。1957年,参加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唱团巡回演出”。1963年,创作了相声《画像》。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受到批斗。1973年,改编并表演了相声《友谊颂》。1979年,当选为中国曲协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83年,担任了198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主持人。1984年,在198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了相声《宇宙牌香烟》。198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笑星”。
3、1987年,在1987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了群口相声《五官争功》。1989年,获得了第1届中国金唱片奖。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1996年,在199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了相声《老少乐》。2004年,在广州中山纪念堂作了“告别演出”。2006年,获得了第四届中国曲艺牡丹奖终身成就奖;12月20日上午10点25分,马季因心脏病发作,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2岁。2007年5月,马季生前出演的民国情感剧《旗袍》播出。
4、马季是中国新相声的代表人物,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他善于表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作品,在相声艺术长于讽刺的传统之外,开启了以赞美新生活和新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歌颂型”对口相声的新生面。
马季先生确实说过这句话,关于别的答案中否认马季说过这句话的人,也许不了解这段历史。这句话也跟郭德纲没有任何关系,至少在马季说这句话的时候,郭德纲还没怎么回事呢,希望大家不要瞎联系。
马季讨厌的是相声界的门户之见和门户之争是传统的拜师仪式,一个头磕下去一辈子就认准这个人的做法。再拜别人就被认为好像叛国一样。相声界的排外风气看起来确实不太友善,对没有拜师的人,是一种敌视的状态。
马季书中说过一个事,有一对河北的相声演员,在天津演出,效果很好,观众可欢迎了,但是因为没有拜师,受到了相声行业的抵制。所以想拜马季为师,入个门户。马季没有同意,因为那人比马季还大四五岁。
其实我个人认为,马季没收这两个人,是跟自己的理念相矛盾的马季不赞成相声里面门户之间的争斗,也不喜欢同行对没有师承演员的态度,他跟自己的徒弟是以师生的关系相处的,除了台湾省的李国修之外,其它徒弟都没有摆知,没有磕头,没有拜师礼。
可以说,马季是不喜欢传统的繁文缛节的,认为这些虚假的仪式和意识影响相声的生产力。但为什么说马季没有收那两个人是跟自己的理念相矛盾的呢?
原因是,那两个人被相声同行排挤不是因为没有能力,主要是因为没有师门,马季有能力把他们带进师门,他也不看重师门,如果两个人艺术确实值得推荐,其实帮一把也不是不可以。马季拒绝了,而且拒绝的理由是因为他们年纪大。
从意识形态上来说,马季拒绝的时候还是带着传统的拜师观点的,如果是其它把门户看得很重的相声演员也很可能不会答应。马季没有收那两个人可以看出来马季并不是传统的挑战者,也不是一个搅局者。
马季说出了自己讨厌这支队伍,更像是一句牢骚因为他什么也没有改变,只是独善其身了,也没有往改变的道路上做什么改天换日的功绩。
行走江湖又形成很多规矩,黑话。这都是陋习,偏偏有些演员不钻研业务,喜欢拿这个当宝贝。二十年前马先生的这句话,至今仍有他的现实意义,希望不但是相声从业者,我们观众也要理解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经典相声台词《老少乐》,表演:马季,刘伟
马:先给各位拜年了。
马:我是马季。
刘:马先生,您今年高寿啦?
马:今年已经六十岁了。
刘:六十了?
马:哎。
刘:那您比不了我了。
马:怎么比不了你?
刘:我比您可小多了。
马:小怎么啦?
刘:哎哟小的好啊。
马:是吗?
刘:从文字上分析,带小字的就好听啊。
马:啊,什么文字啊?
刘:小巧玲珑。
马:啊,对对对。
刘:短小精干。
马:小,恩。
刘:小家碧玉。
马:恩。
刘:小吃部。
马:小?
刘:小萝卜。
马:恩?
刘:小笼蒸包。
马:小。
刘:小白菜。
马:恩。
刘:小别墅。
马:小别墅。
刘:小汽车。
马:恩。
刘:小哥小。
马:小哥小?
刘:啊。
马:大哥大。
刘:哎,虽然是大哥大,但是小个的它灵敏度高啊。
马:啊,是这个意思。
刘:称呼起来也是如此。
马:称呼?
刘:小张,小柳,小刘,……
马:小偷。
刘:小偷,象话吗?这不算这个这个。
马:不算?称呼带小字好听,带老字就不好听吗?
刘:老的有吗?
马:也有啊。
刘:你说说。
马:老张,老李,老刘,……
刘:老鼠。
刘:唱出歌来带小的更美啦。
马:唱歌啊。
刘:啊。
马:带老字也照样美。
刘:咱俩来来?
马:你不信你唱。
刘:小嘛小儿郎,背起那书包上学堂……
马:五十岁的老司机笑脸扬……
刘:小城故事多……
马:老人河……
刘:三月里的小溪,淅沥沥……
马:老房东……
刘:小小少年,从……
马:恕我老头……
刘:小常宝……
马:老子的队伍……
刘:小豆兵……
马:小有小的长处,老有老的特点。
刘:那为什么形容我们年轻人的那个词这么好听啦?
马:形容年轻人什么词啊?
刘:形容我们年轻人朝气蓬勃。
马:啊形容老的老当益壮,也照样美。
刘:我们青出于蓝胜于蓝。
马:我们老将出马一个顶你们俩。
刘:呵呵呵
马:哈哈哈
刘:我们风华正茂。
马:我们壮心不已。
刘:我们干脆利落。
马:我们老骥伏枥。
刘:我们反应机敏。
马:我们沉稳老练。
刘:我们初生牛犊不怕虎。
马:我们老虎屁股随便摸。
刘:什么叫随便摸啊?
马:老的比你们有涵养。
刘:告诉你,
马:啊
刘:在我们年轻人身上表现出一个新字。
马:新字?也离不开我们这老字。
刘:不见得吧。
马:你不信你说啊。
刘:我们过上了新生活。
马:别忘了过去的老传统。
刘:我们是新时代的新青年。
马:你可不要穿新鞋走老路。
刘:我们树立的都是新思想,新观点,新作风。
马:这是老一辈吧你们培养出来的。
刘:欣欣向荣。
马:老树信发。
刘:团结一新,耳目一新,处处布新,焕然一新,我这是个新,嘿嘿,你有吗?。
马:没有,我们就适合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老实巴交,四个老,呵呵呵。
刘: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马:啊
刘:我结婚了,这叫娶了新媳妇儿。
马:没什么了不起的,你不就找老婆了吗。
刘:我们可是新婚夫妇。
马:我们是老夫老妻。
刘:我们心心相印。
马:我们白头到老。
刘:我们两小无猜。
马:我们老两口子没得说。
刘:我呀结了就离,再换新的,我这叫喜新厌旧。
马:对,你这老毛病可就又犯啦,啊啊啊……。
刘:谁呀?
马:你嫌老了吗。
刘:在我们年轻人身上还体现出一个少字。
马:少字也离不开老字。
刘:少字象征着新生。
马:老字意味着成熟。
刘:我少年有为。
马:我老蚌生珠。
刘:我少年得志。
马:我老来得子。
马:有吗,啊?
刘: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是一少一老。
马:老要张狂少要稳,一老一少。
刘:行。我喝过安徽的绍子酒。
马:我专门喝那个泸州老窖。
刘:浙江有个绍兴县。
马:广西有一老街。
刘:湖南有韶山。
马:云南有老山。
刘:河南有个少林寺。
马:少林寺有仨老和尚。
马:都顶着来。
刘:当前各行各业涌现出多少优秀人才。
马:那是老一辈传帮带的结果。
刘:运动会上拿金牌全是我们年轻的。
马:那背后的教练全是过去的老将。
刘:多少董事长多少总经理都是我们年轻人。
马:再年轻都得叫老板。
刘:说的不错。
马:说明个问题。
刘:什么问题呀?
马:你们年轻的将来也得老了。
刘:自然规律啊。
马:老的也打年轻时候过。
刘:是是是。
马:改革开放开放的年代。
刘:啊?
马:咱们要相辅相成,老得爱小的,小的敬老的,携手并进。
刘:嘿,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马:明白过来了。
刘:哎,要这么说,姜还得是老得辣。
马:别那么说。
刘:哦,真的真的。
马:这香肠还得嫩得香。
刘:您就是我们中国的五粮液名酒啊。
马:怎么讲?
刘:靠得就是这个老劲啊。
马:那你这是沧州的蜜枣。
刘:我这怎么讲?
马:越小个的越甜啊。
刘:您是我们北京月圣斋的酱羊肉。
马:啊啊啊。
刘:缺了你这个老汤,它肉就没味了。
马:那你就广州的那烤乳猪。
刘:诶?
马:啊,哈。
刘:烤乳猪怎么讲?
马:小样烤出来才香啊。
刘:哎呀,还是老得好。
马:小的好。
刘:老的好。
马:小的好。
刘:我要当老的了。
马:我当小的,恩?咱俩换过来了。
刘:我们年轻人要尊驾您老年人。
马:老的要爱护你们年轻人。
刘:我们年轻人要向您老年人学习。
马:不能,老的要向你们年轻人学习。
刘:我们要尊驾您。
马:我爱护你呀。
刘:我给您鞠个躬。
马:我给你敬个礼。
刘:我给您作揖了。
马:我给你磕头了。
刘:哎。
马:老脸全出来了。
刘:以后我就拿你当知心朋友啦。
马:你就是我的老世交。
刘:称呼上也得改一改。
马:咱们叫得亲切点。
刘:从现在开始,我称您马老了。
马:哎,那我叫你小刘了。
刘:我小刘要攀登高峰了。
马:我甘做人梯,你踩我肩膀攀登吧。
刘:够意思。
马:怎么样?
刘:我要阔步前进呢?
马:我做你的铺路石。
刘:我要冲锋陷阵。
马:我做你的后盾。
刘:晚上我学习。
马:那我做你的台灯。
刘:白天我吃饭。
马:我做你的筷子。
刘:我练唱歌。
马:我做你指挥。
刘:我打乒乓球。
马:我就重发。
刘:我去打猎。
马:我就是野猪。嗨。。。
该作品的作者是马季先生之子马东,是郭德纲常用的定场诗。
扩展资料
定场诗的几个作用:
一、配合惊堂木,让嘈杂的环境变得安静。不仅让环境变得安静,营造好的氛围,还能让听众们认真听故事。过去戏园子里人多口杂,为了让听众们安静,定场诗发挥的作用可不小。
二、“包袱”笑料也是定场诗一个特点,尤其是在说相声的时候。表演者尤其爱给听众们甩包袱,这是相声表演的高明之处。
三、广告作用,一首简单易记的定场诗,是很好的广告词。听众们听完说书先生讲完故事,不能很好的复述,但是定场诗可不一样。易记好懂,很容易让人对故事有期待。
参考资料:
我认为这八个字用在马老身上丝毫不为过,这也正说明马季先生是真爱相声。
公认的三位相声大师在相声界,大家公认的相声大师也就只有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及马季(也可称准大师)这几个,其他人都或多或少存有差距。刘宝瑞先生是单口大王,单口是他的特长。侯宝林大师的优势是柳活,以学唱艺压群芳。
马三立先生的作品以说为主,文哏贯口皆无文可比。但相声界常说一句话:相声是浯言的艺术,应该以说为主。那么马三立就比侯宝林稍微高出了那么一点点。
真正单凭说就能把观众说乐了的相声演员真不多,这说还得是正经的说正经的话。单田芳大师常说一句话:不服高人有罪。何况在这几位大师级人物当中,就属马三爷辈分最高,马季这么说其他人也说不出别的来。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个艺人同样也是各有千秋,同时观众也各有喜爱,这就引起了对一个人评价的争议。因而,不应该把某个人对某个人的评价,看得太重要了。也就是说马季对马三立的评价,只是马季本人认为马三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不能代表所有的人都这么认为。
侯宝林、马三立、马季,都是人们非常喜爱的相声演员,都为相声事业的发展,为满足广大人民文化娱乐需求,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都是人民缅怀的相声演员。但本人认为还是侯宝林在说学逗唱中表演得比较全面,更为精彩,喜爱的人更多。
那么,马季为什么称赞马三立超过对其师傅的评价呢?一是马季没有门第观念,既学侯派艺术,同时也不忘学习其它各派之长。由于他兼学并蓄,博采众长,而使马季后来之上,继承和发展了相声艺术。二是马季胸怀若谷,为平息由来已久的门派之间的成见,团结相声界同仁,而有意高抬马三立。
马季称赞马三立,那马三立更是一代相声大师,马老的单口相声,说来神乎其声,传的是神秘兮兮,包袱层层抖落,祖传秘方里外包装,最后揭晓是《挠挠》预料之外,笑声之内。这就是马老的高明之处。
听起来有多少奥妙之外,悬念揭晓又在情理之中。你不得不佩服大师的妙语连珠,妙不可言!真是马季所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二马给相声界增添了许多精品,给观众带来了许多经典。二马行空曲艺界,经典相声留人间。一代大师一生辉,千秋大业流传美。
做为中国新相声的最杰出代表人物,马季先生师从侯宝林、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四位相声名家(即相声界的“四门捧一枝”),边学习边表演,善于表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作品,在相声艺术的精髓讽刺之外,开启了以赞美新生活和新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歌颂型”相声的新类型,是近现代相声艺术承前继后的关键人物,他继承发展了侯派风格,走出了自己的创作道路,为中国相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做为歌颂型相声的创始人,说马季老先生是相声开门立派的一代宗师,应该没有任何争议,但是不得不说,歌颂型相声和电视相声也差点毁了相声艺术也是不争的事实。晚年的马季先生,对当时的相声现状既痛心疾首,又感到无能为力。曾经有人回忆,马季先生在一次宴席当中,被人连续追问,如何看待当今中国相声现状,马先生沉默不语,直到最后才说了一句话,“至少还有郭德纲”!
相声艺术发展到现在,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公认的,且没有任何争议的相声大师只有马三立、侯宝林、刘宝瑞三位!马季先生是最接近这三位大师的相声艺人!他创作的作品《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等绝对是中国相声史上的经典之作!
尤其是《宇宙香烟》,1983年马季先生被委任为第一届春晚总策划,马季先生特意创作了这个相声段子登上了春晚舞台,这个相声段子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而且直到现在,一提起春晚相声,恐怕所有人第一个想起都会是《宇宙香烟》!而且这个相声段子,即使如今再听,也觉得可乐,可以说是百听不厌,这就叫经典!
2006年的中国曲艺界牡丹奖颁奖典礼上,曲艺界把象征最高荣誉的终身成就奖颁发给了马季先生!也算是对马老为中国相声事业所作贡献的肯定。尽管做为相歌颂型相声和电视相声的开创者,马季先生有一些争议,但是在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的那个百废待兴时代,如果不是他的歌颂型相声,在老一辈艺人们都遭到冲击的情况下,相声的发展之路恐怕更加艰难!
另外在郭德纲出现后,他没有像其他相声演员一样排挤打压郭德纲,反而认为郭德纲的出现是一件好事,并且亲自给德云社题词。这无疑体现出了老先生的博大胸怀与卓越远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