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的译文: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全诗原文:
寒 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相关轶事:
该诗形象生动的典型化描写征服了当时的皇帝。据《本事诗》记载,唐德宗十分赏识韩翃的这首诗,阅后,特意赐予他“驾部郎中知制诰”的显职。由于当时江淮刺史与韩翃同名,德宗特意亲书此诗,并批道:“与此韩翃”。
韩翃的《寒食》一诗,不仅受当时皇帝喜爱,一般朝士也口口相传,珍爱有加。《唐音癸笺》里,还特意记录“韩员外(翃)诗匠,意近于史,兴致繁富,一篇一咏,朝士珍之”这一盛况。
唐代诗人孟云卿的《寒食》,时值江南的繁花开满枝头的寒食节前夕,诗人思念家乡亲人,心情愈加悲伤。进而写到社会现实贫困人家没有开火做饭,认识到这不仅仅是因为寒食节的原因。该诗表现了诗人在寒食节来临之前的思乡之情,以及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孟云卿天宝年间科场失意后,曾流寓荆州一带,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就在这样的飘泊流寓生活中的一个寒食节前夕,他写下了这首绝句。
寒食
孟云卿 〔唐代〕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译文
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
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明天才吃子推这样的冷食。
注释
寒食:《荆楚岁时记》:“去冬(至)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后来即于清明前一日为寒食。
二月:寒食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若冬至在十一月上旬,或是冬至到来年二月间有闰月,则寒食就在二月。
无烟火:寒食节禁火,但穷人常常断炊,不禁也无火。
明朝(zhāo):明天。
子推:介子推,春秋时人。他曾随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十九年。后重耳回国,作了国君(即晋文公),赏赐功臣,竞忘了他。介子推即与其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文公遍寻他不见,便焚山求索,结果被烧死。后人为纪念他,于寒食节日不举烟火。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二月的江南花开满枝头,在他乡过寒食节足够悲哀了。
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当春二月。由于江南气候温暖,二月已经花满枝头。诗的首句描写物候,兼点时令。一个“满”字传达出江南之春给人繁花竞丽的感觉。这样触景生情,颇觉自然。与这种良辰美景相匹配的应该是赏心乐事,第二句却出人意外的写出了“堪悲”。作者是关西人,远游江南,独在他乡,身为异客;寒食佳节,倍思亲人,不由悲从中来。加之,这里的“寒食”,还暗含少食、无食的意味,一语双关,因此他乡“寒食”也就更可悲了。
诗中常常以哀景写哀情,即陪衬的艺术手法。而此诗在写“他乡寒食远堪悲”前却描绘出“二月江南花满枝”的美丽景色,在悲苦的境遇中面对繁花似锦的景色,便于常情不同,正是“花近高楼伤客心”,乐景只能倍增其哀。恰当运用反衬的艺术手法,表情也更有力量。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贫困的生活平常也是不生火做饭的,不仅仅是明天才吃子推这样的冷食。
表达了作者对封建政治腐败现象的讽刺。寒食节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以得到这份恩典。“日暮”两句正是写这种情事,仍然是形象的画面。写赐火用一“传”字,不但状出动态,而且意味着挨个赐予,可见封建等级次第之森严。“轻烟散入”四字,生动描绘出一幅中官走马传烛图,虽然既未写马也未写人,但那袅袅飘散的轻烟,告诉着这一切消息,使人嗅到了那烛烟的气味,听到了那得得的马蹄,恍如身历其境。同时,自然而然会给人产生一种联想,体会到更多的言外之意。首先,风光无处不同,家家禁火而汉宫传烛独异,这本身已包含着特权的意味。进而,优先享受到这种特权的,则是“五侯”之家。它使人联想到中唐以后宦官专权的政治弊端。中唐以来,宦官专擅朝政,政治日趋腐败,有如汉末之世。
1、禁烟冷食:
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
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唐代编入《开元礼》“卷第八十七·王公以下拜扫(寒食拜扫附)”中,成为官方认同并倡导的吉礼之一。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3、寒食饮食:
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江苏镇江有寒食节食具京扛侪"京扛侪"《国民生活历》说:“京口(镇江)以其为寒具。脐为六角形,谓京扛侪。”
4、寒食插柳:
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由寒食插柳,演变为今天的全民植树造林。
5、寒食踏青:
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鬼节、秋千节等。它是融合了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若干元素,至唐朝时,正式形成的一个节日。唐宋时期,诗词繁盛。很多诗人、词人,也在清明节日元素中,寻找到了创作的灵感,一首首激情澎湃、嬉戏悲伤、传诵千古的诗词,就这样被诗人词人们创造出来,浓墨重彩、酣畅淋漓的描绘出一幅幅风情万种的清明节日画卷。
一、恩赐荣耀
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冬至后的第105天,是“寒食节”。寒食节期间,禁火冷食。虽然曹操等历代统治者,都曾颁布禁令,严禁冷食。但是风俗习惯、宗教迷信的力量,却并没有遵从统治者的禁令,而发生丝毫的改变。它依然沿循着传统的轨迹,缓慢而坚定的被维持下去。
即便到唐代,寒食节期间,朝廷、民间依然严禁烟火,人们靠吃事先煮好的冷麦粥、冷饧(xíng,糖稀),维持生命。三天后,清明节来临,才可以钻燧取新的火种,点燃一年的新火,来炊煮、取暖、照明,恰如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诗所说:“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身份不同,人们取火的方式也不相同。遵照礼仪和传统,皇宫先取本年新火。钱易《辇下岁时记》描述唐代宫中取新火的风俗说:“至清明,尚食内园官小儿于殿前钻榆木取火,先得火者进上,易绢三匹,金碗一口。”
皇帝点燃新火后,再将新火赐予王公贵戚、元勋重臣,以示尊崇。韩翃(hóng)的《寒食》诗,就描绘了这一礼俗:
韩翃《寒食》
获得皇帝赐予新火的达官显贵,引以为荣。他们或如欧阳修那样,赋诗纪念此殊荣云:“桐华应侯催佳节,榆火推恩忝侍臣。”或将传火的柳条插于门前,炫耀于人。后人争相仿效,相沿成俗。五代时,江淮间寒食节时,家家杨柳插门。宋代以后,这一风俗更流行。只是,普通人家也尽可折取柳枝,插在自家或谁家的门楣上了:“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宋 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雨声哗》)
至于普通人家,就只能自行钻燧取火了。技术不佳者,无法自行取火,只好到邻家乞取火种,点燃家里冷冷清清的锅灶。再将一缕灯火,用来点燃灯盏。用黎明前的微弱灯亮,陪伴形影相吊的人读书,藉此来打发冷清无聊的时光,正所谓“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二、悲伤感怀
自先秦秦汉时起,寒食、清明节日期间内,扫墓祭祖风俗即颇为盛行。唐代此风俗依然盛行不衰。世人熟知的杜牧《清明》诗中所说的“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这一风俗的写真。鉴于此俗流传已久,唐玄宗于开元二十年(732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每逢清明节,“田野道路,士女遍满,卑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白居易《寒食野望吟》,即形象而生动地描写了当时人们扫墓祭祖的风俗,和悲伤、寂寥的情感
寒食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韩翃,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
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