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审美活动中主体情感移置于对象,使对象仿佛有了主体的情感并显现主体情感的心理功能。简言之,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好像自己欢喜时,所看到景物都像在微笑、 悲伤时,景物也像在叹气。
移情描写法也叫融情描写法,就是指作者以含情之笔来写人叙事绘景的写作方法。当作者登高望远、凝神观赏时,或触景生情、融情于景,或睹物感怀、托物言志, 或情溢于中、 意与象通、均能产生移情现象。在作者眼中,山欢水笑,草木含情,万事万物都变得可亲可爱。
古今中外,很多作家就是在沉浸于一种物就是我、我就是物、物我一体的幻景中,创造出一批又一批熠熠生辉的文学作品来,给人以美的享受。
如果两人整日腻在一块,身上的瑕疵和缺陷也许将会暴露无疑,当初的热情和着迷也会荡然无存,甚至感觉受到了欺骗,心里失落,所以人与人不管亲人,朋友,恋人,都有一个适当的距离,以利于产生某种陌生和新鲜感。而且站的远有时候才能看出一种美,古人赏花绝不会傻逼一样的眼睛靠着花瞪眼看。而是赏心悦目的站在远处放眼观赏,这样才可以窥见整体的美,和一种朦胧的意境! 关于移情作用,这是个美学上很专业也很常见的现象,这么说吧,比如哥我国庆去了革命博物馆,看到那些已然锈迹斑驳的枪炮,等历史见证,听着讲解员在那说着那些激动人心的故事,哥就会产生一种错觉,好像感觉到了这些枪炮在战争岁月中使用的画面。脑海里也断断续续的联想到了一些战争场景,耳边似乎听到了枪炮声。 这个问题很抽象!很形而上! 另你关于美感和快感之问题,哥认为一目了然,美感是一种心灵的愉悦,更多和精神有关。
希望能帮到您
移情的解释 [exchange feelings] 改变 人的情操 详细解释 (1)变易情志。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水仙操》 :“ 伯牙 学鼓琴於 成连 先生 ,三年而成…… 成连 云:‘吾师 子春 在海中,能移 人情 。’”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 :“六辅殊风,五方异俗,公不谋声训,而 楚 夏 移情。” 《 儒林 外史》 第二九回:“小弟得会先生,也如 成连先生 刺船海上,令我移情。” 清 曹寅 《小游仙》 诗之十四:“仙家自有移情术,空把桃花呪少君。” (2)指审美活动中的一种感情移入现象。 朱光潜 《文艺心理学》 第三章三:“引申义大半起源于类似联想和移情作用,尤其是在 动词 方面。” 词语分解 移的解释 移 í 挪动:移交。移植。移刻(过一段 时间 )。移晷(日影移动,犹言 经过 了一段时间)。移民。迁移。转移。 移樽就教 (端着酒去 别人 跟前以便求教,泛指 主动 前去向人请教)。 改变,变动:移居。移易。移情(变 易人 情的解释 情 í 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爱、憎、哀、惧等心理 状态 :感情。情绪。 情怀 。情操。情谊。 情义 。情致。情趣。情韵。 性情 。情愫( 真情 实意)。 情投意合 。情景交融。 专指男女 相爱 的心理状态及有关的事物: 爱情 。
首先,康德二元论先验唯心主义美学引发对美的本质的形而上学追问。前两大批判,论述自然界的必然和精神界的自由两大领域的先验原理。《判断力批判》则提出美是符合自然必然还符合人的自由的形式。他明确地说,美是道德(自由)的象征。康德把自然看作现象,把自由看作本体。这样看来,美虽然以现象界的形式出现,但实质却在于本体(自由)。康德认为,本体是不能认识的,因而美的本质是不能说明的。这样,康德在对美的特征作了界定的同时,又留下一个大问题:世界的本体究竟是什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就是对美的问题的解决。由此,现代美学开展了对世界本体、美的本质的不断探讨与追寻。如由费希特、谢林到黑格尔;由叔本华、尼采、柏格森到克罗齐;从弗洛伊德到卡西尔,以及后来的科学主义美学,等等。
其次,开创文艺与美学中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研究道路。西方文艺理论史上,摹仿与灵感、感性与理性、再现与表现长期尖锐对立。由于形而上学机械论的影响,它们仅从感性或仅从理性观点出发,阐发各自的文艺美学观,因而各有其片面性。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首次打破形而上学的理论框架,确立了采用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方法来研究文艺,将文艺现象作为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整体来进行研究。这样一种较为辩证的研究方法,为整个西方特别是德国近现代义艺理论的发展指出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在方法上有新的突破,较为深刻准确地揭示了文艺审美活动中感性与理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等互相对立而又统一的“二律背反”的矛盾现象,对后世文艺美学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具有丰富的启发性。尽管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并未真正解决了以上矛盾的“二律背反”,但却开启了此后许多文艺美学家的思维,如黑格尔在其《美学》一书中就受着康德的影响,运用了辨证而科学的研究方法,把理性和感性较为完满地结合起来,提出了“文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美的本质观。
第一,确立了文艺美学研究中“情感”所具有的中心地位。西方美学和文艺理论史上,在一千余年的时间发展过程中,并未形成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不是将其同哲学、论理学混为一谈,就是将其与生理学看作是一回事。只是到了康德,才在西方史上首次将文艺美学定位于认识与意志、真与美之间的情感范围和美的领域,使其获得了独立的地位。从此,文艺美学才与哲学、科学、伦理学、生理学等学科划清了界限。与此同时,康德还指出了文艺的审美范围在于情感,从而起到沟通知和意的桥梁作用,进而系统地构建了其哲学体系,真正实现了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并且使文学艺术成为了区别于知、意、宗教等不同的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有方式之一。
第四,开了西方文艺理论史上“游戏说”的先河,从一定程度、侧面揭示了艺术的本质。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艺术的本质在于“自由的游戏”的观点,是后世席勒与斯宾塞“游戏说”的直接理论渊源。这一观点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文艺既不受对象又不受概念直接约束而具有自由性的本质特征,反映了文艺创作和欣赏中主体的自由观照及审美创造活动中主客体相统一的规律。
第五,康德在《判断力批判》。奠定了从心理学角度探讨艺术形象创造即想象活动过程的研究方向。康德的文艺美学理论有一个极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尽管其论述拓展面很广,但对审美活动的分析却始终不离开主体心理这一基本范围。这虽然与其先验论哲学体系有关,但却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他将对艺术审美活动的分析最终归结为创造的想象力及其过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文艺创造活动是知性力、理性力和想象力等诸种心理功能在以情感为联系中介的有机统一的本质规律,从而指出了文艺创造活动中理性与感性、认识与直观及其善美的和谐一致有机统一的特点。这一理论的确立,在西方文艺理论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由于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英国经验派将审美心理和审美感受混同于生理快感的局限性,较为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文艺创作的心理机制,这不仅对于文艺心理学这一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后世探索文艺创作的内在规律,影响也极为深远。
最后,康德的美学理论、文艺美学思想对后世美学发展影响巨大,成了后世诸多美学流派的源头和理论根据。由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是从其主观唯心主义视角将诸多哲学流派、美学、文艺观点集为一体,将感性与理性、主体与客体、一般与个别、无目的性与合目的性等矛盾集中起来,而又未能真正获得科学的解决,因而他的学说成为后世各种流派的哲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的发源地。西方现当代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神秘主义美学流派和文艺思潮都纷纷到《判断力批判》中寻求其理论依据。如新康德主义、表现主义、个人主义、象征主义直至形式主义、精神分析学等都无不标榜其与康德美学文艺学思想的渊源关系。“审美不涉及利害”的命题时西方美学的影响极大,产生了浪漫主义、唯美主义、“游戏说”和“距离说”等流派。其主观主义美学思想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影响,产生了象征主义和移情说。审美中介论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影响则有席勒的“审美王国”和马尔库塞的“艺术与革命”等诸多理论。在此,我们仅对席勒的“审美王国”理论作简要的说明。
移情现象,反映的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既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能动的反映
王阳明的这句话,则是把人的意识作为花是否存在的根据,所以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
前者,是一种唯物主义的思想
所以,答案非常正确啊
中国古代的移情理论由于始终强调“情
以物迁”和将感情移入作品中的景象而基本上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而西方移情说由于
强调主体欣赏过程中将主观情感外射于物而没有指明是将情感移入意识中的表象而带有
主观唯心主义的色彩。两者共同的缺憾是往往停驻于感性经验的陈述而没有对审美移情
在意识活动中的情况作科学的、深入的剖析。西方移情说虽然试图探讨移情的心理机制
,但尚未从审美的角度对移情的心理机制作出科学的解释。
(二)
关于移情的心理机制,历来聚讼纷纭,争论焦点集中在移情是否可以用观念联想来
解释。在德国移情派美学家中,以西伯克为代表的美学家们力持观念联想的解释,以浮
尔克特为代表的美学家们则竭力反对观念联想的解释。里普斯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是矛
盾的,他主要研究几何形体的错觉,因此也用几何形体的类似联想引起的错觉来解释移
情,又觉得“凡是只以普通意义的联想的关系而与所见对象联系在一起的东西都不属于
纯粹的审美的对象”〔11〕。显然,里普斯也注意到了普通意义的类似联想是描述“知
”的过程,简单地用类似联想解释移情似乎抛弃了感情在移情中的作用,而且有些物象
的情感表征具有模糊性,光用类似联想就很难解释为何人们对某一客体赋予这样的情感
而不是那样的情感,因此审美的移情必须首先从感情的作用入手。
感情作为人类在长期的进化发展中肯定下来的适应性心理表现,它不仅强化由主观
需要产生的内驱力的反应势能以支配人的意志行动,而且以情感场的形式组织起相应的
心理活动为外界刺激信息的选择和加工提供一定的感情性反映心理背景。在一定感情背
景下形成的表象和情感会在人的主观意识中建立暂时联系,在主观意识中把情感赋予外
物。
首先,外物以和情感的某种联系而引发主体的情感反应,外物和情感的联系被主体
的情感反应所肯定,表象在这一情境中形成,必然伴随着相应的情感记忆,在主观意识
中表象和情感建立了暂时联系,情感以暂时联系的方式渗入了表象。在人类的集体表象
中,就存在许多渗入了情感的表象,如愤怒的火焰、凄惨的乌云等。如果我们由观照某
一事物而引起了相应的情感反应,这种情感的波动将以暂时联系的方式衍射而入物象,
使物象受到感情的浸染涂抹,这样形成的表象渗入了相应的情感因素,当然,较为平静
的心理状态下形成的表象感情色彩的渗入不很明显。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向
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诗人感知到的世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萧索衰败的外界景象以某种联系勾起了诗人羁旅怀人
的落寞情怀,外界景象和主观情感的暂时联系也就被主体肯定下来,外界情感因而也似
乎负荷了衰颓感伤的情感而成为诗人的情感表现。
其次,感情对外界刺激信息具有选择和同化作用。感情调节神经中枢的状态,使某
些中枢产生兴奋而另外一些中枢产生抑制,从而改变大脑的注意力投向,在大脑皮层的
相应区域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它是大脑皮层信息处理的核心,具有相应的兴奋性。和当
前情绪状态相关的信息往往外于注意的中心,而无关的信息则处于注意的边缘,正如马
克思所说:“焦虑不堪的穷人甚至对最美的景物也没有感觉。”〔12〕皮亚杰晚年亦指
出,感情决定着对情境接近或回避的倾向。同一情感状态虽然对所有的外界刺激都有正
或负的影响,但同这一情感状态相关的刺激总是容易拓通神经的暂时联系而优先得到处
理。在潘岳《悼亡妻》这一首诗中我们看到,由于诗人对亡妻的无穷追念,以至于目之
所触皆为亡妻遗物:“帏屏无fǎng@④fú@⑤,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
犹在壁。”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使与亡妻相关的事物成为诗人注意力的焦点,而室中其它
陈列摆设则被忽略了。同时,情感使有机体处于特定的状态,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迁移
作用,使外界刺激遭到同化。同样的刺激信息因主体状态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因
而在主体的主观意识中同样的事物呈现出不同的面目。同是月光云影,心境好时觉得它
缥缈迷离、美趣无穷;当情绪不佳时,却觉得它凄惨暗淡、阴郁沉闷。同样是太阳,在
不同的情境中对主体也呈现出不同的面目。葛利高里在顿河边的葵花地里与阿克西妮亚
谈情时,太阳显得热烈而辉煌;而当他埋葬了阿克西妮亚后在极度悲痛中却举头仰望到
了一轮在“一片黑色的天空”中的“耀眼的黑太阳”;当他抱着“生活中所残留给他的
全部东西”,即“使他暂时还能和大地,和这个世界相联系”的唯一东西——他的儿子
时,他见到了一轮“巨大的、冷冷发光的太阳”。情感对刺激信息的选择和同化使表象
和情感建立了暂时联系,情感渗入了表象。
再次,感情对表象的唤起是有再选择和再同化作用,表象在形成过程中渗透了相应
的情感因素,渗透了和当前情感状态相关联情感的记忆表象容易拓通记忆通路,因而感
情有利于回想起与当前情感相关的信息,在正情绪下这种表现更为明显。在成人回忆童
年事件的实验中〔13〕,处于愉快情绪中的被试,回忆曾经引起愉快事件的数量比回忆
曾经引起痛苦事件的数量要多,而处于痛苦情绪中的被试则相反,这些事实表明,感情
对表象的唤起具有选择作用。与此同时,感情对表象还起着再同化作用,表象作为感觉
、认知、情感各种心理整合的结果,当它从人脑的记忆库中被提升到意识之中时,不可
避免地受到当前情感状态的影响,被感情所同化。梦是通过表象的运动来实现的,最能
体现特定感情背景下表象唤起的选择和同化。“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4〕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一心渴望奔赴沙场收复国土,在拳拳报国之情的激荡之下,窗
外的风雨之声,使诗人在梦幻之中进入了“铁马冰河”的战争场面。由陆游诗中对梦境
的陈述,我们可以见出情感对表象唤起的选择和加工。
表象是主观意识中外物的映象,它在一定情境中形成,表象和情感就 会建立起相
应的暂进联系,因而它是感觉、认知、情感多种心理因素整合的结果,通过和表象的暂
进联系情感被赋予了表象。某一景象引起主体的情感反应,或者一定感情背景下对外景
刺激和表象进行选择和同化,都能在景象和情感之间建立起暂进联系从而使情感渗入表
象。这一过程是通过主体未必清晰意识到的情感和表象的整合来完成的,可以认为是一
种渗透式移情。创作主体通过渗透式移情传写出一个和主体有着情感对应的意境,即传
写出一个王国维所谓的“无我之境”,境中并非完全无我,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饮酒》)的境界,虽曰“无我”,实则“我”已潜隐其间而了无痕迹。
以上渗透式移情情感只是借助暂时联系在表象形成过程中进行了渗透整合,情感尚
未积极地引导主体的联想想象,使表象和情感的暂时联系获得创造性的表现。人们可以
改造事物固有的物理联系,通过“造境”的方式构建一个“有我之境”。事物和情感表
征的类似联系可以激起人们的类似联想,使物象和主体情感状态相关的情感表征获得暂
进联系的拓通,从而主体在主观上把某一情感表征赋予物象。情感可以激活直觉思维,
有时移情可以通过直觉跨越类似联想直接赋物以情感表征。当屈原怀抱挚诚而不被理解
,被迫离开萦牵难舍的故土时,他对国土是如此怀恋,以至于在他眼中他的马也因怀恋
故土而不忍遽离(“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15〕)诗人强烈的感情促使
诗人对低首不前的马匹产生联想,把怀恋国土的感情移置到马匹身上。情感可以激起相
应中枢的兴奋,而使另外一些中枢遭到抑制,情感积极地引导想象向兴奋的一端发展,
使想象力突破事物固有的物理联系而获得全新的表现。如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心”之语,花未必有“溅泪”的表征,正是作者内心强烈的情感推动想象力突破事物的
实有表征赋予事物强烈的情感表征。和当前情感相关联的情感表征总是优先拓通主体的
神经联系,从而导致对客观物象的人格化想象优先向和当前情感相类似的情感表征发展
并有可能获得创造性的表现。
人类是感情的动物,人们在面对外界事物时亦伴随着这样那样的情感反应,人们在
认知外界事物时亦有情感的参予,因此,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特定的感
情—认知图式,对信息的选择、同化和创造性加工形成了一定的心理定势,包括习惯化
的移情方式。某种心理能长期的郁积形成相应的情结〔16〕,情结对某些信息比较敏感
,而对另外一些信息的处理产生抑制,它是形成感情—认知图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具
体的认知过程中,感情积极地参予着信息的处理和加工,对能够引起愉快的情感反应的
事物形成心理期待,而对导致不快的情感反应的事物形成心理防御,并积极地参予信息
的组织加工,形成特有的信息加工模式。当然,艺术家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形成了特定
的审美预知图式,不能简单地把审美预知图式和一般的感情—认知图式等同起来,表现
在审美创造中,艺术家具有特殊的审美信息处理方式,如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古战场画面,而宋
代诗人范成大却发现词中所谓赤壁只不过是一“小赤土山”罢了,“未见所谓‘乱石穿
空’及‘蒙茸chán@⑥岩’之境”〔17〕。苏轼由历史人物辉煌业绩的联想激发了
自己的豪迈情怀,诗人在这一情感的激荡之下,突破事物固有的物理联系,通过想象力
构筑了一个雄奇险峻的世界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艺术家的审美预知图式是在长期的
审美实践中形成的,他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情感提升到审美的层面加以检视,突破一般的
感情—认知图式,积极地通过情感引导注意力的审美指向,对信息的选择、同化和创造
性加工作出审美的处理和整合,并力求突破旧有的心理定势以获得审美视野和审美创造
多维量的拓展,在此基础上形成特殊的审美移情方式。
(三)
移情现象最早出现于原始人的意识之中,原始的意识活动是移情现象的源头。
人脑的发展和成熟是人类最终从动物进化到人的重要条件,人开始改变被动地适应
自然的消极方式而转为更加积极主动地运用大脑来征服自然。原始人开始用大脑来面对
自然并试图通过对自然的认识来适应规律以支配世界,开始了人类原初状态的意识活动
。但是原始人对世界的认识十分有限,世界对他们来说显得神秘莫测,他们只能通过神
秘的猜测、应感的方式来寻求对世界的解释。事物的接触、相似、远距离作用以及事物
在时间上的连续等在原始人的意识中建立了神秘联系(互渗)〔18〕,当然有些神秘联
系是从前人那儿获取的。这些联系并非是一种本质的必然联系,但这些联系存在的矛盾
却被忽略了,原始人以这些神秘联系为通道来接纳处理信息,形成了原始人混沌状态的
认知图式,原始人以此来解释各种现象,使得原始人的思维表现出一定的原逻辑性。
在这些神秘联系交织而成的混沌一团的意识结构中,一些相关联的神秘联系形成联
系丛簇,这些联系丛簇的中心是具有一定凝聚力的意识核团,它是意识处理信息的联络
中心,外界信息通过神秘联系被导向这些联络核团并得到分析解释。神秘的超自然力量
是产生移情现象的一个重要核团。原始人认为在万物的背后有一个和人自身相似的神灵
在主宰支配着存在物,这神灵象人一样具有情感,因而万物也具备了人的情感。原始人
主客观不分,把主观意识中的神灵当成实在的,并相信事物的情感也是实有的。另一个
相关的核团是原始人蒙昧的主体意识。原始人还没有完全地征服自然,他们的本质力量
尚未达到支配自然的水平,因此他们在意识中常将自我等同于世界万物,尚未确立起充
分的主体感,围绕着蒙昧的主体意识,形成了相应的核团。这种蒙昧的主体意识主要表
现为主客体不分,物我不分,特别表现在原始人对肖像、影子、姓名等和自我的关系模
糊不清。原始人将客观外物等同于人类自我,甚至认为外物也和人一样具有情感等心理
活动,正如在古希腊人们眼中,矛尖可以“站在地上,渴想吃肉”,也可以“兴高采烈
地闯进他的胸膛”〔19〕。在原始人的意识中,万物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原始图腾意识
也是一个相关的核团,原始人把某些动物视为自己的亲族加以崇拜,与图腾相关的某些
事物常被等同于人类而分享了人的某些特征,它们被认为和人一样具有情感。
和以上一些意识核团的神秘联系是原始人将情感赋予外物的意识导引线。原始人的
意识活动正是通过拓通神秘联系的方式来进行的。一般人们的意识活动是通过驱动表象
、情感、概念等心理因素来实现的,原始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不发达,他们的意识活
动主要表现为表象运动和情感运动。表象是人主观意识中对物体的映象,它必然带有主
观色彩。一定的记忆表象是认知和情感整合的结果,伴随着主观的情感。在原始人的集
体表象中,客观外物由于被认同为同人一样具备各种生命活动方式,包括情感的表现方
式,因此许多物体的表象不仅伴随着情绪记忆,而且本身以一定的情感表征出现,如在
集体表象中存在着发怒的雷霆、欢笑的花朵等表象。因此在原始人的意识活动中不仅表
象运动和情感运动相交融,而且表象经常表现出一定的情感运动,因此原始人的集体表
象中部分表象已被赋予了人的情感表征,是移情形成的表象。原始意识中混沌一因的神
秘联系使表象运动和情感运动浑融一体是原始人的重要移情方式。
原始人的思维活动表现出一定的原逻辑性,它虽然不是非逻辑的,也不是反逻辑的
,但这种原逻辑思维方式赖以维系的神秘联系忽略了其间可能存在的矛盾,而新的信息
刺激可能使其内在矛盾凸显出来从而突破这一神秘联系确立起新的联系,最终使原逻辑
思维向逻辑思维演进。当然,逻辑思维并不能完全排挤掉原逻辑思维,即使在现代人的
意识之中,也常常采用一种非理性的、近于原逻辑的思维方式来处理信息。审美是一种
主观性的活动,它并不排斥非理性的原逻辑的意识活动方式,移情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
意识活动在人类的意识中被肯定下来。
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类的移情赋予了事物相应的情感属性。属性是事物和
其它事物发生关系时表现出来的本质,因此有些属性并非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相对
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存在。洛克提出的事物的“第二性质”正是相对于人类的知觉
而存在的。事物的第一性质是指事物的实体属性,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观点,事物的
长度,大小等实体属性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也会发生变化,但这些属性是事物固有的客
观性质。事物的第二性质是相对于人的感知而存在的性质,如色彩、声音、味道等,在
事物本身,它们只是光波、声波和化学元素,如果没有主体的感知器官,事物就无所谓
色彩的红绿等诸种特征。鲍桑葵、桑特耶纳等人又提出了事物的第三性质,即事物的情
感性质,我们看到了红色的火焰或灰暗的天空,随之感到一种愉快的或阴沉的情绪,在
我们的感觉当中,这红色的火焰和灰暗的天空似乎也具备了愉快或阴郁沉闷的性质,这
些情感是人类赋予外物的。又如音乐本身是以一定节奏和旋律出现的声音,由于它和人
类以一定节奏和强度波动起伏的情感相亲合,使两者在人类的感知体验中建立了一种暂
时联系,这一暂时联系渐渐地被肯定下来,使音乐的情感性质也相对于人的感知被肯定
下来,音乐的情感性质正是人类将情感赋予声音的结果。
属性是在关系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事物相对于人类的知觉而言的属性也只有人类的
知觉和它发生关系时才具有意义。如事物因为人类的联觉(如色听)现象而表现出与原
来固有联系的感官无关的性质,如暖和的颜色、尖锐的声音等。事物的情感属性也依赖
于人类的集体移情而存在。人们习惯于把感知对象组织成具有一定意义的整体,并有一
种以自身的生命活动方式来度物的倾向。米乔特曾做过一个运动的情感意义的实验〔20
〕,两个彩色的小矩形沿着一个水平轨迹移动,它们可以随时停止或起动,它们具有自
己的方向、距离和可变的运动速度,观察者倾向于对这些活动矩形作出情感意义的解释
,如“A从B逃开”、“A去找B”、“A推B”等等。除了以自身的情感解释事物以外,人
们在面对事物时若伴随着某种情感反应并在一定的感情背景下形成表象,往往会在表象
和情感之间建立起暂时联系,其中部分表象和情感的暂时联系会随着社会文化心理的积
淀获得稳固的张力,逐渐地被社会认同,使事物的情感性质也稳固下来。正是人类集体
的移情活动赋予了事物情感属性。
综上观之,审美移情必须始终伴随着主体的情感活动,单纯意义的类似联想都不能
称之为审美移情。在一定的感情背景下形成的表象和主体情感有着相应的暂时联系,正
是凭着这一暂时联系人们把某一情感属性赋予客观外物,这一情感属性可以突破事物的
实体属性在主体的主观意识中获得创造性的表现。移情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被肯
定下来的特殊的审美意识活动。
移情说主要是针对艺术美而言,讨论艺术审美的内容与审美实质。这种学说流行于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该学说认为,艺术美并非艺术所描写对象本身固有的客观属性,而是人的意识活动的结果,是主体把自己的感受、情感和思想注入对象 ,使之染上主观色彩的结果,因而艺术根源于主体的移情活动,其本质和核心就是移情现象。
最早为移情说做出贡献的是费肖尔父子,真正让移情成为系统学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立普斯,他从三个方面界定了审美移情的特征。
第一,审美对象不是与主体相对的事物的实体,而是被我们灌注了生命力的形象。比如当我们看到郁郁苍苍的古松,觉得它虬枝盘旋、粗壮挺拔,这时候的古松已不是现实中的古松,而是被移入我们人类情感,存在于大脑中的形象。
第二,审美主体不是日常的“实用的自我”,而是“观照的自我”,审美移情意味着主体从实际功利和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
第三,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是同一的,两者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对移情进行研究的大都是心理学家,他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审美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因而属于心理美学。为艺术美研究开拓了新的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