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情感的特点有两极性,情境性,感染性。
1、两极性
首先,情绪、情感具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对立的性质。如喜与忧、爱与恨、开心与苦闷等。自古以来,人们就把情绪与情感概略分为好、恶对立的两端。
2、情境性
指情绪、情感随人所处的时间、地点等的变化而变化,这是因为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需要,因而,对同一事物或现象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及情感。比如,课余休息时,弹琴唱歌会令人愉悦;紧张学习和工作时,它却使人厌倦。
3、感染性
情绪、情感可以影响和感化他人并引起“共鸣”。比如,人们在观看文艺节目时,情绪与情感常随故事情节的变化,而产生悲欢离合等各种复杂的情感体验;一时紧张,一时轻松;一时忧心忡忡,一时开怀大笑。
情绪情感
情绪和情感,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主观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它反映的是主体需要和客观外界事物间的关系。情绪和情感有三个成分,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主观体验:个体对不同情绪情感的自我感受,是三成分最重要的。
外部表现:即表情,包含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等,情绪和情感均有外部表现;生理唤醒:指情绪和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如血液循环、皮肤电活动变化等。
社会型人指的是那些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较为积极、主动和善于交际的人。他们通常具有以下情绪和情感特点:
外向:社会型人通常具有较高的外向性,他们热情、友好,喜欢与他人互动,容易融入团体。
乐观:社会型人往往具有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他们能够保持乐观,从而更容易克服困境。
同理心:社会型人通常具有较强的同理心,能够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感受,这有助于他们建立稳固的人际关系。
适应力:由于社交能力较强,社会型人更容易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人际关系,从而在不同情境下表现出较好的情绪调节能力。
情感富有表现力:社会型人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有助于减轻压力,增强心理健康。
然而,社会型人也可能面临一些情感挑战,例如:
过度关注他人:社会型人可能过分关注他人的看法,从而导致自我价值感降低,甚至引发焦虑和压力。
人际依赖:过度依赖他人的支持和关心可能让社会型人在面对独自应对困难时感到无助和恐慌。
难以拒绝他人:社会型人可能难以对他人说“不”,这有时会让他们在平衡个人需求与他人期望之间陷入困境。
总的来说,社会型人在情感方面具有较高的适应力和积极性,但也需要注意平衡自己与他人的需求,以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
情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狭义的情绪是指比较低级的、生物性的,与满足欲望直接相关的一种态度和体验。情绪对正常精神活动恰似一幅画的背景,它无时无刻伴随着各种心理过程。情绪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1)中医的喜、怒、忧、思、悲、恐、惊。
(2)儒家的喜、怒、哀、惧、爱、恶、欲。
(3)西方心理学的分类:喜悦、愤怒、悲哀、恐惧。在精神病的情况下,它的变化往往是病态的重要标志。情绪剧烈改变往往是致病的原因,而通过情绪调节又往往是治疗的手段。
情感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相应的内心体验。如喜、怒、哀、惧、爱、憎等不同的体验,都是情感的表现,情感活动可以通过病人的面部表情、言语、声调、姿态、动作以及内心体验表现出来。正常人的情感反应是与外界刺激或思维活动相配合,如听到好消息,想到愉快的事,就表现出高兴和喜爱的体验,流露出喜悦的表情,并且可以发笑,相反遇到或想到伤心的事,人们则产生悲哀和痛苦的体验,流露出忧愁的表情或哭泣。外界刺激的强度愈大,情感反应也就愈强烈,正常人的认识、情感和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的这三方面是统一、互相协调配合。
基础心理学知识: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多种感觉、思想和行为综合产生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最普遍、通俗的情绪有喜、怒、哀、惊、恐、爱等,下面来详细了解一下!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和情感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
情绪和情感统称为感情。情绪指感情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指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情绪和情感都具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2情绪纬度和情绪纬度理论
1、情绪的纬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
2、情绪纬度的理论:
(1)三维理论冯特提出的三维理论认为:情绪是由三个纬度组成的,即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每一种具体情绪分布在三个纬度的两极之间不同的位置上。20世纪50年代,施洛伯格根据面部表情的研究提出,情绪的纬度有愉快-不愉快;注意-拒绝和激活水平三个纬度,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图。 60年代末,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强度、相似性和两极性等三个纬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纬度之间的关系。
(2)四维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提出情绪四维理论。认为情绪有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确信度等四个纬度。
3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
3、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4情绪与脑
情绪的脑中枢机制主要与下丘脑、网状结构、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等部位有密切关系。其中边缘系统在情绪发生中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正情绪时大脑左半球出现较多的脑电位活动,而负情绪时右半球出现较多的电位活动。(美国心理学家奥尔兹用自我刺激的方法证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中存在一个“快乐中枢”。杏仁核是恐惧反应的中枢。)
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主要与自主神经系统、内外分泌系统和躯体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
5情绪理论
1、情绪的早期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
『坎农-巴德学说』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生理变化。
2、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评定-兴奋”说』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3、『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情绪具有动机的性质。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6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可分为内部调节和外部调节;修正调节、维持调节、增强调节;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良好调节和不良调节。
情绪调节主要发生在生理、情绪体验、表情动作、认知和人际等方面,与人的身心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附录名词解释
1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应激。
2表情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伴随着某种外部表现,包括面部、体态、手势及言语的变化,统称为表情。(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
3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情绪与情感是人类心理活动中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它们是构成个体内心世界的重要元素。情绪和情感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将探讨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从不同角度来说明它们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和特点
情绪是指人在面对某些特定的环境或事件时所出现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愤怒、恐惧、悲伤、开心等等。情绪通常是短暂的,有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或消失。情绪以其强度、持续时间和行为表现的多样性而被人们所关注。
情感则是更为稳定、持久的情绪状态,是人们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的感受和评价,如喜爱、厌恶、信任、敌意等等。情感往往与人的一些核心价值观及信仰有关,因此它们可能比情绪更为深层次和长期。
二、情绪和情感的相互关系
1 情感调节情绪
情感和情绪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情感可以调节个体的情绪体验和表达,从而影响其行为和心理健康。例如,在压力和焦虑的情况下,一个人可能会感到不安、害怕或烦躁,但当他处于支持和安慰的环境中时,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会缓解他的情绪,使其更容易承受压力。
2 情绪影响情感
情绪的体验和表达可以影响个体的情感状态。例如,当一个人面对某种挑战或竞争时,他的情绪可能会变得紧张和兴奋,这种情绪状态会对他对待问题的态度产生影响,从而影响他对自己的评价和自信心。
3 情感和情绪的共同作用
情绪和情感在人类心理活动中的作用不能分割开来,它们共同构成了个体的情感体验,对人的行为和心理健康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个体的情感体验既包括情绪反应,也包括对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的感受和评价。
三、情绪和情感对个体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情绪和情感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情绪和情感的变化可以引起许多不同的行为表现,例如:行为退缩、进攻性行为、社交退缩等等。同时,情绪和情感问题也会导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如焦虑、抑郁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等。
因此,了解情绪和情感之间的相互作用,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有利于个体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的提升。例如,积极的情感可以有益于个体的心理健康,促进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发展。而处理情绪问题和情感困扰也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弹性和自我控制能力。
四、结论
情绪和情感是构成个体心理世界的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影响。情感可以调节和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和表达,而情绪则可以影响个体的情感状态。情绪和情感对个体的行为和心理健康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了解情绪和情感之间的关系,掌握情绪管理和情感调节的技巧,对于个体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的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的需要与外在的供给失衡时,所引起的主观感受和外在表现。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普拉切克把基本情绪分为:恐惧、惊讶、悲伤、厌恶、愤怒、期待、快乐和信任。复合情绪是一种基本情绪和相邻的一种情绪结合而成的。它们都有强度上的变化。
当然情绪也可简单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积极情绪是和某种需要得到满足,伴随着愉悦的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如:告白成功,考上大学。
消极情绪是指生活事件对人的心理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痛苦、愤怒、恐惧。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绪状态分类有:心境、激情、应激。心境是指一种弥散性,较温和,时间长的情绪状态。例如我们高考失败,没有考上,会难过,而且难过到我们无法重整旗鼓,每日萎靡,对生活失去以往的乐趣。性格内向的人更容易沉溺于一种情绪状态中难以自拔。
激情是一种突发的情况,给当时人一种冲击感,爆发性的事件所带来的感受,来亦匆匆去也匆匆。例如:昨日相谈甚欢的亲人,今日突然离去,这种打击给人以一种难以接受和突发的感觉,由此引发的感受就是激情。但是这种打击,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情况的,是积极健康的情绪梳理状态,否则会对身心造成伤害。
应激是指意想不到,却猛烈的发生的事件给人以毁灭性打击的感受,例如地震,海啸带来灭顶的伤亡,会对人造成巨大的打击。人在应激状态下会出现一系列生理性反应,如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呼吸和腺体活动都会有变化,这些变化有助于适应急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持机体功能的完整性。这种变化叫做适应性综合征。
消极情绪的调整策略:1回避和接近策略:选择有利情景,回避不利情景实现的。例如走捷径,回避尴尬的场景。2、控制和修正策略:改变情景中各种不利的情绪事件。例如给哭闹的弟弟玩具。3、注意转移策略:分心和专注。分心是指将注意力从目前的情景中转移。专注则是集中于注意力。六个月大的孩子就会使用这一策略,例如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母亲而摆脱对陌生人的焦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