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和情感是既有区别又相联系的。情绪一般比较不稳定,带存情境的性质。当某种情境消失时,情绪立即随之而减弱或消失,所以它是不断变化着的一时的状态,是比较现象的东西。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是比较本质的东西,它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是很紧密的:一方面,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约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另一方面,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到自己的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同一种情感在不同的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情绪表现。例如,有爱国主义情感的人,当看到祖国日新月异地发展起来时,是多么的兴奋和喜悦;当祖国受到敌人的蹂躏和侵犯时,会无比的愤怒和激动;当祖国处于危难时刻,又会表现出十分忧虑的情绪。
由于情感常与社会事件的内容有关,情绪则常用于情感的表现形式,因此,情感的发展变化也是通过情绪的变化来实现的,即任何稳定的情感都是在大量的(各种典型情境下的,正面的和反面的)情绪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要转变一个人的情感也就必须依靠情绪共鸣逐渐地达到,它不能迅速、随意地被唤起。
首先情绪在普通心理学上的定义:情绪一般指个体在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景中直接产生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例如,小孩子想吃零食而没得到满足,心理体验就不高兴,委屈,反应就是哭这就是大人说小孩子闹情绪了
情绪的状态有3种
一:心境状态:一种微弱、平静持久的情绪状态,无特定指向,无特定对 象,而是使人们的整个生活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例,听了讲座后,对 以后生活充满希望,乐观,长期保持这种情绪。
二:激情状态: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多有特定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如怒发冲冠,手舞足蹈。
三:应激状态:外部压力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如,意外事件,第一次上舞台的紧张状态。
情绪的基本分类: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基本形式
还有注意情绪和情感的异同。
情感一般指个体意识到自己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后而产生的稳定的、深刻的心理体验和相应的反应。
情绪情感区别,
情绪,1先天2人和动物共有3产生早(从个体生命开始)4情境性和动摇性(不太稳定)5外显型和冲动性
情感1后天2人类独有3产生晚(社会实践中产生)4稳定性和深刻性(如爱国主义)5内隐性和持久性。
所以你和狗感情好,其实是你以为的,因为情感人独有的,那只是动物的情绪表现,哈哈,就这样吧,以上纯手打,知识是现在普通心理学主流的观点,例子倒是自己举的,错的提醒下,后面情感我缩减了好多,不打了,手酸,有需要再问我。
情绪三因素学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 70年代提出的。他把情绪的产生归之于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三者的整合作用。其中,认知因素中的对当前情境的评估和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沙赫特等人将大学生试分为三组,各组都自愿接受同一种药物注射(肾上腺素,但被试不知),注射时,主试向三组被试解释的药物效应各不相同。对甲组告之药物将使你心悸、手抖和脸部发热(这正是肾上腺素的反应);对乙组告之药物将使你感到身上轻度发痒,手脚有点发麻;对丙组则不给予任何说明。药物注射后,让三组被试分别进入两种预先安排的情境:愉快情境和惹人发怒的情境(强行要求被试回答一些繁琐的问题,并吹毛求疵,横加指责)。按照这种设计得到六种不同结果。最终发现乙组和丙组的大多数被试在愉快情境中显示愉快的情绪,在发怒的情境中感到愤怒,而甲组不受情境的影响。虽然都受到同样外界环境,内部生理效应相同,但是情绪体验并不相同。由此说明外界环境不能决定情绪反应,内部生理机制也不能决定情绪反应,而个体对生理效应的认知性解释对情绪体验起决定性作用。即当现实事件与建立的内部模式一致时,也就是与过去经验相一致时,活动平稳进行,人不会出现明显的情绪反应,如甲组被试一样,他们遇到的生理效应与经验一致,因此没有明显的情绪反应。当现实事件与已建立的内部模式不一致时,也就是与经验不吻合时,已有的经验就会被打破,因此产生情绪反应。如乙组和丙组,他们遇到的生理效应在他们已有经验不存在,或者说不符合他们已有的经验,已有的经验必须被打破,并重新建立第二种经验,从而产生了情绪体验。因此,沙赫特认为情绪和情感是认知活动“折射”而产生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