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学佛后似乎变得冷漠了(无论对人还是对事)?

为什么我学佛后似乎变得冷漠了(无论对人还是对事)?,第1张

我觉得题主可能是对自己有所误会,你其实并不是变得冷漠而是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有的事情很执着。佛教是倡导因果轮回,教导人们要万事看开。

我跟题主有类似的经历,以前我是一个对所有的事情都拿不起也放不下的人。即便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也会一直到放在心里、思来想去。比如说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以前的我总是不明白自己每次对待朋友都是付出了一腔的热忱,但是对方往往不会以同样的真心来对待我,而我就会因此非常的伤心难过。

但是在学了佛以后,佛教中倡导的四大皆空以及因果轮回,让我对以前放不开的事看开了很多。以前的我对于感情总是很执着,除了对已经逝去的恋情念念不忘以外,也总是害怕父母有朝一日会离开我。我的这些执念在认识了佛教以后都看开了许多,佛教让我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它的因果所在的,我们的命运也是早就注定好的,即便是在舍不得在放不下也于事无补。

这种对于感情的看开,在有的人眼里可能会觉得我们变冷漠了,因为我们的情感不再向信佛以前那样的浓烈与执着。即便是在对待父母的感情上,也不会再像之前那般恐惧他们会离开我。信了佛学以后,让我知道世间万物以及人和人之间都有一个缘分所在,当缘分走到尽头的时候再强求就是一种无望的执念。

其实,我觉得在压力比较大的现代社会来说,佛学对于人们而言是一种很好的精神寄托和疏解压力的方式。佛学可以让人们发善念、做善事,同时也能够让我们放下自己心中以前的执着于恐惧,学佛以后看开世间的感情并不是冷漠而是豁达。

——学佛的根本目的,首先就是要摆脱情绪的控制(佛教称之为“烦恼”),所以要根据佛陀教导的方法去平复它,如白骨观啊、亲人观啊等。所谓“无爱不生娑婆,无欲不堕轮回”,这个世界本就是爱欲的世界,我们的修行就是要看透这一切啊。爱情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宿世的因缘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所导致的果。

  你看过那个“前世谁是埋你的人”那个故事吗?说是一个姑娘谈恋爱三年,却无缘无故的分手,伤心欲绝,寻找高僧解答,高僧给她暂时开了天眼看到自己的前世,原来姑娘上辈子是官家**,溺死海上,尸体飘至沙滩上,前后遇见了三个书生,其一路过,连连叹息而过,其二路过,脱下长衫为姑娘覆盖身上以免曝尸沙滩;其三路过,心生怜悯,择地而葬之。所以此世姑娘需依次如是报答前世之恩,叹息者,是姑娘的青梅竹马,度过了快乐的少年时光;覆衣者,姑娘和他谈了三年恋爱,而埋他的那个人,则是今生的老公,因为要生生世世永为夫妻,才能回报上一世的大恩大德。

  师兄,如若以这个故事来看,你何尝不是路人甲、路人乙呢,那个被你埋了的女子,尚未出现,又何必如此执着呢?

学佛之人一般都是随缘,随其自然,有则很开心,无则不强求,有点道家的味道,遵从自然的选择,这样的人生态度不匆不忙的,有点乐在逍遥,想要好好历练自己,修养自己,对于七情六欲都是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所以缘分婚姻对于学佛人来说,不是那么的强求。

学佛人喜欢游历各方,而且都是穷游,像是在历练自己,这样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认可,也可以得道成佛,而对于俗世之事也是满不在乎的,对于七情六欲也是禁止的,要无欲无求这样安心修炼,这样以后成佛的机会就会大一些,所以就会随遇而安,不喜欢强求。

学佛的人不执着与自己的身上,而是有关爱天下之人,想要普度众生离苦得乐,是这样的美好愿望,想要天下众生可以得到安乐,自己却可以付出代价,这是学佛的人愿望和心情,而且对于爱情是坚贞不屈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美好愿望。

所谓爱情就是人际间吸引最烈的形式,是一个体(人)对异性个体产生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或彼此的相爱。研究和观察表明:爱情的动力和本质就是男女之间的性欲,是延续种属的本能。简言之,爱情就是异性间的精神欣赏,肉体追求。尽管爱情会凋零,婚姻有不幸,但是,由于爱情具有非常浓郁的神秘、浪漫的色彩,所以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类社会激烈争论的话题,也被世人强烈执著着,绝大多数人把获得爱情当做人生的最高价值和最终目标,诚如一位名人所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爱情是支持世人坚强生存下去的强劲力量。因而,各民族的诗歌都热烈而振奋地赞颂人类爱情的巨大,使它成为源远流长永恒艺术的主题。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立场上,从世间法的眼光看,爱情至少有四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使个体(人)获得生理、心理的快慰和满足;二是爱情以婚姻的形式组建家庭成为人类社会最小的单元体,利于社会安定团结;三是繁衍后代使人类种属得以延续;四是使人为了获得爱情而努力去从事世间的种种事务,促进了社会发展。当然,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爱情还会给个体带来诸多好处,这里不再赘述。因此,爱情也是人类社会不应缺少的食粮。所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经地义,追求理想的爱情、永恒的爱情也就成为人们寻求幸福生活的美好目标。那么,站在洞彻宇宙人生真相的立场,以出世间法的眼光来看爱情究竟是什么呢?这要从我们本具的佛性说起。佛性本来清净无染,没有男女相,没有五欲,由于无明分别念起产生业识妄相,则有了众生对爱情的迷惑颠倒。由于恋爱者执取的对境是自己能取心识中的爱染相,故,所谓的“爱情”就是恋爱者本人的一种强烈的我执与我爱,是恋爱者,或恋爱双方对对方我执最大限度满足的表现。简单说,恋爱者执著所爱的是他自己,是对自己的最大满足。这种一个个体对另一个异性个体的精神依恋和肉体贪著,是我们无始以来的生死无明,爱情本身是贪嗔痴的产物,是众生生死轮回的因、轮回的果。正是因为有了“爱”这种业力,才感召人有了“有、取”,有了“生”,有了死,轮回流转的种子就这样在我们的阿赖耶识中,生生世世染污,深深种埋,并难以清净。由于能所皆妄,本来皆空,因此,爱情是虚幻的。美丽的爱情、幸福的婚姻,只不过是梦中幻影罢了,因缘聚则有,因缘散则无,终不可得,因而,世上根本没有永恒的爱情,执著就是痛苦的根源。所以了断情欲,才是我们出离生死的根本。诚如以上那位名人所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因此,一个真为众生离苦得乐,发誓成佛的修行者,必定是现实生活的一个清醒者、理智者、智慧者,在通达真理中放下对爱情的贪著,并在对异性的精神依恋和肉体执著的桎梏中,获得情感的升华、心灵的自由、欲求的超越、烦恼的解脱,常乐我净理应是行者历劫终不放弃致力的最高境界和追求的无上目标!爱情的产生是受我们过去世业力的推动呈现的一种因果,从了义上讲有无爱情,是否拥有爱情婚姻都是自己的因缘果报。因果虽不可抗拒,却非不可转化。出家、在家学佛,虽果位有高下不同,但绝不能一概而论。纵观全部的佛法,都在力说性爱乃欲界生死根本,却也非教人一概不娶不嫁,爱情婚姻既能障道,但也非必然障道。释迦牟尼佛在成家后出家,以示现一生补处菩萨成佛,和大乘经中讲到,佛陀以成家恋爱作为度化众生的一种方便,说菩萨随顺众生爱欲以结缘度化的功德,这些实例都有其深刻寓义。因此一个学佛修行人,可否有爱情婚姻,完全应该根据行者的具体因缘情况决定。如果你志求高远,特别喜欢清净的梵行,有坚定的行愿力,具有出家的因缘福报,那就彻底了断尘缘,以出家的方式一心一意弘法利生,完成自他二利;如果不能出家,你有得到爱情成家的因缘果报,那就随顺缘起建立家庭。笔者认为:一个修行大乘佛法的人应该用智慧去抉择观照,依着菩萨学处,才能正确认识,对待和解决好爱情婚姻这一人生重要关键的问题。要知道:真正的出离是对五欲六尘的不染着,故不论在家、出家,是否拥有爱情婚姻生活,都应本着“无依无著智慧立”的精神勤修戒定慧,放下对一生一切幻相的执著,努力破除我执我爱,将狭义的我爱升华为广义的博爱,在生活中应该常常反观自心,力修不净观、慈悲观、空观等对治贪嗔痴,最好能在认证本觉中,面对任何对境都能随时将心安住法界本体,这是消除贪嗔痴,尽除业障,放下执著,转化习气和性欲烦恼的最好方法。作为在家学佛者,特别是志求一切智的菩萨而言,婚姻生活更是一门宝贵的修学法门!要立足于“性空缘起,缘起性空”的世出世间法则,积极帮助、照顾、度化好自己身边最亲近、最有缘分的人,如达真上师所言:“结缘是为了了缘,好好地结缘,好好地了缘”。既不能沉溺于爱情,把它当做人生的最高价值和最终目标,使自己的心相续充满了贪嗔痴慢疑,如此,不但不能生发起出离心,反而会造作种种业,不但不能获得解脱,反而会贻误了完成度化父母众生的大业。但也不能对性欲的生发、婚姻的存在产生反感,进而采取压抑放弃、置之不理的方式,走进“婚姻恐惧症”和“禁欲”的误区,从而导致生理心理疾病和婚姻危机的出现,给对方和家庭带来伤害不幸。要知道:学佛修行放下万缘,不是要人无情,而是要不执着,离开了五欲六尘,也就离开了修行的对境,没有五欲六尘,就没有凡夫,也就找不到佛了。因此,我们要积极学会能善于利用一切对境和有限的生命时间,来尽快完成自他二利的伟大事业,彻底解决生死的根本大问题。要明白:修行最重要的是正观缘起及心离染着,在六尘不染六尘,居五欲不贪五欲,如此经常思惟观察缘起,日久便可融入心无挂碍的心境。在历境练心中,常修爱别离苦,常思苦、空、无常,对世间幻相彻底看破放下,着力磨砺自己的修学功夫,在真正意义上的出离心、慈悲心、菩提心和空性智慧的摄持下,借助因缘道用,珍惜缘分,尽职尽责,忠于家庭,忠于爱情,在淡化精神依恋和转化情欲中好好用功证道。总之,爱情婚姻的本身就是性空缘起,缘起的本性就是佛性。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缘果报,随缘自在,自在随缘。追逐、放弃爱情都是一种过错,不管是否拥有爱情婚姻,都应在智慧摄受下行持佛法。正如上师达真堪布讲的:“有智慧有也行,没有也行;没有智慧有也不行,没有也不行”。感恩上苍我们所拥有的,感恩上苍我们所没有的。作为修行人我们应该时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时时刻刻感恩这一切。

   学佛功夫尚浅,无法消化心中负面情绪,那也不宜勉强自己,找个伤害力最小的办法疏导开,发泄一下。不要留在心里,会给身心做病的。而对于功夫成熟的人,这一发泄,就会感到自己的不妥当,会惭愧,这一层就突破上去了。

   过去上根人是修苦行成就。什么叫苦行?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很令人难以接受的事,练习着坦然接受它,人很快就会悟道。这是非常快速而扎实的修行方式。当然,看经闻法是基础,法理通了,事上才能够圆融。先有这个大的方向,一步一步来。

   总之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有自己在乎自己的遭遇,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既然如此,何必跟自己过不去。烦恼是自己要的,只要心里坚守快乐、和合,什么烦恼对境也不许影响到我,这样就是给自己的生命做主。这就是开悟。

有事不要勉强跟对方沟通,要跟自己的心说、跟佛菩萨说。

   真信因果的人不会很勉强地去与对方或别人沟通,而是用快乐的心面对。快乐能化解逆力,逆力一解便同体是福德。

祝您法喜充满!

所谓感情,是指男女之间、亲子之间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亦即爱情、亲情和友情。佛教徒仍是凡夫,不可能没有父母,也不可能没有朋友,而除了出家人之外,佛教徒也应有个人的配偶。佛把众生称为「有情」,也就是说脱离以上三种情,就不是众生。而且,学佛是由众生来学的,是由凡夫开始的,任何人之间的接触交往,都必须合情合理合法。如果佛教只讲离欲,则无法使一般人进入佛门;如果佛的教化没有感情的成分,也很难教化众生。

佛法所称的「慈悲」,似乎跟感情不同,但是慈悲的基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人称之为「爱」。爱除了分为有条件和无条件之外,也有「有我」和「无我」 之别。佛菩萨的慈悲是无我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是有我的;亲子之爱是无条件的,男女之爱和朋友之爱则可能是有条件,也可能是无条件的。佛法是要从基础的爱来引导至无我的慈悲。

由于佛菩萨可以无我,众生不可能无我,因此要教导众生从有我的爱而渐渐进入无我的慈悲;也需要先从有条件的爱,而加以净化成无条件的爱。因此,佛教不能一开始就叫人离开感情生活。

《维摩诘所说经》的〈佛道品〉中记载普现色身菩萨与维摩诘的一段问话。

菩萨问维摩诘说:「你有父母妻子,也有亲戚等眷属,还有部属和朋友,这不是很累吗?」言下之意是你既是一位大菩萨,却又拖家带眷,怎会自在呢?维摩诘答道:「我的母亲是智慧,父亲是度众生的方法,妻子是从修行得到的法喜,女儿代表慈悲心,儿子代表善心和诚实;我有家,但它代表毕竟空;我的弟子就是一切众生,我的朋友就是各种不同的修行法门,在我周围献艺的美女就是四种摄化众生的方便。」

这一品涵盖了在家人生活环境中的种种人事物,维摩诘不但不因有这些累赘而不自在,反以大智慧来运用大慈悲。他虽然过著与一般人相同的感情生活,但是自有其解脱自在的内心世界。

可见,佛教徒并不需要排斥感情生活,但看其能不能以理性来指导感性;以感性来融合理性。能够以理性的智慧来指导感性的情感,生活一定过得非常丰富、顺利、左右逢源,而且自利利他。

所谓佛法的指导和智慧的原则,是教我们如何处理感情问题,而不是要我们放弃、排斥或厌恶感情。如果用情不当,会带来困扰;用情没有节制,也会造成灾难。例如:父母对子女固然要爱护,但是溺爱,反而害了子女;男女之间应该相爱,可是婚外情或婚前复杂的感情生活,不仅会惹来家变的麻烦,也会给社会制造纠纷。另外,对亲戚朋友以及师生之间、主仆之间等等关系,也都要基于理性而付出感情,否则徒生困扰。佛法,并非反对感情生活,而是要指导我们如何过合理合法的感情生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25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