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时期,家长们都明显感觉到,幼儿的自我中心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幼儿期的“自我中心”主要是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并不涉及道德品质中的自私,它与成人的以“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自私自利不是一回事。
在教育过程中,随着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逐渐理解别人的想法、观点,就能克服认知上的“自我中心”。
皮亚杰认为,让幼儿参加集体活动是克服幼儿自我中心的最好办法,而集体游戏效果更佳。
在品德培养过程中,必须在克服自我中心的过程中让儿童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即是人成长为人类社会一员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由生理性、心理性水平的行为发展到社会水平的行为(如交往行为,对集体的态度、社会规范等),尤其要发展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帮助、合作等。
游戏对儿童来说至关重要,它是儿童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儿童生来就是爱玩的,游戏就是儿童活动的本身。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游戏之所以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和游戏本身的性质和它在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第一、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
游戏是一种有目的、有系统的社会性活动。游戏是在假想和想象中完成的一种现实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种初级形式。
第二、游戏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形式。
首先,在游戏中,儿童的运动器官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由于儿童担任游戏中某一角色的任务,必须努力去完成,他的动作就更富有目的性和积极性,身体的运动器官就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其次,在游戏中,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个性品质也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许多研究证明,儿童游戏作为儿童获得和表达社会交往能力的情境,可以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倾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情感,这是解决冲突、合作及其他社会能力发展的基础。
游戏还帮助儿童学会表达和控制情绪,学会处理焦虑和内心冲突,对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爱玩、爱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游戏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在正确组织的游戏活动中,儿童的身心将会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如此说来,幼儿期的孩子主要活动就是做游戏,幼儿的所谓学习、智力开发、各种能力的训练等都是通过游戏来完成的。这也是孩子成长过程的规律,一定要尊重这样的规律。
在做游戏的过程中,第一要体现出他们不同的社会角色倾向,第二要在游戏中明晰自己的性别。
幼儿的游戏能力反映了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水平。
幼儿时期孩子的游戏场所有很多,比如幼儿园、公共场所、幼儿家里等。无论在哪里,幼儿的游戏形式可以划分为六种类型,这六种类型分别反映了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各阶段的主要性质及其顺序。
这是社会化程度最低的一种游戏,儿童并未参加游戏,只是注视着偶尔引起兴趣的事情。
这仍是社会化程度很低的游戏。其表现是儿童独自专注于自己的活动,没有任何与其他儿童共同活动的意识。
幼儿把大部分时间用来观看其他孩子的游戏,在观看过程中,还会与正在游戏的儿童谈话,等等,但不参加游戏,只是关注游戏而已。与单独游戏相比,这种游戏的社会化程度有所提高。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幼儿同时玩同样的玩具,方式相似,距离相近,也能意识到彼此的存在,但他们彼此并不交谈,也不交换玩具,各玩各的。在平行游戏中,幼儿既无共同的目的,也无合作意识。
这种游戏的社会化程度与平行游戏相比又有所提高。幼儿共同参加一项游戏并彼此交谈,但他们并没有分工,也没有具体的共同的目的。这种联合只是表面化的联合,没有真正内容的联合。
这是一种社会化水平较高的游戏,几个孩子一起进行游戏,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儿童目标很明确,能够按照自己的角色去完成既定的任务。
角色的确认和明晰主要体现在合作游戏中,在合作游戏的过程中,孩子通过游戏中的角色分工往往就会体现出孩子未来的社会角色倾向。
比如,有的孩子在游戏中总是喜欢充当主角,也很有号召力,他总是在游戏中自觉不自觉地就提出玩什么、怎么玩等规则或方案,其他小朋友还都愿意听他的,那么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很可能就是个具有领导才能的人。
再比如,有的孩子在游戏中总是心甘情愿听从别人的指挥,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成为一个跟随者,或者当秘书,或者当副职等,是团队里很好的合作伙伴,领导的支持者。
还有一种孩子在游戏中总是起破坏作用,不是把积木推到,就是爱提不同意见,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有可能是科学家,有可能是发明家,勇于推翻旧的,建立新的,在工作中也勇于创新。
孩子在游戏中的行为某种程度上有一定的预示作用,预示着未来他有这方面的发展倾向,有成为这样角色人物的可能。
但是,孩子们在最初介入游戏的时候其实心理和需求都非常简单,就是寻求快乐,在玩的过程中寻找快乐、体验快乐,然后慢慢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角色等,最后逐渐适应、逐渐发展。
有的家长自己不喜欢某种角色,当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处于那种角色时心里就不接受,就会干涉或制止。
比如,有的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总是被别的孩子叫来叫去,心里不好受,认为是被欺负。其实,这时候这个家长就不是站在孩子游戏心态的角度来看孩子玩游戏,会影响孩子的快乐,孩子的游戏只注重过程是否快乐,不注重结果如何。
对于幼儿来说,爱玩的天性决定了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在游戏中他们是最快乐的。
而家长对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实际生活与游戏这两种重要途径,生活中的现象是最容易被感知和接受的,而游戏则是幼儿最形象的对现实生活的模拟。
丰富的游戏活动是幼儿接受教育的最好课堂。通过参与游戏不仅有利于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培养他们勤动手、勤思考的习惯,以此学会一些生活的基本常识,懂得一些简单的道理,同时,幼儿的感知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游戏中也将得到极大地锻炼与提高。
还有一种大家最常见的幼儿游戏,就是由幼儿模仿成年人的角色,扮演成年人的游戏。
比如,在游戏中,幼儿们分成不同的角色,有的扮演“妈妈”,有的扮演“爸爸”,有的扮演“弟弟”,有的扮演“姐姐”等。在游戏中大家分工合作,各有不同的职能,营造出了不同的场景。
比如“爸爸”送小朋友去上幼儿园;“妈妈”在家洗衣、做饭,照顾“爷爷”和“奶奶”;“小弟弟”生病了,“妈妈”带他去看医生……
幼儿们在这个游戏中将各自的角色扮演得惟妙惟肖,一招一式俨然与实际生活中的大人无二。通过这个游戏,幼儿们能够了解到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职责,深刻地理解父母对孩子的深爱之情,同时,也能让他们懂得作为子女需要孝敬父母,正确对待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培养幼儿乐于与人交往的意愿,学会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互相分享也是幼儿教育的目标之一。
比如,孩子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离不开幼儿的相互合作,因此,在此阶段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游戏对于深化幼儿对合作的认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合作意识与合作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大家都知道“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进行这样的游戏时,就可以对孩子们提出相应的要求。
比如,在游戏前让他们自行协调好谁当“小鸡”,谁当“鸡妈妈”,谁扮演“老鹰”,并且告诉他们在游戏中要相互配合,互相帮助,从而保证“老鹰”抓不到“小鸡”。在这个游戏中,幼儿们很好地注意到了自己的角色,相互合作,约束了自己的行为,游戏进行得十分顺利。
又如,在进行接力赛的游戏中,有的小朋友不明白为什么要快速接棒,抓紧时间赛跑。这时就可以对他们进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这样,孩子们明白了自己的活动目的,同时也理解了团队的重要性和合作与竞争的意义。
因此,家长们或者幼儿园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和机会,在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合作意识的教育,积极引导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快感,并及时对幼儿的合作行为给予肯定和赞许,从而让幼儿在今后的游戏中自愿与他人合作。
总之,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成人一定要尊重孩子爱玩的天性,本着为了幼儿们快乐、健康成长的理念,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幼教观念,从而探索出新的、富有活力的,又适合幼儿的游戏,让幼儿们在快乐的游戏中德、智、体、美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角色体验和确认。
在过程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孩子慢慢明晰自己的性别。
过去时代,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比较多,男孩女孩都有,兄弟姐妹多,在玩耍和生活过程中自然就分清了性别。
比如说,打柴担水的活,由男孩来做,洗碗洗菜的活由女孩来做,哥哥的衣服小了弟弟来穿,姐姐的衣服小了妹妹来穿。这些事很自然地就把孩子们分成了男女,孩子们也自然就知道了自己的性别。但是现在的孩子太多是独生子,没有这些区分的过程,对自己的性别很容易模糊。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同性恋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具有同性恋倾向的人数逐年攀升,总数位居世界前列。
所谓同性恋倾向,就是两个男孩或两个女孩处朋友,有性行为的叫同性恋者,无性行为的就叫有同性恋倾向者。
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当然有多种原因,其中不可排除的原因就是与幼儿期游戏活动中的性别认同有关。
所以这些一定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更不要故意人为地混淆性别,那样做就是家长的极度自私,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甚至无法弥补。
所以孩子们在游戏的时候,尤其在幼儿园,老师在设计游戏时一定要考虑这些性别分工的问题,让孩子在游戏中自然有了性别的认同。
大量研究表明,游戏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适宜生态,儿童在游戏中生活、学习和成长。因此,让孩子有时间玩自己喜欢的游戏,是增强其智力和学习能力的心智补品,有利于促进其脑部的发育和身心健康。
有人把游戏当作解决儿童问题的灵丹妙药,也有人把游戏看作是由儿童过渡到成人式工作的一种行为。
种种研究表明,利用游戏策略是解决儿童问题的重要途径,尤其幼儿期对自我的确认,游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游戏是一种自主自愿的、快乐的活动,但并不意味着幼儿在游戏中就可以随心所欲、任意发挥,幼儿园的老师在组织孩子游戏时可以对游戏进行选择和引导,对游戏空间、玩具和游戏材料进行设计,幼儿的行为也要受一定的游戏规则的限制。
家长在家庭中让孩子们游戏时也可以适当讲明规则,因为尽管游戏时有了一定的约束,但游戏的吸引力会使幼儿自觉自愿地遵守这些规则,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自我控制能力,逐步培养他们的坚持性、自觉性等,这样在游戏中就能更加清楚地界定自我,完善自我。
家长在引导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必须放弃“自我中心”,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关心理解他人的心情,学会自我控制、宽容忍让,调整自己的言行,否则,就没有小伙伴和自己玩了。这样,幼儿在游戏中重新认识、评价自己,自我意识也正是借助于游戏中的一次次误会、争吵、和好、共享而得到不断改进的。
无论孩子在游戏中对或错、进步或退步,都可以让他们自己做出反思,从而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每个孩子对自己的看法都来源于他人的评价,尤其是父母的评价。成人对幼儿的评价要有分寸,尽量少用“最”字,以免让幼儿产生自满或自卑心理,批评和表扬要针对具体的事情,而不是笼统地对人,要让孩子通过具体的反思加以改进。经常指责幼儿“很懒”“很笨”,只能使幼儿逐步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识。
自我调控能力是衡量自我意识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尺。通常来讲,自制力是指人能够控制和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自制力一方面表现为能够激励自己去做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能够抑制那些不正确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消极情绪等。
由于幼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还不够成熟,所以其自我控制能力还比较差,还不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及言行,常常表现出很大的冲动性。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为了争一本书、一个玩具,两个幼儿情绪会非常激动,大吵大闹,动手抢夺,互不相让,直到老师或家长出面解决为止。
一些幼儿在幼儿园上课时随便说话,摆弄东西,排队时前后拥挤、跑出队伍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自制力属于意志的范畴,它需要后天的培养和锻炼。
有专家认为,儿童最大的自制力来自于游戏之中。游戏促使幼儿自愿遵守规则,并按照游戏要求来调节游戏规则与他当下的冲动或愿望之间的矛盾。
这种遵守与执行规则的行为是由内部动机驱动的,而不是来自于外部的要求、命令与奖赏。所以,利用规则游戏和角色游戏就可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
1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
2为自己的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
3自己能做的事情愿意自己做。
4喜欢承担一些小任务。
1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
2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并对此感到满意。
3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依赖别人。
4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
1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2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得更好。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
4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
5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
我国著名学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经过数年的研究与分析认为“各种道德几乎都可以从游戏中得来,什么自制、什么克己、什么诚实、什么理性的服从等这些种种美德之形成,没有再比游戏这个利器来得快、来得切实的了”。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帮助孩子面对内心的矛盾冲突: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助孩子分析问题、鼓励孩子表达情感、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
1、倾听孩子的心声:首先,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听孩子说话的过程中,要保持耐心和理解,不要打断或评判他们的想法。
2、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当孩子遇到内心的矛盾冲突时,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案。例如,如果孩子因为学习和游戏之间的矛盾而感到困惑,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以便既能学习又能娱乐。
3、鼓励孩子表达情感:有时候,孩子的矛盾冲突可能与他们的情感有关。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通过绘画、写日记等方式来释放情绪。
4、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心态:我们可以告诉孩子,面对矛盾冲突是很正常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的情况。同时,也要教导孩子如何建立积极的心态,例如通过运动、阅读等方式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如何和孩子更好地相处
1、建立信任:建立信任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关键。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遵守承诺,尊重孩子的隐私,同时也要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支持。
2、共同参与活动:与孩子一起参与各种活动可以增强亲子关系。例如,可以一起做饭、看**、玩游戏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交流,也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注和爱。
3、尊重孩子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兴趣爱好。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并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支持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4、建立积极的家庭氛围: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家庭氛围,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控制或批评孩子的行为。
论述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及其对幼儿教育和学习的启示
认知发展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瑞士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他开创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研究儿童游戏的新途径,反对把游戏看作是一种本能活动,试图在儿童认知发展的总框架中来考察儿童的游戏,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一、皮亚杰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的基础
儿童的认识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发生起来的,儿童在思考问题时,心理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皮亚杰最感兴趣的问题,故他把心理学的概念引到认识论中,探讨认识起源和发展的问题。
(一)儿童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皮亚杰认为人的经验有两种,一种物理经验,另一种是数理逻辑经验。物理经验是客体自身属性的反映;数理逻辑经验是主体通过自己的动作以及以后的运算作用于客体的动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儿童认知发展的机能
皮亚杰认为,每一个认知活动都包括有一定的认知发展结构。它们分别是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儿童在与客体交往过程中,不仅要用己有的动作图式同化或整合客体,而且也应根据客体的特点和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动作图式,顺应外在的变化。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协调或平衡就是适应或智力活动的特征。同化成功,个体的认识就处于平衡状态。同化失败。个体就出现不平衡。不平衡可以推动个体应用调节机制,以达到新的平衡。通过平衡—不平衡—再平衡的过程,个体的认知活动不断向前发展。 (三)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论 皮亚杰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把儿童心理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二、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
皮亚杰是在研究象征性功能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时,注意到儿童游戏的。他试图通过研究儿童的游戏和模仿,找到沟通感知运动与运算思维活动之间的桥梁。因此,他的游戏理论与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就是他的认知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 (一)游戏的实质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皮亚杰认为游戏不是一种独立的活动,而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但是认知结构的发展在儿童早期不成熟,所以往往不能保持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协调或平衡。一种是顺应超过同化,是模仿的特征;一种是同化超过顺应,是游戏的特征。在皮亚杰看来,一种图式或活动室模仿还是游戏,取决于同化和顺应在图式或活动中所占的比列。可见,在认知发展理论中,游戏的实质就是同化超过了顺应。
(二)游戏的发展受认知发展的驱使和制约,并与认知发展的阶段相适应
皮亚杰认为,游戏的发展随认知的发展而变化,呈现出相适应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并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和偶然性。在认知发展的不同阶段,游戏的发展也有不同的水平。与其发生人事论原理中的前三个阶段的智力水平相对应,他把游戏的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或水平: 1感知运动期—练习性游戏
此阶段游戏以感知动作的训练为主,又称感知运动游戏或机能性游戏。这种游戏是个体游戏发展的最初形式,是为了获得“机能性快乐”而重复所习得的活动,如反复摆弄玩具,绕着房间四周奔跑等都是该时期游戏的典型表现。 2前运算期—象征性游戏
此阶段由于表象思维的日渐形成和发展,个体认知图式中开始出现符号功能,个体开始理解
一种东西能代表另一种东西。随之,以假装为特征的象征性游戏日趋成为儿童游戏的主要形式,包括以物代物、以人代人和情景替换,是幼儿游戏的典型游戏。如拿棍子当马骑,用手指当枪支等。
3具体运算期—规则性游戏
7-12岁是象征性游戏的结束期。象征性游戏在这一阶段向两个方面发展:一是规则性游戏代替了象征性游戏;二是转变为结构性游戏。这阶段个体认知具有守恒性、可逆性,开始具备群集运算、空间关系,分类和列序等逻辑运算能力,其概括、判断、比较、推理等能力也有了相应发展。因此,游戏规则的制定、理解和共同遵守及其对规则的执行情况的正确判断和合理评价就成为可能。 (三)游戏的功能 皮亚杰认为,儿童需要游戏,尤其是象征性游戏,是因为为儿童难以适应周围的现实世界,儿童不得不经常使自己适应一个不断地从外部影响他的由年长者的兴趣和习惯组成的社会世界,同时又不得不经常使自己适应一个对他来说理解很肤浅的世界,但是通过这些适应,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有效地满足他个人情感上的甚至智慧上的需要。因此,游戏的功能就是以同化作用改变现实,满足自我的情感需要。 二、对幼儿教育和学习的启示
皮亚杰的游戏理论开拓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他研究的终点成为人们进一步研究游戏与儿童认知发展关系的起点,由此引发出一系列关于游戏与认知发展的实证研究,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于儿童游戏的认知发展的价值。 通过皮亚杰的认知游戏发展理论可知儿童的认知发展史有阶段性的,为了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年龄特点,在游戏活动和玩具的设计等方面要有所选择。儿童不能像成人那样有效地满足他个人的情感上的甚至是智慧上的需要,但是游戏能帮助儿童解决情感冲突,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而且,对于新的刚出现的、不完善的心理机能进行练习、巩固,使它得到丰富与发展。因此,成人不应该对于儿童游戏注入太多自己的想法与期望,也不应该太干涉儿童的游戏,在游戏中儿童能自己完成动作的外部到内部的变化,并得到自我满足,不断促进自我发展。
皮亚杰认为游戏不是一种孤立的机能或活动,而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所以,无论是在幼儿园中教师设计的游戏活动,还是家长为儿童购买玩具都应从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及智力发展水平出发,要让儿童能玩、会玩。 从皮亚杰的认知游戏发展理论可以得出,皮亚杰只看到认知发展对于儿童游戏的影响而没有看到游戏对于认知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和学习上,除了教师和家长的经验传授和知识灌输以及品行教育外,游戏也是促进儿童各方面发展的有效方式。应当充分合理地运用游戏,不仅要符合儿童认知发展问题上,更要促进儿童认知发展、智力发展等全方面的发展。
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学龄前儿童以游戏为主导活动。幼儿的娱乐、学习、社会交往、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体验等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游戏是儿童精力过剩的需要,它可以调节儿童的情绪,控制心理创伤,并且为未来发展提供预演,创造了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实践机会,训练儿童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水平。所以,不能把游戏视为单纯的玩。 三岁前婴儿的游戏以模仿为主,是机械模仿,缺乏想象。一岁前的婴儿通常是成人发起游戏,引导儿童共同进行。游戏的目的是训练婴儿感知觉和动作发展,进行感情交流。两岁左右的儿童喜欢实物游戏,他们通常按实物用途来模仿成人动作。通过模仿认识事物的功能和事物间的关系。比如:推动玩具汽车,让它跑起来,同时嘴里模仿出汽车的笛笛声。 三岁后的幼儿多进行象征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在游戏中扮演角色,进行角色行为交往,去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的职责,掌握各种行为准则。幼儿在游戏中加入了想象性,出现创造性的萌芽。这种游戏与现实活动有相似性,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智能。 游戏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作用除了体现在人际协调行为上,也体现在协调困难时所发生的矛盾纠纷和解决纠纷的过程中。儿童可以学会如何坚持自己的意志,如何接纳别人的意见,从而逐渐掌握社会协调能力。综上所述,游戏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场所,特别是儿童群体游戏,有益于儿童社会化成长。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按自己的认识和想象阻止和约束儿童正常成长的游戏行为。如:当自己的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发生了争执,不是自己出面帮助孩子解决纠纷,就是不允许孩子再与对方交往。表面上看是保护孩子不受侵害,实际上是让孩子丧失了一次处理人际交往关系的机会,孩子从中得到的经验是有了问题找家长。其自我成长受到阻碍。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儿童进行游戏的原因有多个方面。首先,游戏对儿童来说是一种自由表达和释放情感的方式。通过游戏,他们能够模仿和表现自己的角色,探索和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其次,游戏可以帮助儿童处理与现实世界的冲突和挑战。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和情境,他们可以尝试解决问题、理解社会规则和发展解决冲突的能力。此外,游戏还可以满足儿童的欲望和需求,提供满足和愉悦的体验,同时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总结而言,儿童进行游戏是为了表达自己、处理现实冲突并满足需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