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

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第1张

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标题

读音biāotí,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一般分为总标题、副标题、分标题。常言道: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标题可以使读者了解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一

 一、[教学教材分析]

 高中语文课程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中提到,实用文体的概念,应侧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其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准确解读文本内容和正确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对于新闻类实用文体而言, 教育 者要着重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与目的]

 [教材概述]:《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并没有浓墨重彩加以渲染,仅仅是按照时间线索,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背景之中,使香港回归这件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纵深感。字里行间洋溢着香港回归祖国的自豪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闻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 方法 ):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引导学生把握这三方面的内容,并学会据此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新闻强调事实,关注的是当下发生的事情,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

 (注:在整个的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施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不能单独割舍某一个环节。个人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方法引导,而于此同时学生获得知识,在精神上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教学重点]:筛选新闻事实,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对策]:通过了解新闻的基本常识,结合新闻文本资料进行整体性阅读。

 [教学难点]: 1、充分理解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之间的关系。

 2、体会作者对事件的主观评价在新闻中的作用。

 [对策]:

 1、给学生出明确的学习要求,针对文本,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筛选信息。

 2、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 经验 ,分析新闻中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香港回归祖国视频

 [学生能力分析]:

 1、学习能力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有关新闻的知识,对新闻的基本结构类型有基本的认识。此次讲述的新闻,只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补充,让学生明确狭义的新闻和广义新闻所包含的体裁。高一学生在学习动机较为明确,对新闻的敏感度增强,并且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在文本的阅读方面表现较为主动,符合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2、信息素养

 学生对 网络技术 的使用已经有很好的水平,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3、知识水平

 学生平时的知识涉猎范围已经对“新闻”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并可以阅读和处理部分新闻知识的理解。

 4、解决办法与学法指导

 第一、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氛围,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主动地探究,自己找到答案,尝试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其次,在老师的引导下,各小组同学互相帮助,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第三、老师启发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互相讨论得到提高。

 三、[教学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主体主导”理论为中心,结合教室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讨论研究、协作交流的开放性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个性化、个别化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在新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进而学习阅读新闻的 心得体会 。

 2、教学模式

 情境导入——回顾复习——强调阅读新闻通讯的侧重点——学生分组协作学习、教师指导——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学生互相评论——教师 总结 ——布置作业——结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正课:

 1、(多媒体播放)展示:香港回归祖国仪式上,中英两国易帜场景。

 导入: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这一历史时刻。(板书)

 <环节设置目的>:营造新闻现场氛围,学生将记忆拉回新闻现场。更好地理解新闻。

 2、简要回顾初中已学新闻知识。

 新闻:是借助传媒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信息所做的及时、客观、准确、简洁的报道。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题、结语、背景

 <环节设置目的>:使学生达到基本新闻结构与特征的知识温习与积累。

 3、简要讲解阅读新闻从三方面入手: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主观评价

 <环节设置目的>: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以便于下一环节在新闻文本中顺利筛选新闻事实。

 4、要求学生迅速浏览新闻,找出文本中的新闻事实。(以时间为线索,概括新闻事实)(板书)

 5、(重点)学生讨论:筛选文本中的背景材料,讨论: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之间的关系,背景材料对阅读新闻有什么样的作用

 <环节设置目的>:通过讨论,明确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的完美融合,对于阅读理解新闻有着很大的作用。

 6、(重点)学生讨论:筛选文本中作者的主观评价,讨论:新闻中主观评价的作用

 <环节设置目的>:通过讨论,明确分主观评价在新闻中反映出作者的主观倾向,有一定的情感价值引导。

 7、拓展练习:

 阅读课外通讯:《治好腿,我最想去跳舞》

 要求:从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主观评价三方面入手,筛选信息,整合观点。

 <环节设置目的>:通过课外训练,强化阅读新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新闻。

 二、课后 反思 (请学生反思本课所得,整理收获)

 教师通过多媒体整理课后反思。

 eq oac(○,1) 新闻最重要的是具备真实性特点。

 eq oac(○,2) 新闻与通讯的区别。

 eq oac(○,3) 阅读通讯要从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主观评价三方面入手。

 eq oac(○,4) 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之间的关系。

 eq oac(○,5) 通讯中主观评价的作用。

 <环节设置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有所收获,及时总结,将知识扎实学懂。

 三、作业

 1、 文章 :《新闻与通讯的区别与文体写作》

 2、文章:《历史铭记回归时刻》

 3、200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请以此为新闻主题,写一篇通讯。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二

 教学目标 1、了解一般消息和特写的异同 2、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本文用词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为祖国奉献的精神,激发民族自信 教学重点 1、了解特写与一般消息的异同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及

 时间计划 一、视频导入(5分钟)

 二、教学过程:复习回顾(3分钟) 文本梳理(8分钟)

 细读文本(20分钟) 语言特点 (3分钟)

 三、作业(1分钟) 课时 一课时 教具 多媒体 黑板

 一、导入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引入香港回归视频(现在高一的孩子大多是1996年出生的)。

 在当时,来自世界各国700多家新闻媒体的8000多名记者采访报道了这一历史性的事件。这么多的世界级媒体和报道,结果只有一篇被选进了我们的语文课本,那它该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我们今天就来一起学习这篇文章《别了,不列颠尼亚》,来重温一下那个历史性时刻。

 二、教学过程

 (一) 复习回顾。

 在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第1课,就有毛泽东的两则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所以,对于新闻的几大要素同学们都应该不陌生,首先先来回顾一下有哪几大要素

 标题(正标、副标题)——必有

 导语(必有):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主体(必有):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二)文本梳理。

 现在大家速读一遍,拿起笔,按照新闻的5大要素分析一下本文,整体感知一下本文的情感。(以提问方式进行)(或者让学生缩写新闻)

 1、先看标题,作者怎么不说“别了大英帝国”呢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活用了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别了,永远不会再见的意思,对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来说,当然不想再相见。倒装句式,更强调了香港回归,一雪国耻,标志着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委婉含蓄中透着嘲讽。

 2、导语第1段,写了什么

 ——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

 3、主体2-10段,又主要写了什么写了哪几个场景

 ——主要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前的主要过程。着力写了四个场景:

 第一场景: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二场景:6时15分,添马舰军营东广场举行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交接仪式,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

 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离开。

 4、结尾第11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

 5、现在标题、导语、主体、结尾都有了,那背景体现在哪里呢请大家画出来,并 说说 他们在文中的作用。

 ——第4、7、11自然段。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设计三

 初识《别了,“不列颠尼亚”》,感觉似曾相识不禁想起旧人教版上的另一篇文章——毛泽东的《别了 司徒雷登》标题同样采取了倒装句式,将“别了”放在句首,具有突出强调的意味此文章的特点之一之二,此篇作者周婷、杨兴是四人组合,这四位新闻界的高手联合,让我迫不及待的读下去本文语言真实、准确、生动,视角独特,与一般的新闻作品相比,具有更强的可读性新闻的特点便是真实、准确,以实录为主,而《别了,“不列颠尼亚”》堪称实录性新闻的典范之作

 新闻性文章的阅读,我认为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把握关键问题的能力所以本文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的引导为辅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闻特点,掌握特写性消息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品味语言,体会对比的作用,感受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新闻知识的掌握

 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 合作 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英国米字旗、香港行政区区旗

 1841年鸦片战争这个以后,英国强占香港岛;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全世界都在向东方聆听一个声音,它响彻寰宇,向世界宣告: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一个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作为中华民族儿女,我们应该铭记这一时刻,历史记载了这一时刻,我们也深深地记住了1997年7月1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新闻特写《别了,不列颠尼亚》。

 2本文选自新华社出版2000年版《通讯名作100篇》,署名为周婷、杨兴,实际作者为四人: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胥晓婷。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闻特点,掌握特写性消息的写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品味语言,体会对比的作用,感受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三、预习检测文体常识

 1什么是新闻

 2新闻的分类

 3新闻的主要特征

 4新闻的结构

 四、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根据新闻的组成部分,概括本文的结构。(个人为单位,查找信息,然后回答,时间2分钟)

 标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

 导语:(1) 英国撤离香港

 主体:(2-10) 具体叙述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

 结语:(最后一段)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2大家概括的还不错,接下来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把目光回归到1997年香港回归的一个场景(中英易帜视频,3分钟)

 3假如你是新华社一位记者,亲眼目睹了这个难忘的时刻,你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播报这一新闻

 明确:香港回归真振奋人心的大事,这个时刻是雪耻辱,长志气,振国威的时刻,所以一定要用自豪、高亢的语调来播报。(个人朗读、集体朗读导语部分)

 五、再读课文,研习文本

 1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

 特写往往采用文学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发生现场,或某些重要和精彩的场面,生动形象地将所报道的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从客观的角度叙述了英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去的过程,表明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的结束

但其实这句话也可以形容英国在二战后的落寞,作为传统海军强国和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国家,英国享受了海上贸易带来的无比丰厚的回报,大量的财富以惊人的速度流入英伦三岛,但在二战后美国等国超越其成为世界海军强国后其影响力日见衰落,海上贸易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大帝英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还真的很是贴切

同学们,昨天我们参观了闻一多纪念馆,相信大家对闻一多先生已经有了深入的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他诗歌的代表作《死水》(高中《语文》第一册第2课)。下面同学们听一遍录音,然后自己诵读一遍,看我们同学有没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

 

(听一遍录音)

 

(学生自读,有的学生模仿录音,有的学生默默体会。)

 

师:看到有的同学认真体会的样子,老师真是高兴,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下面请同学们自己把问题写在纸条上,由小组长收集、整理并陈述问题。

 

(学生思考后,很快地交出纸条。)

 

师:好!现在开始陈述。

 

生1:我们二组认为,《死水》文中有一些意象很“恶心”,闻一多先生写出这些意象的作用是什么?

 

生2:我们五组对课文最后一句话“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不太理解。

 

生3:六组同学都不知道死水象征什么?

 

师:打断一下,你怎么知道本诗的艺术手法是象征?

 

生3:课文练习中有。

 

师:请下一位组长!

 

生4:我们四组要问本诗是怎样体现闻一多先生新格律诗创作“三美”主张的。

 

生5:一组的问题和二组基本一样。

 

生6:三组问题和四组一致。

 

师:从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来看,是真的下了一番功夫,而且也正好说明昨天的参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根据活动规则“交叉请命”!

 

(每小组学生自由讨论,时间:10分钟。)

 

杜旭:我们组选择的是“三美主张”这道题,认为本诗音乐美体现在每节都押韵,节节换韵,读起来很和谐;建筑美,这首诗从第二行起,都用3+2+2+2这种音节模式,而且每行字数都一样;绘画美,最容易看出来,比如文中有翡翠、桃花、云霞等词语,很华丽。

 

(台下一片掌声)

 

师:掌声告诉我杜旭这个组的讨论非常成功,有需要补充的吗?

 

生:没有!(齐答)

 

张亮:我们组讨论的是诗中“恶心”词语的作用,小组内大多数同学认为,那些“恶心”的词语是闻一多先生有意创设的,原因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绿色臭水沟里生长的是什么样的东西。很显然,他是在有意引起读者的反感,从而进行反思所表达的真实感情,我个人认为他是对旧社会的憎恶。

 

师:为什么是你个人认为?

 

张亮:有其他同学认为是失望的情绪。

 

吕绅:我们组讨论的是死水的象征意义。我们认为死水象征的是黑暗的中国。背景资料中说,他在美国留学时期写的《太阳吟》《洗衣歌》等名篇,表现的是他对异国帝国主义“文明”的鄙视以及对祖国的深切思念,正当他满怀热情回到中国时,他才发现,祖国已破碎不堪,昔日美丽的家乡,已经改变了模样,军阀混战,列强入侵,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他的《死水》诗集出版了,说明死水象征的应该是军阀统治下的中国。

 

师:同学们认为三组回答得好吗?

 

生:好!(齐答)

 

师:为什么要吝惜掌声呢?

 

生:(鼓掌)

 

乐又龙:我们组探讨的是最后一句话的表达效果。最后一节从内容上看是全诗的总结,那么请允许我把前几节的感情作一个概括。第一节,总写死水,折射出让人失望的情绪,如“不如”“爽性”等词语;接着第二、三、四节作者用讽刺的语调,细致地写了“恶心”的现象,到了最后一节,就是对前文的进一步概括“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这时作者的感情达到最高潮,于是来个干脆“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正如雪莱说的:“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意思差不多。这就是我们组讨论的结果。

 

(全班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讲得非常好!我想把课文的感情脉络再理一遍,第一册总结死水的“死”不可救药,失望;第二节从静态描写死水的肮脏和污浊;第三节从动态上写死水的腐烂变质;第四节以动衬静写出心中的激愤,感情慢慢积累,达到最高潮“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因为诗人看透中国毫无希望,惟有腐烂一个旧世界,才能创造一个新世界,找到“美的所在”。同学们应该可以体验到诗人把对祖国的深沉的爱同对反动统治者的恨交织在一起,真正地体现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他的呼声宛如黑夜里一声疾呼“黑暗世界,你才早点去吧,还我一个美丽的中国”。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思想,不仅仅是在这首诗中有所体现,比如,《回来了》《七子之歌》等。1949年8月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多媒体展示《红烛》序曲闻一多头像)

 

(多媒体展示《最后一次讲演》)

 

死水课件

课 型

作 者闻一多

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的

1、 了解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爱国热情。

2、 理解两首诗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

3、 理解闻一多反讽手法和音律美。

教学重点意象的把握

课时安排一教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七子之歌·澳门》;歌词作者

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是现代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幼年爱好古典诗词和美术。1913年考入清华学校,1922年毕业后赴美留学,研习绘画、文学。1923年出版他的第一本诗集是《红烛》,代表诗作有《太阳吟》、《一句话》、《洗衣歌》等。1925年回国,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用自己的鲜血谱写了爱国主义的不朽诗篇。闻一多的诗歌表现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在艺术上,闻一多的诗歌想象奇特,结构整饬,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他在新诗格律化方面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二、新诗的鉴赏与阅读◎

新诗是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创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白话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公木先生说:“把‘五四’以后的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这是公木先生对新诗特征的调试概括。在西方,美国诗人惠特曼是自由诗的创始人。中国的新诗诞生后,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融合消化在自己的民族风格中,涌现了众多的艺术流派。以郭沫若、闻一多、艾青为代表。

“诗言志”,诗中必有“我”,抒情主人公往往就是诗人自己。新诗则表现新的思想感情,反过来看,读诗当然不是纯理性的活动。而是读者的情感因素渗透其中,既要深入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又应力求把自己的感情和诗所蕴含的感情沟通。新诗的思想感情融于诗的艺术形象,融于诗情画意的意境。换言之,融有诗人情感的物象,即诗之意象。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生活景象相融合,形成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或氛围,就是意境。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其内涵则远远超过了个别意象的总和,其境界是整体的,给人以巨大美感。所以,体味鉴赏诗的美是要去感受诗的意象美和境界美。

诗歌的阅读鉴赏有两个层次:

首先,是对诗歌字面意思的理解,进而对诗歌表层意思作出概括;

其次,是对诗歌的表现手法作出评价,进而对诗歌的意象美和意境美进行欣赏评价,体会诗歌美的情感。

3.新诗鉴赏三步曲

(1)品读节奏美

新诗虽无固定格式(诗无定章、章无定句、句无定字),但有内在的旋律与和谐的节奏。

(2)领悟意境美

意境是指作品中描写某种事物的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

把情感化为可以古籍的形象符号、情感客观的对应物就是意象。

(3)欣赏主题美

三、朗读课文

四、课文欣赏

肮脏、污浊的死水(第2节)

(色彩、光泽上静态描写)

凝滞的死水 腐烂变质的死水(第3节) 毫无希望的死水

总起(第1节) (动态描写) 总结(第5节)

沉寂的死水(第4节)

(以动衬静)

 

《死水》是闻一多的重要代表作之一。1925年诗人回国后,目睹了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惨状,产生了怒其不争的愤激情绪。本诗通过对“死水”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的多角度、多层面的谱写,揭露和讽刺了腐败不堪的旧社会,表达了诗人对丑恶现实的绝望、愤慨和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诗中的“一沟绝望的死水”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象征。诗人抓住死水之“死”,先写死寂、次写色彩,再写泡沫,突出了死水的污臭、腐败,把“绝望”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闻一多是新诗格律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死水》则是他对新诗格律的“最满意的试验”。他强调要具备“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全诗5节20行,每一行都是9个字,且每节第二行和第四行押韵,节奏感强,富有音乐美。诗中运用了许多富有色彩的语词和物象,并以词藻的绚丽多彩反衬了内容之丑,使“死水”的面目越显可憎可厌。全诗5节,每节都是4行,每行都是9个字,既有外形的整齐感,又有内在的韵律感。《死水》为建立新诗的格律和形形作了严肃的卓有成效的探索。

五、研究探讨

1.揣摩《死水》中运用“不如”“也许”所表达的感情。

探究学习:诗文首尾两节运用的“不如”均表达了一种愤激之情,既然是这样“一沟绝望的死水”,那就让它丑恶到极点。“也许”统领第二、第三节,承首节“不如”的推测,想像添加“破铜烂铁”“剩菜残羹”在—绝望的死水”中可能出现的更为腐烂、污浊的变化,从中可看出诗人对“死水”彻底的厌恶、嘲讽之情。

2.抒写“一沟绝望的死水”的意义何在由此可以联想到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探究学习:漠视“死水”的存在,无异于麻木不仁、浑浑噩噩。而揭开“死水”的面纱,撩拨起污浊不堪、臭气熏天、令人作呕的“死水”,更能唤醒那些被“死水”的表面现象所蒙蔽的人们,使之看清死水那腐败、丑恶之极的事实,从而奋起而消灭之,重建“美的所在”。这就是抒写“死水”的意义。

由此读者也可联想到像“死水”一样缺乏活力、粉饰太平、滋生腐败的丑恶之极的社会现实。

六、象征手法

死水,表面艳丽无比,实质上却腐烂之极;看似一沟“死水”,实为黑暗腐朽社会的写照。《死水》构思的匠心独运,语言的生动立体,给人以震撼,对那个特定社会的表象及其本质有如此深刻的揭露是本诗的特质。诗人鲜明的立场,决绝的态度激起浪千层,和着《死水》的节拍一浪高过一浪,拍打着爱心未泯的众生。积压在诗人心头的悲愤化作了一腔似火的激情,鞭挞那丑陋不堪、粉饰太平的社会现实,建造新世界的强烈愿望在诗文的字里行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七、反讽手法

即从反面或用反语来讽刺事物。诗中加速“死水”的腐烂后出现了一些“奇怪”景象,铜锈成了“翡翠”,铁锈除了“几瓣桃花”,“油腻”织出“罗绮”,“霉菌”蒸出“云霞”,“死水”酿出“绿酒”,“白沫”成了“珍珠”,“青蛙”叫出了“歌声”……这些怪异的现象,正是作者对死水一样的现实社会的无情嘲笑和讽刺。好像小丑却戴上美丽的花,三仙姑的脸上涂满了粉,还要扭捏作态,嗲声嗲气,人不像人,鬼不像轨,不如死了做个真正的“鬼”还有机会再生。同时暗含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粉饰太平种种伎俩的揭露。

具体的范文模板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Q4Gy04Q9-QuCa3kVwylibg

 提取码: 2m6u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549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