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颜空瘦影,落尘化泥,红泪滴滴是思雨,冣是残缘尽,夏雨雪,几秋凉,离恨流觞流恨离。从别后,重相逢,目目相对总无语,丝缕情,心相印,逝水唯有苦若情。
——————-题记
孤独的泪,打湿了谁的衣襟,你的容颜,若诗若水,总是让谁如此陶醉,却又来去匆匆。鸧鹒为你鸣哀,你却一去不回头,想把容颜赓续如故,想让你的馥郁芳香永久飘逸,总是在没开始时就拉起了帷幕。
曾以为只要坚持就能长久,谁知真知错拜了沧海桑田,让永久不在永久;曾今以为坚守诺言便能终聚,可惜惼心成就了情愫两灭。一缕清风,一丝魂魄,无尽的爱已远走,离悰的季节,黄花满地,泪颂再次的告别。目断天涯,愁意棽棽笑欢悰,荻花镜里形容瘦。不忍让你落泪,你该知道谁还依然在乎你,索索夏雨,谁又在独自为你垂泪。相互的曲解,成全了最后的离开,你伤心了,更痛心了,只能对爱麻,何时是终点,一直在守望。
你选择了离开,彼此不想要的结局,一路走过来,点点滴滴聚江海,即将在瞬间消逝。从此我会聚泪成河,为了逝去的爱,为了夕颜,你也将化泪成血,独自日夜煎熬着黯然的伤痛。你可知道谁仍然对你思忆飞扬,他希望留住希望,放飞梦想。在爱味烬的余热里,好想再次拾起我们的最珍贵的点滴,小心地捧在手心,交给彼此。
其实他知道,你不忍心走开,你有千万个不舍,只是你的决定不会再改变。你的心还在颤抖,天空都在为你担心,时常都会有天崩地裂的可能。我能听到你一直在哭泣,只因为心已经碎去,守着零碎的心却无法拾起,你还是坚强地做出了选择。
其实他知道,你多想等来希望,毕竟经历种种,莫失难忘。为何他总是痛了你脆弱的心扉,打击了你幼小的心灵。他真的不想这样,其实他爱你,在乎你,只是不懂得表达关心与呵护。你离去,他会忘记自我的,因为他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
呼风晓月,好景难常,难道没有比永久更永久的爱情吗?曾经容颜去已伤,流水落花春已去,总是滴滴泪!莫走开,请留下,好吗?他不能没有你,你永远都是唯一,比他的生命还要重要。
留住夕颜,就能留住岁月。寂寞里,孤寒里,他一直都在守望……
琥 珀
作者:安然
在一枚千年的古泪中,猜测遥远的故事,任谁也无力剥开岁月这斑斑锈锁,这一生,用一现而逝的美丽等你。沉默在遥遥无期的两端,一段黎明,一段入夜,天空最亮的一半伤心如雨。黑与白的分割在模糊的眼底渐渐清晰,让过往的风景沉淀了狂烈的心动,再不见的,是轻轻一笑。你的我的,故事在琥珀中封成了风景;不是无意,又何必再翻启,而心渐渐冷却,笑笑,却只能说我醉了,泪在转眼,轻轻落下,只为了一场感动的阳光,把你的我的目光,悄悄低下,……都变了么?
穿过所有所有的雨巷,别问我是否在寻你,而关于你的秘密,还可以收藏多少个世纪?
某天谁又拾起我们的风景,可否明白,曾经是怎样的刻骨铭心,这一个故事,你我都必须逃离,透明的琥珀把心事小心珍藏。
玫瑰在风中唱着“爱你,爱你,真的爱你”所有的瓣都碎成脸上淡淡的一抹胭红,用了所有的努力,抹饰残存的心碎,这一生,只能红尘上一遭浮沉,又何必重重牢锁。往事……在眉间静静弯成了一枚秋恨,千千万万年以后,谁又在琥珀外苦苦猜这城中凝滞的风景,站在风中的女子,又是否泪流成河,下一个世纪,在下一场轮回,又在哪一个故事中上演爱情。只一抹不散的烟魂,还在琥珀中轻轻来去。
推开忧郁的门,谁在银河中探星?谁又可以对你说爱你?风中的铃儿,轻轻碎了,在梦的边缘,于是,迷途的人,来到长河彼岸。踏满一脚香尘,碎了一地清泪。
那场冬后,风还是离别时的风,而琥珀中,只单单少了你。
情可待成追忆
许多事,现在只能以缅怀之情,半带惊惶,半带惆怅,默默回昧。虽然回忆总是美丽,但感觉多半是落漠。我不再是当初那个无忧无虑的男孩,但又怎能忘记曾深深爱过,更不会不记得那段温馨甜蜜的日子;尽管留不住旧时情,尽管事过景迁,尽管不会有人记起,但毕竟现在看不见的,听不到的,曾实实在在有过;哪怕只是匆匆一瞬间,甚至象过眼云烟,然而,我这生依然会因这匆匆一瞬间而美丽,依然会对这过眼云烟怀有深深的留恋!
除了有些惋惜,有些遗憾,又可怎样,在最美丽的日子里,我亦是一个人走过。人生若是一场梦,当然可以不必过份追问究竟,来时欢天喜地,去时无须悲哀,可人噢,又怎能摆脱七情六欲的控制?岁月撒下的网,谁人又可以逃过?如果人生早有注定,又何必要人多受折磨?聚也匆匆,散也匆匆,人生到底可以承受几多个匆匆呢?但我总算明白:无瑕的美丽只在意念中,亦只有在意念中才有最真实的感觉。偶然的邂逅,也许可以擦出迷人的火花,但只可以在记忆中永远生辉,现实中却留不住那刹那的光彩。
尽管时间使人更富于魅力,尽管岁月的流逝使回忆更加完美,尽管明白到曾经拥有已是不错,但总是有些、有些、有些……然而感慨过后,悲哀过后,惆怅过后, 惋惜过后,日子仍要继续,于是总是还有、还有、还有
失去的,便永远失去,过去的,亦将永远过去。只可以说句:此情可待成追忆!
关于爱情 文 / 诗晴
今天大家谈论着关于爱情,爱情是什么东西,这世间还有纯洁的爱情吗?为钱,为权,为欲,为伴,有谁孤单却不企盼,一个梦想的伴,可得到了,又终究有一天会倦,于是在离离合合的缘分里,破碎了多少颗心,污浊了多少本该纯洁的爱情,时钟不停在转,人心不停在变,谁把谁真的当真,谁是谁唯一的人,乱世情缘,情缘不了,但求在每一段爱情的背后,都能留下那么一点真,都能埋下那么一份情,藏在记忆的那端,若干年后翻起,或泪光点点,或思绪万千!
许多许多爱情的故事,不断重复着男人与女人不变的话题,让人累,让人无法呼吸,爱了,却要死缠烂打;爱了,却要相互猜疑;爱了,心里却盛不下太多的宽容与忍让;爱了,到底是让人坚强,还是让人脆弱无力,询问世人,没人给我答案,我在小心翼翼的等待,用心呵护,珍藏怜惜,那来之不易,却有可能瞬间失去的东西。
有没有一种魔法,让属于自己的幸福永不失去,不用再绞尽脑汁,不用再劳神费力,要做怎样一个女人才可以让爱人永不离弃,要怎样的才华横溢,才能感染爱人的气息,善解人意,温柔体贴,许多许多睿智和灵气,像是天上的仙子,地上的精灵,却也是用尽了全身力气,也无法来诠释爱情,爱情真是个古怪的东西,让人欢喜却也让人忧虑!
关于爱情 文 / 筱谚
迷宫般的城市,总有种种莫名的寂寞
你永远不知道,你会错过什么,各种关于追寻的巧合和错过
编织着城市丛林里的忧郁和柔弱
几米在他的《向左走向右走》里讲述了两个人的LOVE STORY,一个很忧美的故事,忧郁而美丽。在人们几乎已经放弃了这对情人的重逢时作者却让他们再次相遇。国人总是喜欢这种皆大欢喜的结局,我不喜欢,并不是我是个冷血的人,我的大多数朋友都认为我还是很古道热肠的,虽然我的朋友不是很多。
我不是个冷血的人,我渴望的爱情不是几米所编造的。我爱情分为两个选项:A是两个陌生人相遇、相恋、相爱、结婚。中间的过程不必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也不必有“山无棱,天地和,乃敢与君绝”的壮丽。一路如白开水般平平淡淡走来直至生命的终结。B是跟若干个MEN同居,但我所谓的同居倒不带色情色彩,仅仅是两个人如夫妻般同住一套公寓,一起逛街,一起吃饭,一起窝在沙发里看碟,随意的。然后他进他的房间,我进我的房间,熄灯睡觉。时间长了,腻了就可以收拾好东西,说声“Bye”就分道扬镳了。将来大家见面还是朋友,可以点头微笑的朋友。
我现在的朋友说B选项恐怕很但做到,我想也是。真的很难!
朋友说由此可见我是个双重性格的人,我想我真的是,所以我老有着莫名的悲伤,那种无法做到表里如一的悲伤。
朋友说我有着表面的传统和骨子里的叛逆。我想我真的是。所以我一边会因为对面走过来的是男生而地下头无法抑制脸上火烧般的感觉,一边又可以在网上或手机短信里跟网友或远方的异性朋友随意地说些如澡堂水气般暧昧的话。
很多时候我很想改变些什么,结果是什么也没有改变。就如我对故事的结局总是有与众不同的想法。
她决定离开这荒寒的城市
他决定到一个阳光灿烂的地方旅行
当面对爱情失望时人们总是选择拖上沉重的行李逃离他们爱情的发源地,于是曾经幸福的天堂变成现在伤心的地狱。带走的是满身心的疲惫很永远的关于爱情的回忆。几米的男女主角却只是“相见了,似乎要演绎成‘一见钟情’的故事,但人生总有意外,握在手里的风筝也会突然断了线”人生真的很奇怪,就是那么一面之缘竟可以延长成一年的思念,而一堵墙竟可以隔绝一切!所谓的寻找只是一堵墙的虚无。特别是对于习惯向右走的他和习惯向左走的她。雪静静地飘落,他和她在失望的寻找后失望了,但作者却让他们沿着圆形的花坛靠近,一如他们的初次相遇。大雪纷飞,远处传来平安夜的钟声,大家紧紧拥抱在一起。
朋友说多美妙的结局,他说这话时眼角漾开幸福的光芒。我很悲哀,因为我在想我会不会也在某个城市的某个角落遇见自己的恋人,然后经历了漫长的思念和等待后不再相见?我总是这么悲观。
我总是这么悲观。走在荒凉的田野也会有流泪的冲动,在受到无心的冷落后会认为天都要塌了。我想我很累,真的。
我说过我不喜欢几米安排的结局,因为我的悲观还是别的,我也不清楚,但我总是抑制不住去想他们在一起后到底谁迁就谁呢?习惯向左走的她还是习惯向右走的他?谁说需要迁就的爱情很难持续很久的。而我们毕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而不是美丽的童话中,所以我们的爱情到底在哪里到底会怎样谁知道呢?
《死水》赏析
李怡
《死水》是闻一多最著名的诗歌作品之一。又属于诗人“死水”时期诗风转变的重要代表。
这首诗后面曾署有一个写作时间:1925年4月。据今人考证,实际的写作时间应该是1926年4月,即诗人回国之后。老诗人饶孟侃回忆说:“《死水》一诗,即君偶见西单二龙坑南端一臭水沟有感而作……”(《诗词二题》,原载《诗刊》1979年第8期)也就是说,“死水”就是这一沟的臭水,其中填满了“破铜烂铁”,残冷炙在水中沉浮……但是,仅仅是这么一沟臭水似乎还没有理由激起诗人如此强烈的情绪波澜,闻一多肯定因“死水”而引起了对其他事物的联想。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死水”是具有文化意义、社会意义,按照惯常的说法,也就是“祖国”。
那么,在闻一多这位爱国诗人那里,“祖国”这一神圣美好的形象是如何与这沟臭不可闻的“死水”联系起来的呢?这还得从诗人爱国主义观念、民族主义意识的实际演化说起。
必须指出的是,所谓“爱国诗人”并不是可以运用于任何时代与任何诗人的名词,诗人的爱国特征(也包括他的民族主义意识)有它特定的背景条件,比方说国破家亡、民族危机爆发之际,比方说背井离乡、浪迹海外的时候。闻一多作为引人瞩目的“爱国诗人”,还是在他留学美国的时候。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浓烟滚滚、人声鼎沸之中,在西方文化的强大压力之下,诗人无限眷恋那“宁静”、“和谐”的“家乡”,在他的心中,那里芦花纷飞、月色溶溶,“有高超的历史”,“有逸雅的风俗”,“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落英缤纷。(参见《孤雁》、《忆菊》、《太阳吟》等篇章)显然,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与心境之中,闻一多所热爱的“祖国”是理想化的祖国,纯净化的祖国。也只有这样理想的光芒和纯净的品格才足以让他“出淤泥而不染”,保持着东方式的“高洁”。
但是,梦幻迟早是要破灭的,尤其是对于尊重现实、所对伪饰的闻一多,当他刚一踏上思念已久的祖国,就完全失望了。在一个封建、落后、保守、顽愚的社会里,所有的宁静与和谐都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幻想,经济落后,政府腐败,军阀混战,民众愚弱,这才是活生生的现实。于是,所有“大希望之余的大失望”都聚集了起来,终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与北京西单的这沟“死水”重叠在了一起,——或许,是“死水”之腐朽停滞让诗人联想到了不思进取的中国吧?或许,是“死水”的恶臭污浊再一次击碎了他落英缤纷的梦境,从而刺激着他痛苦的调整自己的“乡情”吧!
诗歌题为“死水”,但诗却并没有怎么描写“死水”本身的客观形象,而是面对“死水”引出的一系列想象,一系列泄愤式的诅咒。闻一多似乎还觉得 这沟死水还污秽得不够,丑恶得不够,他发着誓要丑上加丑,乱上加乱,把“死水”搅拌得油腻腻、红鲜鲜,让它发酵、生霉!闻一多说过:“只有少数跟我很久的朋友(如梦家)才知道我有火,并且就在《死水》里感出我的火来。”这种泄愤就是他“火气”的表现了。
全诗共分五节,前四节都在具体描写诗人是如何“调弄”这沟死水的。他的第一个行动便是“添乱”:扔进破铜烂铁,泼入剩菜残羹。不久,这些行动就产生了效果,在“死水”的浸泡中,铜氧化成了绿绿的模样,铁也锈迹斑斑,剩菜残羹的油腻则浮动在水面上,又因霉变生菌而变得五颜六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氧化的金属、发霉的饭菜又都发了酵,于是,“死水”便成了一沟泛着绿光的“酒”。它“漂满了珍珠似的白沫”,上面蚊蝇横飞,乌烟瘴气。至此,“死水”算是鲜艳夺目、光彩照人了,于是,几声青蛙的鸣叫传来,又为寂静的世界添上了几分热闹。
传统的诗歌阐释一般都倾向认为,这些看似鲜艳、实则丑恶的物象就是“反动统治者”的象征,旧中国就是这样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我认为,这显然还是对闻一多创作的“想象”特征考虑不够,这些物象并不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写实”,而是诗人自己想象中要完成的“行动”,不是反动军阀将“死水”变成了这沟“绿酒”,而是闻一多立下志愿要把它变成“绿酒”!
那么,诗人不是太有点“残酷”了吗?其实不然,正如俗话所说:“爱之愈深,恨之愈切”。诗人如此看重、如此计较,又如此地忍受不了这沟“死水”的刺激,实在是因为他太希望“死水”不“死”呀!他多么愿意自己曾经魂牵梦萦的祖国一如想象中的光华美丽,而当现实世界里所发生的一切是这样的出人意料,这样的让他悲观绝望时,他能不因猝然的失落而心理失衡吗?又能不情绪性的咒骂几句、呻吟几声吗?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期望是如此的强烈,又能够理解这一期望与现实人生的深刻矛盾,那么也就不难接受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普遍存在的这一“诅咒心态”。诅咒者并不是汉奸,不是中国的敌人,他们实实在在都是一群热血男儿!相反,冷漠与无原则的赞颂才是最可怕的,也是最可警惕的!鲁迅说过,来到中国的外国人,如若有对中国大加诅咒的,他真心地欢迎。(大意如此)又有的同志出于维护闻一多的“爱国”形象,将“丑恶”喻为革命力量,说闻一多是隐晦地呼唤革命,我认为这既是生硬的,也完全没有必要。闻一多作为“爱国”诗人,根本勿需后人替他作什么辩护!至于作为情绪性诗歌的特殊含意,我想也并不难为人们所接受。
此外,《死水》一诗也是闻一多追求诗歌“三美”的典范之作,绘画的色彩感不要我来多说了。这首诗节奏感极强(音乐美),每个诗行的音组数目都相等,它们都由四个音组构成,其中一个有三个音节,其余三个是两个音节,我们不妨看第一段: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长短不齐,变化没有规律的自由诗就没有这种特殊的音调和谐的效果了。
《死水》五节,每一节均是四句,每一句又都是九个字,这样也形成了诗歌的“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即所谓的“建筑美”。
李汉荣《井绳》赏析
(作品赏析)三米井绳:美了父亲的一生
作者:胡卫星
井绳,就是井绳,再普通不过:用青麻搓成。可散文《井绳》中写到的“井绳”,早已失去作为井绳本身的意义,而更多地演绎为一种象征。这3米长的井绳带给父亲的欢乐,对美国宇航员来说,也许无法理解,但“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我们却可以理解,并欣赏到了父亲手握3米井绳,美好自己一生的生活。
3米井绳,竟美了父亲的一生。这不能不说文章在如下三个方面运用恰当。
绝妙的对比,按道理说,美国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这无论如何都算作一件惊天动地的事,全世界都应为此骄傲与自豪。可是,作者却不去写它的这一个层面,而是将这举世无双的事具体到“用了很大劲爬上了月亮,只抓了几块冰冷的石头拿回来让人类看”,并将与父亲的“一眼井”“一根井绳”进行对比。有意思的是,这种对比不属于一个级别,但读者几科都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宇航员的务实让人枯燥,而父亲手中的3米井绳打捞的神秘的月亮却极有引力。
精彩的细节。文章的语言近似科散评议诗,但其中并不缺少精彩的细节:“两个水桶里,盛着两个月亮,一前一后。猛一看,是父亲挑着月亮;仔细看,就会发现是两个月亮抬着父亲,一闪一闪在地上行走。”如果将这段文字换成平实的写法,就是父亲月夜挑水。可作者笔的父亲哪里是挑水,哪里是一种艰辛的体力劳动,简直是一种舞蹈,是一种融于自然、乐于自然的闲适。仅“父亲挑着月亮”一句,足以让读者张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无限的空间。而“仔细看,就会发现是两个月亮抬着父亲”,这个细节浪漫、诗意而想象大胆。
丰富的联想。水井、井绳、月亮、石头、嫦娥、吴刚、孔子、李白,这些毫不相干的意象,在李汉荣《井绳》里,五颜六色相互关联地嵌入字里行间,使文章似雨后彩虹,绮丽无比。作者之所以能奉献给读者这道绚丽的彩虹,是源于丰富的联想。而这种联想又分为抽象的联想和具体的联想。抽象的联想是:从水里,从岁月深处,一轮干干净净的初月正向你升起,并渐渐走向你,走进你的生活。从水井联想到岁月深处,联想到生活。这种抽象的联想是对父亲田园生活高度赞美。具体的联想是:美国航天局让人类离石头越来越近,只抓了几块冷冰冰的石头。这种由井绳而产生的具体联想,并非对美国航天局探月行动的否定,而是让读者在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品味父亲生活的自然、快乐,以及那种“野渡无人舟自横”般的悠悠适意。
余秋雨:《莫高窟》
赏析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散文,在我们看惯了标榜散文的精巧灵活之作后,它呈现在我们眼前一道亮丽清新的风景线,如一股罡风劲吹。它摆脱了沉湎于自我小天地的小家子气,而表现为一种情怀更为慷慨豪迈的大散文,当然不是篇幅冗长之大,而是体现在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和沧桑感,一种浩然而衮毫不矫情的雍容与大气,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内在冲动与感悟,一种涌动着激情与灵性的智慧与思考。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在丰富的文化联想与想象中完成对所表现的对象的理性阐释,融合了庄子哲学散文的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的思维与两汉赋体铺叙夸饰,华美凝重的修辞方式,从而表现出浸润了理性精神与内在理趣的诗化特征。落笔如行云流水,舒卷之间灵性激溅,有博雅的文化内涵,笔端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忧患意识,字里行间充盈着越迈千年的睿智哲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