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暗香》‖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

读《暗香》‖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第1张

这些个天,捧读丁立梅的散文集《暗香》,在卷卷书香中,我仿佛闯进了一个百花园,那里好似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百花争艳,与世无争,安静祥和,除了花香,还是花香。

我跟着作者的文字游走观花,想着花叶的姿态与香气,更是在心底暗暗感叹作者丁立梅女士的闲情雅致,她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哪怕路边一株野草在她的笔下也灵气逼人,可爱非凡。

读《暗香》让我记起那些生命中的花儿,那我曾刻骨铭心爱过的,护过的花草。

如今,在文字里,让我将思念捻泪属文,再续你我前缘。

深山野兰,玉肌翠骨。可不是,我这一生最喜爱的花,你如今又在何处幽幽生香,即也,我便娓娓道来,让你知道,我的心,我的骨,每一处都在诉说着:

兰者,王者香也!你与梅、竹、菊并称四大君子,深山老林中,三两长叶,你一茎亭亭,优雅孤独,香气若有若无,随风轻漾。

每年春出,万物复苏,河水轻快,而你就像是一个欢迎春的仪式。因为大家伙儿,上到老人,下到小孩儿,都会寻遍芳丛,踏迹深山,仔细寻迷你的清香,把你摘下。

夕阳沉沉,你被采花人紧紧的捏在手里,那饱经沧桑的枯藤似的老手,似乎是沾染了你的香气,倏的变的线条圆润,那一手老茧也奕奕生辉。

我走在回家的路上,空气中弥散着浅浅的,淡淡的好闻的味道,小跑至家中,直直的问着大人,这是什么香气,也许就是那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了你的容颜,便动了心。

而后,每年的春开,我便也和大人们结伴同行,一起上山,只为去年那一抹浅浅的,淡淡的香气。

兰花,我来了!

但是,你哪是如此好相遇的,隔离凡尘世俗,生在山中,深岩深缝,直指苍穹,自导自香。

正如郑板桥诗云:“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悬崖中生香,轻薄的云彩,飘来飘去,好不热闹,而你却不与之相知,也不之相留,任云彩散去,独自焚香,原来你喜欢的是寂静的!

寻不到你啊,深山野兰,可是心有不甘。于是,笨拙的我被荆棘刺伤,一道道或深或浅的口子,零零的血珠只往外冒,大人们,却是十分的有主意,在身边随手扯下一把野草,胡乱的用石头捣碎,敷在伤口处,血便止住了。

后来,大人们教给我一个方法,那就是闻香识你,于是,我伸直了脑袋,用不怎么灵光的鼻子向东南西北四处嗅,可是我太着急了,一边嗅一边用脚踩住刚冒出来的青刺,另一边用手死死的抓住旁边不知名的大树。

终于,我在一棵茶树底下发现了你,害我好一通找。

离你近了,我睁大双眼,仔细观赏。

想想当时竟没有什么语言可以形容的出你,只是目地性很强的把你扯下,作为自己胜利品的一种炫耀,大人们都夸我,找到了这么好看的兰花,开的真好。

我的信心大增,手里紧握的氛香也越来越多多,带着落日的余晖,我蹦蹦哒哒的回了家,把你插进用可乐瓶临时做的花瓶中,放在客厅。

那一晚,满屋香气馥郁,家人都睡了一个好觉,就连平时调皮的妹妹也安静入睡,乖巧非常,现在想来,那也许是你的功劳,是你的香气,抚平了我们平时紧绷的思绪,那夜,睡的格外美好。

后来,后来不用去山上寻找你了,因为我把你请到了家里,那门前的花圃就是我为你精心制作的家园。

一株、两株、三株……

仿佛那天在山头挥动锄头将你从地头挖起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其实,我想,就将你养植在家门前,那也比山上环境好的多,可是,我想我是错了。

花圃里,移植来的兰草花,你的枝叶并不繁茂,没多久,只剩下三株兰草,灰秋秋的立在园子里,好在那身子一直笔直,几缕箭叶使着劲儿似的向上延伸。

我惭愧的蹲在园子前,用手替你擦去叶身的土尘,却惊喜的发现,在那叶身底下竟漏出了几粒新芽,那是你长出来的新叶,好在你终于活过来了,承认了这方土地,在这方花圃里生根发芽,长叶发香。

我小心的侍弄着你,特地用竹子坐了一个小小的围栏,不让其它的动植物接近你。

我相信,来年春季,在某个月朗风轻的夜晚,你定会悄然发香,偷偷的藏进我的梦中。

回想那时候,日子琐碎,却不甚无聊。在等待兰花开放的日头中,日子便成了兰花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的朝前过着,这样的光景很有意思。

兰花一年一年的开放,香气一层一层波浪似的徘徊在家门口,不懂事的妹妹随手折下你丢在屋里的桌台上,你倒是不卑不亢,瘦弱的身骨,软塌塌的卧在桌子上,慢吞吞的吐露芬芳,家里家外竟都是你的兰香。

你果真是不同凡响,不论是山外,还是束缚的这一方花圃,甚至冰冷的桌台上,你都倾尽所有的力气吐蕊纳芳,不与红花艳骨争春,风度翩翩。

真是薛网《兰花》诗中的“任是无人也自香”,我想庄子所说的“忘我”的境界,你早以领悟的透彻骨髓。

不由的我为你惊叹,也为你怜惜。我嗔怪着妹妹刚才犯下的滔天罪过,命今着她不要再去与你亲近。

你像是感受到了我对你的疼爱和深情,后续的年份中越长越好,小小的花圃里一片勃勃生机。

那年我18岁,清明前夕,路边的小草都迫不及待的漏出自己的绿光,上面还坠满了晶莹的露珠,这是一个年轻的季节,我知道,兰花你也开始了自己的小忙碌。

还是我那调皮的妹妹,她首先跑过来告诉我,你今年春天长了15个花骨儿,我真是欢喜。

姐妹儿俩儿手牵手,走到你面前,慢慢的欣赏起你来了。

多么令人欢喜的小东西啊,我仔细的数数,是有15个花骨儿,想来今年你是大放溢彩,来了个满园香。

看,那一个个紧紧相拥的花骨儿,外表被一层层柔嫩青色的花衣包裹,每个花骨都矮矮的,皱皱的,远看,到像是营养不良的青笋,可是离近一看,这群小花骨儿还是像极了八个月大的婴儿的小手指,嫩嫩的,好像你一碰就会融化。

等候的时间是漫长的,不过你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十五朵兰花一齐开放,美极啦,满园馥郁。

在诗中,晶瓶里的你如杨贵妃,玉肌香脂,含羞带怯,可是盛放在这园子里的你那有什么怯意,一个二个昂首挺胸,那雅淡的香气从一片两片饱满的黄晶晶的花瓣里从里到外散发。

我凑近你,深吸一口气,顿时神清气爽,突然觉得用《暗香》里一句话形容最是不错。

“吸进去的是鲜花,吐出来的是芬芳” 一呼一吸之间,柔媚千转。

等了你这样久,我仔细的端详起你来。你不似别的花,拥有炙热的绯红,而是一抹浅淡的黄。

每一枝花束上,你都有秩序的排列着,一枝花束上大约是有10朵小兰花,而一朵兰花一般是有四叶花瓣,花瓣中间包裹的红点似的花舌,这是一条吐香的花舌。

而那兰花啊,素素妆,就像是戏子手中婉转的兰花指,欲放欲收,欲拒还羞,花瓣中间的花舌点点深红,那就是兰香的源泉。忍不住用手触碰,连手上都留下了你的兰香。

我终于能好好的享受一下你给带来的愉悦,这一股清明的香,一种若有若无的味道,静静的释放。

天地有大美,而大美不言!

兰花,你不似旁的花,藏不住秘密,大张旗鼓的展示着自己的好颜色。如内敛的人,就算内心再多的炽热,面上也风轻云淡。

在盛开的路上如翩翩君子,居于山之一隅,不嬉笑不打闹,而是谦让着,一瓣瓣的释放,始终以一位君子的体态直直挺立。因为你知道,人生道阻且长,高贵的步调,方能恒香,当然好时光也是要细水长流的过的,容不得我们飞奔急走,只有慢慢来,默默行,这日子才算过的有味道。

空谷佳人,兰草香香,不媚世俗的兰,今天我将所有的情感都叙以笔下,素妆淡抹的你让我明白,熙熙人生,人来人往,本心自守,才能过好每一个光景!

兰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

兰香不是香,是我口中气。

暗香剧情简介: 程氏家族第四代继承人程远从美国回来了。程远在归途上,有人在他船舱的卧室里藏匿大MA,恰巧,因为他跟别人换了舱室,躲了过去。与他换舱室的一对中国男女,男的叫李克金,女孩叫伍月。李克金冤枉地被捕,伍月来到岛上,并请求程远营救李克金。程远正陷身在父亲去世之后家族的混乱之中,他必须跟费先生的女儿丽达联姻,必须稳定家族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从泥泞中走出来。 插曲:黄晓明演唱的《你是天使》黑眼豆豆的<<my humps>> 配乐汇总 : 片头曲下载(MP3立体声) http://wwwrayfilecom/files/3186ffeb-23dc-11de-9761-0019d11a795f/ 由于戏的故事背景在热带南亚,所以地域因素也是重要的考量: http://wwwrayfilecom/files/79584114-23e4-11de-b87b-0019d11a795f/ 下面这段是用来描写危机与悬疑场景的,流行元素与交响元素混合: http://wwwrayfilecom/files/0517d800-23e6-11de-a3c2-0014221b798a/ 这是一段情感描述乐段 http://wwwrayfilecom/files/ce22988f-4ddb-11de-b42e-0019d11a795f/ 这是一段富有张力的乐段,用于描写非同寻常的事态场景(片段) http://wwwrayfilecom/files/79667d99-23e6-11de-84e6-0014221b798a/ 最后推荐这段钢琴曲,是暗香的主要情感主题,很安静,如果伴在耳边睡觉,会送你一个水汪汪的梦 http://wwwrayfilecom/files/e7c40cd9-23e6-11de-b5c9-0014221b798a/ 暗香 音乐 sax乐段: http://wwwrayfilecom/files/8da55ef5-23e7-11de-841a-0014221b798a/ 情感主题的弦乐段(片段) http://wwwrayfilecom/files/534b854a-23e8-11de-9d84-0014221b798a/

采纳哦

出自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

原诗为

: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译文

百花凋零,独有梅花迎着寒风昂然盛开,那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的风光占尽。

稀疏的影儿,横斜在清浅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动在黄昏的月光之下。

寒雀想飞落下来时,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会消魂失魄。

幸喜我能低声吟诵,和梅花亲近,不用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欣赏它了

意在赞美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

表达了作者对于故乡的怀念,故乡的山山水水都在作者心里有着很重的地位,也表达出了作者对故乡的向往。

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成为他幸福童年的最美好、最耐人味的记忆。这恐怕是作者难忘家乡美景的真正原因。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对于作者而言,故乡不是某一个地方,也不仅仅是某一个人。而是很多段在我漫长的余生中,每当失意,困惑,悲伤,对这个世界的冰冷和漠然充满绝望时让自己有勇气继续充满希望的活着的美好时光。没有任何地方可以代替故乡,也不会有任何一个地方能赋予和故乡一样的意义。

从你开始呱呱落地,你喝的第一口水,吃的第一碗饭,说的第一句话,就注定了你将成为哪里的魂。所以,当人老了,会尤其渴望落叶归根,从故土走来,从故土离去。生于斯,长于斯,却离开于某时,从此,每当午夜梦回,总是故乡的天空,故乡的老房子,老式破旧的厨房,古老的床架。

《暗香·旧时月色》诗词鉴赏1

  《暗香·旧时月色》

 宋代:姜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

 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

  注释

 辛亥:光宗绍熙二年。

 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范成大居此,因号石湖居士。

 止既月:指住满一月。

 简:纸。

 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工伎:乐工、歌妓。隶习:学习。

 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一株,常吟咏其下。后居洛思之,请再往。抵扬州,花方盛片,逊对树彷徨终日。杜甫诗“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

 但怪得:惊异。

 翠尊:翠绿酒杯,这里指酒。

 红萼:指梅花。

 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千树:杭州西湖孤山的梅花成林。

  赏析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淡远蕴藉的笔墨描画出烟霭深沉的旅行,而这“韵最娇”的“新词”便是《暗香》《疏影》二首。沈祖棻云,“《暗香》《疏影》虽同时所作,然前者多写身世之感,后者则属兴亡之悲,用意小别,而其托物言志则同。”小诗流露出的才子词人姜夔于音乐中的那丝陶醉与忧郁,使人不禁想去赏析这首“读之使人神观飞跃”的《暗香》,走进笛里梅花,走进姜夔的清刚幽冷之境。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月光清美,梅花溢香,这位词人吹的想必是笛曲《梅花落》了。笛韵悠然,当时的词人之心可是恬淡安闲,怡然自适,或是心有幽怀,黯然神伤,还是柔情蜜意,“相看好处却无言”?资人遐想,含有韵味。“算几番照我”,回忆并勾勒往事。“几番”约言其多,不止一次。唯“当时只道是寻常”,才有今日的追忆与幽思。“算”字送出一种回忆往事的凝神静思的状态,而这种回忆从根本上是缘于内心生发的感情,这是一种怀旧的情绪,于是引起下句对往事的追述。

 “唤起玉人”句,在月下、梅边、笛里复加一“玉人”,则美人梅花互衬,俨然有春日里“人面桃花相映红”之美。著一“唤”字则静中有动,静止的美丽图景变得立体而鲜活,出现了情趣。“不管清寒与攀摘”,冒着清寒,攀折梅花,则内心感情之热烈可知。这里清而不凄,清而非冷,清寒而不刺骨。“清”本是极普通的字,作者信笔写来,则天气之清寒,月色之清美,梅花之清香,都可融而为一,这里似乎凝含着往日的幸福之感与甜蜜之情。回视起句清空,它既可能是在“玉人”身旁的“吹笛”,也可能是孤身一人,因思念而吹笛,更可能是兼而有之,以“几番”二字囊括。和次句意脉似断非断,似连非连。这三个分句以寻常的字眼包蕴了广阔的时空,构造了悠远的意境,暗含了凄婉的感情,可谓很有笔力的开篇。

 下句笔锋陡转,以何逊自比,而着意在于“渐老”的衰飒。“而今”和开篇“旧时”相对,扩大了时间的厚重感。这里不仅有对往日恋人的怀念,还含有对逝去的美好岁月、青春风华的怀念和惋惜,正与“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的嗟悼悲慨暗合。说“忘却春风词笔”,却隐约含有往事不胜悲的意味,正如那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伤心人,欲寄彩笺却又说“无尺素”一样。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低徊如斯,哀婉如斯,“春风词笔”如何忘却?否则,“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何以入眼,又何以“怪”之?此句又转入现时,竹外疏花萧瑟,冷香吹入瑶席,引人幽思,勾起回忆。正是“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梅花与人两相思。这里见花思人,生出“怪得”之心,必是至深之情。“疏”“冷”烘托凄凉,“瑶席”反衬哀苦,用字可见匠心。

  赏析二

 《暗香》、《疏影》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物词,曾被誉为姜夔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关于这两首词的题旨,过去有许多说法,但都难以指实。实际上,这两首词只不过是借物咏怀、即景言情的抒情诗,写的是作者所见所感,寄寓个人身世飘零和昔盛今衰的慨叹。 古代咏梅的诗词很多。但是,正如张炎在《词源》中所说:“诗之赋梅,唯和靖(林逋)一联(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而已,世非无诗,无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唯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张炎对林逋的《山园小梅》和姜夔《暗香》、《疏影》的评价是很高的。姜夔这两首词并不一定有什么重大社会价值,但它却能从现实的官感中引起诗兴,摘林逋著名诗句为词牌名,适当地提炼和化用某些与梅花有关的典故,并由此生发开去,立意超拔,另创新机,构思绵密,错综回环。而且能自度新曲,叮当成韵,铸词造句,意到语工,丽而不*,雅而不涩,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对这两首词扬之太高固然不当,抑之太下,恐亦非是。

 《暗香》一词,以梅花为线索,通过回忆对比,抒写作者今昔之变和盛衰之感。全词可分为六层。上片,开篇至“不管清寒与攀摘”五句为第一层,从月下梅边吹笛引起对往事的回忆。那时,作者同美人在一起,折梅相赠,赋诗言情,境界何等幽雅,生活何等美满!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何逊而今渐老”两句,笔锋陡转,境界突变,作者年华已逝,诗情锐减,面对红梅,再雉有当年那种春风得意的词笔了。正如作者所说:“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蓦山溪》)。与上五句相比,境界何等衰飒。这是第二层。从“但怪得”至上片结尾为第三层。这两句点题,写花木无知,多情依旧,把清冷的幽香照例送入词人的室内,浸透着周围的一切, 尽管你“忘却春风词笔”,却仍免不了撩起深长的情思,引起词人的诗兴。下片承此申写身世之感。从“江国”到“红萼无言耿相忆”是第四层,感情曲折细腻而又富于变化。换头,叙写独处异乡,空前冷清寂寞,内心情感波澜起伏:先是想折梅投赠,却又怕水远山遥,风雪隔阻,难以寄到;次想借酒浇愁,但面对盈盈翠盏,反而是“酒未到,先成泪”;最后,作者想从窗外红梅身上来寻求寄托并据以排遣胸中的别恨,然而引起的却是更加使人难以忘情的回忆。些少六句,三致意焉。“长忆曾携手处"”两句,是第五层,其中“千树压西湖寒碧”是词中的名句,境界幽美,词语精工,冷峻之中透露出热烈的气氛。这是前句“忆”字的具体发挥。这两句说明词人最难忘情的是西湖孤山的红梅,它傲雪迎霜,幽香袭人,压倒了凛冽的冬寒,似乎带来了春天的信息。携手共游,何等惬意!词脉发展至此,终于形成高潮。结尾两句又是一层,词笔顿时跌落,终于又出现了万花纷谢的肃杀景象。“几时见得”一句埋伏下许多情思,引起无限悬念。

 这首词构思绵密,自出机抒。词的创作虽与林逋《山园小梅》有关,但其境界却远远超林逋的诗作,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也不相类。林诗“曲尽梅之体态”(见司马光《温公诗话》),陆词借梅比喻诗人的品德,姜夔这首词却织进了个人身世盛衰之感。但写法上却“不即不离”,看上去,似咏梅而实际并非咏梅,非咏梅而又句句与梅密切相关。正如张炎《词源》所说:“所咏了然在目,且不留滞于物。”姜夔词的“清空”也正表现在这里。其次是,对比照应,似纵旋收。作者本来以梅花为线索来抒写个人身世之感,但他善于把今昔盛衰之情捏在一起,在对比中交替进行,给人以强烈印象。如第一层写的是昔盛,第二层便接写今衰;第五层写昔盛,六层又以今衰作结。这二者形成强烈对照,境况十分鲜明。再次是,抒情写意,曲折尽致。这是一首抒情词,侧重于叙写词人激烈起伏的内心活动。以第四层为例,短短六句,却有三次转折,感情上的波澜回荡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是音节谐婉,字句精工。《暗香》、《疏影》与《扬州慢》一样,前无古人,纯属自创。这两首词经过歌伎演唱的实际检验,作者自认为“音节谐婉”。当时曲谱,今已不传,但读起来仍能琅琅上口,叮当成韵。如前所说,作者是很注意研辞炼句的。这首词,词句秀美,用字精工,“冷”、“压”的准确鲜明,虚字的恰当适度,都有益于诗意的增强。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光宗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与词人《长亭怨慢·渐吹尽》为同年之作。是年冬,姜夔载雪访范成大于石湖。他在石湖住了一个多月,自度《暗香》、《疏影》二曲咏梅,使人神观飞越耳目一新,又深蕴忧国之思、寄托个人生活的不幸。

《暗香·旧时月色》诗词鉴赏2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赏析/鉴赏

 这两首词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梅词,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白石咏梅词共有十七首,古其全词的六分之一,此二篇最为精绝。张炎在所著《词源》中说:诗之赋梅,惟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所谓“和靖一联”,即宋初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姜夔非常欣赏其句,就摘取句首二字,以之为“自度曲”咏梅词的调名。白石是南宋大音乐家,妙解音律,从此二篇咏梅词亦可看出其独创之功。

 白石词往往有小序,或述作词缘起,或纪心绪行踪,要言不烦,与词的内容溶为一体,不可分割。从题序看,这两首词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辛亥(1191)冬季,当时词人应邀到范成大退休隐居的苏州附近的石湖别墅作客。范成大也喜爱梅花,买园种梅,并著有《梅谱》。白石投主人之雅好,驰骋才华,创作了这两篇咏梅绝唱。

《暗香·旧时月色》诗词鉴赏3

  《暗香·旧时月色》原文

 宋朝:姜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暗香·旧时月色》古诗简介

 《暗香·旧时月色》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作品。作品无句非梅,同时又借梅喻人。起句写旧时豪情,以月色、梅花勾连过去和现在,唤起与玉人月下摘梅的回忆;随即以“而今”转到当前,“长记”二字追忆赏梅雅事;末句又回到当下,惋惜片片落梅,暗含故人不知何日重逢之意。全词不断在过去和现在之间往复摇曳,结构空灵精致,意境清虚骚雅。

  《暗香·旧时月色》翻译/译文

 辛亥年冬天,我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居士要求我创作新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词曲。石湖居士吟赏不已,教乐工歌妓练习演唱,音调节律悦耳婉转。于是将其命名为《暗香》、《疏影》。

 昔日皎洁的月色,曾经多少次映照着我,对着梅花吹得玉笛声韵谐和。笛声唤起了美丽的佳人,跟我一道攀折梅花,不顾清冷寒瑟。而今我像何逊已渐渐衰老,往日春风般绚丽的辞采和文笔,全都已经忘记。但是令我惊异,竹林外稀疏的梅花,谒将清冷的幽香散入华丽的宴席。江南水乡,正是一片静寂。想折枝梅花寄托相思情意,可叹路途遥遥,夜晚一声积雪又遮断了大地。手捧起翠玉酒杯,禁不住洒下伤心的泪滴,面对着红梅默默无语。昔日折梅的美人便浮上我的记忆。总记得曾经携手游赏之地,千株梅林压满了绽放的红梅,西湖上泛着寒波一片澄碧。此刻梅林压满了飘离,被风吹得凋落无余,何时才能重见梅花的幽丽

  《暗香·旧时月色》注释

 (1)辛亥:光宗绍熙二年(1191)。

 (2)载雪:冒雪乘船。

 (3)诣:到。

 (4)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居住在苏州西南的石湖,自号石湖居士。

 (5)止既月:指刚住满一个月。

 (6)授简索句:给纸索取诗调。简:纸。

 (7)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8)把玩:指反复欣赏。

 (9)二妓:乐工和歌妓。

 (10)肆习:学习。

 (11)《暗香》、《疏影》:语出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2)唤起玉人:写过去和美人冒着清寒、攀折梅花的韵事。贺铸《浣溪纱》词:“美人和月摘梅花。”

 (13)何逊:南朝梁诗人,早年曾任南平王萧伟的记室。任扬州法曹时,廨舍有梅花。以何逊自比,说自己逐渐衰老,游赏的兴趣减退,对于向所喜爱的梅花都忘掉为它而歌咏了。

 (14)但怪得:惊异。

 (15)竹外疏花:竹林外面几枝稀疏的梅花。

 (16)香冷:寒梅的香气透进诗人的屋子里。

 (17)瑶席:席座的美称。

 (18)江国:江乡。

 (19)寄与路遥:表示音讯隔绝。这里暗用陆凯寄给范晔的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20)翠尊:翠绿的酒杯,这里指酒。

 (21)红萼:红色的花,这里指红梅。

 (22)耿:耿然于心,不能忘怀。

 (23)千树:写寒冬时千树红梅映在西湖碧水之中的美丽景色。宋时杭州西湖上的孤山梅树成林,所以有“千树”之说。

  《暗香·旧时月色》赏析/鉴赏

 “自作新词韵最娇,小红低唱我吹箫。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淡远蕴藉的笔墨描画出烟霭深沉的旅行,而这“韵最娇”的“新词”便是《暗香》《疏影》二首。沈祖棻云,“《暗香》《疏影》虽同时所作,然前者多写身世之感,后者则属兴亡之悲,用意小别,而其托物言志则同。”小诗流露出的才子词人姜夔于音乐中的那丝陶醉与忧郁,使人不禁想去赏析这首“读之使人神观飞跃”的《暗香》,走进笛里梅花,走进姜夔的清刚幽冷之境。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月光清美,梅花溢香,这位词人吹的想必是笛曲《梅花落》了。笛韵悠然,当时的词人之心可是恬淡安闲,怡然自适,或是心有幽怀,黯然神伤,还是柔情蜜意,“相看好处却无言”资人遐想,含有韵味。“算几番照我”,回忆并勾勒往事。“几番”约言其多,不止一次。唯“当时只道是寻常”,才有今日的追忆与幽思。“算”字送出一种回忆往事的凝神静思的状态,而这种回忆从根本上是缘于内心生发的感情,这是一种怀旧的情绪,于是引起下句对往事的追述。

 “唤起玉人”句,在月下、梅边、笛里复加一“玉人”,则美人梅花互衬,俨然有春日里“人面桃花相映红”之美。著一“唤”字则静中有动,静止的美丽图景变得立体而鲜活,出现了情趣。“不管清寒与攀摘”,冒着清寒,攀折梅花,则内心感情之热烈可知。这里清而不凄,清而非冷,清寒而不刺骨。“清”本是极普通的字,作者信笔写来,则天气之清寒,月色之清美,梅花之清香,都可融而为一,这里似乎凝含着往日的幸福之感与甜蜜之情。回视起句清空,它既可能是在“玉人”身旁的“吹笛”,也可能是孤身一人,因思念而吹笛,更可能是兼而有之,以“几番”二字囊括。和次句意脉似断非断,似连非连。这三个分句以寻常的字眼包蕴了广阔的时空,构造了悠远的意境,暗含了凄婉的感情,可谓很有笔力的开篇。

 下句笔锋陡转,以何逊自比,而着意在于“渐老”的衰飒。“而今”和开篇“旧时”相对,扩大了时间的厚重感。这里不仅有对往日恋人的怀念,还含有对逝去的美好岁月、青春风华的怀念和惋惜,正与“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的嗟悼悲慨暗合。说“忘却春风词笔”,却隐约含有往事不胜悲的意味,正如那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伤心人,欲寄彩笺却又说“无尺素”一样。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低徊如斯,哀婉如斯,“春风词笔”如何忘却否则,“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何以入眼,又何以“怪”之此句又转入现时,竹外疏花萧瑟,冷香吹入瑶席,引人幽思,勾起回忆。正是“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梅花与人两相思。这里见花思人,生出“怪得”之心,必是至深之情。“疏”“冷”烘托凄凉,“瑶席”反衬哀苦,用字可见匠心。

  《暗香·旧时月色》作者简介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疏影”状其轻盈,“翩若惊鸿”;“横斜”传其妩媚,迎风而歌;“水清浅”显其澄澈,灵动温润。下句浓墨描摹出梅之韵,“暗香”写其无形而香,随风而至,如同捉迷藏一样富有情趣;“浮动”言其款款而来,飘然而逝,颇有仙风道骨;“月黄昏”采其美妙背景,从时间上把我们带到一个“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动人时刻,从空间上把我们引进一个“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似的迷人意境。当然,林逋这两句诗也并非是臆想出来的,他除了有生活实感外,还借鉴了前人的诗句。五代南唐江为有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既写竹,又写桂。不但未写出竹影的特点,且未道出桂花的清香。因无题,又没有完整的诗篇,未能构成了一个统一和谐的主题、意境,感触不到主人公的激情,故缺乏感人力量。而林逋只改了两字,将“竹”改成“疏”,将“桂”改成“暗”,这“点睛”之笔,使梅花形神活现。上二联皆实写,下二联虚写。

如此咀嚼,虽不果腹,然可暖心、洁品、动情、铸魂,表达出诗人愿与梅化而为一的生活旨趣和精神追求,至此诗人对梅的观赏进入了冯友兰所说的“天地境界”,我们看到的则是和“霜禽”“粉蝶”一样迫不及待和如痴如醉的诗人——一个梅化的诗人。 答案补充 这首诗歌体现了他追求高洁、一尘不染的这样一种情怀。他不跟世俗相沾染、不同流合污,玉洁冰清。当然他这个完全的离开社会、离开人世隐居到孤山这一点我想我们现在生活中是做不到的,也是没有必要的。但是他追求那种高洁的情怀,追求那种在梅花的描写当中所寄托的那种人生的追求,这一点我们还是可以学习的。

姜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冬,词人姜夔冒雪来到苏州石湖,拜访诗人范成大,并在此逗留了一个多月。时值梅花盛开,作者应范成大的要求,自度新腔,谱写了两首音节谐婉、意象朦胧、托喻遥深的咏梅绝调。

对于这两首词,前人盛赞不已,然究其题旨,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谓“《暗香》、《疏影》,恨偏安也”(宋翔凤《乐府余论》);或谓“《暗香》、《疏影》二章,发二帝之幽愤,伤在位之无人也”(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或谓“白石咏梅,《暗香》感旧,《疏影》吊北狩扈从诸妃嫔”(蔡嵩云《柯亭论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今人多以为此二词写的是忆离别,怨飘零,借咏梅抒发个人的身世之感。由于词境幽隐,含而不露,运化无迹,因此对其深层意蕴难以实指,只能就其表层兴象作一些推断和解说。

理解《暗香》一篇的关键,在上片歇拍二句: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全词即由此而引发。所谓“旧时月色”、“梅边吹笛”、“唤起玉人”、“曾携手处”、“西湖寒碧”等等画面,皆非眼前实景,而是作者对往事的回忆和联想。原来词人在石湖的一次宴席上,闻到从竹林之外传来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从而触发了他的心事,于是从眼前之“疏花”想到了当年和“玉人”月夜摘梅、西湖赏梅的前情旧事。如今寒梅又开,香气如故;可惜时过景迁,人各一方,不禁感慨系之,吟成了这首怀旧之作。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开篇即寓今昔之感。“旧时”点明所叙为往事,“几番”谓月下梅边吹笛非止一回。一起三句纯为虚笔,描绘的是忆念之中的情景:多么美好的月色呵,当年曾经几度照着我在梅花旁边吹奏出一曲曲悠扬的笛声。“月色”关合今昔,同时暗示出“香冷入瑶席”乃是今夜月下之事,抚今以思昔,超越时空,融情入景。“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此二句承续上文,化用贺铸《浣溪沙》词句“玉人和月摘梅花”,所叙仍为旧事:在那月光如水的夜晚,我轻轻地叫醒心爱的美人,和她一同冒着清冷的寒气,攀枝引条,摘取那凌霜傲雪的梅花。首五句以优美的笔调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境,月色和笛声,花光映人影,多么令人神往呵! “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这两句笔锋一转,以“旧时”对比“而今”,不胜今昔盛衰之感。而今自己逐渐衰老,诗兴索然,早已忘记了咏赞春风秋月的生花妙笔。南朝诗人何逊的《咏早梅》诗很有名,杜甫《和裴迪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说: “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这里词人以何逊自比,取其“咏梅”之意,绾合前后,说自己很久没有提笔咏赞梅花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歇拍两句,为当前之事。作者在石湖华美的宴席上,闻到一股令人陶醉的幽香,开始感到很奇怪,仔细品味,四处搜寻,原来那正是从竹林外飘进屋里来的梅花香气。于是触动情思,勾起了对当年“梅边吹笛”、“唤起玉人”等等往事的回忆。

下片抒写忆旧怀远之情。“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换头直承前结,暗用陆凯自江南寄赠梅花给范晔的故事,表达对伊人的无限怀念:如今我身在寂寞空旷的水乡泽国,又值梅花盛开之时,本想摘一枝寄给“玉人”,可叹山高路远,风飘道阻,更何况大雪纷纷扬扬,连夜下个不停,怎能将梅花寄给心上之人呢 “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此二句承“疏花”、“瑶席”而来。摘梅寄远既不可能,唯有席间借酒浇愁而已;可是一端起那碧玉酒杯,又禁不住潸然泪下,对着那默默无言的红梅,使我更加怀念远方的“玉人”。接下两句,“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追叙昔日与“玉人”一起在杭州西湖赏梅的情景。“长记”承上句“相忆”,“携手”照应“唤起”,由眼前之“红萼”,化为西湖之寒梅:还记得当年和伊人手挽着手,一起来到西子湖畔,只见湖边梅花盛开,千株万树争芳吐艳,湖水碧波荡漾,红花映绿水,人影共徘徊,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永远难以忘怀。“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煞拍两句再一转,回到现实,由梅花盛开,写到梅花衰落:一阵风来,“竹外疏花”一片又一片被吹落在地,眼看即将凋零殆尽,真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什么时候才能和“玉人”重逢,一同再去攀摘呢

本篇将咏梅与怀旧结合在一起写,虽句句不离梅花,然其意不在摹写物态,有寄托而无迹可寻。词中所忆念之“玉人”是情人还是友人,抑或别有所指,始终没有说破。它的艺术魅力正在于意象朦胧,感慨全在虚处,与李商隐的“无题”诗相似。词的意境幽美,笔调空灵,从石湖之梅写到西湖之梅,从梅花盛开写到梅花衰落,超越时空,寄意题外,读之令人余味无穷,不愧为咏梅绝调。

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白石词如《疏影》、《暗香》、《扬州慢》、《一萼红》、《琵琶仙》、《探春》、《八归》、《淡黄柳》等曲,不惟清空,又且骚雅,读之使人神观飞越。(张炎《词源》)

落笔得“旧时月色”四字,便欲使千古作者皆出其下。咏梅嫌纯是素色,故用“红萼”字,此谓之“破色笔”。又恐突然,故先出“翠尊”字配之。说来甚浅,然大家亦不外此。用意之妙,总使人不觉,则烹锻之工也。(先著、程洪《词洁》)

(上片)盛时如此,衰时如此。(下片)想其盛时,感其衰时。(周济《宋四家词选》)

词原于诗,虽小小咏物,亦贵得风人比兴之旨。唐、五代、北宋人词,不甚咏物,南渡诸公有之,皆有寄托。白石石湖咏梅,暗指南北议和事。(蒋敦复《芬陀利室词话》卷三)

南渡以后,国事日非,白石目击心伤,多于词中寄慨。不独《暗香》、《疏影》二章,发二帝之幽愤,伤在位之无人也。特感慨全在虚处,无迹可寻,人自不察耳。感慨时事,发为诗歌,便已力据上游。特不宜说破,只可用比兴体,即比兴中亦须含蓄不露,斯为沈郁,斯为忠厚。(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629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