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口语表达讲话技巧

关于口语表达讲话技巧,第1张

  关于口语表达讲话技巧

 讲话是一种语言艺术。口语表达技巧是讲话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技巧。口语表达技巧的构成要素,主要指语音、语气、语速、语调、节奏五个方面。

 一、语音

 讲话中对于语音技巧的运用,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看:一是发音要规范。讲话要说普通话,要按普通话的标准、规范来吐字发音。为了保证发音的正确、规范,要经常查对工具书。讲话中乡音并不可怕,最关键是吐字要准确,要克服地方方言,要防止在情绪激动中把某个音节的汉字滑过去,或与其他音节混淆,发生新的合并现象。二是语音要正确。首先,要克服忽高忽低。以为这样就是“抑扬顿挫”,其结果适得其反。其次,要克服语音抖动。抖动是发音的痉挛病,会给听众造成烦躁感觉。纠正的方法是使呼气吸气有节制,避免气息对声带的强烈冲击,声音延长时应力求平衡,从而保持正常的发音。再次,要注意鼻音。没有鼻音字就不能夹进鼻音,鼻音过重过多,字音就显得沉闷、暧昧,没有响度和光彩,听起来使人感到浑浊不清、难以入耳。第四,要克服朗诵腔。讲话时,不要始终用一种生硬的、背诵式的朗诵腔,因为这种“朗诵腔”与自然流畅的“讲话腔”相差甚远,产生不了讲话应有的效果。三是音色要考究。

 一般来说,讲话者的声音应当圆润、清晰、纯厚、洪亮、自然。各人应根据自己的自然条件,力求选择适合自己讲话的音色。那种不顾个人条件,一味要求圆润、清晰、纯厚、洪亮、自然是不切实际的。四是共鸣要良好。讲话时,声带受气息的冲击而发出声音,但音量很小,也不优美,这就要靠共鸣去扩大音量和美化音色。共鸣器官人人都有,但不是人人都会运用和控制。因此,讲话者要有意识地通过训练,加强共鸣,使声音变得洪亮、圆润,蕴含感情

 二、语气

 在讲话中,语气的强弱、清浊、长短、深浅、宽窄、粗细的变化,都可以产生不同的发声效果。气足则声硬,气沉则声缓,气满则声高,气提则声凝,气多则声敞,气短则声促,气少则声平,气粗则声重。而不同语气、不同发音效果,则又可以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沉甸迟滞的语气,表达讲话者悲伤的感情;轻快跳荡的语气,表达讲话者欢悦的感情;短促快速的语气,表达讲话者急迫的感情;平缓低沉的语气,表达讲话者冷漠的感情,等等。在讲话过程中,所有这些感情的表达都不是孤立的,语气的感情色彩永远不会是单一的,而且经常交错出现、结伴同行。不过,在综合运用过程中,还是有主次之分的,主要的感情造成主要的语气色彩。主次之间,有交替,有重叠,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形成色彩缤纷的语气。语气是一种艺术创作,只有自己不断的体验实践,才可能真正把握。许多人讲话时,往往不注意语气的运用,很少语气变化,形成某种语气定势,活泼者总是“气满声高”,粗犷者总是“气粗声重”,急躁者总是“气短声促”;男性则大多“气满声高”,女性则大多“气徐声柔”,很少懂得在不同的语境下选择不同的语气。发声语言是表达思路的物质载体,语气则是语言之舟航行的风帆;没有语气,语言便永远停靠在平静的港湾。

 三、语速

 讲话中的语速,指讲话者发音音节的长短和整个讲话的快慢。根据音节长短情况的不同,可以把讲话的语速分为快速、中速、慢速三种。一个讲话者,若能恰到好处地运用上述三种不同语速,就能造成语言的音乐美,增强语言的清晰度和节奏感。语速的快慢要根据讲话的不同内容和情节而定。从内容方面说,叙述的较之抒情的语速慢,抒情的较之议论的语速慢,人物对话、情调低沉的叙述,也应该讲得慢一些。反之,急切的呼吁,热烈的争辩,愤怒的指责,慷慨的陈述,紧张的场面,又应该讲得快一些。这样才能反映出事物的本来面貌,创造出应有的气氛。从情节方面说,应当张弛不一,缓急得体。讲话中只有控制调节好讲话语速,才能充分表达讲话者的思想感情,才能获得较好的讲话效果。同时,讲话语速的快慢缓急是相对的,需要快,也不能无节制地快;需要慢,也不能一味地慢。要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拖”。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口语的表达力。

 四、语调

 语调是由声音的高低、强弱、轻重构成的声音色彩,即通常所说的抑扬顿挫。语言学家将汉语的语调归为四种类型,即平直调、高升调、降抑调、曲折调。平直语调平直舒缓,没有高低升降的变化,多用于一般的叙述与说明;高升语调是由低升高、语势渐升,常用于号召、鼓动、反问、设问、疑问等感情,也可表现激昂的情绪;降抑语调是先高后低、语势渐降,多用于祈使、感叹、祝愿等;曲折语调是升高后再降,或降低后再升,有曲折变化,常用于表示含蓄、讽刺、夸张、幽默等。掌握语调的表现技巧,可以明显增强语言的感染力,能够准确鲜明地反映讲话内容。

 在讲话中选择和运用语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把握:一是控制音量变化。讲话者音量大小的变化,是由讲话者思想感情变化决定的。一般说来,思想重要之点、情感激荡之处,声音就要大些,反之就要小些。变化时要自然、流畅,不能生硬地制造一大一小、忽高忽低的讲话效果。没有变化的音量是没有吸引力的,然而变化不当的音量也同样会使听众不喜欢。二是把握音调起伏。高音多用来表示慷慨激昂的感情,中音多用来表示较平缓的感情,低音多用来表示压抑与悲哀之情。讲话中,只有准确地把握高、中、低三种音的运用规律,才可能在讲话中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三是讲究重音处理。讲话时,讲话者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故意把某句话、某个词组或某个词音量加大,讲得重些,就形成了“重音”。在讲话中运用重音的目的在于显示词语的主次关系,可以帮助讲话者显示某些重要思想的关键成分,产生对比性效果。重音处理的关键在于选择好重音词。确定重音的主要根据在于讲话者的目的、理想、心境、感情等综合因素。这可以列举出很多情况,概括说来,一般是选在讲话者着意强调以显示区别之处。重音处理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对主要词语和非主要词语声音的对比加工。重音词语使用过多,就失去了实际意义;但如果在该使用重音技巧之处而不使用,则会使听众打不起精神。这两种极端都应注意克服。

 五、节奏

 语言的节奏与语言的速度有密切联系,但二者又不是等同的,不能相互代替。有声语言的节奏,主要指停顿和延续。在讲话中对语言节奏起决定作用的还是讲话者的感情变化。讲话者的感情处于积极的运动状态时,为了表达意义的区分、转折、呼应,就需要一定的时间空隙,即停顿;当感情奔放之时,就需要一气呵成,即延续。讲话中的停顿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换气停顿。讲话时有些句子容量大,拉得比较长,一口气读不下来,出于生理上的需要,稍微停顿一下,这就是换气停顿。换气停顿,既可调节呼吸器官,又可加强语言的清晰度和表现力。二是语法停顿。讲话中讲话者根据句子的语法结构所作的停顿,叫语法停顿。在 讲话稿 中一般用标点符号表示出来。各种标点符号表示的语法停顿,时间长短不一。

 一般地说,讲话者能根据标点符号采取不同的停顿,就能使语言表达得层次分明,使语气的变化与感情的变化和谐自然。三是逻辑停顿。讲话中有时为了表达某一观点,突出某一事物,而在句子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做适当的停顿,这种停顿叫逻辑停顿。一般来说,逻辑停顿是受语法停顿制约的。这是因为,逻辑停顿一般停顿在较大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较长的宾语之间、较长的附加成分的中心词之间、较长的联合词组之间。四是心理停顿。心理停顿也叫感情停顿。这种停顿没有任何固定的模式。停顿的位置可以是在一个句子的开始,也可以是任何一个句子的中间或结尾。正因为心理停顿没有陈规,一切为自由意志情感的运动决定,因而具有极强的艺术效果。心理停顿常用于以下场合:①列举事例之前,要略作停顿,给听众一个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听众从你要举的事例类型中,联想起其他事例。②做出出人意料的回答之后,应略作停顿,这样既可调动听众的思维,又为你的出人意料的回答铺垫了悬念意境。③当介绍了某种精辟的见解或感人事迹后,稍作停顿,以加深听众印象。④话题转移或段落结束时的停顿,可以加深听众的理解和记忆,以便再接收新的内容。⑤当讲到精彩之处,会场气氛热烈之时,停顿可给听众提供吐露情感的机会。

 

     

      语言是有情绪的,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当一个人处在什么情绪当中,他的任何语言都代表了他所表达的情绪。如人们遇到高兴的事就回满面笑容,精神抖擞,说起话来特别的愉快!人高兴时说话都带着幸福的笑容。而人们往往遇到生气的事就回发怒,大发脾气,讲话带脏字,一点都不给人讲情面,有的人甚至动手打人。人们遇到悲伤的事就回哭泣不成声,言语里低沉无力。所以,语言是有情绪的,可以给人带来温暖,也会带给人伤害,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好好说话,真的不容易。

文字是有感情的,一句话代表了真理,一封信寄托了乡愁,一本书发表了作者的情感等等。文字即是文化的传承,也是感情的寄托。所以好好读书,在文字里,我们会感受到一些你未知的知识世界,未知的思想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886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