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表达孔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论语十则》表达孔子怎样的思想感情,第1张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求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即真正爱好它的人,为它而快乐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它其次,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即学习要有踏踏实实的精神,默默地记住学到的知识,努力学习而不满足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说明学无常师,人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孔子提倡和赞扬“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体现了孔子严谨的治学态度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殆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其三,关于学习的内容孔子主张学习要博,要广,不能偏颇,单一他提出要用四种东西作为自己的学习纲要,这就是“文,行,忠,信”(《述而》),即文化知识,品德修养,忠诚笃厚,坚守信约这四项内容对于自己和别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四,关于学习的目的孔子认为,学习必须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也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路过看见可怜···

名言: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不贰过”,可以说是一个人难以企及的修养。不迁怒,就是自己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不让火气继续冒上去。不贰过,就是知错就改,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这更是难上加难。

出自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雍也》,原文: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译文

颜回二十九岁时,头发全都白了,过早死去了。孔子为颜回的死哭得非常伤心,说:“自从我有了颜回,弟子们更加亲近(我)。”鲁哀公问:“你的弟子哪一个算得最喜欢学习?”

孔子回答:“我有叫颜回的学生爱好学习,他从来都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到别人的身上,不重复犯同样的过错。但他不幸早死,颜回死了,我就没听说有好学的人了”。

笔顺

扩展资料:

表达爱的方式:

一、聆听,不要打断

静静的聆听,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内心谦虚的表现。你若爱他,就多聆听!

二、说话,不要指责

不要养成指责他人的习惯,尤其是在尚未弄清事情原委之前。很多人做错事情后,更渴望得到接纳,而不是指责。就像你在犯过错误之后所渴望的一样。

你若爱他,就不要指责!“我亲爱的兄弟姐妹亲人们,这是你们所知道的。但你们各人要快快地听,慢慢地说,慢慢地动怒。”

三、给予,不要保留

面对别人的恳求,不要拒绝。能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迟疑。你今天帮了别人,明天别人也会帮你。即使他们都辜负了你,你若爱他,就不要保留!

四、回答,不要争执

人与人的相处,在于和睦,而不在于争执。家庭里面的人们,常常为了证明自己有理,而不断地为自己辩护,当每个人都在想着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时候,争吵就不可避免。到最后,争论并没有带来和睦,反而是隔膜越来越大。你若爱他,就不要争执!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

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仁”是由西周人所造,最初代表两个人相亲相爱,孔子首次将“仁”的含义规定为“爱人”,并且建立了一整套的仁爱理论,后世的统制者又以此理论为基础,发展出了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体系。

孔子认为“爱人”要由近及远,首先要“亲亲”,做到“入则孝,出则悌”,然后才能达到“泛爱众”,这与墨家的“兼爱”以及孙中山先生所提倡的“博爱”又有所曲别。

扩展资料

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

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

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说”理论。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二、“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

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

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

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三、“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

,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仁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出色的哲学家,他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对自然、社会、人生、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上。这是他们对社会和人性长期思索的结果,都根源于人自己,根源于普通人和所有人的共性,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把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对事物抽象的、纯理性的思辩上以及生产工具的发展上。中国古代的圣贤的思想集中在人自身—心理上,更多地以感性的方式来试图要求人们自觉的在人们普遍的道德范围内生活。

孔子注重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团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虽然并不排除他对人生的理想。他所提出的仁、礼、乐是相辅相成的,而仁是主脉。可以这样说,妊,谓之道德,礼,谓之法纪,乐,谓之欲望。他强调以仁来使人间充满有序、平静而快乐的生活。所以,仁,是孔子一再强调的主体,也是从人自身的角度推而延之的结果,既有合乎亲情、友情的合情性,又有合乎有序、不争的合理性,是个人—家庭—亲体—社会的演化。他强调的是人们的自觉性和乐的可得性,礼则是对乐的外在强制性的约束,是一种防范措施,也是对人们非自觉性的预防。因此,又可以说,礼,重点在于人的不自觉性,仁,重点在于人的自觉性。礼和仁都是对乐的约束和导沟。

孔子对人的情感(心理)是极为重视的。在个人的人生态度上,他希望人们怀着欢乐的心情来看待生活,在生活的点滴中发现美,得到乐,过着悠闲、平静而又快乐的生活。孔子是一位乐观主义者,对人、对社会都是如此。但也因此忽视了另一个重要方面:人的不自觉及其解决办法。我们知道,人性的不自觉,即冲出仁与礼的约束来实现乐的行为,必然导致对他人、社会的损害,也因此产生冲突。但人又是为什么不自觉呢?法家的代表韩非对人性的不自觉性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有详细的论述,他作为人与社会关系的另一面,消极的一面,给予了解决之道,尽管不是很完美。

人的不自觉性必然带来冲突和争斗,那么人的自觉性呢,也有其两面性,一方面人们安然生活,社会和平;另一方面又必然产生两极分化。除非人们衣食无忧,否则必然产生问题和扰动。孔子没有就这方面进行论述,即自觉性内的不平衡问题。因为这些不均衡危机到人们对仁和礼的自觉性,当社会不能调节这种自觉性内的不均衡性时,不自觉性就出现了。这种不均衡到底是什么呢?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是安全和衣、食、住、行,这些方面的差别,尤其是这些方面受到威胁时。故此,孔子只是给我们构想了一个理想的框架,而没有对于不自觉性的产生根源和解决办法进行论述。很显然,解决办法都必须由社会给出,主要是两个方面。其一,利用统治工具进行压制;其二,利用生产工具进行协调。但是,当这种冲突产生于两个社会之间时,就体现为经济和军事的对决。应该指出的一点是,在一个社会内部,随着时代发展,统治工具得到加强,不自觉性便受到更为具体的威胁,社会制度的对立性亦然。人们于是只有更多地在经济领域进行竞争以消除这种不均衡性。

至今,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道德,这一古老的行为规范,以仁义礼乐为内涵,仍然对维护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提倡仁、礼的同时,必须加强统治工具和生产工具尤其是后者的作用。这是对仁的保证。

首先,仁学是孔子的思想的核心之一。 仁: 中国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其“义”,指正路,“义,人之正路也”。

  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个仁 仁的表现是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如以仁为本体

  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

  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

  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

  对人则有爱心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金滕》:“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规范,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仁的内容包涵甚广,核心是爱人。仁字从人从二,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故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重和友爱。儒家把仁的学说施之于政治,形成仁政说,这在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

  孟子在孔子仁说的基础上,提出著名的仁政说,要求把仁的学说落实到具体的政治治理中,实行王道,反对霸道政治,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孟子提出一些切于实际的主张,重点在改善民生,加强教化。其首要之点是“制民之产”,要求实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把仁政说与王道政治联系起来。认为人皆有仁爱之同情心,即不忍人之心,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行仁政,天下可得到治理;不行仁政,则天下难以治理。孟子认为,即使是百里小国,只要行仁政,天下百姓也会归之而王。他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行仁政须落实到“省刑罚,薄税敛”,发展农业生产等要事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国家经济政治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修德行教,使仁爱之心推而广之,即使是坚甲利兵也能战而胜之。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批评暴力,反对战争。这是儒家仁政理论的基本出发点。

  与仁政学说及重视人权,满足人的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理论相联系,从政治治理的实践和人的生存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儒家重视民生,主张满足人们求生存的基本物质欲求,并倡富民思想,强调先富后教,使民从善,然后政权得以稳固。孟子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乃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儒家认为,民生是治国之本,民以食为天,衣食足,有恒产才有恒心,满足了百姓的衣食需求,国家才能稳固而得到治理。

  儒家从重视民生出发,倡富民思想。儒家经典《周礼》提出“保息养民”的六项措施,即“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富而安之,体现了儒家早期的富民思想。孔子提出富而教之的思想,“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使众多的人民生活得到满足而富裕,然后施之以教,使人民有道德。把富民作为施教的前提和基础,可见对富民的重视。孔子还把富民与利民、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利益联系起来。他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强调利民、富民、保民、爱民,体察和顺应民心的向背,这是儒家富民思想的特征。孟子还设想,物质财富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满足,百姓还有不仁的吗?他说:“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满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使之富足,就会使民众达到仁的境界而国安。而民穷则争,争则起暴乱,国难以治。可见民富才能国安,使老百姓安居乐业,民富而国富,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点。

  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这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妇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 造福的大仁大义;“克己复礼,仁在其中”,好象仁这个境界很容易达到,但孔子说的不是一 人个人的仁,而是有权势在手的统治者的仁,要这些人克服自己的私心欲望,遵守秩序,有步骤 地管理国家,这决不容易,自古极少数大权在手的人能做到;连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能做到, 只敢说自己好学,常自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

  孔子与“仁”的学说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那么,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么特征呢?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样一来,就给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施行“仁”的过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间,任何一种学说都可以从孔子的论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论根据。

  具体说来,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

  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 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说”理论。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二、“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三、“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编辑本段论语中的"仁"孝弟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③,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⑤,本立而道⑥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⑦与⑧” 注释:①有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名若。《论语》里对孔子的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有若、冉求、闵子骞四人称子。②孝弟:孔子和儒家提倡的两个基本的道德规范。孝规定了子女对父母应有的态度;弟,同悌,规定了弟弟对兄长应有的态度。古注: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③好犯上者:好,读hào号,喜爱。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④鲜:读xiǎn险,少。⑤务本:务,专心致力。本,根本。⑥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不同的含义。这里的道是指孔子所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⑦为仁之本:仁,是孔子的最高道德范畴。为仁之本,是说孝悌是仁的根本。另一种解释说:为仁,行仁的意思。前者从仁的内容讲,后者是从仁的实行上讲。也有人解释,为仁的“仁”字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就是“做人的根本”。⑧与:同欤。语气辞,表示疑问。古注:谦退不敢质言也。

巧言令色 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 注释:①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古注:“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

仁者安仁 知者利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注释:①约:穷困。②安仁、利仁:安仁,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于己才去行仁,“有利则行,无利则止”。

唯仁者能好人 能恶人

  子曰:“唯仁者能好①人,能恶②人。” 注释:①好:去声,音号。喜爱。②恶:去声,音wù误。憎恨;讨厌。

苟志于仁矣 无恶也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①也。” 注释:①恶:有两种解释:一,善恶的恶,与上章恶字不同。二,好恶的恶,与上章恶字同义。

君子去仁 恶乎成名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能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①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②必于是,颠沛③必于是。” 注释:①恶乎:恶,音wū乌。何;怎么。②造次:急遽;仓卒。③颠沛:跌倒,用以形容人事困顿,社会动乱。

不知其仁 焉用佞

  或曰:“雍①也仁而不佞②。”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③,屡憎于人,不知其仁④。焉用佞。” 注释:①雍:孔子的学生,冉雍,字仲弓。②佞:音nìng泞。能言善辩,有口才。③口给:言语便捷。④不知其仁:有两种解释:一,指佞人,佞人遭人憎恨,因而不知其(佞人)有仁道;二,指冉雍,不知冉雍是否仁者。

仁者先难而后获 可谓仁矣

  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①,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注释:①务民之义:《论语集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务:致力。

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已欲达而达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①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②,可谓仁之方也已。注释:①尧舜:传说中上古时代两位天子,是孔子推崇的圣人。②譬:比喻。

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①,依于仁,游于艺②。” 注释:①德:古注:德者,得也。能把道贯彻到自己心中而不失掉就叫德。②游于艺:艺指孔子教学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六艺都是日常所用。游,有不同的解释:一,艺不足以据守和依靠,所以说是游;二,游泳,习艺有游泳自如的乐趣;三,闲暇无事的时候就游憩于六艺之中,游是不匆忙急迫的意思。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①弘毅:弘大强毅。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颜渊问仁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①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③。”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④斯语矣。”注释:①克己复礼:有不同的解释:一,克,克制、约束;复,践行。克制和约束自己来践行礼。二,克,胜;复,返回。战胜自己离开了礼的言行回归到礼的要求上来。两种解释意思相近。②天下归仁焉:有几种解释:一,归是与、赞许的意思,一旦做到了克己复礼,便会得到天下人的赞许。二,专指君主如果能克己复礼,天下人都会归顺这仁德之君。三,一旦做到克己复礼,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程子注:“克己复礼,则事事皆仁,故曰天下归仁。”以第三种解释较合理。这里“克己复礼”的主语似不是指个人,而是泛指众人。即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克己复礼,天下就都归于仁了。③目:条目。④事:从事,实行。

仲弓问仁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②。”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注释:①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接见贵宾和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求谨慎恭敬。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象接见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谨慎,也就是说要敬。②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在邦指在诸侯国做官,在家指在卿大夫家做事。无怨有两种解释:一,指仁的效果。做到了前面所说的敬和恕,别人对自己便没有怨恨。二,指自己而言,也是仁的要求。除了做到前面讲的两点,还要不怨天尤人。

司马牛问仁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①。”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①讱:难、迟钝。《史记》记载,司马牛多言而躁。孔子的话是针对他的缺点而说。

樊迟问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①,与人忠。虽之②夷狄,不可弃也。” 注释:①恭、敬:严肃、谨慎而有礼貌,表现在外叫恭,含于内心叫敬。②之:动词,到。

刚 毅 木 讷近仁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宪问耻

  宪①问耻。子曰:“邦有道,榖;邦无道,榖,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②”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注释:①宪:孔子的学生原宪。②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这句话是原宪的问话。克,好胜。伐,自夸。怨,怨恨。欲,贪欲。

  14·4 仁者必有勇 勇者不必有仁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①,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注释:①言:言论。有言是说出来,在言论上有所表现的意思。

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民之于仁也 甚于水火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①。” 注释:①不让于师:师字有两种解释:一,师长;二,作众字讲。遇到众人应做的事,应带头去做而不谦让,当仁不让即是见义勇为的意思

子张问仁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①,切问②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编辑本段孔子的仁

  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

  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

  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

第一是态度

  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

孔子

到“仁”。

  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

  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

  在论语里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孔子论述施仁政于民的为政之道。孔子认为民为邦本,政治管理首重在民。因此,孔子倡导惠民政策的基点是如何利民。

第二就是内涵

  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

  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

  “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找回了自己才能找到别人,认清自己才能认清别人,要教育好别人,首先得教育好自己,使自己充实,自立,坚强)

第三 仁的表现形式

  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

  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

  “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

  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第四 “仁”的实践价值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

  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

  仁的产生,在孔子之前就有了

  诗经里洵美且仁

  其人美且仁

  尚书里予仁若考,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予仁若考”就是“予仁而巧”

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

  一、对待“仁”的态度

  二、“仁”的价值内涵。

  三、“仁”的表现方式。

  四、“仁”的实践价值。

  仁对后世是有影响的!

  在范仲淹《岳阳楼记》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柳宗元《天说》

  呼而怨,欲望其哀且仁者,愈大谬矣。

注释

  ①笃志:志有两种解释:一,志同识,记忆在心;二,志向。②切问:切有几种解释:一,恳切;二,近,指切身有关的事;三,急,急切,急迫。

定义就是“做正确的事”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多年以来,对仁的解释五花八门。《辞海》里说:仁是一种涵盖极广的道德范畴。《新华词典》里说:它是同情、友爱的思想感情。如果我们将所有对仁的解释拿来比较的话,最后,一定会把自己搞糊涂。我们只是觉得仁是个好东西,比如说某某“不仁不义”的时候,肯定不是好话。可仁又不是简单的好,比如说某某“假仁假义”的时候,我们对仁的认识就彻底给混淆了。其实,《论语》的通篇都在阐述什么是仁,何必舍近求远去通过别人的理解来认识“仁”呢。先来看看《论语》中以下四段对“仁”的描述: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为人孝悌而又喜好犯上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犯上而喜好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追寻事物的根本,根本建立后道会自然产生。孝悌就是仁的根本。”)《论语》第一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将自己克制在礼的范围内就是仁。一旦大家都将自己克制在礼的范围内,天下就达到仁的状态了。追求仁要由自己做起,不能归咎于他人。”颜渊问:“那具体怎样做呢?”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说:“我虽然不算聪明,但可以照着这几句话去做。”)《论语》第十二章。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樊迟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就是仁)《论语》第十二章。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能将五种美德推行于天下的就算是仁了。”子张问这五种美德都是什么。孔子说:“恭宽信敏惠。恭敬可以不受轻侮,宽容可以赢得人心,守信可以得到人的信任,机敏可以建功,恩惠可以领导众人。”)《论语》第十七章。

  通过上面四段我们可以看出“仁”似乎和很多概念有关。第一段中有子的话告诉我们孝悌是仁的根本,可见仁不是一个基本概念,它是基于前面讨论的那些基本概念的。第二段中孔子将认识礼,而自觉的受礼的制约称为仁。通过老子与孔子思想的对比可以得知,孔子思想中的“知礼”就是老子思想中的“知止”。知礼、知止是人生要得到“不殆”境界所必须的也是正确的方法。第三段和第四段中,仁又与爱、恭宽信敏惠这些美德联系在一起。于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义”一样“仁”也是一个衍生概念。仁里面包括对事物的判断,在这一点上也与义类似。但是仁里面还包含着判断之后的行动,比如第三段中的“爱人”,第四段中的“将五种美德推行于天下”。简单地说,仁就是做正确的事。《论语》第四章中,“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孔子说:“人的过错,各有其原因。审视自己的过错,就知道什么是仁了!“)为什么审视自己的过错就了解仁了呢?过错是人所做的错误的事,了解这些错误的原由,就知道如何做正确的事,也就是知道仁了。

孔子对由的评价是“无礼”,虽然乍听起来批评之意甚浓,但这也恰巧说明了孔子对由的情感是近乎于父对子的。求的态度很谦虚,很有礼,但是孔子没有当面回答他,而是在事后和点谈了自己的看法,说明孔子对求的回答并不是很满意。赤的态度比求更谦让,几乎有贬低自己的意味了,但是孔子还是从他的话中听出了不甘为人下的“味道”,所以才会有“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的论断。而对于求的“安见方五六十而六七十则非邦也与?”则多少带一点辩解的意味了。孔子是希望由和求、赤一样谦虚的,而希望求、赤能像由一样勇敢。

一点薄见,希望对你有用,呵呵。

并不是只是理想中存在,而是提倡仁,希望社会能够更好的发展!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倡导,就好像教育,让我们学会思考一样,尽管没有达到提及的终极目标,但是却在影响着,是实际的存在,而非理想的存在!

“仁爱”在孔子思想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且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仁”,原本指对人亲善或持有一种同情心,在孔子那里被发挥成了一种学说、一种哲学观。是在农业文明为主的时代以家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天下。与这种家天下的谱系结构相平行的精神纽线就是孔子的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仁学思想。

克己复礼为仁。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

孔子的仁学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

1.人本精神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是其最根本的特质。作为中国文化之主流的儒学,更是注重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理想、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人的生死与自由等等。儒学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关注现世现生的人文精神。

儒学的人文精神,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传统的发展,更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进一步演变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孔子曰,“天地之间,人为贵”。荀子曰,“人最为天下贵”。进而解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草木、贵于天地之间,在于人有“仁”和“义”。“仁”是儒家人本精神的实质,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之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神,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义”是指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道德,并肯定事在人为,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所以说,儒学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仁与礼,第一次明确肯定了“人”的本质与价值,探讨了人之本质与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儒学人文精神的基本特色。孟子以后的“性善论”进一步将社会伦理赋予人的本性,则不仅从人的本质上揭示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而且从道德论上肯定了每一个主体为善去恶的理性自觉和自由选择,赋予了每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的能动自主权及其内在根据。

2.忧患意识

儒学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对国家生命和人民生命生存的关怀,是对个体和整个人类生命存在的命运、变化的责任和使命的关怀。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这种忧道的积极入世和承担实践责任,使忧患意识得以提升。“凡忧患之事欲任,乐事欲后。”这种积极担当忧患的责任意识,后乐的精神,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不谋而合。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忧患精神,提出了忧患的概念,认为人的生命生存、事业成败、国家存亡都与是否有忧患意识相关。“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把百姓的忧乐当成自己的忧乐,这样才可以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

3 乐道精神

乐道精神是以求道、得道为快乐的精神。人总是会有所向往,有所追求,这是人们精神上的需要。此道可以是一种理论、境界,也可以是一种高超的技艺。它们都可以给人以宁静、愉悦的精神享受。由此人们可以陶冶情操,升华精神。乐道精神在孔子的求道历程中得以充分体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一生孜孜追求,发愤忘食求道,一旦得道,乐而忘忧,这种乐道精神,是得道时的美的精神满足。“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讲应怎样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即不放弃求道、得道之乐。

4 和合精神

和合是儒学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思考活动,他是儒学所普遍认同的理念,并纵贯儒学演变的全过程,它包括社会伦理道德、心理结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情感等。儒学的创始人孔子认为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君子听取多数不同意见,团结大多数人:小人听不得不同意见,搞专制独裁。因此,孔子认为为政应“和”。“礼之用,和为贵”,礼乐文化的功用,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先王治国爱民而有天下,这是最宝贵的、最美好的原理。儒学的和合精神是其价值理想。它既是宇宙精神,又是道德精神,是天人合一的精神,是人与社会、人与人融合而和合的精神。

5 见利思义精神

见利思义是指见到能满足人生欲望的东西还能够以公正合理的道理为指导做出合乎正义公益的举动。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这是要告诉我们见到财货利益能想起道义,危亡关头不惜献出生命,长久处于困境而不忘记平生的诺言,就可以算是正人君子了。“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发财与做官,是人人所盼望的,但是如果不是用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君子是不能接受的。强调见利思义,在各种利益面前要坚守理性和道义。由于孔子见利思义的道德观点,恰当的处理,准确的概括了义与利这一社会生活伦理的本质关系,所以被后世封为基本道德规范,传承至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0955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