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老人与海》(1)

重读《老人与海》(1),第1张

老实说,在英语作家中,我不是特别喜欢海明威。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他的某些作品,尤其是他的《老人与海》。

三十多年前我就读过他的部分作品,包括他的原著Islands in the Stream。今年春天,与一位大学同学聊天,她说她现在就住在离海明威墓地不远的小镇,同时她还发来了海明威墓地的照片。照片上显示,海明威的墓地位于一个池塘边上,四周环境幽美。其中有一张照片,上面甚至出现了三头鹿,它们正悠然地走过墓地旁的白桦林。

由海明威墓地,我们聊到了海明威的作品,并约定,重读《老人与海》。

我不知道,在所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中,就小说论,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否是书页最少的。我手里这本是32开,其全部内容加起来,也没超过100页。就页码论,只能算是一本小册子。

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世界名著,并且获得过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

小说的叙事结构并不复杂,也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人物不多,人物之间也没有错综复杂的关系。全部故事围绕一个打鱼老人展开。老人的住处,老人的饮食,老人与周围人的关系都交代的很明确。主要事件就是老人孤身出海捕鱼,最后拖着一个巨大的鱼骨返回码头,回到自己的小屋,疲惫地进入梦乡。

海明威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设计引人入胜的悬念,语言简明,叙述直白。但是,就是在他的不事雕琢中,会读书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他所使用的文体与所描写的对象之间存在着完美的一致性。这在美学上讲,是一种高水平作家的自觉。业余写作者一般不会照顾到这一点。

下面这句话是《老人与海》的开篇句:

He was an old man who fished alone in a skiff in the Gulf Stream and he had gone eighty-four days now without taking a fish (他是一个独自驾驶帆船在湾流中捕鱼的老人。在过去的84天里,他一条鱼也没有捕到。)

小说一开篇并未介绍环境或背景,而是说出故事的主要人物,说他是一个84天里没有捕到鱼的老人。

句子结构不复杂,内容近乎白描。对于84天里没有捕捉到鱼,作者的语气平淡得不带任何色彩。

但就是在上面这样一个貌似平淡的句子里,海明威已经暗示了《老人与海》的主题:这是一个独自面对大自然的男人,在过去的84天里,虽然一天天空手而归,他却一直没有放弃过出海,或者说,他一直都在坚持,坚持着与“命运”进行抗争。

老人命运不济,周围的人禁不住取笑他,但有个小男孩,不管别人对老人的态度如何,始终关注着他,甚至在老人归航的时候,帮老人拿些东西。

下面这段文字表现了小男孩与老人的关系,读起来很亲切;但同样的,语言非常简洁:

When the boy came back the old man was asleep in the chair and the sun was down The boy took the old army blanket off the bed and spread it over the back of the chair and over the old man's shoulders (男孩回来的时候,老人在椅子上睡着了。这时候太阳也落山了。小男孩从床上拽下那条旧军毯,把它展开,盖到了椅背和老人的肩膀上。)

上述描写给人的感觉是,老人和小孩的关系不是父子胜似父子。在简洁的描述中,海明威渲染出了浓浓的情感。或许,这也是海明威作为一个大作家所具有的语言表现力吧。

《老人与海》中最感人的文字当属于对老人海上生活的描写。通过老人的观察,通过老人的自言自语,海明威充分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尤其是对海上生活的赞美。

作为一位享有盛名的作家,海明威的性格,生活作风和习惯爱好,完全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那种文人学者类型。幼年时期他就是一个活泼淘气的“野小子”,经常缠着爱好野外活动的父亲带他一道去打猎、钓鱼。等到入学之后,他几乎参加了所有的体育活动,特别是对拳击和橄榄球的爱好简直达到了如痴如狂,而且一直保持到晚年,由于这种长期锻炼,海明威的健壮体格和犷悍的外型使人无法将他和“文学家”的形象联想在一起。而实际上,即便在如此醉心于激烈体育活动的学生时代他就已对写作深感兴趣,经常仿效当时流行的幽默笔调试写一些小品和报导,不久便显示出受人赞赏的才华,刚满十七岁就当选为橡园镇高级中学校刊的主编。1917年毕业后,十九岁的海明威通过他叔父的椎荐,远离家园到堪萨斯州担任《堪萨斯城明星报》的记者。

远在他毕业之前,第一次世界大战便已爆发。美同参战后,还在上学的海明威激于爱国热情,几次要求参军,但都由于年龄的限制未能如愿,直到大战末期1918年5月才争取到以记者的身份参加美国红十字会的战地服务队的机会,开赴意大利前线,不料到那里不久便在驾驶救护车冲过火线时被一颗开花炮弹炸成了重伤(战地医院医师在他浑身上下取出了237块大小弹片),而海明威当时居然带着这些弹片,背着一个伤势更重的意大利士兵,在自己晕倒之前挣扎着到了救护站。在后方医院经过了三个月的治疗,海明威又重返前线,直到停战后才于1919年初带着遍体伤疤回到美国。这些伤疤为他赢得了意大利政府奖授的银十字军功勋章,但战争的残酷恐怖同时在他的心灵深处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 伤,这时他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回国后,他创作了十几篇小品,但都遭到退稿的厄运。为了生活,他接受《多伦多明星报》的招聘,当了该报的一名记者,不久他和哈德莉·理恰荪结了婚。1992年 ,海明威被任命为该报特派驻欧洲记者,带着哈德莉去了巴黎。

在巴黎期间,海明威一方面担任采访、报道的工作,一方面重新开始他的文学创作生涯。但开头很不顺利,他的第一部作品集(包括三个短篇小说和十首诗)在1923年出版时,只印了三百册,社会反应也很冷淡。而海明威偏偏是那种个不肯认输的“硬汉子”,他索性辞去了记者的职务专心搞创作,并在当年年底出版了他的第二部作品集《在我们的时代里》。这个集子的第一版在巴黎仍未引起什么注意,但到第二年在美国印行了增订的第二版时,成为1925年度十大畅销书之一,海明威也因此一举成名。从1921到1926年,海明威一直留在巴黎,他是从美国来到巴黎的一群“精神流浪者”当中的一份子。这一群人在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波后,精神上失去了平衡,从而感到惶惑、苦闷、无所适从。这一批迷失了生活方向的青年便成了海明威观察、剖析的对象,并以之为素材写出了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和1926 年问世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书中引用了美国女诗人格特鲁德·斯坦的一句话“你们全是迷惆的一代”作为扉页的题间。从此“迷惘的一代”便成了这些精神空虚的青年的集体代号,也成为一个代表这种思想倾向的新的文学流派的称呼,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海明威不遗余力地揭露并谴责人类之间的互相残杀、暴力行径和灵魂的堕落。通过小说主人公杰克·巴恩斯的形象和性 格,作者不仅显示了“迷惘的一代”青年们空虚的精神世界,而且也反映出他本人消极的世界观,实际上,书中的巴恩斯正是海明威的自我写照。

1927年,由于感情破裂,海明威和哈德莉离了婚,随后与玻琳·柏菲芙结合并于第二年和她一道返问美国,在佛罗里达州定居下来,安心从事写作,1919年发表了他的又一力作——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在这部作品中.海明威在刻划一个时代的人的内心世界演变方面所表现的洞察力极为深刻。另一方面,作者直接控诉了战争的罪恶,对人民大众遭受的苦难发出了悲哀和同情的叹息,同时也更加暴露出他本人的消极悲观情绪,这种情绪在他嗣后的一系列作品中都有所发抒。

在三十年代的前半期,海明威把大部分时光消磨在出国旅游、 钓鱼、打猎、观看斗牛等事上,这几年里他只写了两部作品《下午之死》和《非洲的青山》,但都不怎么成功。1936年他发表了《弗朗西·麦康勃短促的快乐生活》和《乞力马扎罗山之雪》, 这两个短篇受到普遍赞赏,被公认为是他所写的几十个短篇中杰出的作品。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弗朗哥的叛军和共和政府军展开激战。海明威毅然投入这场民主与独裁的生凡搏斗,在当年 冬天他发起了广泛的募捐支援活动,为此跑篇了大半个欧洲,1937年初,他担任由美国人组织的医疗部救护车队大队长,两年中四次去西班牙。开头是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嗣后索性直接参加了国际纵队,和共和政府军并肩作战。由于人们已知的种种原因,这场反法西斯的艰苦斗争最后失败了。海明威满心诅丧地回到了美国,战争的经历和失败的痛苦为他提供了改变自己精神世界的机会和创作的源泉。他先后写了剧本《第五纵队》和长篇小说《丧钟为谁时鸣》,后者是一部被译成几十国文字、在全世界畅销的巨著,是海明威创作生涯中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举世公认为不朽之作,在1940年英国十大畅销书中名列榜首。

1941年初,海明腻在欧亚两大洲连天战火中来到中国,对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所进行的英勇斗争印象极为深刻。他回国后多次发表公开讲演,高度赞扬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浴血抗战的精神。由于他的声望,这些讲演在鼓舞美国人民声援中国抗日斗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当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海明威立即将自己的私人游艇改装成巡逻艇,参加沿海巡逻和侦察,向政府提供了许多情报。1944年,他随同美国 部队开赴欧洲、到前线采访。在一次飞机失事中头部受伤,几乎送命。为此,在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奖给他一枚银星勋章。

1945年3月,海明威在胜利前夕回国,随即移居古巴首都哈瓦那,在那里定居,继续他的创作生涯,先后发表了一些短篇和两个中篇作品,其中《老人与海》(1952)则是他的又一不朽之作,在1953年为他赢得普利策文学创作奖,1954年又为他赢得诺贝尔文学奖。

海明威在他的生命最后几年中,由于一直在受几种病症的折磨,已丧失了创作的精力。1970年,也即他去世十年后,出版了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海流中的岛屿》.这部小说早在1951年就已完成,却一直没有付诸出版,也没有得到任何修改(对作品反复修改是他一贯坚持的谨严作风),而被他送进了一家银行的保险库。直到1970年才由他的遗孀玛丽·海明威和出版家查尔斯· 斯克里布纳将手稿取出,加以整理后公之于世,这是海明威所写的唯一的一部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1958年,海明威迁返美国爱达荷州疗养,和高血压、糖尿病等痼疾“搏斗”了将近三年。最后,终于按照他的悲观主义观点:“在人和大自然或外界势力的搏斗中,最后人总是难免于失败”,决心主动地摆脱病榻上的痛苦祈磨,在1961年7月用他心爱的双管猎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尽管自杀可以看作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毁灭,但如果用海明威所一贯歌颂的决不认输、藐视死亡的“硬汉子”精伸来比照分析,他的自杀也未始不是对病魔采取的一种“宁死不屈”,与之“同归于尽”的解决手段;或许也可以认为,这使他的消极世界观和他所提倡的“硬汉子”精神这一对矛盾最终在他身上得到了统一。

厄内斯特·海明威以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创 造了一种简洁流畅、清新洗练的文体,净化了一代的传统文风,在欧美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威拉德·索普(Willard Thorp)在他的《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对海明威给予了崇高的评价。他认为:“海明威是当代最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他敢于突破传统,刨造新的风格和手法未泊应题材的需 要。”

厄内斯特·海明威创作的小说,不论长篇短篇,所表现的艺术风格基本上是在一种貌似粗犷朴实的笔触下流动着极为深沉的感情,有如缓慢流泄的火山熔岩,表面看不出它蕴蓄着的温度,但却是一股达到白炽程度的热流。海明威的创作信条是:“小说中的人物不是靠技巧和想象编造出来的角色。他们必须是出自作者自己经过溶化了的切身体验,出自他的知识,出自他的头脑,出自他的内心,出自一切他身上的东西。”(引自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午后之死》)。 由于坚持这样的原则,海明威从来不相信什么“理论”,他孜孜以求的是:视觉和所描叙的人物之间、人物和读者之间的直接沟通,他要读者从人物的语言中把握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反应。为了达到这一上要目的,他掘齐那种渲染人物的华丽词藻,删去一般认为必不可少的说明和议论以及一切冗赘的比喻,破除毫无生气的文章俗套,以简洁洗练的文笔还给文章以本来面目。瑞典皇家学院所属诺贝尔文学奖金委员会于1954年授于海明威文学奖金的主要依据就是:“……由于作家在当代文学风格方面所发挥的影响……”

海明威这种新的艺术风格几乎感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所有美国作家,在名作家如詹姆斯·琼斯、纳尔逊·阿尔格兰,诺曼·梅勒等人的作品中,处处都显示出这种风格的深刻影响。 海明威作品所具有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同时贯串在他的绝大部分作品当中的那种不屈不挠、决不认输的“硬汉子”精神和与此 对立的消极悲观情绪。海明威不仅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迷惆的 一代”的一分子,而且是他们的代言人,这一时期他发表的一系列作品都强烈地表达了战争在人们精神上造成的巨大创伤,这也在他自己的内心深处打上下悲观主义的烙印。尽管海明威在他后来的许多作品中一再强调“硬汉子”精神,但这种悲观情缩总不免时有流露。这是海明威的精神世界方面一种既矛盾又统一的特 征,而他则将这一特征和他的创作风格融为一体。

关于海明威的写作技巧,英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赫·欧·贝茨 (H·E·Bates)所作的评价是:“除非我看错了,海明威是深受屠格涅夫、巴尔扎克、莫泊桑和笛福等人笔调的影响,”具体他说,海明威在写作时往往只用警句式的语言就能表现小说中人物的言谈行动。他的笔调潇洒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处,也没有着意的渲染和概括,但却能尖锐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充分体现了自然主义的白描手法。

海明威的写作技巧在写人物对话方面表现得尤其精湛。在他的笔下,人物对话朴实、简练,但却一句是一句,具有强烈的生命力和一定的深度,能够将人物细致、微妙的思想感情曲曲传出。 有时虽只是一言半语,却含有意在言外的“潜台词”要由读者自己来探索、领会,获得某种与人物心灵上的沟通。这是由于他笔下的人物多数是不惯于夸夸其谈的拳击手、斗牛士、猎人、暴徒, 尤其是一些精神上贫乏的社会底层人物。这几种类型的人物往往只凭本能来行动,即或偶尔吐露心声,语言也很朴实。海明威就是根据他们的这种口吻,忠实地写出他们的对话,这样就将他们的精神面貌活生生地显现在他的笔下。这种“海明威式”的口语写作技巧,从二十年代后期起便风靡了欧美文坛。但效法的作家虽多,而在技巧和效果上能达到他这样高超境界的却绝少。至于他在行文方面所具有的那种简洁凝炼、清新流畅的特点,则更是为人所易见的,这里就不必再多作介绍了。

一间间房子看下来,确有些东西对海明威的性格长成有着必要影响。他父亲的卧室床脚的筐里盛着人手的骨骼,小方几下直接放着一颗骷髅,书桌上木盒打开,里面是显微镜。这很自然,海明威的父亲是位医生。衣柜门外靠着一整块玳瑁的壳和海葵、海星的化石。海明威对生物学的强烈兴趣及对野外活动的痴迷从儿时环境中已见端倪。离故居不远,有片树林,是海明威的乐土。小小年纪泛舟垂钓,玩弩弄枪,在密林中徜徉游荡就像熊一样怡然自得。祖父屋里摆着满墙的图书,一楼客厅摆放着钢琴,琴上有一尊贝多芬石膏像。作家的母亲音乐美术兼通,这些对海明威的艺术感觉和文学修养当然大有裨益。不过,奥克花园区当时几百栋美丽的小楼里,家家都有钢琴油画、满架书籍,热爱自然的父亲和素养高雅的母亲相当常见,那片自生自灭的野林子接纳过许多男孩,怎么单单就他成了后来的海明威呢? 摄制队走过两个街区到了海明威纪念馆。馆里所藏作家各时期的照片居多,只有少量实物。比如钓鱼的小船、指南针、手稿、二战时期战地采访用的钢盔、军靴、军衬衣等等,只一个大展厅就足够陈列了。再有就是后人改编的**的海报。画得热闹,格利高里·派克扮相也帅气,但对寻找作家成长脉络不起什么说明作用。

摄制队在古巴哈瓦那也曾到过海明威常去的酒馆和咖啡馆。一家酒馆留着海明威常坐的靠窗位置,凭窗可见作家出海钓鱼的海湾。摄制队甚至遇到一位老船工,当年每次是他把海明威用小船送到出海的大船上去。买一杯罗姆酒给老人,老人也只把满墙的旧照片作了一番说明。其中一幅是海明威和卡斯特罗的合影。那是有一次海明威出资设钓鱼奖,卡斯特罗参赛得了冠军。但老人无法谈及海明威为什么成其为海明威的。

究竟谁能告诉我们关于海明威的一系列为什么?比如作家如何独创砍去一切枝杈,只留主干的简约凝练的文风;比如作家如何给语言赋予最大的意义负荷和结构文章的功能,不允许任何游离和赘余铺陈;比如作家笔下一个老渔夫在荒海漂流如何就能成为传世之作。

摄制队似乎只在一点细微末节上找到一些影像。

海明威20岁离开芝加哥。不久参加一次世界大战,腿部负伤。踊跃参战的激情和作品《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中反映的对战争的批判态度相映成趣。反战的激烈和参战的豪迈两相冲突的倾向也许来源于故居那张不大的餐桌。海明威的两个祖父(爷爷、姥爷)的参战(南北战争)战争证明书就钉在墙上。一个祖父对战争深恶痛绝,另一个祖父认为战争可以表现男人的英雄气概。祖父们都是讲故事的好手,作家既矛盾又统一的丰富人格大约从此而来。

维吉尼亚说,海明威29岁回到芝加哥,他一生就这一次回家。回家参加父亲自杀后的葬礼。人们从《乞力马扎罗的雪》等作品看到的,更多的不是野外打猎经验运用,而是危险和死亡对男人的致命诱惑。

海明威二战时期仍深入各条前线采访,甚至不安分地组织海上巡逻队防备德军从海上的来犯。虽只是驾驶一艘改装了的游艇在海上游弋,但高度的直接参与精神和使命感令人不能不肃然起敬。

海明威作为职业记者和作家很少涉及都市生活题材。他一生都在积极选择之中,绝不把被动留给自己。在亲历两次大战,完成无数冒险,留下一批只有他能写出的作品,施展了多次好汉行径,过足了士兵、猎人、渔夫的瘾之后,从容选择了死亡。

说出他与别人的区别容易,说出为什么形成这些区别就难了。五月春浓,奥克花园区的树枝上密密的绿色晶片反射着阳光。那片野林子早被新区的绿地覆盖,充其量只剩十来株槐树。还能再到哪去探求海明威呢?

海明威成长的年代,正是资本主义日趋没落的年代。这种时代的特点,使海明威的思想呈现出复杂和矛盾的状态。他既看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解体和所谓西方文明的堕落,但又不能从自己狭窄的视野中找到出路,因此眼前感到一片迷茫,而被人称作「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海明威的作品内容,除了他所喜爱的钓鱼、狩猎、滑雪、斗牛以外,最常见的主题就是对普通人的真诚和勇敢的歌颂,也就是面对死亡而毫无惧色的形象。在他看来,人生不过是一场悲剧,而人的唯一的价值和出路就是面对死亡,无所畏惧。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常常是"硬汉",但又往往是孤独和绝望。

在艺术手法上,海明威用对话的简洁、明快、有力,修辞的乾净,韵调的自然,形成了独特的创作风格。海明威使用的语言和刻划的形象鲜明具体,但是他的主题却含蓄隐晦。初读他的作品,似乎一目了然,但细心阅读,又不免感到寓意深远。他曾经把自己的作品比作漂浮在海上的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有八分之一,还有八分之七深藏水下。

因此,深沈含蓄是海明威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

海明威的散文风格朴实无华,简明清新。一九五四年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时,就特别强调他独创一格的现代散文的述事能力。

海明威的艺术描写也有明显的局限性,他不善於展开广阔的社会生活描写,人物缺少多方面的、丰富的性格特徵。

由於世界观中的矛盾,同时疾病严重,海明威於一九六一年用猎枪自杀。

对于文学作品的里象征和喻象的解读,是我们深入作品文学价值深处的毕必经之路,喻象和象征也是我们打开文学艺术奥秘不可或缺的钥匙,就如我们在阅读传统的文学作品时都应该知道,有的作家把月亮象征思念,有的作家把海燕象征着勇敢,曹雪芹让妙玉里的栊翠庵有一颗梅花,这是妙玉高洁孤傲的象征,因此对于文学艺术的鉴赏,象征意义的阐释和理解,是我们文学解读所必须的探索,在海明威的这篇《老人与海》的小说里,鲨鱼无疑是扮演者反面的角色,因此它就象征着作品里的理想破坏者。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是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这篇只有短短几万字的小说为何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通过这么多年的文学接受者所产生的文化价值积累,相信大家也都有所熟悉,其中最熟悉的莫过于那句 “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 的精神,这句话可以说贯穿了整部作品始终,也是我们大多数读者所能感受到的最直接,最能触动自己灵魂的精神内涵,同时这种硬汉的形象也是海明威大多数作品表达的主题,这种形象的影响,可以给我们人生旅程在精神层面上给予莫大的鼓舞,对于人生中经历的坎坷也有着极其重要的鼓励意义。

今天我没有把重点放在这些上,而是把目光投向了那个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孩子,小男孩虽然在故事的主要部分是缺席的,但如果这篇作品中缺少了这个小男孩,我相信就像作品中缺少大马林鱼一样,会产生非常致命的文学艺术价值影响,如果我们把鲨鱼当成理想的破坏者象征来理解,把大马林鱼当成理想的象征来理解,那小男孩又在作品中象征着什么?我想小男孩的象征意义对于整部作品,更具文学意义,有人曾经说过《老人与海》有着明显的西方文化特征,其背景有着清晰的西方圣经的人生价值理念,如果我们把这些内涵理解为对人生的阐释, 那小男孩的意义也就比较明显,他代表着人生中饱含的爱、忠诚还有生命延续象征意义。

对于我们把这样具有普世价值的文学作品,拿到当下我们的语境中来理解和诠释,小男孩的文学价值也许更具人生意义,在作品文本的一开始,作者要表现一种老人面对84天没有捕获到一条鱼的困境和压力,他连续这么多天没有捕到鱼,与他一起捕鱼的孩子因此而被父母叫到了别人的船上,我们在这里看到,作者要体现老人的一种困境和压力,不能仅仅通过八十多天这一个具体的数字来形容, 在人生的经历中,我们都能体会到,往往压垮精神的不是金钱、不是物质、不是身体,而是精神 ,在这里对于一个孤独的老人,他唯一伙伴的离开才是对他精神上最大的打击。

而这个小男孩的离开,作者却有着简短而具有意义的描写,当小男孩不得不离开的时候,他表现出了一种爱,虽然只有比较短的一段内容,却把他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浓厚的情感渲染,从五岁开始,老人就认识这个小男孩,并且教他捕鱼,男孩对于老人的困境也表现出了一种终极关怀,为他准备鱼饵,给他收拾渔具,给老人买饭送药等等, 他们的情感又像父子,又像兄弟,这是一种区别于我们所常见的外界规定下的情感和爱,这种情感的伟大来自于人与人的真诚生活的相处,一起风雨兼程的人生历程。

对于小男孩的被迫离开,老人也表现出了应该有的优雅风度,通过小男孩表现出来的爱作衬托,我们同时也看到了老人那和蔼的一面,比如他叫醒小男孩的时候,描写他轻轻的拿起小男孩的脚摇动,直到小男孩慢慢的醒来,这种与之后作品表现出他硬汉形象产生了一个非常大的“色差”对比, 这不是一种我们常见的符号化的硬汉形象,硬汉中透露出优雅和和蔼可亲的温柔一面。

对于作者在小男孩身上除了表现出爱的象征,还有一个象征那就是忠诚,小说中小男孩与老人之间的描写,有一个非常感人的情节,那就是小男孩将自己与别人一起捕获的鱼分享给老人,这是一种因为爱而表现出的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爱,包含了因爱而起的忠诚,同时小男孩和老人相处的时候,对于迎合老人谈一些老人喜欢谈的话题,比如棒球赛这些,都是作者在进行一种爱的氛围渲染。

小孩的角色在我们的环境中可以套用师徒的角色,这种对于老人的关心,对于老人失败的一种坚信,对老人的一种精神的鼓励,对于老人的一种心境的安慰,都表现出如我们中华文化里的传统 “孝”的美德精神,平时表现出对师傅那种爱的忠诚与孝心,到最后孩子再次回到老人身边, 无不在另一个角度体现老人身上一种区别于其他人的生命价值,这种人身上独有的价值影响着男孩,也鼓励着男孩。

除了爱的忠诚,我想小男孩最重要,最有文学艺术价值的象征,也许就是对于老人生命价值延续的象征,老人教会孩子捕鱼,这是一种传承,孩子认可老人,也是一种生命价值的传承,就如有些学者对于这种圣经背景的文化阐释,这是一个化失败为成功的文学典型,也是一个在拼搏中获得永生的文学典型,当小男孩从离开,到再次的回到老人身边,这就代表着老人的精神将得到时间的延续。

好的文学作品一定都具有非常大的阐释空间,同时也是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内涵,海明威的这篇作品,不仅仅是一篇诠释硬汉形象的作品,也不仅仅是阐释精神不被打败对于人生的价值意义,这些并不能代表整部作品的全部意义, 我们从小男孩身上看到了更多具有普世价意义的文学价值,人生也是如此,人生不仅仅是只有拼搏和奋斗,而应该还要有爱,有关怀,有精神和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文:饼子

美国著名文学大师 欧内斯特·海明威 十九世纪末生于美国芝加哥市西郊的橡树园镇。青年时期,海明威初涉文坛,他摆脱了英国传统书卷式文学对美国文坛的影响,继承了马克·吐温的现实主义风格,自己闯出了一条新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受到政客的迷惑,志愿参加欧洲战场的战争,在战争中大腿中弹,几乎成为残废。战后他万念俱灰,潜心创作,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1929年他创作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更是受到广泛好评。不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仍以战地记者的身份加入了战争。海明威是在第一次大战后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他们悲观﹑怀疑﹑鄙视高谈阔论,厌恶理智,几乎在自己的人生中否定了一切传统价值,认为人生一片黑暗,一切都是虚空。但其实,从他的许多作品,尤其是后期作品中不难看出,海明威还不好算是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者。在他小说中的人物,有一套十分严格的道德行为准则。在我看来,海明威的人生哲学,近于接受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理论。他认为,人生残酷无比,和平时期只是战争的延续,但同时,他又相信世界上还有一些天然美好的事物,可以作为减轻悲痛的调剂,比如狩猎﹑钓鱼或是喝酒。即使这些也都失效了,在重压之下还能保持优雅的风度,他认为,这才是最重要的。海明威所信奉的行为准则,在他含蓄的笔下,往往通过置身于几个知心朋友中间的小人物表现出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传统道德价值全面崩溃了,然而这些普通人,虽非英雄,但为着生存下去,还保持着一定的价值观念,例如诚实﹑道义﹑勇敢﹑毅力﹑忍耐和人格的完整。在他笔下的人物,往往使人感觉到一种紧张的对立,对于世界的邪恶不义,海明威显然是站在被压迫和被剥削者的这一面的。作为一个艺术家,他对这世界上的邪恶人物深恶痛绝,对被压迫者寄予同情,而他的这种态度,和对人生的理解,则很明显的体现在了他笔下一些小人物的身上,尤其是他们的道德品质上。这些人提倡诚实﹑勇敢,顶得住痛苦的折磨,喜乐哀愁,不露声色,时刻保持风度。这种类型的人物,再海明威的小说中不断出现,而且塑造得十分成功,有人甚至称其为海明威式形象。这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硬汉形象。我们以《永别了,武器》为参考,具体的分析一下海明威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富有强烈的反战情绪,对于他早期的创作风格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小说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告别战争;第二部分是告别爱情。首先,小说批判了帝国主义宣传的虚伪性,就像索尔·贝娄说得那样,“海明威可以说是在伍德罗·威尔逊和其他大言不惭的政治家鼓舞下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士兵的代言人。这些政治家的豪言壮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这应当用满铺在在战壕里的僵硬的年轻人的尸体来衡量。”在小说中,海明威在小说中不断指出或暗示,是战争摧毁了人的幸福。他抱有一种人生如梦的悲观绝望,从根本上否定了资产阶级文明。《永别了,武器》从第一章起就开始描写两个对立的世界,一边是风尘跋涉的士兵,另一边是安坐在小轿车里的矮小国王,接着又报道部队里传染瘟疫,还挖苦的加了一句:“结果部队里只死了七千人。”在海明威的早期创作中,他的思想认识的主导方面可以说是厌倦一切,似乎看穿了西方文明的一切支柱。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大恐慌不同性质政权斗争的尖锐化,海明威对资本主义社会和政治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于1937年发表小说《有钱人和没钱人》,在文中,思想稍有转变。在西班牙内战时期,他预支稿费,积极募捐支援西班牙人民,并志愿参加政府军对法西斯作战。在这次实际斗争中,他初次体会到了集体斗争的力量,这也多少批判了他一贯的个人主义人生观。1940年,他发表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肯定了西班牙人反法西斯的英勇斗争,态度与以前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变。但总而言之,海明威笔下的西方世界,充满着残暴、绝望、失败与死亡,因而有人认为他的作品主要是对西方文明的否定,是个虚无主义者。但是,即便是在海明威表现极度悲痛的小说中,他仍然做出正面的肯定:人生虽然无意义,无目的,无方向,但行为还得遵循一定的准则;茫茫人海中还有几个知心人,要生活得真诚、勇敢、有风格。一个人最大的成就莫过于在敌我悬殊的压力下保持风度,败要败得漂亮,虽然败于邪恶黑暗的势力,精神上还是胜利的——这胜利既表现于《丧钟为谁而鸣》中西班牙人民不折不挠的精神当中,也表现于《老人与海》中古巴渔民与大鱼的斗争之后的悲剧胜利中。 关于海明威的艺术风格,西方文坛争议不休,有人强调他的象征主义,有人强调他的讽刺,有人说是自然主义,还有人说是批判现实主义。 一个作家,对现实世界的认识越是明确,感情越是真实,越可能把他的思想融合于艺术形象当中。海明威不仅描绘当代事物的现象,而且力图反映当代的现实,特别是时代精神。他热忠于记录报道事物的现象:战争、狩猎、钓鱼、斗牛、赛马、拳击、酗酒、恋爱等等。这些在他的作品中都非常生动逼真。而对于他精心选择的生活材料,他经常习惯于采用两种手法。第一是新闻报道风格。他从年轻时就开始当记者,受到过严格的写作训练,可以巧妙的撰写短小的电文,简要额略、浓缩紧凑。他还采用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平淡而克制的陈述,很多时候真实而富有戏剧性,多少带有反讽的意味。第二种表达方式是采用有节奏的句子结构,多次使用重复、排比、反比等手法,旨在召唤一种心理印象,也就是所谓的印象主义手法。按照海明威专家卡洛斯·贝克的分析,《永别了,武器》一书的象征效果是靠一种细致而重复的暗示造成的。海明威的象征手法有三个方面:天、地、人。“天”指天气变化,例如雨,暗示灾难不幸,在小说里重复出现,在读者心理缓慢的建立起雨和灾祸的心理联想。具体的象征这样细致的重复,累积起来,便具有了排山倒海的巨大力量。“地”则是指地点,文中把平原、低地与战事、死亡、悲哀等联系到一起。高原、高山,不管是神甫的故乡,或是瑞士高山,总是与美好的幸福生活连接在一起。 海明威本人对他自己的艺术风格也有一定的看法。他说:“我有时觉得我的风格,与其说是直接的,倒不如说是暗示的。”他还说:“有许多作家满足于留下粗糙的大块文章,我则精雕细琢,磨成一课小小的宝石。”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使自己响誉世界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4年获诺贝尔奖,1961年自杀身亡。结束了他光辉、完美而又不幸的一生

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的硬汉形象解析

摘要海明威是美国一位作家,他常以短句及简单的词汇来表达丰富的情感,他的独到之处就是他彻底摆脱美国文学的束缚,以他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吸取民间的方言,使语言变得更加自然,更加生动活泼,从而开创了真正的美国文学。《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创作中的精品,也是他思想和艺术的总结。小说中所提到的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宽宏大量,对人和大自然充满爱心、有一种永远打不败的力量。他在精神上永远是个强者,永远是个“硬汉子”,“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海明威把现实主义和作品中的象征融为一体,表达了其深刻的内涵,即作者的勇敢、坚强和意志。

  关键词老人与海;硬汉精神;形象;解析

  

  1人类精神的塑造

  海明威小说塑造的硬汉形象,象征着一种人类精神,一种永恒并切超越时空的存在,把现实生活与哲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创造出了人类尊严、即在困难面前不弯腰的硬汉子。桑地亚哥是个老渔夫,独自一个人驾舟出海打鱼,在连续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的困境中,他没有放弃,并再度出海,终于捕获了一条大马林鱼。在返回的归途中又碰到了凶猛鲨鱼,经过殊死搏斗,最后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用老人的话来说:“人并不是生来就被打败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就是打不败他。”这就是海明威在小说中想揭示的道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与鱼的较量中充分地体现了出来了。老渔夫敢于挑战,充分证明了自己的勇气和信心。从这个意义上讲,老渔夫这样的英雄,不管他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尊敬的。因为,他给我们带来的是自信,是勇敢。只要我们勇敢地去迎接挑战,正如小说中小男孩所说的:“它没有打败你,它没有” "He didn’t beat you Not the fish"(from the Old Men and the Sea)。

  2硬汉精神

  海明威以自己精炼的语言塑造了桑地亚哥的形象,一个象征性的硬汉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勇敢、坚强和永不放弃。在桑提亚哥的背后是一种人类永恒的自信、自强和自尊,是一种永恒的人类精神,他激励人们向困难和死亡挑战。在海明威传奇小说中都塑造了一系列打不垮的硬汉英雄,我们解读海明威的作品时,要从硬汉精神和他的生活经历联系在一起。——他的生存环境、人生阅历等,都给人以极强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男子汉精神。《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代表着生存环境, 依赖的环境,也代表着与大自然角斗的竞技场。海明威塑造出一个个的硬汉形象,永远也不会衰败。老人与鲨鱼搏斗体现了作者心中决不屈服的生命力。桑提亚哥希望钓到大鱼的时候,可以使人联想到他渴望创造的奇迹。“狮子”是力量的象征,烘托了桑提亚哥对力量的向往和对黑暗临危不惧的精神。象征着老人追求勇敢和搏击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海明威式”的硬汉性格的体现。《老人与海》塑造了一个经典的硬汉形象。用小说中老人的话来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这就是小说《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己,以勇敢顽强的自信心去迎接挑战,他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他只能被摧毁而不能被击败("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老人与海》作为名著,有他深刻的一面,都透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东西,使他看到冰山在海上移动之所呈现的壮观景象,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老人桑提亚哥出海挑战大海的时候,是人类勇于挑战和渴望征服大自然,征服大海,渴望和一条真正的鲨鱼面对面的挑战。老人是人类的代表,他那抖擞的精神,和鲨鱼进行搏斗,最后是空着双手而凯旋。老人与海的挑战,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这就是征服的力量。从而验证了“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但永远不会打败他”的真正意义。

  3可以被毁灭,不能被打败

  《老人与海》这本书通过讲述一个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在他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被别的渔夫看作失败者的时候,可是他却以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终于钓到了一条大马林鱼。尽管鱼肉都被鲨鱼咬去了,但什么也无法摧残他的英勇意志。从而揭示了一个真理:人不是为了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老渔夫桑提亚哥的精神,体现的不仅仅是条硬汉,从他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的精神价值,是人类永远不变的永恒价值,这种价值包括人的自信。

  桑提亚哥的自信是绝对自信,是不以环境变化而变化的自信,是不用与他人比较的自信。在桑提亚哥的生存哲学中,即使遭遇到了极大的不幸,人也只能自信。在面对困苦甚至死亡的时候,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依靠,唯一支撑人们生存勇气的,只有自信。因此,我们活着就必须有自信,在海明威小说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从人的精神上来讲,所得到的自信,是从人勇于和命运的抗争得来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就是这样取得了胜利。总之,人的真正胜利就是最终战胜了自己。

  海明威的人生哲学,本来就是一场斗争,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虽然不是什么大英雄,但为生存下去,始终保持着一种观念,一种原则,即做人的尊严。他们有一定的精神追求,表现出了高度的自制行和忍耐行。桑提亚哥在危难中所表现的坚强意志和拼搏精神,就是他那种“人可以被消灭而不可被击败”的最典型的“硬汉”形象,这就是彻底的海明威的人生哲学。也是海明威晚年人生哲学的集中体现。

  4 现实意义

  海明威作品中所阐述的思想和海明威式的英雄,在今天,也具有普遍性意义。在生活困境中,做到自强不息。在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下,使人感到精神压力,疲惫不堪,要做到精神不倒,就要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要以不垮的精神,使自己成为强者。面对困难,仍然需要有海明威的精神,即人的肉体可以死亡,但精神永远不可战胜。

  海明威是塑造那些在强大的压力不屈不饶的人们,这也是他自己的人生哲学。《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提亚哥就是他那种人可以被消灭,而不可被击败的典型。常年的海上生活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记,铸就了他的“硬汉”性格。这就是彻底海明威式的人生哲学。这也是海明威晚年时人生哲学的集中体现,这种斗争精神是值得尊敬的。

  海明威的创作人生哲学反映了当代的现实,特别是时代的精神。同时,海明威也在宣扬一种人生哲学意义,即爱可能战胜死亡。海明威是钢性的汉子,他的作品中所阐(下转第20页)(上接第19页)述的思想和海明威式的英雄,在今天,也是具有世界性的意义。

  5结语

  海明威对死亡主题如此关注是和他一生的生死经历分不开的,他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作品向世人展示他的死亡意识,显示他对死亡的见解。海明威的死亡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可以说,海明威死亡意识是在他对死亡主题理解中形成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死亡更是对生命的肯定。海明威提倡用一种超然的态度去面对死亡,以硬汉子精神去面对死亡。《老人与海》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是作家创作的总结,都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象征性,这在美国文学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冰山原则”的最高体现,即冰山能够移动是它八分之一浮在水面——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参考文献

  [1]陈惇主编《外国文学名著精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2

  [2]海明威著 吴劳译《老人与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3]董衡巽编 《海明威谈创作》北京:三联书店,1985

   [4]陶洁美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杨任敬著 《20世纪美国文学史》 青岛出版社,1999

  [6]张伯香英美文学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7]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到三四十年代,海明威已经享有盛名,他到非洲的青山中寻找一种新的对抗,并反思了生活的富有与精神的懈怠,以一头风干在雪山上的狮子自励。海明威与哈德莉分离后,又与第二任妻子波琳感情出现危机,但这时他的创作个性和人格个性也日益突出。他以往在作品中建立的“勇气法则”此时演绎为一种个人色彩十分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一种正义感和使命感。纷纭多变的社会在他心目中只有正义和邪恶之分。

海明威一生经历了四次婚姻,感情生活动荡而痛苦。这导致了他对女性的两极态度,他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往往缺乏现实感。他的私生活极为放荡不羁,一生风流韵事不断,有过四次婚姻的他与众多女性传出过绯闻,并被数名女友斥为“始乱终弃的负心人”。然而,在这位情感浪子的一生中,唯独对好莱坞女星玛琳·黛德丽始终保持着纯洁如一的爱。美国波士顿肯尼迪总统图书馆首次公开展出了海明威和黛德丽之间近三十封书信和电报,由此披露了一代文坛巨匠与性感“银幕女神”之间那段长达三十年的柏拉图之恋。

1934年,黛德丽和海明威在法国的一艘豪华游船上一见钟情。当时,海明威刚结束东非旅行,途经巴黎准备回到美国的暗礁岛,而黛德丽则完成了最后一次德国之旅,准备返回好莱坞。从此,两人开始通信。海明威曾向朋友透露:“当黛德丽浮在水面,游向那些追逐着她的目光时,我却沉没水底。”而黛德丽在给海明威的信中写道,“我想是告诉你我一直在思念你的时候了。我一遍遍读你的信,把你的照片放在我的卧室里,常常无助地看着它。”这段爱情非常纯粹,非常柏拉图,连他们自己都相信会有故事,但夜幕低垂的一刻,什么都没有发生。

海明威生前写给当时德国著名影星玛琳·黛德丽的信件,在公众面前公开。两人曾称他们之间为“柏拉图式”的关系,而从他们的通信中却能看到有不少火辣辣的情话。在其中一封信中,海明威写道:“我也爱你,你那带有毁灭性的美丽。”还在信尾署名昵称“爸爸”。另一封信中,海明威还问到玛琳在影片中抽的是哪种雪茄,这样他就能与她抽同样的雪茄。这些海明威在1949年至1959年从古巴、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肯尼亚等世界各地写来的信,被玛琳的女儿捐赠给了波士顿的肯尼迪图书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1023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1
下一篇2023-08-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