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一
众所周知,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这首《太常引》,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土的政治理想。从这首词的内容看,此词可能是公元1174年(宋孝宗淳熙元年),作者在建康(今江苏南京)任江东安扶司参议官任上所作。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收复中原。但他的建议根本不被人理睬,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词人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作者在中秋之夜,对月抒怀,很自然地想到与月有关的神话传说:吃了不死之药飞入月宫的嫦娥,以及月中高五百丈的桂树。词人运用这两则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借以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阴暗的政治现实的矛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己任,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想到功业无成、白发已多,作者怎能不对着皎洁的月光,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这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词的下片,作者又运用想象的翅膀,直入月宫,并幻想砍去遮住月光的桂树。想象更加离奇,更加远离尘世,但却更直接、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现实理想与为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更鲜明地揭示了词的主旨。 作者这里所说的挡住月光的“桂婆娑”,实际是指带给人民黑暗的婆娑桂影,它不仅包括南宋朝廷内外的投降势力,也包括了金人的势力。因为由被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南归的辛弃疾,不可能不深切地怀想被金人统治、压迫的家乡人民。进一步说,这首词还可以理想为一种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即扫荡黑暗,把光明带给人间。这一巨大的意义,是词人利用神话材料,借助于想象和逻辑推断所塑造的形象来实现的。 总之,辛弃疾的这首词,无论是从它的艺术境界,还是从它的气象和风格看,他都与运用神话传说的浪漫主义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作者通过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来解决现实的苦闷与实现理想的浪漫主义手法的特点,是一首富于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优秀词章。[2]
赏析二
咏月抒怀,早已成为古今中外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词中篇什,缠绵悱恻,伤怀念远,幽情寂寂者多;思与境谐,景与情会,“飘飘有凌云之气”(王闿运《湘绮楼词选》评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语)者少。而像辛弃疾这样情思浩荡,神驰天外,异彩纷呈,爱国壮志隐含其中者,尤不多见,宜乎陈廷焯称其为“词中之龙也”(《白雨斋词话》卷一)。 据词题知作于淳熙元年中秋夜,时稼轩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吕叔潜字虬,余无可考,似为作者声气相应的朋友。破题写中秋的圆月皎洁,似金波,似飞镜。“转”而“磨”,既见其升起之动势,复见其明光耀眼,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金波”,形容月光浮动,因亦指月光。《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月穆穆以金波”。颜师古注:“言月光穆穆,若金之波流也”。苏轼《洞仙歌》词:“金波淡,玉绳低转”。“飞镜”,飞天之明镜,指月亮。甘子布《光赋》:“银河波曀,金颸送清,孤圆上魄,飞镜流明”。李白《把酒问月》诗:“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因明月而思及姮娥,遂有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姮娥”,即嫦娥,传说中的月中仙女。《淮南子·览冥训》:“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高诱注说,她后来“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白发欺人,壮志难酬,正是稼轩此时心情的写照。他南来至今已十二年。初,始终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族侄赵昚(孝宗),一时之间,南宋朝野弥漫着准备抗战的气氛。但经“符离之败”,“隆兴和议”,事实证明赵昚也是畏敌如虎的投降派。1165年(乾道元年),稼轩上赵昚《美芹十论》;1170年(乾道六年),上宰相虞允文《九议》,七年之内,连同另两篇,四次奏议,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恢复之事,但始终冷落一旁,未被采纳。写于同年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云:“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所以这“问姮娥”是含有无限凄凉意的。虽用薛化能《春日使府寓怀》“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却决不是一己之哀愁。 下片陡转,如高山坠石,不知其来,突变为奋发激扬之音:“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豪情胜概,壮志凌云,大有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三首其三)之势。此是勉友,亦是自勉。一结更发奇思异想,把这股“英雄语”(周济语)、“英雄之气”(陈廷焯语)推向高峰:“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杜甫对明月怀念家人云:“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一百五十日夜对月》)。如此“可照见家中人也”。后来他漂泊夔府孤城,离家千里,此时对月,想像又不同:“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月》)。由于自己的孤寂,想象姮娥也会孤寂。稼轩襟怀高阔,他斫却婆娑摇曳的桂枝,是为了使洁白、清纯的月光,更多地洒向大地、人间!《酉阳杂俎》称: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遂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词源自传说故事,前人诗句,但内蕴丰厚多了。周济《宋四家词选》眉批谓此词“所指甚多,不止秦桧一人而已。”夜宴中秋,对客把酒,词人抒发他的“烈日秋霜,忠肝义胆”,只是点到而已。他准确地把握了“诗亦相题而作”(瞿佑《归田诗话》)的道理,由首至尾未离中秋咏月,只是意在月外,出之于飞腾的想象,使“节序”之作更上一层楼。
上片写作者游历所引起的感慨。开头三句总叙游历江淮和荆湖期间的豪情逸兴。“望长山远水”四句分两处表述:一是游荆湖登岳阳楼所见。那荆州一带雄伟秀丽的景象和开阔的境界,激励着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二在南京“尝与友人命酒层楼”,目睹山河之胜,可却从“夕阳枯木”的凄凉景色中,不禁触发他感叹起建都金陵的“六代兴衰”来。在回溯六朝的历史中,作者又由六朝故物,“孙、刘虎视遗迹”回忆起三国的英雄。由今思古,由物及人,“扶起仲谋”三句,表达他对吴主孙权和蜀主刘备的无限怀念,仰慕他们的雄才大略和英雄业绩,鄙视刘琮的庸懦无能,并以此反衬孙、刘。因此,“扶起”、“唤回”与“笑杀”,表现他对历史人物的鲜明态度。由此人们可以看到作者对现实的用心:他恨南宋王朝最高统治者的无能,而渴望有孙、刘这样的贤君来当政,也鄙视、痛恨像刘琮那样当权的投降派。含义是深刻的,起着影射现实的作用。“归来也”三句进而写他从巴陵回到京都临安,诵了友人“东南妩媚,雌了男儿”之句后的感触。把他对现实的感伤,全部蕴藏在“叹息”二字里,从而自然地过渡到下片。国势日非,可南宋统治者仍纸醉金迷,西湖内外,一派歌舞升平景象,使得作者感到忧伤。歇拍句“是梦耶非”不过是以不肯定的语气,来肯定归来所见所感的真切罢了,对比在金陵的所见所感,起着感情的深化作用,讽刺意味是浓郁的。
下片直抒自己对南宋君臣文恬武嬉、歌舞湖山的愤慨。“诸君傅粉涂脂”九句,承“对西湖叹息”,由“人”及“物”具体展开描述,来说明“叹息”的原因:首先是南宋统治阶级只知游山玩水、沉迷声色、不问战事的荒*腐朽。“南北战争都不知”一句,以嘲弄的口吻,突出地反映他们享乐腐化的程度,表达作者强烈的愤恨。这与孙权、刘备的志在天下、身体力行是很好的对照;其次是西湖的自然秋色一派萧索凄凉,太令人感伤。这与游建康、巴陵一带所见山河壮丽景象又是一对照,烘托出国势的衰危;最后是“诸君傅粉涂脂”的严重后果:蒙古军队加紧侵扰,从东边的淮水到西边的四川,战火遍地,民不聊生。“万里腥风送鼓鼙”一句形象地表现出敌人进犯的嚣张气焰。这些景物便成了作者感情外射的产物,寄托他对国危敌占的强烈愤恨和忧伤,深刻地表达他对国家、人民命运的关切。最后三句却又调转笔锋,向文墨之士猛击一掌,指出国家政局已败坏到如此地步,会耍笔杆子也无用。于国事毫无补益,只能表明自己的幼稚可笑。以此提醒人们应该用长枪利剑去抵抗敌人,挽求国难,收复失地。作者对这些文人的鄙视(亦包含对自己的嘲笑),又从另一侧面反映他对抗敌救国的积极态度和急切心情。
全词对比衬托强烈,脉络清晰,感触深刻。作者对南宋统治集团的愤恨,实际也是“胸中之勃郁”的集中表现,因为国事的忧与愤,对一个爱国者来说,往往是交织在一起而难于分开的。
1、建康层楼[元代] 王冕
层楼危构出层霄,把酒登临客恨饶。
草色不羞吴地短,雁声空落楚天遥。
江山如画知豪杰,风月无私慰寂寥。
六代繁华在何处?败红残绿野萧萧。
2、送钦上人[元代] 王冕石头城下五更秋,高挂云帆得顺流。
铁瓮缘江即东府,璚花隔岸是扬州。
作家相见本无语,在客别离殊有愁。
后夜相思好明月,老夫乘兴独登楼。
3、题画飞白竹[元代] 王冕潇洒三君子,是伊亲弟兄。
所期持大节,莫负岁寒盟。
4、应教题梅[元代] 王冕猎猎西风吹倒人,乾坤无处不生尘。
胡儿冻死长城下,始信江南别有春。
5、鸲鹆谣[元代] 王冕鸲鹆入树腹,雎鸠乱关关。
妖氛扇幽邃,幻惑成至欢。
漫漫恣宵旰,终永期无患。
凄雨苦何其,余花惨无颜。
风俗陡衰毁,教化委荆菅。
君子致远虑,隐忧增忾叹。
6、雪麓渔舟图[元代] 王冕大山小山无寸青,长江万里如月明。
楚天不尽鸟飞绝,老树欲动风无声。
何人方舟顺流下,草衣箬笠俱潇洒。
篷底有儿能读书,不是寻常钓鱼者。
玄真子,陶朱翁,避世逃名俱已矣,
后来空自谈高风。
我视功名等尘垢,何似忘言付杯酒。
武陵岂必皆神仙,桃花流水人间有。
7、画猫图[元代] 王冕吾家老乌圆,斑斑异今古。
抱负颇自奇,不尚威与武。
坐卧青毡旁,优游度寒暑。
岂无尺寸功?卫我书籍圃。
去年我移家,流离不宁处。
孤怀聚幽郁,睹尔心亦苦。
时序忽代谢,世事无足语。
花林蜂如枭,禾田鼠如虎。
腥风正摇撼,利器安可举?
形影自相吊,卷舒忘尔汝。
尸素慎勿惭,策勋或逢怒。
8、初夏闲兴[元代] 王冕支颐坐鸿蒙,隐隐窥太古。
我生尚无怀,于焉事巢许?
两曜如过客,万汇皆逆旅。
寒去暑复来,谁宾复谁主?
齐物不足论,有酒且容与。
推窗看游云,山花坠红雨。
9、有题[元代] 王冕红草流光锦绣衢,龙旗千乘拥金舆。
指挥漫说丁都护,献赋可怜扬大夫。
花压翠楼秋雨重,雪围毡屋夜灯孤。
行人只说山川好,不信沙尘上鬓须。
10、临江寺[元代] 王冕山灵本是爱山农,况是登临重复重。
海水浮来多怪石,云霄上接有高松。
忘情浅浅溪中鸟,不雨深深洞底龙。
带甲如今满天地,烟霞合此寄高踪。
11、对菊[元代] 王冕世路多诘屈,吾行已悠悠。
陶公归去来,此志良可求。
开怀对黄花,万事一笑休。
得酒漫斟酌,更为斜阳留。
人生适意耳,何用从远游?
五湖有闲棹,三峡无安流。
所以旷达士,不为贫贱忧。
纷纷刀锥辈,琐稍非我俦。
12、对月[元代] 王冕己卯八月十五夜,天地万里无云烟。
明月忽自海底出,皎如玉鉴当空悬。
清辉潋滟破幽溟,山河倒浸无馀景。
丹桂香消白兔愁,玉宇琼楼不禁冷。
南箕北斗潜光华,江汉无声流素波。
老夫于此兴不浅,有月无酒将奈何?
天上谁观羽衣舞,人间那得清虚府?
世情乖异每变更,月色何尝有今古?
秋风飘飘度箜篌,东家西家登大楼。
相期玩赏醉终夕,岂知别有穷途愁?
回首天涯故人少,白露凄凄下庭草。
欲持此意问嫦娥,孤雁一声关塞晓。
13、梅花[元代] 王冕三月东风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浇。
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
14、素[元代] 王冕断云流水孤山路,看得春风几树花。
骑马归来城郭是,月明箫管起谁家?
15、赠蒋清隐[元代] 王冕门外好山千万重,翠涛百顷罗云松。
细水幽回杂花远,三径修竹来秋风。
灵籁泠泠动清操,世外红尘飞不到。
白月流光抱石台,高人潇爽长吟啸。
起居闲闲趣有馀,看山看水还看书。
木瓢满酌示真率,不知轩冕为何如?
太华终南青未了,北山移文为谁道?
君不见孤竹夷齐久寂寥,首阳薇蕨今荒草。
16、楚汉两城[元代] 王冕楚汉英雄今寂寞,两城相倚旧封疆。
荒台落日酣红叶,古墓秋风老白杨。
岂是有为增感慨?便令无事亦凄凉。
徘徊望尽东南地,芦苇萧萧野水黄。
17、满目青山轩[元代] 王冕满目青山似画图,道人于此即安居。
不知世上功名好,但觉门前车马疏。
风月四时同笑傲,乾坤千古一蘧庐。
我生亦有林泉癖,欲老衡茅愧不如。
18、白马湖[元代] 王冕十八里河船不行,江头日日问潮生。
未同待诏沈金马,却异看花在锦城。
万里春风归思好,四更寒雨客灯明。
故人湖海襟怀古,能话旧时鸥鹭盟。
19、偶成[元代] 王冕青山绿水从人爱,野鹤孤云与我同。
所适不须论丑好,相逢漫尔说英雄。
乐游花木萧萧雨,梓泽亭台澹澹风。
兴废故无今昔异,几回搔首月明中。
20、清明后日[元代] 王冕旅游忽过清明节,百感中来与愿违。
杨柳亭台春寂寂,杏花村落雨霏霏。
青山对面人何在?白发倚门身未归。
薄暮登高重惆怅,岂因萧飒故山薇?
21、梅花屋[元代] 王冕荒苔丛筱路萦回,绕涧新栽百树梅。
花落不随流水去,鹤归常带白云来。
买山自得居山趣,处世浑无济世材。
昨夜月明天似洗,啸歌行上读书台。
22、墨梅[元代] 王冕我家洗研池边树,朵朵花开澹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3、白梅[元代]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24、初夏闲兴[元代] 王冕支颐坐鸿蒙,隐隐窥太古。
我生尚无怀,于焉事巢许?
两曜如过客,万汇皆逆旅。
寒去暑复来,谁宾复谁主?
齐物不足论,有酒且容与。
推窗看游云,山花坠红雨。
25、柯博士画竹[元代] 王冕湖州老丈久已矣,近来墨竹夸二李。
纷纷后学争夺真,画竹岂能知竹意。
奎章学士丹丘生,力能与丈相抗衡。
长缣大楮纵挥扫,高堂六月惊秋声。
人传学士手有竹,我知学士琅玕腹。
去年长歌下溪谷,见我忘形笑淇澳。
我为爱竹足不闲,十年走遍江南山。
今日披图见新画,乃知爱竹亦如我。
何当置我于其下,竹冠草衣相对坐,
坐啸清风过长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