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是苏轼笔下的丰收之美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
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译文
难得今年大麦和小麦丰收,千亩地绿浪渲染了整个天空。天工造化,花朵颜色极为鲜艳。
山简晚上回来时酩酊无所知而被儿童嘲笑,瑞香花花色妖红,气如熏香。
赏析
“惭愧今年二麦丰”,词篇开端直抒胸臆,直接抒发对于丰收的无比喜悦之情,词人感叹难得像今年这样大麦、小麦都有一个好收成,语言极其浅显、通俗,而蕴含于其中的欣喜却十分浓厚,“惭愧”二字便把这种情感和盘托出。“千畦细浪舞晴空”是对具体的丰收之景的描写,那千畦的麦子随风飘动,泛起一层又一层的细浪,在晴空之下欢欣起舞,“舞”字以拟人化的手法把麦浪翻飞的姿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描写大片麦浪在晴空下翻滚的场景,显示麦子的生势挺拔,表达了作者对眼前丰收景象的喜悦心情,也表现出作者对农事的关心。而且,这一句和“惭愧今年二麦丰”妙用点染之法,先微微点起二麦丰之事,千畦细浪、舞晴空便是大笔涂抹,极力渲染出丰收的盛况。“化工余力染夭红”,造物者在化育万物、成就丰收之余,还把瑞香花染得夭红无比,绚烂多姿,给人以热烈、希望与痛快之感,这是从侧面描写丰收。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两句巧用晋代山简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的有趣故事,写出因丰收而无比欢快的乡民与儿童。百姓因丰收而欢娱,因欢娱而共庆共饮,喝得酩酊无所知,街边的儿童观之天真地拍手欢笑,词人眼中的人们那么沉醉于丰收之乐中,作为太守的他的心情便可想而知了。“甚时名作锦薰笼”,此句照应上阕中的化工余力染夭红,笔法流动中又有着严谨的构思,词人观赏着鲜艳欲滴的瑞香花,自问着:瑞香花何时又叫做锦薰笼了呢?赏花的情趣中是丰收的快意,看似无聊、无理的询问中体现的也正是内心按捺不住的悦然。词人用描写瑞香花花色夭红,气如薰香,流露出对花的喜爱和赏花的欢愉之情,用对花的赞美衬托丰收的喜悦。
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第一,欲投人处宿”这个句子分明有个省略了的主语“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见得“我”在游山,句句有“我”,处处有“我”,以“我”观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处宿”而要“隔水问樵夫”,则“我”还要留宿山中,明日再游,而山景之赏心悦目,诗人之避喧好静,也不难于言外得之。第三,诗人既到“中峰”,则“隔水问樵夫”的“水”实际上是深沟大涧;那么,他怎么会发现那个“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树林,有音响。诗人寻声辨向,从“隔水”的树林里欣然发现樵夫的情景,不难想见。既有“樵夫”,则知不太遥远的地方必然有“人处”,因而问何处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诗人侧首遥望的情景,也不难想见。
浣溪沙是词牌名,是哪一首?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作者: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倚栏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宋苏轼
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浣溪沙
宋苏轼
旋抹红妆看使君。三三五五棘篱门。相挨踏破蒨罗裙。老幼扶携收麦社,乌鸢翔舞赛神村。道逢醉叟卧黄昏。
浣溪沙·席上赠楚守田待制小鬟
宋 苏轼
学画鸦儿正妙年。阳城下蔡困嫣然。凭君莫唱短因缘。
雾帐吹笙香袅袅,霜庭按舞月娟娟。曲终红袖落双缠。
浣溪沙·有感
宋 苏轼
傅粉郎君又粉奴。莫教施粉与施朱。自然冰玉照香酥。
有客能为神女赋,凭君送与雪儿书。梦魂东去觅桑榆。
浣溪沙·徐州藏春阁园中
宋 苏轼
惭愧今年二麦丰。千畦细浪舞晴空。化工余力染夭红。
归去山公应倒载,阑街拍手笑儿童。甚时名作锦薰笼。
浣溪沙·九月九日二首
宋 苏轼
珠桧丝杉冷欲霜。山城歌舞助凄凉。且餐山色饮湖光。
共挽朱轓留半日,强揉青蕊作重阳。不知明日为谁黄。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
宋 苏轼
一别姑苏已四年。秋风南浦送归船。画帘重见水中仙。
霜鬓不须催我老,杏花依旧驻君颜。夜阑相对梦魂间。
浣溪沙·有赠
宋 苏轼
惟见眉间一点黄。诏书催发羽书忙。从教娇泪洗红妆。
上殿云霄生羽翼,论兵齿颊带风霜。归来衫袖有天香。
浣溪沙·荷花
宋 苏轼
四面垂杨十里荷。问云何处最花多。画楼南畔夕阳和。
天气乍凉人寂寞,光阴须得酒消磨。且来花里听笙歌。
“惭愧”的意思是:指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也是感幸之词,意思是多谢、难得、侥幸。
惭愧[ cán kuì ]
引证解释:
1、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
巴金 《哑了的三角琴》:“说来惭愧,我们所答应他的事情并不曾做到。”
2、感幸之词。意为多谢、难得、侥幸。
《儒林外史》第三八回:“ 郭孝子扒起来,老虎已是不见,说道:‘惭愧!我又经过了这一番!’”
造句:
1、用父母的血汗钱去大肆挥霍,是人都应该感到惭愧。
2、这次考试又考砸了,回到家时,看着妈妈期待的眼神,我感到十分惭愧。
扩展资料:
近反义词辨析
近义词:羞惭[ xiū cán ]
释义:感到羞耻和惭愧。
刘大白 《金钱》诗:“羞惭也羞惭!白住白吃白穿!”
反义词:得意[ dé yì ]
释义:满意,感到满足时的高兴心情。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十三章:“ 陆希荣 得意地笑了笑,说:‘不瞒你说,我现在是西北潘记皮毛公司的副总经理。’”
1、龙腾、飞特
2、儒言、超凡
3、布克、啸天
4、思享、凤凰
5、振国、华茗
6、浪淘、博厦
7、山香、麦丰
8、天韵、开瑞
9、春雨、木人
10、超越、上宸
11、育才、巴顿
取网名的原则:
取网名要合情合法,不得使用网名贬低、伤害他人或诋毁历史人物。取一个愉悦自己吸引大众的网名实在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
但是在网络活动中我们应当树立起自己的道德法律观念,不得恶搞、伤害他人(历史人物)情感,以免引来口水与法律的惩罚。
作文标题: 阅读存折 《轮子上的麦小麦》
关键词: 轮子 存折 小学四年级
本文适合: 小学四年级
作文来源: https://Zwliuxue86com
本作文400字是关于小学四年级的作文400字,题目为:《阅读存折 《轮子上的麦小麦》》,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阅读存折《轮子上的麦小麦》
阅读者
作者
出版社
阅读时间
阅读方式
丁丁开飞机
中国
殷健灵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近期
独自阅读
内容介绍
麦小麦和妹妹麦小叶、爸爸麦丰、妈妈苏月芊一家人过着简朴而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随着一个神秘女人的出现,他们不得不经常搬家,起初,麦小麦以为妹妹是保养的,后来,她终于知道了家里的秘密:原来自己才是那个神秘女人余亚的亲生女儿。当年妈妈为了去南方过“幸福”生活,狠心地扔下了自己和爸爸,后来生活发生了变故,她也由于思女心切,经常跟踪麦丰一家。当得知余亚已经进入癌症的晚期,这善良的一家决定让麦小麦陪同妈妈走完最后的时光。
好词
好词
郑重其事无处不在光华四射蒙蒙细雨
垂头丧气心不在焉五花八门别出心裁
洋洋得意心细如发井然有序开诚布公
水落石出宽宏大量行色匆匆昏昏欲睡
迷迷糊糊犹犹豫豫黑咕隆咚顺顺当当
少言寡语面面相觑
好句
好句
1.天正阴着,太阳害羞地躲在灰扑扑的云层后面,阳光像是给筛过了,稀稀拉拉地掉下来。2.她看上去更憔悴了,像荒原上的一株枯草。
3.麦小麦的睫毛颤动了一下,她能感到妈妈温热的泪水正流淌在她的脸上。
5.有那么一瞬间,一个可怕的想法像一只黑鸟从麦小叶心头掠过。
6.就好像一只胀得太满的气球给戳了一针,那气球才慢慢松缓过来。
7.暮色渐浓,街灯亮了,灯光从人行道上投下奶酪样的一团光影。
8.这个秘密好像一道闪电,划破了阴云浓布的天空,冰凉的雨点把麦小麦浇了个透湿。
9.他笑的很奇怪,嘴角往后翘,笑的眼睫毛都挤到一块儿去了。
感悟
这是一个悬念迭起的故事,幽默而优伤,成长往往是一夜之间发生的,就像故事中的麦小麦和麦小叶。我发现,“原来‘亲情’,更重要的是‘情’,而不是‘亲’。”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与自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比如麦小麦的养母,她虽然跟小麦没有“血脉相连”,但谁能说她不是像亲人一样爱着麦小麦?谁能说她之间没有亲情?她甚至疼爱麦小麦胜过自己的亲生女儿呢。
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都过着衣食无忧、无忧无虑的生活。看到爸妈逼迫我们学习、为我们报了辅导班、要我们学这个学那个,总觉得他们要求我们太严格,有时候也喜欢发发小脾气,跟他们顶顶嘴。但看了这本书后,我懂得了父母的严格和唠叨也是爱我们的方式,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全部、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最爱。他们希望我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长大,成为一个自食其力对社会有用的人。他们对我们有着无私的关爱,这种爱既有“亲”也有“情”。我们应该慢慢体会大人的良苦用心,以后少和父母顶嘴,要知道好好学习,尊师敬长,用最好的成绩报答大家。
作者
简介
殷健灵:女,1971年生,汉族。祖籍江苏镇江,生于上海。199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法政系,法学学士,文学硕士。现任职于现代家庭杂志社。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纸人》、《玻璃鸟》、《月亮茶馆里的童年》、《哭泣精灵》、《轮子上的麦小麦》,散文集《纯真季节》、《临界情感》,中篇小说集《青春密码》、诗集《盛开的心情》等。曾获“巨人”中长篇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大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上海市“十大文化新人”等奖项。
读书
箴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谢谢,baby 的精美信纸!
他的重大贡献在于和欧阳修一起建树了一种稳定成熟的散文风格,世称“欧苏“。他的诗清新自然,逢源自始,似信手拈来,亦庄亦谐,大巧若拙,题材广阔,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化,是宋诗走向成熟的标志。
其代表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海棠》,《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赠刘景文》,《春夜》,《荔枝叹》等。
(一)、苏轼的文道观与苏轼散文的艺术风格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认为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认为欧阳修“论大道似韩愈”、“记事似司马迁”(《六一居士集叙》),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但苏轼的文道观在北宋具有很大的独特性。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物固有是理,患不知之,知之患不能达之于口与手。《答虔倅俞括》)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例如“日与水居”的人“有得于水之道”(《日喻》;此点与《庄子·养生主》“庖丁解牛”相同)。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象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苏文的风格则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同样的目的。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苏轼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他热心奖掖后进,培植不少人才。他的作品在宋代广为流传,对宋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苏诗受到金代诗人、明代公安派作家和清代宗宋派诗人的推崇。苏文长期沾溉后学,其小品随笔更开明清小品文的先声。
史论、政论—
苏轼擅长写议论文。谈史议政的论文,包括奏议、进策、史论等,大都是同苏轼政治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作品。他早年写的史论有较浓的纵横家习气,有时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如《贾谊论》责备贾谊不知结交大臣以图见信于朝廷。除有一部分大而无当带有浓厚的制科气外,确也有不少有的放矢、颇具识见的优秀篇章。如《进策》、《思治论》、《留侯论》等,见解新颖,不落窠臼,雄辩滔滔,笔势纵横,善于腾挪变化,体现出《孟子》、《战国策》等散文的影响。如《留侯论》谓圯上老人是秦时的隐君子,折辱张良是为了培育其坚韧之性;《平王论》批评周平王避寇迁都之失策,见解新颖深刻,富有启发性。这些史论在写作上善于随机生发,翻空出奇,表现出高度的论说技巧,成为当时士子参加科场考试的范文,所以流传极广。
2小品文
史论、政论虽然表现出苏轼非凡的才华,但杂说、书札、序跋等议论文,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所写书札尺牍如《上梅直讲书》、《与李公择书》等,大都随笔挥洒,不假雕饰,使人洞见肺腑。随笔、杂感、琐记,写人记事,言简而明,信笔挥洒,颇饶情致。如《记承天寺夜游》、《记游松风亭》,随手拈来,即有意境和性情。此类文字,实开晚明小品文一派。另有《仇池笔记》,亦系后人辑录而成。它们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所以比史论和正论更加具备美文的性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