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古韵,向有十大名曲一说。这十大古代名曲分别为《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
、《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据专家考证,这些古代名曲的原始乐谱大都失传,今天流传的不少谱本都是后人伪托之作。这些乐曲被历代乐师冠以十大古曲名,以历史典故为旁衬,从而借古人之旧事以壮声势。本文选其四曲,重点在于与读者共话古曲背后的逸事。
■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阳春白雪》
相传《阳春白雪》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
阳春白雪的典故出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么?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啊?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当歌曲再增加一些高难度的技巧,即“引商刻羽,杂以流徵”的时候,国中和者不过三数人而已。宋玉的结论是,“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阳春白雪这个典故说明了不同的欣赏者之间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存在着的巨大差异。乐曲的艺术性越高,能欣赏的人就越少。不得不承认,这种差异又和欣赏者的主观趣味有很大关系,有时很难得到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从这点来说,古今并无太大区别。今人欣赏音乐,大都是“入耳为佳,适心为快。”
“雪唱与谁和,俗情多不通。”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是不能离开“雪唱”和“俗情”的。任何音乐似乎越通俗,支持者也越众。这和今天票房收入最好的往往是流行歌曲演唱会是一个道理。当然高雅的艺术自有其价值,时代愈久,愈弥足珍贵。
不少资料在诠释古曲《阳春白雪》的主旨时,都称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很显然这是在“阳春白雪”四个字的字面上解题了。阳春白雪的典故和琴曲《阳春白雪》年代相隔太远,已无音乐上的关联。
《阳春白雪》曲倒是很有可能与元代的散曲有关。元代杨朝英的《阳春白雪》是一本著名元代散曲集。元曲在曲韵及格律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阳春白雪》中收录的白仁甫的《驻马听》中有这样的句子,“白雪阳春,一曲西风几断肠。”可见元代已有阳春白雪这支曲子。
至于元代令人“几断肠”的《阳春白雪》曲,如何演变为今日轻快流畅的乐曲,已不可知。
■逸士胸怀鸿鹄之志——《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最早的版本载于明代崇祯七年(1634)刊印的《古音正宗》。《古音正宗》这样解题《平沙落雁》:“盖取其秋高气爽,风静沙平,云程万里,天际飞鸣。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此时,正是明朝饱受内忧外患困扰的时代。朱明王朝祚运将尽,天下有识之士无不忧心忡忡。也许“借鸿鸪之远志,写逸士之心胸也”两句,正是中心点题之句,以示儒家倡导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
逸士即隐士,指隐居山林的读书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的说法。逸士虽“处江湖之远”,但社会影响力有时并不弱于“居庙堂之高”者。
最早的隐士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诸葛亮、陆机、王猛、谢安等历史名臣都曾有过隐逸的经历。真正的隐士应该“只钓鲈鱼不钓名”,但是,自魏晋以降,隐逸却有极端化、世俗化的倾向。他们把隐逸做为获取名誉和功利的手段。
士人的隐逸,根据其价值取向,大致可分为儒之隐和道之隐。前者有一定的功利色彩,天下有治则进,天下无道则隐。儒之隐者大都抱有“兼济天下”的抱负。而道之隐则无任何功利目的,通过遁世来使心灵获得最彻底的明澈和宁静。对于那些既有从政经历又有隐逸经历的人来说,其隐逸分为仕前隐和仕后隐,即先隐后仕和先仕后隐。《平沙落雁》所表现的“逸士心胸”中的逸士,虽身处隐逸之地,犹胸怀“鸿鹄之志”,应属于儒之隐和仕前隐。
要真正做到彻底的隐逸,谈何容易。隐者表面上超脱,但内心里也许从未平静过。从这个角度来看,《平沙落雁》的曲中之音和曲外之意,包涵了对怀才不遇而欲取功名者的励志,和对因言获罪而退隐山林者的慰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在先秦时代广为流传,是一首能引起人们对美好友谊无限向往的乐曲。传载了琴曲的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公元前四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郑国人列御寇在《列子·汤问》中记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无论是“志在高山”,还是“志在流水”,伯牙在曲中每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领会其意。每段曲弹奏完毕,钟子期“辄穷其趣”,把曲中意象解说得淋璃通透。伯牙于是离开琴而叹道:“善哉,善哉,阁下能听出曲中志趣,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我哪里能隐藏得了我的心声呢?”于是二人成为人生知己。
《高山流水》以及伯牙钟子期这一段千古佳话,之所以能在两千多年里广为流传,概因其包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文化精神在这段佳话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明代朱权成的《神奇秘谱》对此做了精当的诠释:“《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高山流水》蕴涵天地之浩远、山水之灵韵,诚可谓中国古乐主题表现的最高境界。
而这个佳话得以流传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伯牙与钟子期之间那种相知相交的知音之情。当知音已杳,伯牙毅然断弦绝音。岳飞在《小重山》一词中“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正是伯牙当时心境的准确反映。想必伯牙的琴曲曲高和寡,凡夫俗子自然难以领会其乐曲的精妙。所以伯牙才会感到孤独,才会发出知音难觅的感慨。
■气盖世兮时不利——《十面埋伏》
如果要推选华夏战神,项羽无疑应属第一人选。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项羽具有不可一世的胆识和气势,古今少有。做为暴秦的终结者,项羽创造了很多奇迹。例如巨鹿之战,面对秦军,诸侯皆惧。惟项羽率领楚军死战强大的秦军。勇猛之余,项羽残暴的一面也相当惊人。早年攻襄城之战中,由于秦军誓死不降,襄城被攻破后项羽将守城将士“皆坑之”。巨鹿之战后,项羽下令将秦将章邯手下二十万秦军将士全部坑杀。然而,残暴并非项羽的致命伤。项羽最大的失误在于,没有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政治联盟。秦亡之后,天下纷争。项羽曾经自封西楚霸王,并以裂土分封、功臣为王的方式分封天下,但这次分封后,诸侯们并没有效忠于他。由于他的残暴和赏罚不明,使得他在诸侯间缺乏公信力。
刘邦与项羽两军对阵时,项羽曾对刘邦说:“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刘邦虽在气概上略输一筹,但他不以为意,大笑着说:“吾宁斗智,不能斗力。”最后的胜利总是属于那些更有政治智慧和权谋手段的人。
公元前202年,楚汉相争接近尾声,双方会战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三十万汉军围住了十万楚军。汉方为瓦解对方军心,就叫兵士们唱起了楚歌,楚兵大多离家已久,早已厌倦了连年征战。楚军中有人开始唱和,军心彻底动摇。一看大势已去,项羽已无计可施,对虞姬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则和道:“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唱完便拔剑自刎而死。项羽后来逃到乌江边,面对滔滔的江水,仰天长叹道:“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于是拔剑自杀。
后人根据这一段垓下之战创作了著名的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十面埋伏》的主角是刘邦和汉军,乐曲高昂激越、气势磅礴;而《霸王卸甲》的主角是项羽和楚军,乐曲沉雄悲壮,又凄楚宛转,重在描述项羽在四面楚歌声中与虞姬诀别的场面。前者是赞歌,后者则是挽歌。
《十面埋伏》激烈跌宕的旋律,表现的不仅仅是胜利者的欢欣鼓舞,还有失败者的慷慨悲壮。
不知道是不是这个
〈没有如果〉 (三立《败犬女王》片头曲)
严爵:你只想要听一首歌,现在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爱你。
静茹全新风格轻快节奏歌曲,取材自日本新女歌手青山黛玛的畅销曲〈留在我身边〉,经再创作之后,为静茹量身订作一首全新轻摇滚曲风。无论在旋律、节奏、配器上,都是最适合静茹的完美打造,静茹唱得很愉快,为爱情带来积极的气氛。歌词讲述在爱情里面,不要用「如果」来作为不勇敢的借口。试了才知道,不要等到一切都已太迟。
〈别再为他流泪〉
易桀齐:像这一首情歌一样,爱情就一气呵成了。
静茹的十年好友易桀齐暨〈如果有一天〉、〈半个月亮〉、〈我还记得〉、〈C’est La Vie〉之后,再度为静茹量身订作超催泪抒情主打歌。旋律行云流水,以纯粹的钢琴和弦乐铺底,让静茹悠游的嗓音穿梭其中,以直白的歌词、细腻的语气,安慰一份失恋的心情。在纯粹里淬炼最真实的情感,静茹带听众回到一首感动人心的情歌的美好。
〈情歌〉
陈没:爱情是肉体,情歌是灵魂。最初,灵魂寄生在肉体里;最后,灵魂找到了自己…
情歌,就该是一首纯净动人的情歌。在沈淀的弦音之中,听静茹娓娓唱着时光的流转、唱着爱情的变换,唱着经过岁月之后所留下来的记忆与情感。这是一首能听见静茹嗓音起伏迭宕的爱情之歌。
〈爱情之所以为爱情〉 (三立《败犬女王》片尾曲)
黄婷:爱是费尽心力投入一个人,然后千疮百孔抽身而出。
纯粹的吉他曲风,口琴点缀,percussion的轻轻衬底,编曲中没有一点多余的成分,静茹嗓音中的每一个细微语气都逃不出你的耳朵。旋律里有淡淡的哀伤,和独立向前的勇气;歌词以部落格文字风传达女生内心里对爱情的感受,每一个男生都应听这首歌来了解自己女友的心情。
[用力抱着]—小寒
只好将你用力抱着,一直到不安消失的那天为止。
[找个人] —刘沁
于是,在这样一个孤独而残酷的世界里,治愈伤痛的不是时间,而是在于爱。
[PK]—姚若龙
我喜欢静茹的情歌!因为生活,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感同身受。
[天灯]& [不敢当]—林夕
漂亮只能为别人提供眼福,却不一定换到幸福。
[风笛手]—黄俊郎
「或是,有一天我们找到了我们最爱的,从此不停地反复弹奏那个旋律, 消失,然后,又美丽的开始。」
[儿歌]—王海涛
听静茹的情歌 常常让我有“天气慢慢回暖”的感觉
就像一剂良药 在有伤口的身上渐渐发生作用
声乐演唱中该如何表达情感
声乐艺术是演唱主体在一定艺术意识与心理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的歌唱行为,以追求自由性、审美性与创造性艺术为目标的人类特有精神文化实践活动之一。声乐演唱中该如何表达情感下面是我分享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歌唱是表达情感的因素
1、歌唱的本质是人们情感的表达
在歌唱艺术中,情感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理解其声乐作品,准确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和手段,才能深刻地反映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如《草原之夜》这首歌曲,我们演唱时要唱的圆润,自然不能在情感上无动于衷,那么对于音乐的欣赏也只是见其表未见其里,并不能完整的感受与领会音乐的美,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演唱者的情感活动与音乐作品的内涵的情感体验。把歌曲中的内容,情感表现出来,不会令听者索然无味,才能感染,感动人。
2、歌唱表达情感的特点
歌唱是最清楚,最直接表达人们情感的艺术。感人的歌渲染气氛。能曲能打动人心,欢快的歌曲。每首歌曲的歌词都是来源于我们的现实生活,通过现实的感受来描绘它把它写成一首歌曲。在演唱的时,对于感情的表现一定要细腻,追求情感的表现要细腻而且真实的演唱,一定不能放松对歌曲一字一声的情感体验和处理,不仅不会影响整体的表现,而且还能发挥深化主题的作用。演唱《草原之夜》这首歌曲,歌唱者用深情倾诉性的音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悠远深邃的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唱出了军垦战士热爱生活的情绪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二、分析声乐演唱中情感体现
在声乐学习中,歌曲演唱是声乐课堂中最核心的部分。要演唱好一首歌曲,演唱者必须对歌曲有深刻的理解,通过对歌曲的分析并充分运用表现歌曲的各种音乐手段和歌唱技巧来完满地表达歌曲的内容一与情感。现在就歌曲处理过程应注意以下几个艺术环节。
1、内涵的理解
所谓内涵,主要指作品的内在含义即思想,理解作品的内涵,是演唱的基础,拿到一首歌曲,先不要急着唱谱,而应该把歌词反复朗诵几遍,以便从中了解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特定的环境和思想感情。《草原之夜》是一首60年代流行的二段体创作歌曲,田歌作曲,创作于1955年。这首流传广泛,被誉为“中国的小夜曲”的抒情歌曲。作曲家在音乐融汇了维吾尔族素材,用深情倾诉性的语调,唱出了军垦战士热爱生活的情愫和对美好爱情的追求。除了要了解作品背景之后,还要理解作品的思想,这样才能体会到浓郁的草原气息,感受到了这种浓厚的情感才可能仔细读谱,合理科学地运用声音表现上述的情愫和追求。因为只有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才可能做到真情的表达。
2、意境的想象
意境的想象,就是要尽量去启发音乐的想象力。演唱者应根据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化为一幅幅的活动画面,把自己化为作家,诗人,也变成作品的主人公。话句话说,就是要像戏剧 进入角色一样去身临其境。如果你把一首歌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得很具体,那么你在表达时就会很真实和生动。在演唱《草原之夜》时,在你的眼前又会出现一幅悠远深邃的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军垦战士热爱生活,赞美家乡美好生活和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与向往。总之呢,用这样的想象和意境会很快帮助你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或者说歌曲主人公的形象来,歌曲的主人公形象完整统一了,歌曲的主题思想也就明确了,这样就会到情真意切。因此,作为歌者,应随时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和倾诉各种生活的画面和声乐,去感受生活,从而增强我们对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3、把握作品的情感变化
歌曲情感就是歌曲的基本情绪,演唱者必须通过对作品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决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歌曲中的“喜、怒、哀、乐”之情。歌曲是要表达歌曲内容和情感,想要打动听众,必须以情带声。如果演唱者只片面追求声音,虽然声音有一定的力量和亮度,但缺乏情感因素,声音也就苍白无力的,一定要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情感,如果演唱者只是按照音符办事一板一眼地完成任务,又如何能够感染人、打动人呢《草原之夜》
在尾声以富有新疆民歌特色的衬词“唻”,一字一音,速度渐快,推向再现的第四乐句,表达了边疆战士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演唱时应注意音色柔美、语感细腻,体现歌曲的抒情性。
4、韵味的体现
演唱的二度创作是一个复杂的劳动过程,它对演唱者的要求也是多方位的。演唱者在演唱的时候不仅要准确地领会和传达歌曲的情感,同时还需要自己的在一步创造,挖掘歌曲中潜在的甚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评价:“这首歌被你们唱白了。”意思是指演唱者只是按照音符办事,一板一眼地完成任务,没有激情没有热情,更没有味道在里面。这个“味道”就是我们音乐中所指的韵味。韵味就是我们吃得菜肴里面的各种辅助调味料,同样一首歌,有的人唱得声情并茂,有的人唱的味如嚼蜡呢其基本的区别还在于韵味上。优秀的歌唱者并不会局限于歌曲谱子中上所记录的音符而是会在谱子之外下功夫。当我们唱熟一首歌曲作品时,我们需要根据歌词内涵,语言情感的需要,就会在原有音调的旋律音上增添一些个别元素,使之成为装饰音、滑音、倚音等。在演唱的时候就会更加生动形象和自然,就会更加有韵味和美感,这样就会给作品赋给新的生命力。
三、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技与艺,即声与情,一向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部分。发声、咬字、吐字和情感的表达构成了歌唱的整体,两者不可分割。歌唱的人声的整体化为乐器从事歌唱的,绝不是靠嗓子、气息或共鸣就能能完成的,歌唱是全身心都参与的一种表演艺术,不仅全部身体器都要参加,而且包括你的灵魂。歌唱应成为各种因素融汇于一个整体中的艺术,要达到“唱情”,必须借助于“唱声”,以“声”表“情”,寓“情”与“声”,没有“唱声”之功,也就是无法达到“唱情”的目的。在平时的训练中,要加强整体歌唱的意识,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达同时进行,使声、字、情、融为一体,养成用心灵歌唱的习惯。《草原之夜》这首歌,声音一定要控制在轻柔的半音上来演唱,既体现了夜色安静的美,又表现了草原青年男女纯洁爱情的美。我们在演唱任何一部声乐作品,都要方方面面小细节处理好,才能达到万无一失,才能用心诠释和演绎。
声乐艺术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有了优美的歌喉与清晰地咬字吐字的完美结合以及声音语调造型的艺术处理技巧,而缺乏情感的准确依据与生动表达,是不可能完成声乐艺术的创造任务的。声乐的艺术魅力与美感效果,取决于演唱者的情感表现,但需要到达声情并茂,以声传情却很不容易。所以连诗人白居易也不得不感叹: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
总得来说情感是声乐演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少了情感的表现就如同少了歌曲的灵魂。“以情动人”才是最能打动观众最能诠释作品的。理论是需要经过反复实践才能论证的。关于怎样才能融入更好地情感应进一步的研究解决,需要从实践出发,发掘其中的含义。情感表现的挖掘是无止境的,它来源于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它的发展前景有很好的价值。“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歌曲是从产生、演唱到欣赏都是因情而发,是曲作者动心,听众感心的艺术加工过程。成功的演唱必须唱心、唱情,在动声之前先动情,才能以己之心去感人之心。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