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易水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诗尾的“寒”字,是画龙点睛之笔,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因意构象,用象显意。景和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情和意,是诗人对客观对象在审美上的认识和感受。诗人在自然对象当中,读者在艺术对象当中,发现了美的客观存在,发现了生命和人格的伟大表现。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所咏的历史本身就是壮别,这同诗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别均为易水河岸,在地点上也是相同的。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同时交待,易水跨越古今,诗歌超越了时空,最后统一在“今日水犹寒”的“寒”字上,全诗融为一体。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
于易水送人①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②,壮士发冲冠③。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④。
[注释]
①易水:在今河北易县,战国时属燕(yān)国。当年荆轲从这里出发去刺杀秦王,燕太子和宾客都来为他送行。荆轲临行前曾高歌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据说送行的人听了之后,慷慨激昂,以致头发把帽子都冲起来了。事见《史记·刺客列传》。
②燕丹:燕国的太子,名字叫丹。
③冠:帽子。
④昔时:过去。这里指荆轲生活的战国时代。没:死去。
[解说]
骆宾王在易水送别朋友的时候,不由得想起当年的壮士荆轲从这里出发去刺杀秦王时的种种情景,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荆轲虽然已经死去,但易水仍然寒气逼人,好象诉说着荆轲的豪情壮志,充满着对他无限的崇敬之情,令人在它面前不由得肃然起敬。
《于易水送人》中“状士发冲冠”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第一联“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道出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
“壮士发冲冠”用来概括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激昂慷慨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意。
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619—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七岁能赋诗,高宗乾封二年(667)对策入选,授奉礼郎。曾于武则天咸亨元年(670)从军出塞,复于咸亨三年(672)从军西南,累官至侍御史。高宗调露元年(679),武后当权,因数上疏言事获罪下狱,次年秋被贬为临海(今浙江临海)丞。睿宗文明中(684),随徐敬业起兵讨武后,作檄传天下,武后读之说:“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敬业兵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四库全书》收《骆丞集》四卷,《全唐诗》录其诗三卷。
“易水”在河北易县境内,易县就在北京西南不远处。《史记·刺客列传》曾描写了在这里发生过的历史上最悲壮的送别场面,荆轲承担了燕太子丹让他出使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的任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不能不想到这一历史事件。
前两句回顾了上述历史事件,诗人只选择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燕太子丹,他是这一历史事件的导演;一个是荆轲,他是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角。诗人还选择了一个细节,即怒发冲冠,将荆轲临别时慷慨激昂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了。
后两句由历史过渡到现实。作者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使这种过渡非常自然,特别是“昔时”与“今日”两个偏正词组,将历史与现实非常巧妙地连贯起来。特别是“水犹寒”三个字,将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影响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卷一称此诗:“一气挥洒,而重在‘水犹寒’三字,一见人虽没,而英风壮采,懔烈如生,一见易水寒声,至今犹闻呜咽。怀古苍凉,劲气直达,高格也。”
此诗旨在送别,却写成了怀古诗。诗的结构也体现了这一点,全诗用三句写古,用一句写今。即使最后一句实际上写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影响,可见仍然是在怀古。这一历史事件太感人了,同它相比,送别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