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和美术赏析的论文
艺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这个基础,其实包括创作者和欣赏者二个方面。近几年来,随着书法创作观念的更新,书法创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主要表现为从过去对书法技法的研究,转向了作品创作主体的书法意识的把握,在艺术思想上有了重要飞跃。从而使作品内涵更加丰富,意境更为深远。于是,书法欣赏也就成为了一个高要求的艺术活动,即提出了一个更高要求:如何去把握作品、理解作品,沟通创作者(主体)和欣赏者(客体)之间的情感。也就是说如何使书法创作水平和书法欣赏水平得到同步提高。而要做到这一点,书法教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有效措施。 一、书法欣赏差异之思考
古人言:“书为心画”,一件书法作品的诞生,无疑是作者情感、志趣、意愿的表露,或多或少、或显或隐。而任何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之所以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因为它借助线条的挥舞,反映了作者独特的精神气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俄国哲学家普列汉诺夫说过:“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又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就书法而言,黑白相映的作品是静止的,显示的却是一个个活脱脱的生命形象,然而这一切看来都是静止的,需要欣赏者去感悟、去体味。
不同的人情趣不同,爱好不同,加之审美观的不同,导致了书法欣赏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很小,有时甚至很大。一件粗头乱服、率意天真的行书作品,在有人看来可能是草率杂乱的,而一件呆板僵死的楷书作品,在他看来却是端庄俏丽的,至如已脱离实用的功能、真正作为艺术欣赏的草书作品,一般的欣赏者除了只注意到它凌乱的线条之外,实在看不出它更多的优劣。有人说,一千个人读《红楼梦》就有一千个林黛玉的形象,此话千真万确,这一千个林黛玉的形象从何而来,就是从一千个读者各自的想象感受而来,各自修养的不同,加上审美观的差异,就产生一千个林黛玉的形象。其实在其它艺术门类的审美上,都存在这种欣赏上的差异,只不过在书法欣赏中这种差异更大。就书法艺术本身而言,它是高度抽象的造型艺术,一切信息全部蕴含在抽象的线条之中,凭欣赏者去感受。巴尔扎克说过:“艺术作品就是最小的面积,惊人的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就书法欣赏来讲,从事书法创作的人,这种欣赏差异就小得多,因为其本身的创作实践,就已经积累了这方面的知识,他懂得了书法作品的“美”在何处,以及构成书法美的诸多条件和因素,最重要的是作者掌握了书法欣赏的方法。然而就书法欣赏的群体而言, 书法创作者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且是次要的一部分,真正重要的广大的欣赏者,是非从事书法创作的广大群众。他们才是书法欣赏的主体。
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好,都是给人看的,凡受到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引起共鸣的艺术作品,最具有经久不息的生命,亦最能闪耀其艺术价值的光华,书法作品当然不例外。要使书法创作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使这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光彩,提高创作者自身的水平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提高全民的欣赏水平更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书法艺术需要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这点完全建筑在全民书法欣赏水平的提高上。书法的创作水平和欣赏水平必须同步前进,否则,只注意创作水平的提高,而忽视全民的书法欣赏水平的提高,将会使书法艺术逐渐失去应有的观众,实际上也缩小了自身可施展的天地。目前这种现状已向我们敲响了警钟。现在真正欣赏书法的还只在书法界搞书法创作的专业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非从事书法创作的能欣赏的人还不多,大量的观众还只是一般看看而已。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瞧出门道,就必须懂得入此门道的方法,掌握这方面的知识,而大量的非搞书法的广大群众,他们显然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对书法的欣赏只停留在“好”与“差”的感觉的层次上,且是非常笼统和模糊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能从美学的角度对书法艺术作品的审美特点和价值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看来提高人们的欣赏水平,在当今书法创作日益高涨的今天,已到了首要的地位,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书法教学是提高书法欣赏水平之关键
就书法创作者自身而言,不断的创作实践,加上不断的书法理论研究,其自身的欣赏水平亦随之提高,一般地说是较为同步的,就象一句哲言所讲的那样:“心中没有太阳,也就看不见太阳”。自身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学习,就是一个受书法教学的过程,而对广大的群众来讲,唯一的手段只有通过书法教育才能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
问题是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既通俗易懂为他们所接受,又起到提高欣赏水平的作用,这对广大的非从事书法创作的欣赏者来说,要做到这一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面很大,书法教学当然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必须有侧重面。有一点必须提一下,即书法教学的重点要放在帮助人“会欣赏”上,要避免那种书法教学就是教人学会书法的方法,而要通过书法教育使广大群众逐步掌握欣赏的方法和内容,真正领略其中的风采。就象我们自己本身不会拍照,但完全可以去欣赏一幅摄影作品,或者说自己不会跳芭蕾舞,但照样能欣赏它的高雅优美,以及领会它内中一个个的故事一样。但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必须懂得这方面或与之相关的知识,否则也就无从谈起。
当然,书法欣赏也许有比其它艺术欣赏更难的因素。因为它本身是极抽象的,不象其它艺术,如摄影、绘画等,有一个个具体的形象可直接感受,较易引起欣赏者的兴趣和联想。书法欣赏与其相比,就存在着这方面的差异,这就给书法教学提出了要求,笔者以为下列几点是必不可少的。
1、什么是书法,书法艺术与一般写字的区别;2、书法美的本质;3、书法美的特征;4、书法美的表现形式;5、书法美的创造;6、书法美的欣赏。
就书法教学而言,使欣赏者首先了解书法是最重要的。因为一切都是从先了解开始的,当然欣赏者各自审美观的不同,尤其是各人的文化水平、艺术修养等条件的差异,不可能以相同的书法教育,而得到相同的欣赏水平。这点是永远做不到的,也不要求做到,而是要通过书法教育,努力使这些差异越来越小,这是完全可能的。要提高广大群众的书法欣赏水平,仅仅依靠书法教育也是不够的。或者说,只靠书法教育,其欣赏水平不可能进入很高的层次。因书法欣赏涉及的不只是书法知识的积累,还需要其它文化素养的配合,所以提高欣赏者水平,除了书法教学以外,还需要辅以其它艺术素养的积累。当然书法教学是首要的。
如同书法创作水平的提高,须有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一样,书法教育也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毕竟书法教学面对的是广大的群众,有很大一部分对书法确实知之其甚少,只停留在书法就是写字的笼统概念上。这样,普及型的书法知识的教育就得放在首位。如懂得欣赏的方法,至如欣赏到什么层度,要逐渐而入。这样的书法教学确实对书法欣赏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的意义,否则,盲目的在书法教育中实行“一刀切”,仍然会使广大的欣赏者感到深奥,唤起了他们对书法艺术的深厚兴趣,也欣赏不了什么。就象初学书法,必须先从基础着手一样,先追求基本功的熟练,在此之上再去创新和树立自己的风格。书法教学也必须注意普及型和大众化教育。
如果就创作者主体而言,那么书法教学的意义在于,使每一个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懂得,书法艺术的内容与形式应与当前群众在文化艺术方面的鉴赏水平,爱好和追求大体吻合,而舍弃艰涩朦胧和难以捉摸的意象,转向较为晓达的群体感情抒发。一个时代的艺术的根本目的就是满足一代人的要求,不能为艺术而艺术,要为这个时代服务,要重视书法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大众化和普及性。书法艺术创作不能脱离时代,也不能脱离人民,这样,作为欣赏主体的普通群众尽管没有高的艺术素养,但对作品却能从他们自身的文化起点加以认识理解和欣赏,否则势必失去大多数的接受者,这样就等于把书法艺术推向孤芳自赏的绝境,这样的艺术创作又有何价值可言呢。
我们应该相信,通过书法教学能使广大群众的书法欣赏水平得到提高,广大群众的欣赏水平提高了,又对书法创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创作水平提高了,反过来又要求欣赏水平有新的提高。不断的循环往复,就要求书法教学在每个阶段都有新的内容,以适应欣赏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书法教学是一项繁重复杂的工作,基意义十分深远,尤其在书法创作水平和书法欣赏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今天,书法教学更显示它的重要性的迫切性,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以将书法教学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使书法艺术焕发新的光彩,真正起到弘扬民族文化之目的。 众所周知,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罗克韦尔 肯特曾说过:"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使人们更深地懂得生活,进而更加热爱生活。
马克思曾引用黑格尔设想的一个生动比喻,来说明人类在创造活动中实现其本质力量叫产生的愉悦:一个小男孩,将一块石子投入水中,他看到水的涟漪不断变大,他欣赏自己的创造,从中得到无比的欣喜……。而到了初中阶段,审美教育更显示出在素质教育方面的作用,这时的学生从原来的快乐、无拘无束、天真活泼变得沉默、羞涩和严肃,他们要寻找一种新的适合表现自我意识的方式,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如果灌输给他们一种起着心灵感应作用的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就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地受到高尚,健康的思想感情的熏陶。这种教育的特殊效果,是一般道德说教难以达到的。而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热,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刻,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而接触面也更加广泛,他们求知欲强烈,学校教师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接受新知识。在这时,审美教育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正是对感情真挚奔放,形象思维极强的青少年作用是最大的。
但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当代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历史转折期,学生经历着空前的观念撞击和文化震荡,正如电脑和算盘同在,洗衣机和搓板并存,试管婴儿和恐龙蛋化石共生一样,生活在同一时代的精神并非同代。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美术也显得希奇古怪。如现代主义的美术,有入说是一种头脚颠倒得艺术。一位心理学家曾幽默的用生动的语言概括了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的根本区别。他说:"今天年轻的一代和我们这一代投有什么不同。他们也是逐渐懂事,也离家出走,也生孩子。只是顺序倒过来的。"的确,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家那里,艺术的含义更加宽泛,既包括美的,也包括丑的:既有善的,也有恶的;既包括物质的,也包括精神的:既有纯实体的东西,也有纯形式的纯数学的东西。
比如60年代,卢卡斯萨马拉斯主要探讨的是人的亲妮行为和暴力强奸。他的作品中弥漫着炽热的性欲和色情主义。似乎全部的作品都被梦魇困扰着,镶饰着欲望,渴望者心醉神迷。
尽管一些现代主义艺术也从不同的方面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但某些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的确不适合一个中学生。敏感的学生面对着万花筒般的多元观念,往往不知所措,分不清美丑。况且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国家的美育也曾受到极"左"思想的影响,把美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在十年内乱期间,美育更受到毁灭性的催残,真假不分,善恶颠倒,严重扭曲了青少年的心灵,带来愚昧,粗野,庸俗等不良后果。
同时,随着我国商品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上难免出现许多不良因素,商潮汹涌,文化兵败,伪劣走俏,真金蒙尘。今天,似乎已经到了这样一个扑溯迷离和令人费解的时代。
哲学家不再尊重笛卡儿,黑格尔;文学家不再推崇莎士比亚,鲁迅;艺术家也不再欣赏达芬奇,拉非尔和贝多芬。一台国家级水平的交响乐演出,听众寥若星辰,而一位怀抱吉他,声嘶力竭,似唱非唱的"歌星"却吸引数以万计的歌迷。同样,在美术市场,一些利令智昏的画店,画商更是不吝出资,成批伪造画和名家字画。同时,在我们今天的艺术殿堂中,也似乎愈来愈难以看到人类古代所创造的各种美丽的神话,圣洁的传说,优美的音乐和令人心醉神迷的绘画。而更多的是邪恶,荒谬,仇恨,丑陋。
莎士比亚在《风月通鉴》中曾经写道:人们齐心赞赏新玩具,不理会他们是用旧物捏成,宁愿歌颂镀金的劣货,不愿欣赏盖了灰的金泊。
因此,做为美术教师,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欣赏好一张画,一件工艺品,而更重要的是带动学生能独立的去认识美,有选择的接受新的观念。在我任教的高中美术欣赏课上,我做了以下尝试:
首先,选择优秀的画家,优秀的作品。上课时要先让学生对画家的思想和人格精神有个充分的了解,然后对其作品进行分析时,融入画家的思想和为人,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接受了思想教育。要知道一件伟大的艺术品能屹立不倒,不仅仅只有外表的美,而更重要是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如十九世纪最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艺术在他看来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喜悦,是智慧的喜悦,是在良知照耀下看清这个世界而又再现这个世界的喜悦。
学生从中获得审美喜悦,正是和艺术再现世界相对应的,即熟悉,亲切,又陌生新鲜的心灵体现。而对罗丹的大理石雕塑《沉思》,我们会同时浮现双重的现实感:一种是通过洁白润泽的大理石,造型语言等材料和媒介透出的再现形象;另一种是由这个再现形象激起的对外部客观现实的联想。这两种现实都在幻觉中产生,从再现形象到客观现实往复多次,构成心灵意象的跳跃感再现。捕捉这样一种大幅度的扩展和变化着的意象,将激起心理,智慧,想象,情意以至人生经验的涟漪,这一精神活动本身"力"图样,体现的恰是梦想与现实,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的矛盾。罗丹的助手葛赛尔写下了《沉思》这座雕像给他的审美经验--"这是一个非常年轻,神的张弛,往复,伴随着极度的审美愉悦,呈现为精神上的创造,自由和超越。他在表现时特别注重强调和对比,把眼睛以上从眉弓推向前额,突出入类精神生活最主要的领域,以先声夺人的精神力量去接近观赏者。而下颉到脖颈再到双肩,几乎"沉没"在石座里,"突出"与"沉没"的"秀",面目俊美的女性头像,她低着头,周围萦绕着梦想的气氛,显得她是非物质的头脑上帽子的边缘,好象她梦想的羽翼一样,但是她的颈项,甚至她得颔都在一块粗大得石头上,好象夹在不能摆脱得枷板中一样,不具形的"思想"在静止的"物质"中花一般地吐放出来,而且用辉煌地光彩照亮了这物质,但是她丝毫没有办法摆脱现实的沉重束缚。"
而在现实当中,罗丹对艺术的执著使他自己认为是"教徒",他在遗嘱中对青年谆谆教导:要有耐心!不要依靠灵感,灵感是不存在的。艺术家的优良品质无非是智慧,专心,真挚,意志。象诚实的工人一样完成你们的工作吧!
我们应该要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感觉到这种美的力量。一个朦胧中的少女有着自己的梦想,这与中学生多梦的性格是如此的接近,这种心灵的沟通和激发,如电流通过全身,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忽然间犹如脱胎换骨,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自觉的接受了罗丹的高尚艺术品格,尽管也许不一定所有的学生都有这样的感受,但这种教育的深刻性是永远不能泯灭的。
又如凡高,他尽管只活了37岁,而且是孤僻,自闭,精神分裂.真正的去了解他,了解他的生活,了解他的品格,我想学生会对凡高充满了尊敬。
脾气古怪的凡高从小就不合群,不仅长相难看,有时羞却,有时又冲动粗鲁。他拒绝社会,社会也拒绝他;但他向社会献出诚心,社会仍然拒绝他。他在为古皮尔画店工作时,直截了当地批评顾客的爱好,甚至公开宣称商业实际上是有组织的盗贼集团,于是他被解雇了;他在一家寄宿学校任法语教师,看到了贫苦的学生的生活状况而没有向他们收学费,于是他又被解雇了:他在一座煤矿当自食其力的传教士,把财产分给穷人, 自己粗茶淡饭,衣裳褴褛,教会认为他布道失当,于是他又被解雇了:他满腔热情,一往深情地追求真诚的爱情,但不是被戏耍,被背离,便是酗酒放浪,于是被"解雇"了;他如痴如狂,满怀虔诚的创造绘画作品,却因不被世人理解难以找到知音,于是他又被解雇了。
然而凡高和罗丹一样,对待艺术就象一个虔诚的教徒,他并不太在乎人们是否理解和接受自己的作品,他只是把画画当作宣泄情感的一种最佳方式,并且他有着和雷诺阿一样的追求。"我画画不是使人苦恼,而是使人们快乐。"他在一到信中这样写道。这一点着实令人惊讶,也使人们得以窥到凡高的内心:他就象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尽管生活如此对他不公平。他仍然热爱和渴望生活
他的代表作《向日葵》,作为一副静物画,从它色调,布局,瓶花的特定形成构成,以及笔触的运用,油彩技法上的处理,都是显示出画家对自然,生命,人生的独特情感的体验,传达出一种既热烈又悲伤,既骚动又孤寂的心理情绪。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凡高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盘俯仰张弛挣扎的向日葵的内在涵义,充溢着张力的新生命在凋残痛苦的旧生命种诞生。学生在欣赏时自然而然地想象到凡高地一生,沉默,欲喊又喊不出来的压抑人生。而更重要的是凡高的这种爱心和渴望生活却永远留在学生的心中。
其次,在进行欣赏教育时,有必要的让学生允分地了解中国的艺术,提高民族荣誉感,长期以来,由于欧洲中心论的影响,由于把科学的发达等同于美学的发达的错觉,中国的艺术跟在西方科学的路子后面,疲于奔跑的追赶,在一定程度上舍近求远,忽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优势。
事实上,中国的近百年来科学落后不等于艺术落后,中国画作为一种风格独特的艺术早就与西洋画并起并坐,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
一,中国的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据记载,早在春秋后期,周代都城的政治性建筑"明堂"里,就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以及周公抱着幼年的成王接受诸侯朝拜的壁画.可惜这些壁画因为建筑物的毁灭都已不存于世,但是从1949年出土的两件战国帛画的线描人物形象,略加色彩的绘画技巧来看,我国至少在两干多年前已经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
到了战国以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古代绘画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丰富着它的艺术形式,表现手法,艺术风格以及各种绘画体裁,画家们将书法的结构,用笔运用到绘画中去。以加强绘画的表现力和艺术趣味,形成了具有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基础,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日本老画家中村不折在他的《中国绘画史》一书中指出:"中国绘画是日本绘画的母体,不懂中国绘画而研究日本绘画是不合理的要求。我想,用长流不息来比喻中国的绘画是最合适不过的。"
而欧洲的绘画从时间来看,应该是早早承认,旧石器时代,世界上最早的美术品,都是发现于欧洲的西南部与中部。虽然考古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问,但迄今尚无新证物以前无法动摇上述的观点。
到了中世纪以后,由于基督教成为统治国家的精神支柱,这一时代在绘画史上称之为"黑暗的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为了扫清前途的障碍,需要很有说服力的思想武器,他门终于从古人的武器宝库里找到了饱含着现实主义精神和科学理性的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文化,从而打出文艺复兴的旗号,正如恩格斯所说:"拜占庭灭亡之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地西方人面前展示一个新的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地光辉形象面前,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因此,欧洲的绘画是时而浩瀚,时而干涸,这与中国地绘画地源远流长是不同的。
二、西方文化是以"神"为中心的文化。他们将人的发展归之于神的创造。在他们那里,"神"与"人"是分离的。所以他们习惯于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主体和客体对抗起来。探索各个领域中纵的逻辑关系,在种与类的基础上区别其层次,力求符合这些关系的客观秩序。
他们是属于哲学美学,叙事诗学,状物画学。
他们写实绘画的焦点透视,像一位独眼巨人在锁孔里看世界,只能老老实实地把看得见的画出来,把看不见的挡起来。他们的安琪尔要飞,只有实实在在地安上一双翅膀,其爱的信息的传达还得借助于一支有形的弓箭。
而中国的文化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化。它以笔墨"线索"作为塑造意识形象的根本要求,并融诗入画,使画的意境,布局,笔墨,色彩完全诗化而成为"无声的诗"。他不仅是中国近代,现代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而且对我国一些邻近国家的绘画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中国绘画是属于艺术美学,抒情诗学,写意画学。
中国绘画是多点透视,在游动中看世界,不但能画出肉眼之所见,而且能画出心眼之所见。山前山后,屋里屋外,长江万里,四季花卉,皆可同时纳入画面。
我们的飞天要飞,勿需安装沉重的翅膀便能"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其爱的信息的传达虽然"身无彩凤双飞翼",却能"心有灵犀一点通"。
一个是"无翼而翔",一个是"有翼而飞",哪个更高?
难怪毕加索反问:"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您们中国人有艺术; 其次,是日本人有艺术,当然日本人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第三是非洲人有艺术。除二者外,白种人根本没有任何艺术可言。我最莫名其妙的,何以有那么多的中国人,东方人要到巴黎来学艺术"。
况且有专家认为,中国画是后现代主义的温床。进入90年代,伴着消费的发展,现代主义的热潮在中国迅速降温,而一种打破传统和新潮,艺术和非艺术,雅和俗的后现代主义以游戏的姿态悄然兴起,他兼容性更强,在这里,被排斥的古典艺术又有了自己的位置,并且是以一种游戏的姿态出观:维纳斯穿上了牛仔裤:蒙娜丽莎被戴上一副眼镜,弥勒佛扛起了广告牌等等。在这里,这些艺术既保持着自己的"风和雅",同时更大众化。
现代主义重视看得见的形式,后现代主义重视道不清说不明的状态,他从东方神秘主义众吸取了信息,而崇尚"天人合一"中国早有"玄之又玄,天机不可泄露"之说。这些被某些学者视为不能用精确数值定量定性的落后乃至迷信的中国古老文化,说不定潜藏着科学主义未能认识的领域和未能解读的信息。
正如古希腊的奴隶制太完善了,所以他的封建社会就不发达。中国完善的封建社会决定了他不可能出现完善的资本主义,而在后工业社会形态中则可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和繁荣。中国对现代主义艺术有着一定的排斥性,而对后现代主义却有着先天的亲和性。
学生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必定会对美术有新的认识,在欣赏美的同时,既自觉的接受了思想教育,也接受了新观念。
以上是我对高中美术欣赏的几点肤浅见解。应该说,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至于效果如何,还是未知之数
传统 文化 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生命力。如何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大家关注的问题。下面就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浅谈传统文化书信600字 优秀 作文 ,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传统文化书信600字篇(一)xxx:
您好!
书信是人类表达情感最细腻的通信方式,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
书信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几千年文化底蕴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传情达意、沟通情感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千百年来,人类品格与情感的至真至美在诸多不朽的书信中熠熠生辉,而以书信为载体的先进文化亦像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人们的心灵。
在过去的两千多年中,书信一直是人们沟通情感、交流信息的重要手段。它是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纸张等文化于一体的综合载体,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其不可或缺的作用。
书信是极其具有个性的东西。它所代表的情感内容,是其他任何通讯方式都无法代替的。不可否认,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使人们逐渐淡忘了书信作为情感交流的特殊作用。邮政一直作为公众的“信使”,其作为传递信件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在传统的书信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书信文化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基础。今天,不少人还在怀念传统的书信往来。也许它没有电脑打印那么工整、那么花哨,也没有网络下载话语那么俏皮、那么有创意,但寄与收的过程给人一种企盼,落笔成文有更多的斟酌,它反映出的是书写人的真情实感,一笔一画,纸张墨水飘香,透着亲切和感情,它更不会像电脑、手机“删除”那样轻易就“无影无踪”。这对那些至亲好友来说很重要,他们需要“原创”,需要“真诚”,需要“一对一”,不希望被“一勺烩”和“群发”。
当然,这并不是说现代通讯手段就无法表达真实感情,但前提显然要有诚挚的态度与用心。总之,高科技要用,传统的也不要丢,区别对待,少一点“批量模板化”,多一点“真诚与亲切”,问候的效果会大大增强。不然的话,结果只能是“发得机械,读得没味,回复仅出于礼节”。
通过人们使用 贺卡 的情况来看,书信文化非但没有走向没落,反而成为一种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需要的重要交流方式。相信在社会各级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用各种 方法 、通过各种途径来发展书信文化,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中华传统书信文化一定能够迎来第二个春天!
祝您工作愉快!
XXX
XXXXXX
浅谈传统文化书信600字篇(二)张其成院长:
您好!今天非常感谢您为我们老师带来这样一场精彩的讲座!您诙谐幽默的台风,深入浅出的讲解,精辟独到的论断,与听众的精彩互动,都给老师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非常抱歉的是,我自己也是新人,第一次举办这样的活动, 经验 不足,在时间安排上没有做好,其实在座的老师包括我都对您的讲座感到意犹未尽,非常不忍心打断,但考虑到总体活动的安排,才不得不把时间缩短,在此我深表遗憾,也非常抱歉!
在会后我得到了一些老师的反馈,他们纷纷表示大受启发,不虚此行!您解答了我们大多数人心中的疑惑,那就是: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什么很多老师之前误认为,传统文化就是一些碎片化的文化现象;还有一些老师会认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我之前也以为,传统文化就是儒释道的精神。今天听您一讲,才明白,原来易学才是传统文化的源头,我非常赞同您的看法,当您说出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就是四个字:阴阳中和!我真的是恍然大悟,如醍醐灌顶,解决了长期以来在我心中一直存在的谜团。您的独到见解,令我非常折服。我自己一直觉得传统文化的精髓就是儒释道三家,但统领这三家思想的,究竟是什么呢直到您提出了“阴阳中和”的观念,我才一下子找到了答案。最后您提到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质疑,我也非常的赞同。也很赞同您的创见:自由、平等、中正、和谐。
我自己对《易经》并不熟悉,但今天我决定一定开始好好读一读。其实同类的讲座,我也听过一些,但真的像您这样能够一下子抓住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专家我还从未见过,他们大多只研究其中的一个分支,对总体理解并不透彻;要么就会认为这个问题是讲不清楚的,真正像您这样能够用几个字概括出中华文化的结构和内核的专家,我目前还没有遇见过。同时您的讲课风格真是深入浅出,让大家在感觉轻松愉快的同时也记住您说的主要观点,像这样成效显著的讲座真的非常少见!
今天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作为入门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了!虽然很多内容您没有展开讲,但您已经激发了老师们对传统文化精神的兴趣和求知欲,相信肯定有不少老师,回去就要开始读国学五经,开始改变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看法。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如果您方便,以后我们还希望能够邀请您做系列专场 报告 ,把今天的内容展开来讲,让朝阳区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受益!我们这个项目研究,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在朝阳区推动传统文化 教育 ,让学校建设自己的传统文化课程,还请您对为我们提宝贵意见,多给予我们指导!
祝您工作愉快,身体健康,提前预祝 端午节 愉快!
XXX
XXXXXX
浅谈传统文化书信600字篇(三)xxx:
您好!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的确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那实在是一个积淀厚重的文化与思想,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品味去体验去实践的,我深深爱着我们古老的文化,我愿用我的每一个细微举动去传播,去引导可以引导的人。这也会让我无愧于我是一个中国人。
对于你谈的问题,有一点我不敢苟同,就是你说的关于儒家思想因为“父母、老师都做不到,那些道理自然就成为虚伪的东西。”我以为,虚伪的应该是那些做不到的人,而不是经久相传的思想和道理。
我在给名贱风流的评价中谈到了这一点,我是这么说的:“你说24孝是做不到的道理,我认为这样说不对。不知你是否了解24孝的 故事 ,了解了,你就不会这样说了。正是先有了这些真事,才有了后来人编成的故事,也就是说,历史上是有人做到了,才以做到中的例子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如果说因为现在的人们做不到了而去否定这些道理本身就做不到,是不客观的。现在的人们做不到,只能说现在的道德标准下滑了,而不能批判儒家的精华,否则今后人类的道德标准将会下滑得再也找不到,那时,我们恐怕连做不到的道理都不能给后人留下。这不是危言耸听。”
不知我这样说是否有一定道理(又在谈道理,似乎连“道理”这两个字都要遭遇批判了)。事实上,他们认为那些是“大道理”、“不切实际”、“虚伪”、“做不到”等等的说法毫无道理,是本末倒置。你认真想想是不是本末倒置连最基本的行为规范都被当作是大道理、不切实际、虚伪,都做不到(其实是不愿做到,做到了就吃大亏了),这样的人还不够虚伪吗他们的虚伪在于用自己的做不到攻击实际完全能做到的道理;用攻击来掩饰自己不愿做的虚伪。
我惊诧于现在的人竟如此的胆大,敢用浅薄的认识来批判深厚的国粹,连国粹是什么都没完全弄明白,就敢当众大喊“虚伪”,显见他们连“虚伪”是什么也已不知了。身为中国人,他们真应该先从“人之初,性本善”学起,补好最基础的课,然后再来谈论什么是“大道理”,什么是“虚伪”。
你的朋友说:"我们又不是圣贤,别对自己要求太高了。"我在给你的评价中说到“仰视泰山,的确高不可攀,如果一步一步往上攀援呢当站在泰山之颠时,还会觉得泰山高吗觉得拔得太高,是因为自己站得太低,根本不曾想向上攀援。”不知你是否看到。什么叫作对自己要求太高用滑下来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的确觉得你要求自己太高了,然而用正常的道德标准衡量自己呢远远没有达到。如果说这就是“太高”的话,那我们就甘愿堕落吧。难道还有其他路好走吗
我还会进一步深思,也许也要穷尽我的一生。
祝您工作愉快!
XXX
XXXXXX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浅谈传统文化书信600字
见字如面”、“见字如见人”、“见字如晤”、“见字视知”这些语言啊,都不是与书法有关,而是与书信有关的文化,你可能把“字如其人”与“见字如见人”混为一谈了。所以,见字如见人与字如其人是不一样的文化层次。
只有欣赏书法的人才会通过书法评论其为人和性格,那样另一回事了。
苏轼的书信
不过,书法与个性与艺术确实是有关系的。
那我们就说说书信文化与书法文化的关系。
在古代,信息传递非常不方便,如果家人外出了,那么不论在家里的人,还是在外面人的,都希望有一封家书,那就是非常宝贵的信息了。杜甫有一句关于家书的诗,非常有名,他说“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是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写的诗句,虽然,不是年年月月烽火连天,但是,家书永远是最宝贵的信息,就是我们今天,如果一天没有几个短信,真不知怎么过一天。
古代交通不便,传递信息的困难可想而知。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有一份家书,真的是“抵万金”了。
清代人给妻子的家书
明清时代的人写信,开头就是“见字如晤”、“见字如知”、“见字如见人”这样的语气,所以,民国时代的书信,这样的表达方法很普遍,有的书信最后还有“某某字”这样的落款,说明这封信是“我写的”。以确保家人相信内容的真实性。
那么,为什么要有“见字如见人”这样的说法呢?
其实,古人很多人都不是书法家,也没有书法家这个意识。
古人对书信中的字,主要是认为说,这是亲人的“手泽”,见到亲人非常不容易,见到他的“手泽”当然,就像见到亲人一样了。所以,家人对书信视为非常宝贵的资料,要精心保存起来的,如果很长时间不来信,就会拿出以前写的信看看,以寄托对亲人的思念。这是感情色彩的一层含义。
蔡襄的书信
那么还有一层含义,是比感情色彩更重要的,那就是见到亲人的“手泽”,就证明亲人还活着,大家心里都觉得很平安。所以,杜甫才有“家书抵万金”的说法,你为一封信到家了,就万金来了?肯定不是,是因为亲人的平安比万金还要金贵。
那么,是不是因为从书法上能看得出来是亲人写的呢?这就不一定了。如果家里人认识字,那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不认识字,怎么可能认识是不是亲人写的字呢?除非对亲人的字非常熟悉。
但是,你再熟悉亲人的书法,这与欣赏书法艺术,仍然还是有一定距离的。
欣赏书法需要学问,而欣赏亲人的书信不一定需要学问。比如说丈夫给妻子的书信,就是妻子不识字,她也会非常珍贵的。因为,这都是他们情感的联系。
最后我们说说欣赏书法的问题。
事实上,书信文化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我们考古发现,目前最早的私人书信实物是里耶秦简。在里耶秦简中,有一个叫柏的基层官吏,给家里写了一封问候母亲的信。
这是一封信是官吏柏附带在公文中邮传的,因为秦时,没有合法的私邮制度,官邮只传递官府文件,不许私带书信。官吏互相之间的通信联系,往往通过官方的邮传系统进行。我们从这封最早的信件实物就看得出来,从古至今,思念亲人就是永远的爱。
中国最早的书信实物里耶秦简
那你想想,这封信会有欣赏书法是因素吗?
中国欣赏书法是从汉代逐渐开始的,到了魏晋时代,达到一个历史新高潮 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之间,互相欣赏书法优劣,成为一种风气,所以,我们看,流传下来的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作品,几乎都是书信。这样保存和欣赏书法,已经远远超过对文字内容的欣赏了。这个传统也一直保持到今天。
颜真卿的书札《祭侄稿》
清代书家理论家刘熙载,继承并发展西汉晚期扬雄的“书,心画也”之说,提出来的一个著名的书法欣赏论点。他在《艺概》中说:“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意思是说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它能够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书者的学识水平、文化素养、艺术才华、性格特点、感情色彩、趣味追求,以至思想倾向、道德风貌等等。
我们从实践来看,刘熙载“书如其人”的说法,大体上,是符合“书如其人”的事实的,这就是说,我们从一个人的,书法中也能看出他的为人个性的。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书法美和个人品德相反的例子也是很多的。
我们欣赏书法,一方面要看其书,一方面也要观其为人出世的品格。
春秋战国时期的信是写在竹简上的,为了防止别人偷看,就在上面用木板覆盖起来,用绳子扎好,那个绳子就叫做“缄”我们现在说“三缄其口”就是封好扎好的意思后来用封泥把信封好,再在封泥上盖章,表明这封信没有被拆开过封泥上的文字就是现在的文字学家研究的封泥文字
书信有许多叫法,如书札、手札、书牍、尺牍、尺翰等对唐以前的名人书信,后人称之为帖,是重视它的书法故宫博物院曾为院庆80周年展出的镇院之宝《平复帖》,就是西晋陆机问候患病的朋友的书信,这9行84字的草书,是中国存世最早的书法真迹和名人手札~
古代人一封手写信可以包含很多情感。
杜甫曾在《春望》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一份寄托、一份思念,此中蕴含的浓浓情感可抵万金,却又胜过万金。三国时期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临终前写下《诫子书》,这一份家书寄托着对儿子诸葛瞻的敦敦教诲,情感动容,成为历代学子修身的名篇。
而后又有晚清名臣曾国藩留下的《曾国藩家书》,传达家教,给予后世人生启迪。在交通与通讯极其不发达的古代,一封手写信就是家人对外出游子的全部精神寄托。
书信的意义
在交通不发达、通信不方便的时期,无数的思念、关心和嘱咐都诉诸笔端,纸短情长,缱绻情思,遥深寄托。一封封书信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收信人手中,被拆封、阅读和珍藏。一封书信,一段历史,书信背后,沧海桑田,风云舒卷,离合悲欢,上演了多少动人的故事,蕴含了多少历史的信息。
通过书信上的文字,我们能够走近古人,而他们的声音穿越了时光,仿佛就在我们耳边,他们的牵挂也与我们无异。在车马慢、书信远的年代,有情人分隔两地,相距千里,只能通过书信传达思念之情,以解分离之苦。
一个人、一之笔、一盏灯,一个幅暖心画面。
一立台、一个人、一封信,一段动情的回忆。
近来,在黑龙江卫视推出了一档电视节目《见字如面》。这是一个有温度的节目,一个有思想的节目,更是一个洗礼心灵的盛宴。
这个节目的前身是英国的《Letters Live》,是邀请莎剧演员等为观众朗读各个时代的信件。《见字如面》借鉴了这种形式,结合了中国人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语言沟通方式,打造出独特的浪漫。
本节目的导演关正文表示:为了节目达到更好的效果,他率领节目组,从全国大图书馆、档案馆、文学馆、博物馆、文史研究机构,名人故居,民间以及私信收藏家等手中,初选了千余封信件,再精挑细选,选出了最后的百余封信件来让观众欣赏。
邀请嘉宾读信,解信。一个立台,一位读信人,几百位听众。再配上一束柔和的灯光,用书信交流,让心灵对话,使人感到了一阵安静与深邃。
很多人都会问,这个节目想表达什么?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历史长河波澜壮阔。我们在一些不经意的信件中,在特殊情况下的家书中,一封封感情真挚的表达,一段段充满回忆的历史,更是一首首人性的赞歌。
当观众被各种千篇一律的真人秀节目腻坏了的同时,近期一档没什么噱头的综艺节目《见字如面》却安安静静地火了。节目当中,一群“老戏骨”朗读着普通人们早年的往来书信,他们的演绎声情并茂,可以在寻常的书信故事当中发掘出情感内蕴,这样的表演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使人们“见字如面”、情真意切地感受到过往生活的点滴细节,以及打动人心的人情味。
这几期看下来,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代才女林徽因写给徐志摩的诀别信《我不愿成为拆散你们的根源》。由蒋勤勤朗读。
走了,可我又真的走了吗?我又真的收回留在您生命里一切吗?又真的奉还了您留在我生命里的一切吗?我们还会重逢吗?还会继续那残断的梦吗?
这就是爱情。一段为世人所赞叹的才女林徽因用自己细腻的感情,用怀念而又不舍的悸动在年仅16岁时,就写出了这样的词句。
林徽因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徐志摩说:若你安好,便是晴天。但这爱情发生在了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这是天下最遗憾的一对儿。徐志摩遇见林微因,恨不相逢未娶时;林微因看到徐志摩,不能承受破坏他人婚姻之痛。
让林徽因逃离激情、逃离欧洲的,是张幼仪的眼睛。作为这爱情的被伤害者,张幼仪的目光洞悉一切,哀婉入骨。林徽因的退出并没能挽救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婚姻。离婚丧子之痛,也让张幼仪一夜长大,从羞怯少女转身成为铿锵玫瑰,成为中国第一代女银行家。
只有16岁的林徽因最终选择了退出。她给徐志摩写下分手信,我们无法想象一个16岁的少女,竟能如此细致地感受和表达爱情缠绵中的痛苦与决绝。
蒋勤勤的演绎,完全化身为林徽因,让我们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拒绝。一种浓烈的爱,不舍的情怀,更感受了心惜诀别的情。
还有就是张国立联手王耀庆读的1983年画家黄永玉与戏剧大师曹禺之间的往来书信。张国立和王耀庆所读的这两封信,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坛一段赤诚相见、披肝沥胆、见骨见血的交流。
收到黄永玉的信十三天之后,曹禺同样也回了黄永玉一封长信,感谢他的坦率和真诚,并由衷地希望,”但愿迷途未远,还能追回已逝的光阴”。
这就是友情。一段让人不禁感叹的真诚。
来自台湾,公认“全中国扮演金领最有说服力“的实力男星王耀庆演绎当年59岁的黄永玉,他慷慨陈词,澎湃铿锵,把鬼才黄永玉的率真坦诚和热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与“黄永玉”的激越高亢不同,张国立把曹禺的沉着厚重却又睿智敏锐的一面刻划的入情入理。节目完整呈现了绘画大师和戏剧大师的思想交汇,其思考之锐利,言辞之恳切,令人动容。两岸两大实力派男神同台飙戏,如被角色附体,高潮迭起,观众大呼过瘾。
从这里,我们体会了思想的饱腹,便得知文化的韵味。获得了人文的关怀,便感受了真诚如见的温暖。
《见字如面》,它的出现,恰逢其时地抚慰着信息爆炸时代的痛点,比如通信越来越便捷,但交心越来越困难,比如面对面坐着,但大家都只顾看自己的手机。
近期一些包括《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成语大会》等之类以文化为核心的节目走红以后,让我们更多的发现中华文化的逐渐缺失。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提笔忘字越来越明显,更别说随口的诗词运用与背诵。
所以,当我们在铺天盖地的娱乐真人秀中眼花缭乱,迷茫的时候,更需要诗词歌赋的滋润,需要文化精神的洗礼,让我们着干涸的思想和心灵得到充足的营养。因此,那些专注于表达人的基本情感的,以及传递如中国传统文化等审美品位的节目广受好评。
见字如面,见信交流。
PS:最后推荐大家看看这个节目。去感受一下这种如面大师的氛围。(笑脸☻)
我是小丸子。期待与你相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