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是个神奇的时代,出了许多奇怪的名人。
谢灵运就是其中的一位。
最初知道谢灵运,还是从高中要求背诵的李白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这个古人登山的必备装备谢公屐,就是人家谢灵运的发明创造。
南北朝,所谓南朝,就是我们熟知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谢灵运就生活在南朝时的宋朝。是开始没落的南朝高门士族中的一员。门阀制度历经曹魏,两晋,至南朝,高门士族凭借特权养尊处优,享受腐朽奢侈生活,看不起寒门士族,也即将被寒门士族取代。
大家眼中的谢灵运可能是个旅行家,文学家,著名的诗人。而读南史可知,谢灵运其实悲剧结局早已注定。
但也许史官之言也带有个人色彩。
谢灵运一生的幸福物质生活来自于他的祖父谢玄。晋车骑将军。谢玄知名不仅是因为他是淝水之战首战之胜的东晋名将,还是因为他是谢安的侄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这句名诗说的就有谢氏,正宗的高门士族,世代享受特权呢。
谢灵运的父亲不太聪明,而且早逝。可他却生了一个聪明早慧的儿子谢灵运,袭公爵康乐公。爷爷给他留下了许多的田产和银子,不上班也有钱花。真的好幸福啊。
因为太聪明,他早早以诗文出名,反因诗文所累。这个以后再说。
想像中谢灵运是个翩翩浊世佳公子,因为他喜欢标新立异,引导时尚,是当时潮流人物。他改制的衣服,是人们争相模仿的时尚,好像今天某知名时装周的新品,又喜好奢侈,喜欢华美的车辆和衣饰,不过谁叫他是富三代呢,在当时豪门世家公子就是这样也不足为奇。
谢灵运是个才华横溢之人,但也是个不遵守规则的人,是个会随时任性失礼的大孩子。因为擅杀门生被免官后,朝庭便只待他为文士,而不是高级官员。
皇帝只当他是个好诗人,他每作一首诗或写完一篇文章,用他的一手好书法誊好后呈给宋文帝刘义隆,也是个出名的皇帝,被文帝称为"二宝",诗名轰动都城建康,上下争相传抄。
而谢灵运自认满腹才华得不到赏识,也很郁闷,甚至有愤和怨的成分,就常常联合一些对当局有不同意见的人,说说重要人物的坏话,结果可想而之,他被贬出京城,出任永嘉太守。任性之人爱做任性之事,在那里,他寄情山水,任性游玩,十天甚至一个月都可以不办公,于是,任性成就了一个旅行家和诗人,却做不成一个好的父母官。
后来他称病辞职,回到了祖父和父亲安葬之地会稽,就是现在的江南一带,祖上为他在那里留下了大好的家业。他的庄园有山有水,风景秀美,义故门生有好几百人,多么美好的生活,可惜有人偏偏不懂得珍惜。
人狂必有祸。杨修和祢衡不就是前朝的例子。可我们的谢大才子仍旧是我行我素啊。祸从口出,恶语伤人。他轻视信佛的会稽太守孟顗,说他没有慧根,"升天当在灵运之前,成佛必在灵运之后",这话太刻薄了简直。后来还有极不尊重领导的表现。
这还不算完呢,谢灵运先后看上了两处湖泊,回踵湖和休崲湖,想决水造田,但是这两处放水会淹没村庄,损坏百姓利益,孟太守不同意,这样看来,谢灵运是想霸占良田的豪强地主,孟太守可是个好官呢。
结怨成仇。孟太守上书文帝,揭发老谢想造反。老谢赶紧跑回京城自证清白。文帝爱他才华,也知他是被冤的,放他去了临川,但不让他回他的根据地了。
可他在临川依旧放浪,不改本色。这是性格使然么,悲剧其实早已经注定。当地官吏派人拘捕他,他竟真有了反叛之心。文帝还想因才留他一命,罢官了事,可还真就有较真的人,彭城王义康坚持法办,于是将他流放广州,可是在广州发现他真的有叛乱的证据,出钱买兵器,文帝也不得不杀他了。
谢灵运只活了四十九岁。比他祖父谢玄只多活了四年。
他似夜空中的一颗流星,发出过璀璨炫目的光芒,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也仅仅是一瞬。
相关内容:
咏 史
高 适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
〔题解〕
这首诗是诗人读史时的感怀之作,诗人借歌咏战国时期魏大夫须贾赠绨袍于范睢得以释嫌弥祸的故事,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品析〕
高适是初唐著名的边塞诗人,也是一位很有政治才能的诗人。诗人在仕途辉煌时,曾官至淮南、西川节度使,封渤海县侯,诗名远播。一些优秀的边塞诗赞扬了边防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情绪和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高适的为国“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的政治抱负。但是他在少年时,相当落魄,其诗歌大多感慨怀才不遇,仕途失意。这首诗则写于未入仕途之时。
“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这两句歌咏历史上范睢的一段故事。诗中的“尚有”,还有;“绨袍”,用一种比绸子厚实、粗糙的纺织品做成的袍子。“范叔”,指范睢。范睢字叔,故称。《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战国时范睢事魏大夫须贾,因随须贾出使齐国,齐王赐他金十金和牛酒。须贾怀疑范睢通齐,告诉魏相。魏相派人凌辱范睢,几欲置之死地。范睢装死得以逃到秦国,游说秦昭王获得成功,被拜为相,封于应(今河南省宝丰西南),称“应侯”。“范睢既相秦,秦号曰‘张禄’,而魏不知,以为范睢已死久矣。魏闻秦且东伐韩、魏,魏使须贾于秦。范睢闻之,为微行,敝衣间步之邸,见须贾。须贾见之而惊曰:“范叔固无恙乎!”范睢曰:‘然。’须贾笑曰:‘范叔有说于秦邪?’曰:‘不也。睢前日得过于魏相,故亡逃至此,安敢说乎!’须贾曰:‘今叔何事?’范睢曰:‘臣为人庸赁。’须贾意哀之,留与坐饮食,曰:‘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须贾知范睢已为秦相,前往谢罪,范睢没有处死他,说:“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放须贾回魏国。诗中的“寒”,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寒冷,而应有贫寒、穷困潦倒的意思;“尚有”与“应怜”相连接,说明须贾虽然曾得罪于范睢,差一点置范睢于死地,但他对故人还有一点同情、怜悯之心,这是非常可贵的。也就是这样的同情、怜悯之情,救了他的命。这说明,为人不可太势利,太刻薄,要宽容,要大度。
“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这两句写须贾并不知道范睢已贵为秦相,还把他当成平民看待。诗人在这里是在借题发挥,意在讽刺须贾徒有怜寒之意而无识才之眼,竟然把身为秦相,把天下所重的范睢看成是布衣寒士,真是可悲可叹!诗中的“天下士”,即国士,杰出的人才。“布衣”,代指平民。古时一般平民穿布衣。平心而论,这两句议论与须贾不识范睢为宰相相衔接,有些牵强附会。范睢被魏相羞辱、鞭挞后,世人都以为魂归地府了;须贾使齐,要拜见的是秦相张禄,怎么知道范睢改名换姓呢?范睢布衣往见须贾,装作一副穷酸相,有谁会把他与威风八面的秦相张禄联系在一起呢?因此,说须贾不识国士,不以国士待之,是有些强人所难;而须贾在那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留他吃饭,赠以衣服,应当说是做得不错的,说明他的人性没有完全泯灭,这与他当初向魏相报告范睢受齐人之金,范睢受到凌辱,奄奄一息,而他不加丝毫劝阻相比,不知要胜过多少倍。也正因为如此,范睢才留他性命,让他回国。但是,诗人是有感而发,向诗人这两句中所说的现象,在当时的社会中比比皆是,诗人少年落魄,晚年才发迹,少年时虽然没有范睢那样的遭受奇耻大辱,但也没有少遭达官贵人的白眼和冷嘲热讽,有谁在他没有发迹的时候把他当作人才来看呢?因此诗人借范睢之事批判了这种糟蹋人才、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同时,也间接地表明,自己要做一个“天下士”,要成为国家有用的人才,让世人刮目相看。
这首诗叙事和议论结合,充满情感。诗人在诗中发古之幽情,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受,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诗中几个连接词的运用也恰到好处,上两句的“尚有”、“应怜”,写出须贾赠袍时的那种怜悯心态,并不以为范睢能够发迹,更没有看出范睢已经发迹,看出须贾只是一个平庸之人;下两句的“不知”、“犹作”,看上去是心平气和借事说事,而实际上是充满激情,对这种把人不当人看待的社会现象深恶痛绝,同时心高气傲,让世人为之瞻目!
〔集评〕
吴逸一《唐诗正声》:“尚有”、“应怜”、 “不知”、“犹作”八字,俱下得有力。
唐汝询《唐诗解》:达夫晚贵,疑当时必有轻之者,故借古人以发之。
李瑛《诗法易简录》:布衣中何必无天下士,达夫诗不免俗情,所以论古不可不另开眼界也。
徐增《说唐诗祥解》:后两句,不是责须贾,是慨古今人不带眼珠子看者。
《签注唐诗选》:“尚”,含蓄赠袍以前许多事迹,乃此妙处;“犹”,重用此字而发论,至今犹为凡庸。“尚”“犹”二字,诗中骨髓但斯二字提《列传》一段数百言,又终许多之议论,甚有力。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犹”字是刺须贾之不识人,亦所以刺天下不识人者。夫范叔乃天下士,未遇而不知之尚曰难知,既贵而不知之,认作布衣,其愚也哉。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冠盖京华,斯人憔悴一寒至此者,岂独范叔,天下布衣沦落者多矣。达夫生平,功名自许,忤权贵,出宦彭州,此诗其有抑郁之怀耶?
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古人咏史,偶着一事,自写己意,不粘皮带骨。以此二十字浑成尤难。
绨袍(tí páo )之赠
解释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
出处《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载;唐·高适《咏史》诗:“尚有绨袍赠,应念范叔寒。”
求采纳,(づ ̄3 ̄)づ╭❤~
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以史学家的眼光,对汪精卫有过一段相对客观的评价:阜昌天子颇能诗,集选中州未肯遗。阮瑀多才原不忝,褚渊迟死更堪悲。千秋读史心难问,一局收枰胜属谁。世变无穷东海涸,冤禽公案总传疑。陈寅恪先生把汪精卫和南宋伪齐政权的傀儡皇帝刘豫是相提并论的。作为一个精神和情感世界丰富而又深邃的诗人,陈寅恪先生对汪精卫的态度又不是简单的谴责,这里面还有惋惜之情,怜才之意。
因了陈寅恪先生的这段话,我对他有了新的认知,后来,读到了他的一首词《金缕曲》,哀婉至极,不禁泪流满面。
《史通》包括内第三十九篇、外篇十三篇,其中内篇的《体统》《纰缪》《弛张》三篇在北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前已佚,全书今存四十九篇。内篇为全书的主体,着重讲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集、表述要点和作史原则,而以评论史书体裁为主;外篇论述史官制度、史籍源流并杂评史家得失。《史通》总结了唐初以前编年体史书和纪传体史书在编纂上的特点和得失,认为这两种体裁不可偏废,而在此基础上的断代为史则是今后史书编纂的主要形式。它对纪传体史书的各部分体例,如本纪、世家、列传、表历、书志、论赞、序例、题目等,作了全面而详尽的分析,对编写史书的方法和技巧也多有论述,这在中国史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它认为,“征求异说,采摭群言,然后能成一家”,主张对当时各种“杂史”应分别其短长而有所选择,对以往各种记载中存在的“异辞疑事,学者宜善思之”。关于作史原则,《史通》鲜明地提出坚持直书,反对曲笔;其《直书》《曲笔》两篇,在认识上把中国史学的直笔的优良传统进一步发展了。外篇的《史官建置》是一篇简要的史官制度史;《古今正史》叙述历代史书源流,间或也有一些评论;《疑古》《惑经》承王充《论衡》的《问孔》《刺孟》之余绪,对古代史事和儒家经典提出一些疑问,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的严肃态度和批判精神;《杂说》等篇本是读史札记,涉及以往史家、史书的得失,有的地方也反映出作者在哲学思想上的见解和倾向。
凌烟阁之长孙无忌的能力
凌烟阁之首能力究竟如何?我找到了很多李世民对他的评价,大致如下:
“幸赖君子,以依以恃……是以徘徊恩德,故幕怀贤。凭明哲而祸散,托英才而福全。答惠之情弥结,报功之志方宣……”
君子、贤、明哲、英才,李世民夸人的词汇很多。赖、依、恃、凭、托,李世民认为,长孙无忌是他的救命稻草。
聪明,鉴悟,雅,武略——这是李世民对肩膀长孙无忌的整体评价。
善避嫌疑,应对敏速,求之古人,亦当无比;而总兵攻战,非所长也。
我们翻译翻译看李世民怎么看待这位大舅子?李世民首次对长孙无忌的评价是:“幸赖君子,以依以恃,是以徘徊恩德,故幕怀贤。凭明哲而祸散,托英才而福全。答惠之情弥结,报功之志方宣”总结一句话就是聪明、悟性高、文人雅士、英才、武略。说白了就是长孙无忌能文能武,文可治国,武可安邦。其实这个评价融入了太多的个人情感。因为李世民认为长孙无忌是他的救命稻草,是他真诚的守护,是他的屏障。这样一个人该怎么犒劳他呢?自然是高官厚禄,升官发财。尚书右仆射(宰相,正一品),进封齐国公,赐封一千三百户。评功论赏,总是排在第一位。然而这都不算什么,只有这些还不足以让长孙无忌对自己能力和地位产生错觉。我们要看几个小插曲。
插曲一:功高震主,有人打小报告说长孙无忌“权宠过剩”。结果呢,报告被拿给长孙无忌看。然后李世民说:疏间亲,新间旧,谓之不顺,朕所不取也。告诉你们,这是我亲信家人至亲,别再离间我们。
插曲二:因为插曲一,长孙无忌打算辞去宰相职位,李世民哪里肯答应,长孙无忌为了避嫌,只好请妹妹出面劝说,结果呢。职位是免了,然后给了更好的待遇。除右仆射职务,拜开府仪同三司。这是啥官呢?拿着宰相的钱,顶着宰相之名,不用干活。名有,权有,琐事不用去干,但是给你决定权。这简直是什么待遇?打个比喻就是给你司令的兵权,给你司令的待遇福利,你不用去军队上班。而这样的决定又给长孙无忌后来的悲剧埋下伏笔。
插曲三:长孙无忌其实本来没想过要啥特别的权利,有李世民推心置腹,有妹妹主持大局,这个家会越来越好。几年后李世民准备册封长孙无忌为司空,长孙无忌还是请辞推让,万千不受,还提醒李世民:我们这些人全都是外戚,您让外戚专权,传出去不好听。然后李世民不开心了:朕授人官职,向来就是量才使用,跟外戚、内戚没有任何关系。意思就是说自己作为明君,向来用人才,你长孙无忌就是这么有才干。
长孙无忌真的这么有才嘛?从历史的各类记载中还真看不出他真的这么能文能武。他的能文能武是因为上面有个能力过人的皇帝,在这位皇帝之下,没人能耍小心眼,没几个人斗得过皇帝。而长孙无忌把皇帝和妹妹当作亲人和家去守护,皇帝英明,皇后贤惠,无忌尽心尽力守护,于是他们这铁三角一样的组合就显得很是无敌。
后来唐太宗本人对长孙无忌的评价又进行了适当修正,他说了两句话:善避嫌疑,应对敏速,求之古人,亦当无比;而总兵攻战,非所长也。意思就是其他评价都对,但是他还是不太擅长带兵打仗。可能李世民也觉得对长孙无忌这位布衣之交和亲人太过照顾和夸大,然后对评价做了修改。然而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对长孙无忌的过分偏爱,也是因为这份偏爱,长孙无忌把自己的身份定位太高了。为什么?无忌压根没有房、杜那么能谋断,更没有靖、勣那么能打仗,甚至不会专权。他把这个事业当作家,把李世民和妹妹当作最亲的人,李世民和妹妹要守护的人和物,他拼了命也要去守护。他认为他是家长,是管家。他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他权利,而是对李世民和妹妹的承诺和爱。就是这样一份畸形的爱导致了他自己的悲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考历史试题中感悟类试题日趋增多。
感悟类试题是历史开放性试题中最常见的一类试题,此类试题往往以历史事件为依托,要求回答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认识,考查学生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题:(1)“知而获智,智达高远(意思是:学习知识可以获得智慧,不断学习可以使智慧达到高远的境界)”,这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一句公益广告词。
就历史学习而言,它表明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形成历史思维能力以及情感震撼与价值判断。
请举出一则对你情感震撼最大的史实(课内、课外获得的史实均可),并写出你的情感震撼或启示。
(2)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
•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
唐太宗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是: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亡)。”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说:“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意思是:借鉴历朝代兴衰的经验教训,考察当今之事的正确和失误)。”
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知识的感悟能力,第(1)问,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找出一个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然后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者受到的情感教育即可。
第(2)问需要回答的是学习历史课本的感受,或者说通过学习历史,你从中学到了哪些知识或者情感教育。
这类问题只要结合课本内容,答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言之有理即可得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回答问题注意条理性和逻辑性。
答案:(1)例如: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黄继光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被烈火吞噬等英雄事迹。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具有伟大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答题要点:学习历史可以培养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和胸襟对待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培养正确的国际意识,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方法指导:感悟类试题虽然答案不固定,但是解答时,还是有一定的方法可循。
建议解答此类试题要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1)明确答题信息。
首先,要明确试题所要回答的重要知识点,也就是题目要求对哪些历史事件或哪些人物进行感悟,明确感悟的对象和内容;其次,要结合对历史事件的经过或人物的事迹看法,阐发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感悟时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论从史出,切忌脱离教材的东拉西扯和高谈阔论甚至不着边际的口语化句子。
(2)力求答案完美。
在找到知识要点和确定答题思路后,还要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
这既包括一般要求,如书写整洁、语言规范、要点清新、合乎逻辑等,又要做到答案与分值相一致,即分值少则少答,分值多则多答详答。
战国末,赢政为秦王,加快了征伐兼并诸侯国的进度。诸侯为了自救,往往派人入秦,要么实施斩首计划,寻机刺杀赢政,要么入仕秦国,打入敌人内部,为本国传递情报。
这些现象引起赢氏宗族大臣的关注,他们纷纷向秦王建议,对“诸侯人来仕者”,“请一切逐之”。秦王觉得有道理,于是下令,立刻在全国范围内盘查甄别外来人口,其他们一律遣返回国。
这其中就有一个名为李斯的人。
李斯上书秦王,力陈自古乃今秦国用客以霸的历史,说明没有客便没有强秦的道理,这便是著名的《谏逐客疏》。
秦王认为李斯所言极是,便令人召回李斯,并废除了逐客之令。
不过,秦王在对待客的问题上,走得比李斯在《谏逐客疏》中所说的更远——他不仅不再驱逐秦国境内的客,还进一步秘密派善辩之士前往诸国,要么以客的身份游说诸侯,要么用财物收买各国名士,使其为己所用,如不肯就范,则“利剑刺之”。
能为己所用的人才则用之,不能为己所用的人才则杀之!
秦王此计,不仅令秦国一时间人才济济,更使各国迅速缺乏可用之才,加上“良将随其后”的攻伐,“数年之中,卒兼天下”。
其实,秦王的这一策略并不新鲜,上溯一百多年,商鞅入秦之前,在魏国就曾遭遇过这一套。
当时,商鞅在魏相公叔痤府上为客,公叔痤知道他很有才学,只是还没来得及向魏王推荐,自己便病倒了。魏王亲自前来探病,公叔痤趁机向魏王举荐商鞅,称其“年虽少,有奇才”,所以希望魏王能够“举国而听之”。见魏王不以为然,公叔痤便又建议说,“君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如果魏王当时能够做得像秦王赢政一样,无论是用了商鞅还是杀了商鞅,后来的天下可能就都没有秦国什么事儿了。
除了用或杀之外,还有一种不彻底的处理办法,就是废,即让其变得残疾不可为用。使用这种处理方式最著名的,就是庞涓。
按照通常的说明,庞涓是个嫉贤妒能之辈,看不得同学孙膑比自己厉害,所以就设计挖去了孙膑的膝盖骨,还在他脸上刺字,让他从此无法见人,让自己的地位从此无人能够取代。
可是,问题是,庞涓在魏国为将,孙膑当时则仍然在齐国,孙膑并未给庞涓造成实实在在的威胁,庞涓为什么要下此毒手?
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庞涓是怕孙膑也跑到魏国来,一旦得到魏王赏识,才能一显现,庞涓地位就会被动摇,因而未雨绸缪,将其先行废掉。
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可是,为什么庞涓不是将孙膑直接杀掉,而只是将其废掉呢?要知道,被废掉腿和脸的孙膑还有嘴在,只要他还活着,对于庞涓的名声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难道庞涓就不怕汹汹之口么?
庞涓废掉孙膑,最大的可能,不是出于私心,而是出于公心;而他之所以不是杀而是废,则是出于仁慈,毕竟,同学一场,下不去手。
公从何来?
为魏国除掉有可能帮助齐国称霸的人才!
为何不使其为己所用?
因为孙膑是齐国人,做同学的时候,孙膑一定与庞涓经常讨论天下时事和未来志向,庞涓深知孙膑将来必然仕齐,也知其一旦仕齐,必然西向伐魏,而自己将来即使在魏为将,也难以与其抗衡。所以,庞涓仕魏之后,为魏国长治久安计,只有杀掉孙膑,才能使魏国免遭来自齐国的灾难。
只是,情感一旦代替理智,做事就难做得彻底,隐患也就难消灭得彻底。庞涓的仁慈害了他,不仅让他后来死在了孙膑手下,也让自己成了丑角,以嫉贤妒能的小丑形象,数千年来一直为世人所耻笑。
《中华上下五千年(套装共4册)》分为《中华上下五千年(先秦时期)》、《中华上下五千年(近现代时期)》、《中华上下五千年(隋-清鸦片战争)》、《中华上下五千年(秦-南北朝时期)》共4册。“五千年悠悠岁月,留下了绵延不绝的历史传承,成就的是一首大气天成的英雄赞歌,一首顽强抗争的劳动人民的赞歌一首慷慨激昂、惩恶扬善的浩然正气之歌。五千年的沧桑巨变,五千年的兴衰成败,浩瀚的历史皆浓缩于个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中。读史以明鉴,察古以知今。为此,我们精心编选了这套从书。全书共分为四册,编者以时间为经,以事件和人物为纬,穿针引线,纵横交纵,从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开始,将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展现,为读者提供了了解历史的捷径。翔实的历史片断,弥足珍贵的,加之细腻的笔法,简洁的语言和亲切的文风,清晰地勾勒出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和历史人物的真伪辩恶,也使得此书成为名副其实的掌上历史博物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