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是需要练习和实践的。如同其他艺术一样,在练习前需要清楚理论知识。
取《圣经》亚当、夏娃的形象代表人类最初状态,他们吃了知晓善与恶的智慧之果以后从原始的动物本能解放了自己并变成人,他们看到自己是裸体的,产生了羞耻感。弗洛姆认为他们承认他们分离时,他们仍然是陌生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爱,没有被爱重新结合的分离意识是羞耻感的来源。他认为人(所有时代和文化中的人)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如何克服分离,如何达到和谐,如何超出个人生活并发现一致。而这种分离感促使人们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在于各种迷狂状态,如性欲高潮能产生一种近似于恍惚飘逸的状态,集体的性乱仪式是许多原始宗教仪式的一部分,但这种迷狂之后,人只是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摆脱分离感导致的痛苦,慢慢地焦虑又会增加。没有爱的性行为除了瞬间快感以外决不能跨越两个人之间的鸿沟,临床表明,把生命献给无节制的性满足的人并不会得到幸福,而常常忍受严重的精神冲击或症状的痛苦。之后又有酗酒和药瘾的选择形式,而这些人因犯罪感和懊悔而感到更加孤独,而促使他们更频繁地求助于这种迷狂。
迷狂结合有三个特点:它们是强烈的,甚至不惜使用暴力;它们产生于包括身心在内的全部人格;它们是暂时的和周期性的。
共生性结合类似母体与胎儿的关系,有其生物学形态。母体和胎儿是两者,又是一体。他们是共生的,互相需要的。共生性结合的被动形式是屈从,临床术语叫受虐狂,这种人使自己成为另一个支配他、管教他的人的一部分附庸,来摆脱孤独和分离感,而那个人像是他的生命和氧气。共生性结合的主动形式是支配,心理学术语是虐待狂,这种人通过控制崇拜他的另一人来摆脱孤独和分离感。
与共生性结合相反的成熟的爱是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是把他人与自己联合起来的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自身的尊严。在爱中,产生了两个人成为一体而仍然保留着个人的尊严和个性的矛盾。
爱是一种行为,一个人能力的实践,只能在自由中实现,而不能作为强迫的结果;爱是一种活动,可以把爱是积极性表述为: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随人格发展,买卖型人格是愿意“给予”的,他们以接受为交换条件;非创造性倾向的人感到“给予”是贫乏的,多数这类人拒绝“给予”,但也有部分人认为“给予”是一种美德,他们感到,因为“给予”是痛苦的,才应该“给予”,给予的美德正在于这种接受牺牲的行为。有创造性人格认为“给予”是潜力的最高表现,正是在“给予”行为中,能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干。这种增强了生命力的体验使其倍感快乐。心理学角度认为,担心损失某样东西而焦虑不安的守财奴,不管他拥有多少财产,都是穷困的、贫乏的。谁能自动给予,谁便富有。
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爱常常包含的共同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心理学的最终归宿是爱。
在人对结合普遍的现实需要之外,出现了更特殊的生物性上的需要:对两性结合的欲望。同性恋者忍受着永无终结之日的分离的痛苦,他们彼此分担着这种痛苦。
这里对弗洛伊德的理论推翻,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为解脱体内痛苦的追求而引起的化学性紧张的结果。性欲的目的是解除这种痛苦的紧张,性的满足在于这种解除的成功。他的理论在当时(1900)前后是正确的,具有挑战性和革命性。
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中,孩子的精神病产生于母性或父性发展失败,而成熟的人不受外部父母形象的影响,而是在内心建立起父母的形象。自私者不能爱他人,无私者认为“只为他人而活着”他为不看重自己自豪。两者都是需要被治愈的。研究表明,没有任何东西比被一个自爱的母亲爱更有助于让孩子体会到什么是爱、快乐和幸福。
在对上帝的爱中,先讲人类的发展,最开始对动物的图腾崇拜,后对金、银、泥土制成的偶像的崇拜,更后来,人类赋予神以人的形式,对拟人化的神的崇拜。从最开始的母权制阶段到后面父系社会阶段,更后,也就是上帝的宗教阶段。上帝并非开始就是善的,如:上帝把人赶出伊甸园,以免误吃智慧果;上帝决定以洪水毁灭人类的阶段;上帝除了宠诺亚之外再无二人。在上帝与诺亚订了一个契约后,上帝答应决不再毁灭人类而发生改变,他成了各种现象的纷繁复杂性后面的统一原则的象征,成了人类内在精神种子开出的花朵,上帝既不是人也不是物,人们甚至不能赋予上帝任何确定的属性。在有神论体系中,甚至非神学的神秘主义思想中,都假定精神世界的存在,把它当作超越人类,赋予人精神力量和拯救灵魂的诞生而作为努力的意义和合理性。在无神论中,则没有任何存在于人之外或超越人的精神世界。爱、理智、正义的存在是因为人通过整个进化过程发展而形成的能力,人在发展这些能力时,他们才存在,这个观点认为,生命除了人自己赋予它的意义之外没有任何意义,人是完全孤单的,除非互相帮助。
从哲学的逻辑如亚里士多德的立场“同一物不可能同时既属于又不属于同一物”,他的观点相对立的是矛盾逻辑,矛盾逻辑的一般原理老子有言“正言诺反”,庄子有言“是亦一也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矛盾公式是:亦此亦彼。道家矛盾思想的典型“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同苏格拉底的思想一样“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婆罗门哲学探讨了现象的多样性与统一之间的关系,该思想自始就以同时存在对立的双方的矛盾为中心,然而也以现象世界的力和形式的同一为中心,宇宙及人类的最终力量超越了观念领域,也超越了感觉领域,因而“非此非彼”,在严格的非二元论的认知论里“真与非真”并非对立。婆罗门哲学得出的结论:已领悟的对立双方反映的不是事物本质,而是有领悟能力的心灵的本质。思维如欲达到真正的真实就必须超脱自身。
关于爱这门艺术实践,必须有三个因素:专心、耐性、最大关注。想要真正掌握一门艺术,同时人们并不是直接而是间接地学习,在开始学习之前必须学大量其他东西,看起来是一些无关的东西。比如箭术的学徒从做运气练习开始。关于专注的练习这里讲到静坐(很详细,在此不赘述),专心致志意味着此时此刻充实地生活,现在做某事时,不考虑下一步要做的事。对自己不敏感的人是学不会专心的,要注意倾听自己的心声,能体察各种变化,甚至微小的病痛,这种敏感性是人的最佳精神状态。客观的思考本领是理智,理智后面的情感态度是谦卑,要客观,要理智,就只能采取谦恭的态度才可能做到。爱依赖于相对排除自恋,它要求谦恭、客观和理智的发展。我们与世界的关系中生长和发展一种创造性倾向的能力—信仰。正确的信仰根植于一个人的思想和情感体验之中,并非对某事的信奉,而是我们的信念具有必胜和坚定的特质。
最后用《圣经》中的一句话作为结语:“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人。”
#读后感# 导语20世纪的心理学家弗洛姆在他的著作《爱的艺术》中就肯定了爱是一门艺术,向我们娓娓阐述了爱的理论,并引导我们进入爱的实践。我想,当我们透彻了解了爱,我们的思想会到达一个新境界,灵魂也会得到升华,因为爱的过程是一个全面的、净化人心的过程。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读后感频道!
篇一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婴孩呱呱坠地,以血缘为密码开启爱的神秘之门。这份与生俱来的珍贵礼物——爱,是哺育人成长的精神母乳。沐浴在爱的恩泽下,感受着蕴含其中的人性的美好与光辉,人格之树茁壮成长、茂盛参天。而后播洒下一片爱的浓荫,给亲人、给朋友、给世界,一份成熟的、勇敢的爱的回馈,完成一度爱的循环。通过爱的交互,清晰对生存、对生命的认知。
爱首先是给予而不是索取。人们往往因为不被认同、不被爱而沮丧,也因此将自己囚禁在孤寂的花园中,拒绝打开爱人的心扉。这是因为他们还停留在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给予是力量的表现。
恰恰是通过给予,人们展现自己的力量与自信。当我们回味对爱的体验,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无私无怨地给予让还是孩子的我们产生了错误的理解。我们认为被爱是理所应当的,因而当我们走向陌生的社会,面对非亲非故的陌生人,我们失去了从前从亲人获取的那种理所应当,心里的误差让刚刚脱离稚嫩的我们无所适从,因而进入思想孤寂的樊笼。
篇二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提到爱,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爱情。古今中外,多少人沉浸在缠绵的爱情中,或离或聚,或悲或喜。作为渺小的个体,我们大多数人无法不被这些情感所困扰,每个人对待爱情也都有自己的看法。到了一定年纪,我们会渴望爱情,憧憬爱情,爱的种子在心中的萌芽是那样的自然,不需要理由。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人类生存的规律。或许像弗洛姆认为的,人内心存在一种孤独感,它使得我们寻求与外界的联系,选择群居甚至纵欲的方式解决由孤独感引发的恐惧。
真正的爱情,可以帮助人从精神上削弱孤独感,爱情的磨合是的摆脱孤独恐惧的方法,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爱的艺术是一种平等与和谐的艺术,我们懂平等,也懂和谐,但是我们还做不到。在有的人心中,爱情是两个灵魂的邂逅,充满浪漫气息,但这远远不够。两个灵魂两颗心,相遇相知相恋,爱意令两个人融为一体却又保持着各自的个性,他们抚慰了彼此的心灵,他们用个人的生命完成对另一个人的生命的,他们的爱会给这个世界带来美好,这是我心目中的爱情。
爱并不只局限于爱情,还包括博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自爱乃至上帝之爱。我特别为书中所讲的“博爱”而感动。“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爱意的责任感”,即使无法每个人都做到这样,但只要有一个人做到了,他便会引导更多人拥有博爱之心。世间万物,会因为有这样的博爱而充满生气与希望。我想,博爱不是泛滥的爱,它也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与社会法则之上的,或许,博爱也可以说成是公正、责任、善意的结合体吧。
爱的这门艺术,需要人们看清自己,也要看透爱。弗洛姆用了两句简单的话来表达不同程度的爱,让我印象深刻:童稚的爱是“因为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成熟的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细细体会,给我很大感触。经历了年少无知,看多了世间冷暖,当我们成长到一定阶段,我们懂得了爱的付出而不考虑自私的拥有,收获爱反而会变得次要,重要的是我们通过爱的给予缔造了爱的升华,展现了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活力。
篇三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我们常常能在各种影视剧或者小说中看见如下俗套的台词——“我这么爱你,你为什么就是不爱我?”不知道说话的人是否突然大脑短路觉得爱是一件可以等价交换的物品,所以我爱你你就应该爱我,你不爱我就是你的错。但是我们冷静下来,理性思考一下就知道:爱从来就不是一种平等的东西。如果我们追求完全平等的爱,那么只能说明我们根本就不懂得爱。
事实上,从古到近,无论中外,像自由之类抽象的名词一样,爱也是一个人类永恒追求与探索的话题。我们为什么需要爱,怎样去爱,爱又能带给我们什么,一系列的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
首先关于我们为何去爱。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认为,这是摆脱孤独感的需要,结合愿望的需要。确实,每个人都是孤身一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终仍要孤身一人回归。天性的孤独感使我们难以忍受长期的独处,积极地走向外界去寻求同伴,与群体相结合,而性别的差异又促使了两性的特殊结合。
其实摆脱孤独感有多种形式。比如狂欢、从众或者创造性活动,但是这样的结合并无法使人脱离孤单的宿命。狂欢的快乐稍纵即逝,而且仅仅在某些特殊的文化特殊的时间才被允许,否则自我就会产生强烈的罪恶感与负疚感;从众常常使我们失去自我,活在社会规范的条条框框中。
正如弗洛姆尖锐地指出:当今的平等性与其说是“整体性”,不如说是“同样性”,我们的人生几乎是被安排好了的,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工作,什么时候成家,什么时候养育后代,即使具体细节稍有差异,但仍是大径相同的;而创造性活动,我们面对的不过是死物,根本无法产生精神上的交流。也因此,只有爱才是正确,真正有益于我们摆脱孤独感的结合方式。
但是,正如开头我们提到的那样,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懂爱。我们总以为爱是一种有迹可循的东西,觉得付出就应当得到回报,甚至以爱之名伤害着别人。我们不难看到有些姑娘像菟丝子一样,什么都依靠着自己的男朋友,没有任何主见。“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当代女诗人舒婷在《致橡树》里这样写道。这样的爱情才是我们真正应当追求的,不是控制与庸附的共生性结合,而是“在保持一个人的完满性和一个人的个性的条件下的结合。”它并不如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活动一样,存在明确的目的性,一定要说的话,它的目的就是付出,就是给予,使你所爱的那个人活得幸福。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在感叹如今的爱越来越不纯粹,真正的爱情越来越难得的原因。
当今的社会文化使我们越发功利化,就像某句调侃所说“有的人,没占到便宜就会觉得自己亏了”,于是我们很难再看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种和谐而完满的感情。什么丈夫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妻子,老伴携手环游世界的新闻常常让我们感动不已,可是,爱情难道不该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么?
对于爱,我们需要关心,需要了解,需要尊重,还需要责任感。没有关心与了解,我们无法亲近我们所爱的人,实现精神上的交流;没有尊重,我们无法保持双方的个性和爱的自由,爱便会成为枷锁,困得人无法喘息;没有责任感,我们无法维系长久的情感,爱便会沦为镜花水月的过眼云烟。
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元理论认为爱=激情+亲密+,除了生理上的着迷情绪,后两者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爱,除了帮助我们了解我们所爱的人,也帮助我们发现了自己。我们本是孤立的两个人,却因为爱而融为了一体,相互了解,彼此信任,通过对方得以看见自己,探知自我。这是一件多么神奇而美妙的事情。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我一直以为读书是在自己的人生中埋下一颗种子,可是后来我发现,如果一直埋种子,不给它施肥浇水,不让它沐浴阳光,它也仅仅只是一颗种子,无法与人言说,更无法长成参天大树。
爱是一种艺术吗?弗洛姆做了肯定的回答。爱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是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的。爱的内涵:不是爱一个特定的对象。爱是一种态度,一种人的性格倾向——我通过爱你而爱整个世界。爱的本质是给予自己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同时唤起对方心中同样有生命力的东西。
不成熟的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成熟的爱是在保守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能力。爱使人克服孤独和分离感,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自身的尊严。在爱之中,存在着这样的矛盾状态,两个人成为一体而仍然保留着个人的尊严和个性。
爱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及了解。
关心:“爱的本质是创造和培养,爱情和劳作是分不开的。”
责任:像对自己负责一样对他人负责。责任感完全是人的一种由心里驾驭的自觉的行为,是“我”对另一个具有生命意义的客体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和反应。
尊重:尊重的前提是超出自己去关心和了解对方。光是超出自己已经是一门艺术。
了解:对人的生命的了解不只是通过思想传导知识,而是通过人唯一可以使用的情感传导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人与人的结合。只有付出爱情,才能为真正的认识打开一扇门户,在爱的结合里,’我’所有的提问都得到了回答。在爱的过程中,‘我’奉献自己,也洞察了对方的言行。于是,‘我’在重新定位中又找到了自己,又发现了自己,同时也发现了‘我们’两个人,发现了人类。
只有当我能超越对自己的关心而按其本来面目发现另一个人时,这种了解才有可能完成。爱他应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想成为一个懂爱,能爱的人首先自己得是个自由独立的人,这样他才能抛开依赖性和自恋心理,不期待回报而敢于去爱;他还得是个有创造性力量的人,是有生命力的人,这样他才能分享自己的理解感受、快乐悲伤、兴趣,才能感知到对方同样的本质,才能唤起对方同样的生命力;他还需要具有客观认知的能力,弗洛姆说“自恋倾向”是常态,即常人或多或少都会以自我为中心地思考认知外部世界,而要获得爱的能力需要克服自恋倾向……
以下为一些摘录:
弗洛姆认为,在人类历史中,我们出于对孤独的恐惧,对群体的渴望而采取过如下手段克服之:
纵欲与群居。具体表现为性交、毒品;在政治中,独裁政体和民主政体实质上都在追求一致性。
“平等”。工业社会里被扭曲的“平等”,追求“一种模式”,把人变成原子,追求标准化,美其名曰“平等”。
人的创造性劳动。“所有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劳动者都有必要和他创造的对象融为一体。”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与共生性结合相反,成熟的爱是在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
“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你同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与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如果你在恋爱,但是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作为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
只有当我能够超越对自己的关心而按其本来面目发现另一个人时,这种了解才有可能完成。
在特性上和性机能上都存在着阳性和阴性。男子的特性可以解释为具有洞察力、控制力、积极进取、严守纪律和勇于冒险这些品质;女子的特性——从品质上说——是在创造性的接受、保护、温柔、务实、忍辱负重、母性。
童稚的爱遵循这一原则:“我因被爱而爱。”成熟的爱遵循“我因爱而被爱”这一原则。不成熟的爱宣称:“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成熟的人不受外部父母形象的影响,而是在内心建立起父母的形象。与弗洛伊德的超我观念相反,这种建立不是通过把父母的形象结合起来,而是通过在他自身对爱的能力基础上建立起母性的良心,在自身理智和判断基础上建立起父性的良心。
爱主要不是一种对某个特殊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定一个人对整个世界而不是对某个爱的“对象”的关系的性格倾向。
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我就会爱所有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另一个人说“我爱你”,我就一定能够说:“我因为你而爱每个人,我通过你而爱这个世界,我由于你而爱我自己。”
爱上某人不只是一种强烈感情,还是一种决定、一种判断、一种承诺。如果爱仅是一种感情,便没有那种永远互爱的诺言的基础。感情可生亦可灭。
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幸福、成长、自由的肯定来源于人们爱的能力,即来源于爱护、尊重、责任和了解。
已领悟的对立双方反映的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有领悟能力的心灵的本质。思维如欲达到真正的真实就必须超脱自身。对立是人类精神范畴,它本质上不是实体的一个要素。
人们不会把试图在思维中找到答案当作最终目的。思维只能把我们引向知识,而且是不能予以我们最终答案的知识。思维的世界矛盾重重。能够把握世界的唯一途径最终不在于思维而在于行动——即实践,在于对同一[41]的体验。因而矛盾逻辑导致如下结论:对上帝的爱既不是思维上认识上帝,也不是爱上帝的念头,而是与上帝同一的体验行为。
自恋的对立面是客观,那是一种按其本来面目认识人和事物并能够把客观现象与由于人的主观愿望和畏惧心理而形成的形象区分开来的本领。
客观的思考本领是理智,理智后面的情感态度是谦卑。要客观,要使自己理智,就只有采取谦恭的态度才可能做到,只有在人们从孩子般的对大千世界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幻梦中清醒过来以后才能做到。
如果我们不对自我的坚持充满信心,我们的自我认同感便会受到冲击,我们便会变得依赖于他人,以他人的赞许为我们建立自我认同的基础。只有相信自己的人才能待人以诚,因为这种人坚信,将来某个时候的他也会与今天一样,因此,他将会像他现在所期望的那样去感知、去行事。自信是我们能够承诺的一个条件,正如尼采所说,一个人的本质可以被定义为给人以承诺的能力,信念是人类生存的条件之一。与爱有重大关系的是对自爱的信心,对他人产生爱的能力及其可靠性的信心。
把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不幸视为只要克服它便会成为强者的一场挑战,而不是视为不应在我们身上发生的惩罚,这也都是要有信心和勇气的。
当你意识上担心没有被爱的时候,实际上你害怕的是爱(尽管这常是不自觉的)。爱意味着在没有保证的条件下承诺自己,奉献自己,希望我们的爱能激起爱人心中的爱。爱是信心的行为,谁没有信心谁便没有爱。
现代人生活在幻觉中,他自以为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而实际上他想要的只不过是别人期望他要的东西。
——弗洛姆《逃避自由》
刚上大学那会,第一次离开家到另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
军训之后的中秋成了第一个不在家的节日,同学聚会多喝了几杯,回到寝室忽然悲从中来:以前在家的时候和同学出去晚了父母总会问,几点回来?而今却“醉也无人管”。
独立在外生活,的确有了自由选择的空间,没有父母束缚的同时,也没有了父母的照顾。
不知道有多少在家嫌弃父母的孩子,离开家之后会想念父母的唠叨。
那个时候我第一次对自己能作主的世界如此陌生,迫切地希望有人能“管”我。
这是弗洛姆在《逃避自由》里说的自由的代价:孤独与无能为力感。
01
《逃避自由》写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两次世界大战给思想家们带来太多的思考,一心只想执行命令而不觉自己有错的刽子手促使汉娜·阿伦特写下了《反抗平庸之恶》,揭示出“雪崩的时候每一片雪花都是帮凶”。
而弗洛姆思考的则是为什么有着很长民主历史的德国会选出纳粹这样的极权政权。
要知道纳粹并不是通过军事手段发动政变等方式夺权上台的,而是被人们民主选举出来的,这就非常引人深思。
弗洛姆以心理学为切入点探讨人的自由问题,而这本书在今天看来,已经远远超过了政治学的含义。
自由是现代社会独有的概念,其弊端也有着独特的现代属性。
封建社会中的个体没有自由,人在社会中的等级是固定的。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无论是生命的过程还是终点,都是被规定好的,人很难实现跨越等级,因此也不会有改变命运的想法,反正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因此封建社会中的人与社会角色是一致的,农民不只是职业,还是身份,士农工商,都各有位置,即使有钱如沈万三,也不过是士的工具。
这样的等级下,人没有自由选择,经济地位生而决定,反而给人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
就像事事有父母负责的孩子,有“天”/“神”这种超然的力量决定一切,人只要听从命运的安排就可以了,好的坏的都是自己应得的。
02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让人摆脱了束缚的精神权威,理性成为了新的神。
在理性的觉醒中,人获得了自由,也获得了焦虑。
资本主义社会和个体的人的自由相互促进,一方面现代社会人越来越独立自主,依靠劳动可以养活自己,不必依附他人,自由出卖劳动,而另一方面人又越来越孤立、孤独、恐惧。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际关系处于异化状态,人与人之间温情的东西被异化成工具,雇员和老板都只是彼此实现目的的“工具”,而人出卖自己的技能、知识,市场决定了人的价值,甚至是全部价值。
如果一个人的价值不能被市场认可,就像一件有使用价值的滞销商品无价值一样,这个人也便毫无用处。
在这种环境下,人对自己的价值了解不是通过自己,而是通过市场上的成功:找到工作了就变得自信,而失业了就会沮丧,否定自己一切价值。
于是,是否对社会有用,是否与社会合拍,就变成价值的衡量者。
然而,与社会合拍和精神健康是两回事,更好适应社会的代价可能是放弃自我,以便成为别人期待的样子。
在现代社会中,自由是人的宿命。
用海德格尔的话说,人是“被抛”入世界的,不是人选择了自由,而是自由主宰了人。
因为与神的关系的松绑,人与世界的关系也变得松散了,再也不是由某种超然的力量创造出来的放在世界某个位置上运转的命运,而是自由选择的人生。
理性在认识世界,把握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的时候,会产生挫败感,对个人的怀疑与无能为力。
世界与人的关系变成了加缪式的“荒诞”。
就像年轻人总觉得自己有无限可能,而人到中年却发现原来自己什么都不能。
弗洛姆发现了自由的两面性:一方面自由带来了个体性的觉醒,意识到个人行动的可能性和责任,而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独自面对世界的危险和压力。
于是,有人开始逃避自由。
03
逃避自由发生在人没有了束缚,却又没有实现自由和个性的可能,或者说又无法负担自由的代价的时候。
人需要找到外在的东西来承担无法忍受的焦虑与恐惧。
权威主义、破坏欲、机械趋同,是逃避自由的表现与后果。
权威主义在心理上跟受虐与施虐倾向有关,二者往往伴随出现:一个希望对他人施加影响,迫使他人服从;一个渴望听从他人,依赖于施虐对象给自己的安全感。
婚姻与恋爱关系中常见到这样的配型:丈夫恶劣地对待妻子,反复告诉妻子可以离婚,然而当妻子真要离婚的时候,丈夫却哀求妻子不要离开,说自己爱她。妻子心软留下,又被恶劣对待,生活周而复始。
在这个例子中,丈夫是以爱为名的施虐者,妻子则是不敢自主行动的受虐者,构成了相互咬合的闭环。
同样的例子也发生在父母和子女身上,有些父母常说的“我为你好”,背后的含义是“只有我知道什么是对你好的,所以你要服从我。”
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受虐也会有某种快感,即“受虐倒错”:想让自己被视为一个孩子,臣服于他人,摆脱个体的孤独和无能为力感。
那些哀其不幸的婚姻,往往伴随着“怒其不争”,受虐方不离婚的理由只有一个:不敢独立生活。不是不能,是不敢。很多糟糕的婚姻关系中,受虐的一方甚至是赚钱更多的一个,却依然不肯离婚,原因不在于物质上的无法独立生活,而是精神上的恐惧。
弗洛姆将受虐的原因总结为:除掉自我,除掉自由的负担。
破坏欲可以理解成“无能狂怒”,也是逃避难以忍受的无能为力感的方式之一,同样还有机械趋同。
个体拼命压抑自我,去迎合社会的标准,用工作、购买、消费等等来让个性与社会要求实现同一。
值得注意的是,机械趋同跟今天的“洗脑”很像,人们以为自己在表达独立的见解,实际上不过是把他刚在网络上看到的观点复述一遍。
04
对于如何消解自由消极的一面,与批判相比,弗洛姆给出的出路有点理想化:爱与个体的解放。
追求全部人格的实现与积极表达情感。
让自己重新与世界构建起联系,感受世界中的自我,在保持个体的前提下消除孤独感。
弗洛姆的建议有多少实践性见仁见智,但他对自由的“消极”方面的洞见是很深刻的。
正如汉娜阿伦特所言,每个人都有义务拒绝平庸之恶,不要以为自己微不足道,如果每个人都能独立思考,拒绝被“洗脑”,就会避免极权主义以及历史上那些人为的灾难。
同样,在生活中,每一个施虐者也都有一个受虐者的逃避与纵容。
勇敢地承担起自由消极的一面,不要逃避自由。
他人可以成为地狱,也可以成为天堂。
(:Ivan Ivanovich Shishkin)
希望有书友能带读阿德勒和马斯洛,近些天读来十分枯燥。
人心:善恶天性
人的本质是人主动选择、自我塑造的一种过程。
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但人与动物又有根本的区别,人有理性和自我意识。一方面,人的理性和自我意识使人超越自然和动物,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另一方面,人的理性和自我意识又破坏了动物生存所特有的和谐,人失去了固有的平衡,从而进入一种变动不定、陌生的状态。人的生命意识到自身,便意识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能,生不由己,死不由己,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与自然分离的、无依无靠的存在。因此,人就处于孤独、痛苦和恐惧之中。自然,人不堪忍受这种牢狱般的生活,人竭力要冲分离的痛苦和孤独中解脱,寻找失去的和谐。这就构成人生存的固有矛盾之中,因而也就表现出人趋向于善或恶的定向
暴力定向:暴力可分为非病理性暴力和病理性暴力两大类。非病理性暴力是有助于生活的正常的暴力形式,它包括游戏性暴力和反应性暴力,前者的目的在于寻求表现技能(如体育运动中的击剑、比武等);后者的目的则在于受到威胁时,保卫生命、自由、尊严和财产(如自卫)。病理性暴力包括报复性暴力、补偿性暴力和原始的“喋血渴望”。报复性暴力的目的是阻止别人对自己进一步的伤害,因而其病理程度较轻。而补偿性暴力和原始的“喋血渴望”则是病理程度严重的暴力形式,前者表明生活的残缺和空虚,并通过破坏生活来超越生活(如虐待);后者则有一种杀人的激情,并以杀人的方式来超越生活,在动物水平上肯定生活。
各种类型的暴力之间的区别基于他们各自的无意识促动因素之间的区别;因为只有理解了行为的无意识动力,我们才能理解行为本身及其根源、过程和它所负荷的能量。
最正常的和非病理性的暴力形式是游戏性暴力。我们可以在暴力的实施旨在寻求表现技能、不是被憎恨或破坏所促动旨在寻求破坏的那些暴力形式中发现这种暴力。
反应性暴力表示暴力被用于捍卫生命、自由、尊严和财产不论是人们自己的还是他人的。它根源于恐惧,这种恐惧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想象的,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其目的是保护而不是破坏。
通常,受到威胁的感觉和引发的反应性暴力常常不是基于现实的情况,而是由于心灵的操纵;政治领袖和宗教领袖说服他们的追随者们相信他们遭到敌人的威胁,因而唤起反应性敌意的主观反应。
反应性暴力的另一种类型是由挫折引起的那类暴力。我们发现,当动物、儿童或成人的愿望或需要受挫时,他们就产生攻击行为。这种攻击行为构成一个企图;通过使用暴力来达到已经受挫的目的,尽管这种企图常常是枉费心机
反应性暴力的目的旨在阻止威胁的伤害,因此这种暴力有助于生物的生存功能。相反,就报复性暴力而言,伤害已经被施行,因此该暴力就不再具有防卫功能。
与报复性暴力紧密相关的是破坏性根源,它产生于经常出现在孩童生活时的“信任破灭”
相信生活的人和热爱生活的人失望之后,就会变成玩世不恭和从事破坏的人。这种破坏行动是绝望的一种表现;对生活的失望导致对生活的憎恨。
所有这些暴力形式,无论如何,都有助于生活,不管是以现实的方式还是以奇异的方式;至少,他们都是由于对生活的损害或对生活的失望所引起的。
补偿性暴力:无能之辈用它来替代创造性活动
补偿性暴力的治疗方法:于补偿性破坏力的唯一办法就是发挥人的创造性潜力,即人所具有的建设性地利用他的人的能力的才能。
补偿性暴力并不像反应性暴力那样,有助于生活;它是对生活的病理性替代,表明了生活的残缺和空虚。
真正的恶的本质。我们将论述三种类型的定向:恋尸(恋生)、自恋和对母亲的共生固恋。
爱死和爱生的定向:爱死表示一种伤感的情绪,杀人的愿望,对暴力的崇拜,对死尸和虐待的兴趣。爱死的人憎恨生活,希望回到无知和动物的原始生活中去,并把人的价值视为物的价值。爱生则表示生存的整体定向和完整方式,它的目的是保持生命,欣赏生命和生命的所有表现。爱生的人是健全的人,对他来说,欢乐是德行,人生的目的是献身于所有富有生气的东西。
具有恋尸定向的人被所有没有生气的和死的东西所吸引和迷狂
恋尸者生活在过去,从来不会生活在未来。他们的情感本质上是感性的,
他们的价值观同我们与正常生活联系起来的价值观恰好相反:不是生活,而是死亡使他们激动和满足。
喜爱死亡的人必然喜爱暴力。对他来说,人的最大成就不是给予生活,而是破坏生活;使用暴力并不是环境强迫他做出的一次短暂行动,而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恋尸者看来,只有两种“性别”:有能力的人和无能力的人、杀人者和被杀者。他喜爱杀人者蔑视被杀者。“
恋尸的人被一种把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欲望所驱使,以机械的方式看待生活,仿佛所有的人都是物一样,所有有生气的变化、情感和思想都被转化为事物。记忆而不是经验、占有而不是存在,变成了重要的东西
他在本质上是面对过去而不是面对未来,他憎恨未来,害怕未来。这一点与他渴望确定性有关系。生活从来都是不确定的、不可预测的和不可控制的;为了使生活得到控制,生活就必须转化为死亡。的确,死亡是生活中唯一确定的东西。
恋尸倾向明显地表现于人的梦境之中。这些梦涉及谋杀、流血、死尸、颅骨;有时也涉及那些转化为机器的人或像机器一样行动的人。
高度恋尸的人常常可以通过他的外表和姿势看出来。他冷淡无味,皮肤看起来死一般的,恋尸经常出现一种好像嗅到臭味似的表情
恋生,其本质相对于恋尸的爱死来说是爱生
恋生并不是有某种单一特性构成,而是表示生存的一种总体定向和完整方式。他是由一个人的身体变化、情感、思想以及姿态表现出来;恋生定向是由整体的人表现出来。这种定向的最基本的形式在所有生物的趋向中表现出来
求生是所有生物的内在属性;
保持生命和抵抗死亡的趋向是恋生定向的最基本形式,代表指向生活的那种驱动力
另一方面:生物具有整合和统一的趋向;他常常融合不同的或相反的实体,并以一种结构方式进行生长。这种趋向的最基本表现是细胞之间有机体之间的融合,从无性细胞之间的融合到动物之间或人之间的性融合。
恋生者的伦理学具有他们自己的善恶原则。所有有助于生命的东西都是善的,而所有有助于死亡的东西都是恶的;对生命的珍重是善的,所有增强生命、生长和发展的东西是善的,而所有抑制生命、消减生命和分裂生命的东西是恶的。欢乐是善良的,而悲哀是邪恶的
这些纯形式表现在实际生活中当然是罕见的。纯粹的恋尸者是疯子,而纯粹的恋生者则是圣徒。多数人只是恋尸定向与恋生定向的特定的掺合体,重要的是两种趋向中哪一种占据优势。
爱生发展的具体条件:在婴幼儿时期同他人温暖的、友爱的接触;自由,并且不存在威胁;关于有助于人的内在和谐力量的原则的教导——通过例证而不是说教;“生活的艺术”方面的引导;激发接受他人的影响并作出应答;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而促进恋尸发展的条件正好与此相反:在爱死的人中长大;缺少激励作用;恐怖,使生活惯常化并且毫无意味的条件;机械呆板的秩序,而不是人际间通过直接的和人道的联系所决定的秩序。
理想的社会条件:安全,维持有尊严的生活所必须的基本物质条件不受威胁;公正,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因为另一个人的缘故而成为一种目的;自由,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积极主动和负有责任的成员。最后一点特别重要。如果一个社会不能促进个体的创造性自我活动,即使这个社会存在安全和公正,他也可能无助于爱生。人仅仅不做奴隶是不够的,如果社会条件促进了机器式的人生存,其结果将不是爱生,而是爱死。
自恋定向:特点是对外部世界缺乏真正的兴趣,以自己的人格代替现实,因而自己是“神和世界”。自恋可分为良性、病理性自恋和恶性自恋三种。良性自恋使人专注于自己的活动和成就,因而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即保护自己,从事自己生存所需的活动;病理性自恋与理性和爱相冲突,使人不能正确评价事物和他人,因而限制和歪曲理性判断;恶性自恋则使人成为虚伪的自我中心主义者,使人的行动相悖于群体的生存原则
**固恋倾向:对母亲的固恋不是弗洛伊德所理解的“恋母情结”,只是表示男孩对母亲的性的**渴求。在他看来,男孩和女孩对母亲都具有**联系,但这种联系不是性本能的联系。**固恋包含渴望母亲的爱、保护和对母亲的恐惧,从而导致人缺乏独立、自由和责任。良陛的母亲固恋只表现为需要母亲似的人物的安慰、爱恋、称赞、供养和照顾。恶性的母亲固恋则是**共生,他表现为希望永远像婴儿那样被爱,有一种返回子宫的欲望,从而不仅导致曲解理性,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而且还失去人的全部独立性和完整性。
爱死、恶性自恋和**共生集结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具有衰败综合征,就会构成最危险和最恶毒的人格定向。如果与此相对应的爱生、爱和独立性集结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具有成长综合征,这是一种生产性的或创造性的人格定向。
这些相反的心理定向潜在地存在于人身上。人在决定自身固有矛盾过程中,这些潜能就会表现出来。在弗洛姆看来,人可以通过回归和发展两种方式来解决自己的生存矛盾。回归的方式表示人为了解脱分离和孤独,而竭力返回到动物和自然的生活中去,抛弃使他成为人,却又折磨着他的理性和自我意识,与自然达到原始的和谐。发展的方式表示人通过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人道性的全面发展,以超越自然,解除分离和孤独,达到一种新的和谐。由衰败综合征支配的人必然以原始的回归方式来解决人固有的矛盾,因而表现为恶;由成长综合征统制的人则必然以发展的方式来解决人固有的矛盾,因而表现为善。
人自身存在着两种相反的潜在定向,这些潜能具体地在历史中显现、展开,既可表现为原始的回归,又可表现为发展。对人来说,这两种潜在性都是真实的可能性,因此,人在这种真实的可能性中有选择的自由,人成为善人或恶人,全凭自己自由决定。人并不是天生就恶,冷酷无情的人在刚开始生活时,都有成为善人的可能,只是人在自由作出决定时,由于不断做出错误的决定,他的心便变得愈来愈冷酷无情和恶。反之,如果一个人不断做出正确的决定,他的心就会变得愈来愈温和、活泼,变得爱和善。因此,人根本没有善恶的先天属性,人的本质最终由自由选择这一点所决定。他认为,人的善在于不断的改造、进取和发展,在于使人的存在不断接近完全的人道性。恶是人之逃避他的人道重负的悲剧企图中失去自己;最大的恶是反对生活、爱死和**共生,其次是缺乏爱、缺乏理性、缺乏兴趣、缺乏勇气。
关于恋爱,有人幸运,有人不幸。而不幸的人正在经历恋爱中某种能力的丧失。所以,恋爱的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
我们经常会听到或者看到情侣吵架,多少都是吵着吵着就散了。其实在吵架本身,就是沟通能力的确实,因为不能进行良好沟通了,所以导致了言语过于激动。而这种问题在于双方。还有种极为严重的情况,就是家暴。对此我们深恶痛绝,而这一现象的发生就在于情绪管理能力的丧失。
其实所有的爱情都不是完美的,因为每个人都不是那么十全十美的。而恋爱这种能力,也需要在不断的体验中提升,这么看来或许又有点残忍。那些幸运的人,在与对方初期相处中,不断磨合,相互包容,逐步也提升了自己恋爱的能力,同时也收获了美好的爱情;而不幸的人,在一段又一段无疾而终的感情里,获得失去,失去再复得,最终一无所有,就连仅有的那点点能力,也被带走了,灰飞湮灭,再然后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的冷漠无感的人,我们常说好冷。
为什么90后的结婚率低,越来越多人原则一个人,或者明确主张不结婚,哪怕家里七大姑八大姨,父母老人都在催,每年过年过节面临尴尬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因为大部分在快餐爱情的时代,多数人丧失了恋爱的能力。甚至在我看来,有极小一部分未育家庭,甚至很难拿出爱和经历再爱。这和整个 社会 的发展有关系,个人的生活经历也有关系。
恋爱的能力过于残忍,又甚是美好。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少些曲折坎坷,收获恋爱的超能力!
确切的说,弗洛姆应该说的是爱是一种能力,而不是恋爱是一种能力。
弗洛姆提到了成熟的爱和不成熟的爱:不成熟的爱是指,我需要你,所以我爱你;成熟的爱是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需要你。
从字面意思很好理解,不成熟的爱对他人有所欲求,就是说我要从你这里得到些东西才可以;成熟的爱完全接纳的爱,包容的爱。
想要做到可以成熟的爱他人需要有一个接纳接受事物本来的样子的能力,这绝不是一个容易的事情。
而至于恋爱,恋爱几乎不需要门槛,恋爱并不意味着亲密关系,恋爱是任何的两个人有基础的好感就可以。
社会 上有很多爱无力的人,他们缺少的就是爱的能力。因为他们从小没有培养出爱自己的能力,一个不爱自己的人,他们是不会去爱别人的,也不知道该怎样爱别人。所以我觉得,爱别人的人,首先得爱自己。你有多么的爱自己,就会去怎样的爱别人。这个可以从认知上,去慢慢的改变自己,改变是一个长期,而并不容易的过程。如果不去改变,你的生活里就会出现种种烦恼,和不如意的事情了。或者给自己的伴侣,孩子,家庭带来不如意。想要生活过的美满快乐,一切都从改变自己开始。
我看到这个题目立马想到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优秀对优秀,自然而然坠入爱河。可是立马又想到另外一个经典的歌词,任贤齐唱的: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所以不管是相互之间的吸引还是后来的相处,能开始并走下去的,都是有能力而爱的!
先要调整心态正确的去爱,在不超越道德底线的基础上(或许每个人的道德底线又不一样,暂且以个人标准定义)不要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喜好、自己的一切看的太重要,要多接纳别人, 不要拿自己的思想绑架别人,一不小心成了绑匪,还口口声声的说我那么关心你!甚至发火责怪对方,也不考虑对方的感受,压根就是自私、无明、愚痴。适合于父母子女,配偶,朋友,同事,等等任何关系。
爱的能力是,一个人活生生的人,对另一个活生生的人,能量的投注:如果我在拖地板的时候灌注的是对这个家的爱,家人会感受到被爱;如果我满腹怨气,家人收到的是伤害。爱与不爱跟你在事情上做了多少没关系,只取决于是否有投注爱的能量。带着控制和怨气削出来的苹果也是毒苹果。婴儿专注看着妈妈脸庞的样子,就是对爱最好的诠释。那种全然的能量灌注,即便婴儿不能在实际层面为妈妈做任何事情,妈妈也会幸福得眩晕。
所有的不爱和伤害都是一种病处,需要对症下药!最浪漫的不是高潮期的完美,那也是一种本性的欲望,当趋于平淡,真正了解对方的缺点和不足,可以互相提醒和鼓励让对方找到最好的自我,是一种爱的能力!
生活在人类 社会 中,每一个人都需要爱的滋润。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懂得爱,知道如何去爱一个人。可是,纵观古今, 很多夫妻过得并不幸福,吵架、冷战、出轨、离婚;很多父母与子女之间也充满了矛盾;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人心冷漠”……
网络信息的发达似乎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却也带来了各种隐患——曾经被很多人视为成熟标志的婚姻,今天却 逐渐 被人们拒之门外。
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巨大的乳房,我们像嗷嗷待哺的婴儿,永远在期待,却永远是个失意者——逐年高 升 的离婚率,使很多人突然觉得,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所有这些现实问题都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我们或许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样懂得爱。
弗洛姆说,“ 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努力的发展自己的人格,让自身的生命力完全绽放,才能获得高级 情感 ”, 这与多数人眼里的“爱情”截然不同。我们是否真正懂得爱,是否真正有能力爱? 心理咨询师里外雅堂来和你说一说。
在 社会 上,一群单身的人,被人们普遍视为没有对象的人。单身,的确是没有对象,但这个看法却误导了人们错误的认知,将爱情视为对象问题,因而有了“处对象”的说法。 人 们大多不了解“坠入情网”与“持久的爱”两者的根本区别,甚至以为“爱有什么好学的”。
我们以为爱只是一种 情感 ,渴望爱,自己却稀里糊涂,不知道如何去爱。
例如,一个人想要成为医生,首先得学习人体的构造、药物的成分、各种疾病的成因与治疗等理论知识,然后还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即使这样,这个人也未必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因为他还需要积累经验。
例如,一个人想做一道 美食 ,他需要先确定自己需要什么食材,继而挑选食材,然后清洗,然后下厨。过程中还需要有熟练的刀功和 注意 掌握 火候,否则, 美食 就成了焦炭,惨不忍睹。
生活中的技能和专业尚且需要学习,爱,作为治愈人类 心灵 的良药,难道是天生就会的?
爱不止是一种 情感 ,爱也是一种态度,一种能力,一门艺术。 如果你真的爱上一个人,那么你也一定爱所有的人,爱世界,爱生活。
弗洛姆说,人有相属需求。这种需求使个体具有爱人与被爱的需要,希望认识别人,了解、关怀别人,并愿意对别人承担责任。
人们应对孤独感,经常会用接收倾向、剥夺倾向、贮藏倾向、市场倾向和创造倾向这五种心理机制。前四者要么没有生产或提供爱的能力,只能依赖别人;要么从他人那里巧取豪夺,满足自己的私欲;要么把外部世界视为威胁,通过贮存和占有获得安全感;要么将自己当作商品,等价买卖。这些,都 不 是 健康 的、正常的爱。只有当一个人的爱具有创造倾向,才是 健康 的表现。
例如,当两个人彼此相爱的时候,会想着怎么给对方制造浪漫或惊喜。这,就是一种创造倾向。反之,如果是想着对方怎么给自己制造浪漫或惊喜,那,就成了一种索取。
“真爱”的基本要素,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
在情侣与情侣之间,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付出与索取。这些付出和索取,有些隐藏着对父母的渴望,童年未完的心愿。
在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因为母爱的本质是一种祝福。父爱则需要我们去努力,因为父爱的本质是顺从和控制。然而,当一个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父亲,又是母亲时,他已经使自己同父亲母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了这两个形象。我们说,他是一个成熟的人,他既是自己的父亲,又是自己的母亲。这样的人,他有爱自己的能力,也有爱人的能力。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多数人的眼里,爱的问题首先是一个对象问题,以及自己能否被人爱。 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一方面又把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等看得比爱情还重。我们几乎把所有的精力用来实现上述目的,却极少有人用来学会爱 。
我们想象中的爱的实践,应该是共情、理解、倾听等元素。
但,弗洛姆 在《爱的艺术》中 提出,
爱情既是对生命及我们所爱的积极的关心,也是对所爱需求作出反应的责任心,是彼此的了解和互相的尊重——两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去成长、发展,而不是服从对方。你或许听过类似“因为我爱你,所以你必须听我的”这样的表达,但,这种,只是一种控制,一种索取,也往往缺乏耐心。
遵守爱的约定和纪律,专注的倾听对方讲话和体验到他的情绪变化,耐心的了解对方和与之磨合。这样的爱情双方,既能专注自身的生命意义,又愿意走出各自的世界去理解对方的生命意义,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给予他人所不能给的亲密、支持、倾听和理解。
爱情不是一种只需投入身心的 情感 ,而是需要努力发展自己,以此完善,否则,一切爱的尝试都是会失败的。
然而,人们普遍性的认为,爱别人是理所当然的,是一种美德,爱自己却是一种罪恶,是自私的表现。但事实上,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幸福,我们的成长……都是以爱自己的能力为基础的,若一个人连自己都不爱,那他就是没有能力爱。一个一心只为别人付出的人,却不考虑自己的人,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讨好式的软控制,和这样的人相处,会有一种道德束缚感,令人窒息,想逃离。而如果彼此付出,我们反而觉得轻松许多。
爱别人与爱自己并不是两者择一、不可兼得。恰恰相反,在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身上,我们皆能发现自爱的态度和能力。
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
恋爱既是能力,也是一种体验。主要对 情感 的体验会非常深刻。体验的东西有:懵懂、心动、心跳、脸红、期盼、担忧、相思、失眠、拥抱、亲吻、婚礼、誓言、蜜月、快乐、幸福、争吵、赌气、打架、和解、分床、离家、升华、买菜、做饭、洗衣服、怀孕、焦虑、怀疑、亲子、补课、辅导、叛逆、冷漠、折磨、离婚、百年好合、再婚、单身、自由、理解、接纳、放下、感恩………
总之,婚恋是一场惊心动魄的体验,更像是一出戏,可以充分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没好没坏,坦然接受,因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婚恋中一般的性格组合是:
1成就你的
2折磨你的
这两种组合都是为了你成长,没好没坏!所以好好体验,用感恩、理解、接受的心态面对婚姻关系中出现的任何问题,就能最快完成任务。
世人都觉得赚钱是一种能力,成功是一种能力,那么恋爱结婚更是一种能力。
为什么呢?
不管哪个时代,钱是能解决一大部分感情危机的。
没钱拿什么去爱,亲情都要拿钱去维护,更别提恋人。
有人会说,那很多没钱的人也在一起很开心的;这我不否认,那他们一定都是超凡脱俗的一对人,金钱在他们眼里没什么用。
他们追求的只是精神需求。
可自古以来俗人还是比较多哈!
如果说恋爱的首要条件没有,那么好,总要有处理矛盾的能力吧。
比如说:双方吵架,是逃避,是冷战一走了之,找异性倾诉卖惨还是客观看待问题,而不针对人。
这个说的很容易做到的很少的,一吵架就拿最能击倒对方的语言,恨不得一刀毙命的那种,本来相爱的一对,却活成了双方的差评师。
精神需求这个是大部分人一生的追求吧,想找个灵魂伴侣,可这个世间没有灵魂伴侣。
可能在一起的时候始于颜值,决定继续在一起的一定是觉得“你懂我”你就是我要找的那个人,跟你在一起很轻松。没有压力,三观一致。
跟一个三观不同的人在一起你试试
总结:明明相爱的两个人为什么最后要分手?
不就是没有恋爱的能力吗?
没有能力的爱显得苍白无力,多么痛的领悟!
弗洛姆,平生致力于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马洛斯的人本主义学说进行完美的结合。 并于1956年出版《爱的艺术》一书。弗洛姆认为,亚当夏娃忍不住吃啦禁果,就看到啦彼此赤身裸体而感到羞愧,从而知道人需要爱更需要理性,即了理尊重责任和关怀。而不是相见欢好,相约一夜倾情。因为只有欢愉的感情,若缺乏爱的技巧和能力,就无法使这份爱情得以持久还能开花结果。
所以,我赞同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的恋爱是一种能力。有啦这种能力,才能爱到天荒地老。
弗洛姆之所以说恋爱是一种能力,因为他发现,只有心理 健康 的人才会恋爱。弗洛姆在这里所说的恋爱,是要区别开单纯的生理欲望和占有欲。
在欧洲文化背景下,爱是奉献,是给予,是欣赏,是崇拜。无论是从《圣经》传统看,还是从骑士精神看,都是如此。爱的含义中,精神性高于,甚至排斥肉体――物质性。中国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接受了西方这个观念,才有了明确的人的平等和“自由恋爱”的思想。
至于生理需要,是恋爱的一个自然基础(上帝规定),但是把恋爱确认为一种“心理能力”(现在人们更喜欢说是情商)来讨论,是很有意义的。弗洛姆这个理论告诉我们,具备“恋爱能力”是人的骄傲,是婚姻甜美的保证。
我赞同恋爱是一种能力!
恋爱涉及到很复杂人际交往能力,只有有能力的人,处理好和各方的关系,才能在恋爱中收获幸福和甜蜜。
1恋爱是两个人的关系,知冷暖,谈情不讲理,既要包容,取悦,又不能丧失自我,讨好。要求很严格的人际交往。
2恋爱是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所思所想都是我们自己控制自己,内在的恐惧、担忧、不自信……等负面情绪,都有可能毁了一段美好的恋爱。而处理好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往往是一生都在进步的事!
3恋爱是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这里他人是我们的父母、亲人、朋友,领导、同事……因为别人的评价、看法都用可能影响到恋人之间的关系和 情感 。
所以,恋爱是一种能力。
周雪梅
《爱的艺术》是一本薄薄的小书,拿在手里轻飘飘的,读起来却沉甸甸的。难读,是对它的第一感受,我的体会也不例外。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弗洛姆是心理学家,《爱的艺术》许多内容是建构在心理学的背景词汇之上的,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词汇意义,因此在理解上容易产生歧义;二是因为本书的写作风格是漫谈式的,内容或者段落之间往往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而且大多内容不是严密的推理与判断,而是一些见解,又比较分散,语义上显得模糊,因而有时候感觉不知所云;三是因为翻译的原因,英语与汉语在语法及语言句式结构的差异,导致晦涩难懂。
我反复读了几遍,力图最简单化地去理解本书的内容,因此采用问问题的方式,借由几个问题把《爱的艺术》的核心理论提取出来,并加入自己的理解。文中的粗斜体段落是原书中的摘录。
一、人类为什么需要爱?
任何爱的理论,都必须从某种人的理论和人类的生存理论开始。
人是什么?经过亿年以上的时间,进化成为高级动物,与狮子老虎恐龙相比,具有最高的理性,这是天生与进化的结果。理性就是能思考,能够认识自己,从而调整自己。
自知之明是人的最高理性,从出生到死亡都是每个人人无法自主的,因此孤独感是每个人挥之不去的人生难题,孤独感引起强烈的焦虑、羞耻感与罪恶感。人的最深切的需要就是克服分离,从孤独的囚牢中解脱出来。
当一个人从母体中脱离的时刻,分离的恐惧就伴随人的一生。小时候是怕妈妈不要自己了,孩子最怕的惩罚是把他关在门外,少年时最怕的是伙伴们孤立自己,害怕分离害怕孤独是人一生的最深沉需要。
人——所有时代和文化中的人——面临完全相同的问题:如何克服分离,如何达到和谐,如何超出个人生活并发现一致。
因此,人们需要在一起,需要群体,小到家庭,大到部落,国家,都是人们追求在一起的手段。
如何在一起?从独立的个体来讲,需要情感的交融,需求成熟的爱。从整个人类社会来讲,需要每个人付出更多情感,需要动员更多的人在情感上的一致性,更需要爱。
因此,爱不是一种个人简单的情绪体验,是对人类生存与繁衍的问题答案。这就是《爱的艺术》对于爱这个问题探索的出发点,也是归宿。这是宽泛的爱的思考,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探讨。所以,读此书,要理解爱的定义与我们日常所说的爱有所不同。
二、我们人类都是以怎样的方式追求在一起的感觉呢?
1、人类在幼儿时期感到自己与自然为一体,土地动物植物依然是人类的世界。
中国远古的万物有灵意识,树精妖怪都是人与自然融合一体的感受,原始部落对动物的崇拜,都是人与自然在一起的体现。图腾崇拜,宗教仪式,祭祀与巫医是引领人们与“神”在一起的权威,在那些各式各样的宗教活动中,人们有了聚集力量的渠道,有了克服分离的群体力量。
宗教是克服分离,拜托焦虑的途径,历史悠久。
2、建立与群体及其风俗、习惯和信念一致基础上的结合。
对群体及其习俗、习惯与信念的摸索与形成,其实就是一个部落、氏族、城邦、乃至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的“文化传统”,也就是我们说的文化。人类为了追求与群体的一致性,形成了独有的文化,如中国文化与墨西哥文化有巨大的不同,穆斯林与基督徒的文化相差甚远,正是由于文化不同,才造就了不同人群的归属感,这正是每个人毕生追求的目标。
中国人有句俗话: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老乡为什么亲切?因为他和我一样,归属于一个地域。我总是一个群体内的人,即使死了,最怕的也是“变成孤魂野鬼”,生生死死在一起,是人类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渴望。
3、除了把一致作为解脱分离带来的焦虑的方式外,还必须考虑当代生活的另一个因素:工作程式化和娱乐公式化的作用。
按部就班的工作令人心安,稳定的家庭让人踏实,现代生活中,大家都做的事情是最值得选择的,因为我和你们一样。最典型的例子是时尚的创造者,巴黎的服装秀瞬间就可以成为时尚,风靡全球。不是因为美,是因为大家都会去穿这样的服装,你不穿,就是不合群,被孤立的感觉立刻让人不舒服。《皇帝的新衣》中孩子才指出:皇帝没有穿衣服的真相,因为孩子还不能体会与社会人群的分离感。
4、达到结合的第三种方式在于创造性活动——或是艺术家的创造活动,或是工匠的创造活动。在任何创造性工作中,有创造性的人把自己同物结合起来,这里的物代表他身外的世界。……一切形式的创造性工作的劳动者都和他的对象融为一体,人在创造过程中把自己与世界结合起来。
这一段描述如同中国道家的“物我两忘”境界,当在专注一件事时,你忘记了自己,忘记了面前的物品,全身心沉浸在创造性工作中,时间似乎停滞,一切外在干扰不复存在,你似乎超然度外,到达“神仙境地”,克服了分离焦虑,与世界彻底结合在一起。
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的追求一致,人类对抗了焦虑。但是以上的结合方式都存在问题。弗洛姆总结说:在生产活动中达到的这种一致不是人际间的协调,而是与物的协调;由宗教的迷狂的融合中所达到的协调是转瞬即逝的,不具有持久性;而群体文化约束中达到的协调是虚假的,不是个人本体的深层次追求。因此,人类以上种种方式的一致性探求,都是生存不完全的答案, 圆满的回答在于人际间的协调和我与另一个人融为一体,在于爱。
三、什么是爱?
这种对人与人之间融为一体的渴望,是人类最强有力的奋斗的动力。它是最基本的激情,它是一种保存人类种族、家庭、社会的力量。没有爱,人类便不存在。
人与人融为一体的渴望,弗洛姆认为是爱的基本需求与动机,指的是人际关系的协调,是一种互动关系,从这里出发,才能给爱下一个定义。
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那些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他和他人结合起来的能力。
成熟的爱是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条件下的结合。
在这个关于爱的定义中,首先是说爱是一种能力。
这里需要明确能力的含义,在我们日常行为中说的能力,与心理学的能力概念是不同的。我们经常说的能力如管理能力、理财能力等,更多的偏向于某种技能或者才能,它是具备完成某项活动的必须才干,包括知识、技术、流程等等。而心理学意义上的能力是指顺利、有效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爱是一种能力,讲的是一个人只有具备爱他人的心理条件,才能具备爱他人的行为。
其次,在爱的定义中,说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这个主动性就是说爱具有积极性,而不是被动性。用最通俗的方式可以把爱的积极性表述为: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那么“给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首先,在爱的双方互动中,给予不是指“放弃”某物,不是丧失与牺牲,“给予”是一种心理体验,在“给予”行为中,我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干。这种增强了的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使我倍感快乐。“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感。
比如一个守财奴,整天担心财富的损失,他是富有吗?从心理学角度讲,他是穷苦的贫乏的。而一个慷慨解囊的人是富有的,他在自己的“给予”中体验到快乐,体验到自己的强大。在爱情中尤其如此,只有“给予”对方充分的爱,你才能体会到自己的爱。“给予”对方并接受对方的爱,是一种创造爱的过程,是一种精神享受。
因此, 爱的最简单定义就是: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力求与他人融为一体的能力。
但需要切记的是,与他人融为一体的前提条件,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个性,只有如此,才是成熟的爱。
四、爱的共同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
这里的关心是指:对所爱对象的生命与成长的积极关心。
这里的责任是指:责任不是别人强加的,完全是自愿行为,是我对另一个人表达或没有表达的需要的反应。成年人的爱中,责任主要指对精神需要的关怀。
这里的尊重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应该顺其自然,即尊重其自身规律和意愿。
这里的了解是指:作为爱的了解要深入到本质,而不能停留在表层,按照另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去发现他的需求,真正理解他。但是,怎样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呢?
爱是了解的唯一途径,在结合行为中,它回答了我的探求。在爱的行为中,在奉献我自己的行为中,在洞察一个人的行为中,我找到了自己,我发现了自己,我发现了我们两个人,我发现了人类。
四、现实中,我们对爱的理解有哪些错位?
1、多数人认为,爱就是被爱,如何惹人爱。
男人、女人都努力按照时代的要去装扮自己,让自己更有吸引力,别人就会爱上自己。这样的人把爱的权力拱手让人,而不是主动争取,因此,不会得到真爱。
2、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才能的问题。他们认为爱是简单的,困难的是寻找正确的爱的对象。
爱是一个人的能力,一个懂得爱的人才能找到爱的对象,如同一个音乐家才会谱曲一样,农民只会种土豆,因为他不具备谱曲的能力。
3、爱是简单的。
人们往往认为许多技能是需要学习的,游泳、画画、写作等,但是很少有人认为爱是需要学习的,往往认为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是千年等一回的,尤其是文学戏剧**中的爱情故事都是如此描绘,于是人们要么对爱顺其自然,要么等待爱的降临,总之,把爱归为不需要耗费精力的事情。
但实际上,爱是创造爱的能力,无爱则不能创造爱。爱的获得需要学习与不懈的努力,需要一生的付出。
马克思说:“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你同人和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与你的意志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如果你在恋爱,但是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你的爱最为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
可见,爱是双方的共同努力,爱是困难的,罕见的,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人重视并修炼。
五、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有什么样的特殊性?
爱的体验与学习是从小开始的,从脱离母体就产生了,因此父母的爱是一个人一生至关重要的爱的课程。
孩子最初体验到的爱是——“ 我是我所以被爱” ,这种被母亲所爱的感受是被动的。我不必为了被人爱而做任何事——母爱是无条件的。
等孩子成长到八岁左右时,他第一次想到要给父母某种东西,想要创造某种东西——一首诗、一幅画,或者任何可能做成的东西,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爱转变成爱,转变成创造爱。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一种爱的新感情,是第一次爱的冲动,到爱的成熟需要多年的时间。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通过“给予”别人爱的行为与体验,他理解了别人的需要与自己的需要一样重要,“给予”比“接受”更令其满意,爱甚至比被爱更重要。通过爱,他摆脱了由自恋和以自我为中心这种状态形成的孤独和隔离的老龙额,他感到新的融洽、享受和协调。由被爱成长为爱,从而获得了爱的力量。
童稚的爱遵循这一原则:“我因被爱而爱”。成熟的爱遵循的原则是“我因爱而被爱”。不成熟的爱宣称:“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母爱是无私的,但是父爱是有条件的。这种爱的原则是:“我爱你 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愿望,因为你尽了职责,因为你像我。”父爱的本质在于;服从成为主要美德,不服从乃是主要的罪孽——以收回父爱作为惩罚。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于孩子本身的需要相适应,幼儿需要母亲无条件的爱及身心两方面的关怀。六岁以后的孩子开始需要父爱,需要他的权威和引导。母亲起到保证孩子生活安全的作用,而父亲则有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应付大千世界所面临那些问题的责任。
一个成熟的人的标志是,他既有母亲的良心,也有父亲的品德。一个懂得爱的人,必须从父母身上学到爱的原则,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两者的结合使他走出父母的笼罩,成为自己。父亲或者母亲爱的方式不对,都会影响孩子的人格成熟,过于扭曲则会患上精神疾病。
六、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会爱哪些人?或者说爱的对象有哪些?
爱主要不是一种对某个特殊人的关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决定一个人对整个世界而不是对某个爱的“对象”的关系的性格倾向。如果我真正爱一个人,我就会爱所有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
因此可见,爱的对象是宽泛的,但是不同的爱却有各自的特点。1、兄弟的爱
兄弟的爱,是构成各种爱的最基本的爱。
如果我具备了爱的能力,我便会不由自主的爱我的人类兄弟。因为只有人类一体化,才能追求到人类的同一性。兄弟的爱是对所有人类的爱,它是平等的 没有独占性,也可以称之为大爱无疆。
2、母爱
人类都知道母爱是无私的,但是母爱也是最具影响力的,因为孩子从母亲身上学到爱。母爱不仅要带给孩子生存的安全条件,还要灌输给孩子爱生命的态度。而后者更为重要,想要孩子会爱,母亲必须是一个愉快的人,一个精神饱满的人,是一个成熟的人,是一个会爱的人。
母爱的本质就在于关心孩子的成长,而这意味着与孩子的分离。母亲必须容忍而且必须希望并且支持孩子离开她。只有做到这一点,母爱才显得如此困难。 它要求毫无私心,要求具有“给予”一切,除了被爱者的幸福外一无所求的精神。
而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母爱属实不易,母亲总是会把自己方方面面的渴望、梦想、打算等强加在慈爱的行为中,以爱的名义。由于母爱的缺失或者扭曲变形,一个人丧失了具备成熟的爱的条件与能力,成为一个终身不会爱的人,不幸福的人。
3、性爱
这大概是一个最难以说明的话题,需要澄清的概念包括:性、性欲、性爱、爱情、婚姻中的性爱等等,而每一种东西都是模糊不清的,难以清晰界定。
性爱是对与另一异性的完全融合、结为一体的渴望。从其本性来说,它是排他的,不存在一般特性的爱。它也许是所有形式的爱之中最靠不住。
为什么靠不住呢?因为性爱具有迷惑性,容易与其他强烈的情感(爱、激情、迷乱等)想混淆。比如,一见钟情的强烈情感,是因为陌生人突然突破了相互之间的屏障,瞬间成为最亲密的关系,双方认为相爱了,并能够永恒。其实,这种性爱的前提是刺激性的冒险的强烈的,随着双方的相互了解,性爱就会慢慢降温,结果是另觅新欢,再找新的陌生人。
性欲旨在结合,但性欲可能被孤独引起的焦虑、征服、或被征服的愿望、虚荣心、伤害欲甚至毁灭欲激发,正如它能够被爱激发一样。
被爱激发的性欲才是性爱,一定要具有爱的特征,比如给予、尊重等等,它伴随着温情脉脉,而不是疾风暴雨般的迷乱,而由其他欲望激发的性的结合并不是性爱,更不是爱。
4、自爱
自爱与爱他人是并行不悖的,所谓“爱邻如己”也。在心理学中我们知道,外部世界是我们大脑建构出来的,是我们感知的对象,我们自己也是自己感知的“对象”,既然能够爱别人,自然也能够爱自己,不存在爱自己与爱别人相互排斥的情况。 真正的爱意外着产生爱的能力,它蕴含着爱护、尊重、责任和了解。它并不是被某人所感动意义上的“情感”,而是一种为被爱者的成长和幸福所作的积极奋斗,它来源于爱的能力。
比如老师爱学生,医生爱病人,公交司机会爱乘客等等,只有能够爱自己的人,才能爱别人。自私的人不会爱别人,他其实也不爱自己,他不是过于自爱,而是缺少自爱。
5、对上帝的爱
爱产生的基础在于人有分离的体验,希望通过结合来克服分离焦虑的需要。其实爱的宗教形式,对上帝的爱,与心理学上讲的爱也没有什么不同。这种爱同样产生于克服分离达到结合的需要。事实上,两者是相似的。
宗教是一个复杂的意识形态,东西方差距太大,有神论与无神论各执一词,宗教的发展也在不断演进,涉及到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问题,在此不做摘录与学习。
七、当代西方社会的爱存在那些问题?
由于弗洛姆处于资产阶级兴起的时代,西方社会面临巨大的变革。资本主义的建立原则有两个:政治的自由原则和社会的市场原则。
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要求下,人的问题可以概括为:现代资本主义需要大规模协调合作的人,需要消费胃口越来越大的人,需要趣味标准化、容易受影响、需求容易预测的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需要人感到自由和独立,而不依附于任何权威、原则或良心——然而又是愿意被支配,愿意做期望他们做的事,愿意适应社会。需要不用强有力而支配,没有领袖也能领导,毫无目的也能鼓动——只想获得成就、忙碌、起作用或继续生活的人。
结果是人很好得适应了社会的需要,人是社会的产物,资本主义如火如荼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原则,人已经转化为“商品”,生命成了投资,是现行市场条件下必须获得最大利润的投资。人的关系基本上是异化了的机器人的关系,虽然人们在一起,却依然十分孤独。
爱被社会异化,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婚姻中虚幻的爱。理想的婚姻强调“组合”精神、相互忍耐,双方要顺利合作,在这样的“爱情”中找到摆脱孤独的港湾。靠两个人的结盟中对抗世界,其实这不是爱情与亲密,而是双倍的个人主义。
2、以为有了性爱就是爱。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性是人最根本的动力,性的满足与和谐就必然产生爱。但临床的明显事实表明:无节制的性满足不会幸福,而会产生带来严重精神或者症状上的痛苦。 一切本能的需求的完全满足不仅仅不是幸福的基础,甚至保证不了理智的健全。
3、一些病态的爱情形态。
由于一方或者双方从小被母亲或者父亲或者父母双方,以不合适的教养方式养大,他们虽然已经是成人,但是人格并不完善,他(她)们对爱人的爱的模式还停留在儿时与父母的互动关系中,因而在对情人的爱的表达与行为中极为紊乱,呈现各种“神经质”般的疯狂行为,有时候反而被社会解读为“真正的爱”,如各种极端的求爱方式、为爱自杀、爱的沉迷等等,其实都是不成熟人格的体现,是虚伪之爱。
虚伪之爱的表现形式有:偶像崇拜的爱,把爱人当做偶像,完全丧失了自己;伤感的爱,自己体会不到爱,只能在小说戏剧中去找感觉,在欣赏别人的爱中找到自己的爱的体验;投射型的爱,为了逃避自身的问题去关心“被爱”一方的缺点和不足,或者把自己的需求未满足的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追求没有冲突的爱,他们分不清冲突的建设性冲突与破坏性冲突的区别,一味追求没有矛盾的爱。
感知爱是一种永恒的挑战。它不是一块供歇息的地方,而是一起行动、一起发展、一起工作,甚至不管是和谐还是冲突,是快乐还是悲哀,都从属于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双方从生存的本质感到自身的存在,他们成为自己,并在这个基础上,与对方合一。
八、我们应该如何获得践行以上爱的理念?
关于爱的实践部分,弗洛姆总结的很少,他并没有去教一些妙招,他的基本前提假设是爱的理论更重要,你要先树立对爱的理论的“信仰与坚持”,相信爱的发生发展获得的内在规律与机制,你要渴望爱的获得,并对自己有信心。
另外,他指出,爱的体验与能力任何人都教不了你 ,每个人只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过程去体验。爱的旅程从一出生开始了,从摇篮到坟墓,永不停步。
弗洛姆也给到爱的艺术的几条最简单的途径, 规范、专心、耐心、最大关注。
我们发现,其实学习爱就像学习钢琴演奏、学习打高尔夫球一样,基本原则都是相同的,了解这种能力的理论,并持之以恒地实践着。
九、爱的能力需要什么样的特殊品质吗?
1、克服自恋。
自恋的表现是一种倾向:外部客观世界的不是真实的,自身对它的体验才是真实的,而且人去感知外部世界时,往往从对自己有利的观点上接受与反馈。
从这个观点看,人人都是自恋的,因为外部世界是一个人大脑的主观反应,不可能是完全客观与真实的,这是人的本性。但是如果发展到极端自恋,人只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外界与他没有关系,就会是精神变态。 一切精神变态形式都表明不能客观地认识事物且已达到极端的程度。对精神错乱的人来说,唯一的真实存在是他自身,就是他们畏惧与臆想的东西,他把外部世界看成是他内心世界的表现,看成他的创造物。
可见,或高或低的自恋是普遍现象,而 自恋的对立面就是客观 ,那是一种按其本来面目认识人和事物,并能够把客观现象与主观愿望及畏惧心理而形成的形象区分开来的本领。
如何能做到客观呢? 谦卑的情感态度与理智的思考。
2、理性的信仰
非理性的信仰是建立在非理性的权威的基础上的信念,是对人或者一种观念的坚信。
而理性的信仰并非是对人或观念的信奉, 而是我们的信念中具有的必胜和坚定的特质。信仰是人格中的性格特性,而不是一种特殊的信念。
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弗洛姆认为信仰其实就是根植于人们思考与行为中的坚定必胜信念,是对自己从事的活动的信心,从而产生了巨大的行动力。
理性信仰的基础是创造性,靠我们的信仰活着意味着创造性的活着。我们对一种思想有这样的信仰,是因为我们自己观察和深思的结果。我们相信自己、他人以及整个人类的潜力,也是我们自己观察和深思的结果,我们经历过自身潜力发展的过程,体察过自身成长的现实,感受到自身理性和爱的能力。
因此,在爱的能力中,人也要保持对自爱的信心,对他人产生爱的能力及其可靠性的信心。这就是对爱的信仰。
爱的信仰是要有信心,而信心需要勇气做后盾,爱更需要勇气,需要做好遭受挫折与失败的准备。
3、爱的活动性。
爱是一种内心活动,如果一个人爱对方,他就会处在密切关心对象的状态之中,是 关注、机警、积极的状态 ,而不是嘴上说的“爱他”的外在表现。这种爱的“活动”的状态不是孤立的,其实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它分布于一个人的整个思想及行为过程中。
反过来说,一个具有创造性品质的人,在爱中才能具有创造性。
十、学习爱的艺术最核心的理念是什么?
弗洛姆在开篇的前言中即表达了他清晰的态度,首先爱是不容易的,爱的艺术需要终身学习。
爱的真谛在于: 除了努力积极发展你的全部个性,使之形成创造性人格倾向外,一切爱的尝试都一定是要失败的。
可见,具有成熟的创造性人格的人,才有爱的能力,进而修炼成爱的艺术。爱的路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唯有“上下求索”之路。
第一章 爱是一门艺术吗?
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
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利弊对方和本人交换价值为前提。
第二章 爱情的理论
1、爱情是对人类生存的回答
有些人拼命地想借性纵欲使自己克服由于孤独而产生的恐惧感,但其结果只能是越来越孤独,因为没有爱情的性交只能在一刹那间填补两个人之间的沟壑。
同生共有机体结合相对立的是成熟的爱情,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
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 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爱情的积极性:给的要素、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
无条件的母爱不仅是孩子 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
第三章 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
有用的物和有用的人的精力和技巧都变成价值,这些价值根据市场的条件自愿公平地进行交换。
爱情只能产生在两个都从他们生存的圈子里跳出来并互相结合的两个人,同时他们每个人都又能脱离自我中心去体验自己。这样体验到的爱情是不断的挑战,这样的爱情不是避风港,而是一种共同的努力、成长和劳动。
第四章 爱的实践
爱情是一种个人的体验,每个人只能通过自己并为自己得到这种体验。
实践:首先第一因素是纪律,第二因素是集中,第三个因素是耐心,还要有极大的兴趣。
不要把纪律看做是外部强加的东西,而应该成为自我意志的体现,应该感到这是一种愉快,并且逐渐习惯于一种生活态度,一旦放弃它,便会若有所失。
从有一个理性的设想到形成一个理论,这一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有信念:相信自己的设想是一个合理的、值得追求的目标,以及相信得出的推理或者理论,即使它们还没有得到普遍的承认。这一信念是以自己的经历、对自己的思想、观察和判断力的坚信不疑为基础的。不合理的信仰意味着只相信权
威或大多数人的意见,而合理的信仰是产生一种独立的信念,相信自己创造性的观察和思考--尽管大多数人的看法与之不同。
附录
《爱的艺术》的作者的爱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相反,一直到他的生命中期,他在书中写的一段话也适用于他自己:“几乎没有一场冒险像爱情那样,是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和期盼所开始,并以如此的规律性遭到失败。”为什么人的爱的能力会受到限制或注定要失败,原因不一。对所有的人来说,特别重要的原因是父母给予的爱的方式,因为这一方式会促进或会有损自己的爱的能力。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弗洛姆父母爱他的方式,这一方式影响了他的儿童时代和青少年时代。
虽说一个年轻人的爱的能力一般来说是受到父母爱的方式的影响,但决定爱的能力的发展当然不仅仅是父母,要求独立自主的努力以及自己的爱的行为也会影响人从一生下来的心理发育。在成长的过程中,这一努力表现在寻找异性伙伴的过程中,而这个异性伙伴会使自己有不同的爱的体验。寻找新的和不同的爱的经验也会导致出现与父母关系类似的模式,当然这完全取决于父母的爱妨碍自己发展的程度有多深。人必须体验一系列的失败的爱情关系,一直到不再下意识地在自己的伙伴身上寻找依赖父母之爱的模式。一般来说,这种为时过晚的摆脱父母爱的过程,也是同充满痛苦的放弃和损失经验联系在一起的。尽管放弃与父母的联系会产生巨大的失望和痛苦,但最重要的是要看,希望有爱的能力的愿望是否继续存在。因为正如弗洛姆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那些决定要解决爱的问题的人需要肉忍受失望的勇气,以及尽管遭到打击仍然要有耐心的勇气。”
如果两个人能从自己的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己的一致,与对方结成一体,而不是逃离自我,那么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就连和谐、冲突,欢乐和悲伤这样的东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
“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 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为了说说明后一点,弗洛姆用了卡尔·马克思的一句话:“因为我有眼睛,月以我有看的需求,因为我有耳朵我有听的需求,因为我有大脑,我有思考的需求,因为我有心,我有感觉的需求。简而言之,因为我是是一个人,所以我需要人和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