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分析郁达夫的《沉沦》

从内容和艺术特色两方面分析郁达夫的《沉沦》,第1张

内容上,,主要是讲一个不甘沉沦却又一步步沉沦的中国人在日本留学时的一些事情。。。

艺术上,,总体上是积极的,但某些方面,特别是对性爱的描写惹起了很多非议,,,但郁达夫自己说他并不是为色情而写色情,重在唤起人们的正义。

文章是一部自叙性的小说,有作者的影子在其中。。。

郁达夫的《沉沦》,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而《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

《沉沦》作为郁达夫的代表作,其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沉沦精神体现了作为五四青年后的一代知识分子,对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的深深的忧虑及以大胆暴露的方式表达对残酷现实的控诉。

可以说,在《沉沦》主人公身上体现的沉沦精神,不只是一个个体青年的表现,而是在当时国内危机重重之下的整个民族所表现的一种精神状态。得出这一看法,是通过对文本中郁达夫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分析得出的。

作者本人也曾说 :我的消沉,也是对国家,对社会的。因此,把文中的沉沦精神看做是对当时整个民族精神状态的一种描写是有合理意义的。

扩展资料:

对于主人公身上的沉沦精神的含义,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 :

1、从主人公的形象、性格角度分析 :《沉沦》中 20 岁上下的主人公无疑正处于人格塑定阶段, 主人公在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中的小小的书斋里度过了十几年春秋,这决定了他人格塑造的基础,儒家传统文化的修齐治平观念与伦理道德的约束, 使其个体意识有弱化倾向,

这使他不敢在自己爱慕的异性面前公开自己情感的社会习惯心理和采用用放情山水来回避消解性本能的传统意义上的移情模式。

主人公所受到的文化也是我们民族一直以来接受的,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让我们对打开国门后突如其来的变化应接不暇,我们一方面用自己几千年来的正统文化看似执着的抵挡着外部世界的腐朽思想的诱惑,但另一方面身体及心理的本能却想去接受、去学习,这种种冲突,

在我们从近代以来对待外国来的一切包括器物、思想都可以看出,这也是我们民族所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所表现的出的,曾经不断地反抗,在失败后变为了无奈的挣扎。

2、其次是在塑造主人公的过程中,郁达夫有意的要突出主人公主体意识的觉醒以及产生了对生命意识的危机感。

《沉沦》引起人们对觉醒了的自我的关注,而对其赖以存在的生命本体予以重新审视的同时,主人公在试图塑造与完善自己人格过程所深受的痛苦与悲剧性结局,也促使当时青年知识分子在肯定与张扬自我意识的努力中产生一种巨大的生命意识的危机感。

当面对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和错综复杂的政治动乱时,青年知识分子一时找不到出路,看不清方向,在前进中陷入迷惘,在反抗中沦入消沉,思想上处于苦闷、感伤、忧郁、颓废之中。事实上,这是当时的社会通病,是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的思想情绪。

这种苦闷,是一种时代的苦闷,这种颓废同时也打印着深沉的时代烙印。最后作者的对主人公的描写中,表达了作者本人及主人公的双重悲哀与失望。通过对比主人公与郁达夫本人,我们会发现两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沉沦》

《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写于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收录在同名小说集《沉沦》里。小说讲述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的遭遇,通过“一个病的青年忧郁症的解剖”( 郁达夫《〈沉沦〉自序》),揭示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Id)与超我(Super-ego) 矛盾冲突。与郁达夫其他的小说作品一样,《沉沦》是一篇“注重内心纷争苦闷”的现代抒情小说(也叫“自我小说”),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因此,小说大胆而深刻的揭示任务复杂而丰富的心理活动。若要赏析这篇小说,就必须探究人物内心的矛盾心理以及造成这种心理的自身与社会原因。

《沉沦》的主人公“他”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在“他”四处求学中接受的则是较为开放的进步思想。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下长大的主人公既有中国文人某种气质,同时又有一些自由与叛逆的思想。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下,他的自由思想被压抑。当他离开W学校“打算不再进别的学校去”,他选择了蛰居在小小的书斋里。他的内心里也因此而压抑,产生了“忧郁症的根苗”。此后的留学生涯他的忧郁症就更加严重起来。在异国他乡,饱受“性的苦闷”与“外族冷漠歧视”的“他”渴望真挚的爱情,并愿为此抛弃一切。然而这种渴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他的内心逐渐失去理智的控制,他开始自渎,窥视浴女,甚至到妓院寻欢,只为了寻求自己感官上的一时愉悦与满足,最终深陷在邪恶的沼泽里不能自拔。那饮鸩止渴的行为显然让“他”更加苦闷,愉悦过后是更大的空虚,欲望越来越大,他开始寻求更大的刺激,而他的经济状况却穷困潦倒,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他”只有投海自尽来结束这个恶性循环。

 生活中总是有人沉沦,纸醉金迷,有人奋起直追,自强不息。读者们对沉沦这个小说又是如何认识的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沉沦读书笔记,希望你喜欢。

沉沦读书笔记篇一

 半夜躲在被窝里看郁达夫的小说《沉沦》。若没有音乐,是看不下去的。音乐恰巧播到了钢琴曲《我等待你》。这样的音乐很契合郁的文风——也许因为它是《人间四月天》插曲的关系吧!让我自然而然地想到那个年代,想到一样浪漫多情的徐志摩。

 《沉沦》,有什么好的呢

 看完了,思考,回味都没有。有点失望。

 郁的文笔是好的。

 “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让写出这样痴狂诗句的人像鲁迅一样去深刻地批判,是否是一种苛求是否《沉沦》更大的意义在于开创而非思想的深度呢

 只是看着小说中的主人公,突然想到自己——同样那么容易把自己困在一个人的小世界里;同样喜欢逼自己,直到自己把自己打败——有一天会不会一样选择。——因为一个相同又不相同的原因

 应该不会吧。前几天看许飞参加的那期《勇往直前》时,决定了如果哪天真的想不开了,就去澳门“高飞跳”。体验一把自由落体,就当是死过一回了

 接下来看什么呢有点想看《唐吉柯德》。因为它的作者经历很坎坷啊。坎坷到像一出戏一样地不真实——塞万提斯倒霉到我想发笑了。据说对于所有不幸,他也只是付之一笑。很想知道拥有如此人生阅历的作家写的东西会给我怎样的启示。可是,没有勇气再看长篇了,而且真的是“长”篇啊。

沉沦读书笔记篇二

 小说题为《沉沦》,我写此文亦作名《沉沦》,实是我认为“沉沦”这两字妙到了极致。从文章题目到文章内容再返回文章题目,此方为一个完整的轮回。若只有前两步而少了最后一步,距文章的精髓也便远了一步。

 那何为沉沦呢一颗心于漫漫黑夜中躁动地死去,如此是为沉沦。沉沦不是狂风骤雨似的堕落,而是在“这终古常新的苍空皎日,这晚夏的微风,这初秋的清气”中慢慢地、慢慢地侵蚀腐化。

 通读全文,才能发现“沉沦”实际上就是这篇小说的母体。这篇小说的任何内容、故事发展线索、感情基调都是从这二字延发出去的,条条蔓延,相互交错,浑然不可分割。

 郁达夫在自序中便写道:“《沉沦》是描写着一个病的青年的心理,也可以说青年忧郁病,Hypochondria的解剖里面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闷—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

 所以,沉沦在文中的主要载体就是性——性的需求、性的追求、性的苦闷。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本能冲动中最核心的冲动,因此他把人类行为的根源归结到“性”。那放在文中就是“他”的一切行为有意或无意地由“他”本身的性本能决定。

 留日学生在看到两个日本女学生的时候,不敢上前说一句话,内心紧张害怕。他的心思如今正是被一种大胆和怯弱交织着。大胆是由于本身性欲的渴望;渴望是由于自身的不强大。他的脑子里会“忽然想起刚才那俩女学生的眼波来了。那两双活泼泼的眼睛!”可是他又说道:“呆人呆人,他们虽有意思,与你何干!……复仇复仇,我总要复她们的仇。”“他那火热的颊上忽然滚上了几颗冰冷的眼泪下来。”细看此处,不难发现作者将“火热”与“冰冷”这两重天的东西全部堆在“他”的身上。火热是在说“他”的脸颊火热。他的心火热!他的心在躁动!而冰冷呢却是一盆凉水直接将他的性欲之火扑灭。这是性欲与现实的冲撞,而冲撞的结果便是性欲的压抑。这是“他”的第一次沉沦。

 性的本欲是最天然最难以掩饰的本能,因此无论“他”逃到何处,也总归是难以摆脱如此炽烈的欲望,他毕竟是作为一个生物体存在于世的。所以,伴随着“草色渐渐儿的绿起来。旅馆近旁麦田里的麦穗,也一寸一寸的张起来,草木虫鱼都化育起来”,“他的从始祖那里传来的苦闷也一日一日的增长起来,他每天清晨,在被窝里犯的罪恶,也一次一次的加起来了”。

 不言而喻,此处的苦闷就是性的苦闷。他心里是罪恶的、愧疚的、嫌恶的、恐惧的,他也曾经发下誓言不再“犯罪”,可当他紧迫的时候,便又难以控制了。在生理和生理的双重煎熬下,他的心终于变得扭曲,他的心事一刻也欢腾不起来了,直至“到了学校开课的时候,他的两颊的颧骨更高起来,他的青灰色的眼窝更大起来,他的一双灵活的瞳人,变了同死鱼的眼睛一样了。”性的需求在宣泄中变得更加压抑,这何尝不是第二次沉沦呢

 既然沉沦不是“一蹴而就”的,那自然有发展高潮之分。我认为,全书的高潮就在“他”偷窥主人女儿的时候。这段描写可谓大胆露骨,却又极为细腻地描绘出他内心道德与野欲的挣扎,“他起初以为一看便可以走的,然而到了一看以后,他竟同钉子钉住一样的,动也不能动了。那一双雪样的乳峰!那一双肥白的大腿!这全身的曲线!呼气也不呼,仔仔细细的看了一会儿,他面上的筋肉都发起痉来。愈看愈颤的厉害,他那发颤的前额部竟同玻璃窗冲击了一下。”在这肆意而又怯弱地偷窥之后,他想平静又如何平静的了,第二天就疯狂地跑出旅馆,他怕人知道此事,可偏偏周围人好像都知道这件事。愈跑愈发显示出他的慌乱,即便是他跑到山上庄园,也总会有性欲的梦魇缠绕着他。那对男女的偷情倒像是一种预示——无论他如何逃,他总会被这与生俱来的欲望捆绑起来,逃不掉!“他想跑开去,但是他的两只脚,总不听他的话”,欲望战胜了道德,终于“他”距离沉沦的深渊又跌近了一大步。

 当最后一次放纵以后,他的心果然沉沦到了极点——死亡。无论是强大的日本人,还是柔弱惹人怜爱心地善良的妓女都是直接将他推向死亡的一把手。他再也不能强自镇定装作无事了,他这次是真真切切地不会笑了。他的宿命在何方唯有死亡,心死了,沉沦也便终结了。

 “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

 “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

 弗洛伊德认为,适度的性压抑会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的进步发展史就是原始性欲的节度史,因此祖国的落后可以归结为性欲的过度压抑,从而又引发了更多的文明落后的问题。所以可以说“性”是本文中极其重要的意象,它是小说发展线索,亦是推动主人公“他”死亡的重要原因。

 当然,还有一点值得一提,那就是郁达夫对性爱的描写。我们自然不可将其简单地与一些低俗色情小说等同,但他又是决然不同于其他的作家对性爱的描写。便拿村上春树来说,他的小说中也有大量的性爱描写。但他的描写是自然的客观的加工,仅有的加入感情色彩也仅仅是淡淡的难以道出的情绪,用韩寒的话说,就是“吸引女孩子用的”,可以说他的描写是干净的带有青春的明朗的,这便远远不同于郁达夫的描写。郁达夫的描写往往是用一种黑红掺杂的暴力色调去描绘这样的美好事物,因此往往都具有一种暴力美、病态美、扭曲美,甚至难以被世人接受。但这种色调背后都蕴含着一种苍凉,因为他将祖国的感情——大都是一些悲叹加入其中,自然而然地营造出这种效果,在我看来,这便是郁达夫小说区别于其他作家的一点,也恰恰是最吸引人的一点。

 总之,这篇小说是围绕“性”来展开的,而这种“性”又通过矛盾法则呈现出来,这样就更具有超越一般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或许,这种解读并非作者原意,但作品出世便已独立作家而存在,那么我的推测大概可以成立了。不管怎样,这总归是另外一回事了。

沉沦读书笔记篇三

 一篇沉沦,一篇南迁,一篇银灰色的死,我是连着畅读下去的。郁达夫在自传里说了,前两篇是一个类型的,我看第三篇也是如此。然而说是畅读也难平,郁达夫的小说也似他散文般文字优美,却比他的散文要厚重意味。

 序里写南迁是描写一个无为的理想主义者的没落,其实也可说这是贯穿了他三篇小说。

 三篇小说,皆是主人公留学日本的经历,痴痴恋上日本女子,却种种意外,心绪难平,最后终不得好结果。

 曾说郁达夫小说深受日本私小说影响,小说故事发生地点都是郁达夫生活过的地方;小说的取材也均为个人的生活经历;小说的主人公,都有作者的影子。从小处而言,的的确确郁达夫是笔笔描写着自己。

 郁达夫也曾日本留学,不过事实上,郁达夫在日本的处境和情感生活并不像他的作品描写的那样阴暗惨淡。

 那么或许郁达夫小说里一个个沉郁结局惨悲的留学青年,一个大概是他的内心体现,文艺夸张的结果,一个是往往被解读作社会悲剧,怒当时朝代之不争。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内心挣扎的脉络,因为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反抗封建专制,被学校开除。满怀着一腔的热情来到日本,却发现没有得到自己追求的东西,反而生活更是寂寞无人语,还被其敏感自尊所折磨,却无力拯救自己,只能在被自己所不屑的欲望里沉沦,又憎恨着自己在他的话语里,他的遭遇,一方面与祖国息息相关,一方面,其脉络又像是祖国当时的发展,沉沦在那水深火热中,文末,他的确也发出了呼吁:“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强烈体现出其希望祖国富强,自己也能扬眉吐气,这样也是说得通的。

 然而纵观全文,我更强烈地感受到了其个人风格,每一名青年的悲剧,似乎都是自作自受,性格使然。他将女性捧得高高在上,自己心思细腻,情感丰富,爱得快爱得深,性格敏感、脆弱、自卑,追求完美,易被影响,情绪化——从太多的细节里都可看出他性格之极端。犹如我的题目——他们的内心都是燃着火热,有着理想的,然而如此无力,不过是在内心奔驰罢了——

 他说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嘲笑自己,只有这大自然是他的避难所,已经说出了他内心有一片理想主义着洁净的热土,然后却没有再作出追寻的举动,而是——躲避。

 他内心有着渴望,人却浮躁不安,难以平静,一边爱着文学,一边却连静一下真正看篇文章都不肯,“其实他的心里早有一些儿厌倦起来”,这也难怪忧郁症闹得厉害了。

 就连被人看见微笑也不愿意,只愿意作出一副忧郁的样子;窥看洗澡以为那房东女儿立在门外时,内心的欢喜也是总不肯承认的;在酒店里也还要去吟诗,循序不宁才发觉自己总想着那侍女——他渴求着浮华名声,将自尊面子看得是够重要的。

 几个日本女子欢笑以为是在嘲笑他,以为被房东和农民知道了他偷窥一事,他往往沉浸于自己的幻想世界,对外界的感知往往是错的,却偏偏敏感悲观,难怪觉得这世界无处可去了!

 上一刻还被自然之美涤荡着心灵,把昨天性对自己罪恶的吸引全给忘了,下一刻却立刻被偷欢的人吸引去了全部注意力,容易被影响又情绪化。

 在自己写的小说里,把自己当做多情的勇士等等,可看见他的俗世的理想,以及他沉溺于他的幻想。他对着自己怜慰:“啊呀,哭的是你么那真是冤屈了你了。像你这样的善人!”然而他真是这样的妙么若是,恐怕也不会如此对他的兄长耿耿于怀了。

 可是他的无力感,恰恰体现在他的追求完美。什么“自下礼拜一或下月初一起,我总不犯罪了。”“去剃头洗澡去,这是改过自新的记号”可是难有完美的自制,一次犯戒,他又往往自怨自艾,只能沉沦!

 这理想主义是害了他了!理想主义本是无害的,可他却是这样懒意的无力,又卑微怯懦,的确活得苦不堪言!那怨恨国家无能的词语,却都成了托词!这不是性格导致的悲剧么国家的无能,大概只是在火烧的伤上撒的点点盐,虽痛若他不病入膏肓,哪能致命

 我想郁达夫小说里的主角,用南迁里的一些话来形容,是可以的:

 “另外还有一种人与纯洁的心的主人相似,就是肉体上有了疾病,虽然知道神的意思是如何,耶稣的爱是如何,然而总不能去做的一种人,这种人在精神上是最苦,在世界上已是最多。”

 ——粗粗一看仿佛是在讲残疾人生来悲哀,其实却是那心里有了愿景,却被种种自身(而非外力)阻隔的人,才最最悲哀吧!

 要不怎说知易行难

 “可怜我一生孤冷!你看那镜里的名花,又成了泡影!”

 

《沉沦》的作者是郁达夫。

郁达夫的《沉沦》出版于1921年,在当时的中国文坛造成了不小的轰动。每一个读过此书的人,应该都不难理解为何这本很薄的短篇小说会在那个年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1918年,鲁迅先生发表了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仅仅过去了3年,在小说的语体形式刚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基础之上,郁达夫以大胆的描写,把性爱与爱国情怀巧妙的糅合在一起。他大胆地描写在当时难登大雅之堂的轻浮话题,这是一种极为勇敢的尝试。

《沉沦》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他随兄长去求学,感到同学与自己格格不入,在来到偏远郊外的学校后,开始因孤独而自慰。压抑的欲望使他见到路上暗送秋波的女学生后会觉得苦恼,促使他去偷窥旅店老板女儿淋浴,而本想排遣烦闷的他又遇见一对情侣在野外翻云覆雨,在欲望的压迫下,他前往了有妓女的场所,却最终无功而返,投海自尽。

介绍

郁达夫的文向来写的情绪饱满,这一点在他的散文《故都的秋》中有很好的体会。而《沉沦》作为一部小说,虽然文体有变,但郁达夫重情的写法却没有变动。

郁达夫的小说情感如此饱满,大概可以从他本人对小说的定位上一探究竟。至于我的对于创作的态度,说出来,或者人家要笑我,我觉得文学的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郁达夫本人十分认同屠格涅夫对于小说作品与作者之间关联的观点,因此他在创作《沉沦》时,对自己过去的经历作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复原,也正是因此,才有了其中的主人公的家庭背景,坎坷身世。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代表作品是《沉沦》,1921年出版的这个小说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小说集。作者在《沉沦》中大胆地描写了男女性爱、性心理,同时也发出了“祖国呀祖国!我的死都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吧!强起来吧!”“你还有许多儿女在那里受苦呢”的悲号。这篇自传体小说一出版,立即在中国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受“五四”运动洗礼后的青年一代,从他的小说中找到了与自己心灵相撞的东西,那些不敢与封建道德决裂的文人,也把矛头直接指向了郁达夫。

郁达夫在自传体小说中,除了反映下层知识分子失意、苦闷外,还有一些作品通过知识分子的视角反映处于社会底层民众的疾苦,表现了对劳苦大众的同情和关怀,如《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郁达夫的自传体小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下层知识分子,他们的生活穷困潦倒,因此充满了失意和颓伤的情感。这些患有严重忧郁症的落魄知识分子,是当时社会的“零余人”形象,这些主人公的灰色人生也使小说的格调偏于低沉。

2.在小说中大胆直率地进行心理描写。尤其被评论家所诟病的,是小说中毫不掩饰的对病态、畸形的性心理进行了直白的描写,这一点是不能被中国的道学家所接纳的。第一个站出来为郁达夫的小说进行正面评论的是周作人,他认为“《沉沦》中虽然有猥亵的分子而无不道德的性质”,因此,他认为《沉沦》是一件艺术品。

3.以散文的手法进行小说的创作。郁达夫是一个情绪化的人物,这也影响到了他的小说创作,在写小说时,他是凭着主观思路去写的,很少顾及到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写作要素,而把大量的主观抒情的东西写进作品中,尤其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非常的细腻,这种小说散文化的倾向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因为对传统道德观念提出了挑战,并且首创了自传体小说这种抒情浪漫的形式,对当时一批青年作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形成了二三十年代中国文坛一股浪漫派的壮观潮流。

郁达夫小说的艺术特点:

1:自自叙传的写法

2:自然流动的抒情结构

3:病态的心理,潜意识心理的描写

《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写与1921年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收录在同名小说集《沉沦》里,这是现代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代白话短篇小说集。

《沉沦》采用第三人称,以“自叙传”式的写法注重心理分析,无所顾忌地抒发主观感情,主人公心理状态的描写大胆暴露。表现了主人公在日本留学期间屡受歧视,精神忧郁甚至变态了。但最后还是不忘记自己的祖国,表达了郁达夫鲜明的反帝爱国思想。

《沉沦》的主人公“他”出生在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在“他”四处求学中接受的则是较为开放的进步思想。在中西文化交融的环境下长大的主人公既有中国文人的某种气质,同时又有一些自由与叛逆思想。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环境下,他的自由思想被压抑,目睹国内学校“专制的弊风,学生的自由,几乎被压缩得同针眼儿一般的小”。出了W中学,他看着杭州的学校都不能如他的意,所以他就打算不再进别的学校去。他回家之后,选择了蛰居在小小的书斋里。“他的忧郁症的根苗,大约也就在这时候培养成功的”。

半年后,在长兄的支持下,他到日本留学,这正是他十九岁的秋天。此后的留学生涯,随着青春期的觉醒,他的忧郁症就更加严重起来。在异国他乡,饱受“性的苦闷”与“外族冷漠歧视”的他渴望真挚的爱情,并愿为此抛弃一切,然而这种渴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他的内心逐渐失去理智的控制。他开始自渎,窥视浴女,甚至到妓院寻欢,只是为了探求感官上一时的愉悦与满足,最终深陷在邪恶的泥沼里不能自拔,那饮鸩止渴的行为让他更加苦闷,让他更加自责。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他的经济状况却穷困潦倒,和家庭,主要是长兄的关系也比较紧张,最终他只有投海自尽来结束这个恶性循环。

郁达夫选择了青年学子的性苦闷作为小说的切入点是很有见地的,可以说是大胆地离经叛道的举动。小说中性苦闷率真露骨的描写是对封建道德的一种有力的挑战。对于青年人来说,影响最直接也最强烈的是两性关系的观念。中国儒家道德的“男女之大防”、“男女授受不亲”的古老训条不但以直接形式影响着小说主人公的观念,而且以集体无意识形式在他身上得到传承。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很守规矩的青年主人公没有可能养成与同龄异性自由交往的习惯,也无法获得追求异性之爱的起码的知识与能力。

在性本能觉醒以后,主人公突然落入性开放度极高的日本文化环境中,道德观念与本能欲望的冲突被大大强化了,但本能的欲望和要求又使他既羡慕又嫉妒能自由交往的日本男女青年。

主人公身上有性压抑带来的苦闷,也有因道德观念受到摇撼时的惶恐、烦乱和焦躁,使其心理发生扭曲和变态。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日本明治维新后,自身的发展,加强了民族尊严感,于是对尚处于贫穷落后状态的中华民族表现出了明显的歧视。清政府被日本战败后,割地赔款,这些屈辱经历使那些留日学生们成为这种歧视的直接承受者。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弱国子民,倍感屈辱,在异性面前,没有与日本青年平等的权利。

因此,性的苦闷、人生的苦闷(金钱、荣誉)和社会的苦闷(民族的贫穷与落后)有机地交织在一起更加强了青春期的性苦闷,而性的苦闷反过来又加强了对民族贫弱状况的自觉意识。

民族的贫穷落后——个人贫穷,不受尊重——在异性面前自卑,不能自由争取异性对自己的爱——性的压抑与性的苦闷——对民族状况愈加痛苦的意识——这是郁达夫在留学日本时一种痛苦的心灵体验。在《沉沦》中,他通过了主人公的所作所为,心理活动,很好地把握了这种体验。

郁达夫惊世骇俗的语言说出了主人公的苦闷——生的苦闷和性的苦闷、人生思考的苦闷、独战社会的苦闷。

郁达夫立足于反传统的基点,通过主人公在性层面大压抑和痛苦,把一个“弱国子民”人不人鬼不鬼的可怜形象揭示得淋漓尽致。将主人公清醒的理智和卑微的情感间的冲突写到了极致。

具体地说,主人公的性苦闷是随着主人公性的觉醒一步步由弱转强,进而扭曲变态的。考察小说,主人公的性苦闷大致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

一、遇到日本女学生慌乱——自悔。

二、在被窝里犯的罪恶,手*——羞愧、恐惧、怕见人面。

三、偷看旅馆主人十七岁的女儿洗澡——怕得非常、羞得非常、喜欢非常。

四、在野外,偷听一对男女幽会——心里痛骂自己下流,但一双尖着的耳朵却一言半语也不愿意遗漏。

五、踏进妓院大门——他已变成一个最下等的人。

小说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是复杂而丰富的,若要赏析这篇小说,就必须探究人物内心矛盾心理以及造成这种心理的自身与社会原因。

主人公想爱而不敢爱的懦弱心理和他作为弱国子民的懦弱心理是一致的;性的压抑和他自由精神的压抑是一致的。从深层处来看,这都是个性的压抑。小说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灵与肉,伦理与情感,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冲突。《沉沦》是一篇注重内心纷争苦闷的现代抒情小说。性苦闷是时代病的一种症状。他的大胆自我揭露对深藏在千年万年披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问责。小说问世后,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震惊得以至于狂怒的地步。可见,他对传统封建道德的挑战是多么大胆,多么强烈!无疑,在他们中间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主人公他爱自己的国家,身处日本,他更知道自己的祖国劣弱不堪,风雨飘摇的时局,让他的伤时忧国之心只能停留在内心。小说把主人公个体情感苦闷和不幸遭遇与祖国贫弱的哀伤紧密交织,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如他投海自尽之前的哀叹:“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

“你快富起来,强起来吧!”

“你还有许多女儿在那边受苦呢。”

这就使得主人公的苦闷不仅停留在性苦闷,更是对人生和社会思考的苦闷。所以如果我们仅仅把主人公的苦闷看成性苦闷,显然有违于作者的初衷。

《沉沦》中主人公自虐倾向表现非常明显。对外族的冷漠歧视,他也想到复仇,但他始终没有采取行动,除了他个性懦弱,还有其他一些原因,让他产生了弱国子民的自卑心理,这使他开始自轻自贱,最终将他推向死亡的命运。

小说中主人公每一次懦弱的躲避,都是他更加沉沦的开始,无法摆脱生存困境的现实,不仅让主人公逃避,而且心态更加焦灼,而且加深他对周围人事的复仇心态。无论是逃避,还是复仇,都根源于主人公的自卑心态。作为弱质男子,他并不能够自食其力,没有足够的独立性,因此他的反抗只能是加剧了自戕自贱。

在充满自怨自艾的哀叹中,他首先需要的是来自异性的爱和同情,对于自己的过分怜爱,以及懦弱早熟的心情,使他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他的感伤,既是弱国子民的感伤,也是个人身心俱疲,他为自己构建一个非常悲惨的人生幻象,并沉沦其中难以自拔。

他的苦闷情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颓废和变态心理言行,是细致而真实的。

《沉沦》中的主人公在生活中是一个多余的人。在俄罗斯文学中我们看到有许多这样的人物形象,他们都是贵族青年,对现实不满,赞成改革,这类人物的特点是孤芳自赏,耽于忧郁,短于行动,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类知识分子的性格弱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珍视这种弱点,对五四时期以及之后的知识分子都有一定的警策作用。

考虑到《沉沦》写作发表年代正是白话文学的初创期,那么它的成功更为难能可贵。

《沉沦》的成功之处在于各方面的创新。一、写个人的欲望是一种创新。二、作品深入人的内心,真实而多层次地展现人的双重性格。三、小说揭示社会病痛根源,是引起疗救的社会问题小说。

《沉沦》在写作方法上,采用如泣如诉的语调,浓烈明快的语言,清新秀丽的文风,笔触所及,都显出了“清、细、真”的特色,淡远的清愁配以清丽流畅、自然真挚的文辞,表现主人公心理的某种率动。着墨绚丽,却也不掩一腔真情。更多的是以朴素直白取胜,随心所止,平淡无奇的文字间,显示出跌宕多姿的笔意。语言的色彩与其独特风格相得益彰。

《沉沦》开创了中国抒情小说的道路,对后来的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解读郁达夫小说《沉沦》中主人公的思想和处境可以说:从内向外的,是源于他青春期成长中不可避免的情欲滋生和生理变化。

这是很难改变的,这是人这个物种的生物设定,是客观的,但有趣的就是这种变化给主角带来的心态变化,这是主观的。

主角认为这种滋生是邪恶放荡,这种行为是堕落,这就是他被套住了,被中国的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套住了,为什么现代很多青年面对这种变化可以更加坦然自若甚至落落大方的主动谈起,因为我们打破了很多套子了。

我认为后半句,就是那个套子,而整篇小说,则是这句话的反面,主角选择了「抗拒展现」但他又抗拒不了,就像个弹簧一样,压得越死,反弹越大。

老师在课上幻灯片中摘取的两段内容我当时和同学打趣说:这个主体换成食物,不就是现在无数减肥青年的写照嘛。

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食色性也,这种自然而生的欲望,压抑久了,克制久了,必然造成心理上的扭曲。我们需要对抗的可能只是一块蛋糕,而主角面对的则是几千年来封建礼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677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