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叛逆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交流,不管孩子犯多大错误都不要不管,要和孩子一起度过难关,只有情感的适当表达,孩子发泄出来内心的抑郁,就不会有敌对情绪。所以要倾听要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做为一母亲,家有青春期的男孩,自己要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少激化问题的矛盾,不要揪着一个问题不放,冷静淡化一切问题,学会转移话题,给孩子自尊心,用母性的温柔带好一个家庭的的情绪。正面引导孩子,帮着孩子走出误区。坚持生活学习好习惯的养成。
在一个班级里也一样,感情的联络也是最重要的,首先要让学生接受你,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比如带一些小零食奖励她们,买一些小小的奖品,课下和他们聊一聊笑话,拉近和他们的距离;然后再让学生靠近你,依赖你,信任你。语文课上,做妈一样的语文老师,带着她们阅名家名篇,领略无限的山水风光;但是在班级管理上,做爸一样的班主任,给他们约束,制定严格的班规班级,有违规者必须严格惩罚,表现优秀者,必须奖励,赏罚分明,不易含糊其辞,不明不白。
听之讲座受益非浅,不光是母亲角色,还是班主任职务。
养育孩子要从心理抚养的角度来培养孩子的性格(0—6岁)。
抚养孩子要注意孩子的关键敏感期(0—12岁)。
0—1岁,养育中是培养依恋关系的时期,有情感就有人性,情感越丰富,人性越丰富。
如果孩子六岁是个话唠,说明这个家里养育孩子三岁之内家里人比较多,情感丰富。情感影响孩子言语和社会性。言语发展会影响人的性格。
0—6岁,妈妈养育儿子,爸爸从旁照顾妈妈,给妈妈披件衣服倒杯水。
六岁前对孩子说“不行”,树立孩子的规矩意识。学校解决的是孩子认知的问题。六岁前是制造人的过程。孩子出现问题是12岁后,过了这个阶段会回归正常。
理念是有道理在里面。
男人55岁是更年期。25年一代人,70多岁见三代。
现象 :
1名牌大学跳楼的最多。
当(0—1岁)孩子被剥夺了“感觉”,就会出现心理问题。
20—1岁以下的孩子哭闹是因为希望你替他翻身。孩子哭了需要抱。
0—1岁哭的过程中,孩子的内脏是痛苦的。一岁以内哭得多,有神经记忆。0—1岁孩子一哭就抱起来,就不痛苦了。成都和无锡经济宽裕,这样地方的人都比较温和。一岁以内哭的时候,亲人不过来,孩子就会“感觉”剥夺,没有感觉就会没有人性,情商会很低,显得呆气。所以孩子哭了就要抱起。
3没有家庭生活的人,没有人性(杀小孩发泄怨气)。
孝顺的核心 :当人衰老没用了,孩子有一份“我要回报你”的情感。有的是报恩,有的是还钱。
丘吉尔——坚毅和责任感。有规矩,有担当,心里想着别人。
孩子成长过程中也要有自己的选择,有选择权。
真正约束人的是一份情感,情感才是约束人的关键。约束人的不是钱和法律。
人都是气味相认,嗅觉是孩子认识人的方法。
怀孩子十个月,不如养孩子十个月(0—1岁)。
孩子的第一份情感是与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人,是孩子的恩人。情感的起点是依恋。0—6岁,母亲废话连篇,是爱语连绵。
当孩子对谁都不亲时,就丧失了对他的 心理控制 。顺养就是养出逆子。
孩子学说话是听来的。0—1岁耳边有声,眼前有脸。0—3岁的时候家里有三四个大人是最好的。
0—1岁依恋关系的建立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情感到位,会带动孩子的语言,孩子的语言会影响孩子的社会性。情感抚养决定一个人的脾气。永远不发脾气的人,叫温文尔雅。
三岁以内是性格培育的关键期。 三岁以前有恩于他,六岁以前立威于他。
说不行,在三岁上下。
立规矩有四个不做。1不骂他,2不打他,3不再哭的时候讲道理,4不要走开。
孩子在哭的时候不要和她讲道理,因为你讲道理是噪音,还似乎在求他。父母在旁边等着就行。哭的过程中会瞪三次眼:1你怎么还不过来?2我真的哭累了。3就这样了。然后父母用热毛巾给她擦脸,她会想:你是爱我的。
这个时候要求孩子:好好说话,谁对听谁的。
1、孩子以闹来解决问题——性格缺陷。1说不行2好好沟通3克制他的冲动。
2、训练坐——性格训练。3—6岁给他坐的训练。画画5分钟,10分钟,一直到40分钟。
3、玩游戏——权力选择
今天吃今天的,明天吃明天的。延迟满足。 很多的东西不要急着拿,才活得长。
4、留一份最好的给不在的人——学会分享。经常想到不在的人,就不会孤独,却能得到社会性的帮助。
5、你再有本事,你就是一只筷子。必须要学会与别人融合,团结起来才能成为一把筷子。你那么聪明,要做大事的话,就要能与人合作,不能看不起别人。这里讲到的是社会资源和社会性。
当你能和别人融合在一起,抱在一起才能做大事——性格培养。
6、体力之苦
运动量小,会造成神经抑制兴奋不均衡,小脑被抑制。大关节和肌肉活动少,小脑兴奋少。手指活动多,大脑皮层活动多。小脑兴奋,说明身体的肌肉在兴奋就会睡不着。
运动要养成习惯,三四岁开始,12岁以前要养成。早上起床后先下楼跑步,先达到长度再讲速度。心肺强健,大腿强壮,心脏就强壮。长跑和游泳是护命的活,长跑练的是耐力,游泳练的是胆量。
观念来自日常生活随事而就的唠叨。 就一事讲就是观念的发生。
小学老师就像孩子的半个爸爸妈妈一样。在学校老师教孩子知识、情感、教孩子做人——家长和老师要团结起来,因为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一样。老师给你知识,是管理你的人,所以需要孩子你内心的尊重。
当面教子,背后教妻。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老师的坏话和不是。
能力培养上,父母与老师是一条战线上的。
如果孩子六岁前的性格教育没做好,青春期是教育的补救期:一、不放弃;二、请专家支招。青春期父亲的陪伴非常重要。如果早期父亲没有把孩子抱在怀里,骑在脖子上,当着孩子的面爱妈妈。那么 青春期父亲一定要陪伴孩子。
婚姻好,孩子就好。 如果男士是绅士,身边的女人会变成淑女;如果男人是无赖,身边的女人就会变成泼妇。 青春期的父母要明白自身的责任和约束。
青春期前孩子是中性人。
六岁前妈妈的话是黄金,12岁后妈妈的话是垃圾。 在青春期这个时候妈妈的话要收紧。外松内紧,时刻盯着他,发现问题要及时智慧地提醒他。
让孩子分担家务——你活动活动,我休息休息。
人有自学的能力,人越做事越聪明。
男人越有责任感,就是真的爱你。
青春期带孩子体会更多的人生快乐——在学习之外打打球、滑滑冰、游游泳……操场上运动的人都是成绩好的人,好运动的人记忆力特别好。
喜欢 有“欢声笑语”家风 的人家。
教育的一致性是指父母的教育理念要统一。
6依恋是人生的第一次“恋爱”
61依恋。“一对一不可分”的 情感 被称为“恋情”。只不过这种恋情出于依赖抚养人,所以心理学将其称为“依恋”。
62依据与形成。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孩子的依恋 情感 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焦虑、苦恼、烦躁等情绪问题,成年人的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依恋期的 情感 缺失。
依恋的形成,需要一个稳定的抚养人。每当孩子有需要,这个人能马上出现并作出适当反应,孩子就会身心愉悦。相反就会害怕并以哭闹反抗。所以,人早年缺少一对一的抚养,就容易焦躁。
依恋一般在半岁左右出现,即孩子开始认人。这表明他已经信任了某个人,这个人的存在和出现,可以给他带来可预知的愉悦感,因而他对这个人产生了强烈的排他的“恋”情。一直持续到12岁。孩子年龄越小,依恋越强烈。
63依恋的意义。一是孩子见到熟悉的面孔会高兴,情绪很快就稳定下来。二是孩子跟这个人在一起有种安全感。
安全感与熟悉度是相关的,如果孩子没有安全感,就会出现惊恐,对人保持警觉,不愿轻易表现自己。安全感是个人 社会 性发展的基本保障,有安全感才会有信任,有信任才会融合,他才会愿意与人亲近。安全感是紧随生理满足后的第二个需求点。
64人生两次“恋”。人的一生正常情况下有两次“恋”:一次是来到这个世界的初期,他对抚养人的依恋;另一个是成年初期,对愿意相伴一生的人的爱恋。我们依恋一个人,是源于这个人给我们带来的美好、舒服、快乐的记忆和感受。
7依恋 情感 是教养的心理资本
71依恋是心理脐带。依恋 情感 不是发乎天然,而是源于抚养过程。如果人在孕育中与母体的连接是生理脐带,没有生理脐带胎中的宝宝就无法生存,那么依恋就是人在离开母亲身体后与抚养人之间的心理脐带,没有这种心理脐带,孩子的心理就无法正常发展。
72依恋 情感 是教养资本。当孩子依恋一个人时,这个人说什么他都愿意听,他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他的要求,尤其当他接触陌生人或陌生环境时,只要他依恋的这个人在,他就有勇气去尝试。这种依恋不仅仅是孩子的需要,真正的意义是让抚养人积累教育的心理资本。资本,在经济学中是指可以增值的投入,只有真正地付出辛苦的抚养过程,才能让抚养人获得这种心理资本,即拥有了他对你的依虑,你才拥有对他的心理影响和约束力即心理控制力。
73心理控制力与要求。“心理控制力”并非指借助外部具体的强制命令、动作,或者借助钱财等物质资源的力量施加的控制,而是通过良好的亲自抚养,让孩子春恋、依赖、信任你,形成一种依恋 情感 ,从而使他心甘情愿地接受你的要求,信任你的话语,愿意听你的话。只有 情感 关系,包括成年前的依恋 情感 ,成年后的恋爱 情感 ,这些因爱而生的“心甘情愿地被控制”的 情感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控制力。
这种因 情感 而形成的心理控制力具有形成的时间性要求和背景要求,只有在人完全无能无助时、陷人不能自主和自助的痛苦之中时,他人的耐心陪伴、及时呼应、不计辛苦地帮助他解除痛苦的过程,才有可能积累起这种 情感 力量,形成这种心理控制力。
74依恋的影响。这是大自然的设计,让父母在孩子出生时必须付出辛苦,这样早年辛苦的抚养积累的是心理资本,养出的依恋 情感 可以唤醒孩子的人性,进而在这种依恋的 情感 基础上扩展亲情、友情、爱情、乡情、民族 情感 等。
8未成年弑母多有幼年脱离母亲的背景
81不亲自抚养有风险。父母早年没有亲自带孩子,之后的严管会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因为他没有对你怀抱的记忆,依恋的人也不是你父母亲,即父母已丧失去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和约束力。
如果孩子在早年对谁都没有形成依恋,那么发生心理异常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这种孩子容易出现冷漠、无情、残酷等表现。如果一个孩子早年所有的快乐都跟母亲联系在一起,不管他今后变成什么样,都会对母亲有情有义,他心里还有一个空间是留给母亲的。所以,母亲付出的每一分辛苦都是值得的。
82建议。恋爱中或初入婚姻的年轻女性,无论你的生活多难,你要想好,你有没有时间和耐心去陪伴一个弱小的生命?若没有,你要慎重!不要轻易地怀孕!
母亲非得把孩子送到祖辈家去养,那也要等到一岁半之后再送。不然,孩子依恋的就是祖辈,祖辈是他最亲近的人。每当心里难受的时候,他第一个想见的就是祖辈。如果母亲和祖辈发生冲突,他会恨母亲,心里向着祖辈。
不能把孩子带在身边抚养的特殊职业者,建议选择祖辈中相对年轻的人比如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把孩子交给他们抚养,让他们一直带到16至18岁。这样,孩子的依恋 情感 是连贯的。在青春期前期,孩子的叛逆是非常严重的,这个阶段一定要有他依恋的人来陪伴,才能安全度过。在青春期前更换抚养人,是最糟糕的抚养方式。
83亲自、稳定抚养。在孩子早年的成长过程中,亲自抚养和稳定抚养是非常重要的。连续稳定的抚养,可以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的、稳定的、独特的心理活动倾向和心理征象,其形成一直要持续到18岁,所以需要稳定的抚养。
在这一次的讲座当中,李玫瑾老师主要讲书两个问题:
第一: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大人的问题。
第二:未成年的问题往往是滞后的。
为什么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大人的问题呢?
一个人的成长是和他的家庭以及家人密切相关的,1~12岁是孩子心理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而这个时候对孩子的影响最主要和最深远的人就是他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
这种说法比较符合我们中国的一个俗语,三岁看大,7岁看老。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性格和观念,在12岁之前绝大部分已经定型。要想改变的话,只能通过后天的教育和努力。
12岁之前是一个人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的,并且每一个关键期都是环环相扣的。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大概会经历这么几个环节。
第一,情感的发展。
刚出生的婴儿,他们的反应很少,当他们感到无能或无助的时候,他们的本能就是哭,而他们的痛苦情绪的解除就在于抚养人,而这个最关键的抚养人就是孩子的母亲,而对母亲因而表现出来的情感是依恋的。所以在孩子一岁半之前最好是由母亲亲自抚养,否则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第二,言语的发展。
一个小孩学习语言是先从听开始的,因此在有爱的一个氛围当中,我们要用爱的抚养,多和孩子进行语言交流,这既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很稳定,也可以发展小孩的语言能力。
很多3、4岁才开始说话的孩子,很大的可能性就是因为,在他婴儿初期,没有人跟他说话,所以语言发展也比较慢。
第三、社会性发展
我们看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和特征,单纯的来看,有的孩子是内向的,有的孩子是外向的。
内向的孩子往往他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学习成绩大多都是比较优秀的。而外向的孩子大多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东看西看,乐意个人打交道,都有各自的优点。
相对来说内向的人他的心理问题要多一些。在这里列举的刘海洋泼熊事件。
一个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为什么会做出这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呢?李玫瑾教授后来追寻刘海洋的生活经历,原来他出生的时候父母离异。母亲是一名司机,需要长时间在外工作,刘海洋就经常被锁在家里面。没人和他交流。4岁之后,他的姥姥才来带他。因此他的亲密关系人就是他的母亲和姥姥。刘海洋上学时期的成绩非常的好。他个人没有需求,对母亲言听计从,在考大学的时候本来对生物很感兴趣,但是母亲要求他报机电,所以他报了清华的机电系。在聊天室,发现其实刘海洋的内心是一个很单纯,他去泼熊由于他对动物感兴趣,他听说熊的嗅觉很好,用洁厕剂喷熊是想验证一下熊是不是真的嗅觉很好。从这些生活经历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很多问题在童年已经埋下了伏笔。孤独的童年,对母亲的依恋,言听计从,没有正确的观念……导致这样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
第四,性格问题。
一个人的性格大度平和,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他小的时候抚养到位。
一个人很好,但是脾气急、暴躁,很大可能性是因为儿时的抚养是有所亏欠的。
第五,观念和性格的发展。
12岁之前是一个人的观念和性格发展最重要的时间段。
观念观念就是在观的同时形成念。也就是孩子是,在一边看一边才形成自己的理念。观念的影响来自于父母的影响。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通过自己的言行在潜移默化当中影响了孩子的是非观念的形成。
这些观念当中,有一个人和别人相处时候的行为,也有心里面,是否有家人,因此性格也是后天形成的行为。。想要让孩子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是非观念,那么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就需要对爱加以限制。
第六:爱的限制
控制任性
防止压抑
学会控制
学会忍耐
防止自私
经历挫折。
例如:
在孩子3~5岁的时候,如果孩子的要求不合理。首先我们要让小孩学会克制任性,这个时候,最好是不打不骂,不说叫,你不要走开。等孩子情绪平复之后再去安慰,但是对不合理的要求绝不让步,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任性。。
没有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孩子肯定会不高兴,有一些压抑。慢慢需要学会让孩子克服诱惑,我们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克服诱惑的能力。
孩子爱某一样吃的东西,但不是每一次都满足他的要求,三次满足一次。如果他不吃保留一天,那么下次可以奖励给他三个,让他理解,等待是为了获取更大的满足。
还要教会孩子学会忍受。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当家人没有到齐的时候,一定要学会让孩子,等到家人到齐了再开始吃饭。或者是,一定要为自己的家人留饭,留菜或者是留食物。这样也是防止自私。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的是孩子如何和他人相处,心中随时都会想着他人。
还要让孩子学会经历挫折。那经历挫折是需要忍耐力的。现在的孩子,很少经历挫折,那么在体力上,培养孩子的忍耐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学游泳或者是跑步。
青春期是早期教育趋势的补救期。
青春期的孩子也可以说是一个孩子的危险期,这个时候他的个性还没有定型,所以这个之后,通过良好的家人的关系,还可以改变他的认识和看法。
青春期的孩子主要经历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生理的发展主要是身高和性的发展。心理方面的发展包括独立性、自尊、逆反、结伴、幻想、性意识的觉醒。
怎么判断一个孩子是否进入到青春期了呢?
第一,孩子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通常会回避学习的问题,或者是学习的分数。
第二,对以往权威的否定。
第三,强烈的自尊心。
第四,抽象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第五,同伴的影响力。
第六,学校教育的学习压力。
那么这个时候应该如何和孩子相处呢?
第一,遇到事情要和孩子商量。
第二,要把孩子视为朋友平等的对待。
第三,要让孩子参与到家中的大事。
第四,要从孩子的态度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第五,关注孩子的朋友以及家庭背景。
第六,关注孩子的兴趣。
孩子的心理阳光,比智力更重要。
李玫瑾老师的家庭教育内容和市面上其他的家庭教育有什么不同?
这次开始学习李玫瑾老师的家庭教育的时候,我发现听她的内容会让你特别震撼,因为她是从犯罪心理的角度来讲解家庭教育,有很多社会上骇人听闻的案例,让我作为妈妈,深刻的感受到我的言行对孩子会有哪些影响。
教育好孩子不止是家事,还是国事。
家庭教育的理念1——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行为问题表现有滞后性。
孩子问题表现在青春期,实际上形成不在青春期。
案例:美国枪杀案
——源自他8岁心理创伤
家庭教育理念2——未成年人是被动弱者,这决定他的问题是身边成人的影响
抚养人对被抚养者有生命决定权物质提供权,照顾程度权,个性决定权。
我是怎么来的?
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
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
我的观念是叨唠来的。
我的残忍是孤孤弱无助熬出来的。
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
——即使孩子出走自杀,犯罪,看似孩子的选择却都是父母行为的结果。
案例:今日说法
打人骂人在黑板上画一条道
你每减少10道一个糖,减少20道给一个苹果,减少50道给一个巧克力
心理学强化的方法
孩子开始变好
脾气是带出来的,跟你怎么养有关系
家庭教育理念三,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更重要的是心理抚养。
案例:珠海一父亲欲出10万将顽劣儿子托付教育机构。
现在社会有很多这样扭曲的现象。
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
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
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辛苦带孩子。
养孩子不是私事,是国家的事,是公事。
家庭教育理念4——人性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聪明用来作恶,其危害更大。
心理学的人性——情感
案例:白宝山的案例,抢美钞
现在大学生作案很严重,马加爵案例
集中营生还的校长对亲爱的老师写的一封信
怎么看孩子有人性?
家庭教育理念5——性格比智力更决定命运,事实上智力只决定。
家庭教育理念六——保护孩子不等于替孩子做主,要了解并尊重孩子的基本权利
案例:父母觉得孩子很优秀,大学却跳下去了
他遗书说人生有什么意思
人活着最基本的是什么~健康,自由,
案例:美国超市买鸡蛋,一个鸡蛋比六个鸡蛋还贵
那是有鸡权的鸡生的,还有一种是按在格子里生的
肯德基的鸡,小孩吃的长得快,中年人吃的老的快,老年人吃了死的快。
很多父母为孩子操心太多,我们中国的这个家长对孩子做主啊,不了解他,不尊重他,这个现象非常突出。
我们要尊重孩子他的自由,尊重他的隐私,要给他形成一种我们爱他还要尊重他。
家庭教育理念7——改变孩子行为需先改变大人的行为
大人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五年级孩子跳楼事件
——家长说话不当是把孩子逼上绝路。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出自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蕾德-阿德勒的这句话,给了家长们最严肃的提醒。
而中国公安大学教授、著名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也从自己的专业角度给出另一种提醒——
所有的 社会 问题,在我这种搞心理学的学者看来,都是人的问题。我的第一句话是,人的问题是 社会 问题。第二句话是,人的问题是早年的问题。
因为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李玫瑾在无意之中打破学科壁垒,成为广大家长心目中的教育专家。日前,李玫瑾应上海市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之邀,在上海图书馆做“家庭中的心理养育——解析成长中的心理问题”讲座,吸引了上千名家长。
李玫瑾的核心观点之一,就是 “人性是养出来的” 。
所谓的“养”,除了物质条件上的满足,更离不开对孩子的“心理养育”。尤其是在孩子1岁之前,建立稳定的“依恋关系”至关重要。
人是老天让你生出来时什么都不行的,四肢不能翻,头不能抬,吃喝拉撒睡、翻身和打嗝,哪件事你自己都干不了,人出世时必须指望别人帮忙。人的 情感 就是在这个需要与满足的互动过程中形成的。那么,这个过程首先需要一个稳定的抚养人,还要有一种身体上的接触。
如果你只是把他放到床上,把奶瓶往他嘴里一塞,这种抚养也能长大,但他跟人绝对不亲,他没有与人的肌体接触感。所以,你去研究变态的人就会发现,他们都是没有跟人的那种身体亲密感。
这种稳定的抚养需要多长时间呢?至少要6年,可延到12岁。现在很多人之所以出问题,就是在早期这个阶段出了问题,尤其是人的 情感 出了问题。
在李玫瑾看来,在孩子1岁之前、完全不懂事的情况下,“依恋”的出现,是一生有效的“心理资本”。当他人生中出现挫折艰难时,都能保持轻松、宽容的态度。
“依恋”先是一对一,而后在固定抚养人不离开的前提下,才逐渐发展 健康 的亲情、友情关系。
现在出现12岁少年伤害妈妈的案件,你都不用问,就知道孩子一定不是在妈妈怀中长大的。
很多年轻父母都从自己的父母那里获得这样的信息:孩子不要一哭就抱,你抱起来就放不下了,应该让他哭一会儿再说,压压他的急脾气。
婴儿哭闹是一种“急脾气”吗?急脾气可以被“压下去”吗?不同的说法令家长感到困惑。
李玫瑾自己刚做妈妈时,对女儿的养育模式也是“让她哭一会儿”。但随着她对心理研究的深入,当女儿也变成妈妈时,她告诉女儿:在孩子一岁之前,他一哭,你就得把他抱起来。
因为孩子在一岁之前,他的哭是生理的哭,不是心理的哭。什么是生理呢,就是他真的是难受,所以你要呼应及时,才能让他不哭。他本身就已经感受到了痛苦,你再不抱他,他就更痛苦了。
久而久之,这种孩子,他的内脏就是充满痛苦记忆。我们要知道内脏有自主神经系统,就是植物性神经系统,只要是神经它就有记忆功能。很多成年人有心理疾病,他想不出来自己是为什么得病的,问题都在自主神经系统里面。所以我们不要小看内脏的问题。
孩子哭喊时间长了就睡着了,醒来可能接着哭,有的孩子就咬手指头。我们看有人成年之后出现一些手部动作,都跟他早年口腔期过得不好有关。在这种背景下长大的人,成年之后一般都是暴脾气。
反过来说,火爆脾气的人,小时候基本都是粗放养育的,孩子哭闹的时候没有获得家长及时回应。
两天的时间读完了李玫瑾老师的《心理抚养》,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以前觉得把孩子养得健健康康就行,现在感觉不仅身体健康重要,心理健康更重要,如果心理不正常,那么即便有着血肉之躯,也和行尸走肉一般。
李玫瑾老师是专门研究犯罪心理学的专家,她研究发现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比例逐渐攀升,究其原因跟孩子的童年生活有很大的关系,于是就有了《心理抚养》这本书。书中讲到“真正有力量的教育应该来自心理上的力量。无论父亲,还是母亲,能够做到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尊重自己”,心理上的风帆能够让孩子抵挡人生的大风大浪,多少父母只关心孩子的成长,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抚养,即便最后孩子成才了,也会发生向狗熊身上泼硫酸、弑母的惨痛案例。
那么如何给孩子心理抚养呢?早年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妈妈的陪伴能够给孩子极大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陪伴不等于陪同,高质量的陪伴是要倾注父母丰富的情感的,倾注的越多孩子收获的越多。书中讲到“人的情感越丰富,人性就越丰满。人性始于情感,一个人情感越丰富,人性越丰满,情感越单一,人性就越单薄。所以,要想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性,一定要在他幼小的时候给予优质的情感抚养,小心呵护其社会情感的发展”。所以在疫情期间很多专家会担心婴幼儿的心理问题,因为这阶段出生的孩子出去看到的人都是带着口罩的,孩子从小就会误认为人是面无表情的,这对孩子情感发展的负面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所以,父母除了面部表情、眼神和孩子进行情感教育,也要通过语言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和孩子交流的越多或者更多的家人参与,将来孩子的性格就会更外向活泼。
李玫瑾老师认为“心理抚养是心理发生和发展的第一个台阶,即人性的唤醒与情感关系的建立。心理教养是心理发展的第二个台阶,是在初级情感基础上,让情感发展得更为完整。”心理教养的培养方法就是对孩子温和而严格。看到这想起了张文质老师的《奶蜜盐》,第一个阶段就是奶和蜜,第二个阶段就是盐,大师的精神世界果然是相通的。心理教养就是正确的批评和表扬,不能不批评也不能总是批评,可以适当的表扬,也不能总是表扬,这个度的把握是很难的。
昨天看到一个明星带娃的视频,歌手潘玮柏因为孩子把饭甩到他身上,也采用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的办法,用勺子把饭泼到孩子脸上,一勺不够再来一勺,孩子泪汪汪的说:“我只弄了你一次,你弄了我两次”。当时看得我很气愤,找来完整版视频看了一下,原来这个孩子一直都有说脏话爱撒谎的毛病,潘玮柏之前多次和他讲道理他都不听,所以这次采用了这种极端的方式惩治孩子。我不知道这种方式可不可取,因为后面来看孩子确实有了好的改变,但我不会采用这种以暴制暴的方式。
孩子说谎话是因为父母没有认真和孩子交流,没有给孩子足够的信任感,父母总是说:“你下次再这样,我就打你!”试问哪个孩子还敢说真话,当这种次数足够的多,孩子就变成了谎话大王?孩子说脏话是因为父母总在他面前说脏话,如果家庭氛围足够和谐,夫妻之间以礼相待,对孩子轻声细语,给予足够的尊重,孩子怎么会口吐芬芳。所以孩子最终变成了没有教养的小孩,背后隐形的推手到底是谁,想必大家都知道了吧。视频中的孩子已经到了这种状态如何改变呢?我不会采用以暴治暴的方式,而是走进孩子的内心,用情感去感化他,父母要以身作则,避免命令式说话的口吻,而是用平等的心态和温和的语气和孩子讲话。孩子撒谎的时候不要当众拆穿他,而是顺着孩子的思路让孩子不断编造更多的谎言,当用一个谎言圆另一个谎言时,会发现越来越多,最后让孩子自己编不下去,谎言大厦瞬间崩塌,这时跟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我们不能一直活在谎言的世界里,我们会过的小心翼翼、提心吊胆、卑微低下,只有说真话才能让我们走出黑暗,活的光明正大,做诚实的人才是我们的人生追求。孩子骂人的时候,也不要用同样的当时骂回去,我之所以不同意以暴治暴是因为虽然这种方法有短暂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孩子也会习得这种方式去解决问题,如果家长不从自身改变,孩子还会再犯,等到青春叛逆期时,后果不堪设想。当孩子骂人大声发脾气时,我们不能情绪激动,因为孩子看到父母的这种反应就会以为这种方式可以引起父母的关注,下一次还会变本加厉。我们要用平和的心态严肃的口吻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正确的,要用同理心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要告诉孩子情感的释放有多重方式,骂人打人最不正确的方式,他会给对方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伤害,要学会用沟通交流来解决问题,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言语解决不了的。
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在教书的过程中也要育人,相比而言后者更重要,我们要做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用爱与陪伴,用理解与尊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洗涤孩子的心灵,让他们成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
事件出自凤凰卫视2月26日《名人面对面》,凤凰卫视采访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李玫瑾,谈谈犯罪心理方面问题。
以下为文字实录:
解说:她是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
李玫瑾:犯罪人呢,实际上是介乎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的一个群体。
解说:她如何体察人性常态?
李玫瑾:当一个人他完全不太接触这个领域,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他们会受不了的,会对这个社会觉得太可怕了,然后生活的一些这种绝望或失望。
解说:她如何权衡案件真相与公众知情权的矛盾?
李玫瑾:犯罪人的一些情感,或者一些自尊的东西,我应该也要为他保留。
解说:《名人面对面》专访李玫瑾,迷案背后。
李玫瑾被媒体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曾参与过众多大案要案的分析和侦破,是我国第一批进入犯罪心理学领域的学者。
李玫瑾:就是我更多的研究的是行为心理,换句话讲就是说他为什么要死,他怎么要死,这跟我没有关系,我就想知道他怎么死的,这个怎么死的实际上就是重点就要看行为。
《犯罪心理》片段:我们这名嫌犯会强奸被害人,强行对其喂食人头,并将其摆正祈祷的姿势,我知道这听着有点难以置信,但我觉得这个嫌犯对螳螂非常痴迷,这也解释了他为什么让死者指尖朝下,而不是朝上。螳螂能杀死许多生物,但有个有趣的现象,就是雌性螳螂经常会性食同类,就是说它在交配完成后会立刻咬下配偶的头部。
解说:这是美剧《犯罪心理》中最常见的画面,每每听到这些分析,人们都会好奇,到底犯罪心理学家是如何从迷雾般的案子里还原事件真相的。今天我们有幸请到李玫瑾老师,听他讲讲迷案背后的故事。
李玫瑾: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家养一只小狗,它有时候会突然醒了,然后从它睡的地方跳下来,然后呢抻抻懒腰开始走向你,它坐的你跟前儿开始发呆,然后看看你,然后看别的地方,那么这个时候你就可以给它配音了,它为什么要走过来呢,心想,我好像有点饿,可是我又不想吃,那个凉,然后看你的心情好不好,你要好我就要点好吃的,我就给它往这里配音,这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配音呢实际上就是在分析它这行为的心态,它这时候心理活动是什么。所以我们有时候去分析一些犯罪也是这样,如果他做这个行为他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这个心理那可能,换句话讲就是我把那潜台词给他填进去了。
许戈辉:您刚跟我说您其实并不做讯问,但是我以为您做这个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会参与大量的讯问。
李玫瑾:没有,它是几个,我是比较擅长的是不见人的,不见人的叫行为分析,所以为什么叫犯罪心里画像呢,就是你没有见过这个人,然后呢,我们很多案件它会遇到这种情况,就是说现场的物证非常少,比如说我们可以以物证为基础开展的侦查,那个物证基本没有,脚印、指纹、血型、DNA,所有东西都没有,有的现场它本身就不是第一现场,就是你发现尸体的地方不是他作案得地方。所以除了一个尸体,你就没有太多的东西了,所以像这种情况,那你基本就只能走其他的方式来分析。所以这种问题呢,往往就是遇到这种案件,可能找我的比较多了。
解说:犯罪心理学进入中国仅三十年,而欧美国家已有一百余年研究历史,大家习惯把犯罪心理学人称为侧写师,在美国,想要成为犯罪侧写师,需要至少十年刑事侦查工作经验。除此之外,你还得玩转心理学、法医学、社会学等等各领域知识,所以在公众看来,也许一目了然的案件,在专家看来却往往是另一番“景象”。
李玫瑾:我记得好像是2012年吧,当时湖北有一个官员十一刀的一个案,就是一个算自杀的一个案件,这个案件发生之后呢,公安就做出了一个鉴定的结论,说这个人是自杀,然后网上就一片的哗然,于是当时就有媒体找到我,找到我呢,因为我在工作当中也会接触很多,就是因为我刚才讲了,我做心理分析,经常是涉及到一些疑难案件,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案件,所以我当时很明确说,我认为这个公安鉴定是对的,他就是自杀,但是我还跟媒体讲,我说我不是法医,所以你最好去问一个专业的法医。于是这个记者当时就打电话给华东政法院校的一个专家,也就是他是法医,他当时回答跟我完全一致,他认为这个鉴定是对的,他说国外有自杀,还有一百多刀的。那么我们在工作当中可能有很多案件我们,像我经历的很多案件我是不会对外讲的,我讲的一般我点评的案件都是媒体的案件,但是我也简单提一起案件,其中有一个案件,当时这个人他是脑部上有锤点,就是锤子砸过脑顶,然后呢手腕上有割痕,最后呢,他身上还有一些其他的刀,但是真正导致他死亡的是有一刀扎到了心脏,然后死亡。所以也就是说这个人身上有,有锤点,有割伤,然后还有这个刀,那么从法医来看,这三个任何一个点。
许戈辉:都可以致命。
李玫瑾:都可以致他死亡,所以呢他们就认为这个人应该是被害的。
许戈辉:因为不可能有这个三个,这顺序是怎么回事,一个就已经可以死了。
李玫瑾:结果后来呢,也是作为一个疑难案件,当时他们找到我,实际上犯罪研究它涉及到,尤其侦查当中它涉及到很多领域的知识,我认为侦查本身它就是大量的借助科学的手段和技术,所以这个呢,就是我不是法医,所以我当时还没有从法医的角度。但是我从行为的角度呢,当时有一个还原,就是我认为他应该是先是到一个地方,他想自杀,他其中有两个动作,一个动作就是锤脑袋,但是呢他没死,然后呢,最后他又开始割手腕,他还没死,为什么?因为从现场痕迹来看,就是说他有一个树林当中的移动的表现,而且树上呢,在这样的高度上都有血迹,这意味着他曾经用这个手去摸过这个树,搂住这个树,所以他的手腕上那个血就会留在那个树上,这个时候如果也有可能别人在害他,比如拽着他往前走,已经割了手腕了,但还是拽着,也有可能。然后呢,但是他最后的死亡呢,他有一个喷溅点,他在一个柱,就是一个砖房面前,当时有大量的喷溅,这个喷溅我们判断是什么呢?他可以自己造成,也就是说他拿刀对着这个墙往里一扑,就可以导致扎到心脏,然后这个才会出现这个喷溅。如果他背朝到这个墙,他就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喷溅的血形,所以真正致死是他最后扎自己胸口这一刀。那么这个刚开始我并没有还原到这样的一个程度,我当时也感到很困扰他这个,但是我觉得这个三个顺序应该是这样一个顺序,后来见到一个法医,也是广东的一个很有名的一个法医,他当时就给了我一个提示,他说你有没有想到是自杀,他这样一句话我突然就明白了,因为这个行为的顺序只有自杀才能解释,他杀是很难解释的。所以后来我就明白了,就是说,后来我就问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他说其实自杀的时候,有时候一种手段死不了,他会换一种手段,而杀人呢往往他要想致你毙命,他除了有威逼之外,他基本就比较简单。
许戈辉:他会用把一种手段用到极致,直到达到目的是这个意思吗?
李玫瑾:他要是威逼的时候他会有各种各样的,他的一些伤口会在其他地方出现,而这个人所有的伤口都是能够到的伤口。
许戈辉:哦,这样。
李玫瑾:对吧,在侦查心理分析画像当中有一项就是死因心理鉴定。
许戈辉:是,其实您刚才给我讲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说,就是这个他这个最后致死的这个路径,这个似乎不是您去研究的这个领域,您应该去研究的是这个人得有多强烈的求死之心才会一遍又一遍地用这种致命的手段在戕害自己。
李玫瑾:对,这是一个分析,但是犯罪心理分析不是光一个问题,你说的这实际上是一个行为动机问题,动机呢,是最难的一种分析,一般在我现在来做案件分析的时候,动机是不太靠前的,我更多是考虑就是第一这种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第二他怎么做的,我很在乎他的行为方式。然后第三呢就是行为的心理问题。
李玫瑾:当一个人他完全不太接触这个领域,他第一次看这样的,会对这个社会觉得太可怕了。他当时在法庭上讲嘛,我请求法官判我极刑。
解说:一遇上热点案件,媒体都少不了邀请李玫瑾点评分析,作为犯罪心理专家,她破解难题无数,但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一个公众人物,“解题高手”李玫瑾却被一个问题困扰了许久。
许戈辉:您的研究工作呢本来在长期以来都是在幕后的,但是这些年呢,因为这个公众对于很多刑事案件的关注,您就频频地走到台前来。在这个过程中您觉得最累心的是什么?
李玫瑾:最累心的就是有很多话不能全盘托出,你说的这个问题其实挺,还没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知道犯罪呢是一个我们社会当中很让人痛苦的一件事情,其实我认为不光是被害人和被害人的亲人们痛苦,如果把一个案件完全裸露在社会面前,会让很多人受到伤害的。我印象当中有一次我带我的一个研究生是女孩,去一个地方分析一个案件,我当时在看这个案件的法医的检验,然后呢,他的照片都是被害人很惨的照片,我带着这个孩子,她坐在我这个左手,这边是刑侦人员把(照片)给我,当我看完以后我就直接递给这学生,因为她是我的学生嘛,所以我想都没想就直接交给她了。后来我就发现,从这案件之后的晚饭到第二天早饭她都不怎么吃饭,然后她话也非常少,我后来突然反应过来了,她是第一次接触这么可怕的画面,所以后来,这也是我后来不太带女生去做这种事情,就是去做案件分析。那么还有一次我记得,我跟。
许戈辉:您自己经历过这样的过程吗?
李玫瑾:没有嘛,我觉得我在这方面情商特别弱,像这样的情况让我明白,就是有很多犯罪的事情,就是包括它的现场,包括整个的案情,不是所有的都能够拿出来说的,尤其在外人面前。当一个人他完全不太接触这个领域,他第一次看这样的,或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情,他们会受不了的,会对这个社会觉得太可怕了,然后生活的一些这种绝望或者失望,这是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呢就是在谈一些案件的时候,我还要考虑,不光要考虑被害人,甚至犯罪人的亲人,这个问题呢,实际上像2004年马加爵的案件,那个案件当时社会影响非常大,因为当时全国通缉令那是也很少那样做的,全国通缉,所以所有人都在关注。
解说:2004年,大学生马加爵在宿舍连杀四人,案件震惊全国。从当时的证据看,他既不为财,也不是冲动杀人,行为方式也绝非精神病人,参与办案的警察跟李玫瑾说,马加爵案很值得研究。
李玫瑾:这个案件当时最有争议的就是他的动机问题,那么我当时去做调研,我就明白他的动机了,但那个时候我已经有这个意识了,就是说他为这个事情杀了四个人,实际上是在遮掩他自己的一个事情,那么这个他确实犯罪,他要承担他的法律责任,可是呢,他这种遮掩的这个事情我认为是人性的常态。
解说:马加爵的犯罪动机是什么?是当时探讨的热点。很多人把原因归结为“穷人的自尊”。李玫瑾坚持到马加爵被执行死刑后,才公布了对马加爵犯罪心理的分析报告,她说,贫穷并不是问题的起点,真正导致马加爵犯罪的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扭曲的人生观,还有以我为中心的性格缺欠。
李玫瑾:即使犯罪人他犯罪了,他有些涉及到他的一些,就是很隐秘的一些情感,或者一些自尊的东西,我应该也要为他保留,我不要急于地给他裸露出来。
许戈辉:但是如果这个和公众所要求的知情权产生矛盾呢?
李玫瑾:我认为这个知情对于公众来讲没有意义,也就是说你在之前你可以不知道,但是你应该相信我们的法律是公正的。所以在司法程序上没有任何问题,没有问题,那么他活着我可以先不说,等他走了,也就是说这个保密的这个问题,为了他而存在,他已经不在了,那么我可能给大家一个答案,这个是可以。他本身已经为这个事情请求赴死,他当时在法庭上讲了,我请求法官判我极刑,然后在结束的时候他说,他大姐要求你一定要上诉,但他自己坚决不上诉。所以我认为他已经在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勇敢地承担责任了。
许戈辉:但这个是您刚才所说的无奈吗?或者就是说累心的部分吗?
李玫瑾:这是第二个层面。
许戈辉:就是知道的实情不能全盘托出。
李玫瑾:对,这是第二个角度。那么后来我看到他的家人,包括他的大姐也多次接受采访,就谈到了很多网上的一些议论,他们也很,比如说出现一个案犯就说这又一个马加爵。所以我认为其实这也是一次又一次地去。
许戈辉:重新在揭开他们的伤疤。
李玫瑾:对,伤疤。我个人觉得被害人,其实被害人是很无辜,很痛苦的,可是有时候你有没有想到过,这我刚才谈到的是一个案犯本人,那么现在我要说的是案犯的亲人,他们的亲人呢应该说,当自己的一个亲人做了很严重的犯罪的事实以后,就是他没有回头路了,而且要接受法律的处罚,甚至全社会来声讨,那么他的亲人,首先第一他没有参与任何这个去帮助他,然后第二呢,他也不希望自己的亲人出现这样的行为。那么他们在社会几乎的不到任何一点同情和帮助。所以。
许戈辉:许戈辉:而他们恰恰是还在的,而且要把日子继续过下去的那一群人。
李玫瑾:对,所以我觉得这是我再看到的第三个层面,不要简单地愤怒,也不要简单地去斥责一些相关的人员,而是应该了解这个人为什么这样做,当我们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的时候,我们怎么让他今后不这样做,所以这是我觉得在我的工作当中要接触媒体的时候最无奈的一件事情。
李玫瑾:其实我也不是在做辩护,但大家觉得,你既然给他找犯罪的原因。
许戈辉:那就是在辩护嘛。
李玫瑾:犯罪人呢,实际上介乎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的一个群体。
解说:2010年,大学生药家鑫深夜驾车撞人,并扎了伤者数刀,致其死亡的案件在网上吵得沸沸扬扬,李玫瑾在某档节目中就“为什么药家鑫不是扎一刀,或者两刀,而是扎六刀。”这样的行为成因进行了分析。
李玫瑾:我们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就经常叫强迫行为,强迫行为就是什么呢,就是他做的这个动作往往不是他的一种兴趣动作,而是一种机械的他在做,那么这个动作呢,往往它会变成一个什么呢?替代行为。他拿刀扎向这个女孩的时候,我认为他的动作是在他心理有委屈,在他有痛苦,在他有不甘的时候,却被摁在钢琴跟前儿弹琴的一个同样的一个动作。当我不满的时候,我弹琴本身是来,就是发泄我内心的一种愤怒,或者情绪。因此当他再遇到这么一个不愉快的刺激的时候,他看到一个人被撞伤了,而且在记他的车号,他这个刀的行为实际上类似于砸琴的行为。
解说:李玫瑾这段话引来了铺天盖地的愤怒,大家纷纷指责她把药家鑫的杀人动作用弹钢琴来解释,是在为药家鑫辩护,那段时间她的博客每天都充斥着各种咒骂。
李玫瑾:很多时候我都会讲到就是说,他该不该死不是我来说话,那是法庭来判断的,那么这个人可恶不可恶,这个不知道,重要的是他为什么这样。
许戈辉:但是恰恰大家的愤怒来源于觉得你没有一个是非黑白,你在为这个施害人为犯罪在做辩护,这是大家所不能容忍的。
李玫瑾:其实我也不是在做辩护,但大家觉得你既然给他找犯罪的原因。
许戈辉:那就是在辩护啊。
李玫瑾:就是给他找理由,对,所以这是我觉得让我这些年最为痛苦的。但是我觉得现在这两年有所改变,尤其是我在一些媒体上通过一些更多的来介绍一些相关的研究。
许戈辉:你觉得大家会变得越来越来越理性。
李玫瑾:对,我现在看到网上很多的就是能够理解了,所以我特别欣慰的就是说,甚至有很多年轻人,主动在网上给我留言,就说当初对你有误解,对你的言论很不敬,然后向你道歉,当我看到这些话的时候,真的心里觉得,哎呀,这个就是一种特别的满足,就是说你终于得到大家的理解了。
视频片段:起立,报告李老师公安大学09侦查上课前集合完毕,应到35人,实到35人,报告完毕,请您授课。
好,上课。
是。
解说:李玫瑾从八十年代中期就开始在公安大学讲授犯罪心理学,她说有将近十年的时间她都在做教材,为研究打基础。直到1992年,她得到一次去地方派出所实践的机会,一年的实践经验让李玫瑾开始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新的体悟。
李玫瑾:我也做过半年的预审,偶尔也偶尔审过一两个案件,我记得早期我审的基本全是失败的。
许戈辉:怎么讲啊。
李玫瑾:因为我记得最早在青岛工作,有一个女孩,当时我师父交给我的活儿就是说,你就问她来没来过青岛就行,就把这个问题问清楚,然或来过几回,她们好像是一个制假的一个团伙,专门制造假东西然后卖,包括烟还包括什么。这个女孩呢,当时我觉得她就是农村的女孩,特别老实,然后头都不抬,就这么扎到底下,我就坐在旁边开始跟她聊天,就是我想先拉近心理距离嘛,让她放松,然或我就跟她(说)多大了什么的,家里干什么,然后兄弟姐妹几个,然后这个什么时候出来,有没有谈过对象,问到最后的结论就是,我说那你来过青岛吗?没,她就是一句话没,我说那青岛离你家也不远,我说你村里这么多人来,你跟他们来看看,我说应该很容易吧。没来过,没来过,就是没来过,后来我就跟我那师父说,我说根据我对她的了解,她没来过,我师父说她骗你呢,我说不可能,特别逗,因为他已经问了其他的人,就是谁来过他都知道了,然后他就说你把她带过来吧,然后就把她领出来,领到我们那师父的办公室,然后就让她坐在凳子上,我师父一下跳到对面桌上,然后就问她,你叫什么名字,我那师父就问她,跟我就完全不一个风格了,然后她特别意外,一边抹(眼泪)一边说啊,来过来过来过,哎呀,整个我这心里就崩溃了,我后来才知道这个,实际上说犯罪人有时候和我们这个很多的,应该说好人吧,包括我们的一些学者,他可能不太在一个世界。真的这个有的时候你在社会底层,包括我有时候接触一些实务部门的,像法官、检察官,还有我们的警察,就是这种比如说,我们现在老说他们怎么样粗鲁,反正就这种批评声音吧,他们有时候也很痛苦,就是实务部门呢,他的工作性质决定他所面对的一些难题,在解决过程当中,有的时候确实是他们会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呢,就是我们理想的这个要求呢,或者说比较文明的要求呢,又是另外一个层面。
许戈辉:我理解,您说的就是他民用不同的语境在说话,那势必鸡同鸭讲。
李玫瑾:不同的语境,实际上是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社会背景。
许戈辉:对。
李玫瑾:而且有些就是比如说龙布罗梭,就是最早研究犯罪人的一个学者,是意大利人,他就说过这样的一个话,他说犯罪人呢,实际上是介乎正常人和精神病人之间的一个群体,他认为有很多犯罪人他并不是我们那些法学家们想像的那类人。他说其实有很多这个法学家们站在道德的高度上,然后对一些这个社会的问题表现出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他说实际上呢,这些人的身边呢,比如说监管的警察,就是狱警,然后接触他们的法官,或者检察官,或者警察,以及包括这些罪犯身边的亲人,他们对这些人(犯罪人)的了解往往和那些就是站在道德的层面,或者站在一个理论上层面的人,他们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会发现有些犯罪人连家人都已经放弃他了,都不让回家,为什么?因为他不光祸害社会,他也祸害家人,然后呢这个家人没办法就希望推给警察,那么警察呢,他们又需要依照法律去行事,所以这个有的时候,我们看到这个社会的,它就是我在这个角度,我又接触实务部门,我也接触理论界,所以我经常能感觉到这个两个界的这种冲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