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杨振宁百岁感言把他和邓稼先的友谊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48杨振宁百岁感言把他和邓稼先的友谊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第1张

      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举行。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本人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题做演讲,深情回忆了1971年第一次回新中国的故事。乍一看,以为跑题了。仔细研读,实在是含义深远。他借一个有趣有料到故事,经典而贴切地总结了自己人生的后五十年。演讲结尾,杨振宁深情地说:“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嘱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再见!”

      他在100岁生日时,对九泉之下的邓稼先喊话,是对自己人生的深刻总结!是发自内心的,是虔诚的!用50年的时间,来践行好朋友的“嘱望”,这是人生幸事!也是友谊的佳话!杨振宁100岁的感言,把他和邓稼先的友谊,推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事情得从50年前杨振宁探亲说起。1971年3月美国刚刚解除20年来中美来往的封锁。事实并不是这么直白明显。美国国务院只是把中国的名字从来往封锁的名单中抹除。但这个事实被杨振宁敏锐地发现了。他立刻申请到中国探亲,因为他的亲人都在中国,而且父亲病危。当时的杨振宁,可能只把中国之行当作一次普通的探亲,他不知道他这一举动对他的人生轨迹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杨振宁探亲顺利成行,他成了外籍华裔著名科学家访问新中国第一人。这对于当时被封锁被孤立的中国来说,对于即将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的祖国来说,都是一件大事。所以周总理亲自接见他。

      探亲期间,外事部门请他开列要见的人的名单,第一个就是邓稼先。可当时正值文革,造反派对许多建立过大功的科学家,包括邓稼先和于敏、胡思得等人,正在进行批斗。据说邓稼先很绝望,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杨振宁的出现,并要求见面,无形中救邓稼先于千钧一发之际,间接地保护了中国的核弹事业。这如果不是量子纠缠,就是上天特意的安排!

      在杨振宁离京时,邓稼先送他。杨振宁终于问出了藏在心中多年的问题:美国物理学家寒春是否参加了中国原子弹的设计?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邓稼先回答:我感觉没有。不过要跟组织上认证一下然后告诉你。兹事体大,邓稼先马上向组织汇报。然后邓稼先写了一封信,组织上派专机送到杨振宁手中的。这封信我将贴在文后,因为看了我真的很感动!除了告知杨振宁,中国原子弹都是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寒春没有参加以外,邓稼先说了三个意思:一是希望老同学能经常地想起周总理亲切的接见。

二是回应老同学关于人生的意义问题。“希望你能了解到祖国的解放是来之不易的。是无数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毛主席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你谈到人生的意义应该明确,我想人生的意义就应该遵照毛主席所说这句话去做”。三是盼望着“但愿人长久去,千里共同途”。这就是演讲题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的来由。

      杨振宁坦言,当时他没有看懂这句话。但他后来悟出了其中的深意。具体什么时间,杨振宁没有说明,但在他100岁生日的感言中,以此为主题,是对当年邓稼先三层意思的认同和心悦诚服,也是回首自己半个世纪的风雨高屋建瓴式的总结!

      很多人喜欢比较杨振宁与邓稼先为中国做出的贡献谁大?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可否认,他们都是中国人的骄傲,他们都建立了卓越的贡献。由于分属不同领域,难以比较和量化。不过从杨振宁百岁感言中,我觉得杨振宁是认为邓稼先更伟大!这一对挚友,迥然不同的卓越贡献,必将为人们所敬仰!迥然不同的人生际遇,必将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附:

1-邓稼先的贡献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安徽怀宁人,立功方面,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立德方面,他放弃优渥的生活,隐姓埋名,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默默无闻地奋斗数十年,体现了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2-杨振宁的贡献

杨振宁生于1922年9月22日,安徽合肥人,立功方面,杨振宁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获1957年诺贝尔奖。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他只有35岁。立德方面,杨振宁是华人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的获奖向全世界表明,国人在科学领域也能够取得顶尖的伟大成就。

3-1971年8月13日,邓稼先给杨振宁的信

邓稼先和杨振宁是一生的挚友,杨振宁首次回国,点名要见邓稼先。邓患癌症之后,杨在美国为他找特效药。

1946年初秋,22岁的邓稼先毕业后,被北京大学物理系聘为助教。次年,邓稼先考取留美研究生。行前,他征求在美国就读的杨振宁的意见,问到哪所大学就读较为合适。杨振宁回信,建议他到普渡大学去,因普渡大学收费低廉而且理工科水平很高,他在信中还说:“此校离芝加哥很近,我们两人可以经常见面。”后来,杨振宁还帮助邓稼先申请到了普渡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入学许可。

扩展资料:

1971年夏,阔别22年后,杨振宁与邓稼先在北京相见了。这是杨振宁自1945年公费留学美国后首次回国访问。彼时他离开祖国已经26年了。

刚下飞机,在贵宾室稍事休息,外事接待人员便请杨振宁开列了他要见的朋友名单。在北京,他要见的第一个人便是邓稼先!

当时正值“文革”中期,政治运动搞得黑白颠倒,人人自危。即便是邓稼先这样执行秘密而重大使命的科学家也未能幸免。杨振宁没有想到,此时他的出现,无意中也是无形中保护了邓稼先,当然也等于帮助和保护了中国的“两弹”事业!

参考资料:

--邓稼先

  杨振宁与邓稼先的友谊(徐胜蓝、孟东明)

  1964年10月,浩瀚的戈壁滩上空升起了一团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两年之后,第一颗氢弹又放出炫目的光芒。这曾使全世界为之震惊。人们都知道奥本海默是美国的“原子弹之父”,萨哈罗夫是前苏联的“氢弹之父”,然而,中国的“两弹”元勋是谁?

  1986年6月,中国各大报纸均在首要位置介绍这位了不起的科学家:

  名字鲜为人知 功绩举世瞩目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86年6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任命邓稼先为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1986年7月,国务院授予邓稼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和奖章。

  核工业部为表彰邓稼先20多年来为发展我国核武器做出的重大贡献,为使他那不计名利、甘当无名英雄和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号召广大科技人员向他学习。

  邓稼先可歌可泣的优秀事迹,他那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感人精神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外国有一本书,题为《比一千颗太阳还亮》。邓稼先献身的事业,亮过一千颗太阳!他从34岁接到命令研制中国的“大炮仗”以来,告别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儿女,隐姓埋名进入戈壁滩。20多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没有任何人在报刊上占过巴掌大的版面。他们都把自己的姓名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深爱埋在祖国最荒凉最偏僻的地方。人们常常忘记他们,只有当“大炮仗”的冲击波冲击各国地震监测站,引起世界一次又一次瞩目的时候,人们才想起他们的存在……

  1986年7月29日,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元勋邓稼先病逝于北京。

  全国上下为这位中华精英过早离开人世而感到悲痛。

  他的朋友们怀着无比悲痛、崇敬的心情献给他一支挽歌——《怀念邓稼先院长》:

  天府杨柳塞上烟,

  问君此去几时还?

  ……

  实验场上惊雷动,

  江河源头捷报传。

  ……

  不知邓老今何在?

  忠魂长眠长江畔。

  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写道:

  踏遍戈壁共草原,

  三十五年前。

  连克千重关,

  群力奋战君当先。

  捷音频年传,

  蔑视核讹诈,

  华夏创新篇。

  君视名利如粪土,

  许身国威壮河山。

  哀君早辞世,

  功勋泽人间。

  国务院总理专程从外地赶回北京参加邓稼先的追悼会,他说:“邓稼先同志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典范,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骄傲。”

  “稼先逝世,我极悲痛”。邓稼先的岳父、全国政协副主席、90高龄的许德珩老人在他送的大幅挽幛上这样悼念邓稼先。

  在地球的另一面,远隔万里重洋的杨振宁教授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给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教授打来了唁电。

  杨振宁先生和邓稼先先生有着深厚的友谊,让我们读一读北京医科大学许鹿希教授撰写的《怀念稼先》中的第八节《半个世纪的友谊》的一段吧!

  “文革”初期,氢弹爆炸了,但核武器的研制并没有到头。可在那个乌烟瘴气的年代,就连稼先他们核武器研究院也未能幸免。林彪、“四人帮”组织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把斗争矛头指向稼先等十几位理论部的负责人。稼先非常清楚地知道这时只要说一句违心的话,就会给中国的核武器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他顽强地顶着,处境很危险。正在此千钧一发之际,似乎苍天有眼,1971年杨振宁先生从纽约经巴黎飞抵上海。下飞机后,开列了他要见的人的名单,名单上第一个就是邓稼先。这张名单很快传到中央,稼先立刻被召回北京会客。不久,在周总理亲自干预下,基地里暗无天日的局面结束了。

  杨振宁先生当然不知道他们的这次会晤对稼先来讲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但是我们全家人从心底深深地感激他。

  杨先生与稼先从小就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们两家的祖籍都是安徽,在清华园两家人又住隔壁。邓父邓以蜇和杨父杨武之是多年深交的老友。杨振宁教授的弟弟杨振平与稼先也很要好。少年时代的稼先与少年杨振宁总在一起打墙球,弹玻璃球,甚至还比赛爬树。上中学稼先和杨振宁都同在北平崇德中学,杨振宁比稼先高两级,后来他们两人又是西南联大的校友。解放前夕,稼先和杨氏兄弟又都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稼先就与他们分开了,不过他们的友情却一直保持着。

  自1971年以后,杨先生多次回来访问、讲学。稼先与他总少不了叙旧聊天。有一次杨先生到我们家,他说想和稼先一起骑车去颐和园。为安全起见,这样的要求我们着实不敢答应他。还有一次,我们一道去北海仿膳,大家边吃边谈笑着,杨先生对稼先说:“这回你可以吃饱了,想当年在美国留学的时候,你可是常常饿肚子的呀!”可不是嘛,稼先留学的时候,生活很艰苦,开始没有奖学金,吃饭不敢按饭量吃,只能按钱吃。有一段,他和洪朝生(现在科学院低温物理中心工作)合住在一位美国老太太的阁楼里,有一次他俩去吃饭,两份牛排端上后,稼先看了看,对洪朝生说:“我这块小,你那块大。”洪朝生就把自己那份给了稼先。……回想起这些往事,杨先生与稼先都笑了。

  后来,杨先生多次送书给稼先,有《杨振宁论文选集》,有《读书教学四十年》等,都写着“稼先”或“稼先弟”存念。稼先60寿辰时,杨先生特意送他一副国际象棋。稼先住院后,杨先生到医院看他,并且为他找特效药。最后一次,杨先生送给稼先一大束鲜花,这鲜花象征着两人永存的友谊,正像杨先生给我的唁电中所说的:“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最后,我想以杨振宁先生的一句话作为我这篇怀念文章的结束语:

  “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

  稼先没有虚度此生!

  1987年10月23日,杨振宁在宋健、周光召等陪同下来到八宝山公墓,祭奠与他有着半个世纪深情厚谊的挚友邓稼先。

  深秋的北京,瑟瑟秋风给人们带来寒意。八宝山公墓在安放骨灰的灵堂外面庭院里搭起了一个灵堂,邓稼先的巨幅遗像前摆着杨振宁送的花篮,缎带上写着“邓稼先千古杨振宁敬挽”。

  杨振宁眼含热泪面对邓稼先的遗像肃立默哀,鞠躬悼念。

  祭奠仪式结束后,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女士按照邓稼先生前嘱托,向杨振宁赠送一套安徽出产的石刻文房用具,上面写着“振宁、致礼存念稼先敬留”。许鹿希女士深情地说,这套文房用具象征着邓稼先和杨振宁的乡情和友谊。

  邓稼先是杨振宁的中学、大学同学,他为中国的核事业做出如此重大的贡献,然而,过去中国并没有在报刊重点宣传、表彰他。1986年6月,邓稼先病重期间,杨振宁去医院探望他。后来,杨振宁又向中央领导同志谈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早就应该把对中国、对国际有贡献的科学家介绍出来。

  杨振宁非常敬重邓稼先,他说:“邓稼先是中国的帅才,他能得到中国***的绝对信任,也能得到群众的绝对信任,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他又说:“中国高层人士选定他当领导者来研究原子弹,这位人士是很有眼光的人。我认识邓稼先,又认识美国的奥本海默和泰勒。这三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邓稼先随和、腼腆,又没有行政工作的经验。当初美国的格罗夫斯将军也聘任了没有行政经验的奥本海默当主持人,取得了事业上的成功。稼先的个性完全不同,是另外一种帅才。我收集了许多邓稼先的材料,我期待有一天有人能写篇有关邓稼先的传记,我希望传记能把他对中国的贡献详细表达出来。”

  历史没有忘记他们!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60周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长达12集的电视片:《让历史告诉未来》。在第8集里,有这样的画面和解说: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壮丽场面展现在荧光屏上,欣喜若狂的中国人民、套红的《人民日报》号外……,邓稼先先生的高大身躯也出现在荧光屏上。

  ……

  “1971年,当杨振宁得知,中国两弹全部是由中国人自己制造成的,他离开宴席走进了洗手间,那时,他已是泪流满面了!”

  (选自《杨振宁传》,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我不应该将杨振宁跟邓稼先相提并论!因为他们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大家对邓稼先比较了解,但大家知道给外国人当了一辈子狗,老了才回国到处招摇的色鬼杨振宁吗?

  以下为转载他人的文章:

  扬振宁和邓稼先是同乡,初中同学,西南联大同学,一起坐船去美国留学。后来两人有着完全不通的价值取向,走上了完全不通的道路!扬振宁留在美国繁华世界,靠获得诺贝儿奖,出尽风头,晚年还不甘寂寞!邓稼先当年毅然回国,为中华民族的两弹一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惜的是由于当年的科研试验条件有限,人身防护条件简陋,邓稼先由于核辐射过多,身患癌症,英年早逝,实为国家民族之大殇!但历史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从历史和国家角度来说,邓稼先必将千古流芳,永垂不朽!

  

  

   是他,永远的奠定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战略安全和民族地位!不管过多少年,所有炎黄子孙都将崇敬他!

  

  以下为邓稼先和杨振宁一生中几个重要的镜头:

  

  

   镜头一:着学生装的扬振宁和邓稼先先后登上轮船来到美利坚留学。

  

  

   镜头二:西装革履的邓稼先在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上(取得学位后的第九天)踏上 归国的旅途。

  

  

   镜头三:西装革履,拿到诺奖的志得意满的扬振宁因为买不到长岛的房子耿耿于 怀(最后还是屈居在教授区买了房子)。

  

  

   镜头四:茫茫戈壁滩上,穿着旧军大衣的邓稼先在风沙中勘测原子弹实验场(数 年后罗布泊蘑菇云升起,整个世界震惊,纷纷猜测中国得到了苏或美专家的帮助,数十年后考可死报告再次坚称中国偷窃W88弹头技术云云)。

  

  

   镜头五:扬振宁访问中国,问邓稼先有没有美国人参与了两弹研制(尚不知邓就 是负责人),邓稼先只是说了句:你先上飞机吧。

  

  

   镜头六:扬振宁在上海的饯行宴会上(特写:政要满座,山珍海味加茅台酒), 突然收到邓稼先的纸条(内容大家都知道了),立刻离席到厕所泪流满面(第几次痛哭?)

  

  

   镜头七:大量扬振宁与李政道交恶的新闻报道(特写:时间跨度达四十年)的镜 头切换,其中数分钟扬振宁对台湾某传记作家细数当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自己如何将灵感告诉李政道云云。

  

  

   镜头八:戈壁滩上,某次核弹点火后未爆炸,众人面面相嘘,邓稼先说了句“我是总指挥”,然后只身走进实验场双手捧出哑弹。

  

  

   镜头九:几年后,北京301医院,邓稼先患癌症全身大出血逝世。

  

  

   又数年,两弹解密,中央始大张旗鼓宣传,邓稼先的名字被世人所知。

  

  

   镜头十:扬振宁写悼文追念邓稼先,大家恍然:原来两人是校友。

  

  

   镜头十一:应母校多次邀请,扬振宁毅然决定回清华园定居,在保留美籍前提下 办理中国绿卡,入住装修一新的带电梯的两层别墅,开始教授本科物理。

  

  

   镜头十三:扬振宁通过亲友向媒体透露要和28岁的翁MM订婚(让我的老灵魂得到)

  

  

  

  

  

   在一次爆炸失败后,几个单位在推卸责任。为了找到真正的原因,必须有人到那颗原子弹被摔碎的地方去,找回一些重要的部件。邓稼先说:“谁也别

  

  

   去,我进去吧。你们去了也找不到,白受污染。我做的,我知道。”他一个人走进了那片地区,那片意味着死亡之地。他很快找到了核弹头,用手捧着,走了出来。最后证明是降落伞的问题。就是这一次,伏下了他死于射线之下的死因。

  

  

   邓稼先在去世前,嘴角出血与扬振宁合影,他是一种壮志已酬,得其所哉的欣慰。夫人许鹿希说,那时他已是全身大出血,擦也擦不干,止也止不住了。高强射线导致的不治之症。这是在他手捧核弹头走出放射区时,就心里明白的。

  

  

   2 中国人都一定要知道的真相:扬振宁和邓稼先

  

  

   邓稼先有一次开会在西湖,他拉着同仁在“精忠报国”那四个古意盎然的字前照了一张相片。许鹿希说,邓不爱照相,但这张照片是他自己要照的。当初随邓稼先一起搞原子弹的科学家,有些中途而退了。因为“没有科研成果,不能家庭团聚,不许亲友通信。作为知识分子和普通人的生活、乐趣、权益,是必须牺牲掉的了。

  

  

   扬振宁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不忠:扬振宁先生在祖国最困难的时候毅然加入美国籍,父亲劝说也无效,不肯归国效力。拿到诺奖的志得意满的扬因为买不到长岛的房子耿耿于怀(最后还是屈居在教授区买了房子)

  

  

   不孝:加入美国籍,为此事扬的父亲到死也没有原谅他,是为不孝。

  

  

   不仁: 在祖国富强时,又在与某名牌大学的互相吹捧炒作中,回国颐养天年,自从回国以来,东走走、西逛逛,忙着走穴炒作,不愿踏踏实实做工作

  

  

   不义:窃李政道的研究成果,得诺贝尔奖,还倚老卖老的将名字写在李政道的前边,并出书丑化李政道;杜夫人刚刚过世,大一的基础物理刚开课不到半个学期,就一心想着上帝的最后

  

  

   一个礼物

  

  

   想想学位毕业7天,不顾美国阻挠毅然回国的邓稼先,为中国的国防核工业呕心沥血,年仅52虽因放射性影响身患癌症去世

  

  

   想想同道的李政道先生早年毅然回国,从70年代起,李政道教授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在中国发展高能物理和建立高能加速器,后来成为建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北京谱仪和进行高能物理实验的骨干;1982年当我国高能物理事业举棋不定 的关键时刻,他帮助我国选择了一个既先进又符合国情 的BEPC方案,并成为当今世界上在c -τ物理研究能区唯一的高亮度电子对撞机,并做出了重要的物理结果。

  

  

   想想刚刚过世的陈省身先生,生活俭朴、出钱出力、培养弟子、呕心沥血,一心祖国科学事业,真泰山北斗。身为科学家,应当规范言行,树学人之楷模;

  

  

   从一些以往的传记回忆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扬在人品上不及李正道,

  

  

   也不及大多数解放初回国的科学家。理由:从年龄上看,李比扬年轻而同时获奖,可以推知李更有创造力,而扬此后却经常纠缠于论文署名的事情,从中国社会传统可以知道,大概扬年长处于领导地位,而具体的事情大部分由李来完成(很难想象李不干什么事却去抢年长又干许多事的扬的功劳),奥本海默也调和不了。

  

  

   扬在得奖后首先访问了台湾,李同情红色中国,两人渐行渐远。此后中美解冻扬回国见到老同学邓稼先竟然鼓动他到美国,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那时出去了就由不得自己了(邓稼祥说过,我不会在扬面前透露在干什么,因为扬何等聪明,只要我一说,他就可以推断中国原子弹研究进展程度),周总理热情的请扬回来为祖国效力,竟被他以国内物理水平太差而一口回绝。

  

  

   而李政道、丁肇中访问大陆后积极为国内引进先进设备,亲自安排人才培训,造出了正负电子对撞机(受到扬的反对,他认为太浪费钱)、加速器、阿尔法磁谱仪等世界领先科技,李还积极帮助建立两岸骨髓库;即使李远哲这个现在认为是

  

  

   亲独分子,1978年到大陆访问安排他参观景点,他却说时间紧张先看科研单位,80年代不辞辛苦为大连物理化学所引进了当时国内还没有的部分先进的分析仪器。而扬呢,只看到他在到处演讲,唯恐人们不知道他除了第一个华人诺将外还有一颗赤子之心,到处与各地官员会面(好像与现今搞“学术政治”的科学家有某种相似),也没听说捐助什么项目,不管是物理的还是人道的,倒是很会节约他自己的钱财,80年代经扬推荐到美国学习的物理苗子,其中有一个居然人格分裂杀了好几个同学,真是“慧眼识英才”。50年代没回来现在回来定居,领取“上帝最后的恩赐”,名利双收,果然是学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佩服佩服

  

  

   邓稼先冒着酷暑严寒,在试验场度过了整整10年的单身汉生活,

  

  

   在现场领导核试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他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险要时刻,他都站在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被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

  

  

   1986年,国内公开报道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名字,当年大漠上腾起蘑菇云的 谜底终于揭开。当人们以感激的心情来颂扬这位功臣时,他却平静地辞世而去。党和国家授予他的“五一”劳动奖章和“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却永远闪耀着光芒。

  

  

   ■21岁便在学生运动中担任北大教职工联合会主席;26岁在美国成为“娃娃博士”;取得学位后第九天便毅然回国,进入中国科学院。

  

  

   ■1958年以后神秘地“消失”。在戈壁大漠中,创造出世界上研制氢弹的最快速度。

  

  

   ■临终前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

  

  

   只要这世界上还有中国人,就会有人记得岳飞文天祥,就会有人记得——邓稼先!!

  

  

   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些辉煌的名字:

  

  

   两弹一星元勋:空气动力学家郭永怀院士

  

  

   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核物理泰斗王淦昌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核物理学家钱三强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物理冶金学家吴自良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物理学泰斗钱学森院士

  

  

   两弹一星功勋:物理学家彭桓武

  

  

   同时让我们也记住一个名字,美国人扬振宁,他为自己的国家(美国)

  

  

   又增加了一个诺贝尔奖

两人是要好的同学和朋友。

20世纪中期,邓稼先就读于北京崇德中学,杨振宁也在该校读书,自此,两人成了要好的同学和朋友。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杨振宁一家随校远赴西南大后方。

1941年夏,邓稼先考取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此时杨振宁已是西南联大的三年级学生,在该校,两人又可以经常在一起切磋学业、交流心得。邓稼先对其姐说,振宁兄是我的课外老师。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不久,杨振宁考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次年,邓稼先考取留美研究生。在征求杨振宁的意见后,邓稼先顺利地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就读物理系。

1950年8月,邓稼先回到中国,从那以后,邓稼先便和在美国的杨振宁天各一方,长时间失去了联系。

1986年7月,邓稼先去世,杨振宁回到北京为邓稼先扫墓,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将一只蓝色盒子交给杨振宁,盒子里面整齐地放着他们的家乡安徽出产的文房四宝,表示两人长达半个世纪的友谊永世长存。

扩展资料:

邓稼先(1924—1986),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由于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直肠癌,于1986年7月29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2岁。

参考资料:

_杨振宁

《邓稼先》中心思想

作者把邓稼先这一人物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抓住他忠厚平实,诚真坦白的性格特点,回忆了他为中国的“两弹”事业所做出的贡献。

赞颂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并挖掘出这种性格和精神产生的根源: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

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运用一系列的排比句,列举大量的事实,叙述一百年前中华民族的耻辱。然后笔锋急转,镜头拉回到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叙述中国大地上所发生的20世纪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鲜明的对比构成了文章不平凡的引子。

第二部分(两弹元勋)

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了邓稼先的一生。邓稼先的一生可圈可点之处很多,而作者选取的主要内容是他在回国后的28年间“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的情况。这是与中心相一致的。

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从地位、成就、个性、为人等方面进行对比,用以表现主人公的个性和品格。通过对比,作者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这就点明了主人公个性形成和取得成就的原因。

第四部分(民族感情?友情?)

为了证实美国人说的话是谣言,邓稼先亲自请示了周总理。据有关材料记载,当时周总理说:“请你转告杨先生,中国的原子弹完全是由中国人自己制造的,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这就是后来邓稼先给杨振宁的那封短信的内容。事情虽然不大,但我们能从中领略到主人公的爱国心和责任感。

第五部分(我不能走)

作者先用李华的吊古战场文把读者带到神秘的戈壁荒滩。然后用两个疑问句启发读者联想,邓稼先他们要征服多少困难才完成了两弹的研制工作。

当井下出现问题,甚至会出现危险的时候,无论从职位,还是从在“两弹”事业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来说,邓稼先离开现场,都是无可非议的。然而,他只说了一句:我不能走。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字字铿锵,声声有力,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

第六部分(永恒的骄傲)

作者选取写给邓夫人许鹿希的电报和书信中的几段话作结。一、二两段,以挚友的身份来赞颂邓稼先忠诚纯正和无私的品质,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邓稼先的敬爱之情。三、四两段则从更高层次俯视邓稼先的一生。

扩展资料:

《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传记型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邓稼先留学的时候,生活很艰苦,开始没有奖学金,吃饭不敢按饭量吃,只能按钱吃。有一段时间,他和洪朝生(后在科学院低温物理中心工作)合住在一位美国老太太的阁楼里,有一次他俩去吃饭,两份牛排端上后,邓稼先看了看,对洪朝生说:“我这块小,你那块大。”洪朝生就把自己那份给了稼先。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 

他自1958年开始组织领导开展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对原子弹的物理过程进行大量模拟计算和分析,从而迈开了中国独立研究设计核武器的第一步,领导完成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前的爆轰模拟试验。 

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组织领导并亲自参与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试验工作。 

邓稼先不仅注重科技实验,还格外注重对科学理论的及时梳理和总结。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

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参考资料:

——邓稼先

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啸,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再读《邓稼先》,读到这一部分,不自觉地读出声音,他们背诵《吊古战场文》时,或可在西南联大躲空难的防空洞里,或许就是闻一多和他们在一起背诵,这些学霸在一起,几十年后,杨振宁依然清晰地记得,记得那段西南联大珍贵的同窗友情。

“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的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

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读到此处,情不能已。泪糊双眼,眼前有团蘑菇云,一直在升腾,淹没了浩浩乎的古战场,远去了烽火硝烟。无垠平沙中一块“爆心”碑,稼先被喜悦、激动、自豪击中,仰躺在沙子上。

这一切,来之不易!我懂得杨振宁这样的想象。签字的手有没有“颤抖”,在这样的动作背后,有多么深沉的情感。唯有同道之人,才懂得其中滋味。那些当年神气活现的军宣队工宣队干部,又凭什么指手画脚。

此段篇末杨振宁笔锋一转,提出有一首歌可以作为摄制影片的背景音乐。这是一首古老的歌,五四时代的歌,为什么是五四时代的歌?

原子弹的成功是一个历史的转折,这个转折就是这些中国男儿只手撑起的天空,《无问西东》中如沈光耀他们的中国男儿,具有一种五四时代的贵族气质,为民族为民众为信仰,可以抛弃一切的贵族精神。

稼先无疑就是这样的中国男儿,是古今多少奇丈夫中一个。这首歌后来被作为“两弹一星”纪录片《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片尾曲,或许就是从这里得到的启发。

杨振宁和邓稼先,中学同学一年,西南联大又是同学,在美国留学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但是又海岸相隔几十年,因为政治原因音信不通。加上邓稼先从事的核事业属于国家机密,他不能多说一个字。

杨振宁写邓稼先,本身就是一种真情流露,但同时具有一种时代的宏大气魄。

开头铺开了一幅祖国百年的历史年表。前面是列强侵略,中国丧权辱国的系列时间,后面是中国成功制造原子弹、氢弹,达到国防自卫武器世界先进水平的记录。二者的对比如此强烈,构成一种震撼力,撼动读者的心灵。而在两者的转变中,推出主人公——邓稼先。

如此铺垫,把人物放在祖国百年历史变迁的大背景下,就把人物提高到了历史的高度,这使文章有了一种宏大的气魄。

铺垫手法不仅止于此,还在写邓稼先的性格、气质这部分。他用相当精炼的笔墨先写物理学大师奥本海默锋芒毕露的个性。提炼了一个具体的、可感的细节: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奥本海默打断人家的发言,拿着粉笔上台,讲述自己的观点。从社交礼仪角度来说,这是很无礼的,但正是在这种“无礼”中,世界级大科学家对科学的执著和个性化的凌厉锋芒跃然纸上。所有这一切是为了衬托邓稼先“忠厚平实"、“诚真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最具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用心良苦。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既没有为了强调邓稼先的优秀品质,而简单地贬低奥本海默,又恰如其分地突出了邓稼先的品格。在国际学术界,奥本海默的地位高于邓稼先,只要把邓稼先放在和奥本海默同等的地位上,就是对邓稼先的推崇了。 

 同样是科学家,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和邓稼先的不同,他是个情感比较丰富的人,而且还比较喜欢抒情: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我始终想不清楚。

作者在邓稼先逝世以后给邓夫人的唁电中直接提出了:

   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的永恒才是有价值的。

   这一段文字很有作者的特点:一方面,历史的评价无疑是理性的,另一方面,在把邓放在民族历史的背景上加以表现的时候,却又不由自主地以一种抒情的语言来表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42720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2
下一篇2023-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