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为啥那么难? 北京的彩礼要20万+一套房 。
“你现在有对象了么?”“你准备什么时候结婚?”“我这有个不错的孩子,要不要见见?”如果你正好属于长辈们口中的“大龄未婚青年”,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不少童鞋遇到上面的“三连问”,甚至有人7天长假5天在相亲、一天见5个相亲对象等。
据分析,从世界范围看,单身是一个大趋势,我国也将迎来单身经济时代,截至2016年,未婚和离婚的单身人口总数已达24亿,未来可能达到4亿。
究竟造成大规模单身的原因是什么?后果会有哪些?从投资角度来看,单身经济将催生哪些产业风口?基金君来给你捋一捋~~
7天长假5天在相亲 有一天见5个相亲对象
本来应该休息的春节小长假,却有不少人在不断“赶场子”相亲,不少农村地区出现“相亲热”。春节“相亲”有多“热”?
1、有女青年春节一天见5个相亲对象
据新华社调查,在山东、湖北、安徽等地乡村调查发现,农村大龄男青年结婚难问题突出。而趁着春节放假回农村老家,家里开始给各“大龄未婚青年”安排相亲。
山东临沂某媒婆每天至少帮人安排两次相亲,“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而外出打工返乡的女孩子,有的一天就见了5个相亲男青年。
2、7天小长假5天在相亲,后来都有点记混
还有7天小长假5天在相亲的。
1986年出生的小邵,今年32岁,在老家安徽的亲朋眼中,属于再不结婚就来不及的“老大难”型,今年春节期间,7天小长假有5天被安排好了相亲。“除夕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不适合相亲,所以,我被安排了从正月初一开始。”小邵苦笑着说,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五,每天他都要赴一场相亲的约会,正月初三那天更是一天两场,总计下来,5天见了6个女孩。见面的地点,都是安排在咖啡馆,小邵和相亲对象边喝咖啡边客气地聊聊工作、近况,临别时再互相加个微信以备后续联系。
“在相亲这件事上,我爸妈的行动力是超强的,难为他们找来这么多个相亲对象。”小邵悄悄说,因为每天都在见面,每个女孩的年龄又都差不多,他后来都有点记混了,常常对不上号。
“单身时代”来临 4亿“单身汪”长这样
1、中国单身人士将达4亿
《中国统计年鉴2017》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未婚人口总数为218亿,离婚人口总数为219928万人,我国单身人口总数已达24亿。
从世界范围来看“单身”已成为“常态”。单身人口已占美国成年人口的45%,日本为324%,韩国为239%,中国仅为146%,比照同为东亚国家的日韩国,按两国的平均单身比例算,未来中国的单身人口可能高达4亿,其中适婚男性过剩约3000万-4000万,保守估计具有本科学历的“胜女”(27-34岁)至少有130万。当单身人士成为主流消费人群,关爱“单身狗”就不再是一句空话。
2、重点单身群体特征分析
目前婚姻市场矛盾最为突出的是农村单身男性和城市单身女性,这两类人群有显著差异,结婚难的原因也明显不同。为针对不同目标人群细分产业机会,东兴证券对这两类重点单身群体特征进行了“画像”。
农村单身男性画像:主要是穷
农村的单身男性自身经济条件差,教育水平低,缺乏稳定收入来源。
几乎所有学者都把经济拮据列为农村剩男失婚的最根本原因。这类群体不善交流,日常活动单调,易被周围人轻视。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调研显示,农村单身汉正处在多重边缘的尴尬地位——被家庭内部成员排斥成多余人,与其他村民缺乏正常人情往来,不参与村里诸如聊天、红白喜事等公共活动。多位学者的调研结果显示,在农村过了30岁还没有成家,终身未婚的概率就会很大,
有学者针对贵州省北部县的三个自然村的调研显示,“光棍村”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绝非偶然现象,自然环境越恶劣、交通越闭塞,农村男性单身的几率就越大。另外,由于自身未受过良好的教育,这类群体多以体力劳动、打短工为生,甚至有人生存能力缺乏,要靠家庭接济。
城市单身女性画像:“三高女”
这类群体的代表为“三高女”(高学历、高职务、高收入)和“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她们学历层次较高,能获得稳定收入且高于平均水平。对自己的工作投入的精力较多,没有空闲时间寻找恋爱对象,交友范围比较狭窄,异性朋友少。
从成长环境看,这类女性在学生时代普遍听从父母和学校的安排,缺乏恋爱经验。由于自身素质和经济基础尚佳,加上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促使个性解放,这类女性生活上较为独立,乐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精神生活充实,对理想伴侣有着明确的要求,并且多数排斥父母亲属安排的相亲活动。职业分布方面,根据智联招聘发布《2017中国职场人情感现状大调查》,从事财务、行政、后勤和销售类工作的单身女性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38%。明显高于其他职业;身处IT业、房地产、金融以及传统服务业的单身女性占到被调查者总数的48%,远高于其他行业。
单身原因:是选择还是无奈
据测算,2025年前后将有2000万到4000万男性将无妻可娶。
历史上我国曾经历过三次较大规模的单身潮。而相较于过去三次“被动式”造成的单身,当前的单身人士更多是因追求经济独立和精神独立而选择的“主动”单身。
1、婚姻的风险和预期收益下降
若把婚姻比作投资,投资收益为幸福水平上升,投资风险在于离婚(幸福水平下降),以不同人群的幸福指数为基础,理性分析婚姻投资的预期收益。若离婚的概率为20%,婚姻的预期收益为131508(已婚)+ 113402(离婚)=12788,约等于单身的幸福指数1278,近年来离婚率不断攀升,婚后离婚的概率已超过35%,婚姻的预期收益已经低于单身。但目前社会环境对单身生活方式不够宽容,随着年龄增长,单身的幸福指数会不断下降。
2、女生太优秀
优秀的“胜女”越来越多,且相对独立。除了上述单身女性的“三高”画像,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的本科生中女生已经多于男生,且女生优秀比例更高。
二是择偶策略和婚恋观念制约。“胜女”普遍存在两种心理状态,首先是“宁缺毋滥”,无论是男性女性都认同“干得好不如嫁的好”的观点,这就隐含着女性对另一半是设定要比自己强的,因此使得“胜女”的择偶范围变窄;二是向往和恐惧心理并存,现实的离婚率上升和婚后质量下降,使得女性的“公主梦”幻灭。
3、结婚太贵
性别失衡现象的持续使得男女成婚成本发生变化。从供需平衡角度来看,适婚女性稀缺,会因稀缺性具有更高的婚姻市场议价能力,成婚成本升高,加之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提升,结婚成本不断刷新纪录。
多个省份的彩礼明显高于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身经济将催生多个产业风口
1、供给方:改善婚恋市场供给,减少信息不对称
从短期来看,我国“剩男”与“胜女”现象不可逆转。
东兴证券的老师认为,针对“胜女”,可通过跨国婚恋网站等多种途径引入海外男性,扩大选择范围;针对“剩男”现象,“越南新娘”不时见诸报端,“中国屌丝娶乌克兰美女”引发热议,跨国婚姻不失为一条路径,政府可开展针对性职业技能培训,建议可与“一带一路”战略结合,促进适龄单身劳动力向沿线国家输出。
婚恋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很多单身男女缺乏交友途径,也不愿意参加相亲,而我国智能手机普及率世界领先,借助大数据等互联网工具,婚恋企业大有可为。借助网络终端开展面向农村的婚恋中介服务,降低企业服务成本,精准应对客户需求;针对城市单身男女,可以提供同城兴趣小组、校友圈、同乡群等增进了解的产品或服务。另外近期兴起的租人类APP,满足了大龄青年对男(女)友临时、短期及急迫的需求,如“租女(男)友回家过年”。
2、待开发的单身群体消费市场
城市单身男女乐意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加乐趣的产品或服务买单,并且乐于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英敏特报告显示,**电视剧、旅行、运动健身是单身消费者最感兴趣的领域。
分性别来看,单身男性对健身、科技和音乐的兴趣明显浓厚;而单身女性则更偏好护肤、时尚潮流和健身等方面。
此外,单身人士的下列需求还需要被满足:
陪伴需求。单身人士的陪伴需求更加凸显,奇葩说金句很好说明这一点,“你没有爱了,需要陪伴,养条狗啊”。“吸猫撸狗”不但可以满足陪伴需求,还带有社交属性,利好宠物行业。朋友也可以满足陪伴需求,朋友聚会场景下的消费品将持续受益,如餐饮、桌游等等。
其他需求。单身人士的情感越来越多寄托在虚拟世界上,占据单身狗大部分时间,例如游戏、小说、影视、漫画等二次元世界,并且逐步扩展到线下,SNH48等“可面对面偶像”运营模式的成功也得益于此。随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会逐步完善,民众的付费习惯养成,小说、漫画、音乐、视频等内容购买服务会逐渐兴起,内容服务商大有可为,快手等直播网站、兼具社交属性的付费游戏等相关产业的商业价值凸显。另外,“非诚勿扰”等相亲类、“我们恋爱吧”等恋爱类综艺节目将继续热播。
从细分领域来讲:租房市场上,长租式独居型住宅(自如公寓、小米公寓等)受到追捧,满足单身男女居住的舒适、隐私、交友等需求;在家政服务上,日本7-11便利店联合专业公司,推出针对单身人群的房屋清洁、洗涤服务等;在饮食上,“一人食”引领风尚,如日本的一兰拉面,每张餐桌仅容一人用餐,独自静静享受美食;在娱乐方面,“一人卡拉OK”就应运而生,使得一个人可以无所顾忌地在这个小空间内放松身心。从一人用餐、一人旅行到一人唱歌、一人拍结婚照,日本人在“单身经济”上发掘出越来越多消费潜力。
另外从国外经验看,单身人士越来越舍得为爱好买单,例如常说的“单反穷三代,音响毁一生”,从满足单身青年的兴趣爱好出发,如手工、乐器、插画、摄影、厨艺等等。
最后,单身引发的社会后果还能引发包括、社会安全产业、医疗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心理咨询等产业的机会发展。
我认为在智联招聘上找工作总体来说还是靠谱的,我从参加工作以来,几乎所有的工作都是在智联招聘上找的,包括现在这家公司。通过这个平台去面试的大多数公司还是比较正规的。
我先来对题主的描述给出我自己的分析:
事情也许是这样的,在公司给你打电话邀请你去面试之前,这个岗位就已经找到合适的人选了,但是由于公司内部没有事先沟通好,导致人员已经到位的情况下,不知情的hr还在给应聘者打面试电话,你就正好是其中一个。后来因为又不需要你去面试了,所以当你多次询问之后就干脆借口说电话打错了把你敷衍过去,在你这边的感觉就是被忽悠了。
另外,概率也会影响你的判断。假如你是第一次使用这个平台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那么它让你产生不靠谱的想法也是非常正常的。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个公司真的就是不靠谱公司,非常不幸运的让你赶上了。
遇到这种糟心的情况固然要生气,但是只是把原因推给平台有点太片面。我觉得智联招聘网站它只是一个帮助我们这些应聘者和招聘公司牵线的平台,具体对公司的甄别主要还是得靠我们自己。
我参加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在投递简历到公司入职有一些经验,给你分享一下,供你做个参考。
从公司发布的岗位职责可以初步判断它是否正规。职责上写的工作内容和平时工作的内容是否相似,用的专业术语是否准确,信息措辞是否书面化,都可以成为判断公司是否靠谱的依据。看了那么招聘信息,我是见过里面有明显的错别字和语句不通顺的,那样的公司就值得怀疑。
当然,职责可以是模式化的,复制粘贴就可以做得到,所以我们还需要通过面试的过程去更加深入的观察和了解这个公司。
面试是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不但是公司可以挑我们,我们也可以选公司。初次进入公司的时候可以看看它的工作环境,员工的人数,面试的时候了解一下公司的具体业务,所应聘的部门的组织架构等等。我去过公司的位置偏僻,工作环境简陋,员工人数又不多的公司面试,那样先不说别的,在心理上就会有压抑感,真的去工作可能也不会很舒服。
如果能够进入到面试最终环节,你还可以去了解公司的薪资待遇以及休假制度,看看公司有没有实力给你提供好的平台让你发展。有些公司会讨价还价,把我们要求的待遇压得很低,那样也能体现公司的实力不佳。
正式入职的时候,有没有和你签劳动合同,有没有真的给你上社保和公积金等这些也是可以直观地体现出公司是否正规。因为以上的这些内容可都是有法律支持的,也是我们最基础的保障。
找工作其实是一个特别漫长且不容易的过程,不要因为一次碰壁就怀疑平台是不是不好,还是要坚持投简历,多投简历,这样找到自己比较满意的工作概率也会更大。我目前就职的这家公司也是大概投了将近一百多份简历,经历了半年时间才最终确定下来的,也是不太顺利的。在大环境不好的前提下,还是多改变自身的看法和行动找工作的效率才会更高。
为什么降薪也要跳槽?机会比涨薪很重要?薪酬涨幅是绝大多数职场人跳槽的标准。 但实际上所谓好的职业决策并不仅是单独的一个升职加薪的选择,而是放眼整个职场生涯的周期中你的决定所带来的个人提醒与职场增益。
一直以来互联网上都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跳槽没有30%以上的加薪,等于降薪。简言之,同级平台跳槽,涨薪30%是基础值,涨薪50%以上是最好的跳槽打开方式。尽管如此,据智联发布的《2022春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报告》最新数据显示:
薪酬福利仍是影响跳槽的首要因素。此外,在不确定环境中期待进入前景向好企业的白领占比499%。其次是工作生活平衡、职位晋升、培训与学习分别占比472%、468%和381%。可以看出,仍有职场人并未以涨薪作为求职或跳槽的唯一标准。
一、机会与涨薪哪个更重要?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薪酬涨幅成了绝大多数职场人跳槽的标准。 但实际上所谓好的职业决策并不仅是单独的一个升职加薪的选择,而是放眼整个职场生涯的周期中,你的决定所带来的个人提醒与职场增益。 我的朋友大维就是一个例子: 大学毕业后她在一个全国连锁的家装公司当市场营销,虽然加班很多,但组织结构成熟,晋升涨薪也有很严谨的流程,且团队发展在当地处于上升期。
但工作4年后,接到另一家小企业橄榄枝的她,毅然选择了辞职。因为对方公司开具的薪资条件是现在的一倍以上。 结果很遗憾,由于公司规模小,业绩不稳定,在入职的几个月后,她的工资标准便遭“腰斩”,换成了低底薪+梯级提成的计算方式,拼尽全力才能勉强达到原来的薪资水平。 想跳槽,却又发现很难再找到原来公司那样顺心的了。
大维的问题,也是现在很多职场人的痛处:将薪资水平当成唯一的跳槽准则,却忽略了它不仅包括薪酬福利,还包括情感体验、个人发展、行业前景等综合考量。 毕竟,目前的收入虽然重要,但职场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光看现在的收益只会让你一叶障目。懂得抓住机会,以长远的目光去规划才能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二、好工作的本质在于能否持续让自己增值
最近,网上生出了一个热词,叫作:投资式降薪,指的是部分职场人在跳槽或进入某领域时,通过选择主动降薪寻求机会的迂回战术。以谋求自身更好的发展,和更远大的机会。 当然,任何一次机会的选择往往都伴随着风险性。但可以看出,优秀的人才总能看到钱以外的重要东西:职业发展。 虽然,薪酬相较目前有很大涨幅固然好,但在好的机会面前,薪酬标准却有后退一步的空间。 这个后退一步并不是忍气吞声的退让,而是为谋求之后薪资回涨的“战略性撤退”。
我国著名的商业咨询顾问刘润老师,便在他的书中提到过,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就有3次“降薪跳槽”的经历: 1999年,他接受了对他而言倒退三年的薪资水平加入微软;2006年,他自愿降薪20%,从微软技术部,跳到微软市场部门。 而第3次,便是2013年,他依然离开微软自行创业。 这次的决定,不是降薪20%,也不是50%,而是降薪100%,从此一分钱稳定的收入都没有。 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这条路,他走对了。
足以见得,对一份工作好坏的判断远不止薪资水平这一个标准而是至少包含着以下两项内容: 第一,岗位或是行业是否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第二,该决定是否能够满足个人职业阶段目标。 好工作的本质,在于这份工作是否能与自身相互成就也在于是否能够持续让自己增值。
三、降薪跳槽不等于投资上车
当然,“投资式降薪”并不是说,主动下调薪资就一定能换到很好的发展前景。 毕竟越跳越迷茫,甚至越跳,待遇还不如从前的职场人比比皆是。 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跳槽前未自己对工作进行系统化梳理。因此,想要实现“投资上车”的效果,需要从以下4个角度出发,进行系统性的思考。
1、意向判断
目前来看职场人跳槽有两个很明显倾向:“干得不舒服了就跳槽”和“为喜欢买单而跳槽”。 总而言之,跳槽的行为都是从主观出发进行判断。 但实际上做决定容易,但长期下来意味着要对生活质量做出调整切忌盲目。 对职场人而言,最好的跳槽原因,一定是因为下家值得,而不是为了逃离现在。而降薪的理由,也不是为了将就生活,而是为了将来收获更多,不管是经济层面还是精神层面。
2、工作前景
跳槽前需要对工作前景做价值判断。 必要的背景调查不可少,比如: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工作岗位的天花板是不是够高,组织内部结构是否成熟,将要合作什么样的团队等。 毕竟,“选择大于努力”这种话看似鸡汤,实则不无道理。作为职场人,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在付出同等努力的前提下,我们在职场岔路口的每一个选择,都决定了我们之后的发展。
3、能力储备
跳槽前对自己的能力进行初步判断,是必不可少的一点,尤其是跨行。 比如:自己是否具有目标工作岗位所需的技能、证件,自己目前的能力和资历能否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在我身边,便有过一名朋友,通过一段时间的自学,贸然从设计岗位转岗到审计岗位。虽然两个岗位只有一字之差,但内容却是天差地别。
后来,因为工作能力不达标,交付的资料出现好几次数据错误,这名朋友最终被劝退。 因此,在跳槽前,摸清楚自己的实力很重要。对于欠缺的能力或是技能,通过快速学习或实践积累的方式进行弥补。 必要情况下,花一点时间和金钱投资自身,会远超盲目跳槽的效果。
4、个人增值
对岗位内容进行判断,是否可以满足个人职场进阶目标,是否能够逐步发挥个人优势和长处。 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就像前面提到过的,好工作的本质,在于是否与工作相互成就,能否持续让自己增值。 毕竟,平台的实力属于他人,而从平台当中所习得的、收获到的东西才真正属于自己。
薪水多少只是你整个职业生涯的锚点,而你在每个关键时间点所做出的选择,才真正关乎着你的起步与发展。 不管最后,这个锚落入在哪里,对于跳槽,我们都应采取长期战略。放弃寻找那些所谓“真实的自我”,努力去创造和发现“可能的自我。 勇敢迈出个人成长的第一步迎接下一阶段的突破和发展。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绝对不靠谱。正规公司哪有上来让你去外地的,再说签合同的问题。我们公司是来第一天就签合同的。智联招聘上的?通过审核了吗?应该是假借名义的。
智联、前程无忧、扬子人才网、赶集等各种招聘网站,最好是找通过审核的应聘,还有保持谨慎态度,希望能帮到你!
近期准备买车的小伙伴,可以看看全新第三代荣威RX5。这款车型也是刚上市的,配置也是相当的高级,15-22日在吾悦广场室内车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来品鉴
全新第三代荣威RX5拥有全球首款可交互格栅灯,不仅仅在于灯语情感交互的越级体验,更在于形式的首创:将灯巧妙的融于格栅之中。
一字贯穿大灯下方各有18个DRL格栅灯模块,以“3x6”矩阵的形式,组成各种灯语模式,可以提供N种多元化个性选择。格栅灯在迎新模式时,解锁会出现动态的数字倒数灯效,未来更有隐藏灯效可供升级。车主可以根据心情或喜好选择自己的出行主题,有凤粼模式,闪电模式,矩阵模式,队长模式,竞速模式,展翼模式,传奇模式以及Lucky Numbers系列等,并且在未来还能不断更新迭代。
扁平的PES模组整合远近光功能于一体,模组两角还拥有越级的科技感蓝光,简洁犀利,幽暗透明。三个一组的纵置转向灯以悬浮镂空的电镀饰圈形式,通透的厚壁聚光器提升了科技氛围。行进过程中可以实现车外交互,极具辨识度。
情感律动设计理念
“律”:强调设计元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动”:积极动感的整车气质。
情感律动,即:植根于「东方」式情感,感知设计「触点」,触发「场景」共鸣。
“情感律动设计”是从文化根性出发,捕捉国人的日常情感,结合智联科技,是对产品设计要素的全方位把握。
植根「东方」式情感,以韧塑型
「东方」设计,来自深耕多年的审美洞察:东方叙事源自于跟东西方完全不同的哲学源点,东方叙事更加兼容并蓄、刚柔相济。设计意象拒绝二元对立,是叠加的、融合的,设计中的「韧」表达为蓄势的张力,是的力量感。在舒展中透露刚劲,内心热血张扬,外表克制。
对上一代RX5相比,在特征设计上打破均衡,采用更有冲击力的设计语言,以力场走势进行统一,营造静态中的动势。
全新第三代荣威RX5格栅面积更宽更具气势,灵感来自于凤凰展翅瞬间,承袭荣威全新家族语言“情感律动设计”,使用参数化设计大胆创新,时尚且精致,贯穿大灯与隐藏式的格栅灯,布局创新、舒展,突破传统,让整个前脸更具识别性。纵向立体的前脸布局,以及更大的格栅,使前脸更具冲击力,使前脸更宽。矩阵式大灯科技感十足,与格栅在设计上达到了一种呼应。
全新第三代荣威RX5的整体比例传递俯冲运动感。强壮的后轮包和下压的车头形成低趴姿态, 充满张力,极具动感。感性的形面与锋锐的线条结合,霸气又不失优雅, SUV的硬派风格与绅士风格的结合,上提的水切线使整个车身色变大,这样会使整车看的更加强壮运动,同时整车的视觉重心略微靠后,营造前冲态势——这成为新一代荣威家族设计的核心比例特点,让整个车身看起来有着极强的动感,更年轻时尚。车身扁宽有张力,符合最新的比例趋势。从尾部看去,姿态稳健扎实,充满力量感。
宽体造型——全新第三代荣威RX5的车身宽度达到1890 mm,在同级车型中遥遥领先,营造出宽体的车身性格;轴距长达2765mm,比上一代车型增加了57毫米,相比许多同级别的合资、自主车型更具空间优势,而且修长的车身大气感十足。
尾灯组将矩形进行破解切割,形成X状的几何图形,在暗夜中形似晶亮犀利的透彻眼眸,矩形从中心抽出直线元素,贯通整个车尾。透明灯罩辅以黑色饰圈,强调尾灯边界和灯内通透感,凸出强调位置灯的灯型。灯组下部序列式的竖条制动灯增加运动氛围。
RX5的“情感律动设计”以水墨晕染车身的方式塑造型面,墨彩挥洒恣肆,酣畅淋漓。侧面光影如映照在涌动的海面上,翻滚着连绵不绝,又像是瞬间展开的丝绸,跃动着粼粼波光。像是涌动在其中的某种力量,伺机而动。
主要看你是不是很想去那家公司,我估计其实人家是想的你条件差不多,但是不是最理想的那个,先暂留,之后可能打,可能不打,你要是想去就自己打过去,多个机会(然而不是很大),我一般海投,很多公司都一两周之后才给我打电话 来自职Q用户:韩雨生
智联招聘后台就是这样的,只要把你的简历点开就会显示对你有意向,事实上hr不管合适不合适的人选都会点开,因为点开再刷新后台就不会再出现旧简历了,如果一直没有给你打电话就是公司并不是对你有意向,只是点开了再刷新就没你简历了,不占地方。 来自职Q用户:匿名用户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