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下课结束语由学生来说怎么说

授课下课结束语由学生来说怎么说,第1张

特级教师课堂结束语评析

“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林纾《春觉斋论文》)如同写文章一定要重视对结尾的用墨与经营一样,作为一种艺术的课堂教学也应重视结束语的精心设计。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状。临近下课,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分散期,其兴奋中心开始疲劳并转向课外,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变换课堂活动方式,精心设计课堂结束语,激活学生新的兴奋点。大凡著名特级教师在结课时不是草草收场,不是书到临尾渐渐松,而是课了事未休,课终情更浓,课完兴未辍。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综观特级教师的课堂结束语或真情告白、诗意延伸,或亮明观点、画龙点睛,或启迪思维、提升情感,或创设高潮、意味无穷,或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乐而不疲。下面介绍几位特级教师课堂结束语的设计艺术。

一、真情告白 诗意延伸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非常注意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置身于李老师的语文课堂,简直是诗意的旅程,是情感的陶冶,是美的享受,是心灵的回归。

请欣赏李老师教学《给女儿的信》一课精彩的结束语——

今天咱们这里上课,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说实话,我在上课时忘了我是在给你们上课。这堂课勾起了我的回忆,我过去教过的一个学生,她的孩子要读小学,来找我想读一所非常好的小学,我说没问题,成都几所著名小学的校长我都认识的。当我接到她的电话时,我感慨万千!当年我给他们那批学生讲苏霍姆林斯基的时候,他们和你们一般大,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他们成了爸爸妈妈,有了孩子,孩子都读小学了!我想,你们正在一天天长大,再过若干年,你们也会迎来自己的爱情,迎来自己的家庭,并有自己的孩子,说不定李老师还会教你们的孩子;到了那一天,李老师会从你们孩子身上看到你们的影子!大家想一想,这是不是最浪漫的事?这样的人生多么富有诗意!但是,只有真正懂爱情的人,才会拥有这样诗意人生!(同学们自发地鼓起了掌,据李老师说:“这是这堂课最热烈的掌声!”这节课在学生热烈的鼓掌声中结束。)

李老师是一位导师。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同时,聆听了老师的真情告白,也走进了老师坦诚的内心世界,与李老师在思想感情上产生了共鸣。李老师更是一位智者。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用他那肺腑之言,真情话语,将知识转化成学生的智慧,将文明积淀成人格,使课堂勃发出生命的活力。

二、亮明观点 画龙点睛

概括是课堂结束语常见的一种形式,一般地是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任何一节课都有重点和难点,它又是授课的中心环节,所以教师在设计结束语时,一定要根据目的和要求,抓住中心环节,或揭示主旨或亮明自己观点以期达到画龙点睛、切中要害的效果。韩军老师教《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样精心设计课堂结束语的——

韩老师在引导学生讨论“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时,学生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而大部分学生倾向于同意苏轼比较达观的说法。那么到底如何理解比较合理呢?在结束时,韩老师亮明了自己的观点:

如果谈我个人的意见,我个人觉得,两方面都得顾及到才好,不能过分强调哪一方面。不是老师折衷。大家想想,苏轼此时已经47岁了,他被贬谪到黄州,游览赤壁美景,如画江山,肯定深深感到特别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年华老大,功业少成,想想人家周瑜,在三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名垂青史,已经立下赫赫战功。而自己还可能如周瑜那样吗?想到这,肯定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

但是,苏轼毕竟是苏轼,他并没有真的消极,他又特别想得开,苏轼可能在想,所有的风流人物都已经随着历史的潮水而被涤荡了,即使周瑜这样的人物不也是“浪淘尽”了吗?人生就如同梦境一般,何必过于执著呢?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所以他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这节课在背诵声中结束)

这样的结束语,既把全课的内容或主旨作了提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又渗透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教育,同时教给学生全面、严谨思考问题的方法。

三、启迪思维 提升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你作为教科学基础知识的老师,不应当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当成为青年思想的主宰者。”教师除了在备课中“披文以入情”,还必须以生动的语言,饱满的感情,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这种感情应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课堂结束语更要激起学生感情的共鸣。特级教师袁卫星教学《就是那一只蟋蟀》一课,其课堂结束语就十分精彩,生活的巧合延伸了课堂内容,启迪了思维,提升了情感。请看:

师:时间关系,我们只能在课后再作交流了。你看,每个人写上两韵,我们合起来就是一百多韵。是的,乡愁是写不尽的。我们期盼着祖国的统一,我们期盼着民族的团圆,我们期盼着亲情早日把乡愁替代!今天下午,我将要去虹桥机场接从台北转道澳门飞来上海,离开家乡已有五十年的叔叔。我的叔叔已经七十岁了,他说他今生最大的心愿是叶落归根,我告诉他,他的心愿,是能够实现的!

师:我现在把《乡愁四韵》从头到尾放一遍,前两韵我们跟着罗大佑唱余光中词,后两韵,个人唱个人写的,好吗?(师放录音,师生同唱。下课铃响,师生道别)

这样结束,看似稀松平常,却能很好地启发学生,由想家小事,想到统一大事,学生自然联想到祖国团圆,香港、澳门,乃至台湾的回归,这样的结束语使学生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思想感情也得到提升,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对诗的憧憬,还训练了学生的多种思维。这样的结束语符合时代精神,也符合新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课堂是人类智慧的诞生地之一,是学生生命的构成部分。袁老师深知这一点,课堂上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方法,尊重学生想法,指导他们活动,使课堂成了掌握知识、交流思想,产生智慧的所在。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力和号召力,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创设高潮 意味无穷

成功的课堂不是呆板机械的而是机动灵活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安排一个“高潮”,通过高潮把学生推到一个新的境界中去。正如小说的高潮可以安排在结束一样,课堂教学中的“高潮”也可以安排在结束。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顾桂荣在教《月光启蒙》时,便把“高潮”安排在下课前的5分钟内,顾老师在要求学生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用自己的笔、用自己的心写下来交流后,是这样设计结束语的: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让我们感谢我们的母亲,感谢她给予我们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深深的母爱,感谢她给予我们的启蒙教育。”

顾老师为我们展示了名师精品课的结课艺术,既充分发挥了教材中语言文字的魅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想品德,陶冶了他们的情操,使他们的心灵得到一次净化。这段结束语,充满真情,生动感人。学生、教师听后群情激昂,然后戛然而止,留下了无穷的回味余地。可见,在结课时,灵活设计“高潮”,可以把学生的“心”紧紧“抓住”,收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神奇效果。

五、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利用悬念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实欲,就如章回体小说一样,看完了这一回,总想急于了解下一回的内容。许多特级教师借鉴了这一手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结课时创设悬念,耐人寻味。有些课文结尾部分并未出现悬念,但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完本课后可设置悬念。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望月》在学生分角色朗读后,就是这样设置悬念的:

(文章)写得美,读得也美。大作家罗丹曾经说过一句话:“美是到处都有的,对我们的眼睛来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比如月亮吧,“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从古至今都是这一个月亮,但是那么多作家、诗人笔下的月亮为什么都不一样,都那么美呢?今天作业就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同学们观察一下月亮,再观察一下周围的景物:山、树、人、房屋都是什么样。你仔细观察,用心幻想,你的笔下一定会有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诞生。于老师期待着。

有句谚语叫“灯不拨不亮”(过去点油灯)。学生们潜能很大,但需要点拨、需要激发。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像于老师这样的结束语,用期待的话语,以读促写,既增强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渴求,又使学生因下课铃声而行将关闭的思考的闸门再次打开。

如果我们把一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比作一台戏,那么,结束语就好比这台戏的一幕压台戏。我们要用浓墨重彩为这幕戏着上亮色,因为演好这幕戏会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精彩的活力,可以充分展现教师的文采、知识与气度,还能引领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尽情领略无限风光。老师们要像特级教师那样精心设计课堂结束语,让每一节课的“终曲”都能余音“绕梁”:或轻松愉快地划上一个圆满的“。”号,或大笔浓墨地书上一个凝重的“!”号,或意犹未尽地点上一个含蓄的“……”号。

(本文发表于《演讲与口才》2006年第8期,有改动。)

  课堂教学的结尾非常重要,虽然结尾在一节课中仅占几分钟,仅是几句话,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余味无穷。笔者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结尾的设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让语文课堂教学更趋完美。

一、感情召唤法

诗歌、散文都是饱含深情的,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到,让学生感染到,受到心灵的教育。对这类文章的教学,笔者经常运用激情的语言对主题、人物、情感,加以引申性的总结,创造一种带有诗意的意境,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激发起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情感。还有时会运用音乐、,给学生视听上的心灵撞击。

在学习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时,笔者是这样结尾的:“我们的父亲是支柱,他为家庭奔波,为生活忙碌,他有时粗暴点,又有时粗心点,他的话语是简单的,他的目光是严厉的,让我们生畏、让我们心存隔阂。可是他总会站在我们身后默默地看着我们一天天长大,他会问我们的妈妈我们怎么样了?他会在我们睡的时候抚摸下我们的头,他会为我们打好自行车的气,他会在晚上默默地等着我们回来。父亲的爱是沉默的,是简单的,它需要用时间去阅读。相信大家都能和朱自清先生一样来慢慢地体会到父爱。”

二、悬念式结尾

悬念就是挂念,在语文学习中指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悬念之法移用到课堂教学上就是要让学生对获取知识、掌握能力,保持急切、渴望追求的心态。有些内容比较复杂、篇幅较长的课文,往往需要几个课时才能讲授完,教师往往可以利用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学生的好奇心理,在一课结束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议论,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真正起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

在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笔者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及《范进中举》小说情节,重点分析情节;第二课时重点分析个性化的人物的变化,联系课文,总结归纳小说一般应具有哪些特点。每课时结束时,笔者精心设计问题,以引起学生悬念。例如,第一课时结束时,笔者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你认为胡屠户一开始对范进的态度应该怎样?从哪些地方能给你提示?课文中描写了哪些人的变化?这些错综变化是为了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在第一课时结束时,笔者顺势把以上内容提出来,不但预示了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而且使前后两节课巧妙过渡,衔接自然。

三、比较式结尾

比较式结尾就是在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课文教学的结束阶段,从文章的内容、结构、表达、语言、思想等不同方面,有所侧重地把一篇课文与以前学过的某一篇课文进行对照比较,引导学生分析概括出其相似点与不同点,把握住特点,促进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掌握规律,加深理解,提高分析、辨别能力。让学生掌握和学会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

例如,教学《我用残损的手掌》一文,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象中再现了他的家乡、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以及他没有亲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情感的变化。

四、续写法

有些课文的结局设置课很巧妙,没有明确交代人物最后的命运到底怎样,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广阔空间。在教完这类课文后,如果我们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让他们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能达到读写相长的目的,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初中九年级册),小说结尾时说道:“我们一家人改乘别的船以免再碰见他。”那么我的叔叔于勒当时看到了我的父母吗?他以后还会发财吗?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们个个都跃跃欲试,进入了“愤”“悱”的状态。这样不仅使这节课有了精彩的结尾,更延伸了课堂内容。

五、评议式结尾

有些课文,尤其是古文和外国文学作品,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思想上的局限性,往往是精华和糟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并存,作者对一些事实、人物的记叙以及评价缺乏客观、公正的态度,有时宣扬一些消极、腐朽、没落的东西,腐蚀人们的灵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地加以评议,以提高识别能力,全面、准确地认识历史事实和人物的能力。

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为了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笔者采用了下评议结尾来结束课文:诸葛亮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这一评议式的结尾,有助于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大胆质疑,勇于创造的精神。

语文课堂教学结尾的艺术,是教师对语文课堂教学应用能力的理解,是教师的知识、智慧、感情以及课堂应变能力的综合体现。不管以什么形式结尾,都要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积累新知识,不断扩大知识面。

课程总结怎么写开头和结尾

课程总结怎么写开头和结尾,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帮助我们总结发扬成绩,下面分享课程总结怎么写开头和结尾。

课程总结怎么写开头和结尾1

开头:总结开头主要是回顾一下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一下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取得了哪些成绩和进步等等。

结尾:结尾可以在总结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或认识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也可以表名决心,展望前景。

范例:半年来,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自己在政治思想和工作方面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就将教师上半年工作总结汇报如下,敬请各位师生提出宝贵意见及建议。

扩展资料:

总结是理论的升华,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经验、教训的分析研究,借此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从中提炼出有规律性的东西,从而提高认识,以正确的认识来把握客观事物,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实际工作。

总结是对实际工作再认识的过程,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回顾。总结的内容必须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观实践,其材料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东拼西凑,要真实、客观地分析情况、总结经验。

课程总结怎么写开头和结尾2

年终工作总结怎么写

工作总结开头主要是回顾一下过去一年的工作,总结一下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取得了哪些成绩和进步等等。

年终工作总结的结尾可以在总结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或认识自己的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也可以表名决心,展望前景。

开头:

在过去的20**年,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我在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取得了一定成绩。想想开初自己的雄心壮志和种种计划,有的没能付诸于实施,或者虽然实施了,却效果不那么理想,也不得不让人遗憾。好在我们还有将来,日子还在延续,总结经验和教训,必将有利于自己的前行。

结尾: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的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努力的,尽量不会出现任何的差错,这对我是必须要要求的,我对自己的要求是最严格的,一定要做到为公司的事业尽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扩展资料: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总结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1、按范围分,有班组总结、单位总结、行业总结、地区总结等。

2、按内容分,有工作总结、教学总结、学习总结、科研总结、思想总结、项目总结等。

3、按时间分,有月份总结、季度总结、半年总结、年度总结、一年以上的时期总结等。

4、按性质分,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

总结还必须从理论的高度概括经验教训。凡是正确的实践活动,总会产生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成果。作为精神成果的经验教训,从某种意义上说,比物质成果更宝贵,因为它对今后的社会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一特性要求总结必须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找出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得出规律性认识,这样才能达到总结的目的。

课程总结怎么写开头和结尾3

课程总结范文:

透过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网上一段时间的学习,感觉受益非浅,在知识、经济高度发展的这天,没有知识和潜力是不够的,那么如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应丛基础作起,从学生的教育做起,从课改作起。

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评价: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学反思,用新课程理念及要求自己评价过去的教学活动实践,感悟点颇多,目的是提高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潜力,使自己的教学活动贴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标准,使自己的教学更高效。

新课程新在哪关在"新"上,新课程理念,新课程资料,新教学组织安排,新评价等,明白新课程的特点,更好理解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的特点

(1)教育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新课改革目标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资料,增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的联系,拓展视野,引导创新与实践。培养学生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构成用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潜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潜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面向世界的视野和与其他国家、民族交往的潜力。

(3)结构创新

课程中所有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同样的进度、学习同样的资料,还要求到达同样的标准的做法,为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4)新课程的实施

立足的角度,具体落实新课标,借鉴的经验,在新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知、情、意的全面发展;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发展,同时要兼顾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强调学的核心地位,教师的教是为促进学生的学,教服务于学。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尊重学生的差异,强调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新课改教学实施中要体现出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用心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构成用心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新课程的评价

结合教师与学生评价及学生间相互评价,结合书面考试、口头表达、课堂提问、平时作业等评价形式,使学生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程度。完善的评价方式的运用就能促进学生自觉开展自主学习,与其他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学习上进行朋友式的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生活充满乐趣,对学习的充满兴趣。

我透过学习获得的认识和具体方面的体会,新课程为学生带给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平台,更有助于学生大众全面学习,终身学习。透过新课程的通识培训学习,使我对新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有了全面的了解,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但要完全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不论是从知识上还是技能上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完善,我们在新课程的实验之路上任重而道远。

《穷人》,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乐斯泰写的一篇小说。

  课文讲述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地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善良,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读来使人深受感动。本课思想内容有两个重点:

  1、表现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2、赞颂穷人富于同情心、热心助人的美德。但是这一课与学生的生活距离比较远,如何引导学生深刻地体会文章思想感情,与文本、与作者、与文中人物对话,并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促进对文本的认识呢

  在深入钻研课本,了解单元的训练目标后,我把着眼点放在让学生独立阅读,从字里行间体会人物的美好心灵,感受作品中蕴含的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并由课文的内容想开去,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从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方法。

  我认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变化,并深刻理解穷人夫妇善良、宁愿可以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质。

  下面我就从怎样导入课文、教学构思、怎样结束课文三方面说说我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文

  我用设疑激趣的方法导入课文。走上讲台,出示课题后,我问:“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待学生发表完自己的见解,情绪高涨之时,我趁机导入:“本文是被称为‘俄国文学泰斗’的列夫·托勽斯泰的作品……”并在此简介作者,“这位文学巨匠会给我们讲述一个有关穷人的什么故事会和你想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样的导课设计,目的之一,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目的之二,由简介作者的文学地位,唤起同学们对他的崇敬之情,进而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文章的学习之中。

  二、教学思路及教程设计

  这一内容我分以下三步来谈:

  1、初读课文,自学字词,了解大意,梳理思路。这一环节旨在扫除阅读障碍,感知大意,总揽全局,使学生学习全文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

  2、精讲细读,体会感情。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由于文章篇幅较长,为了实现长文短教,我先用情境教学法把学生一步步带入故事情节之中,再用抓重点词句的分析理解,以点带面的导读法,帮助学生读懂全文。

  学习第一段。我先用配有音响效果的课文录音把学生带入一个海风呼啸的夜晚,一个渔家的小屋。极富感情的朗读,逼真的模拟效果,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我抓住本段的中心词“温暖而舒适”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中体会主人公桑娜的勤劳能干。用对比的方法,体会穷人悲惨的生活。并在此设置疑问:这里的“温暖而舒适”仅仅是指“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火还没有熄……”这些外在的表象吗它还有没有更深刻的内涵这样巧设悬念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第二段篇幅较长,但内容易理解。所以我让学生继续听配乐朗读,了解故事的发展。先抓住本段的重点句,让学生从这朴实的语句中深入领会桑娜那颗善良的心;再引导学 生用圈、点、勾、画法找出相互依存对桑娜行为、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并着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灵,因此,我细扣其中的每一句话,先教给方法,再让学生学会运用,从而使其明白此时桑娜复杂、矛盾、忧虑不安的内心世界。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描写桑娜此时心理活动传神的写作手法,我以文中大量使用的省略号为突破口设计问题,说明这样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信,并指出这正是“真情实感,恰如其分”的具体表现。这样,不但突出了本文的训练重点,而且学以致用,教给了学生写作的技巧。

  第三段的故事极富戏剧性,集中表现了渔夫夫妇俩的善良。但从中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一种悲哀。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感情,我抓住重点词、对话、表情、动作的描写,让学生自行品味。

  文章结尾一行,我主要让学生体会这精彩的瞬间,主人公那美好善良的心灵在不谋而合之时迸射出的灿烂光芒!体会这样写言已尽,而意无穷。

  全文教学完毕,在此解决第一段设下的疑问:为什么这间渔家小屋“温暖而舒适”使学生认识到,是因为主妇桑娜的勤劳能干,更主要的是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还洋溢着一种浓浓的温情!

  这一环节教学使学生深刻地领会了全文所蕴含的真挚情感和写作特色,并强化了重点训练项目。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对课文的认识。这一环节旨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再头昏脑胀感受文中核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真挚感情,体会作者行文思路和独具匠心的写作特色。

  三、结束课文

  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渔夫和妻子桑娜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以后的日子将是何等的难熬,相信此刻同学们的心中都充满了无限的忧虑。请大家打开想象的翅膀,续写‘桑娜拉开了帐子’以后。”

  这样结束课文,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空间,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写作能力。

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一堂精彩的好课如听一场优美的音乐会,让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教学过程中教法的选择固然重要,但一堂课结束时的三言两语——课堂结束语,也起着不可轻视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状。临近下课,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分散期,其兴奋中心开始疲劳并转向课外,这就要求教师及时变换课堂活动方式,精心设计课堂结束语,激活学生新的兴奋点。“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堂的最后时刻,是教学的“收获季节”,不是书到临尾渐渐松,而是课了事未休,课终情更浓,课完兴未辍。一个好的结尾,不只是对一节课的总结,好的结束语如同撞钟,响亮警醒而又“余音绕梁”,它能极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课堂教学再次推向高潮,并延伸至课后,直至课外。

  一、有话直说 传道教育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人师者,不能仅仅传给学生书本中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挖掘课本知识的精髓,把握好中心,直抒胸意,适时地给予学生做人的道理。正如苗圃中的花,栽下去而不给予它足够的水分、养料和阳光,它是无法开出漂亮的花朵的,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同样不能忽略道德教育,教育无时不在,哪怕是在课程的最后,都是很有必要的,可谓以知促情,知情结合。如在学完《陈涉世家》时,不妨这样说:“我们既要看到他们起义的进步性,又要了解其局限性。他们仍然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这样直截了当地结束,一语掷地,而又掷地有声。

  二、宽话窄说 诗意延伸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非常注意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置身于李老师的语文课堂,简直是诗意的旅程,是情感的陶冶,是美的享受,是心灵的回归。

  请欣赏李老师教学《给女儿的信》一课精彩的结束语——今天咱们这里上课,学习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的信,说实话,我在上课时忘了我是在给你们上课。这堂课勾起了我的回忆,我过去教过的一个学生,她的孩子要读小学,来找我想读一所非常好的小学,我说没问题,成都几所著名小学的校长我都认识的。当我接到她的电话时,我感慨万千!当年我给他们那批学生讲苏霍姆林斯基的时候,他们和你们一般大,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他们成了爸爸妈妈,有了孩子,孩子都读小学了!我想,你们正在一天天长大,再过若干年,你们也会迎来自己的爱情,迎来自己的家庭,并有自己的孩子,说不定李老师还会教你们的孩子;到了那一天,李老师会从你们孩子身上看到你们的影子!大家想一想,这是不是最浪漫的事?这样的人生多么富有诗意!但是,只有真正懂爱情的人,才会拥有这样诗意人生!  李老师是一位导师。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同时,聆听了老师的真情告白,也走进了老师坦诚的内心世界,与李老师在思想感情上产生了共鸣。李老师更是一位智者。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用他那肺腑之言,真情话语,将知识转化成学生的智慧,将文明积淀成人格,使课堂勃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设置悬念 激发兴趣

  利用悬念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实欲,就如章回体小说一样,看完了这一回,总想急于了解下一回的内容。许多特级教师借鉴了这一手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结课时创设悬念,耐人寻味。有些课文结尾部分并未出现悬念,但为了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完本课后可设置悬念。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望月》在学生分角色朗读后,就是这样设置悬念的

  文章写得美,同学们读得也美。大作家罗丹曾经说过一句话:“美是到处都有的,对我们的眼睛来说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比如月亮吧,“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从古至今都是这一个月亮,但是那么多作家、诗人笔下的月亮为什么都不一样,都那么美呢?今天作业就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同学们观察一下月亮,再观察一下周围的景物:山、树、人、房屋都是什么样。你仔细观察,用心幻想,你的笔下一定会有一篇篇优美的文章诞生。于老师期待着。

  有句谚语叫“灯不拨不亮”(过去点油灯)。学生们潜能很大,但需要点拨、需要激发。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像于老师这样的结束语,用期待的话语,以读促写,既增强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渴求,又使学生因下课铃声而行将关闭的思考的闸门再次打开。

  四、创设高潮 意味无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安排一个“高潮”,通过这一高潮把学生推倒一个新的境界中去。课堂教学中的高潮,也可以安排在结束的时候。著名特级教师顾桂荣在教《月光启蒙》时,便把“高潮”安排在下课前的5分钟内,顾老师在要求学生把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用自己的笔、自己的心写下来交流后,是这样设计结束语的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他;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让我们感谢我们的母亲,感谢她给予我们的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深深的母爱,感谢她给予我

开场白举例:

各位家长,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大家参加今天我们马承英语的免费公开课会场,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全体工作人员向今天来参加并聆听我们讲座的各位来宾表示感谢,感谢你们的到来。

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叫XXX,是这次公开课的主持人,来自于XX学校。同时,为了保证我们此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保证我们的家长和小朋友们不虚此行,在此向家长朋友们提一点小小的要求。

请家长朋友们将手机关闭或调到振动状态,并保证会议全程不随意接听电话,如果遇到紧急电话,请静静地走出会场接听;请小朋友们认真听讲,不要随意走动。

结束语举例:

1,今天我们的教研活动到此结束,各位一定收获颇多,对大家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一定会有帮助。最后再说声:感谢张晓英老师的精彩课堂,感谢在座各位的精彩发言。

2,恭喜今天获奖的各位来宾,你们可以到报名台咨询相关事宜;也恭喜今天参加活动的各位来宾,你们的到来就是对我们的支持,我们也衷心地希望大家都能不虚此行,希望在英语学习上对您,对您的家人都会有所帮助。

相关介绍:

作为一种教研形式的公开课,具有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它应具有原生态、研究性和鲜明的个性,公开课以有原则、讲方法的教学评论作引导,可以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坚实的台阶。

公开课是一种面向非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开的课程讲授形式。面向学生的公开课除了学生参加听课外,一般还有领导及其他老师参加,是老师展示教学水平,交流教学经验的好时机,面向企业的公开课,是多个企业参加同一主题的课程。

企业公开课是以公开授课形式为企业单位或个人提供工作技能提升的培训服务,适合参加公开课培训的人群涵盖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如刚从职人员的销售知识培训,或具有资深从职经验的高级总裁培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3467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