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稳定剂的作用

心境稳定剂的作用,第1张

心境稳定剂也称为抗躁狂药,是指对躁狂发作具有治疗作用,并对躁狂或抑郁发作具有预防复发的作用,且不会引起躁狂与抑郁相互转相或导致频繁快速循环发作的药物。至今为止,比较公认的心境稳定剂包括锂盐(主要为碳酸锂)和抗癫痫药(丙戊酸盐与卡马西平)。但已有临床证据显示,其他一些抗癫痫药,如拉莫三嗪、托吡酯、加巴喷丁,以及某些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利培酮与喹硫平等,也具有一定的心境稳定剂作用,可作为候选的心境稳定剂使用。

2心境稳定剂(mood stabilizers)是几类具有相同治疗作用的药物的统称,最早特指锂盐。循证医学表明,锂盐治疗不仅对躁狂和抑郁反复发作有肯定的疗效和预防作用,而且对情绪不稳定、冲动、激越和情绪恶劣治疗也有效。

此后人们又发现,抗惊厥药物卡马西平、丙戊酸盐、拉莫三嗪、加巴喷丁和托吡酯也有类似作用,故将这些药物统称为心境稳定剂。

由于锂盐和抗惊厥药物治疗起效慢,故临床上常合并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如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齐拉西酮或阿立哌唑来控制症状。所以,精神科临床和研究上又将抗精神病药物归入广义的心境稳定剂范畴。

因为多数患者处于抑郁期比兴奋期长。大多数双相抑郁症患者处于抑郁期的时间比处于兴奋期的时间要长。双相抑郁症患者的心情在两极间变化并不遵循一定的模式,躁狂之后也不一定就会抑郁。也可能在出现躁狂症状之前经历多次抑郁。心情变化可能在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完成。

按照国内外治疗指南,无论双相I型,还是II型患者,必须首先使用心境稳定剂,至少在抑郁发作时不首先单独使用抗抑郁剂。这是一个基本的治疗原则,临床医生必须有这个意识!

药物使用以及概念的理解:心境稳定剂包括传统的心境稳定剂如碳酸锂、双丙戊酸盐(丙戊酸钠、丙戊酸镁)、拉莫三嗪、奥卡西平、卡马西平等;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阿立哌唑、齐拉西酮等可具有心境稳定剂作用,其中仅有喹硫平(缓释片)即可作为双相躁狂、也可作为双相抑郁时使用的心境稳定剂。

有一些概念需要明确,抗躁狂药包括传统的心境稳定剂,也包括所有的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和部分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抗抑郁剂包括目前所有的环类药物和目前最常见的SSRI、SNRI和NaSSA类等。

如何合理规范使用心境稳定剂:

无论是双相I型还是II型,也无论目前是躁狂发作还是抑郁发作,应该还是首先使用心境稳定剂,包括上诉的一些传统和非传统药物。只有在首先使用心境稳定剂的前提下,才能根据病情评估决定联合使用何种其他药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417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