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二首》表达了什么情感

《黄河二首》表达了什么情感,第1张

黄河二首

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

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

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

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

混一车书弃金玉。

译文:

黄河的北岸是海西军队,他们椎鼓速进、鸣钟后退的纪律是闻名天下的。

不知道有多少西海军的战马在嘶鸣,只看见胡人的军队慌成一片成群涌动。

黄河的西岸是我们蜀国,我想要献出粮草但是家里没粮食。

我愿意带着众人拥戴我们的君主,学富五车(报效国家)弃荣华富贵于脑后。

情感表达

表达了收复失地,报效国家,视死如归的决心。

一开头,作者就用黄河无法澄清作比喻,暗示当时的科举考试的虚伪性,揭露官场正和黄河一样混浊,即使把用来澄清浊水的阿胶都倾进去,也无济于事接着又用“天意难明”四字,矛头直指最高统治者诗人虽然句句明写黄河,却又是句句都在暗射封建王朝,骂得非常尖刻,比喻也十分贴切这和罗隐十次参加科举考试失败的痛苦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真实地记录了黄河泛滥、冲毁屋宇和灾民流离失所的悲惨景象。

黄河大合唱表达了强烈的爱国情怀,采用了劳动号子的体裁形式,展现了乌云满天.惊涛拍岸,船夫与暴风雨奋力拼搏的生动形象.表现了华夏子孙吃苦耐劳和一定能到达胜利彼岸的优秀品质。九曲黄河上船大粗矿的号子以领唱、合唱的形式塑造出来,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作为大合唱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给我们展示了这一可歌可泣的史诗的第一幕。

男高音独唱《黄河颂》是一首以黄河象征祖国的热情颂歌,充满了搏大、豪放的情怀。第一部分以平稳的节奏、宽广的气息歌唱了黄河的雄姿。第二部分以热情、奔放的旋律赞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热情激昂地颂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李白写“将进酒”开头两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写“凉州词”开头两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从这两位大诗人对黄河的描写可以看出,在古代把黄河叫“天河”,形容黄河河床之高,好像河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奔流到海,可见黄河之壮观。

整体感知: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在结构上与组诗第一章《黄河歌夫曲》是紧密相承的。于是在第二章《黄河颂》中,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他歌颂黄河气势宏伟,源远流长,并且要学习它的榜样,像它一样的伟大坚强

这首诗歌以气势取胜,朗诵时必须激发起内心感情,如果能够调节自己产生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就可以产生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就可以做到有感情地朗读

这首歌词写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以短句为主,兼以长句

"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6451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6
下一篇2023-07-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