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情感分析概述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情感分析概述,第1张

与其他的人工智能技术相比,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显得有些特殊,因为其他的领域都是根据客观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和预测,但情感分析则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因素。情感分析的目标是从文本中分析出人们对于实体及其属性所表达的情感倾向以及观点,这项技术最早的研究始于2003年Nasukawa和Yi两位学者的关于商品评论的论文。

随着推特等社交媒体以及电商平台的发展而产生大量带有观点的内容,给情感分析提供了所需的数据基础。时至今日,情感识别已经在多个领域被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商品零售领域,用户的评价对于零售商和生产商都是非常重要的反馈信息,通过对海量用户的评价进行情感分析,可以量化用户对产品及其竞品的褒贬程度,从而了解用户对于产品的诉求以及自己产品与竞品的对比优劣。在社会舆情领域,通过分析大众对于社会热点事件的点评可以有效的掌握舆论的走向。在企业舆情方面,利用情感分析可以快速了解社会对企业的评价,为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决策依据,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金融交易领域,分析交易者对于股票及其他金融衍生品的态度,为行情交易提供辅助依据。

目前,绝大多数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都具备情感分析的能力,如图所示是玻森中文语义开放平台的情感分析功能演示,可以看出除了通用领域的情感分析外,还有汽车、厨具、餐饮、新闻和微博几个特定领域的分析。

那么到底什么是情感分析呢?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角度来看,情感分析的任务是从评论的文本中提取出评论的实体,以及评论者对该实体所表达的情感倾向,自然语言所有的核心技术问题,例如:词汇语义,指代消解,此役小气,信息抽取,语义分析等都会在情感分析中用到。因此,情感分析被认为是一个自然语言处理的子任务,我们可以将人们对于某个实体目标的情感统一用一个五元组的格式来表示:(e,a,s,h,t)

以图为例,e是指某餐厅,a为该餐厅的性价比属性,s是对该餐厅的性价比表示了褒义的评价,h为发表评论者本人,t是19年7月27日。所以这条评论的情感分析可以表示为五元组(某餐厅,性价比,正向褒义,评论者,19年7月27日)。

情感分析根据处理文本颗粒度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级别的任务,分别是篇章级、句子级和属性级。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1 篇章级情感分析

篇章级情感分析的目标是判断整篇文档表达的是褒义还是贬义的情感,例如一篇书评,或者对某一个热点时事新闻发表的评论,只要待分析的文本超过了一句话的范畴,即可视为是篇章级的情感分析。

对于篇章级的情感分析而言有一个前提假设,那就是全篇章所表达的观点仅针对一个单独的实体e,且只包含一个观点持有者h的观点。这种做法将整个文档视为一个整体,不对篇章中包含的具体实体和实体属性进行研究,使得篇章级的情感分析在实际应用中比较局限,无法对一段文本中的多个实体进行单独分析,对于文本中多个观点持有者的观点也无法辨别。

例如评价的文本是:“我觉得这款手机很棒。”评价者表达的是对手机整体的褒义评价,但如果是:“我觉得这款手机拍照功能很不错,但信号不是很好”这样的句子,在同一个评论中出现了褒义词又出现了贬义词,篇章级的分析是无法分辨出来的,只能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

不过好在有很多的场景是不需要区分观点评价的实体和观点持有者,例如在商品评论的情感分析中,可以默认评论的对象是被评论的商品,评论的观点持有者也是评论者本人。当然,这个也需要看被评论的商品具体是什么东西,如果是亲子旅游这样的旅游服务,那么评论中就很有可能包含一个以上的观点持有者。

在实际工作中,篇章级的情感分析无法满足我们对于评价更细致,如果需要对评论进行更精确,更细致的分析,我们需要拆分篇章中的每一句话,这就是句子级的情感分析研究的问题。

2 句子级情感分析

与篇章级的情感分析类似,句子级的情感分析任务是判断一个句子表达的是褒义还是贬义的情感,虽然颗粒度到了句子层级,但是句子级分析与篇章级存在同样的前提假设是,那就是一个句子只表达了一个观点和一种情感,并且只有一个观点持有人。如果一个句子中包含了两种以上的评价或多个观点持有人的观点,句子级的分析是无法分辨的。好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的句子都只表达了一种情感。

既然句子级的情感分析在局限性上与篇章级是一样的,那么进行句子级的情感分析意义何在呢?关于这个问题,需要先解释一下语言学上主观句与客观句的分别。在我们日常用语当中,根据语句中是否带有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可以将句子分为主观句和客观句,例如:“我喜欢这款新手机。”就是一个主观句,表达了说话人内心的情感或观点,而:“这个APP昨天更新了新功能。”则是一个客观句,陈述的是一个客观事实性信息,并不包含说话人内心的主观情感。通过分辨一个句子是否是主观句,可以帮助我们过滤掉一部分不含情感的句子,让数据处理更有效率。

但是在实操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分类方法似乎并不是特别准确,因为一个主观句也可能没有表达任何的情感信息,知识表达了期望或者猜测,例如:“我觉得他现在已经在回家的路上了。”这句话是一个主观句,表达了说话人的猜测,但是并没有表达出任何的情感。而客观句也有可能包含情感信息,表明说话者并不希望这个事实发生,例如:“昨天刚买的新车就被人刮花了。”这句话是一个客观句,但结合常识我们会发现,这句话中其实是包含了说话人的负面情感。

所以,仅仅对句子进行主客观的分类还不足以达到对数据进行过滤的要求,我们需要的是对句子是否含有情感信息进行分类,如果一个句子直接表达或隐含了情感信息,则认为这个句子是含有情感观点的,对于不含情感观点的句子则可以进行过滤。目前对于句子是否含有情感信息的分类技术大多都是采用有监督的学习算法,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工标注数据,基于句子特征来对句子进行分类。

总之,我们可以将句子级的情感分析分成两步,第一步是判断待分析的句子是否含有观点信息,第二步则是针对这些含有观点信息的句子进行情感分析,发现其中情感的倾向性,判断是褒义还是贬义。关于分析情感倾向性的方法与篇章级类似,依然是可以采用监督学习或根据情感词词典的方法来处理,我们会在后续的小节详细讲解。

句子级的情感分析相较于篇章级而言,颗粒度更加细分,但同样只能判断整体的情感,忽略了对于被评价实体的属性。同时它也无法判断比较型的情感观点,例如:“A产品的用户体验比B产品好多了。”对于这样一句话中表达了多个情感的句子,我们不能将其简单的归类为褒义或贬义的情感,而是需要更进一步的细化颗粒度,对评价实体的属性进行抽取,并将属性与相关实体之间进行关联,这就是属性级情感分析。

3 属性级情感分析

上文介绍的篇章级和句子级的情感分析,都无法确切的知道评价者喜欢和不喜欢的具体是什么东西,同时也无法区分对某一个被评价实体的A属性持褒义倾向,对B属性却持贬义倾向的情况。但在实际的语言表达中,一个句子中可能包含了多个不同情感倾向的观点,例如:“我喜欢这家餐厅的装修风格,但菜的味道却很一般。”类似于这样的句子,很难通过篇章级和句子级的情感分析了解到对象的属性层面。

为了在句子级分析的基础上更加细化,我们需要从文本中发现或抽取评价的对象主体信息,并根据文本的上下文判断评价者针对每一个属性所表达的是褒义还是贬义的情感,这种就称之为属性级的情感分析。属性级的情感分析关注的是被评价实体及其属性,包括评价者以及评价时间,目标是挖掘与发现评论在实体及其属性上的观点信息,使之能够生成有关目标实体及其属性完整的五元组观点摘要。具体到技术层面来看,属性级的情感分析可以分为以下6个步骤:

关于文本中的实体抽取和指代消解问题,我们已经在知识图谱的相关章节中做了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针对篇章级、句子级、属性级这三种类型的情感分析任务,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分类的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基于词典和基于机器学习两种,下面我们进行详细的讲解。

做情感分析离不开情感词,情感词是承载情感信息最基本的单元,除了基本的词之外,一些包含了情感含义的短语和成语我们也将其统称为情感词。基于情感词典的情感分析方法,主要是基于一个包含了已标注的情感词和短语的词典,在这个词典中包括了情感词的情感倾向以及情感强度,一般将褒义的情感标注为正数,贬义的情感标注为负数。

具体的步骤如图所示,首先将待分析的文本先进行分词,并对分词后的结果做去除停用词和无用词等文本数据的预处理。然后将分词的结果与情感词典中的词进行匹配,并根据词典标注的情感分对文本进行加法计算,最终的计算结果如果为正则是褒义情感,如果为负则是贬义情感,如果为0或情感倾向不明显的得分则为中性情感或无情感。

情感词典是整个分析流程的核心,情感词标注数据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情感分类的结果,在这方面可以直接采用已有的开源情感词典,例如BosonNLP基于微博、新闻、论坛等数据来源构建的情感词典,知网(Hownet)情感词典,台湾大学简体中文情感极性词典(NTSUSD),snownlp框架的词典等,同时还可以使用哈工大整理的同义词词林拓展词典作为辅助,通过这个词典可以找到情感词的同义词,拓展情感词典的范围。

当然,我们也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来自己训练情感词典,目前主流的情感词词典有三种构建方法:人工方法、基于字典的方法和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对于情感词的情感赋值,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所有的褒义情感词赋值为+1,贬义的情感词赋值为-1,最后进行相加得出情感分析的结果。

但是这种赋值方式显然不符合实际的需求,在实际的语言表达中,存在着非常多的表达方式可以改变情感的强度,最典型的就是程度副词。程度副词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加强情感词原本的情感,这种称之为情感加强词,例如“很好”相较于“好”的情感程度会更强烈,“非常好”又比“很好”更强。另外一种是情感减弱词,例如“没那么好”虽然也是褒义倾向,但情感强度相较于“好”会弱很多。如果出现了增强词,则需要在原来的赋值基础上增加情感得分,如果出现了减弱词则需要减少相应的情感得分。

另一种需要注意的情况是否定词,否定词的出现一般会改变情感词原本的情感倾向,变为相反的情感,例如“不好”就是在“好”前面加上了否定词“不”,使之变成了贬义词。早期的研究会将否定词搭配的情感词直接取相反数,即如果“好”的情感倾向是+1,那么“不好”的情感倾向就是-1。但是这种简单粗暴的规则无法对应上真实的表达情感,例如“太好”是一个比“好”褒义倾向更强的词,如果“好”的值为+1,那么“太好”可以赋值为+3,加上否定词的“不太好”变成-3则显然有点过于贬义了,将其赋值为-1或者-05可能更合适。

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对否定词也添加上程度的赋值而不是简单的取相反数,对于表达强烈否定的词例如“不那么”赋值为±4,当遇到与褒义词的组合时褒义词则取负数,与贬义词的组合则取正数,例如贬义词“难听”的赋值是-3,加上否定词变成“不那么难听”的情感得分就会是(-3+4=1)。

第三种需要注意的情况是条件词,如果一个条件词出现在句子中,则这个句子很可能不适合用来做情感分析,例如“如果我明天可以去旅行,那么我一定会非常开心。”,在这句话中有明显的褒义情感词,但是因为存在条件词“如果”,使得这个句子的并没有表达观点持有者的真实情感,而是一种假设。

除了条件句之外,还有一种语言表达也是需要在数据预处理阶段进行排除的,那就是疑问句。例如“这个餐厅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吗?”,虽然句子中出现了很强烈的褒义情感词“那么好”,但依然不能将它分类为褒义句。疑问句通常会有固定的结尾词,例如“……吗?”或者“……么?”,但是也有的疑问句会省略掉结尾词,直接使用标点符号“?”,例如“你今天是不是不开心?”,这个句子中含有否定词和褒义词组成的“不开心”,但不能将其分类为贬义情感。

最后一种需要注意的情况是转折词,典型词是“但是”,出现在转折词之前的情感倾向通常与转折词之后的情感倾向相反,例如:“我上次在这家酒店的住宿体验非常好,但是这次却让我很失望。”在这个转折句中,转折词之前的“非常好”是一个很强的褒义词,但真实的情感表达却是转折词之后的“很失望”,最终应该将其分类为贬义情感。当然,也存在出现了转折词,但语句本身的情感并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例如“你这次考试比上次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觉得你可以做得更好”,这里的转折词没有转折含义,而是一种递进含义。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所以需要先判断转折句真实的情感表达到底是哪个,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计算。

构建情感词典是一件比较耗费人工的事情,除了上述需要注意的问题外,还存在精准度不高,新词和网络用语难以快速收录进词典等问题。同时基于词典的分析方法也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例如一个句子可能出现了情感词,但并没有表达情感。或者一个句子不含任何情感词,但却蕴含了说话人的情感。以及部分情感词的含义会随着上下文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的问题,例如“精明”这个词可以作为褒义词夸奖他人,也可以作为贬义词批评他人。

尽管目前存在诸多问题,但基于字典的情感分析方法也有着不可取代的优势,那就是这种分析方法通用性较强,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特别的领域数据标注就可以分析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对于通用领域的情感分析可以将其作为首选的方案。

我们在机器学习算法的章节介绍过很多分类算法,例如逻辑回归、朴素贝叶斯、KNN等,这些算法都可以用于情感识别。具体的做法与机器学习一样需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根据训练数据构建算法模型,第二步是将测试数据输入到算法模型中输出对应的结果,接下来做具体的讲解。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训练用的文本数据,并人工给这些数据做好情感分类的标注,通常的做法下,如果是褒义和贬义的两分类,则褒义标注为1,贬义标注为0,如果是褒义、贬义和中性三分类,则褒义标注为1,中性标注为0,贬义标注为-1

在这一环节中如果用纯人工方法来进行标注,可能会因为个人主观因素对标注的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为了避免人的因素带来的影响,也为了提高标注的效率,有一些其他取巧的方法来对数据进行自动标注。比如在电商领域中,商品的评论除了文本数据之外通常还会带有一个5星的等级评分,我们可以根据用户的5星评分作为标注依据,如果是1-2星则标注为贬义,如果是3星标注为中性,4-5星标注为褒义。又比如在社区领域中,很多社区会对帖子有赞和踩的功能,这一数据也可以作为情感标注的参考依据。

第二步是将标注好情感倾向的文本进行分词,并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前文已经对分词有了很多的介绍,这里就不再过多的赘述。第三步是从分词的结果中标注出具备情感特征的词,这里特别说一下,如果是对情感进行分类,可以参考情感词典进行标注,也可以采用TF-IDF算法自动抽取出文档的特征词进行标注。如果分析的是某个特定领域的,还需要标注出特定领域的词,例如做商品评价的情感分析,需要标注出商品名称,品类名称,属性名称等。第四步根据分词统计词频构建词袋模型,形成特征词矩阵,如表所示。在这一步可以根据业务需要给每个特征词赋予权重,并通过词频乘以权重得到特征词分数。最后一步就是根据分类算法,将特征词矩阵作为输入数据,得到最终的分类模型。

当训练好分类模型之后,就可以对测试集进行分类了,具体的流程与建模流程类似,先对测试的文本数据进行分词并做数据预处理,然后根据特征词矩阵抽取测试文本的特征词构建词袋矩阵,并将词袋矩阵的词频数据作为输入数据代入之前训练好的模型进行分类,得到分类的结果。

采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情感分析有以下几个不足之处,第一是每一个应用领域之间的语言描述差异导致了训练得到的分类模型不能应用与其他的领域,需要单独构建。第二是最终的分类效果取决于训练文本的选择以及正确的情感标注,而人对于情感的理解带有主观性,如果标注出现偏差就会对最终的结果产生影响。

除了基于词典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也有一些学者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弥补两种方法的缺点,比单独采用一种方法的分类效果要更好,另外,也有学者尝试使用基于LSTM等深度学习的方法对情感进行分析,相信在未来,情感分析会应用在更多的产品中,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使用智能产品的体验。

随着深度神经网络等算法的应用,情感分析的研究方向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展,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难题是目前尚未解决的,在实操过程中需特别注意以下几种类型数据:

情绪轮在用户体验设计上被广泛的应用,很多情感化设计都是基于情绪轮进行的。但是在人工智能领域,将情绪进行多分类比情感分析的三分类任务要难得多,目前大多数分类方法的结果准确性都不到50%。这是因为情绪本身包含了太多的类别,而且不同的类别之间又可能具有相似性,一个情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有可能表达的是不同的情绪类别,算法很难对其进行分类。即使是人工对文本进行情绪类别标注也往往效果不佳,因为情绪是非常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不同的文本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这使得人工标注情绪类比的过程异常困难。如何让机器可以理解真实的情绪目前还是一个未能攻克的难题。

(1)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本身并无冷暖的温度差别,是视觉色彩引起人们对冷暖感觉的心理联想。

暖色:人们见到红、红橙、橙、黄橙、红紫等颜色后,就联想到太阳、火焰、热血等物像,产生温暖、热烈、危险等感觉,使人产生冲动情绪。

冷色:见到蓝、蓝紫、蓝绿等色后,则容易联想到太空、冰雪、海洋等物像,就会产生寒冷、理智、平静等感觉。

色彩的冷暖感觉,不仅表现在固定的色相上,而且在比较中还会显示其相对的倾向性。如同样表现天空的霞光,用玫红画早霞那种清新而偏冷的色彩,感觉很恰当,而描绘晚霞则需要暖感强的大红了。但如与橙色对比,前面两色又都加强了寒感倾向。

人们往往用不同的词汇表述色彩的冷暖感觉,暖色——阳光、不透明、刺激的、稠密、深的、近的、重的男性的、强性的、干的、感情的、方角的、直线型、扩大、稳定、热烈、活泼、开放等。冷色——阴影、透明、镇静的、稀薄的、淡的、远的、轻的、女性的、微弱的、湿的、理智的、圆滑、曲线型、缩小、流动、冷静、文雅、保守等。

中性色:绿色。黄绿、浅蓝、蓝绿等色,使人联想到草、树等植物,产生青春、生命、和平等感觉。紫、蓝紫等色使人联想到花卉、水晶等稀贵物品,故易产生高贵、神秘感感觉。至于**,一般被认为是暖色,因为它使人联想起阳光、光明等,但也有人视它为中性色,当然,同属**相,柠檬黄显然偏冷,而中黄则感觉偏暖。(2)色彩的轻、重感 这主要与色彩的明度有关。明度高的色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彩霞及许多花卉还有棉花,羊毛等。产生轻柔、飘浮、上升、敏捷、灵活等感觉。明度低的色彩易使人联想钢铁,大理石等物品,产生沉重、稳定、降落等感觉。

(3)色彩的软、硬感 其感觉主要也来自色彩的明度,但与纯度亦有一定的关系。明度越高感觉越软,明度越低则感觉越硬,但白色反而软感略改。明度高、纯底低的色彩有软感,中纯度的色也呈柔感,因为它们易使人联想起骆驼、狐狸、猫、狗等好多动物的皮毛,还有毛呢,绒织物等。高纯度和低纯度的色彩都呈硬感,如它们明度又低则硬感更明显。色相与色彩的软、硬感几乎无关。

(4)色彩的前、后感 由各种不同波长的色彩在人眼视网膜上的成像有前后,红、橙等光波长的色在后面成像,感觉比较迫近,蓝、紫等光波短的色则在外侧成像,在同样距离内感觉就比较后退。

实际上这是视错觉的一种现象,一般暖色、纯色、高明度色、强烈对比色、大面积色、集中色等有前进感觉,相反,冷色、浊色、低明度色、弱对比色、小面积色、分散色等有后退感觉。

(5)色彩的大、小感 由于色彩有前后的感觉,因而暖色、高明度色等有扩大、膨胀感,冷色、低明度色等有显小、收缩感。

(6)色彩的华丽、质朴感 色彩的三要素对华丽及质朴感都有影响,其中纯度关系最大。明度高、纯度高的色彩,丰富、强对比 色彩感觉华丽、辉煌。明度低、纯度低的色彩,单纯、弱对比的色彩感觉质朴、古雅。但无化何种色彩,如果带上光泽,都能获得华丽的效果。 1色彩的心理象征

(一)、红色

在可见光谱中,红色光波最长,属扩张的、前进的,暖色中的颜色,是三原色之一。易造成视觉疲劳,易引起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容易引人兴奋、紧张、激动。

红橙色是一种浓厚而不透明的色彩,红色加入**后变暖,象火焰的颜色,红中加蓝加灰使之非常敏感,有很强的变调能力。红橙色通过同各种色彩的对比,试图说明一种红色在表现上可能产生怎样的变化。

在柠檬**上,红色呈现一种深暗的受抑制的力量。它被**的力量,即知识的力量所控制。

暗粉红色上的红色起平静的和熄灭热情的作用。

在绿蓝色上,红色象炽烈的火焰。

在紫丁香色上,红色降为受抑制的光彩,并促使紫丁香色积极抵抗。

在黄绿色上,红色变成一种冒失卤莽的闯入者,调子响亮而又不寻常。

在橙色上,红色似乎奄奄一息,暗淡而无生气,好象烧焦了似的。如果将橙色加深到深褐色,红色就会带着干燥的热气冒出火焰。

只有在同黑色对比时,红橙色才会迸发出最不可征服的恶魔般的激情。

(二)、**

**是最能发光的色彩,光明、辉煌、灿烂、神秘,但只要**的纯度一降低,则失去原来的光泽,给人以多疑、不信任的感觉。在同暗色调变化对比时,**就是一种辉煌欢快的色调。

在用各种不同的色彩作底并置时,相同的**在表现上可能有怎样的变化。**看上去暗淡而无放射光。白色将**推到一种从属的位置。如果将**和白色互换一下,两种色彩都会取得不同的表现效果。

彩在浅粉红色底上的**,效果使它转向发绿的**,它的发光力量被消除了。在纯洁的爱(粉红色)占主要地位的地方,理智和知识(**)似乎要失去生气。

橙色上的**本身就起着比橙色更纯更亮的作用。这二种色彩并置时,就象强烈的上午阳光照耀在成熟的麦田上。

绿色底上的**中,**射向外部,比绿色更亮。由于绿色是**和蓝色的混合色,所以**属于友色之列。

红紫色底上的**有一种极端的富有特点的力量,坚实而冷静。但是一旦**同红紫相调和,就立刻失去了自己的特点,成为病态的、带褐色的和冷淡的了。

中等蓝色底上的**是辉煌的,然而在效果上都是不相宜的和令人讨厌的。富于情感的蓝色不会欣然容忍**的聪明才智。

红底上的**是一种欣喜喧闹,就象复活节早上的喇叭声。它的辉煌显示出强有力的知识与信念。

在黑色底上的**,达到了自己最明亮和最有进取性的光辉度。这时的**是有力的、强烈的、不妥协的和概括的。

(三)、蓝色

从有形空间的观点来看,蓝色总是消极的。蓝色总是冷色调,蓝色是收缩的、内向的色彩。

当蓝色处理得昏暗时,它就象征迷信、恐惧、痛苦与毁灭,可是它总是指向漠然超越的领域。当蓝色作为一种暗色出现在**上,它的效果确实很暗,没有光辉度。在象征聪明才智的**占主导地位的地方,象征信仰的蓝色就显得模糊和暧昧。在把蓝色淡化到和**同样的亮度时,蓝色就射出一道寒光。它的透明度把**降低到一种浓密的物质性色相。

对于黑底上的蓝色,在这里,蓝色以明快纯正的力量闪光。在象征愚昧的黑色所主宰的地方,象征纯洁信仰的蓝色就象远方来的一线光明那样闪耀。

如果我们把蓝色放在淡紫红色底上,蓝色就似乎在畏缩空虚而无能。淡紫红色会夺去蓝色的全部意义,这是由于淡紫红色具有更大的实际信仰的物质力量。当淡紫红色被暗化时,蓝色就又夺回它的光辉。

在暗褐色(深暗的橙色)底上时,蓝色被激发成一种强烈颤动的战栗,褐色也同时猛醒,变为生动的色彩。蓝色的力量使原已死去的褐色苏醒过来。

红橙色底上的蓝色维持着自身的暗色形象,但是却变得发光,维护并保持了它那奇怪的非真实性。

当在平静的绿色底上出现蓝色,这时蓝色明显地向着红色转移。只有通过这种巧避,才能从使它瘫痪的、饱和的绿色中脱逃出来,可以起死回生。

(四)、绿色

绿色是介于**与蓝色之间的中间色。绿色是植物王国的色彩。绿色的表现意义是丰饶、充实、宁静与希望,以及知识与信仰的融合渗透。当明亮的绿色被灰色所暗化时,就容易产生悲伤衰退之感。

可以用橙色把黄绿色的活力增加到最大程度,虽然这时它很容易具有粗劣卑俗的性质。

如果绿色倾向于蓝色,它的精神成分就增长了。锰蓝代表蓝绿色的最丰富的色相。这种碧蓝色是冷色的极端,正如红橙色是我们色彩世界的暖色极端。绿色的转调领域非常广阔,可借各种对比取得许多不同的表现价值。

(五)、橙色

橙色――**和红色的混合色,处于最大辉煌度的焦点。发红的橙色能取得最大的温暖活跃的能量。喜庆的橙色容易成为骄傲的表面夸饰。将其淡化时,很快就会失去特点;用黑色掺和时,它会衰退到模糊的、缄默的和干瘪的褐色。将这褐色淡化,我们就可获得灰袍色调子,它在宁静亲切的室内产生温暖慈祥的气氛。

(六)、紫色

要确定一种标准紫色,即既不带红也不带蓝,是极端困难的。许多人对紫色的明暗程度缺乏分辨力。作为**或称知觉色的相对色,紫色是非知觉色,神秘、给人印象深刻,有时给人以压迫感,并且因对比的不同,时而富有威胁性,时而又富有鼓舞性。当紫色以色域出现时,便可能清楚地产生恐怖感,在倾向于紫红色时更是如此。歌德说:这类色光投射到一幅景色上,就暗示着世界末日的恐怖。

紫色是象征虔诚的色相,当深化暗化时,又是蒙昧迷信的象征。潜伏的大灾难就常从暗紫色中突然爆发出来,一旦紫色被淡化,当光明与理解照亮了蒙昧的虔诚之色时,优美可爱的晕色就会使我们心醉。

用紫色表现混乱、死亡和兴奋,用蓝紫色表现孤独与献身,用红紫色表现神圣的爱和精神的统辖领域。简而言之,这些就是紫色的一些表现价值。许多植物都有黄心的淡紫色嫩芽。

2色彩的视觉效应

色彩可以在观赏者的视觉神经中留下长久印象,是最直接的视觉语言。在视觉设计作品中,视觉要素的

认知顺序依次是色彩→图像→图案→标志→文字。

3色彩的味觉效应

色彩源于自然界,视觉感受也会影响味觉,食品的色彩、造型、体积在某种程度上会提高味觉的感受力,我们的大脑经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形成相关的联系能力。

色彩与滋味产生某种大致的对应:

**→甜;绿色→酸;深红色→咸;黑色→苦;白色→清淡。

从另一个角度看,红色能解馋,**可止渴,蓝色给人清凉的感觉,这都是视觉与味觉相互影响的表现。

4色彩的情绪效应

色彩本身是没有情感的,我们之所以能感受到色彩的情感,是因为长期生活在一个色彩环境中,积累了许多视觉经验,这些经验与某种色彩刺激发生呼应时,就会激发某种情绪。

(1)色彩与情绪对应关系如下:

红色→热烈、冲动;橙色→富足、快乐、幸福;**→骄傲;绿色→平和;蓝色→冷漠、平静、理智、冷酷;紫色→虔诚、孤独、忧郁、消极;黑色和白色→恐怖、绝望、悲哀、崇高;灰色→冷静。

(2)色彩与性格对应关系如下:

红色是外向型的性格,其特点是刚烈、热情、大方、健忘、善于交际、不拘小节;

**是力量型的性格,其特点是习惯于领导别人,喜欢支配;

蓝色是有条理的性格,其特点个性稳重,不轻易做出判断;

绿色是适应型的性格,其特点是顺从、听话,愿意倾听别人的倾诉。 色彩在平面设计中千变万化,掌握色彩的情感对名片的设计有所帮助:

1、色彩的动与静 由于红色可以具体联想到火、血、太阳等,还可以抽象联想到热情、危险、火力等。成色可以具体联想到灯光,柑橘,秋叶等,还可以抽象联想到温暖,欢乐等。**可以具体联想到光,柠檬,迎春花等,还可以抽象联想到光明,希望,快活等。所以红,橙,黄给人以兴奋感是活跃的色彩。蓝色可以具体联想到大海,天空,水等,还可以抽象联想到平静,是静态色彩。在纯灰对比中,纯色相对活跃,灰色相对安静。

2、色彩的量感 色彩本身有轻重的量感,一般情况量感依明度差别而定,明亮的色彩感觉轻,灰暗的色彩感觉重。明度相同时,彩度高的比彩度低的感觉轻。掌握色彩的量感规律对名片设计构图是很重要的。

3、色彩的华丽与朴素 有的色彩给人以华美、高贵的感觉,如:白色、金色、银色等。有的色彩给人以朴素、雅致的感觉,如:灰色、蓝色、绿色等。一般纯度高的色彩华丽,纯度低的色彩朴素,明亮的色彩华丽,灰暗的色彩朴素。在名牌设计中,我们可以依据持有人的身份及工作特性来确定应用华丽的色彩还是朴素的色彩。 色彩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用抽象的原理,它可以表现人与自然界的丰富情感与环境气氛。所以我们设计师要发挥想象,利用微妙的色彩情感,恰如其分地完善设计。

4、色彩的心理感觉 不同的颜色会给浏览者不同的心理感受。每种色彩在饱和度,透明度上略微变化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

蓝色:永恒、博大,最具凉爽、清新,专业的色彩。和白色混合,能体现柔顺,淡雅,浪漫的气氛,给人感觉平静、理智

红色:强有力,喜庆的色彩。具有刺激效果,容易使人产生冲动,是一种雄壮的精神体现,愤怒,热情,活力的感觉

橙色:也是一种激奋的色彩,具有轻快,欢欣,热烈,温馨,时尚的效果。

**:亮度最高,有温暧感,具有快乐、希望、智慧和轻快的个性,给人感觉灿烂辉煌

绿色:介于冷暖色中间,显得和睦,宁静,健康,安全的感觉。和金黄、淡白搭配,产生优雅,舒适的气氛。

紫色:女孩子最喜欢这种色,给人神秘、压迫的感觉

黑色:具有深沉,神秘,寂静,悲哀,压抑的感受

白色:具有洁白,明快,纯真,清洁的感受

灰色:具有中庸,平凡,温和,谦让,中立和高雅的感觉

黑、白色:不同时候给人不同的感觉,黑色有时感觉沉默、虚空,有时感觉庄严肃穆。白色有时感觉无尽希望,有时却感觉恐惧和悲哀 人们观察外界的各种物体,首先引起反映的是色极,它是人体视觉诸元素中,对视觉刺激最敏感,反应最快的视觉信息符号。对色彩的注意力占人的视觉的80%左右,对形的注意力仅占20%左右。色 彩对装潢设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①色彩的分类

色彩分为原色、间色、复色、补色四类。在颜色中不能再分解的,并能调配其它色彩的色,如红、黄、蓝,也就是原色,即三原色。由两种 原色调配混合而成的色,叫做间色,如红与黄配为橙色,黄与蓝配为绿色,蓝与红配为紫色。复色,是 由两种间色调制而成的色如橙配绿为橙绿色等等。补色是指原色中的一种再间色,或者和复色相配而现 出的色。以上四种色,依次又称之为第一次色(原色),第二次色(间色),第三次色(复色),复色 也可以叫做再间色。

②色彩的三要素

三要素具体指的是色彩的色相、纯度、明度。它们有不同的属性。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相貌特征和相互区别。色彩因波长不同的光波作用于人的视网膜,人便产生了不 同的颜色感受。色相具体指的是红、橙、黄、绿、青、蓝、紫。它们的波长各不相同,其中红、橙、黄 光波较长,对人的视觉有较强的冲击力。蓝、绿、紫光波较短,冲击力弱。色相主要体现事物的固有色 和冷暖感。纯度,指的是色素的饱和程度。色彩的纯度体现事物的量感,纯度不同,即高纯度的色和低纯度的 色表现出事物的量感就不同。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纯度是最高的。每一色中,如红色 系中的桔红、朱红、桃红、曙红,纯度都比红色低些,它们之间的纯度也不同。 明度,是指色彩的深与浅所显示出的程度。所有的颜色都有明与暗的层次差别。这层次就是“黑”、“ 白”、“灰”。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中,最亮的明度最高的是**、橙、绿次之,红、 青再次之,最暗的是蓝色与紫色。色彩明度变化即深浅的变化,就使得色彩有层次感,出现立体感的 效果。

③色彩的性质

色彩不同,其光波作用于人的视网膜使人产生的感受也不同,于是面对不同的颜色 人们就会产生冷暖、明暗、轻重、强弱、远近、胀缩等不同心理反应。色彩的冷与暖。绿、蓝、紫色相能给人以文静、清凉近似于冷的感受,而红、橙、**相能给人以 热烈、温暖、兴奋近似于暖的感受。在冷色、暖色之间也有一种给人不太冷与不太热的中间色,如色相环上的黄绿、蓝绿色。冷暖色也 有层次关系,有的偏冷,如紫红、柠檬黄、蓝紫,有的偏暖,如桔红、桔黄、蓝绿则偏暖。冷暖关系在 色相相互比较中产生的。色彩的轻与重。轻和重的色彩感是由色相的饱合度的高和低在视觉上产生的一种效果。凡是感觉重 的色都是色相饱和度高的色,饱合度低则感觉就轻。色彩的色相因纯度(饱和度)值不同,其轻重的量 感也就不一样。如把白色的心理感觉重量定为100克计,黑色是187克、**是113克、绿色是133克、兰 色是152克、紫色是155克、灰色是155克、红色是158克。色彩的远与近。远和近的色彩感是由于色彩的冷暖关系作用于人们的视觉感受而产生的。一般冷色 给人以远的感觉。在自然界蓝色的群山就给人远的感觉;暖色则给人以近感。色彩中的冷和暖、轻和重、远与近、胀与缩,以及色彩的明与暗、强与弱,既说明色彩的性质,而 冷与暖等等也是人们心理和视觉情绪上的反映,是一种感觉对比。这种色彩的对比有强烈的视觉效果, 极富有宣传性。

④色彩的调子

色彩的调子能激起人们的心理活动并引起快感与产生美感。 红色调它给人热情、欢乐之感。人们用它来表现火热、生命、活力与危险等信息。

蓝色调给人冷静、宽广之感。人们用它来表现未来、高科技、思维等信息。

**调给人温暖、轻快之感。人们用来表现光明、希望、轻快、注意等信息。

绿色调它给人清新、平和之感。人们用来表现生长、生命、安全等信息。

橙色调它给人兴奋、成熟之感。是很受人们欢迎的颜色。

紫色调它给人幽雅、高贵之感。人们用来表现悠久、深奥、理智、高贵、冷漠等信息。

黑色调给人高贵、时尚之感。人们用来表示重量、坚硬、男性、工业等信息。 ·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而色彩是最能把人类情感联系在一起的一门视觉艺术。色彩是有表情的东西。颜色就像作曲家手中的音符一样。

·没有强烈的情感,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

颜色具体联想抽象联想

红色太阳 火 血 苹果热情 危险 活力

橙色橘子 灯光 秋叶温暖 兴奋

**柠檬 油菜花 梅花光明 希望 华贵

家居装饰中的重要作用

说明 家是不仅是我们居住的场所,也是我们精神的栖息地。忙碌了一天后,回到家中的我们如何感受一份温馨与轻松呢,这就需要我们家居装饰中的家具以及墙面的颜色来调节。

具体方案

客厅

客厅用于接待宾客,以及平日的家中休闲。墙面最好选择白色,或淡雅的鹅**。配以有白、蓝、绿等清新色彩的风景画,给人以开阔,清爽放松的感觉。如喜爱欧式风格,可选用白色或黑色的铁艺,配以橘黄或淡蓝色的地毯。

卧室

卧室用于休息。墙面不要选择紫、红、蓝等深色,这些颜色会使我们的精神紧张,最好选用橘**的墙面,昏黄的台灯,给我们以温馨、浪漫的舒适之感。

书房

书房是安静之地,读书人也需要精神清醒,心无杂念。墙面选用天蓝色为宜,书架宜用木质棕色书架,如选用书柜,最好选择玻璃拉门木质框架的书架。再在桌旁配以清香淡雅的黄白两色花卉,映衬出书籍的神圣,烘托出浓郁的知识氛围。总的来说,书房建议为冷色调(即蓝色等),利于人们冷静思考。

人际之间吸引的最强烈形式。爱情与喜欢有3点不同:①爱情有较多的幻想;喜欢则不是由对他人的幻想唤起,而是由对他人的现实评价唤起;喜欢不像爱情那样狂热、激烈、迫切,始终比较平稳、宁静、客观。②喜欢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爱情却与许多相互冲突的情绪有联系。③爱情往往与性欲有关;而喜欢则不涉及这方面的需要。

有的社会心理学家曾设计了爱情量表和喜欢量表,用以测量个体间爱恋的程度和喜欢的程度。爱情量表的部分项目是:①如果我不能同他(她)永远在一起,我会感到苦恼;②对于任何事情我都会原谅他(她);③我觉得对于任何事情我都会信赖他(她)。喜欢量表的部分项目是:①我觉得他(她)非常好相处;②结识以后多数人对他(她)的反应是好的;③他(她)是我想成为的那种人。运用这两类量表,不仅可以大体反映个体间吸引是属于爱情还是喜欢,也可以反映爱恋和喜欢的程度。

20世纪70年代有的西方社会心理学者把爱情分为6种类型:①冲动爱情,又称浪漫爱情。受到对方直接而强烈的身体吸引,总是想到对方,总想尽可能多地与对方在一起,对对方的判断往往是不客观的。产生的条件是: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为个体提供真实的或虚构的爱恋对方的模式;有一个爱恋的对象;有自己情感的激发,而且理解这种情感是由爱恋对象所引起。对于这种爱情是否能长期保持,研究者的看法不甚一致。②自我中心爱情。爱情的个体并不希望被爱恋对象束缚,也不希望爱恋对象被自己束缚,把爱情看成是一系列挑战和解决难题,避免因承诺而造成负担。③依赖爱情。具有这种爱情的人常表现得焦虑不安、寝食不佳、妒忌心强烈,结局多为悲剧性。④实用性爱情。爱恋者寻找在个性、宗教信仰、兴趣、背景等条件方面相配的爱恋对象,希望一旦找到合适的爱恋对象,双方的感情能进一步发展。在由父母安排的婚姻中,这种爱情形式较为多见。⑤结伴爱情。不像冲动爱情或依赖爱情那样激动人心,双方开始时是朋友,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在一起工作,逐渐发展产生爱情。具有这种爱情关系的双方,即使后来分手了,可能仍然保持朋友关系。⑥利他爱情。一种典型的基督教爱情观念,带有忍耐性和仁爱色彩,不要求得到回报。这种爱情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难以做到。

爱情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一些文化人类学者的研究表明,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于爱情有不同的理解。爱恋双方是否幸福,并不取决于他们之间具有哪种爱情,而是取决于他们对爱情的理解是否一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292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