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的感动中国人物有哪些?

保护环境的感动中国人物有哪些?,第1张

1、张正祥

张正祥老人因为保护滇池,与利益集团斗争几十年,功劳不小,影响很大,获得了很多荣誉,包括国家级的荣誉奖章,也赢得了众多良知人士的支持和尊敬。

他的敌人,私商和贪官仇恨地称他为“张疯子”;爱戴他的人们却亲切的称呼他为“滇池卫士”,称呼他为张老师。他是滇池的守护神,滇池卫士张正祥。

2002年至2004年被全国新闻媒体评选为“英雄环保卫士”、2005年被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评选委员会评选为“中国十大民间环保杰出人物”;

2007年被中共昆明市委宣传部授予“昆明好人”称号、2009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2011年2月,走入国务院新闻办制作的国家形象片,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人物”。

2、马永顺

马永顺是全国著名的劳模;当国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时,他又成为远近闻名的植树英雄。

1933年,马永顺背井离乡“闯关东”,来到当时被称为“绿色监狱”的东北林区谋生;1948年东北解放后,马永顺来到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成为红旗下第一代林业工人 ;

1937年进东北林区当伐木工人;1982年退休后到1999年底,坚持17年造林不止,其间率领全家人,祖孙三代参与到植树造林的行动中,植树5万多棵。

1988年6月,马永顺荣获联合国颁发的全球环保500佳荣誉称号。1999年,在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后,他又获得全国十大绿化标兵称号。

3、田桂荣

作为一名来自河南省新乡县的农村妇女,田桂荣多年来兢兢业业,扎根环境保护第一线,以惊人的毅力和执着的信念在中国的环保事业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她是国际知名环保志愿者,是全亚洲惟一同时获得福特国际环保奖和美国格雷特曼两项大奖的获得者,受到了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曲格平,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等领导的接见,被联合国环境规划暑誉为中国“民间环保大使”。

4、廖晓义

廖晓义是知名民间环保事业倡导者和活动家,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创办人兼主任。

她曾自费拍摄电视片《地球的女儿》,1996—2001年中央电视台“环保时刻”专栏独立制片人。她是中国第一位获得有“诺贝尔环境奖”之称的“苏菲环境大奖”的民间环保人士,澳大利亚最高环境奖“班克西亚国际环境奖” 获得者。

廖晓义认为节约是最大的环保,而节约就是减少没有必要的消耗。在节约型社会讲话中,温家宝总理曾专门提到过“26度空调节能行动”,这个影响全国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就是廖晓义等人首先发起的。

廖晓义是我国环保事业的先行者、守望者,她以具体细微的角度,从身边小事实施环保大题,对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5、徐凯

徐凯同志为了优化村居环境,提高居民居住水平,亲自利用双休日对此赴外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随后,又结合该居实际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亲自组织了对小区路面硬化、电路、绿化、给排水、景观设计等方面地勘察。

白天,他走遍村居地角角落落,认真勘察;夜晚,他挑灯夜战,仔细查阅居民区各种管路设计图,摸清管路走向、铺设,精心设计。工作中,他提出并实施“以自治管理家园、以整治改善环境、

以服务凝聚民心、以文化陶冶情操”地工作思路,积极主动关注环保问题,热心环保事业,并在居民中广泛宣传环保知识,组织践行环保工作。

徐凯同志把广播、宣传栏作为绿色宣传地前沿阵地,定期举办各类环保知识专题讲座和组织居民观看环保纪录片,使广大群众明白环境与生产、生活地密切关系,深刻了解保护环境是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性。

《青山不墨》这部电视剧在播出之后口碑一直都是非常不错的,而这部剧当中也有很多的感人瞬间,我要讲述的就是一些精神方面的故事。电视剧当中的英雄在抗战时期也表现出了家国情怀,这是很多观众都非常想要看到的,所以才会有这么高的收视率。剧中的主角和配角在演技上都是一直在线的,这部电视剧也成为了爆款剧,人物的性格以及造型都是比较接地气的。在观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也是非常热血沸腾的,剧中每一个角色的性格也是比较鲜明的,尤其是局长会给人一种雷厉风行的感觉,而王胡子也比较豪横重义气。

这部电视剧也算是实地取景,身体呈现出来的效果没有太大的瑕疵,很多场景也都真实的还原了,剧中的马永祥这个角色也是真实存在的,原型人物是马永顺,也是劳动模范。马永顺的家庭是比较淳朴的,而马永顺也是砍树劳模和栽树英雄,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能够立即满足国家的需求。

剧中呈现出了新中国在成立之后,很多林业工人都在艰苦创业的一系列故事,也表现出了林业工人的良好精神,自强不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非常值得学习的。而且这些工人也用自己的热血谱写出了一段可气的篇章,这些劳动模范都是值得夸赞的,而演员们也完美的演绎出了角色的特点,很多观众也生出敬意。

在这部连续剧也是获得了一致好评,收视率也一直不断的在上升,虽然是一部年代剧,但是却有着很强的号召力,而且也能够让观众有代入感。这部电视剧讲述的主题内容也是非常真实的,电视剧当中有着很多的亮点,而且以生态文明为主题,也是非常引人注目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除了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爷爷的话

  放学了,我背着书包轻快地走出校门。学校门口,私家车又排起了长龙,不时的还有几辆不听话的电瓶车和自行车从人行道上飞过。还好,我家就在这条小马路的对面,我小心翼翼地朝左右看看,见没有过来的车辆,于是快步穿过马路,就像爷爷牵着我的手······

  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家就住在文海小学对面的金沙学府。爷爷每天早上送我上学、下午接我放学,风雨无阻。每每过马路时爷爷总是一脸严肃的牵着我的小手,反复对我说:“宝宝,要记住,过马路时要左右都看看,没有汽车开过来,才能穿过去,知道吗?”我的耳朵都听起了茧,其实学校门口就有值班老师在马路中间给我们“保驾护航”,可爷爷还是每天坚持接送我。

  二年级时,我们搬进新家,新家到学校要过两个红绿灯,每天早上坐妈妈的汽车跟爷爷说再见时,爷爷总是板着脸对我说;“放学后在校门口等爷爷,别乱跑”。放学路上,我坐在爷爷的自行车后座,一感到爷爷踏车的频率放慢下来时,就知道爷爷要开话了:“宝宝,红灯停,绿灯行,记住哦!”尽管我的耳朵又起了一层茧,但是爷爷还是每天都要跟我说一遍。

  后来公交车171开通了,在我执着的强求下,放学后我可以自己坐公交车回家了。我家小区门口的马路好宽好宽,每天放学坐公交车到十二号路口站,我总能看到爷爷在那里焦急地等着我。牵着爷爷的手,爷爷笑了,他拉着我过马路,又开始重复一句话:“宝宝,红灯停,绿灯行,我们这里偏,过马路时还要再左右都看看,没有汽车开过来,才能穿过去,知道吗?”这句话一直伴我到小学毕业,我耳朵上的茧不知又长了多少层。

  当爷爷知道我被采实录取的消息时不知道有多高兴,于是又唠叨开了:“学校那么远,你妈一早送你上学不安全,我们得租个房子。”大热的天,爷爷不知多少回跑到学校周围。“和谐家园要过一条大马路,一个人回家不安全;采荷小区要过秋涛路,那里又施工一个人回家不安全……。”精挑细选,爷爷的汗水不知道流了多少,总于露出了笑脸,说:“采荷东区虽然旧点,可是离学校只有一条小马路,我给你算过了,你从家出发到学校,不需要10分钟,既方便又安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00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