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听出一首歌的感情

怎样才能听出一首歌的感情,第1张

一般地说,音乐欣赏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阶段):

 第一个层次,官能的欣赏,这一层次的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动听,是比较肤浅的欣赏。在这样的欣赏中,音乐把他带入了一个幻想的境界,而他却可以对音乐作品本身没有多少理解。这种具有美感特征的官能欣赏,对许多人都会产生类似的感染力;

第二个层次,联想的欣赏,在这个层次或阶段中,欣赏者对音乐的作品渗入了主观的分析和理解,欣赏者对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欣赏者对音乐所表达的内容,努力地去感受和联想,逐步获得一定的理解;

 第三个层次,理智的欣赏,欣赏者不仅对音乐作品所体现出来的音乐形象有较深刻的理解,而且对于作品的主题思想、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乃至作者的创作动机、表现手法都有较丰富的认识,可以从整体上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和作品所要表达的丰富感情以及富有哲理性的思想内容。

扩展资料: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擅长于抒发情感、最能拨动人心弦的艺术形式,它借助声音这个媒介来真实地传达、表现和感受审美情感。音乐在传达和表现情感上,优于其他艺术形式,是因为它所采用的感性材料和审美形式——声音最合于情感的本性,最适宜表达情感。

或庄严肃穆,或热烈兴奋,或悲痛激愤,或缠绵细腻,或如泣如诉。

音乐可以更直接、更真实、更深刻地表达人的情感,音乐的表情性来自于音乐对人的有表情性因素的语言的模仿,人的语言用语音、声调、语流、节奏、语速等表情手段配合语义来表情达意,而音乐的音色、音调起伏、节奏速度等表现手段能起到与语言的表情手段同样的作用。

听这首曲子的听者所能进入其中的情感形象和生存体验之境界。任何一首乐曲所给予听者的东西,既不是引起了乐曲创作的特定的客观现实,也不是作品的特定的声音形式本身所具有的情感内容。严格地、准确地说来,音乐作品本身并不具有情感,情感只属于听者内心,只在听者的内心生活中发生。

1、拿到一首歌后,要学会看懂歌词里传达的基本感情,一般象声乐训练的课本,在歌名下面的一行,都会有对曲风、情感的简要分析,多看是有好处的。

2

2、勇敢去唱,这个才是最重要的,然后去多听听歌,多在家里放声歌唱,但是必须辨别出自己唱的是好听还是难听,尽量模仿明星的唱歌方式,唱歌没感情,是因为自己没带感情去唱,要是唱歌唱的很好的人,你放心,那人绝对不能像明星一样连唱很多首歌,最多5首歌就累的难受,因为他们就是很投入,去模仿歌手,因为每一个人自己的声音可能都不是好听的,而歌手的声音,是磨练加自己的声带发音很美,所以唱歌就不会比那些在KTV里唱歌的唱的很好的人累。

3

3、唱歌是客观的事情,要表达一首歌的情绪,歌手必须借助一定的技巧、功力,这些技巧、唱功都是歌客观要求的,也是歌手客观要具备的;而听歌从本质上说应该是主观的事情,自己的经历、情绪、审美情趣等如果正好和这首歌及歌手达到共鸣,自然就被感动,也就是说听歌的感受是很主观的。

4

4、唱得很费力,就是有感情;唱得很轻松,就是没感情。

5

5、唱歌的时候不要很盲目的只想把歌词和歌调唱好了就好了,你唱歌是就把自己融入里面,想想让你感动的事,什么样的歌就有什么样的情景。

6

6、有唱功才说明有了唱歌的基础,该抒发什么情怀用什么音色来表现,都能自如应用。也就是说唱功才是表达感情的基本能力,试想连五音都不准,曲作者的意图都没有表现出来,又怎么去感动人。

音乐是寓于声音的艺术,它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多种情绪反应和情感共鸣。音乐没有视觉形象,也没有明确的语义性,但它可以抒发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感受,可以描绘大自然中人和物的景色、形象以至某种意境,所以具有极其深刻的内涵。音乐欣赏的能力,与聆听者的知识和文化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艺术通过作曲—演绎—聆听这个“三位一体”的创作过程来完成,作为音乐聆听者,欲理解作品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必须先学会欣赏音乐的方法。美国著名作曲家和指挥家 A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What to Listen Music)一书中,把倾听音乐的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既美感阶段、表达阶段、纯音乐阶段。但实际上人们在倾听音乐时,这三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并不能把欣赏过程机械地分出阶段。但这样假设的阶段,却可以对倾听音乐的方式有个明确的概念。最简单的倾听音乐方法,是没有任何思维的纯为乐趣而倾听,也就是美感阶段。那可以是一种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乐中,一面做着别的工作,一面任由音乐的感染力将你带到一种无意识却又富有魅力的境界。音乐的四个要素都能激发人们的情绪,其感染力是极为强大的,所以美感阶段在音乐欣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带你进入联想的世界,使你得到安慰或解脱,但你不能让它成为一种习惯,因为音乐的价值不仅在于能给你以美感。只有采用有意识的倾听方式,才能得到音乐的真谛。倾听音乐需要了解音乐作品的涵义所在,这就是倾听音乐的第二阶段,既表达阶段。音乐的涵义是表达情感和情绪,音乐的材料是音,它不能像文字、绘画等艺术明白地表达悲或乐,作曲家通常不能用具体的言词来表达,也不能与某种明确的事物相联系,只能用声音的表情来引起人们的情绪,因此,在不同时间,每次重听的感觉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别。那种涵义构成了音乐作品的内容,使你激动,与你共鸣。所以音乐虽能以它的表现力使你产生情绪的想象与联想,或兴奋,或喜悦,或悲哀,或安详……但不必用具体言词去说明那涵义是什么。即使欣赏标题音乐,也不能过分拘泥,受标题的束缚,标题只是帮助想象力的发挥。音乐除了使人觉得愉快的声音和它所表达的感情之外,还存在音符和对音符的处理等形式,这就是倾听音乐的第三阶段,既纯音乐阶段。对于音乐素材,必须通过旋律、节奏、和声及音色以一定音乐曲式的原理组成一个作品,所以对一个聆听者来说,必须具有并加强自己对音乐素材及其发展情况的意识,懂得音乐曲式的原理,去追随作曲家的思路,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辨别主题,认清特征,随着音乐的变化和展开,进一步了解乐曲的全篇布局,这才是欣赏音乐的最高境界。当然,欣赏音乐不仅是倾听,还要有所想象和联想,倾听音乐重要的是理解音乐作品。理想的音乐欣赏者应是既能进入音乐又能超脱音乐的,就像作曲家那样,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具有主观和客观的态度,为它陶醉,对它批判,以积极的态度去聆听,否则就不能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01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