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体验?

患有双相情感障碍是什么体验?,第1张

感觉自己生活中就是两种人,很矛盾的感觉。

我是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大四,主修心理学。

我了解到这种心理障碍是在一年前的变态心理学专业课上,但我仔细回想这种情绪“低落—高涨”不断交替的感受,却是在10年前的初中生活中就已经出现。

那时我是班长,班主任给了我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可以想出好多点子并组织好多活动,喜欢与老师和身边的同学谈论各种事情。可是又会有一段时间,特别萎靡不振,害怕与人交流,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这种状态持续到大学。在更需要独立的环境下,问题暴露得更加明显:作息不规律、对各种事情拖延、难以应付期末考试、实习与开题报告,自卑感时常降临,有时甚至生活都快不能自理。当然也有亢奋的时候,冒出很多idea,做很多计划,向别人夸下海口等等。

两种状态下的我就像截然相反的两个人一样,一个自信满满,一个怯懦无能。我积极地向咨询中心的老师求助,我明白要悦纳自己,可是在抑郁状态下真的无法想象自己躁狂时是怎么看待世界的。

就在最近一段时间,我决定配合药物治疗。伴随了一个寒假的坚持服药和自我观察,真的觉得,尽早去面对和主动求治永远是不会错的,我依然在路上。

躁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如何影响一个人?

躁狂抑郁症又称躁郁症,医学上现称为双相障碍,是指一类既有躁狂或轻躁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精神障碍。抑郁+躁狂=躁郁症,常见的躁狂抑郁症包括:双相障碍型(轻躁狂重抑郁)、双相障碍I型(抑郁躁狂都重)、环性心境障碍(抑郁躁狂都轻)和其它类型。

对感受的影响

躁狂发作时:情绪高涨,异常地愉快,伴有无视社会规范,狂妄自大,缺乏抑制力,极端消费、鲁莽驾驶等,易激惹常发表充满敌意的评论,更易诅咒发誓或长篇大论。

抑郁发作时:情绪低落、异常悲伤、兴趣减少、活动减少、思维行为迟滞、精力差。严重时会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产生轻生念头。

对行为的影响

躁狂症:会扰乱心境、睡眠、干扰认知和行为,容易做出破坏性、危险性的突发性行为。

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减退。

对身体的影响

躁狂症:由于活动多,体力过度消耗睡眠需求减少,患者出现体重下降。甚至虚脱、衰竭,而通常患者对疾病缺乏自知力。

抑郁症:睡眠障碍、乏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躯体不适等(如: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也可能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失调。

躁郁症的症状是非常强烈的,对人的工作、生活的影响都会比较大。此外躁狂抑郁症还可能合并有焦虑及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病情复杂多变,要及时就医、控制症状,一起加油。

双相障碍分多重类型。

在学习神经症抑郁症的动力学分析时我关注了到了这其中最容易混淆,更复杂,医学上也更容易误诊的双相情感障碍,于是分别对抑郁和双相做了更多功课。

目前我自己的观点是:抑郁症可以尽量治疗,双相要尽量控制症状(并非不治疗)。

以下部分是我在探索过程里遭遇到双相时候的具体感受。

抑郁痛苦吗?我觉得抑郁的痛苦其实不亚于双相。如果你对抑郁症有所了解,可以从这个量级上去理解双相的痛苦。

1、由双相引起的人际压力和信任危机

――别激动,激动就是你有病。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从字面意思看很好理解。有抑郁又有狂躁。从目前接受度而言,大家并不太了解双相情感障碍。所以哪怕患者本身承受了巨大精神痛苦,自己也很难知道自己是因为这个“病”。

这个例子就是我父亲。

他基本上大半辈子都被贴上“脾气暴躁”性格“急躁”的标签。但是在我母亲眼里,父亲又是一个善良的,温和的,有爱心的人。

就是这么矛盾。当人们去评价一个双向患者,往往有着极其冲突的描述。人们往往把这种性质归结为人格和性格,却基本没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疾病症状。

所以痛苦的点在哪?

和性格本身相比,他们内心里有一种巨大的自我怀疑和难以对自己形成客观正面的自我认知。

这简直太可怕了。

你不知道你是谁。A说你霸道,b说你暴躁,c说你不成熟冲动,d说你有才。

可你心里对你自己的认识并非这些。

你一边自我怀疑,一边又不得不接受现实给你的铁证如山的反馈。

另一个角度叫信任危机。刚有讲到,双相有时候被认为是性格问题。比如说在狂躁期过分自信,思路飞跃,甚至会因为过分表达显得过于跋扈,容易祸从口出,暗地里会得罪谁根本不知道。

但是,关键是,双相情感障碍的人有可能自己就是个内向性格的人。

可能他的舒适区就是一个人舒服的待着。但是狂躁期间他总是控制不住的有表达的能力和欲望。(这跟很多艺术大师也有相似之处)。

久而久之,人们无法对你有一个定向的认识。

所以很多时候哪怕一个双相患者确实非常有才干。但是由于在抑郁期又表现的过于内缩,人们的眼里认为是不靠谱的,不稳定的,不可信赖的。

谁愿意成为一个别人眼中无法信赖的人?

难道得了双相自己就要放弃对自我的期望吗?

这种行为和自我的巨大矛盾,以及因此造成的人际危机和压力,会长久的折磨一个双向患者。

严格来讲这是社会功能受到损害的。这是人在世上的立足之本。

这叫人焦虑和不安。

2、单向的抑郁和狂躁痛苦体验。

――冰与火之歌,并不令人愉悦。

抑郁是痛苦的,狂躁同样是痛苦的。抑郁期的时候基本就是抑郁症的典型表现。失去兴趣,空虚感,无价值感,自责,懊悔,过分自我剖析,没有食欲或者睡眠障碍。

狂躁时候就是狂躁症的典型表现。脑袋像过电一样的思路飞跃,想写的感觉永远写不完,想倾诉,想喝酒,想做爱,想飙车,想蹦极,想自己成为世界最可爱的人。

从我对父亲的观察而言,狂躁期间人的攻击性比较大。

每个人的表现各有不同。

在我父亲的躁狂阶段,我是家里的主要火力承担者(那段时间是我的青春期,who怕who啊!)

在此不再累述。

大部分双相的人是两种情况有比例上的区别,有的抑郁时候多,有的躁狂时候多。

抑郁期间会陷入长久的思考。行动力瘫痪。等到狂躁期经常要努力回忆我思考过什么,哪里想做的没有做,用狂躁期的行动力去弥补抑郁的拖延。

狂躁期期间非常容易暴怒。会提示离最近的人不要理自己。也不要关心。

就这样把自己关进一个自己想象中的笼子里。

有点艺术天分的,画个画,做个谱,一两天不睡也不会困。有时也会写一些文字,但可能太消耗脑力,经常越写越痛苦,一种恨不得拿十个脑袋和手同时工作的那种抒发感 像压不住的火山 。

虽然心灵的痛苦通过这种消耗可以抵消一些,但是换来的是长期的内分泌失调和黑眼圈。

别说抑郁症,狂躁症,双相,单把睡眠障碍送给一个人,就接近摧毁。从这个角度而言,双相就是一个十足的勇士。

在人群里的双相,可能被认为太阴郁,性格内向,也有可能认为太外向,自信过人。

但很少有人看到双相真实存在的另一部分,更难说被理解。

上帝给抑郁症(躁狂症)开了一个玩笑,买一送一。

3、抑郁和狂躁两极切换的巨大心灵创伤。

――蹦极之时,周围没有安全绳。

这种切换接近断崖式的极端。双相越严重,切换的频率就越快。

可能昨天你还跟同事和客户在一起嗨歌逛吧,展示你商业上的宏图大略和营销的鸡贼九九,晚上回到家突然感觉我今天的表现真的非常的傻x,进而你开始陷入自我谴责和讨伐,甚至曾经骄傲的一切都成为你的羞耻感的来源。

和精神分裂不同的是,你可以回忆起之前的各种细节,你确定都是你说的和你做的,但此刻,你笃定的东西突然有一种崩塌碎裂的感觉,这种感觉绑架了你。所有的体会都变了。

这种断崖式的体会让人有一种崩溃的痛苦。

如果崩溃发生在抑郁期,加重抑郁思维你会更加否认自己的价值,陷入意志瘫痪。如果发生在狂躁期,你想发脾气扔东西原地爆炸。

冰火两重天。

炼钢也不过如此了。

只是普通人而已,却因为双相,要过上长久的炼狱般的心灵折磨和自我消耗。

一、什么事双向情感障碍:

双向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类型,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情绪的跷跷板”,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

躁狂症的特征是兴奋的、激动的、乐观的、情感高张,抑郁型恰恰是另一极端、其特点是忧郁的、悲观的、沉静的、情感低落的。 因二者可交替发病,故该病又称循环性精神病。

全程中,有的以躁狂型为主,有的以忧郁型为著,一个阶段化悲为喜,一个阶段又转喜为忧。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

二、双向情感障碍症的危害:

1、偏头痛:躁狂抑郁症患者得偏头痛的机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尤其对于低收入人群,并以女性和躁狂抑郁症型更为多见。

2、多发性硬化: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事实表明至少10%的多发性硬化患者被确定同时患有燥狂性抑郁症。并且医学表明,躁狂抑郁症的产生与多发性硬化所致的神经损伤有关。

3、哮喘:据有关资料统计,终身患有哮喘的人群较普通人群患躁狂郁症的危险多出5倍。相应地,躁狂抑郁症人群的哮喘患病率也显著高于普通人群。

4、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躁狂抑郁症患者较无病患者发生多种致死性心脏事件的相对危险性高。其中包括心律失常病、卒中患病率、高血压患病率和外周血管疾病患病率。

5、行为失控:有的狂躁抑郁症病人也可以以易激惹的情绪为主,尤其当有人指责他的狂妄自大或不切实际的想法时大发雷霆,严重听不得一点反对意见;还可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从而行为失控,事后后悔不已。

6、自杀:自杀行为在自杀患者中,大部分抑郁症患者有自杀观念,15%的抑郁症病人最终是自杀死亡的。狂躁型抑郁症是抑郁症的一种类型,仍然有自杀的行为出现。

三、双向情感障碍症和双重性格的区别

双重性格是指正常人在相同时刻存在两种(或更多)的思维方式,其中,各种思维的运转和决策不受其他思维方式的干扰和影响,完全独立运行

1、本质不同

双向情感障碍症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

双重性格是在同一时刻存在两个不同的思维方式。

2病因不同

双向情感障碍症病因未明,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诸多方面因素参与其发病过程

双重性格由不良的外环境和不良教育所造成

扩展资料

1、随访研究发现,经药物治疗已康复的患者在停药后的1年内复发率较高,且双相障碍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相抑郁障碍,分别为40%和30%。服用锂盐预防性治疗,可有效防止躁狂或抑郁的复发。

2、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

-双向障碍

-双重性格

会很累,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发病,感觉自己生活中就是两种人,很矛盾的感觉。

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比起单一的抑郁症和癫狂,情商更高,而且拥有更完美的自我欺骗性能力。只要他开心,就能马上让别人幸福。只要他高兴,他就能在短时间内表达强烈的感情,让别人完全感受得到。

这样在爱的初期就容易获得对方的热情,在爱的过程中也容易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但是,时间不长,甚至可以说很短。双相情感障碍是指,患者患上忧郁症后,无法控制自己,从而导致忧郁症横行霸道。

感情是反复的,精神上的拷问是激烈的,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不会经历的。洪水、野兽等的忧郁症的感情被一扫而光,这些都自给自足,看不见别人。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双相障碍,是指患者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情感障碍(心境障碍)。

双相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双相障碍患病率1%~3%,发病年龄高峰期15~19岁,首次多为抑郁发作,常一至数次抑郁发作后再出现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中国既往的研究(1993年)显示发病率在0083%,不到01%,发病率比国外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16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