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元《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片段

朱立元《庞德的意象主义诗论》片段,第1张

“1对于所写之‘物’,不论是主观的或客观的,要用直接处理的方法。2决不使用任何对表达没有作用的字。3关于韵律:按照富有音乐性的词句的先后关联,而不是按照一架节拍器的节拍来写诗。”这三原则后来被称为“意象主义宣言”。

2、首先,意象主义独创的核心范畴是“意象”。对意象的阐释,集中体现了庞德的诗学主张。庞德说过:“一个意象是在瞬息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按:亦译“情结”)。”这个定义包含着意象结构的内外两个层面,内层是“意”,是诗人主体理性与感情的复合或“情结”,外层则是“象”,是一种形象的“呈现”,两层缺一不可。

3、先说内层。庞德接受了表现主义的某些观点,把诗看成主要是思想感情的表现,特别是感情的表现。他说过,“诗歌是极大感情价值的表述”,诗歌“致力于传达精练的感情”,“给予我们人类情感的方程式”,反过来,也可以说“情感是形式的组织者”,诗的韵律、节奏等形式是靠感情组织起来的。!

当然,他并不只关注感情,也关注思想(理性)的表达,他不止一次地提到艺术给人们提供有关“人性”和“思想”的“资料”。他说,“艺术给予我们有关心理学的资料,有关人的内心,有关人的思想与其情感之比等等的人的资料”;他甚至直截了当地提出文学“必须要求‘任何一种或每一种’思想、主张都达到明晰与生动……维持思想内容本身的健康”。可见,庞德关于诗的内在方面,强调的是主体思想或理性与感情的交融、结合的“情结”或“复合体”,这也可以说是意象之“意”。

4、再说外层。对于“象”的要求,庞德倾向于提倡一种精确描写物象的主张,使表达思想感情的内外在形象精确地符合于生活实际。他认为优秀的艺术应是“精确的艺术”,“拙劣艺术是不精确的艺术,是制造假报告的艺术”,甚至明确提出“一门艺术的检验标准是它的精确性”。因此,“凡妨碍或模糊法则的明确规定或冲动的精确表达的一切传统陈规都应当打破”;即便是诗歌韵律也应当追求“与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及感情的各种细微差别完全相称的韵律”,使韵律也能精确地表达相应的感情。

庞德对诗歌形象的要求是在描写外物或表达内心两方面都要达到高度的精确和真实。这简直有点像现实主义的主张,所以韦勒克有理由说庞德是“一个天真的现实主义者”,他“鼓吹的是精确再现现实的现实主义的翻版”。

5、正是意象“这种‘复合体’的突然呈现给人以突然解放的感觉;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的感觉,一种我们在面对最伟大的艺术品时经受到的突然长大了的感觉”。这种感觉来自意与象的和谐结合,内在思想感情与外在形象和形式(包括韵律)等的和谐结合,在这种和谐交融中,创作和接受主体就能获得审美自由和解放的感觉。所以,对庞德来说,完成诗歌意象,就是登上了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他甚至说:“一生中能描述一个意象,要比写出连篇累牍的作品好。”

6、他认为好诗要形成意象,须避免抽象,努力使抽象与具体结合起来,注意运用自然事物作适当的象征;如能用合适的自然事物精确地象征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能形成好的诗歌意象;而且,要象征得自然,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在语言运用上要尽量精练,“不要用多余的字句和不能说明任何东西的形容词”;在韵律安排上,“韵律结构不应当损害语言的形成,或其自然声响,或涵义”,庞德并要求诗人在处理“这一同音乐完全相对应的部分时,要表现得像一位音乐家”,使诗更富有音乐性。

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突变。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节奏变化为事物发展本原,艺术美之灵魂。相对论变化的结果。韵律:

1、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引证:叶圣陶《游了三个湖》,:“听湖波拍岸,挺单调,可是有韵律。”

2、指某些物体运动的均匀的节律。叶圣陶《倪焕之》十五:“她的肩背有韵律地波动着。”

扩展资料:

节奏的例子:具体的阶段性变化例子有:如音乐快慢激烈缓柔、美术韵律、文学作品铺垫高潮结尾等人文生活类有:秋千荡漾、工作快慢、生活效率、封建社会的王朝更替、资本主义的高效等自然界类:山川起伏跌宕、动植物生活规律、生老病死、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公转自转等另也可解释为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进行的完整运动形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一、意思不同

节奏是自然、社会和人的活动中一种与韵律结伴而行的有规律的突变。节奏变化为事物发展本原,艺术美之灵魂,相对论变化的结果。

韵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

二、用法不同

节奏用反复,对应等形式把各种变化因素加以组织,构成前后连贯的有序整体(即节奏),是抒情性作品的重要表现手段。节奏不仅限于声音层面,景物的运动和情感的运动也会形成节奏。

节奏只是“律”,比如古诗中,平平仄仄平再加上语速就成为“律”。而韵是押韵,和节奏没有关系。

三、范围

韵律并不只存于音乐中,也存在于其它的艺术媒介中,如舞蹈、美术、建筑、摄影、艺术体操和一些体育项目等等。韵律是构成系统的诸元素形成系统重复的一种属性,也是使一系列大体上并不相连贯的感受获得规律化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而且由于这种对规律性的潜在追求与把握,使人们往往将音乐与建筑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联系在一起。

越来越多的人对虞书哥的失血以及阅读更加感兴趣,当然在阅读诗歌过后,也都希望自己能够通过书写诗歌来表达自身的心境,但是书写诗歌的过程当中会更加注重意境和韵律之间的平衡,也让初学者非常的困惑。其实诗歌最重要的便是意境的表达,其中孕育也是为了能够让诗歌本身看起来更加有节奏感,所以最先表达出自己想所要表达的意境,再去考虑韵律本身所需要的节奏。

最先注重心境的表达

其实诗歌本身在表达的过程当中,就是为了能够让读者更加了解作者本身所想要表达的心境,对于诗歌来说,由于题材简单,所以在表达的过程当中只有更加用力的情感发挥,才能够让读者本身更加了解诗作本身想所要表达出来的韵味。当然,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想要尝试写作诗歌的人都需要注重心境的表达以及意境的表达,这样的表达才能够让诗歌本身更加吸引人。

韵律能够让诗歌更加有节奏

其实我们所阅读过一些著名的诗歌,本身都有着非常明确的韵律,当然这样的韵律并不是我们某一段时间便可以练就的。所以,在练习诗歌写作的过程当中,韵律虽然更加重要,但是也并不是必不可少,只有让自己对于意境表达足够通透,才能够让自己再去思考韵律的节奏,毕竟韵律本身表达相对困难,对于初学者或者想要尝试的人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

诗歌的表达不同于文章的表达,其难度让很多人都望而却步,但是相信每一个想要用诗歌表达自己意境以及心境的人,都是希望能够让自己的写作更加突出,同时更加想要表达自己所想要展示的意境以及感情。

问题一:什么是韵律活动 地球的大气, 好比一个大型的乐队, 风、云、雨、雪、雷、电、雾、霜, 就好像这个乐队演奏出音色丰富的乐章。许多研究工作表明, 在各种物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大气演奏的这部大型乐章, 也表现出有一定的“节奏感”。

就是说,某种天气过程, 某个时刻表现得比较明显, 在一定条件下, 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又重新明显起来, 或因季节不同而以其它形式表现出来, 就像乐曲里的节拍一样, 表面上看不出它们之间直接的演变关系, 实际上却是有一定的联系。气候学中把这种大气中存在的内在的联系就叫大气的韵律活动。

现在, 许多气象学家正在对大气的韵律活动和它的成因进行深入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成果, 对于长期天气预报工作的开展, 无疑是有很大好处的。

例如 有句俗话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就是某种大气韵律的表现

问题二:组织韵律活动教案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英国课程学家劳顿认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有三个:教学思想的变化、教学内容的变化以及教学技术的变化,而关键在于教师教学技术的跟进。 对瑞吉欧教育来说,教师的角色既不是母亲、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伴,而是“以专业的眼光赋予学习者和学习以价值的人”(霍钦斯语)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够投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注重教育的细节,使之成为课堂的闪光点,是教师教育智慧与教学能力的体现。有些细节看似信手拈来,实陈上是匠心独运,他的背后闪烁着教学理念与教学智慧的光芒。让我们用智慧预约一些细节,预约一些精彩,带给孩子更多的快乐与成长。

一、音乐教材选择与处理的智慧

智慧1:分析音乐的特点与变化并巧妙运用

独特的眼光就是一种智慧以《兄弟们》为例,看音乐的特点与动作设计音乐是-rABACAD的回旋曲式,A段音乐比较流畅,适合围成一个圈跳优美的动作;B、C、D段音乐都是鼓点,节奏不同。(打的是即兴的节奏)不同节奏能力的幼儿可以如何调整?

智慧2:预见幼儿的学习困难并巧妙处理

例1:《小瓢虫飞》音乐的处理。速度上的变化、加上两拍子的反应时

例2:《欢沁》音乐的编辑。根据小班幼儿对节奏感知的发展水平,音乐的特点是节奏清晰、工整、速度适中,乐曲共四句,每一乐句八拍,但是感知最后一拍始终感到困难。

第一次调整:在音乐最后一拍加上“叽叽叽”。幼儿的问题与困难:幼儿基本是等到“叽叽叽”念完后才跟念,难以主动感受音乐。第二次调整:在每一乐句第七拍时加上火车叫“呜”,幼儿很快就能跟上音乐节奏。

二、引导幼儿与音乐共鸣的智慧

智慧1:筛选的智慧

一首音乐名曲中往往蕴含许多丰富的信息,但不是都要让孩子全盘感受,教师需要在活动前进行筛选,选取最有特色、最易被幼儿感知、最符合幼儿需要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教学的重点)《野蜂飞舞》:音乐紧张的情绪;大黄蜂在空中飞舞的故事;一群;《惊愕交响曲》:音乐中的重音,以及前后段落的比较。《蜗牛与黄鹂鸟》:感受台湾儿童歌曲中的文化元素。《小白船》音乐在托班与大班均可以用,但是重点不同。

智慧2:搭桥的智慧:教师要在欣赏活动中选取合适的策略建构起“作品”、“教师理解”与“幼儿理解”三者之间的桥梁。如果三者间没有建立恰如其分的联系,音乐欣赏就会失去它的意义。

多通道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立体、全方位地感知。听觉、视觉、运动觉都能调动起来。

最后一遍,一定要用适宜的方式引导幼儿表达对作品的理解:幼儿表达作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选择最合适的方式,使活动收到最好的效果。《野蜂飞舞渗:引导幼儿用线条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狮王进行曲》:加入语言,帮助幼儿很快理解狮王威猛的形象。《快乐舞会》:语言的巧妙运用《种子托比的故事》:教师语言、动作、动画、吹画的运用《编制梦想》、《时钟》:体态动作的巧妙运用

三、语言提问与引导的智慧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互动活动。西方学者德加默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教师准确、恰当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进入积极状态。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同教学效率的高低息息相关。因此,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就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与质量。

误区:不少教师将集体性提问等同于启发式提问,他们认为,提问越多就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

智慧1:>>

问题三:韵律活动的名词解释 韵律活动是能够使人获得全面发展机会的重要社会实践领域之一。音乐教育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使所有教师和儿童在实际参与音乐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积极有效的发展。

问题四:音乐活动和歌唱活动,韵律活动有什么区别吗 朋友,这个曲子是动漫《妖精的尾巴》里的插曲,你去百度上或酷狗,酷我上输“妖精的尾巴”,很快就找到了。。。。

问题五:如何开展小班韵律活动 音乐是表情达意的艺术,儿童恰恰具有喜形于色、感情外露的特点。幼儿由于自身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口语表达有时难以表现及渲泄情感,而相比之下音乐中强烈的情绪对比、鲜明的描写能够完成抒发幼儿内心的感受。幼儿发自内心地喜欢音乐,常常情不自禁地随音乐手舞足蹈。小班初期幼儿处在分离焦虑期,处在“断奶”阶段的孩子对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常产生“抗拒”反应,但各种活动中音乐活动却能让幼儿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怎样把握好音乐活动的独特优势,在小班初期开展好音乐活动呢?  1合理掌握小班初期典型的年龄特征 天真活泼的儿童对音乐天然的热爱和向往帮助我确定了这样的信念:每个儿童都需要音乐,每个儿童都有接受音乐的愿望和要求。教师在进行活动时如果不考虑幼儿刚入园的特殊期,很可能让幼儿“触景生情”。面对这群哭闹的孩子,做教师的任务要学会让音乐起到它稳定情绪的作用,让幼儿在无助中产生对音乐的依赖,进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根据多年的实践证明,幼儿入园初期都有或多或少的“恋母”、“依赖”等情节。所以,对那些容易让幼儿“触景生情”的歌曲尽量放到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记得刚从事幼教工作时我便担任了小班音乐教学。按教学计划,入园第二周我教唱了《妈妈的眼睛》。歌中唱到:“妈妈的眼睛像镜子,镜中有你,镜中有我,妈妈的眼晴像星星”教唱过程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仅仅范唱了一遍,孩子们却张大了嘴巴:“妈妈找妈妈妈妈”的哭闹起来。由此可见,教师要学会归纳总结,善于发现幼儿的某些特点,对一些容易拉开自己和幼儿之间感情的歌曲要忌讳。对一些培养师幼感受情及师幼互动的唱歌、舞蹈要提前进行。如唱《老师好》、《早上好》、《我爱幼儿园》等到能够达到缓和师幼感情的目的,这些可放在前期进行。律动《宝宝听音乐》、《娃娃学跳舞》、《小小指挥家》、《宝宝学拍手》等能让老师和幼儿一会拍手,一会搭肩,一会又拉手转圈圈儿,不觉中幼儿从良好的氛围中忘记了“找妈妈”、“唤奶奶”。 2创设良好的音乐环境 对幼儿音乐艺术的培养,首先要给孩子一个有音乐的环境,是发展才能的重要条件。教师要引导孩子多听音乐,提供多听音乐的机会及保证充足的时间。听音乐跟幼儿说话时引导他多注意成人的发音一样,是基础而重要的第一步。只有听多了,看多了,幼儿才会懂得欣赏、体会音乐的情感,才会有逐渐想唱歌,并把歌唱好的愿望。多听音乐可以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气氛和情绪,使孩子吃得香甜、玩得愉快、睡得舒服,并可以利用孩子无意识记忆的特点,在头脑中积累美好的音乐印象,以培养孩子的音乐素养。还可以配合孩子一天的生活活动来进行音乐熏陶。早晨幼儿入园时可为幼儿播放一些轻快的童谣及联唱歌曲。如《赛船》、《儿童团歌》、《好朋友来了》、《小小画家》等,建国以后的《好老师》、《拔萝卜》、《找朋友》、《丢手绢》、《滴哩滴哩》等幼儿较熟悉,易于接受、投入进去。而进餐时旋律舒缓的古典音乐更能让幼儿愉快地进食。适宜的民曲有《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二泉映月》、《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欣赏时间要随机掌握,如果时餐前幼儿进行的是户外活动,欣赏乐曲的时间要提前进行,这样会帮助幼儿的情绪尽早稳定,暴食现象也会相对的避免。幼儿睡觉前也要注意让幼儿多听乐曲,如睡觉前要播放些催眠曲,睡觉时尽量将声音放低,大部分幼儿入眠后停止播放。 以上只是让幼儿在无意间感受和欣赏音乐,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西洋乐在小班初期同样值得欣赏。欣赏时如果教师合理地引导,一定会为培养和发现幼儿的音乐才能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较为偏爱的曲子有圣桑的《动物狂>>

问题六: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韵律活动就是指幼儿随音乐而进行的什么身体动作 活动目标:

1 幼儿在学习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跟随音乐进行打击乐演奏。

2 认识打击乐器锣,并学习其敲击方法。

3 知道演奏时看教师的指挥并合拍地与周伴进行打击乐活动。

活动准备:

1 圆舞板、铃鼓、沙锤、锣各若干处。

2 幼儿用书、教学挂图、CD

活动过程:

1 幼儿学唱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

(1) 幼儿欣赏《太阳出来喜洋洋》的歌曲录音,完整感受歌曲的风格。

(2) 幼儿在背景图的帮助下初步学唱歌曲。

(3) 着重练习衬词对唱法。

(4) 幼儿继续学唱歌曲,着重练习分组对唱。

2 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节奏。

(1) 教师引导幼儿边分组对唱边按节奏拍手。

(2) 教师引导幼儿用动作来区别歌词与衬词。

3 出示图谱,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练习身体的动作。

4 教师指挥幼儿分声部练习用打击乐器演奏。

问题七:中班谢谢你好韵律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煮面条的基础上,发挥想像,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表现。

2、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以及明显的节奏变化,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大胆运用丰富、有趣的动作来表现,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欢乐。

活动准备:录象带、磁带、各色皱纹纸、四快圆纸板、铺有地毯的活动室

活动过程:

一 、引入部分:看录象,观察煮面的过程。

二、基本部分:

(一 )肢体动作的想象和表现:

1、没下锅的面条是怎 么 样的呢?(硬硬的、直直的)

2、煮好的面条有是什么样的呢?(弯曲、软软的)鼓励幼儿尝试肢体弯曲的各种方式,引导幼儿用身体柔软无力,放松关节来表现。

3、面条下锅后怎样一点一点变软的呢?引导幼儿表现身体及四肢波浪、肢体缠绕、翻滚、转圈。

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用肢体动作完整表现煮面的过程。

(二)乐曲的想像和表现:

1、完整欣赏乐曲。

2、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节奏变化。

3、鼓励幼儿根据音乐节奏表现动作,对于大胆、独特的动作给予评价、模仿改进,教师提供必要的示范。

4、集体表演,充分感受表演的欢乐。

(三 )结束部分

放松游戏: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盛面了。游戏结束老师和幼儿一起收拾活动场地。

问题八:如何开展有效韵律活动 创设意境,提高歌曲表达力如何培养幼儿对歌曲的表达力呢?1、讲述故事,引发兴趣歌词,是音乐的一种文学形式,虽词语不多、篇幅短小,但却是幼儿与歌曲接触的第一步,歌词中所描绘的人物、情节、语言、动作对幼儿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幼儿园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朗读和理解词义的能力,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条文式的灌输,对他们来讲则会由于抽象而失去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通常把歌词变化为孩子们爱听的小故事,作为教授新歌的导语,或者以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用生动的语言向他们讲解。如歌曲《小乌鸦爱妈妈》,我就是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将歌曲通过角色对话演唱出来的------这样,孩子们在听故事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对歌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随之高涨。2、范唱感染,激发欲望每首歌都有各自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和情感,他们或高亢、或低沉、或欢快、或抒情,如何让幼儿感知这一切呢?这时就需要教师按照歌曲的情感要求、风格特点进行有感情的范唱。例如在歌曲《炒萝卜》这节课,我进行了两次范唱。第一次范唱是清唱并借助于动作,让幼儿感知歌曲的美妙、欢快活泼及有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23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