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支蜡烛在静静燃烧,101束烛光在闪闪发亮,在这被烛光照亮的大地上,曾经孕育了一位文学巨匠。从1904年到今天,他洞察了一个世纪的世相人心;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五四”的血在他的身上奔流了80多年……他是中国社会命运的见证人,一个寻梦者、清醒者、反思者、批判者……一位可亲可敬的世纪老人,随着10月17日的到来,似乎一切的褒贬都如风过峡谷,惟留绝世之声。然而我们不会忘记他——巴金老先生,曾几度感动中国,感动全世界!
先生曾在《文学生活五十年》中写到:“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年,每个人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我从小就喜欢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他们消遣,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寻找出路!”
就是这样一位不是为写作而写作的作家,带给了我们每一代人一个有激情有价值的青春;带给了我们每一代人希望,勇气和力量……
初次接触老先生的作品并不是在一个多么成熟的年龄,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他的《随想录》。当然大多是无法读懂的,所以对于仅少明白的几篇,记忆是不敢模糊的。时隔几年,已经读了很多老先生的小说,感动、启发自不必多说,然而令我吃惊的却是当初读《随想录》时的成就感和一点一滴的感悟,还是没有丝毫褪色。
读《谈<望乡>》的时候,一连看了好几遍,从最初的懵懂到最终的感叹,让我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这位慈祥的老人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对下一代人的关爱。尽管我不属于看《望乡》的年代,但从兄长那里传递来的震撼依然不减。无论当时社会给八十年代的青年怎样的误解,怎样的不屑,然而令他们庆幸的就是还有这样博爱的老人支撑着他病痛的身体为他们辩解,给他们信心……而令这位老人的期望和关爱承接到了我们九十年代的青年人身上,我们同样不会甘心放在温室里来培养、来保护,我们亦然会如我们的兄长建设祖国,完成使命!
冰心先生称巴金是“一位最可爱最可佩的作家”,而可佩之处就是他对恋爱加婚姻的态度的严肃专一……我想这点在《怀念萧珊》中有最有力的证明。字字动情,句句感人,每位读者都逃脱不了泪流满面的结局……
101支蜡烛的生命在随着时间的流逝不停地缩短,它们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尽管一生短暂,却留给了世人温暖与光亮,就像《随想录》带给了我们希望和勇气,就像巴金老先生,斯人已逝,却留有余香!
《家》读后感
一个具有时代性的作品。讲述一个出生在旧社会大家庭的青年,在社会动荡的年代,在封建礼教土崩瓦解的时代觉醒了。看到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压抑,杀人的礼教。鲜活的,青年的生命,做了毫无价值的牺牲品。而一种麻木、忍耐、怯懦、退让加上封建的卫道,却仍在绞杀更多鲜活的生命。青年终于忍无可忍,愤而出走了,成个这个家庭的叛徒。
距离那个时代远了,不读书,那都是些无法想见的故事。我现在只是隐约记得小时候,时常听到要破除封建迷信的话。至于封建迷信,只以为是一些不好的东西,大概跟狐仙有关的,至于是否一定要破除,到从来没想过。《红楼梦》有不少人说是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可我怀疑作者是否有这么高的思想素质。他只是作为一个小说家,把他一生的富贵和辛酸写在纸上。至于抨击封建礼教,反抗封建思想,我想曹雪芹不会的,那些只是后人的评说。即便书中确有这样的影子,那也不是因为这个目的;即便是有这个想法,也不会这么清晰明确和坚决。可《家》却是为了反抗而写的一部书。
巴金本来就生在一个反抗的年代。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牺牲的何止几代人。历史的车轮碾过,辙子里满是浆血。礼教造成的悲剧又何止几桩,万千的人在其中受苦,却又令人惊异地维护和宣扬着这种礼教。鲁迅是一针见血的,“满纸的仁义道德”只看见“吃人、吃人”,吃人的人也终将被人吃。但我还是惊讶,几千年一直都是这样,谈不上反抗。曹雪芹不是真正的反抗。真正的反抗是在帝国轰然倒塌,思潮开始涌入麻木的中国,从一批不肯简单地上吊作牺牲品的人开始。巴金生在一个反抗的年代,他写的这部小说就是为了反抗。
这本书我不敢说他写的很好。但题材是很好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尤其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会产生怎样惊人的效果!可想而知,会掀起一个潮流,激励一代青年,点亮一代人的思想,所以说这个作品属于那个时代。现在读起来,是一种遥感了,毕竟在他们的努力下,时代变了。
风流云散
○鲍尔吉·原野
南风里有青草的香味
�
黑黝黝的灌木丛冒出一层暗绿的芽苞,横竖都成行,像一封信,密密麻麻的字写在灌木的手心里。�
叶苞攥在灌木的手心里,掰也掰不开,除非春天真的来临。�
春天与人间的通信,字迹是绿色的。在柳树那里,枝条边写边蘸浮雾袅然的池水,不然,字迹绿得不深。�
在这封信里也有插图--当苏醒过来的土地写信写得手腕已经酸了的时候,就随手涂画。�
插图是树上的花。�
杏树把花朵高高举在头顶,这是对节令最沉挚的感激也是对天的膜拜。�
天也许在春季才睁眼俯瞰下界,那么杏树赶紧举起花朵,一个春天也不敢放下。春天看到了杏花,就会如约而来,蜜蜂与蝴蝶都如约而来。�
这时,人们相信,天和地都如此诚实。�
当灌木写信的时候,春天会为此感动得流泪,泪水被风飘成雨丝,把灌木的信笺打湿了,字迹洇染之后,整个信都绿成一片。�
因而春天始终没看清灌木的信,她安慰自己:明年还能看到。�
蚂蚁认为是它把春天惊醒了--在蚂蚁纷沓的足迹下,草叶探出头来观看,一瞬间,草叶像森林一样围绕蚁穴。�
风开始从南方吹来,把寒意赶回北地。而北地也有杏花的手势和河水的奔走声。南风吹在墙上,拐弯而走,扑在脸膛如流水拂过,脸庞和鼻孔里灌满了青草的香味。�
云彩�
小时候,最羡慕云,认为它去过很多地方,饱览河山景色。那时候,以为只有空军才能坐飞机,一般人坐坐拖拉机已经很好。�
我看到云彩每每和山峰对峙,完全是有意的,想起毛主席的词"欲与天公试比高"。而云彩常常在远处,也是我小时候奇怪的一件事。问大人:咱们咋没有云彩呀?大人支支吾吾,完全不关心这件事。我读过分省地图册之后,以为云彩也是中央分配的,一个地方多少有定额。显见,我儿时即有计划经济即体制内的思维特征。我所看到的云彩,其实是外地的。于是改为羡慕外地人,他们抬头就看到了大朵的云彩,多么享受。�
后来,去黄山,见白云从脚下的山谷缠绵而过,真想往下跳。他们那儿的云彩实在比我老家多多了。当一拨儿云雾席卷而过之后,再看山峰,神色苍老坚硬。而云,连一片叶子也没有带走,无语空灵。�
幼时,我相信云分为不同的家族。它们不断在迁移,赶着车,带着孩子和牲畜--自然去了一个很好的地方。云彩怎样看待地上的人群呢?人可能太小了,它们看不见。后来,我曾站在房顶上对着云彩挥舞一面红旗,并相信它受到了感动。�
我爱唱一支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其实只喜欢这一句,后面的词属不得已。对着天唱歌尤其有意义,只是仰着颈唱歌,气有点不够用,老想咽唾沫。我曾对着云彩把此歌唱过好多遍,像献礼一样。�
阳光金币�
太阳雨的景象委实珍贵。在灿烂的阳光下,雨挥霍地下着,像有人站在楼顶洒下大把的金币。�
放学的孩子赶紧跑回家,取伞,在这美妙的亮雨里扭着小屁股走。�
我想起一句唱词:"赌场里下起金币的雨"--出自田中角荣传记,他在聚餐会上因为唱这句日本戏文受到攻击。此书是我小时候看的,竟还记得。�
雨唤醒了记忆。�
屋里放着EAGLES的"加州旅馆",吉他在劲手之下弹得落花流水,为雨伴奏。法国的让·艾飞尔画过许多关于雨的漫画,所谓雨就是上帝在天上拧床单的水,上帝为梦中的小天使把尿。太阳雨大约属于后者,因为它很快就停止了。即使是天使,也没有过多的尿。而上帝为天使把尿的时候,竟忘记了拽云彩过来遮住太阳。�
西,或八点钟方向
养胡沟的溪水纯得有如空气,石子枚枚可见。这么干净的水,别说喝,输入血管也心安。�
坐在水边巨如龟背的石上,浓阴笼罩,四野无声。随手拣一粒石子掷水,一群蝌蚪笔直逃逸。�
此景令人着迷。蝌蚪各个朝一个方向飞游,东南、正北或西,必定有一个蝌蚪喊号:西!用飞行员的术语,叫"八点钟方向"。但蝌蚪的口号一定简洁,石子才入水,口号已响起,不然它们怎么会箭一般朝同一方向脱弦而出?这情景很优美,小蝌蚪的尾巴像奔马那样拉直。你也可以想象这是群鲸的冲锋。�
动物昆虫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永远是谜。譬如我们认为蚂蚁勤劳到不可理喻的程度,其实它只是一个虚无的载体。它用下颚储存、接受和传播同类的信息,如下树。�
观蚂蚁走,它两三步便停,如与同伴晤谈;仰面击掌,像中国女排打了一个好球,实则交换下颚的信息。
�
麻雀街�
白雪落在高耸的煤堆上,像山坡上挤满了喜鹊。�
每天路过煤堆,没想到雪后它这么好看。�
雪花毛绒绒地趴在煤的身上,不让它们再黑了;而黑色还会露出来,在雪落不到的角度,证明自己仍然是煤,不能骗了别人的眼睛。�
雪下大了,煤堆已消失,白茫茫的,谁也猜不出里边是煤。雪停之后,麻雀在上面翩跹起舞,举行冬奥会。�
麻雀爱结队,它们飞不悠然,也飞不高,像无端受到惊吓的老鼠,忽左忽右。但雪后最显麻雀的快乐,空气清冽,它们张开翅膀,把平日藏在羽毛中的沉闷散净;屋檐下的冰凌闪闪发亮,使它们以为好东西比往常多了。�
麻雀虽然邋遢,也不喜欢地上有太多的脏东西。雪来之后,使麻雀以为雪把一切打扫干净,比社区的保洁工还勤快。�
麻雀感到高兴的事情之一,是机械局后院的煤堆没了,代之以雪堆。想不到,煤堆在一夜之间被搬走了,一切都变得清洁。同时,露天市场上已经不卖那些鱼虾、水果和熏肉大饼,也没有散市之后的垃圾。麻雀认为市场只宜卖两样东西:米和金鱼。金鱼在落冰的铝盆里鲜艳夺目。过一会儿,人们以为它已被冻死时,金鱼甩了甩尾巴。� 在暖日里,麻雀一天比一天失望:市场的人多起来,鱼虾和大饼像平时一样多;雪在阳光的追问下,一点点交出了它藏匿的所有东西--幼儿园的彩色地砖、后院紫荆花牌空油漆桶、旧汽车轮胎和它边上的死耗子。麻雀没想到它们还在这里,连位置都没有移动。是谁把它们又搬了回来?�
后来,麻雀在雪堆底下发现了煤块。煤块被雪水洗得闪闪发亮,弄脏了麻雀的爪子。麻雀认为煤有意这样做,飞到了树上。�
在树上,麻雀看到满街稀哩哗啦的泥浆和残雪,不禁忧愁,这条街以后怎么办呢?而人对此毫不在意,在泥水上匆匆来去。他们真是太能忍受了,麻雀想。
�
冰凌�
车棚的屋檐,是绿色石棉瓦的斜坡。当阳光越过楼脊照到棚顶的白雪时,绿色开始一点点地露出来。未化的积雪在阴影中沉默,而湿漉漉的绿瓦,在阳光中恣意鲜艳。� 融化的积水,在背阴的屋檐结成一排冰凌。�
冰凌像倒悬的羚羊角。它像螺丝一样,一圈一圈的。这么好的冰凌,闪闪发光,真是可惜了。我觉得,仿佛五分钟不到就应该有孩子手举竹竿跑来,稀里哗啦,打碎冰凌,声音如钟磬一般好听。�
人总是不能看一些东西。有垂柳的湖边,假如没游人经过,或经过的人目不斜视,湖与柳都可惜了;月夜杏花树下,若无一对男女缠绵,好像也是对花的浪费。这样的例子多了。一个人手忙脚乱地喝酒涮锅,满面淌汗,你觉得他朋友不够意思,甚至恨他的朋友,为什么不来对饮?虚掷了这么多热气、汗和该说没说的言语。人爱把心思牵扯到不相干的事情上,像小虫无端被蛛网粘住。我看到这些冰凌在融化。现在是午后,阳光渐渐照在它们身上。孩子们还没有举着陈胜、吴广的大竹竿子呐喊着杀过来。此刻他们在课堂里学那些无味的课文。放学后,冰凌全没影了,天下又有一样好东西无疾而终。�
车窗风景�
火车的窗口是一部多卷的美术册页。行在江南,有墨水淋漓的米家山水;走于塞北,是用瘦劲的手执刀刻出的版画。�
每次旅行,可观几幅以窗为框的画。有的时候并不理会,所谓行色匆匆。偶尔想起来,却悠悠心动一回。�
我乘的火车驶在群山的怀抱里,暮色渐蓝。这回行次,从哪儿到哪儿现在已经忘记了。月上东山,山的投影抚摩着一座孤独的小院。用石片垒的墙在夜色里很清晰,土屋亮着灯。那种煤油灯,光晕罩在白纸糊的窗棂上橘黄忽闪。当时火车上坡,而且绕着这个农家小院缓缓转弯,我因此看得很从容。院里的木桩拴着两头牲口,从体型看,似一驴一马。马的毛色很白,在月光里如溶过一样,动也不动,像玉雕,想来它已习惯火车的行走声了。�
几日前,忽然想起这座小院,很想进一步看清院里的东西。那里有没有阔步的白鹅、磨刀的青石?引人回想的尤在橘黄的窗子、灯下该有年轻的农妇缝补衣裳。或许过一会儿,男主人要踱出屋来,咳嗽一声,给牲口添料。这种山居生活应该极安闲,也极苦。这是尚没有通电的僻乡。我隐约记得,房子苫枯草,后院有几棵不高的树。�
不久前回家省亲,睡不实,向窗外看。在朝暾没有浮腾之前,天际无疑是红霞万朵,如万匹绸子铺在天际,静候太阳抬脚走来。我发现,最早醒的是一片白杨树,剪影叠印在地平线,茁壮笔直,像等待检阅的哨兵,也像牵着手去朝拜的信士。冬天,白杨尽去叶子,干净极了,枝条似铁戟,瘦劲而肃穆。�
这是在车窗里看到的风景,平时,人们没有机会,除非旅行。
�
伸手可得的苍茫�
我有一个或许怪诞的观念,认为霞光只出现在傍晚的西山,而且是我老家的西山。我没见过朝霞,而在沈阳的十几年,亦未见过晚霞,或许这里没有西山、污染重以及我住的楼层过矮。�
晚霞是我童年的一部分。傍晚,我和伙伴们在炊烟以及母亲们此起彼伏的唤儿声中不挪屁股,坐在水文站于"文革"中颓圮荒凉的办公室的屋顶上观看西天。彩霞如山峦,如兵马之阵,如花地,如万匹绸缎晾晒处,如熔金之炉,气象千变万化,瑰丽澄明。我们默然无语,把晚霞看至灰蓝湮灭。有人说,晚霞并不湮灭,在美国仍然亮丽。在"文革"中,此语已经反动。美国那么坏,怎会有晚霞呢?说这话的大绺子脸已白了,我们发誓谁也不告发,算他没说。而他以后弹玻璃球时,必然不敢玩赖。�
观霞最好是在山顶,像我当年在乌兰托克大队拉羊粪时那样。登上众山之巅,左右金黄,落日如禅让的老人,罩着满身的辉煌慢慢隐退。我抱膝面对西天而观。太阳的每一次落山,云霞都以无比繁复的礼节挽送,场面铺排,如在沧海之上。在山项观霞,胸次渐开,在伸手可得的苍茫中,一切都是你的,乃至点滴。�
此时才知,最妙的景色在天上,天下并无可看之物。山川草木终因静默而无法企及光与云的变幻。此境又有禅意,佛法说"空"并不是"无",恰似天庭图画。天上原本一无所有,但我们却见气象万千。因此,空中之有乃妙有,非无。然而这话扯远了。�
昨天我见到了晚霞,在市府广场的草地上方,那里的楼群退让躲闪,露出一块旷远的天空,让行人看到了霞舞。当时我陪女儿从二经街补课回来。我对孩子说,你看。她眺望一眼,复埋头骑车,大概仍想着课程。�
流水�
流水的声音好听,从小溪穿过鹅卵石,乃至水穿过人的喉咙钻入肚子里的声音,都好听。跑步之后,口渴如弱禾,仰面饮水,我听到"咚咚"的水声,极为敬佩。这是什么声音?水砸在肠子上,还是喉咙像活塞一样收缩?�
夏季跑步之后,我大约要喝1246毫升的水,其中漏出来一些,化为汗。运动结束,人的皮肤如同漏斗。喝过水,你盯着自己的胸脯看,每个汗毛眼都冒出一眼泉,互相投奔,化为大滴的汗流下,还拐走了我体内的一些盐分。回头多吃一个咸鸭蛋就成了。�
喝过水,我想象水在身体里面的神秘旅行,经过胃,在小肠排空,进入血液当中。我拍拍大腿、胳膊,和那些水打个招呼:到了?都到了。其中最活跃的水,已经跑入微细血管,即身体的表层,所谓皮肤。�
我喝过的水,有龙井、可乐、伪装成苹果颜色味道的碳酸饮料,还有矿泉水、自来水。它们在血里流淌,如果把听诊器放在脉搏上,所听到的就是流水的声音,咚咚,跟喝水的声音差不多。�
水的声音,是水的喊叫与诗歌。水流的时候,一点点的阻遏、不平、回转都要发出声音。如果在三里之外听一个瀑布的喊叫,急促的呐喊变为低缓喉音,像弦乐的大提琴声部。而滴水之音,是孩子的独语,清脆而天真,像念课文一样。屋檐的泻水是女人的絮叨,漫长而缺少确切的意义。而风中的雨水,像鞭子与泼墨写意,是男人的心声,在夜里听到尤为峻切。�
在北方的冬季,河床的冰下会传出流水的声音,像笑声,不由让人想趴在冰上寻找一阵。冰下的水流黔黑,浮漾白雾,庇护着黑脊的游鱼。如果人耳的听觉范围再扩大一些,还会听到水在树里流淌的声音、在花盆的土里渗透的声音:呼啦啦、哗啦啦,像在龙宫里一样。
点评:恬淡自然的景物,让人心灵为之一暖,就算是平淡如水的生活也是这样美丽而富有内涵。
女孩子的花
唐 敏
相传水仙花是由一对夫妻变化而来的。丈夫名叫金盏,妻子名叫百叶。因此水仙花的花朵有两种,单瓣的叫金盏,重瓣的叫百叶。
“百叶”的花瓣有四重,两重白色的大花瓣中夹着两重**的短花瓣。看过去既单纯又复杂,象闽南善于沉默的女子,半低着头,眼睛向下看的。悲也默默,喜也默默。
“金盏”由六片白色的花瓣组成一个盘子,上面放一只黄花瓣团成的酒盏。这花看去一目了然,确有男子干脆简单的热情。特别是酒盏形的花芯,使人想到死后还不忘饮酒的男人的豪情。
要是他们在变成花朵之前还没有结成夫妻,百叶的花一定是纯白的,金盏也不会有洁白的托盘。世间再也没有象水仙花这样体现夫妻互相渗透的花朵了吧常常想象金盏喝醉了酒来亲昵他的妻子百叶,把酒气染在百叶身上,使她的花朵里有了**的短花瓣。百叶生气的时候,金盏端着酒杯,想喝而不敢,低声下气过来讨好百叶。这样的时候,水仙花散发出极其甜蜜的香味,是人间夫妻和谐的芬芳,弥漫在迎接新年的家庭里。
刚刚结婚,有没有孩子无所谓。只要有一个人出差,另一个就想方设法跟了去。炉子灭掉、大门一锁,无论到多么没意思的地方也是有趣的。到了有朋友的地方就尽兴地热闹几天,留下愉快的记忆。没有负担的生活,在大地上溜来逛去,被称作“游击队之歌”。每到一地,就去看风景,钻小巷走大街,袭击眼睛看得到的风味小吃。
可是,突然地、非常地想要得到唯一的“独生子女”。
冬天来临的时候,开始养育水仙花了。
从那一刻起,把水仙花看作是自己孩子的象征了。
象抽签那样,在一堆价格最高的花球里选了一个。
如果开“金盏”的花,我将有一个儿子;
如果开“百叶”的花,我会有一个女儿。
用小刀剖开花球,精心雕刻叶茎。一共有六外花苞。看着包在叶膜里象胖乎乎婴儿般的花蕾,心里好紧张。到底是儿子还是女儿呢
我希望能开出“金盏”的花。
从内心深处盼望的是男孩子。
绝不是轻视女孩子。而是无法形容地疼爱女孩子。
爱到根本不忍心让她来到这个世界。
因为我不能保证她一生幸福,不能使她在短暂的人生中得到最美的爱情。尤其担心她的身段容貌不美丽而受到轻视,假如她奇丑无比却偏偏又聪明又善良,那就注定了她的一生将多么痛苦。
而男孩就不一样。男人是泥土造的,苦难使他们紧强。
“上帝”用泥土创造了男人,却用男人的肋骨造出了女人。肋骨上有新鲜的血和肉,只要轻轻一碰就会痛彻心肠。因此,女子连最微小的伤害也是不能忍受的。
从这个意义来说,女子是一种极其敏锐和精巧的昆虫。她们的触角、眼睛、柔软无骨的躯体,还有那艳丽的翅膀,仅仅是为了感受爱、接受爱和吸引爱而生成的。她们最早预感到灾难,又最早在灾难的打击下夭亡。
一天和朋友在咖啡座小饮。这位比我多了近十年阅历的朋友说:
“男人在爱他喜欢的女人的过程中感到幸福。他感到美满是因为对方接受他为她做的每件事。女人则完全相反,她只要接受爱就是幸福。如果女人去爱去追求她喜欢的男子,那是顶痛苦的事,而且被她爱的男人也就没有幸福的感觉了。这是非常奇妙的感觉。”
在茫茫的暮色中,从座位旁的窗口望下去,街上的行人如水,许多各种各样身世的男人和女人在匆匆走动。
“一般来说,男子的爱比女子长久。只要是他寄托过一段情感的女人,在许多年之后向他求助,他总是会尽心地帮助她的。男人并不太计较那女的从前对自己怎样。”
那一刹间我更加坚定了要生儿子的决心。男孩不仅仅天生比女孩能适应社会、忍受困苦,而且是女人幸福的源泉。我希望我的儿子至少能以善心厚待他生命中的女人,给她们短暂人生中永久的幸福感觉。
“做男人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办法珍惜他不喜欢的女人对他的爱慕。这种反感发自真心一点不虚伪,他们忍不住要流露出对那女儿的轻视。轻浮的少年就更加过份,在大庭广众下伤害那样的姑娘。这是男人邪恶的一面。”
我想到我的女儿,如果她有幸免遭当众的羞辱,遇到一位完全懂得尊重她感情的男人,却把尊重当成了对她的爱,那样的悲哀不是更深吗?在男人,追求失败了并没有破坏追求时的美感;在女人则成了一生一世的耻辱。
怎么样想,还是不希望有女孩。
用来占卜的水仙花却迟迟不开放。
这棵水仙长得从未有过地结实,从来没洒过太阳也绿葱葱的,虎虎有生气。
后来,花蕾冲破包裹的叶膜,象孔雀的尾巴一样张开来,六只绿孔雀停在一块。
每一个花骨朵都胀得满满的,但是却一直不肯开放。
到底是“金盏”还是“百叶”呢
弗洛依德的学说已经够让人害怕了,婴儿在吃奶的时期起就有了爱欲。而一生的行为都受着情欲的支配。
偶然听佛学院学生上课,讲到佛教的“缘生”说。关于十二因缘,就是从受胎到死的生命的因果律,主宰一切有形和无形的生命与精神变化的力量是情欲。不仅是活着的人对自身对事物的感受着情欲的支配,就连还没有获得生命形体的灵魂,也受着同样的支配。
生女儿的,是因为有一个女的灵魂爱上了做父亲的男子,投入他的怀抱,化做了他的女儿;
生儿子的,是因为有一个男的灵魂爱上了做母亲的女子,投入她的怀抱,化做她的儿子。
如果我到死也没有听到这种说法,脑子里就不会烙下这么骇人的火印。如今却怎么也忘不了。
回家,我问我的郎君:“要男孩还是女孩”
“女孩!”他毫不犹豫地回答。
“男孩!”我气极了!
“为什么”他奇怪了。
我却无从回答。
就这样,在梦中看见我的水仙花开放了。
无比茂盛,是女孩子的花,满满地开了一盆。
我失望得无法形容。
开在最高处的两朵并在一起的花说:
“妈妈不爱我们,那就去死吧!”
她们俩向下一倒,浸入一盆滚汤的开水中。
等我急急忙忙把她们捞起来,并表示愿意带她们走的时候,她们已经烫得象煮熟的白菜叶子一样了。
过了几天,果然是女孩子的花开放了。
在短短的几天内,她们拼命地怒放开所有的花朵。也有一枝花茎抽得最高的,在这簇花朵中,有两朵最大的花并肩开放着。和梦中不同的,她们不是抬着头,而是全部低着头的,象受了风吹,花向一个方向倾斜。抽得最长的那根花茎突然立不直了,软软地东倒西歪。用绳子捆,用铅笔顶,都支不住。一不小心,这花茎就啪地倒下来。
不知多么抱歉,多么伤心。终日看着这盆盛开的花。
它发出一阵阵锐利的芬芳,香气直钻心底。她们无视我的关切,完全是为了她们自己在努力地表现她们的美丽。
每朵花都白得浮悬在空中,云朵一样停着。其中黄灿灿的花瓣,是云中的阳光。她们短暂的花期分秒流逝。
她们的心中鄙视我。
我的郎君每天忙着公务,从花开到花谢,他都没有关心过一次,更没有谈到过她们。他不知道我的鬼心眼。
于是这盆女孩子的花就更加显出有多么的不幸了。
她们的花开盛了,渐渐要凋谢了,但依然美丽。
有一天停电,我点了一支蜡烛放在桌上。当我从楼下上来时,发现蜡烛灭了,屋内漆黑。我划亮火柴。是水仙花倒在蜡烛上,把火压灭了。是那支抽得最高的花茎倒在蜡烛上。和梦中的花一样,她们自尽了。蜡烛把两朵水仙花烧掉了,每朵烧掉一半。剩下的一半还是那样水灵灵地开放着,在半朵花的地方有一条黑得发亮的墨线。
我吓得好久回不过神来。
这就是女孩子的花,刀一样的花。
在世上可以做许多错事,但绝不能做伤害女孩子的事。
只剩了养水仙的盆。
我既不想男孩也不想女孩,更不做可怕的占卜了。
但是我命中的女儿却永远不会来临了。
(选自《福建文学》1986年第7期)
怀念萧珊 巴金
理由:表现了对于妻子浓浓的爱和怀念,感人而温馨
一个女人的爱情观 张晓风/3
论爱情 林语堂/7
爱与孤独 周国平/9
再见初恋情人 吴淡如/13
给爱一个容器 余杰/16
一封神气的情书 李敖/23
爱 汝真/28
爱眉小礼 徐志摩/30
恋爱不是游戏 庐隐/34
爱 张爱玲/36
爱情箴言 张小娴/37
双向街 马兰/38
我又梦见了你 王蒙/46
定鸳鸯香炉 林清玄/53
吹箫的人 林海音/58
不要让他收到信 李碧华/68
是谁断送了你 冰心/73
怀念萧珊 巴金/77
不算情书 丁玲/88
至死靡他 林清玄/94
墓 何其芳/99
牵手 伊能静/104
我的四十婚庆 刘绍棠/106
致萧军 萧红/109
惦念一串爱情钥匙 殷谦/112
何处是归程 庐隐/115
无题 老舍/12l
蓝蝴蝶 姬小苔/125
夫妻 席慕蓉/129
梦里花落知多少 三毛/131
蝴蝶飞了 叶倾城/145
老式爱情 黄文婷/147
猫缘 席慕蓉/149
天使 亦舒/153
爱情没有保证书 吴淡如/166
人间世 李昂/170
恋爱的结果 罗兰/180
不娶我你后悔一辈子 叶兆言/188
大难来临时你能紧捆我的手吗 叶倾城/197
青果恋情 安顿/200
萍聚 百合/206
人生自白——初恋 少君/216
错出一段关丽 黄文婷/220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冯骥才/222
村里有个姑娘 殷谦/232
月夜静悄悄 路遥/236
天使有了欲望 周洁茹/245
红豆词 林佩芬/251
感悟爱情;
古往今来,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就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生不能在一起,死了也要化蝶成双相伴,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由此看来,向往真正的爱情是人类情感上的渴望与需求,也许有了一段真爱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人生。否则,人生将是残缺遗憾的。
曾有位年轻男子,因为感情触礁,非常痛苦,他说:“如果是我要离开她,可能就不会这么苦,偏偏是她要离开我,而我不想离开她,所以我就像被判了死刑一样。”是啊,失恋的人,常常悲观地觉得生不如死:“连我最爱的人都不要我了,我还活下去做什么?”有时候甚至还会骂说:“哼!你不要我,我本来就不想要你了。”或是“真是有眼无珠。”有时候在报上可以看到,有人为情轻生,结束自己的生命;有人为情杀人,抱着“你让我这样痛苦,我也不让你快活。”或是“我得不到你,天下人也甭想得到你。”的偏激心理,而把对方杀了,甚至有的在杀了对方之后,自己也跟着自杀。因此,爱情是双向的,既然如此,如果对方不爱你,就不要苦苦追求不舍,应该知趣地离开,可是,有些人偏偏就是死心眼,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不但为对方带来困扰,也让自己陷入困境。话虽这么说,毕竟人非草木,谁能无情?一般的人,仍常常为情所苦,可见要放下感情,是很不容易的事。因此,爱情是一杯茶,朴实而无华,却让人回味无穷。头道茶,在滚水中翻滚着,茶味虽然还没有出来,却已是蠢蠢欲动,烦躁不安,如同爱的来临。二道茶,恰到好处,醇厚浓郁,回味无穷,让你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如同爱的热恋。三道茶,虽然味道已淡,但那一缕淡淡的茶香,依然沁人心脾,如同爱入婚姻。四道茶,当双方白发苍苍之时,淡了又淡,清淡如水,如同爱的长久。也是爱的最高境界了。再也不会轻抛,再也不会重泡。所以爱是一杯茶,一杯回味无穷的茶,让你一杯一杯慢慢地去品尝爱情里的关系,并不是在互相执着、纠缠和占有,而是互相的贡献、成长和学习。能够互相关怀、照顾、包容,不去彼此计较、相互猜疑,多沟通,并相互信赖,才能成为菩萨伴侣。
我曾经听过慕容晓晓的一首《爱情买卖》;歌词中表达了对爱情要学会相互要尊重,理解;彼此学会宽容才能“经营”出一个完美的爱情;她唱道;
出卖我的爱 逼着我离开
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出卖我的爱 你背了良心债
就算付出再多感情也再买不回来
当初是你要分开 分开就分开
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哄回来
爱情不是你想卖 想买就能卖
让我挣开 让我明白 放手你的爱
说唱:出卖你的爱 逼着你离开
看到痛苦的你我的眼泪也掉下来
出卖你的爱 我背了良心债
就算付出再多感情也再买不回来
虽然当初是我要分开 后来才明白
现在我用我的真爱希望把你哄回来
我明白是我错了 爱情像你说的
它不是买卖就算千金来买都不卖。
出卖我的爱 逼着我离开
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眼泪掉下来
出卖我的爱 你背了良心债
就算付出再多感情也再买不回来
当初是你要分开 分开就分开
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哄回来
爱情不是你想卖 想买就能卖
让我挣开 让我明白 放手你的爱
狠心把我来伤害 爱这么意外
用心浇灌的真爱 枯萎才明白
爱情不是你想卖 想买就能卖
让我看透 痴心的人 不配有真爱
当初是你要分开 分开就分开
现在又要用真爱把我哄回来
爱情不是你想卖 想买就能卖
让我挣开 让我明白 放手你的爱
的确,这就是爱情;它是柔情的漩涡,酣畅的强音,醉人的语言,雄浑的流音,潇洒的传入,在回忆中荡漾,在记忆里疯狂喘息,缭绕着情怀,诱惑了情感,爱让人深深陷入了柔情的漩涡里;它是默默地等待, 爱缘你而生,在邂逅的途中划出美丽的弧线,落在另一边时,不要懦弱,不要放弃,不要没有勇气,而失之交臂。不管是你爱的,还是爱你的, 等待爱在散发幽香的同时,默默地等待爱再次降临…不同的人对爱有不同的感悟。其实,爱是什么,只有自己最清楚,就看你如何去看待,如何去感悟,如何去珍惜了因此,爱需要许多的包容、付出、忍耐,需要不断地去创造,修炼成真正的爱情须经过许多的曲折艰难。而且爱情不等于终身相许,宛如一见倾心不等于白头偕老那样,再炽烈的爱也会有冷却的一天,往往那冷却了爱还会报复先前的炽烈。昔日的恋人爱尽生嫌,由爱转恨的过程让人如火焚心般煎熬难受。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他们不明白爱原就是双方的事情,是互动的。其中一方不爱了,那爱情随之也结束了,拖着不肯放手,不但是徒劳的,而且给自己增添了无休止的烦恼。也有些人把爱当作占有品,如果自己不能爱了或对方不爱自己了,就打着爱的幌子,利用爱的名义,做出许多令人发指的血腥事情,还不可理喻地伤及了无辜。可见不正确的爱情观会造成不健康的心理,对感情的伤害非常之大。
是啊,对于爱情而言,不管男女双方必定要历经许多的情感波折,走过漫长的岁月,才能最终明白真正能够留住的、该珍视的爱情究竟是什么。故年龄越大、经历越多的人愈能参悟情感的真谛,能够把感悟了的试金石去检验爱情的真伪,也能找到属于他们的真正爱情,而且会加倍地珍惜呵护它。当然我们不能因为爱情道路上有荆棘,就不敢去爱了。如果前怕狼后怕虎、或者按部就班地去寻觅爱情,恐怕此生虚度了也未可。为怕受伤而去拒绝爱情,或者试探性地投入一小部分,如果爱情能够分散,那只能算是一种投资,已经失去了爱情的神圣的蕴意了。失恋或分手会有许多的原因,而两个人相爱却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不需要原因,情投意合才是唯一的。对待爱情,我们应该感性地去追求,而当我们拥有它时,却应该理性地去对待,细致地去经营。只有创造和保有了正确的爱情观,才可以算对爱情有了感悟,才能够得到幸福美好的爱情。正如《金刚经》中有一段话:“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诸心”是指每一个众生的种种心理活动现象,这些都是虚妄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只要有心,就都不是真心,要“心无所住”,心中无物、无心,那才是“真心”。所以说,占有心、依靠心、期待心,都不叫“真心”,而是“烦恼心”。
一散文欣赏自始至终洋溢着想象和情感活动
在欣赏艺术作品中,欣赏和再创造是同时进行的,而不论创造和欣赏都是要见出一种意境,创造一种形象,都要根据想象和情感。对此,朱光潜先生举了一个很中肯的例子:“比如说姜白石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含有一个受情感饱和的意境。姜白石在做这句词时,先须从自然中见出这种意境,然后拿这九个字把它翻译出来。在见到意境的一刹那中,他是创造也是在欣赏。我在读这句词时,这九个字对于我只是一种符号,我要能认识这种符号,要凭想象和情感从这种符号中领略出姜白石原来所见到的意境,须把他的译文翻回到原文。我在见到他的意境一刹那中,我是在欣赏也是在创造。倘若我丝毫无所创造,他所用的九字对于我就漫无意义了”。①由此可见,想象和情感活动贯穿于文学欣赏的始终,而在散文欣赏活动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散文是直接表情的艺术。贾平凹认为:“散文是情种的艺术,纯、痴,一切不需要掩饰,甚至暴露、解剖自己。”②散文既然是饱蘸着酣畅淋漓的情感写出来的,那么欣赏主体在欣赏过程中,必然受到作品所饱含着的强烈情绪的感染和熏陶,并激发出丰富的想象。当我们阅读巴金的散文《怀念萧珊》的时候,“四人帮”残酷迫害善良知识分子的罪恶勾当,始终激起我们强烈的憎恨;而巴金夫妇之间的那种患难与共,相濡以沫的伉俪深情,又不断撞击着我们的心弦,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为他们的不幸遭遇洒下一颗颗炽热的同情之泪。同时在欣赏中,作者的娓娓描述,也激发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巴金夫妇在“文革”的险风恶浪中,生死与共的幅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生活画面,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拨动我们的心弦的颤动。当然,欣赏主体被散文作品的艺术形象所激发的,并不只是一般的喜怒哀乐,它并不排斥理性的参与,相反这种情感与建立在正确审美观基础上的高尚的道德感和理智感是紧密相连的。优秀的散文作品是真实性(真)、思想性(善))和艺术性(美)的有机统一。欣赏主体在欣赏时,也便会同时产生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所谓道德感是在欣赏过程中,欣赏主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散文作品形象的言行是否符合道德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例如革命先烈林觉民壮烈殉国前夕所写的《与妻书》中有这样一段话:“吾至爱汝,即此爱汝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的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接着又安慰和鼓励其妻:“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欣赏主体被这些充满爱国爱民、舍已忘生的崇高道德情操的话所激发的情感,就是道德感。
由于散文中的形象往往就是作者自己,或是作者所亲闻、亲见、亲历的其人、其事、其景;散文中的情感往往是作为抒情主体的作者的真情实感,因此它给予欣赏主体的道德情操的感染和熏陶往往更为直接,更为强烈。所谓理智感,对散文欣赏主体来说,是欣赏主体审美认知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当欣赏主体领会了作品的精神实质时所产生的愉悦的情感,或者看到与某种规律相矛盾的事实现象而产生的疑虑、惊讶的情感,都属于理智感。例如我们读朱自清写月夜、梅雨潭、秦淮河的散文,为其中的清丽的文字和优美的意境所吸引,从而产生美的愉悦之感;而读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则对段祺瑞反动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残酷镇压爱国青年产生强烈的震惊和愤怒之感:这二者都属于理智感。由于散文重抒情和重真实的特点,故给予欣赏主体的理智感便更直接、更强烈。
二散文欣赏中,作品的形象与欣赏主体之间的同一性大于差异性
正如上文所说的,由于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的形象是由想象去把握的,它与其它艺术样式比较起来,有着更大的创造性。因此不同的欣赏主体由于生活经历、文化教养、个性特征的差异,对于同一作品中的形象,也很可能所得到的印象不一样,认识不一致,这在欣赏戏剧与小说中更显得突出,比如43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放映后,有的观众对宋江深恶痛绝,认为是他出卖了梁山弟兄;而有的观众则认为宋江是个好人,他不遗余力地为起义兄弟谋出路。正是由于欣赏主体这种在欣赏过程中对于作品形象的想象,总不免要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道德观念和生活经历而有所加工改造,从而所得的印象也就是往往带有个人特点,因此人们认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文学的本质既然是作家对客观生活的能动的反映,那么在人物的基本性格特征上,哈姆雷特还是莎士比亚笔下的那个特定的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是于连,或者是堂吉诃德,唯其如此,文学鉴赏才有一定的普遍性。散文则不同于戏剧与小说,它不必运用艺术虚构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而是通过对真人真事的描写来表达和抒发作者自己的真实的思想情感。尽管作者在创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和生活体验,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艺术创造能力。例如在朱自清关于荷塘月色的那绘声绘色的描写里,那荷塘虽是清华园的荷塘,却又不是自然界里客观存在的荷塘,而是作者心目中的一片绿荫。同样,欣赏《荷塘月色》读者心目中的荷塘,经过了欣赏主体的再创造,也已不是《荷塘月色》中的荷塘了,而是搀杂了自己曾经目睹过、欣赏过的各种各样的荷塘的影子。但是作者与欣赏者有一点始终是共同的,那就是溶溶月色下的荷塘是美的。写景如此,写人亦然:《背影》中朱自清对父亲的拳拳之心,父亲对儿子的舐犊之情,谁读了都会感动得泪沾胸臆的。这与人们看了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后,对宋江评价存在巨大的差异性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别。由此可见,在散文欣赏中,作品的形象与欣赏主体之间的同一性是起着决定作用的。
三散文欣赏能使欣赏主体潜移默化地受感染、移性情
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够通过情感的力量感染读者,扣动读者的心弦,从而使读者不知不觉地受到陶冶,这是文学欣赏的一般规律和功能。然而不同的文学体裁给予欣赏主体的陶冶方式又各具特点。
戏剧、小说主要通过主人公的人生历程和命运给予欣赏主体以情绪的感染和思想的启迪。例如:“五四”初期,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剧作《玩偶之家》介绍到我国后,深深地感染和影响了千千万万年轻女子,她们潜移默化地受到娜拉追求自由,摆脱资产阶级市侩丈夫束缚的感染,纷纷冲破封建礼教的樊篱,奔向个性解放的新生活。散文则不同,它是一种最钟情的文体,因此它主要是通过作者一片真情来感染和陶冶欣赏主体的。贾平凹在《浅谈儿童文学中散文的创造》中,对散文的审美本质作了如下透视:“散文失去了真情,散文就消失了。它不靠故事来吸引人,不靠典型的人物形象,它就靠的是情绪的感染和思想的启迪。”
纵观古今散文名篇,如《出师表》、《岳阳楼记》、《赤壁赋》、《指南录后序》、《项脊轩志》、《藤野先生》、《给亡妻》等等,或抒情,或记人,或叙事,那忧国忧民的赤子丹心,那先忧后乐的志士情怀,那真醇高洁的友情、亲情、爱情,无不给予欣赏主体以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启迪。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其中论述他和宾客嬉游于安微滁州一带的山中的情景,篇末点题之笔是:“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不知从太守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作者移情于禽鸟,谓其“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真可谓神来之笔。接着作者进而指出“人知从太守之乐而乐”,可以想见,这是生活常态或人情之常,譬如没有高山显不出平地;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则突兀而起,真正显示出欧阳修“高山”般的情怀来了。原来太守之乐别有会心,他不自得其乐,而乐人之乐。换句话说,如果知人不乐,他也就没有什么可乐的了。这还不是高山流水一样的高尚情怀当我们的欣赏主体读到这里时,必然胸襟为之豁达,情趣为之悠然陶然,其乐融融。当然这种陶冶和启迪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而像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风化雨般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即使是托物言志的咏物散文,也无不饱蕴着真挚深沉的情感。例如1997年5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施友明的《见紫荆花》,作者以紫荆花为对应物,写它“满枝红艳,独领风骚”,早被定为香港的象征。作者借紫荆花来歌颂香港人民渴盼回归与大陆骨肉同胞团聚之情。然而花木无知,怎么会有情呢于是作者深入开掘,寻找巧妙的契合点,先从祖国诗歌宝库中,采得唐诗人韦应物的《见紫荆花》诗:“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表现紫荆花具有唤起人怀念故园的情愫。接着作者又是从民间传说中,借来一则有趣的故事:汉代田真兄弟三人分家,欲把屋前的一株紫荆花也一分为三,紫荆花闻之而枯萎待死。三兄弟深受感动,遂改变主意,不再分家,紫荆花也重归于繁茂。作者借此者直述紫荆花反对分离,以赞颂香港人民渴望团结统一的深情。作者寓情于物,借物抒情,真是“百丛紫荆花,千人赋深情。”欣赏主体在阅读此文时,自然会被紫荆花这种“多情的花”的形象所感染,所陶冶,潜移默化地获得一种高洁的美的享受,获得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的教育。这种陶冶和启迪对欣赏主体来说,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而启迪是离不开理性思考的,因为文学表现人生,而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悟道,所以这一层最难。好的散文作品都是某种程度的“悟道”之作,读这些作品,我们会被其中的哲理意蕴所吸引。
这些哲理意蕴,可以简称为“诗韵”,因为它是由丰富的生活形象传达出来的,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便是这种“悟道”的典范之作,它的点睛之笔是:“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是作家体验众多志士仁人的博大胸怀而总结出来的名句,当他当日登岳阳楼,追思千古,既超乎“忧谗畏机,满目萧然”的悲叹,也超乎“心旷神怡……把洒临风”的游乐,而达到人格的升华。此语一出,千古传诵,给欣赏主体以哲理的沉思,九百年来,这种崇高的忧乐观不知激励了多少人,使他们的一生过得更丰富、更崇高。
我们的散文欣赏一旦进入这样一个哲学层次,那就来到了一个真正自由而广大的空间,我们就可以在广袤的大地上自由自地耕耘和创造了。
1、什么是散文2、散文的特点是什么用一句话概括。3、举出2种散文的表现手法
散文常识与写作技巧
教学目的和要求:散文长于抒情和形象说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散文的分类和特点,掌握散文笔法,能够写出具备散文体式的抒情文和说理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散文的类型与写法
散文的概念,曾有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我国古代,有人把韵文以外的文章,统称散文。后来,随着文体的发展,它的概念渐趋缩小。在现代文学史上,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列的文学样式。这样,似乎散文的概念是很明确了,实质上要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却很难,因为文体仍在不断发展,尤其是一些文体交叉嫁接,产生了许多边缘性的文体,而散文又几乎和一切文学样式紧相毗邻,这都增加了散文概念的不稳定性和复杂性。我们只能这样说,以记叙和抒情为主的、篇幅短小、取材广阔、形式自由而文学性又比较强的那一类文学样式,就是散文。所以,它是一个“大家庭”,如游记、抒情小品、人物传记、哀祭文、随笔、专访等都可说是它的成员。
一、散文的分类
1.散文的含义:散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与“韵文”相对。狭义的散文指文学四分法中的散文,篇幅较短,题材广泛,笔调灵活,长于主体抒怀的文学样式。
2.散文的类型: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1)叙事散文:以叙述事件、描划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也叫记叙散文。与小说写人叙事的区别。它以叙事为主,通过对事情的具体叙述,表现事件的意义、人物的精神品质和作者的深刻感受、真挚感情。侧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于对事件的叙述。所叙之事既可以是一件以往的事,也可以是一件刚发生的事;可以是一件完整的事,有头有尾,也可以是对几个片断的剪辑。但在叙事中,往往倾注作者真切的感情,极富有意义和志趣。比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巴金的《怀念萧珊》、张洁的《拾麦穗》等。
(2)抒情散文:侧重抒发作者感情的散文品种。抒情性散文以倾吐作者浓郁的感情为主,重在用抒情笔调、象征手法写景状物,在描写中抒发情感。它也叙事、写人、发议论,也有场面和细节描写,但没有贯穿全文的事件和人物;它叙述的事情、描写的人物、景物和发表的议论,都处于从属地位,是为表现作者的强烈感情服务的。抒情性散文与其他的散文的区别就在于情感强烈,想象联想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感情和志趣必须通过写景状物来表现。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峻青的《雄关赋》、贾平凹的《丑石》等。
(3)议论散文:以形象的议论为特征,注重文学性,又富于哲理性。杂文、文艺(文化)随笔可归入此类。与议论文的区别。指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来议论说理的散文。它也抒发感情,但以论述道理为主;它不用一般议论文摆事实讲道理的直接逻辑论证方式来说理,而用形象说理的方法,用形象来说话,融逻辑性、象征性和抒情性于一体。唐代韩愈的“杂说”、现代鲁迅的杂文都属于议论性散文范畴。陶铸的《松树的风格》、郭沫若的《科学的春天》和叶至诚的《假如我是一个作家》都是典型的议论性散文。
二、散文的特点
1.题材广泛,以小见大
散文可以写人、叙事、写景、咏物、抒怀、明志、访旧、描绘风土人情,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花鸟虫鱼,均可入文。但它又讲求审美价值,选择具有内在美质的材料,以此抒情表意,映照人生社会。散文因为不象小说,剧本那样必须具备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及鲜明的人物形象,所以题材也就显得十分广泛了。它长于写“小”题材,以小见大反映社会生活和作者情感。一个片断、一个场景、一点思想的火花,一曲感情的波澜,往往都是散文的好题材。
2.手法多样,行文灵活
在文学各体类中,散文是最不受文体约束的文体。写法灵活是散文的一大特点。这首先是指散文运用表达方式自由灵活,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均可使用。其次,是指散文结构形式的灵活自由。散文的结构中心多样,可以以人物、事件、景物、典型细节等为结构中心。比如:有的散文以场面取胜,如《挥手之间》;有的以联想取胜,如《土地》。
3.形散神收,文情并茂
散文看似散漫却始终围绕一个中心、一个情感的基点去曲情尽态,妙笔生华。因此,散文既有优美的笔调,又有浓郁的情感,文情并茂。好的散文应是情感真挚自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的文章。
三、散文的写法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散文易学而难工”。因为它朴实,却从中见神采;它平易,却从中见炽烈;它简洁,却从中见充实;它自由灵活,却易写难工。散文尤如青春少女,神备则“淡妆浓抹总相宜”。构思也就是人们俗说的的打腹稿,散文的构思是指在孕育过程中,作者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它包括选取提炼题材,酝酿确定主题,考虑散文的谋篇布局,探索最适当的表现手法。
1.缘情构思
情有所动,有感而发,借助形象,以情伟文,行文挥洒,这是散文构思的要诀。
(1)借助联想进行构思:①借托式联想——借景抒情、托物言志。②链环式联想——由发端环环相套的联想。③辐射式联想——由基点向四外扩散的联想。(结合朱自清《荷塘月色》、曹靖华《小米的回忆》等作品做具体分析。)
(2)寻觅“动情事”,捕捉“动情点”。
本文下载于《百度文库》自己需要的部分,摘录则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