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边塞诗句和爱国诗句的区别

描写边塞诗句和爱国诗句的区别,第1张

盛唐边塞与南宋爱国诗词的对比

文学院2008级汉语言班李嘉洁20080103041

盛唐的边塞诗是唐诗当中的一朵奇葩,因其内容描述了边地战争、塞外风光、军旅生活、外交活动和军民关系而得名。而南宋的爱国诗词则是以婉约为主的宋代诗词当中的铁汉子,是民族精神之精魂,是豪迈的悲歌。

这两种类型的诗(词)其描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有相似和不同之处。现在,我将以一些经典的例子来分析这两类诗(词),探讨其中的奥妙。

谈起盛唐的边塞诗,不得不提起其繁荣的原因。我们都知道,盛唐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不但财力雄厚,而且文化博大深厚,用现代的话来评价:盛唐是一个综合国力超级强盛的大国。正是这种强盛的国力,孕育了盛唐人高昂的时代精神,我们称之为“盛唐气象”。综合来说,边塞诗繁荣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1盛唐强盛的国力和高昂的时代精神激励着一代士大夫文人积极投入建功立业的实践。2边塞战争的频繁和朝廷对军功的奖励。3幕府的建制和边帅招募文人。4文人对功名的渴求和对军旅生活得实际感受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热情。5对边塞诗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虽然,边塞诗作为一种诗歌题材,它本身与“盛唐气象”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因为盛唐边塞诗具有悲壮有力的感人力量,因而成为“雄浑悲壮”的“盛唐气

1出塞的诗意和思想感情

出塞:古代乐府中的一种军歌塞,指边境上险要的地方

关:关塞

但使:只要

龙城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勇敢善战,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龙城,即卢龙城,是李广驻军的地方,在今河北省卢龙县

不教:不让,不使

胡马:胡人的兵马,这里指匈奴的军队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度:越过

阴山: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汉时匈奴常由此入侵中原

今译:

依然是秦汉时的明月和边关,

万里出征的将士呵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

决不会让敌人军队越过阴山

2出塞的诗意和思想感情

《出塞》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内容主要是慨叹远征之苦,良将之苦,体现出了诗人对家国的爱重和维护、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良将的信心。全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

诗人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诗的意境雄浑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对《出塞》的评价历来很高。

明代诗人李攀龙甚至推奖它是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杨慎编选唐人绝句,也列它为第一。《出塞》是乐府旧题。

秦时明月汉时关所对应的其实有一句歌词:孩子,这是你的家。秦汉以来的边塞,秦汉以来守卫边塞的军人,他们所守的是中原辉煌的文明,是我们共同的家。

离家万里,不是个人的小家,是从边塞开始,是无故人,多胡语的异地,是传统的化外之地,天下之外的地方。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长安是东方文明的千年古都,世界的中心,唐天子是天可汗,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

在这时如果不是追忆秦汉时的艰难,写唐的胡马南下,简直是杞人忧天。所以,很大程度上,没有人认识到盛世中的危险因素。

同时,中国传统文人乃至兵家对战争都不是向往或鼓励的。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万里所指,是从边塞到远方的战争之地的距离,并不是边塞到军人故乡的距离(这一点极为重要,同时又没有被重视和强调)。

3边塞诗的大体思想感情是什么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其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

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有喜有乐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

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而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有褒有贬。情况相当复杂。

扩展资料:

著名边塞诗介绍:

一、《从军行》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

1、全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全文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边塞诗

4边塞诗的大体思想感情是什么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其思想内容极其丰富:1、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2、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3、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4、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5、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扩展资料唐代边塞诗代表诗人王维的诗表现了边塞诗的特点王维作品中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的《从军行》、《陇西行》、《燕支行》、《观猎》、《使至塞上》、《出塞作》等,都是壮阔飞动之作。《陇头吟》、《老将行》则抒发了将军有功不赏的悲哀,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一个侧面。

《观猎》生动地描写了打猎时的情景。《夷门歌》歌咏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

《少年行》四首表现侠少的勇敢豪放,形象鲜明,笔墨酣畅。这些作品一般认为是王维早期所作。

还有一些诗歌,如贬官济州时所作《济上四贤咏》以及《寓言》、《不遇咏》和后期所作《偶然作》六首之五《赵女弹箜篌》,对于豪门贵族把持仕途、才士坎坷不遇的不合理现象表示愤慨,反映了开元、天宝时期封建政治的某些阴暗面。《洛阳女儿行》、《西施咏》、《竹里馆》则以比兴手法,寄托了因贵贱不平而生的感慨和对权贵的讽刺。

还有抒写妇女痛苦的《息夫人》《班婕妤》等,悲惋深沉,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边塞诗。

5边塞诗中的主要意象及意象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这类诗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边塞诗的意象: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雁、鹰等。

特点:一是浓郁的汉代情结。唐代边塞诗有一种典型的文化现象:以汉代唐,出征的军队称为汉兵,将领称为汉将,边塞称为汉塞,就连天上的月亮也称为汉月。不仅如此,一般的边塞诗在提及周边少数民族时,也往往沿袭汉代的称谓,把交战对方称为匈奴,把其首领称为单于、左贤。在称颂战地英雄时,常常提到的也是汉代的霍去病、李广、卫青、班超、马援等,以呼唤英雄精神的回归。这种汉代情结既是对历史的继承,又是对历史的超越。

二是鲜明的边地风貌。自然景观多是黄沙白云、冰川雪山,地理区域多是塞外、雁门、漠北、玉关、黄河,异域风物多是羌笛、胡笳、琵琶、战马,人物多是戍卒、将帅、胡人,用典多是投笔、长城(南朝宋的大臣檀道济)、楼兰,乐曲多是与边塞军旅生活有关的《梅花落》《折杨柳》《关山月》《行路难》等。

6边塞诗的大体思想感情是什么

边塞诗词是边塞生活的艺术反映,其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

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

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因为边塞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也是有喜有乐的。因而就造成边塞诗词题材十分广泛,内容异常丰富。

因为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或盛或衰,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或高昂或低沉,而每个诗人前往边塞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所抒发出的感情也千差万别,有褒有贬。情况相当复杂。

扩展资料:

著名边塞诗介绍:

一、《从军行》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

1、全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2、译文

在烽火台的西边高高地耸着一座戍楼,黄昏时分,独坐在戍楼上任凭从湖面吹来的秋风撩起自己的战袍。

此时又传来一阵幽怨的羌笛声,吹奏的是《关山月》调子,无奈这笛声更增添了对万里之外的妻子的相思。

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作品。此诗描写西域八月飞雪的壮丽景色,抒写塞外送别、雪中送客之情,表现离愁和乡思,却充满奇思异想,并不令人感到伤感。

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浪漫理想和壮逸情怀使人觉得塞外风雪变成了可玩味欣赏的对象。

全诗内涵丰富宽广,色彩瑰丽浪漫,气势浑然磅礴,意境鲜明独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堪称盛世大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诗句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全文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译文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仲秋八月胡地飘降大雪。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就是穿狐皮袍也不暖和。

将军兽角弓冻得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穿上。

无边沙漠结成百丈坚冰,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边塞诗

唐朝的边塞诗有《出塞》、《从军行》之四、《凉州词》等。

诗歌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方式,在我国文学著作历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深远意义。我国的诗歌创作是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孕育和发展的过程,唐诗已经成为了原曲最巅峰的时代,并且对于后世的影响巨大。

唐诗中最著名的应该称之为边塞诗了,流传至今的边塞诗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2000多首,几乎每一个著名的诗人都写过边塞诗歌,内容丰富多样,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入到了边塞诗歌之中,也写出来边防战士们久战沙场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在盛唐时期是边塞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出现了大批的边塞诗鸽派的诗人,他们的风格大多都是豪放磅礴,悲壮,并且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边塞的生活显得淋漓尽致,也写出了边塞将士们生活的艰辛,以及战争的惨烈,同时还有浓重的思念,家乡的情绪在其中。唐朝以王昌龄、高适、岑参、王翰、王之涣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创作了大星的歌颂边疆战士的边塞诗歌。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出塞》,个人认为它称之为盛名的边塞诗之一,该诗表达出了对于边防战士的关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从军行》之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表达出了边塞战士浴血奋斗、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也体现出了将士们英勇杀敌的气概。

《凉州词》之———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宋:苏轼

释义: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释义: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己,不管远隔在天涯海角,都像在一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释义: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唐:高适

释义: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哪个不识君?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释义: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释义: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释义: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长恨歌》唐:白居易

释义:在天愿为比翼双飞鸟,在地愿为并生连理枝。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别诗四首》两汉:佚名

释义:如果我有幸能活着,一定会回到你身边。如果我不幸死了,也会永远想你。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白头吟》两汉:卓文君

释义:满以为嫁了一个情意专心的称心郎,可以相爱到老永远幸福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365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