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积极情绪情感培养的方法如下:
1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一些成人常常对孩子说:“你不行!”“太笨了!”“没出息!”这些否定性的评价会使幼儿经常处于负面影响下,孩子情绪消极,没有活动热情。
2耐心倾听孩子说话:幼儿总是愿意把自己的见闻向亲人诉说。幼儿感受到和教师亲近,对教师信任时,也总是愿意向教师诉说。
3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婴幼儿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受成人的暗示。
一、以积极健康的情绪与情感感染幼儿
幼儿的情感容易激动、变化、外露而不稳定。他们的情感容易受周围人们尤其是成人的情绪所影响。
因此,在幼儿园里教师要以自己积极健康的情绪和情感去感染幼儿,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对此,我认为必须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
1、从每一天的问候做起。即教师每天与幼儿见面时,要以满腔热忱,和蔼可亲的态度与幼儿问早、问好,从而激发幼儿对教师、幼儿园的好感,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
当幼儿刚入小班不久,我就试着从多渠道去教育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结果效果很好。他们不仅对自己的老师问早、问好、说再见,还会跟别班老师问好。但是由于幼儿情绪的稳定性比较差,过了一段时间,幼儿对这一问题的反应就渐渐差了,有些幼儿对问候流于形式,有些幼儿甚至对教师的问候无动于衷,针对这种情况,我就采取主动的方式来影响幼儿,使幼儿经常保持愉快欢乐的情绪。每天当我见到幼儿来园或走进教室时就高高兴兴、认认真真地先向他们问好,他们也争先恐后地跑过来向我问好,而且脸上的表情和情绪总是跟老师那么相仿。就这样,日复一日,幼儿每天一进园,就能置身于愉快的环境气氛中,产生了欢乐的情绪。
2、在关心和抚爱中培养。教师对每一个幼儿的关心、抚爱是使幼儿产生良好情绪和情感的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如果幼儿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生活照顾不周,身体不舒适时,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而如果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如感到老师不爱他,小朋友骂他,有人抢了他的玩具……,也同样会引起消极的情绪。所以教师应时刻关心抚爱每一个幼儿,尽量避免幼儿发生不良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要随时关心幼儿的冷暖,及时了解其在家的情况,在幼儿表现不愉快时就告诉他:“老师是你的朋友,有事情讲给老师听,老师会帮助你的……”。当幼儿遭受同伴攻击时,要及时给予安慰,并请打人的小朋友向被打者道歉,以消除幼儿受欺凌的不良情绪。
3、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实践证明,教师对周边人的良好态度和情感能对幼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教师同家长或其他来园参观学习的客人进行友好的招呼、轻松愉快的谈话,都能引起幼儿对教师尊敬热爱的情感。每当新老师来园了,我都向幼儿一一介绍每一位新老师,让新老师给幼儿说几句话;幼儿也一一向新老师介绍自己的姓名。通过这样友好的礼貌的沟通之后,说也奇怪,小朋友总是会记住每一位老师是姓什么的,这就是因为幼儿在情绪高涨时,对新老师十分热爱的情况下记得最快的,对其教育的效果也是最好的。
二、为幼儿创设愉快、友好的环境
情绪本身是具有情境性的,而幼儿的情感的培养是深受外界情境所支配。因此,要努力为幼儿创设能引发幼儿产生愉快、友好情绪的软硬环境,以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绪和情感。
导语: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其相应的行为反映,包括人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等。它是伴随着认识活动和意志活动而出现的,具有独特的特点与功能。即情绪的两极性会影响人的活动能力,消极、减力的情绪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所以培养并保持幼儿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一、让幼儿愉快地参与学习和活动
情绪影响幼儿的认知发展。当一个孩子处在积极的状态时,快乐向上,乐于学习。思维灵活,想像大胆、丰富并具有创造性。当孩子情绪处在消极状态时,表现就沉默、呆板、反映迟钝且少言寡语。这种情绪影响幼儿身心健康。为此,我千方百计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参与兴趣。让他们以愉快的心情,积极参与的态度,投入学习和活动。
二、正确看待幼儿情绪的不稳定性
幼儿情绪的稳定性很差。常常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波动。如:当孩子们静静地听老师讲故事时,窗外传来鼓乐队的锣鼓声。幼儿就会立刻转移注意力,兴奋地大叫起来。此时,教育活动一下子“冷场”了。遇到此种情况,老师们可千万不要恼火。不要以为幼儿失控了,指挥不灵了,而采用强制手段。强拉幼儿回来。尽管让幼儿稍微尽兴,再示意他们回到座位上,静下来。孩子们满足了好奇心后,会静下来,继续上课。另外,幼儿的不稳定性中还包括情绪的“易感性和转移性”。正因为如此,幼儿才显得天真、幼稚、可爱。如:“当孩子因抢玩具情绪激动、嚎啕大哭时,因老师的一个搞笑表情,幽默的语言,给予安慰时,他的眼泪还挂在脸上又马上发出笑声。所以,对幼儿的情绪教育要有充分的耐心,使用适当的方法,不能动粗、大声训斥。注重引导,借助幼儿的易感性和易转移性转变幼儿的不愉快的情绪。
三、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
人的情绪是一种主观的内在体验的产物,他需要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宣泄。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做到。1、给幼儿说话的权利,2、老师给予理解、接纳。为了避免类似“顶嘴”现象的发生,我们可以经常开展一些《讲心里话》或《小小讨论会》活动。1、评论班级中不文明的行为、现象2、诉说自己的烦恼。老师做好公正人。对于幼儿的观点看法,给予正确的评价和引导。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和评价不良行为的能力。
四、帮助幼儿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参加活动和生活中各种礼仪教育,高兴时如何表达情绪,生气时如何控制情绪等等。
请家长配合。在家庭教育中循序善诱,家长做好榜样,不乱发脾气,尽量少用物质奖励来达到教育目的。家园联系,形成合力。共同帮助幼儿对积极情绪的愉快体验。幼儿直接经历的情景比起故事、来更能引起情绪共鸣,也更能深入内心世界。因此,老师、父母、长辈的微笑和鼓励,会使孩子得到情绪上的满足。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长此以往,孩子经过多次的强化以后,就会在同样的情境下正确地表达情绪(积极乐观的心态),并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情绪定式,我们也就达到了培养目标。
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情绪1幼儿情绪问题的表现及产生因素
幼儿阶段年纪尚小,心理发育尚未成熟成型,在经历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外在环境发生变化、周围人物发生变化、环境对幼儿的要求发生变化等等原因,使幼儿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孤独、自卑、怯懦、退缩等心理。追根溯源,引起幼儿情绪问题的因素不外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因素:
11内在因素
笔者通过长期日常观察、心理筛查等方式发现在园的很多孩子存在潜在的情绪障碍,通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心理,在集体生活中不容易适应;容易产生分离、焦虑、孤独、自卑、怯懦、退缩等心理倾向;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呈减弱的趋势,影响身体健康等。
12外在因素
从家长方面来说,现代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成长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很多家长迫切心态的一种写照。家长的意识忽视或方式不当,都直接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另外,家长对幼儿某些行为不够重视,忽视了幼儿的消极情绪反应,没有及时采取行动给予幼儿积极影响;家长平时较少与教师交流,不了解幼儿在园情况。
此外,一些教师教育观念未更新,导致教育方式不当,师幼关系不平等;教师精力有限,无法充分了解各个幼儿的特点,导致“批量”化教育;教师由于“职业疲惫”,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积极的态度面对幼儿,容易导致发生损害幼儿身心健康的行为
2培养幼儿快乐情绪的思路及方法
21积极创设安全、温馨、舒畅的幼儿快乐情绪发展环境
首先,建立良好师幼关系,尊重鼓励温暖幼儿。师幼关系是幼儿园中的重要的人际关系,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扶持者,师幼间互相尊重信任、民主平等,能使幼儿感到安全、温暖、宽松、愉快,心理上得到满足。
其次,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引领家长学习提高家教方法。家庭对幼儿心理发展影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幼儿许多心理问题都来自于家庭,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幼儿的家庭普遍缺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再次,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创建和谐集体。让幼儿认同自己的班级,通过辅导获得让幼儿了解同伴的长处,通过开展各种游戏增进幼儿交往,通过互帮互助学会关心同伴,在交往中学会正确评价同伴和自己,逐步形成会合作、乐帮助、守规则等品质,从而获得成功和快乐的体验。如我们在小班阶段,针对幼儿之间不熟悉的情况,针对性地开展《欢迎新伙伴》活动,在游戏“很高兴认识你”、“找同伴”中,小朋友能大方地与同伴交谈,还能想出各种认识朋友的方法。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认识同伴,了解同伴眼中的自己。
22组织丰富、科学的心理活动,作为快乐情绪教育的载体
221快乐教学,让幼儿感受学习的乐趣
快乐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追求的是创造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幼儿因为有了快乐才会拥有自信;有了快乐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快乐才会有创造的欲望。因此,教师应该设法使自己的教育方法能够将快乐带给孩子。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在幼儿教育中,大部分的学习是通过游戏来完成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游戏,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学习内容,明白人生道理;除此以外,教师还应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善于从幼儿的行为中捕捉细节,组织有效的心理活动。另外要根据一些节日或主题活动及时更换室内环境布置、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222将健康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减少幼儿心理压力
日常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时机,每天随时随地要发挥随机教育的智能,教师要坚持每天和每个幼儿或者说说话,或进行目光交流。在与幼儿交往中,让鼓励、赞赏、微笑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让每个幼儿都有不断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不断积累成功经验。创设平台让有个别差异幼儿的获得锻炼的机会,如:协助教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小小管理员,以及多点与其互动,鼓励其与其他幼儿合作、发展友谊。同时要及时表扬他们的闪光点,让幼儿不断地看到自己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并获得快乐情绪、增强自信,减少心理压力,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3结论及建议
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进展和时代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正逐渐落实到实际幼教工作中。在这个崇尚以人为本的时代里,工作在第一线的我们更要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用愈加成熟的教育理念培养今天的孩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会快乐”,快乐地过好每一天。
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家长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年纪小的幼儿,应该让他知道:大家都爱他,他也应该爱大家;别人关心你, 你也应该关心别人;要尊敬老人,爱护幼小;见了强于自己的不要怕,见了幼小的也不要欺侮;遇到困难要去想办法克服,遭到挫折要不灰心丧气;成功时不自满, 失败时不沮丧;对坏人坏事要憎恨,对好人好事要热爱;看到比自己强的,要通过努力去赶上,而不是嫉妒,更不能愤恨;还要学会抑制,学会自我控制的能力,等 等。
1、上述这些情感培养,家长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和方式。例如,给孩子讲故事, 和孩子一起看有益于幼儿的影视节目,看完之后和孩子讨论: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等等,引导幼儿进行评价,从中培养幼儿爱憎情 感。也使幼儿从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中学习主人公高尚的道德感和聪慧的理智感。例如:家长在给幼儿讲一些以弱小战胜强暴的故事后,应问一问:为什么小白 兔战胜了大灰狼?为什么小山羊战胜了大老虎?等等,让幼儿知道,遇事不慌张,冷静思考就能发挥人的聪明和本领,想出好办法来。
2、丰富幼儿生活是培养幼儿良好情感和健康情绪的途径。家长在节假日里带孩 子旅行、参观,饱览祖国大好河山。观大海,心胸旷达;登高山,眼界开阔;入森林、绿野,心灵安宁喜悦;过峡谷、急流,倍感新奇惊险;倘佯青山绿水,无比欢 乐;游玩名胜古迹,长见识学问……带孩子旅游观光是培养幼儿良好情感和健康情绪的好办法。其次,可适当地饲养一些小动物,养几条金鱼、 养一只或几只小猫、小狗、小鸡、乌龟、鸽子等等,除供幼儿观察之外,要尽量让幼儿饲养和照料,家长引导幼儿耐心饲养,珍惜爱护,使幼儿感到这些小生灵的可 爱,培养他们的同情心。此外, 家长还引导幼儿与小伙伴交往、与成人交往,在人与人的接触中懂得被爱,也学会去爱别人;在被人关心中,也学着去关心别人; 同情不幸的人;憎恨给别人造成痛苦的人,学习热情,也学习冷静,让孩子在与人的交往中尝试、总结,家长要教给孩子判断是非、好坏的标准和方法,使孩子逐渐 形成良好情感和健康情绪。
3、创造家庭温暖、愉快、民主的气 氛,人与人之间的关心、友爱、谅解、谦让等友善关系,及大人平和的态度、愉快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及善于控制的能力等,对幼儿良好情绪情感的形成有极大的影 响。生活在整天吵闹、非打即骂的家庭中的人,是不会有好情绪的,更何况幼儿的感情脆弱,哪里经得住这样的摧残!相反,处于冷漠的环境,从小失去母爱的人, 也多缺乏丰富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有的甚至残忍、冷酷。家长的情绪不稳定,家庭中冷热变化急剧,说打就打,说好就好,这样家庭里成长的孩子往往也是情绪不 稳定,好随心所欲,丝毫不顾忌别人的情感的变化和需要。
4、家长帮助幼儿学会控制消极情绪 和情感。控制消极情绪的途径主要有两种;转化控制和冷化控制。幼儿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难免任性、好哭,在别人面前逞能、疯跑,甚至搞一些破坏活动。遇到这 种情况,家长不要用粗暴、冷淡、威吓或欺骗等态度和手段强行制止,可以用“情感转移”法,爱抚他、关心他、询问理由、耐心劝告,指出危险,使他们觉得受到 同情、爱护;也可以拿出他心爱的玩具、他喜欢吃的糖果,使他的注意力转移,以缓和其冲动的情绪。他平静下来了,这便说明他已经在学习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 和情绪了。事后,家长再和他平心静气地谈一谈,指出这样做的后果,使幼儿慢慢意识到应该掌握自己的情感和情绪的尺度。冷化控制是使强烈的消极情绪处在消退 性抑制状态中。也就是“遇事冷静”的意思。对于年龄小的幼儿,要求做到这一点是困难的;而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幼儿,特别是接近少年期的儿童,则应该这样要 求或要求幼儿学着“冷静”!
18至30个月的孩子情绪最不稳定,极容易出现不好的激烈行为,要避免这种 情绪上的不稳定和冲动是不可能的,例如任性、大哭大闹等,常常是大人越哄越厉害、越打越不怕。这是幼儿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第一反抗期”的表现。出现 这种情况,只要不会有危险,尽可以不去理他,让他自己慢慢消气、慢慢冷静下来。如果是在人多的地方,要把孩子抱起来赶快离开,把他放在一个安静的地方,不 去理睬他,直到他平静下来。事后关心、爱护他,告诉他,父母是爱他的,但不喜欢他这样发脾气,总是这样,父母就不喜欢他了。
5、 锻炼孩子的意志。人非草木,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家长虽需要尽量加强自身修养,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但是生活中处处有矛盾,平静只是相对的,忍让和克制也总 是有一定限度。许多独生子女的家长怕孩子不快、生气,为了让孩子生活得高兴、愉快,尽量地将忧愁、愤痛压在心里,在孩子面前强装欢颜,这样不好。什么都需 要锻炼, 只不过锻炼要有分寸。从小缺乏精神意志锻炼的人,会产生心理偏移,有的专家认为这样的儿童成年后还可能出现精神病态。所以,应该回避的要回避,避免不了 的,也不要让孩子回避,适当地经受点“风雨”对孩子的成长有利。因此要把孩子当作家庭中普通的一员,尽量避免孩子的优越感,放手让他们与同伴交往、游戏, 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在与人的接触中培养丰富的情感,学习交际的本领;在克服困难中锻炼意志,培养坚强的毅力。
《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主,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并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它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情感教育在幼儿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每个幼教工作者必须重视幼儿良好情感的培养。
情感教育主要是育人之情的教育,人在接触现实的时候,对现实中的对象和现象总是持有各种各样的态度,产生不同的内心体验,产生着不同的情绪、情感、并逐步地演变成稳定的性格特征,而幼儿情感的发展对其以后心理的发展影响是大的,特别是幼儿情感的个别化即幼儿情感的某种倾向性,对幼儿将来的个性形成起着极重要的作用,而幼儿期是人的情感发展的关键期,发展幼儿的情感,培养他们的社会行为,对于提高其社会化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我们幼儿园的教师来说,在幼儿游戏、学习、劳动、娱乐和日常生活中,在幼儿与同伴以及成年人的各种交往中,都可以适时地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教师应重视以下几个问题:
一、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学上的“单一”概念,确立整体意识。
长期以来,幼儿情感教育未被人们所重视,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技能、技巧传授,轻能力、习惯、兴趣、情操的培养。以往,我们在设计、组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时,多是单纯追求各学科教学的工具性效应,忽视了在品德、情感等方面应该达到的目的。例如,在“认识春天”的教育活动时,多半限于让幼儿掌握春天的气候特征和动植物的变化,使幼儿感觉衣服的增减等,这样孩子们所获得的只是知识。在更新教育观念后,在组织教育活动时,除了知识的传授外,还注意了情感教育,如春天到了,带小朋友到户外春游,观察春天的景象以及池塘里的蝌蚪的变化,并根据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启发幼儿:“小朋友,春天到了,池塘里的蝌蚪也出生了,它们的妈妈是谁呀?为什么它们长得跟妈妈不一样呢?”孩子们通过思考和讨论,知道春天里蝌蚪的生长变化过程,接着,我又用拟人的手法问:“小蝌蚪找不到妈妈,会怎么样?”孩子们发挥了想象力,有的说:“小蝌蚪伤心地哭了,”有的说:“没有妈妈照顾,小蝌蚪会生病的。”这时,我便说:“让我们帮帮小蝌蚪的忙吧!”孩子们的情绪明显高涨,有的说:我们帮它找妈妈;有的说:我把它带回家照顾它;有的说:我们要爱护它,让它感受到我们的爱。孩子们说了很多各种各样充满爱心的想法。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孩子们既领略了知识世界的内容,又进入了情感世界,不知不觉地获得了关心他人和同情、帮助弱小者的品质的熏陶。
二、对幼儿要爱严结合,循循善诱,促进其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热爱幼儿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无爱便无教育。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年龄越小,作为身心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爱”的情感交流越发显得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爱就是用心灵去体会别人最细微的精神需要。”教师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首先从思想认识、从情感、行为等方面去了解幼儿,分析他们的语言行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而产生积极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尊重幼儿,尊重他们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对待幼儿要爱,但热爱不等于溺爱、迁就、纵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感情用事,失去理智,忽松忽紧,而要前后一贯,始终如一,这样才能培养孩子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使孩子的情感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个幼儿的优点,尽管是极其微弱的发光点,都要及时予以肯定,这可增强幼儿战胜缺点的信心和勇气,促使幼儿道德认识转化为行动,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
三、注意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情感教育
幼儿园有目的的活动有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只有结合这些特点认真地设计并组织活动,才能将情感有机地渗透其中,但要避免手段和方式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例如:过去在组织讲故事的活动时,经常在故事结束部分提问孩子们类似的问题:“我们要向故事中的谁学习?学习他什么呢?”并引导幼儿说出:“学习他关心别人,互相帮助”等等,这些类似的活动,都没有跳出说教的圈子,孩子们虽然当时能对答如流,但在生活交往中是否能真正体现,就不一定了,因为孩子们并没有把知识的获得深化为思想感情,因此,在活动过程中,要自然地协调地渗透情感教育。我们可以从以下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一)结合节日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各种节日都有其不同的意义,教师应深入浅出地向幼儿介绍节日的名称和主要的涵义,如“三八”妇女节、儿童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清明节、元旦等等,将幼儿对节日的认识情感从不同方面作进一步的提高,如三八节,五一节到了,让幼儿通过绘画“我的妈妈”、“我的爸爸”送给爸爸妈妈,并说一句祝福的话来表达幼儿对父母热爱的情感,鼓励幼儿帮助爸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洗袜子,穿脱鞋袜,收拾玩具,摆放碗筷,为大人递送用具等,养成幼儿以自己能做到的任何方式去关心他人的情感。清明节前组织幼儿谈话,帮助幼儿理解烈士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牺牲,人们为了怀念他们,每年春天都要去看望他们,并让幼儿懂得看望烈士时要做花圈、花来表达我们的怀念之情。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制作花圈,把孩子们用皱纹纸做的纸花扎在花圈上,组织幼儿到烈士纪念碑扫墓,献上花圈,低头向烈士默哀,体验怀念烈士的心情,并请家长代表向孩子们讲述革命烈士的故事,扫墓活动结束回来后,我们又通过组织幼儿进行讨论、画画、折纸、看谁讲的英雄人物多等形式,强化了幼儿的情感。
(二)利用身边发生的事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
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事例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这是最有说服力的极好教材,例如,我利用我班钟楚略小朋友即将随爸爸妈妈到英国去读书,将要和全班小朋友分开了这一时机来进行情感教育,如何开展这一活动呢?我发现,教师亲切的教育态度是诱发幼儿良好情绪和情感的纽带,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情绪下,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和创设。一开始,我用亲切的语调和幼儿交谈:“我们班有个小朋友将要离开我们班,你们知道是谁吗?他为什么要离开我们班呢?”小朋友们一下被吸引了,纷纷想知道是谁,情绪被激发以后,我向大家讲明了原因,孩子们又关心地问:“那钟楚略什么时候回来呢?”我表示遗憾地说:“我也不知道,也许很难有机会回来了,”接着我又启发他们:“钟楚略要走了,你们想他吗?你们怎么想他呢?”孩子们有的说:“打电话,”有的说:“写信给他,”有的说:“我们画一幅画送给他,让他不忘记我们,”于是我们决定全班小朋友一起画一幅画送给他,我构思了全班小朋友手拉手的画面,全班孩子每人在画纸上都画上一个人代表自己,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名字,每个孩子还对楚略说了一句祝福的话。当家长来接孩子时,我们把这幅画和祝福送给楚略父母时,他们都非常激动。楚略到英国后,还给我们寄来了信和卡片。通过这一活动,孩子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友爱产声相互交流的作用。
(三)注重一日活动的情感培养
幼儿的情感具有冲动性和不稳定性,情感教育并不是一次活动或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将一日活动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是有效的教育。如利用大自然、音乐、美术和文学作品等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通过游戏活动、区域活动强化爱的情感教育等。一日活动的各环节都可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这就需要教师要注意随机教育,发掘出着眼点,并努力营造良好的情感教育环境,使孩子们行成良好的情感素质。
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只要我们做有心人,用爱作为纽带连接教师和幼儿的关系,努力创设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和谐环境气氛,使幼儿的情感得到和谐的健康发展。
答案:儿童在出生时就有原始的不分化的情绪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婴儿的情绪反应逐渐分化为愉快的积极反应和不愉快的消极反应,即表现为喜爱和高兴或厌恶、恐惧和发怒。1岁半以后,婴儿情绪的分化更为明显。到了幼儿期,幼儿的情绪和情感变化带有一定的规律性,呈现出其发展的一般特点。成人要在了解这些儿童情绪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培养 儿童的情绪情感。
(1)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
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氛围,培养其积极的情感。教育过程中坚持科学的教养方式,做到严格要求与尊重爱护相结合。
(2)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培养幼儿的情感
情感是在具体的活动中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活动来培养幼儿的情感。
(3)成人的情绪自控
家长与教师是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导师,是幼儿模仿与学习的对象。成人要给幼儿以愉快、稳定的情绪示范和感染,应避免喜怒无常,不过分溺爱也不吝惜爱。当幼儿犯错误或闹情绪时,首先应克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冷静地对待每个幼儿的情绪与态度。
(4)正确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
每个孩子都可能在生活中遇到冲突,遇到挫折,从而出现不良的情绪反应。为了避免孩子受到严重的不良情绪困扰,家长和教师一定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情绪化,及时了解,并设法进行疏导。对于情绪经常出现波动的幼儿,教师既不能放弃教育要求,也不能简单急躁地对待。而应该针对幼儿的生理、心理原因和各个幼儿的性格特点,随机相宜地采取转移法、冷却法、消退法等有效的干预措施。同时,逐渐引导幼儿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