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隔离的人怎样找回情感体验,突然想恋爱了该怎么办?

情感隔离的人怎样找回情感体验,突然想恋爱了该怎么办?,第1张

想找到自己的情感体验,可以调整心态。学会和平相处,互相理解包容,你会慢慢找到自己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不了解我自己,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在一些场合这么做,我不知道我所想的和我真正需要的有什么区别。作为创伤的自我保护机制,我隔离了自己所有的情绪感受,世界被拒之门外。当我隔离愤怒、恐惧和悲伤时,我也隔离了美好的情感,抑制和剥夺了自己感受快乐和爱的能力。筋疲力尽。我麻木了自己的情绪,但没有完全去除。压抑情绪需要很大的精力,常常让我感到疲惫不堪。破坏关系。越是和自己的情绪保持距离,就离别人和自己越远。我常常忘记时间的存在。像一个空心人,有时候和朋友一起吃饭,看别人嬉闹,自己却无法投入。

当你把自己封闭起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时候,你会给自己带来很多痛苦。封闭、愤怒、评判自己或自暴自弃都会伤害自己。与其把你的痛苦归咎于伴侣,不如敞开心扉,学会如何拒绝和放弃自己。这就是导致你痛苦的原因。如果你的伴侣因为封闭、愤怒、指责或退缩而伤害了你,请同情我们所爱的人与我们断开联系时的孤独和心痛。与其指责伴侣伤害了你,不如善待自己,关爱自己,敞开心扉,这样当你的伴侣再次敞开心扉时,你们就能重新建立联系。在守护你的感情时,与充满爱和安慰的精神指引源发展个人联系是非常有帮助的。能够向这种爱和同情的源泉敞开心扉,可以帮助你保持对爱的敞开。你越能学会通过包容照顾自己的感受来爱自己,你就越能与你的伴侣分享更多的爱。

孤独感,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有些人因为内心的障碍而拒绝进行情感接触,总是用超出常识的理智和冷静来克制自己。情绪管理的方式就是让自己远离情绪,甚至没有情绪。情绪隔离在工作中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因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一个人越无情,越容易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在职场中,冷静的人更有竞争力。只是在婚姻中,真正决定婚姻质量的是情感。在爱情里,谁也不需要战胜谁,爱情里没有你死我活的竞争。爱情需要的是冲动,超越理智的本能。过分的理由是让人敬而远之。再热的心遇到冰,也会凉下来。没有情感回应的婚姻是不可能幸福的。

以前在学校做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由于缺少理论、经验及指导,感觉做起来很困难,对心理咨询的理解是“以无招胜有招”、有人随口说“顺应自然”但实际上没有做到,这两个都是日常生活的防御的表现。

阻抗与防御的关系:

联系:阻抗就是防御,防御就是阻抗。

区别:阻抗的表现为精神分析之中来访者所做的防御。我们无时不刻在防御。阻抗是无意识表现出来的。

学习精神分析分析就是把防御象征化。脸皮更厚,心理治疗就是形成更强大、更成熟的防御机制。

不能太快把来访者治好,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保持对自己的童年忠诚,新的防御机制没有建立,我们就无法更好的生活。

1、压抑

压抑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对意识层面的冲动压到潜意识之中。

从精神分析角度:人没有遗忘,只是将记忆压抑到潜意识。意识不到的需要,就是压抑。

从性的角度:有伴侣,没有性欲望,是压抑的表现。早泄、阳萎,不允许插入、不允许自己射精,是最成功的性压抑。这样把自己变成为不是男人。

压抑与压制:有欲望,欲望得不到泄泻,环境不具备,是压制。压制是指人在意识层面没有得到满足。

个案:犯罪心理学的一个案例:强奸——进监狱——改造——释放——再强奸……这个过程中的压抑与压制:在监狱中,没有女人,是对性的压制。在监狱外面,看到女人,没有感觉,只有在偏僻、昏暗街道的地方(即案发地点)才能产生强烈的欲望,这就是压抑。

想满足而不能满足是性压制。没有性的想法是性压抑。

现代精神分析修正了弗洛伊德的不能被接受的冲动被打包放在地下室,而认为压抑是指不能被接受的东西,被打碎后,弥散在意识的各个层面。

精神分析认为:各种艺术形式都是性压抑的升华。据说,美国经济、政治比较繁荣时,容易出比较好色的总统。没有事做,可以很放纵自己的原始冲动。坐怀不乱的男人是享受道德的优越感,是压抑的表现。

男人的升官、赚钱,是更加强大、攻击的表现,是男性特征的表现。男人一辈子的事情就是把性压抑的象征化,将压抑的性表现各方面显示男性特征。

过分依赖、过分固执的人都是性压抑。过分依赖:见谁都是爹妈、做得不像男人是性压抑。过分固执:自己认为用语言来战败对方,其实是战败自己。

皮下脂肪特别薄或特别厚,是性压抑表现,这样没有性魅力,得不到异性关注,满足了自己没有性的潜意识愿望。这样的人做父亲,将不允许女儿直白的表达性感,女儿可能会配合父亲,把自己变成为一个没有性吸引力的人。

反馈1:压抑是潜意识层面,压制是意识层面。想做,而条件不允许做是压制。(21分补充)

反馈2:探讨压抑、压制在实际咨询中的实际意义:压制是超我,压抑是本我。做咨询时,我们通常解决的是压抑的内容。压制时间通常会形成压抑。父母对女儿的压制,容易形成女儿的压抑。

反馈3:如何改善自己的性压抑?放荡一次!(晕了!)

反馈4:父母打孩子是性行为的表现。如何理解打孩子可能伴有快感,是释放自己性压抑的表现。

2、情感隔离

避免与自己的真实情感接触,称之为情感隔离。

就事论事、遗忘,都是情感隔离的隔离。情感隔离是无处不在的。

情感隔离,正常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隔离时间过长,容易变傻、变麻木、无情无义。所以,既不能没有隔离,也不能完全隔离。过度(不足、过多)的情感隔离都是不好的。

个案:听了,悲伤的家庭悲惨故事,有些人在笑。这些人隔离了,笑的人太痛苦了。

老师的处理:“现在有强烈的情绪反差。有的人特别悲伤,有些人特别欢喜”。可以提问:“为什么笑了”,不用和对方说,笑的原因是情感隔离。如果对方没有反应,可以问别人:他们笑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

笑嘻嘻讲自己的早年创伤,是隔离的表现。或者,听完伤心故事后,有的人反应是:我小时候很幸福,这也是情感隔离的表现。(从咨询的经验来看,这些人实际可能并不幸福)

精神病人说自己没有病时,是隔离。只有承认自己有病,才可以考虑出院。

不抽烟时骂抽烟的,抽烟的时候特别享受;当了教授就骂教授,是日常生活隔离的表现。

对情感隔离的态度:我们不能没有隔离,也不能全部隔离。

反馈1:抑郁症状病人完全隔离。治疗的目标是将抑郁治成焦虑。焦虑了才能感觉的自己的生活。

反馈2: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10岁失去奶奶,特别伤心。15岁失去爷爷没有伤心的感觉。如何解释?所有的眼泪到流到心理,没有表达,是情感隔离的表现。

反馈3:听了一个笑话,别人都笑,自己笑不出来,是隔离吗?具体分析:听不懂感觉没有意思,就不是隔离,当能听明白,能体会到其中的快乐不表达,就是隔离。

反馈4:抑郁症——即使自己体会到别人的感觉的时候,也会停留在自己的感受中。

第三,理智化

年纪轻轻的人喜欢哲学,喜欢谈“大人不计小人过”,停留在书本的理论上,这就是理智化的表现方式。理智化是发育良好的乳房。完全去情感化,就是理智化。

来访者大特而特谈心理学术语、理论,这是理智化的表现。对理智化的治疗是:不谈理论,谈情感、谈性方面的事情。可以问第一次遗精、射精,和女孩子的关系。

个案:初中男生,谈话像做政治报告。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来访者给咨询师的感觉:家庭中的谈话像政治对话,缺乏应有的感情。治疗——谈下来,谈感情、谈性。或者直接反馈来访者:听起来很难受、不舒服。这类的来访者容易催眠治疗师。

反馈1:对这类来访者不能讲道理,因为来访者的理论可能很系统很完整。

反馈2:理智化与情感隔离,都没有情感表达吗理智化是有情感的,是用理智化来表达。“我知道我很爱我妈妈,但是我不能表达。”“我恨我妈妈,但是,我明白,我妈妈很关心我、为我很操劳。”理想的状态:说到“我恨妈妈……”流泪了。

反馈3:理智化与合理化:两种不同的防御机制。理智化,将丰富的情感内容用书本知识来表达出来,但是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情感内容,但是来访者不敢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内心。

“我又哭了,对不起”、“老师,让你见笑了”动作表现:拿纸巾擦泪也是缓慢、有条理的。

反馈4:理智化与压抑的关系,理智化的人是否压抑了自己,失去了真实的自己理智化没有失去真实的自己,是压抑了自己的情感。

反馈5:理智化是意识的还是无意识作用的一般的来说,理智化是意识层面发生的。但是时间长了,可能会走向无意识。

反馈6:理智化与压制的关系:一般不是压制的,是压抑的。日常生活中,与理智化的人打交待很容易、很舒服的。但是,与理智化的病人打交道,并不是这种感觉。

第四,反向形成

举例:“如果老公突然对你好,这是有外遇的信号”其背后的理论依据是:内心感到内疚,反向形成的防御就会对老婆好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自己讨厌的、痛恨的人也会对他好。一般的老江湖的都会这样做。表现上对老师特别客气的,在评价老师的时候会特别差。

在咨询中,洁癖的人可能会过度的喜欢脏东西。小孩子一般的来说,都喜欢脏东西。小孩子第一件艺术品就是自己的大小便,随便乱涂乱沫。小孩子没有被照顾好的,长大可能对脏就会有特殊的害怕,形成洁癖。洁癖,实际上特别喜欢、关注脏东西。治疗的方法:讲关于“脏”的笑话,讲咨询师喜欢脏东西,让其放松对自己的控制。或者与其讨论谁更喜欢脏东西这个问题。洁癖喜欢脏东西,已经完全渗透到人格中,他会说“就算你说的对”,讲一个特别脏东西“你的朋友真有意思”。这样来讲,会放松其紧绷的人格。

反馈1:“脏”的笑话,特别恶心的笑话:如何治疗羊羔风,让其吃枪毙的人大脑,就着蒜和葱,用小勺挖着吃。

反馈2:有洁癖的人,内心喜欢脏东西,看似矛盾,这是反向形成的作用和表现。

反馈3:强迫症会出现在1~3岁,父母对孩子的大小便,控制过于严格。不喜欢脏东西,就形成了特别注意脏东西的洁癖。所以一般要回溯到肛欲期。

反馈4:反向形成,与成语“此地无银三百里”来形容也可以。

反馈5:吝啬带有道德的味道,有钱、有物,但是啥不得用,啥不得花。

个案:特别吝啬的一个人不允许自己和妻子花挣来的钱,但是过天桥时,一定要给乞丐扔硬币,不扔,会感觉很难受。内心把自己当成乞丐来看待。

反馈6:女孩子说“讨厌”有的时候表达喜欢的意思,也是反向形成的作用表现。

反馈7:吝啬的人一般是肛欲期的固着,与大小便的训练过于严格有关。

反馈8:如何看待“精神分析的解释过于牵强”精神分析可能很难直接被证明,但是我们在咨询过程中可以通过个案或实践来感受、触摸到它的存在。

第五,分裂

分裂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常用的防御方式,但是分裂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见,如“偏听”、“偏信”,只看好的一方面,不看坏的一方面。与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咨询的感觉:一会在温暖的房间,一会在寒冷的房间,冷热迅速交替,变化很快。一会儿把治疗师夸上天,一会儿贬咨询师一文不值。一会投投射对父母的好感,一会儿投射自己对父母的攻击。

个案:开始把咨询师“拔地而起”,一会儿,贬低咨询师。这样的来访者,这样的来访者如果没有攻击性负性移情,就好像活不下去一样。

不能同时看到好、坏的并存,两方面,可以运用面质这种情形,来访者会说“我也不知道”。

“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用坏的方面来否定好的方面。

偏听、偏信,使一个人完全认为一个人和一个人坏。

第六,否认

开口说话,就连续说不。这样的人可能很令人讨厌。

小孩子把自己的眼睛一晤,什么都不存在。(闭上眼睛就是天黑)这是最原始的否认的表现形式。只要一否认就感觉自己对了。

检查出绝症,经常出现这种防御机制——不相信检查结果,反复做检查。这样的人,很容易被一下子击跨。

个案:苏州某官员请德国老师吃狗肉(德国人不吃狗肉)——德国老师防御机制:否认。

回民同学吃猪油馒头——否认防御机制,吃的是羊油馒头。

不知道不为过。

否认的四种方式:

(1)本

我发现我对很多事情没有感觉,逃避不好的情绪,身边的人觉得我很有亲和力,其实是我扮演出来的人设。真正对事情感知是麻木且冷漠的。我找心理师咨询了一下,他告诉我这叫情感隔离。

情感隔离”防御机制,就是情感和观念分开,对事情只有观念,没有情感,为的是在坎坷的境遇中,避免陷入痛苦的漩涡,保持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权宜之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14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