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

民事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第1张

多元纠纷解决机制是指社会中各种纠纷解决的方法,以他们特有的功能和作用共同存在,协调发展,构成满足社会成员多元需求的纠纷解决机制。我国现行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主要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解决纠纷的方式各具特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护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及时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人身关系的民事纠纷解决机制有党政组织和社团机构,例如妇联,乡村组和社区进行调解,还有司法调解机构,例如司法局或乡镇司法所以及人民法院庭外调解解决,原则上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将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预防矛盾过激化和白热化,本着和谐相处的原则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化解掉,如果因人身关系引起的民事纠纷而不能调和矛盾时可通过人民法院进行诉讼解决。

当然可以。民事纠纷,先分清楚到底是谁的责任。可以找居委会、村民委员会等来调解,调解不成的话,可以报案让派出所进行处理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 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

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根据以上规定,在情节较轻的情况下,是可以调解处理的,但不是所有的案件都应当先调解。

扩展资料

民事纠纷中对发生肢体冲突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14周岁的人或者60周岁以上的人的;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第七十七条 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民事纠纷的解决机制主要有三种:

1、调解

2、和解

3、判决

至于优劣,各有利弊吧。调解一般适用那些案情简单,不需要调查取证等过程的,对于这类案件,调解比判决更能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和解一般是法院在立案后、判决前的一个解决机制,出了案情一般不适用调解外,最大的优点也是能够化解矛盾、节约成本。

至于判决,通常都是情况比较复杂,双方态度比较坚决的,这类案件不适用调解。判决的准确度更高,说服力和效力也更高。只不过花费的人力物力比较多而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qinggan/74197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